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作者: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主编   |  字数:6324  |  更新时间:2015-08-04 15:19:13  |  分类:

儿童教育

太后送长安君入齐

名言

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其唯至人矣。

——列子

故事

公元前266年,赵国国君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孝成王继承王位,因为年纪轻,所以政权由太后执掌。这个赵太后即赫赫有名的赵威后。当时的赵国,虽然有廉颇、蔺相如、平原君等人辅佐,但国势已大不如前。秦国看到赵国正在新旧交替之际,国内动荡不安,孝成王又年少无知,认为有机可乘,于是派遣大军攻打赵国。秦国大军一举攻占了赵国的三座城池,一时间赵国危在旦夕,赵太后不得不请求与赵国关系密切的齐国增援。齐王虽然答应出兵,但提出赵国必须派太后的幼子长安君到齐国去做人质。

长安君是赵太后最疼爱的小儿子,做人质要寄人篱下,在那个动荡战乱的年代,人质的性命安全常常很难保证。所以对于齐国的要求,赵太后断然拒绝。

赵国的大臣们都十分着急,纷纷劝说太后答应齐国的条件。太后非常生气,她宣下旨意:“谁再来劝我让长安君去做齐国的人质,我饶不了他。”群臣一看,都不敢再开口了。

秦国的进攻日益加紧,赵国危在旦夕。赵国有个老臣叫触龙,他看在眼里,十分忧虑,决定冒险再劝一次太后。太后听说后,怒气冲冲地在大殿等他。

触龙故意小步缓慢地走上殿堂,先谢罪说:“老臣的脚有毛病,不能快走,非常失礼。很久没有来拜见太后您了,担心您的身体,今天特来问候!”

看到触龙老态龙钟的样子,太后不忍苦着脸,跟着感慨道:“我现在进出也要靠车子才行了,我们都老喽!”

“那吃饭还好吗?”触龙很关切地问。

“只能喝些稀粥,成天这么多的烦心事,哪里有胃口啊!”

“我的胃口也不好,但我还坚持散散步,每天走二三里路,增加点食欲。”

“唉,我可做不到。”太后叹了口气,脸色好多了,先前的怒气基本看不到了。

这时触龙用恳求的语调说:“太后,老臣有个儿子叫舒祺,排行最小,不成材,但老臣很喜欢他,老臣想请求您让他当一名侍卫,也算为国家出些力。”

“好啊,他几岁啦?”

“15岁,虽然还不大,但我想趁我活着的时候先安排好。”

“哈哈,原来男人也疼爱自己的小儿子。”太后笑了。

“当然,我喜欢这个小儿子比他妈妈还厉害呢!”

太后很开心,谈话的气氛越发缓和了。

这时,触龙趁机说:“老臣认为太后疼爱女儿燕后比长安君要多。”

“这怎么可能?”太后睁大了眼睛。

触龙很感慨地说:“父母疼爱儿女,总是替他们做长远的打算。当年您送燕后远嫁外地,她也哭个不停,不愿意远离家乡。出嫁后,您非常想念她,但每次祭祀时总是祈祷她不要回国,好好当她的王后。这不是替她做长远打算,让她的子孙世代继承王位吗?”

“是啊!”太后点头说。

触龙进一步说:“您想过没有,三代以前,甚至赵国的开国重臣,现在子孙封侯的还有吗?”

“没有了。”太后想了一下说。

“是那些封侯的人的子孙都不好,没有能力吗?不是的。关键是他们没有功劳。没有功绩却享受很高的俸禄,有很高的地位,时间长了就难服众啦。现在您宠爱长安君,可以提高他的地位,赐予他土地与财宝,可您不让他为国立功,您百年之后,长安君凭什么服众呢?所以我认为您没有替长安君长远打算,说您对他的爱不如对燕后的爱。”

一席话,让赵太后醒悟了,她改变了想法,同意长安君到齐国为人质,让他为解决赵国的危机出力。这样齐国很快就出兵,两国联合击退了秦军,赵国转危为安了。

解读

赵太后将自己最疼爱的小儿子送到齐国做人质自然是心不甘情不愿的,但为了国家的安危,为了百姓的安危,却不得不舍小保大,舍己为公。虽然是迫不得已才这样做,但“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精神还是给后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陶渊明一心为民弃官不做

名言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陈子昂

故事

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又叫陶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

陶渊明曾经做过江西彭泽县的县令,所以后人又叫他“陶令”、“陶彭泽”。

陶渊明在彭泽做县令时,有一天早晨,他刚起床,就有一位官府的差役骑马跑来。

差役大声呼喊:“陶大人在吗?”

陶渊明连忙走出室外,一看,原来是郡里来的差役。

他问:“是送公文?”

差役点点头,说道:“郡里让送给大人的。”

陶渊明接过公文,看了起来。

原来郡里要派一个要员到彭泽来检查公务,要陶渊明做好准备。

陶渊明和他的助手都明白,所谓做好准备,就是要准备好礼品,准备好饭食。

陶渊明哼了一声,将信扔在桌子上,说道:“岂有此理!几天前刚查过,怎么又来了!上回买礼品的钱还没有着落呢,这回去哪找钱?难道都摊到老百姓的头上?”

他的助手无奈地望望那封信,点点头说:“唉,真没有办法。官大—级压死人啊!”

说罢,他取过公文看了看,又劝陶渊明:“大人,您还是三思为好。”

陶渊明生气地问:“怎么样?”

那助手悄声说:“您想想,如果我们不请客,不送礼,不伺候好上边来的官,我们可就要倒霉了。”

“你是说我们应该低三下四?”

“唉,这也是迫不得已呀!”

陶渊明发怒了。他双手握拳,猛地砸在桌子上放着的那封信上,大声说:“不!我决不为当个小小的县令混口饭吃,而向那些作威作福的老爷们低头弯腰!”说罢,脱下官服,摘下官帽,交出官印,坐下来写了辞职书。

解读

不为五斗米折腰,体现了陶渊明的铮铮铁骨;为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着想,则体现了陶渊明的为公精神。如果为官者,在其位不谋其职,只知吃喝玩乐,缺乏公正之心,这样的“人民公仆”不是国家所需要的,也必定为时代所淘汰。

第五伦严令禁杀耕牛

名言

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

——刘鹗

故事

第五伦,字伯鱼,东汉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先世为战国田氏,在西汉时,官府大量移民到关中,田氏家族也被移来,并且要以到来的先后次序为姓,所以就姓了第五。

第五伦为人正直,克己奉公,办事公平,又敢于陈述自己的政见,深得汉光武帝刘秀的赏识,召他任会稽郡太守。第五伦到任后,便马上到下面巡视。

第五伦和他的侍从来到村里,发现家家都在杀牛。他很奇怪,未到会稽前,就听说这里的耕牛很少,老百姓耕田都成问题,因此,这里缴纳租税很困难,还常常出现饿死人的现象。可是人们为什么要杀耕牛呢?

他来到了一农户家里,见刚刚切下的牛头血淋淋冒着热气摆在供桌上。供桌上香烟缭绕,供桌下跪着一家人在那里祈祷。第五伦恍然大悟:原来杀牛是为了祭神。经过了解才知道:会稽这地方的人非常迷信,很相信神灵鬼怪之说。传说如果不用牛侍奉神灵,人临死时就会发出牛的叫声,而且还会有灾难降临。所以,每年腊月或农历的初一、十五,都要杀牲祭祀,供奉神灵。家家如此,耕牛便一天比一天少。

第五伦知道这种情况后,马上颁布文告:“谁也不许假托鬼神来愚弄百姓,违者严惩。随便杀牛的,也要严格惩处……”规定公布之后,人们议论纷纷,说什么“天命难违”,“谁敢违抗神灵会遭天祸的”。一时间,人心惶惶。有些人仍偷偷地杀牛,杀牛之后,就提着东西到第五伦家去求情。他们以为第五伦也会像前任太守那样,收了贿赂,就不再追究杀牛的事。第五伦非常生气,不论谁拿的东西,一律不收。然后派人到处巡视,发现宰牛的马上追查处理。过了一段时间,人们发现并没有什么灾祸降临,人临死前也没有发出牛叫声。而第五伦又竭心尽力地为百姓办事,就相信了第五伦,停止了宰牛和祭祀,生产也就慢慢地发展起来了。

由于第五伦处处为百姓着想,当地的人都很敬仰他。可是,过了不久,第五伦受到别的事牵连,被征召入京,听候审理。临行前,会稽郡的男女老少有上千人到第五伦的府上,拦着车子不让第五伦走。第五伦眼含热泪对人们说:“我第五伦能力有限,愧对大家的厚爱。我到了京城,绝不会忘记你们。况且我清白为人,朝廷会明断的。”人们只好闪开一条路,让车子走了。可是,一路上到处都有呼喊的人群,有的人流着泪追赶着车子。第五伦一看没有办法,只好途中悄悄地改从水路走了。到了京师,出乎第五伦的意料,已经有上千人守候在宫门外,为第五伦喊冤。汉明帝见此案惊动了这么多人,害怕万一真有疏漏,不好收场,便亲自审理此案,终于查明了第五伦确实是受人诬陷,蒙冤受屈,就放他回乡,后来还任命他为蜀郡太守。

有的人看第五伦这样廉洁勤俭,不徇私情,就好奇地问他说:“第五伦,你到底有没有私心?”第五伦坦率地说:“我侄子病了,虽常去看他,但仍能睡着觉。我儿子病了,即使不去看他,却睡不着觉,我怎么没有私心呢?”可是,为了公事和老百姓的事,第五伦从来是把自己放在第二位。

解读

任何一个人都不免会有自己的私念和私情,但为了大家的事和别人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私利,这为公之心才是最为可贵的。很多人都做不到这一点,特别在如今的经济社会,面对诸多的诱惑,更显得坚守为公、为人精神的可贵。

盖勋办案公私分明

名言

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

——左传

故事

盖勋,字元固,敦煌郡广至县(今甘肃安西县西南)人,东汉末期著名的清官。在盖勋任汉阳郡长史(太守的属官,掌管一郡兵马)不久,梁州刺史梁鹄即来求见。

见面后梁鹄告诉盖勋:“武威郡的一个小吏呈状告发他的上司何太守,说他贪赃枉法,草菅人命。”梁鹄又告诉盖勋武威郡的何太守是当朝太后的内亲,在朝中很有势力,而告发何太守的小吏叫苏正和。盖勋听到苏正和之名后陡然色变。多年前,盖勋和苏正和曾为了一件事结下冤仇。盖勋一直怀恨在心,总想寻找机会教训一下这个苏正和,现在机会来了,可是这件事该怎样处理呢?

梁鹄对盖勋讲:“何太守朝中有人,得罪不得,我想不妨断那苏正和个诬告上司之罪,投入牢狱,这样一来我们既能讨好何太守,又能给您报仇,您看怎么样?”

盖勋一下明白了,梁鹄因怕得罪权贵,丢掉乌纱帽,便设下这杀人灭口之计,来找他商量,是要自己与之合谋,日后好互相包庇。盖勋素来公正廉明,他岂能因私仇而与其同流合污,他发起怒来:“苏正和秉公行事,告发赃官,光明磊落,怎么能因他是我的仇人便不分黑白,欲置他于死地呢?”盖勋接着说:“梁大人,你这样做,难道于心无愧么?”

盖勋这样一讲,圆滑的梁鹄急忙赔笑,改口说道:“盖大人说得极是,怎能诬良为奸,颠倒黑白呢!卑职回去,立即秉公审处此案。”

梁鹄回衙后,果真将何太守缉拿归案,但后来还是从轻发落,并未定罪。

不久,苏正和知道了这件事,他非常感激盖勋的宽宏大量,特地去登门拜谢。

不料,苏正和吃了一顿闭门羹。盖勋传话出来:“公事是公事,私仇是私仇,我不是庇护你苏正和,而是维护法纪,你别以为我已经忘却了对你的仇恨!”

解读

公是公,私是私,公私分明,不把私人的恩怨带进公事里面,也不要把公事卷进私人的恩怨里,这是另一种值得赞誉的公正。公报私仇,挟私报复,都是令人不齿的卑鄙行为,一定要加以注意和杜绝。

魏征为国事直言进谏

名言

谗言谨莫听,听之祸殃结。

——罗大经

故事

魏征,字玄成,河北巨鹿人,唐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谏敢言著称,是我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

魏征进谏,凡是他认为正确的意见,必定当面直谏,坚持到底,决不背后议论,这是他的可贵之处。有一次,唐太宗对朝中大臣长孙无忌说:“魏征每次向我进谏时,只要我没接受他的意见,他总是不答应,不知是何缘故?”未等长孙无忌答话,魏征接过话头说:“陛下做事不对,我才进谏。如果陛下不听我的劝告,我又立即顺从陛下的意见,那就只有依照陛下的旨意行事,岂不违背了我进谏的初衷了吗?”太宗说:“你当时应承一下,顾全我的体面,退朝之后,再单独向我进谏,难道不行吗?”魏征解释道:“从前,舜告诫群臣,不要当面顺从我,背后又另讲一套,这不是臣下忠君的表现,而是阳奉阴违的奸佞行为。对于您的看法,为臣不敢苟同。”

在国家大政方针上,尤其是大乱之后拨乱反正,魏征主张宜快不宜慢,宜急不宜缓。唐太宗即位之时百废待兴。一天,他问魏征:“贤明的君主治理好国家需要百年的工夫吧?”魏征不同意太宗的想法,他说:“圣明的人治理国家,就像声音立刻就有回音一样,一年之内就可见到效果,二年见效就太晚了,怎么要等百年才能治理好呢?”魏征又说:“大乱之后治理国家,就像饿极了的人要吃东西一样,来得更快。行帝道则帝,行王道则王,事在人为,而不是人民是否可以教化。”太宗听从了魏征的意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只过了三两年,唐朝就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魏征还主张取信于民,不要朝令夕改,让人无所适从。唐朝原定18岁的男子才能参加征兵服役。一次,为了多征兵巩固边境,唐太宗要求16岁以上男子全部应征,魏征坚决不同意。他说:“涸泽而渔,焚林而猎,是杀鸡取卵的做法。兵不在多而在精,何必为了充数把不够年龄的人也弄来呢?况且这也是失信于民。”唐太宗问自己是否有失信于民的事,魏征举了几个例子。太宗虽然觉得言辞尖刻,难听刺耳,但心中仍很高兴,认为魏征忠于朝廷,是以精诚之心辅佐自己以信义治国,于是便下令停止执行征召未满18岁男子入伍。

在君主个人享乐方面,魏征经常犯颜直谏。有一次,魏征在去皇宫的时候,看到所有的街道都有士兵把守,戒备森严,街上做买卖的都被迫停止。他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经过一番打听,他才知道,原来是唐太宗要去游览南山。为了给皇帝开路,朝廷这样兴师动众,扰乱了百姓正常的生活。可是,大半天过去了,还是没见到皇帝的仪仗队。当魏征来到宫中时,却看到李世民正坐在大殿中央。他非常奇怪,就问:“您怎么还没出发,外面都准备好了。”李世民站起来说道:“我是非常想去的,可是我思前想后,觉得如果你知道这事,一定会说我劳民伤财、兴师动众,这不是一个贤明君主的行为,所以我就放弃了。”

还有一次,唐太宗从长安去洛阳,因为当地供应的东西不好,唐太宗很生气。魏征对太宗说:“隋炀帝就是因为无限制的追求享乐而灭亡的。现在因为供应不好就发脾气,以后必然上行下效,各地方拼命供奉陛下,以求陛下满意。供应是有限的,人的奢侈欲望是无限的,如此下去,隋朝的悲剧又该重演了。”太宗听了这番话肃然心惊,从那以后很注意节俭。

对于唐太宗的品德修养,魏征也很重视。他直言不讳地对太宗说:“居人上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还引用荀子的话告诫太宗:君主似舟,人民似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对唐太宗震动很大,他一直牢记在心。一次,太宗问魏征怎样做一个明君而不要做一个昏君,魏征就讲了隋朝虞世基的故事。虞世基专门投隋炀帝所好,专说顺话,不讲逆耳之言;专报喜,不报忧,结果隋朝灭亡。由此魏征告诉唐太宗要做明君就要做到兼听,杜绝偏听。

有时候,唐太宗也会因为魏征的直言进谏而生气。一次早朝后,他铁青着脸来到皇后宫中,非常生气地说:“这个乡巴佬,迟早我要杀了他!”皇后一听吓坏了,忙问是谁让他生这么大的气。他恨恨地说:“除了魏征,还能有谁敢和我过不去!”皇后赶忙劝说:“只有君主英明,明辨是非,大臣才敢直言进谏。陛下有魏征这样直言不讳的臣子,不正说明陛下是贤明的吗?这真是国家的福气啊!”听了皇后的话,唐太宗忽然醒悟过来,心中的怨气顿时消逝了。

魏征和唐太宗相处十七年,一个以直言进谏著称,一个以虚怀纳谏出名,尽管有时争论激烈,互不相让,最后太宗也能按治道而纳谏,这种君臣关系,在历史上极为罕见。魏征去世后,唐太宗极为思念,感慨地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魏征成为唐太宗预防自己犯过的一面明镜,这充分体现了魏征在唐太宗治理国家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解读

魏征的直言敢谏在历史上赫赫有名,被唐太宗誉为预防自己犯过错的一面镜子。魏征进谏都是为了国家,为了社稷,为了百姓,从来不为自己。敢于直言劝谏的魏征不仅为国家立下了不朽的功绩,也成了以后历朝官员效法的楷模。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