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儿童教育 >论语中的智慧名言故事 > 第八章 处世篇3
第八章 处世篇3
作者:刘加临   |  字数:12589  |  更新时间:2015-03-18 13:49:58  |  分类:

儿童教育

磨刀不误砍柴工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论语·卫灵公

子贡问怎样修养仁德。孔子说:“工匠要做好工作,必须先磨快工具。住在一国家,要侍奉大夫中的贤人,与士人中的仁人交朋友。”

工匠做工与思想品德修养从表面上看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但实质上有相通的道理。

论语集解引孔安国的注解说:“工以利器为用,人以贤友为助。”常言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工匠在做工前打磨好工具,操作起来得心应手,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思想品德修养也是一样。选择品德高尚的人交往,与他们做朋友,受他们的影响熏陶,潜移默化,自己的思想境界和品德修养就会在无形中得到提高。

其实,这也正是颜渊篇里曾子说君子“以友辅仁”的道理。

从另一个角度说,便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选择交往的对象是非常重要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人们熟知的名言。一个做工的人要把工作完成好,必须先把工具准备好。同样,要想行仁,也要借助锐利的工具。否则,必然出现“手长衣袖短”,想得到做不到的窘况。子贡是孔子弟子中的卓越的政治家、外交家,以他的地位、身份行仁,首要的是了解国家的国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然后才能步入政界,有所作为;富民济民,实现仁的目的。于是,孔子提醒他注意运用手段,利用关系;结交包括政坛要人在内的上流社会人物,与社会贤达交朋友。

但是,孔子所云手段,仅就为仁的目的,是实行仁政以救黎民而采取的谋略。其实,手段无所谓好坏,不过,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善用之。现在有些人不讲道德,只记得使用手段,甚至不择手段。行起事来,不讲良心,投机钻营,落井下石,欺上瞒下,贪天之功,喜欢耍阴谋搞诡计,大有“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姿势。这种人自以为聪明,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到头来是“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

一个人有才干,没有仁德,必定成歪才,为害社会;一个人自恃有德,没有才干,必定是庸才,就像红楼梦中的贾政一样,是个“空心老大”,无所作为。

有志于成才的人,必须从仁德和才干两方面同时修养。唯德才兼备者才是人才。

老者安之,少者怀之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公冶长

孔子说:“我的志向是使老者安逸,使朋友信任,使年轻人怀念。”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是孔子与弟子子路、颜渊各谈志向时说的一段话。一般人说到个人志向,要么当多么大的官,要么赚多少钱,要么出多么大的名,要么成什么样的事。孔子的志向与众不同又发人深省,那就是做个什么样的人。

孔子的志向是做个什么样的人呢?

首先是“老者安之”。使父母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是为人子者应尽的义务。这在孔子的意思里属于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层面,即“孝”的层面。单仅仅孝父母、敬亲族长辈还不够,还应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将一番孝心推而广之,令天下的老者都能有所养、有所安,这才是大孝。由此看来,“老者安之”决不是有些人不屑一顾的“老调子”、“小志向”,而是既包含了“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博大胸怀,又包含了布道济世的宏图大志。因为使父母、长辈老有所安相对容易一些,要使天下老人都能有所安,只有两个途径,一是将“孝道”这个理念传播天下,二是通过政治手段使之成为国家政策。这两个途径中的任何一条能够实现,都需要不同凡响的才智,需要付出常人难以付出的努力。

其次是“朋友信之”。信誉、信任、诚信是孔子一再强调的问题,在这里被孔子作为一个志向来谈论又显得意义非同寻常。

“朋友信之”是一种做人的境界,想一想自己,想一想你与周围人的关系,就能体会到让朋友信任——不是一个、两个,至少是绝大多数朋友信任你是一件多么难的事。

让朋友信任,你得有信誉吧。言出必践,说到做到是守信的表现,但在日常交往中,我们碰到更多的是连基本的赴约时间都不能遵守的人。不信的话你可以做个实验,约十位朋友中午十二点在某餐厅聚会,统计一下答应赴会的人能有几个在十二点之前赶到。可以肯定,统计数字会让你备感守信的可贵。

让朋友信任,你得能为朋友提供帮助吧。对稍微熟悉一点的人,我们都习惯于称之为朋友,可是在自己的人际关系体系里你扳着手指数一数,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谁最有可能伸出援手呢?你淘汰了其中大多数以后剩下的那几个,那一两个可以算得上你信任的人。这里的帮助可能只需举手之劳,也可能冒一点风险,总之,这种帮助只有那些愿意分担、愿意为朋友负责任的人才会提供。

让朋友信任,你得为朋友提供精神支持吧。朋友的快乐愿与你分享,有解不开的心结愿求你指点。往大处讲是志同道合、有共同语言,往小里讲是信任你的诚实、经验和学识。比如,两口子吵架时愿意找你倾诉和调解,别烦,你已经成为他们信得过的朋友。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要看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只要看看他的朋友对他是否信任就可以了。如果你说孔子这样的志向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季羡林

最后是“少者怀之”。使“少者怀之”是尤其难以做到的事情。在哪个时代老少之间都有代沟,少年人往往看不起成年人,尤其老年人的观念陈旧、事无大成。哪些人能做到让“少者怀之”呢?是那些学富五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像季羡林、钱学森,是胸怀博大、鞠躬尽瘁的人;像周恩来,是勇于挑战、不屈不挠的人;像邓亚萍、郎平,是敢为人先、甘冒奇险的人;像余纯顺、杨利伟,是厥功至伟、行事低调的人;像比尔·盖茨、李嘉诚……这些人都是高山仰止的做人楷模,不仅当代的“少者怀之”,后来者也会“怀之”。

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应该做出一定的境界,“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就是孔子所说的做人境界,他以自己的一生宣扬之、追求之、躬行之,并因此而成为中国两千年的历史中独一无二的丰碑。

以义为本,做人有根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论语·卫灵公

孔子说:“君子以义为根本,以礼法去实践义,以谦逊的语言来表达义,以诚实的态度来完成义,这才是君子啊!”

古代人把义看得很重,墨子·耕柱曰:“义,天下之良宝也。”又说,“万事莫贵于义”,甚至说“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把道义看得比君权、父权还重要。

说到义,我们首先想到哥们义气,“桃园结义”的故事早已传为佳话,脍炙人口。生活中我们常提到仁义、道义……对于义,我们并不陌生,那么孔子作为儒学圣祖,他一再强调的义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于丹论语心得中这样解释“义”:那是一种内心的制约。孔子说:“以约失之者,鲜矣!”意思是一个人内心有所约制,就会在行为上减少过失。显然,这一解释过于简单,读者仍然无法弄明白“义”的真实含义。其实“义”在儒学中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正确地看待孔子眼中的义,须结合义与仁、与礼、与利的关系。

在孔子看来,仁是最高理念,是至高无上的道德标准,而仁要通过某种形式表现出来,这种形式就是义。

义对仁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根据具体情况而不同。首先,义的形式根据身份而不同,不同的身份就决定了不同的义,比如说,医生济世救人是义,老师教书育人就是义。倘若医生不救死扶伤,老师无心教研,沉于商场,这在儒家思想来看就是不义。应该说这一思想,在当今社会也仍具现实意义。现如今,医生都要收红包,救死扶伤本是其分内之事,应皆力为之,而不给红包,就不好好给人治病,这其实是在取不义之财,非君子所为。现在大学的某些导师,其本职工作本来是指导学生、搞科研工作,但是这些导师醉心于名利场,早已无心科研与教学,这就是一种不义之举。虽说现在是一个开明的时代,人不一定要单从事一种职业,但不管你身兼多少职业,每一份都有自己的本分,你至少应该能做到自己的本分,如果做不到自己的本分而硬要身兼数职,这就是不义。

左传里有“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郑伯即郑庄公,郑国国君,公叔段为其弟,是一个诸侯。根据规定,诸侯在其封地内建城规模有严格限制,大城市不能大于国都1/3,中等城市不能大于国都1/6,小城市不能大于国都1/9。而公叔段却多次违反礼节,建造不合规模的城市。郑庄公知道,但未加制止,对大臣们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公叔段并未收敛,而是更加肆无忌惮,变本加厉,开始厉兵秣马,欲发动叛乱。郑国大臣均告郑庄公,此事需当了结,如果他认为其弟为君王,我们就去服侍他,如果不是的话,就应该讨伐他。郑伯说“不义,不昵,厚将崩”。就是说:行不义之事,人民就不会亲近他,累积深厚,很快就会灭亡。故发兵镇压,迅速平定了叛乱。

陈国的敬仲投靠强大的齐国,齐桓公非常高兴,设宴为敬仲接风,从白天喝到晚上,齐桓公还要敬仲继续陪他喝。此时,敬仲果断回绝:“今日酒已尽兴,大王明日还需处理朝务,敬仲不敢耽误大王政务,故不能再饮。”齐桓公一再要求,敬仲始终不肯,最后只好作罢。敬仲此举是为了保全齐桓公之名,而冒死违拗。他身为臣子,陪齐王喝酒可以说是他的职责,但同时他有义务和责任劝阻齐王不能因喝酒而耽误了处理国家政务的大事。故敬仲之举合乎其身份,是为义举。义之于君又当如何体现呢?君的职责是下达命令,因此,义之于君就是让君下达正确的命令。汉代大儒董仲舒曾说:“立义以定尊卑之序,君臣之职明矣”,这也说明了君臣身份与义的关系。

在里仁第十章孔子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孔子首先指出“君子义以为质”。相对于礼来说,义又成了根本,如果做事离开了义,就像一棵无根之树,不会有生命力。万事有万事的义,一事有一事的义,常事有常事的义,变事有变事的义。须要认得清、立得定,夹杂不得一毫功利,必要时可以“舍生取义”。

看了孔子对义的理解,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示,我们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做到如下几点,那就真正理解了义的意思了。

首先,行义要合于礼。

其次,态度要谦虚,不自满,不骄傲。

再次,对人对事言而有信,自信而信人。

能够做到这些,才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君子。

多交益友,少交损友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真、友谅,友鑫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

孔子说:“对自己有益的朋友有三种,对自己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守信用的人交友,同见多识广的人交友,对自己有益。同谄媚的人交友,同当面奉承背后使坏的人交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友,对自己有害。”

通常人们以“有缘”来解释自己所交的朋友,但是其中又隐含了被动与无奈的心情,尤其在“求一知己而不可得”、“人生得一知己,可以死而无憾”的时候更是如此。我们不妨暂且接受一个事实,就是每一个人都在有意无意及主动被动中,结交了不少朋友,那么要如何与他们和平相处呢?

孔子的建议是:先分辨益友与损友,再决定亲近或疏远。分辨的原则很清楚。“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这是益友,简单说来,应该具备“正直、信实、多闻”三项条件。

引申而言,“直”是指朋友对自己直言不讳,像镜子一般,使自己经常得到警惕,不敢胡作非为。这是畏友,如果一生没有畏友,那么自己可能骄矜自满、故步自封,无法善度人生。所谓“以友辅仁”,即是此意。“谅”可以引申为体谅,当天下人都误解我的时候,朋友依然信任我,了解我的苦心,明白我的抱负。正所谓“知我者,为我心

割席断交

忧”,即使我不慎犯错,他也以宽容待我,鼓励我继续努力。“多闻”并不指学问高低,而是指浓厚的求知兴趣,并且对许多事都有特定的看法,谈起话来互相启发。多闻则视野开阔,心境提升,常以新奇眼光看待一切,平添人生许多快乐。

管宁和华歆在年轻的时候,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俩成天形影不离,同桌吃饭、同榻读书、同床睡觉,相处得很和谐。

有一次,他俩一块儿去劳动,在菜地里锄草。两个人努力干着活,顾不得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就锄好了一大片。

只见管宁抬起锄头,一锄下去,“当”地一下,碰到了一个硬东西。管宁好生奇怪,将锄到的一大片泥土翻了过来。黑黝黝的泥土中,有一个黄澄澄的东西闪闪发光。管宁定睛一看,是块黄金,他就自言自语地说了句:“我当是什么硬东西呢,原来是锭金子。”接着,他不再理会了,继续锄他的草。

“什么?金子!”不远处的华歆听到这话,不由得心里一动,赶紧丢下锄头奔了过来,拾起金块捧在手里仔细端详,举止很是轻浮。

管宁见状,一边挥舞着手里的锄头干活,一边责备华歆说:“钱财应该是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去获得,一个有道德的人是不可以贪图不劳而获的财物的。”

华歆听了,口里说:“这个道理我也懂。”手里却还捧着金子左看看、右看看,怎么也舍不得放下。后来,他实在被管宁的目光盯得受不了了,才不情愿地丢下金子回去干活。可是他心里还在惦记金子,干活也没有先前努力了,还不住地唉声叹气。管宁见他这个样子,不再说什么,只是暗暗地摇头。

又有一次,他们两人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正看得入神,忽然外面沸腾起来,一片鼓乐之声,中间夹杂着鸣锣开道的吆喝声和人们看热闹吵吵嚷嚷的声音。于是管宁和华歆就起身走到窗前去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是一位达官显贵乘车从这里经过。一大队随从佩带着武器、穿着统一的服装前呼后拥地保卫着车子,威风凛凛。再看那车饰更是豪华:车身雕刻着精巧美丽的图案,车上蒙着的车帘是用五彩绸缎制成的,四周装饰着金线,车顶还镶了一大块翡翠,显得富贵逼人。

管宁对于这些很不以为然,又回到原处捧起书专心致志地读起来,对外面的喧闹完全充耳不闻,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华歆却不是这样,他完全被这种张扬的声势和豪华的排场吸引住了。他嫌在屋里看不清楚,干脆连书也不读了,急急忙忙地跑到街上去跟着人群尾随车队细看。华歆的举动显得很不庄重,完全没有一个读书人的沉稳大度。

管宁目睹了华歆的所作所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叹惋和失望。等到华歆回来以后,管宁就拿出刀子当着华歆的面把席子从中问割成了两半,痛心而决绝地宣布:“我们两人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样了。从今以后,我们就像这被割开的草席一样,再也不是朋友了。我不能与道不合的人交往!”

益友难交更显得可贵。朋友并不一定越多越好,多交益友,少交损友,才能真正从朋友身上得到进步和快乐。益友志同道合,可以让你有所借鉴,对你有所帮助,能在关键时刻扶你一把。交友不能不慎重,要有分辨才能交。

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哀公问社于宰予。宰予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论语·八佾

鲁哀公问宰予用什么木头做土神的牌位好。宰予回答说:“夏代用松木做,殷代用柏木做,周代用栗木做,用栗木做的意思是使老百姓望而生畏,战战兢兢。”孔子听到后说:“已经做成的事就不必再说它了,已经做了的事就不必再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就不必再追究了。”

孔子不满意宰予关于“使民战栗”的解释,因为它不符合德政爱民的思想。但周代又确实是用栗木做的土神牌位,所以孔子也不好正面批评宰予,而只是从思想方法上来说,既然已经过去了的事,就不要去追究它了。

不管这件事本身的是非曲直,孔子这里所表现的,倒的确是一种既往不咎的宽恕精神。

所谓破镜难圆,覆水难收。生米既已煮成了熟饭,说也无益,劝阻徒劳,追究也于事无补,不如不说的好。

人们常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或者说:“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既往不咎,立功受奖。”

宽容是处世做人的要点。一个以敌视的眼光看人,对周围的人戒备森严,心胸窄小,处处提防,不能宽大为怀的人,必然会因孤独而陷于忧郁和痛苦之中;而宽宏大量,与人为善,宽容待人,能主动为他人着想,肯关心和帮助别人的人,则讨人喜欢,被人接纳,受人尊重,具有魅力,因而能更多地体验成功的喜悦。

宽以待人,就是在人际交往中有较强的相容度。人们往往把宽广的胸怀比作大海,能广纳百川之细流,也不拒暴雨和冰雹;也有人把忍耐性比作弹簧,具有能屈能伸的韧性。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时待人以宽。这就是说,相容接纳、团结更多的人,在顺利的时候共奋斗,在困难的时候共患难,进而增加成功的力量,创造更多成功的机会。反之,相容度低,则会使人疏远,减少合作力量,人为地增加阻力。

人往往能够将别人的缺点看得一清二楚,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因此严厉地指责别人。在与人相处时,要懂得随时体谅他人,在温和且不伤害人的前提下,适宜地帮助别人。以严厉的态度对待别人,容易遭致他人的怨恨,反而无法达到目的。若要避免遭受人为的困扰,关键在于宽容他。

处世做人不应用苛刻的标准去要求别人,要尊重人家的自由权利,只有做一个肯理解、容纳他人的优点和缺点的人,才会受到他人的欢迎。而对人吹毛求疵,又批评又说教没完没了的人,不会有亲密的朋友,人家对他只有敬而远之。

因此,人应当有广阔的胸怀,宏大的气度。大河里生活的鱼,不会因遇到一点风浪就惊慌失措;而小溪里的鱼就不同了,一感觉到有点异常动静,立刻四处逃窜。人也是这样的。胸襟坦荡宽广的人不是这样,他们不为犹如芝麻般的小事而忙得团团转,他们把目光投向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他们是做事稳重、态度从容不迫的人。

以仁恕之道推及他人,可以使人有个宽广的胸怀,容忍别人的过失。同时,也可以不因别人合理的指责自己而迁怒别人,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

生活中常常有些人,无理争三分,得理不让人,小肚鸡肠。相反,有些人真理在握,不声不响,得理也让三分,显得绰约柔顺,君子风度。前者,往往是生活中的不安定因素,后者则具有一种天然的向心力。一个活得叽叽喳喳,一个活得自然潇洒。假如是重大的或重要的是非问题,自然应当不失原则地论个青红皂白,甚至为追求真理而献身,也值得。但日常生活中,也包括工作中,有人往往为一些非原则问题,小小不然的皮毛问题争得不亦乐乎,谁也不肯甘拜下风,说着论着就较起真来,以至于非得决一雌雄才算罢休,严重的甚至大打出手,或闹个不欢而散,影响团结。越是这样的人越对甘拜下风的人瞧不顺眼。时下里流行一句话:“玩深沉”。其实这种场合玩点深沉正显示了大度绰约的风姿。争强好胜者未必掌握真理,而谦和的人,原本就把出人头地看得很淡,更不屑说一点小是小非的争论,根本不值得称雄了。越是你有理,越表现得谦和,往往越能显示一个人的胸襟之坦荡、修养之深厚。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以善良的人性为人处世,自然会获得他人的认可。

一个能成就一番事业的人,一定是一个心胸开阔的人。

青年人要成大事,一定要有一个开阔的胸怀,只有养成了使自己的胸襟开阔,坦然面对,包容一些人和事的习惯,才会在将来取得事业上的成功与辉煌!

过去有人对不起自己,但毕竟已经是过去的事了。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吧!潇洒一点,不怀恨别人,和别人之间的仇怨也就因此而没有了。就算对方是坏人,也终有被感化的一天。

不然的话,冤冤相报何时了?大家都处处设防,永远没有安宁的一天。

所以,对人宽容一点吧,不要老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

有人说宽容是一把健康的钥匙,是一个人修养和为人善良的结晶,是生活幸福的一剂良药。宽容别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带去一片和煦的春风;不肯宽容别人,往往会给自己带来痛苦。宽容犹如冬日正午的阳光,常常会令冰冷的心墙渐渐融化。宽容是一种豁达和挚爱,可以化冲突为祥和,化干戈为玉帛。以宽厚之心待人,就会使彼此拥有更多的信任和爱戴。宽容是一种涵养,它是一种善待生活、善待自己的境界;它能陶冶人的情操,带给你心灵的安宁和恬静。

有人说宽容是软弱的象征。其实不然,有软弱之嫌的宽容根本称不上真正的宽容。宽容是一种需要操练、需要修行才能达到的境界。

不为他人的错误而惩罚自己。气愤和悲伤是追随心胸狭窄的影子。生气的根源不外是别人做事侵犯、伤害了自己的利益和自尊心等,于是勃然作色,怒从心头起。此种生理反应无非在惩罚自己,而且是为他人的错误,拙然不值!

孔子还说:“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就是“做领导不宽容,行礼仪不严肃认真,遭遇丧事的时候不悲哀,我用什么来观察这种人呢?”

没有什么值得观察的,当然也就是被否定的对象了。

这里最值得我们重视的是“居上不宽”的问题。在另外的地方,孔子曾反复从正面说:“宽则得众。”宽容就能得到群众拥护。并把“宽”作为“仁”的五个方面内容之一。

荷裔美国作家亨德里克·房龙曾写过一本有世界影响的名著宽容,把宽容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如果说,宽容对于一般人来说都非常重要的话,那么,对于居于上位的领导人来说,就更应该是一种必须具备的素质了。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水太清澈了,清澈到像游泳池里的水一样,是没有鱼儿能够在里面生存的;人太明察、太苛刻了,苛刻到像眼睛里容不得一粒沙子一样,那是没有人愿意跟随你的。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其实也是说的这个道理。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宽则得众”的著名典故和故事,诸如楚庄王绝缨尽欢,孟尝君不杀与自己夫人通奸的门客,汉高祖重用陈平,曹操下求贤令选拔那些虽然有这样那样缺点但确有才干的人,宋太祖宽容受贿的宰相赵普,宋太宗宽容酒醉的功臣孔守正和王荣,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而与此相反,因“居上不宽”而自食其果的例子也同样是不胜枚举。

因此可以说“居上不宽”是领导者的致命伤,而宽容的肚量则是作为一个领导者的起码要求。越是进入民主的时代这一点就越发突出。这是所有领导者或想做领导者的人必须牢牢记在心上的信条。

有仁德才能够正确对待他人,宽容他人,孔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够正确地去喜爱人,才能够正确地去厌恶人。”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论语·阳货

阳货想让孔子去拜见他,孔子不去拜见他。他就送给孔子一只乳猪。孔子等到他不在家的时候,去回拜他。不巧和他在路上相遇了,他对孔子说:“来!我和你谈一谈。”他接着说:“自己藏着一身的本领,却听任国家一片迷乱,这能叫作仁吗?”孔子自问自答说:“不能。自己喜欢做官却屡次错过机会,这能叫作智吗?”孔子又回答说,“不能。时光在流逝,岁月不等人啊。”孔子说:“好吧,我准备做官了。”

读论语不能不体味孔子的通权达变思想,这一思想体现在求仕、干禄、侍君主、奉父母、待友朋等诸方面,以及政治制度改良、历史人物之评判等领域。研究孔子的通权达变思想,对于正确把握孔子思想之全部具有重要意义。

孔子曾经说过:“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没规定怎么干,也没规定不要怎么干,只要合理恰当,就可以干。”说得通俗一点,也就是凡事要采取一种灵活洒脱的态度,只要是不违背大原则,过去一点过来一点,先一点后一点,左一点右一点,无关宏旨,不伤大雅,也就无可无不可了。这也是“要有原则,更要灵活”变通之术的具体表现。

孔子一生遭遇险境与侮辱,却每次都能死里逃生,并化解侮辱为动力,归根到底在于他不死要面子、不死板,是一个极懂得变通的人。

有一次,孔子被围困在陈国与蔡国之间,整整十天没有饭吃,有时连野菜汤也喝不上。学生子路偷来了一只煮熟的小猪,孔子不管肉的来路不明,拿起来就吃;子路又抢了别人的衣服来换了酒,孔子也不问酒是怎么搞来的,端起来就喝。可是,等到鲁哀公迎接他时,孔子却显出正人君子的风度,席子摆不正不坐,肉类割不正不吃。子路便问:“先生为啥现在与陈、蔡受困时不一样了呀?”孔子答道:“以前我那样做是为了偷生,今天我这样做是为了讲义气呀!”

传说,孔子当年被围困在陈国与蔡国之间,弟子去向当地富人求食。富人一听是孔子的徒弟在讨饭,就写一“真”字,让他说是什么字。弟子一看说是个真字,可是富人坚持说不对,不给食物。孔子听弟子一说就去了,说:“直八。”富人连呼:“厉害厉害,果然是大师。”弟子疑惑,明明不是真吗?孔子说:“认真,认真我们就不该讨饭了,现在就是认不得真的时候啊。”

还有一次,孔子与弟子云游于郑,被反对儒学的一个权贵抓住,要求他们立刻离开郑地,并且保证再也不传授儒学,不然杀头。弟子都很为难,只见孔子毫不含糊地当场保证,而后立刻上路。但当他们一离开郑,就马上着手进行讲学事宜。弟子很不了解地问老师:“老师不是教我们讲诚实信用吗?既然已经保证了不再讲学还——”孔子哑然笑了:“请问儒学有没有错?没有,那么郑人的要求就是无理的,对无理之人就应该用无理的办法,那与无理之人约定就不必认真了。”

孔子讲授儒家学说,不是拘囿于死板的说教而是灵活运用,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孔子以诚信为本,讲究君子之风。但是不该讲、无条件讲的时候他决不死要面子活受罪,可谓达到了高度民主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绝佳统一。所以他是闪耀两千多年的圣人。

“亚圣”孟子也提倡灵活变通,反对“教条主义”,他说:管理者不能像一般人那样言必信,行必果,要看那样做是否适宜,错了就要改,对的就要坚持。否则情况变化了,那就会重犯“尾生之信”的错误了。

古代一个叫尾生的男子与一个女子在桥下约会,尾生先到了,在那里等。结果女子没等到,却把洪水等来了。水位越来越高,久久不去。尾生为了不失信于人,便抱着桥柱子继续等,直到最后被活活淹死。

姑且不论那个女子的问题,单就尾生这个人的做法实在是愚钝的可以。这固然是守信了,但并不合乎道义,盲目守信颇为不值,死得冤枉。

自古以来,人们就很重视变通,并运用变通智识摆脱了各种不利局面,取得了种种成功。事实上,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处理各种各样的事,如果一味地刚直,一味地守信,一味地疾恶如仇,不仅待不好人,处不好事,自己也将受到伤害。所以,有时候来一点虚与委蛇应付应付也未必就是老于世故,圆滑取巧的问题。关键是要看你对什么人,处什么事。如果毫无原则地一律虚与周旋,那当然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而如果我们运用虚与周旋的智谋去对付邪恶者,并保全自己,那可就是令人赞赏的事了。

变通之法就像古语所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处理各种事物时都要能够做到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不墨守成规,不拘泥于一格,甚至逢大势不践小诺,处大事不拘小礼,从而达到变则通,通则灵,灵则达,达则成的理想效果。

现实世界是一个变幻莫测的社会,如果一个人不能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势必会落伍,甚而处处碰壁。反之,一个人能够识时务,当随就随,遇到事情善于灵活变通,择势而为,那么他必能在社会中游刃有余。只有善于变通,勇于择势而为,才能更好地适应于当今这个竞争异常激烈,对人们智商要求越来越高的伟大变革时代的社会需要。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枵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论语·公冶长

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了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一般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还有什么值得指责的呢?”孔子又说:“起初我对别人,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别人,听了他的话,还要考察他的行为。从宰予的事情后,我改变了以前的态度。”

孔子有一个弟子叫宰予,他很会说话,以言辞动人。孔子曾经列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个排行榜,宰予列于“言语”榜。但宰予的品德却算不上高尚,他曾经嫌服丧三年的时间太长和孔子抱怨,惹得孔子骂他“不仁”;又热衷于做官,后来到齐国为临淄大夫,与高官田常合伙作乱,阴谋反叛朝廷,结果被满门抄斩,孔子为他感到耻辱。

大白天,同学们都在认真读书学习,而宰予却在睡大觉。孔子很生气,说:“腐烂了的木头没办法雕刻,粪土似的墙壁没办法粉刷。对于这个宰予,我还能说什么?”又说:“最初,我听到人家说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今天我听了人家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是宰予的表现,让我改变了自己从前的做法啊。”

宰予塑像

孔子为什么生这么大气呢?就是宰予虽然话说得很漂亮,但行为不符,实际上欺骗了孔子。孔子之所以人家说什么他就相信,“听其言而信其行”,并不是说孔子笨或愚蠢,而是孔子对每个人都很信任,相信“人性本善”,但没想到就是这个宰予,辜负了孔子的信任,欺骗自己的老师,既无信,又对师长不敬,所以孔子才这么生气。

从这件事中,孔子也悟出了一个道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管你是什么人,不管你话说得多么好听,哪怕是舌绽莲花,也得看看你的行动,再决定相信不相信你。

在另外的一个场合,孔子也重述过这个道理,只不过换了个说法。孔子曾经说过:“如果有一个人令众人都讨厌的话,那么你对他不要轻易下结论,需要审查一下实情。如果有一个人令众人都喜欢的话,那么你也不要轻易下结论,需要好好调查一下他的本来面目。这再次说明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重要性。如果未经核实,盲目相信别人说的话,很有可能酿成大祸。

刘邦

当年刘邦打天下时,本来准备委任陈平重任,结果部下有人向他打小报告说陈平个人生活作风有问题,并且以权谋私。经过一番实际调查后,得出结论是“并无此事”。两个人沟通后,达成相互的谅解,陈平重新得到信任。后来他六出奇计,帮助刘邦安定天下。

虽然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也要提防,有的时候“耳听为虚”,“眼见未必为实”,必须要会思考,否则的话,再“明亮”的眼睛也有靠不住的时候。

当年孔子带弟子周游列国,困于陈、蔡之间,生活艰辛,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有一日,又没米下锅了。亏得弟子子贡向乡人四处讨求,讨得一些米来。弟子颜回便急忙生火做饭。

子贡讨米辛苦,躺着休息了一会儿。饥肠辘辘,躺不住,便上井边喝水。此时一股米饭香飘入鼻孔,子贡不由向颜回做饭处望望,却见颜回从饭锅里迅速抓了一把,塞入口中。子贡好不生气,便来向孔子告状,说:“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平日看不出,一到困苦时就露馅儿了。”

孔子疑惑道:“真有此事?”子贡说:“我亲眼所见,绝对不会错。”要换了别人,可能就会勃然大怒,把颜回叫来狠狠批评一顿。可孔子不会如此鲁莽,他在思考子贡是否真的看明白了。于是他劝子贡莫轻下结论,待自己了解后再说。

一会儿,颜回来请孔子去吃饭。孔子说道:“方才我打了个盹儿,梦见先父。他是要来保佑我吧。因此我想先拿这饭来祭祀先父。不过,不知这饭你动过了没有?动过的饭是不能用来祭祀的。”

颜回急忙摇手说道:“老师,千万不能用这饭祭祀。适才煮饭时,恰有黑灰落在饭上,不管它吧,不干净;想扔了吧,又可惜。我就把那块沾灰的饭捡起吃了。”子贡这才知道自己冤枉了颜回,好不惭愧。

对于孔子来说,这件事,他没有偏听子贡的话,虽然是起了疑心,但终究试探了一番,明白了真相,纵然稍稍惭愧,但幸好没犯大错,“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准则还是遵守了。但对于子贡来说,行为就有点鲁莽了,“眼见未必为实”,他只相信自己所见,就跑去告状,未免太武断了。所以说,有的时候,看到的事情,也不能臆测,也需要用心去分析。

做任何事,都应该遵循“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原则,先弄好调查研究工作,等事情搞得一清二白,再下结论也不迟。至于说重大的决策事宜,就更不能马虎了。不仅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还需要把事情的起因结果、来龙去脉都调查核实清楚,才能做进一步的工作。不然的话,所造成的损失和伤害,不仅有物质上,也有精神上的,这就远远不是金钱所能弥补的。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