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爱国教育 >丝绸之路的故事 > 第五章:为民族大义西行的公主
第五章:为民族大义西行的公主
作者:徐艳华   |  字数:2437  |  更新时间:2017-08-22 14:13:16  |  分类:

爱国教育

昭君出塞

昭君,姓王,名嫱,字昭君,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 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晋朝时为避司马昭的名讳,又称“明妃”。昭 君天生丽质,聪慧异常,擅弹琵琶,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可谓“娥眉 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是位才貌双全的姑娘。大约在公元前36 年,汉元帝在国中遍选秀女,昭君被选中。这年的春天,昭君泪别父母,

登上官船,历时三个 月之久,来到了京城 长安,入宫后为掖庭 待诏。

按常理说,昭君 这样品貌出众的姑娘 应该很快受到皇帝的 注意,但昭君并没那 么幸运。传说,当时 宫女进宫后,一'般都 不是由皇帝直接挑选,而是由画工画了像之后再送给皇帝看,以此来决 定是否入选。后宫宫女纷纷贿赂当时的画工毛延寿,好把自己画得美一 些。王昭君对这种贪污勒索的行为很不满意,因自恃貌美,不肯贿赂毛 延寿。这样一来,毛延寿不但没有把昭君的美貌如实地圆出来,反而加 以丑化。因此,昭君在后宫被冷落了三年,无缘面君。

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汉朝,表示愿与汉王 朝交好,并请求和亲。汉元帝同意了,决定挑选一名宫女封为公主嫁给 呼韩邪单于。

后宫里的很多宫女,整天被关在皇宫里,平日里很想出宫,但谁也 不愿意嫁到匈奴去。管事的大臣很着急。这时,有一个宫女毅然表示愿 意去匈奴和亲,她就是王昭君。大臣急忙上报元帝,元帝吩咐大臣选择 吉日,让呼韩邪迎娶公主。临启程去往匈奴之前,王昭君向汉元帝拜别, 元帝见到她后十分吃惊,只见昭君美丽端庄,而且气质非凡,十分动人。 元帝非常后悔,很想将她留下,但此时已经晚了,只得目送她远嫁匈奴。

元帝回宫后,越想越懊恼,自己后宫有这样出众的美人,怎么不知 道呢?他叫人从宫女的画像中再拿出昭君的像来看,才发现画像上的昭 君远不如本人可爱,面颊上还被点了一颗落泪痣。元帝看罢极为恼怒, 立即惩办了毛延寿。

关于这个故事,许多历史学家认为很可能是后人杜撰,但它却流传已久。北宋王安石曾在《明妃曲》中说:“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 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可见这个传说影 响很广。

昭君被呼韩邪迎娶离开长安,她怀抱琵琶坐在马上,回望着长安城, 一路上马嘶雁鸣,拨乱了她的心绪。昭君弹起了怀中的琵琶,手指拨动 了琴弦,传出了离别的忧伤之曲。传说,送亲队伍从长安出发后,天空 中一直有大雁随行,高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马上的这位美 丽女子,不觉沉浸其中,忘记了扇动翅膀,以致跌落地上,这就是“昭 君落雁”的来历。

大约走了一年,昭君终于到了匈奴。初夏的草原,野花摇曳,马跃 羊奔。欢腾的匈奴人民,热烈地迎接这位美丽的“阏氏”。昭君慢慢地习 惯了匈奴的生活,和匈奴人相处得很好。昭君把中原的文化传到了匈奴, 并促进了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

昭君死后葬在大青山,匈奴人民为她修了坟墓,并奉为神仙,她的 坟墓被称为青冢。

在历代诗人的眼中,王昭君的一生是令人感伤的,正所谓“千载琵 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但是不管怎样,王昭君是坚强的,她为了 祖国,千里遥遥来到匈奴,给汉朝和匈奴带来了六十多年的和平。

文成公主入藏

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年仅18岁的吐蕃英主松赞干布刚刚登位, 唐太宗派使者赴藏抚慰。松赞干布十分高兴,听说吐谷浑王迎娶了唐朝公 主,于是就派使节随唐使入朝请婚。唐太宗没有马上答应,过了六七年后, 唐朝一位大将在战斗中被所俘,松赞干布决心化解干戈,释放了这名将军, 又派相国禄东赞献上黄金五千两,各种宝繼百件,向唐婚。

这一次,唐太宗终于答应将一位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她就是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是唐太宗的宗室女,她的父亲李道宗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因战功 被封为任城王。文成公主自幼受家庭熏陶,学习文化,知书达理,并信仰佛 教,是位聪慧美丽的皇族少女。唐太宗降旨,将她从任诚(今山东济宁)召长安,封为文成公主,以待远嫁吐蕃,为两国友好作出巨大贡献。

贞观十五年(公元6*1年),唐太宗令任城王李道宗亲送公主嫁入吐 蕃。临行时,唐太宗率满朝文武到灞桥相送,折柳嘱托,希望文成公主 到吐蕃后能造福人民。文成公主沿“丝路”西行至青海,松赞干布率部 下亲迎至河源,拜见李道宗,行子婿之礼,并十分自豪地对部下说,我 祖祖辈辈没有这上国(指唐朝)的,现在我能够迎娶大唐公主,实在是 非常幸运,我要为她修一座城,以夸示后代。勇敢贤惠的文成公主入藏 后,“袭执绢,为华风。遣诸豪子弟入国学,习诗书。又请儒者典书疏”。 同时,她还带去大批谷物种子、珍宝、书籍和能工巧匠等,把先进的生产 技术传播到了西藏高原,为西藏的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从史籍的零星记载和种种遗迹判断,文成公主被迎入藏,是沿丝绸 之路由渭阿流域经青海而南行的。沿丝绸之路一直到西藏拉萨留下了许 多关于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传说和遗迹。在西宁向西二十五公里的佛 教圣地塔尔寺,藏族人民用精美的酥油花,制成巨大的立体画卷,记述 着文成公主经过青海入藏的故事。拉萨大昭寺是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曾 经生活过的地方,这座举世闻名的寺院是为文成公主、尺尊公主(松赞 干布的尼泊尔妻子)和弘扬佛法而修建的。大殿中供奉的镀金释迦牟尼 铜像是文成公主千里迢遥从长安带去的。配殿内供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 主的塑像,寺内有许多的精美壁画,其中有文成公主骑马过雪山的画卷, 大昭寺西门外还有相传是文成公主亲手种下的唐柳。

自文成公主入藏,唐与西藏建立了 “和同一家”、“代为舅甥”的亲 密关系,汉藏人民的团结发展到了空前的水平,保持了三十年的和平局 面,并且影响到后世。

650年,松赞干布去世后,文成公主又在吐蕃生活了三十年,继续致 力于加强唐朝和吐蕃的友好关系。她热爱藏族同胞,深受百姓爱戴。她 曾设计和协助建造大昭寺和小昭寺。在她的影响下,汉族的碾磨、纺织、 陶器、造纸、酿酒等工艺陆续传到吐蕃;她带来的诗文、农书、佛经、 史书、医典、历法等典籍,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汉藏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