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作者: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主编   |  字数:6123  |  更新时间:2015-08-04 15:20:05  |  分类:

儿童教育

褚遂良为国事勇担风险

名言

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秋瑾

故事

褚遂良,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唐朝著名的大臣。唐太宗时曾任官累至中书令。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奉太宗遗诏辅佐朝政。高宗即位后,封他为河南郡公,人称“河南公”,任尚书右仆射。

武则天曾是唐太宗身边的才人(宫廷女官的一种)。太宗死后,她削发为尼,与青灯佛影相伴。不久以后,被太宗的儿子李治(也就是高宗)纳入后宫。入宫后,她卑辞恭让,曲意侍奉,很快博得高宗的欢心,致使皇后失宠,高宗欲册封武则天为皇后。

消息传出后,一些有识之士无不忧心忡忡。曾奉先王遗诏的褚遂良找来了太尉长孙无忌共谋对策,决定入宫劝阻。但这件事会使皇帝发怒,最先进谏言的人危险最大。

褚遂良对长孙无忌说:“您是太尉,是太国舅,如果皇帝听了您的话生气了,有所怪罪,皇帝就会有不尊国戚的名声,这是不可以的,因而你不能先去。”这话讲得合情合理,既为长孙考虑,又替皇帝着想,让人无法反驳。

随后,褚遂良又说:“我是个普通人,对国家没有什么功劳,只不过因为先帝特殊的恩遇才有了今天。而且在先帝逝世之前,我又亲自受命于遗诏。今天的事情,如果我不效力,死后有何面目去见先帝呢?”说完,他深深一揖,毅然入宫进谏。

高宗出于反对意见的压力,终因有所顾忌而暂时放弃了这一打算。后来褚遂良终因反对高宗册立武后被贬职而死,但其为国事担忧、为同僚担险的忠正刚烈之气为后人所敬仰。

解读

为国事安宁,忘却自己的安危,是褚遂良高贵人格的体现,也是公而忘私、一心为公的写照。他的这种精神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亦或在将来都应成为我国的一种传统美德加以继承和发扬。

韩愈反对迎佛骨

名言

万事差错,只是是非颠倒。

——薛瑄

故事

韩愈,字退之,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作为文学家,韩愈认为自从魏晋南北朝以来,社会风气不好,连文风也衰落了。许多文人写的文章,喜欢堆砌辞藻,讲求对偶,缺少真情实感。他决心对这种文风进行改革,写了不少散文,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主张和写作实践实际上是一种改革,但是也继承了古代散文的一些传统,所以被称做“古文运动”。

韩愈不但善于写文章,还是个直言敢谏的大臣。唐宪宗到了晚年,迷信起佛法来。他打听到陕西凤翔县的法门寺里,有一座宝塔,叫护国真身塔。塔里供奉着佛骨舍利,据说是释迦牟尼佛留下来的一节指骨,每三十年开放一次,让人瞻仰礼拜。这样做,就能够求得风调雨顺,人人平安。

唐宪宗特地派了一支几十人的队伍,到法门寺把佛骨隆重地迎接到长安。他先把佛骨放在皇宫里供奉,再送到寺里,让大家瞻仰。朝中的一些王公大臣,一看皇帝这样认真,不论信或是不信,都要凑个趣。许多人千方百计想获得瞻仰佛骨的机会。有钱的,捐了香火钱;没钱的,就用香火在头顶、手臂上烫几个香疤,也算表示对佛的虔诚。

韩愈是向来不信佛的,更不要说千方百计去瞻仰佛骨了。他对这样铺张浪费来迎接佛骨,很不满意,就给唐宪宗上了一道奏章,劝谏宪宗不要干这种迷信的事。他说,佛法的事,中国古代是没有的,只有在汉明帝以来,才从西域传了进来。他又说,历史上凡是信佛的王朝,寿命都不长,可见佛是不可信的。

唐宪宗收到这个奏章,大发脾气,立刻把宰相裴度叫了来,说韩愈诽谤朝廷,非把他处死不可。

裴度连忙替韩愈求情,唐宪宗气慢慢平了,说:“韩愈说我信佛过了头,我还可宽恕他。他竟说信佛的皇帝,寿命都短促,这不是在咒我吗?就凭这一点,我不能饶他。”

后来,替韩愈求情的人越来越多,唐宪宗没杀韩愈,就把他降职到潮州去当刺史。

韩愈到了潮州,没有想自己受到的不公待遇。他把潮州官府里的官员找了来,问当地老百姓有什么疾苦。

有人说:“这儿出产少,老百姓日子过得很苦;还有城东恶溪(今广东韩江)里有条鳄鱼,经常上岸来伤害牲畜,百姓真被它害苦了。”

韩愈说:“既是这样,我们就得想法把它除掉。”

韩愈写了一篇祭鳄鱼文,专门派人到江边去读这篇祭文,又叫人杀了一口猪一头羊,把它丢到江里去喂鳄鱼。在那篇祭文里,他限令鳄鱼在七天之内迁到大海里去,否则就用强弓毒箭,把鳄鱼全部射杀。

韩愈不信佛,怎么会信鳄鱼有灵呢?这当然只是他安定人心的一种手法罢了。

事有凑巧,据说打那以后,大池里的鳄鱼真的没有再出现过。当地的百姓认为朝廷派来的大官给鳄鱼下的驱逐令见了效,都安心生产了。

解读

为了扭转盲目信佛的不良风气,韩愈没有丝毫的犹豫,不管是否会触怒皇上,毅然上奏劝阻。为民着想,为国着想应成为每个为官者的一个做官的准则。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样的为民思想应是每个从政者都要具备的。

韩休一心为公耿直为官

名言

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欧阳修

故事

韩休,字良士,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年),韩休出京担任虢州刺史。

虢州位于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之间,皇帝经常路过这里,朝廷总要征收马厩税和草料税。为了减轻百姓负担,韩休向朝廷提出申请,请求将虢州的税由虢州和其他州共同分担。中书令张说对此很不高兴,他说:“免去虢州的税而分给别的州,这是为自己谋私利。”韩休见朝廷不批,仍坚持申请。他的下属担心这样做会惹怒宰相,韩休说:“知道百姓之苦而袖手旁观,怎配当官呢?就是获罪我也甘心。”最终,朝廷同意了韩休的请求。

不久,韩休的母亲去世,韩休因丁忧去职回家。服孝完毕后,韩休又回到朝廷做官,担任过工部侍郎,兼任知制诰,后来又升任尚书右丞。

侍中裴光庭去世后,唐玄宗让萧嵩推荐能代替裴光庭的人。萧嵩一向赞扬韩休的志向和品行,于是推荐他出任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作了宰相。

韩休为人耿直,不追求名利。他担任宰相后,天下的人都认为很合适。

万年县县尉李美玉因过失犯罪,唐玄宗要把他流放到岭南去。韩休说:“县尉不过是个小官,李美玉犯的又不是大罪,不必流放到岭南去。如今朝廷里有大奸臣,请先惩治他们。金吾大将军程伯献依仗恩宠,贪赃枉法。他家里的房屋、轿子、车马都越制违规了。请陛下先惩治程伯献,然后再惩治李美玉。”唐玄宗不肯准奏,韩休坚持说:“小罪不被宽容,大奸竟然不责问。陛下如果不惩治程伯献,我就不敢奉诏惩治李美玉。”唐玄宗无可奈何,也就不强迫他了。

当初,萧嵩认为韩休为人温和,平易近人,因此推荐了他。韩休做宰相后,在处理政务时有时顶撞萧嵩,萧嵩心里很不舒服。萧嵩宽厚博大,韩休刚正不阿,两人正好可以互相弥补。

唐玄宗有时在宫中宴饮或在苑中打猎,稍有过失,总是赶紧向左右的人说:“这件事韩休知道不知道?”不一会儿,韩休进谏的奏章就递上来了。

有一天,唐玄宗对着镜子默不作声,左右的人说:“韩休做宰相后,陛下瘦多了,为什么不罢免他?”唐玄宗叹息道:“我虽然瘦了,天下却肥了。萧嵩常顺着我,他退下去后,我无法安眠。韩休经常据理力争,他退下去后,我睡得很安稳。我用韩休是为了国家,不是为自己啊。”

解读

为追求公正,不顾个人安危,敢于以下犯上,这是一种大无畏的精神。现在一些人,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见了有失公正的事避得远远的,更别说加以制止,这种有失道德水准的事和人要受到谴责。

吕蒙正大公无私公正待人

名言

止谤莫如自修。

——三国志·魏志·王昶传

故事

在宋太宗朝中,有一位正直无私,胸怀坦荡的政治家,他就是宰相吕蒙正。吕蒙正是洛阳人,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考中状元。

宋太宗非常欣赏吕蒙正,封他为参知政事。一次吕蒙正上朝时,有一位官员隔着帘子说:“他有什么本事?也能当参知政事呀?”吕蒙正假装没听到,若无其事地走了过去。吕蒙正的一位同僚非常气愤,想弄清楚出言无状的是谁。吕蒙正急忙制止他,并说:“我不想知道这个人的姓名!否则的话,我终生不能忘记他,一定令我痛苦。如果不知道他的情况,对于大家都是一件好事。”很多大臣佩服吕蒙正的度量与坦诚,从此对他另眼相看。

有一天,吕蒙正对宋太宗说:“我的同窗温仲舒才能出众,可以重用。”宋太宗说:“温仲舒太对不起你了!你一再夸奖他的才能,他却在朕面前一再贬低你。这种情况你没想到吧?”

吕蒙正笑道:“陛下封我为宰相,我就应当尽职尽责,为朝廷选拔人才。如果臣不知道别人的才能,又怎么能让他发挥才智呢?至于别人怎么说我,臣却无法管制。”

吕蒙正为官清正,从来没有受贿的行为。一次,有人向他献上一面宝镜,自称能照二百里,希望用此镜换得一个理想的职位。吕蒙正笑道:“我的脸不过如同碟子般大小,哪里需要照二百里的镜子!”人们听到这番话,都非常佩服他的大公无私。

吕蒙正从不讨好皇帝,反对阿谀奉承的风气。有一次,正值元宵佳节,宋太宗请群臣饮酒、赏灯。酒宴上,君臣无话不谈,兴致很浓。

宋太宗说道:“五代时期,四方战乱频繁,民不聊生。朕自登基以来,勤于政务,终于平息烽火,使天下太平。”大臣们听了,都赞颂皇帝的文治武功,只有吕蒙正面带忧色。宋太宗问道:“今日正是良辰,吕爱卿为了什么事不快乐?”

吕蒙正奏道:“陛下在此宴请群臣,城中百姓都想一睹龙颜,蜂拥而至。所以放眼望去,自然是一派繁华景象。可是城外的情况您知道吗?臣不久前到城外视察,发现有许多百姓因饥寒而死。只有陛下体察百姓的困苦,才是百姓之福啊!”

太宗虽是明君,听了这番逆耳之言,脸色也不禁沉了下来。大臣们非常害怕,不敢说话。过了好久,太宗才勉强露出笑脸,说道:“蒙正对我苦谏,有如唐朝魏征劝谏唐太宗。如果百官都能效仿吕蒙正,国家必定富强。”

吕蒙正以自己的满腔为公之心赢得了上至君王,下至普通百姓的肯定和尊敬。

解读

吕蒙正一心想的是国家、是社稷、是民生,不顾虑自己的荣辱、安危。这样一心为公的人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都是国家需要的人才,是人们爱戴的对象。这样的为公精神和态度必将永久留存,光耀千古。

寇准坦言进谏国事

名言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

——礼记·中庸

故事

寇准,北宋著名大臣,他为人善良正直,为官公正廉洁,以敢言著称。

公元991年春天闹旱灾。宋太宗迷信,以为天灾是老天故意不作美,他问大臣:“朝廷有什么事办得不好吗?”寇准应声答道:“怎么没有?咱们国家执法不公平。”太宗一听,又是寇准出难题,心里十分生气,宣布退朝。可是太宗冷静下来想想,又把寇准召来问话。寇准说:“皇上您把管钱粮的太府寺和少府寺的大臣叫进来,我就说。”太宗传旨叫主管太府寺和少府寺的大臣进来。寇准说:“前一阵儿抓了两个贪污犯,一个叫祖吉,贪污受贿,斩了;一个叫王淮,贪污受贿,数目比祖吉大得多,可只打他几十大板就放了,还官复原职呢!这不是国家执法不公平又是什么?”皇上问主管二府的大臣:“确有其事吗?”二人说:“没错儿。”皇上问:“怎么回事?”寇准说:“王淮的哥哥王沔利用他‘参政’的大权包庇他!”太宗命人查清事实的原委,调查结果证实了寇准所言。宋太宗把王沔撤职了。

一天,宋太宗找寇准商量:“听说太子也不守法,怎么查他?”寇准说:“那好办,找一天约太子和他的部属去参加一个重大的典礼,陛下派人去搜他住的东宫,看看有什么不遵守法律的证据。”太宗就照着寇准的这个办法办,一搜,发现东宫关着好多人,还有许多刑具:有的是剜眼珠子的,有的是挑脚筋的,还有的是割人舌头的,太残忍了。证据俱在,太宗就把太子废了。

那么立谁做太子呢?太宗又找寇准商量。寇准说:“陛下为天下选择储君,不可找后宫的后妃商量,也不可找近臣商量,因为后妃和近臣,都难免有私心。选太子,只能由陛下自己拿主意,选出在天下人心目中有威望的人来。”太宗低下头想了好久,最后,他让两边的人都退去,征求寇准意见说:“让襄王做太子可以吗?”寇准说:“没有比做父亲的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了,愿陛下立即决定下来吧!”

当宋太宗向全国宣布立襄王为太子的时候,人们都奔走相告,说:“真少年储君也!”宋太宗听了,反而不高兴了,对寇准说:“人心都归向太子了,那把我往哪里放?”寇准听了,就一拜再拜说:“陛下,我向您表示祝贺了,因为人心归向太子,表明陛下的确选出了在天下人心目中有威望的人做太子,这是社稷之福啊!”

正因为寇准正直敢说真话,所以宋太宗说:“我得到寇准这个人,就好比唐太宗得到魏征一样!”

解读

敢说真话,是因为心底无私,为的是别人,为的是大众,为的是国家,正所谓无欲则刚,如果内心盘算的是如何为自己谋利,为自己的切身利益打算,恐怕就不那么理直气壮了。

包拯三谏反对擢升张尧佐

名言

专利国家,不为身谋。

——司马光

故事

包拯,字希仁,安徽庐州(今合肥)人,北宋天圣进士,先后任天长县令、监察御史、龙图阁直学士、枢密副使等职。包拯为官清正廉洁,办案公正,不徇私情,人称“包青天”。

北宋皇祐二年(1050年),宋仁宗下诏以三司使、户部侍郎张尧佐为宣徽南院使、淮康军节度使、景灵宫使。张尧佐是张贵妃的父亲张尧封的堂兄。因为张贵妃受到宋仁宗宠爱,张尧佐的职位也就青云直上。

包拯时任监察御史,负责对皇帝百官的纠弹。他认为宋仁宗一再擢升张尧佐,任人唯亲,不合大宋法度。他上疏指出宋仁宗提拔张尧佐是错误的,并分析其背景是后宫干政、个别大臣曲意奉迎。包拯此举如天惊石破,激起了一片称赞,大臣们纷纷上书反对任命张尧佐。面对强大的舆论,宋仁宗只好收回成命。

第二年正月,宋仁宗经不住张贵妃的一再请求,再次下旨擢升张尧佐。包拯不顾再次触犯宋仁宗和张贵妃,又上书对此事表达不满。张尧佐见包拯等人言辞激烈,感到众怒难犯,当即表示不接受委任。于是,宋仁宗也就顺势下台了。对此,张贵妃却十分不高兴,一再在宋仁宗耳边吹风。这年八月,宋仁宗金殿早朝,张贵妃特意送到宫门口,嘱咐宋仁宗不要忘了封宣徽使之事。

金殿之上,宋仁宗果然又一次降旨封张尧佐为宣徽使。可御旨一下,包拯马上上奏。这一回,宋仁宗打定主意,坚持己见,说:“张尧佐并无大过,可以擢升。”

包拯谏驳道:“各地官吏违法征收赋税,闹得民怨纷纷。张尧佐身为主管,怎说是无大过呢?”

宋仁宗叹了口气,婉转说道:“这已是第三次下旨任命了。朕既贵为天子,难道擢任一个人就这么不容易?”

包拯闻言直趋御座,高声说道:“难道陛下愿意不顾民心向背么?臣既为谏官,岂能自顾安危而不据理力争!”张尧佐站在一旁,听得心惊肉跳。

宋仁宗见包拯这么执着,众大臣又纷纷持支持态度,而自己又没有合适的理由反驳,心里非常生气,一甩手回到宫里。

张贵妃早已派人在打探消息,知道又是包拯犯颜直谏,惹得仁宗下不了台,所以等仁宗一回来,她马上迎上前去谢罪。

宋仁宗余怒未消,举袖擦脸,说:“包拯说话,唾沫直溅到朕的脸上!你只知道宣徽使、宣徽使,就不知道包拯他还在当御史!”

解读

包拯的清正廉洁、大公无私为人所熟知,他内心装的是国家,是黎民百姓,唯独没有自己。正因为如此,他才能无欲则刚,才敢理直气壮直言皇帝的不是。在包拯的大公无私面前,那些贪官污吏,那些为己牟利者自然自惭形秽了。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