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作者:盛文林   |  字数:9360  |  更新时间:2012-08-20 17:06:22  |  分类:

文学名著

第七章 持家勿偷闲勤懒需相宜

梓庆制鐻

寓言出处

选自《庄子》。

故事欣赏

梓庆是古代一位木匠,他擅长砍削木头制造一种乐器,那时人们称这种乐器为鐻(jù)。

梓庆做的鐻,看到的人都惊叹不已,认为是鬼斧神工。鲁国的君王闻听此事后,召见梓庆问:“你是用什么方法制成鐻的?”

“我是个工匠,谈不上什么技法。”梓庆回答说:“我只有体会,在做鐻时,从来不分心,而且实行斋戒,洁身自好,摒除杂念。斋戒到第三天,不敢想到庆功、封官、俸禄;第五天,不把别人对自己的非议、褒贬放在心上;第七天,我已经进入了忘我的境界。此时,心中早已不存在晋见君主的奢望,给朝廷制鐻,既不希求赏赐,也不惧怕惩罚。”

梓庆在把外界的干扰全部排除之后,进入山林中,观察树木的质地,精心选取自然形态合乎制鐻的材料,直至一个完整的鐻已经成竹在胸,这个时候才开始动手加工制作。

“否则,我不会去做!”梓庆向鲁王详细介绍制鐻过程后,继续说:“以上的方法就是用我的天性和木材的天性相结合,我的鐻制成后之所以能被人誉为鬼斧神工,大概就是这个缘故。”

寓言解读

这个寓言教育人们,要想成就任何事情,心里必须执着、专一、忘我。梓庆制鐻虽然有些过分夸大精神作用,但是强调干事业摒除杂念、精神专注是非常重要的。

造剑的人

寓言出处

选自《淮南子·道应训》。

故事欣赏

大司马是楚国的官员,有一位专为他造剑的工匠,尽管有八十来岁,但打出的剑依然锋利无比,光芒照人。

“您老人家年事已高,剑仍旧造得这么好,是不是有什么窍门?”大司马赞叹老匠人高超的技艺。

老工匠听了主人的夸奖,心中有些不自在,他告诉大司马:“我造了一辈子剑,我在二十岁时就喜欢造剑。除了剑,我对其他东西全然不顾,不是剑就从不去细看,一晃就过了六十余年。”

大司马听了老工匠的自白,更是钦佩他的献身精神。虽然他没有谈造剑的窍门,但他揭示了一条通向成功的道理。他专注于造剑技艺,几十年如一日,执着的追求使他掌握了造剑工艺,进而达到一种高妙的境界。有了这样的精神,哪有造剑不是又锋利又光亮的道理!

寓言解读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精湛的技艺,丰硕的收获,事业的成功,都是靠专心致志终身追求而取得的。

秉烛而学

寓言出处

选自刘向《说苑》。

故事欣赏

春秋时期,晋国原本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参与大国争霸战争,与齐、宋、秦、楚合称“春秋五霸”。

但是到了晋平公姬彪登上国君的宝座时,晋国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时国内的韩、赵、魏三大家族共同执掌晋国的朝政,大权旁落的晋平公名义上虽为一国之君,实际上形同虚设。尽管如此,他仍然不学无术,不思进取,对韩、赵、魏三大家族束手无策,不能重振朝纲,每天只知吃喝玩乐,得过且过。

他在位的26年中,毫无建树,使晋国的形势越来越衰弱,面临着被韩、赵、魏三大家族瓜分的危险。

晋平公到了老年,反思自己平庸的一生,忽然产生了一种要求学习的强烈欲望,但又感到来日不多,怕学不好,因而心情十分矛盾。

有一天,晋平公对晋国的乐师师旷说:“乐师,寡人的年纪已经70岁了,很想学习,恐怕为时已晚了。”

师旷说:“君侯,既知时间已经晚了,为什么不点亮蜡烛呢?”

晋平公想:我说时间晚了,是指年纪大了,而不是指时间到了夜晚,他却让我点亮蜡烛,这不是开玩笑吗?

晋平公想到这里,就对师旷说:“乐师,寡人虽无太大作为,但怎么说仍是你的国君,哪里有做臣下的戏弄国君的呢?”

师旷说:“臣虽双目失明,但还不至于眼里没有君。臣的话自有臣的道理,怎么敢戏弄国君呢?”晋平公说:“乐师,你说说有什么道理?”

师旷说:“我听说过几句话,不知君侯有兴趣听没有?”

晋平公说:“近日寡人心中苦闷,也无人跟寡人说真心话,近臣都是一些溜须拍马之辈,你能跟寡人说真心话,寡人当然有兴趣听了。有什么话你就说吧!”

师旷说:“有几句话是这样说的:一个人在少年时期好学,就像初升的太阳一样,光辉灿烂,前途无限;一个人在壮年时期好学,就像中午的太阳一样,光辉正盛,大有前途;一个人在老年时期好学,好像蜡烛的光亮一样,它的光亮虽然不如太阳的光辉,不也比在黑暗中走路更强吗?”

晋平公拍手叫好说:“说得好啊!”

寓言解读

老年时好学虽秉烛之光不像刚刚升起的太阳和正午的太阳那么明亮,但点蜡烛走路总比摸黑走路更好。活到老,学到老,只要坚持不懈,即使年龄再大才开始学习也为时未晚,学和不学大不一样。在今天这个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这个寓言仍具有现实意义。

二人学弈

寓言出处

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

故事欣赏

战国时期,齐王拿不出好的办法来治理齐国,使齐国不如以前那么强盛了,有人说:“大概是齐王的天资不够聪明吧?”

伟大的思想家孟子听说了,就从植物生长的规律对这件事情进行分析。他解释道:“植物的生长,需要温暖的阳光而害怕寒冷的气候。如果在阳光下晒它一天,在寒冷的空气里一连冻它十天,即使是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也一定长不起来,这就是“一暴十寒”的道理。”

接着,他又对怀疑齐王天资的人说:“你不要怀疑齐王的天资。我和齐王见面的次数太少了。我偶然见他一次,等我离开以后,别人就连续到来。他像植物一样被寒冷的空气包围着,被火热的太阳炙烤着,他虽有成长的希望,结果还是长不成。这不能说他天资不聪明。”

随后,孟子就人的天资聪明不聪明的问题,讲了下面一则寓言故事:

从前,有一个叫秋的下棋能手,人们都称他为弈秋。他的棋艺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非常高超,经过大大小小的比赛,他从来没有输过。久负盛名的弈秋认为如果自己死了,就没有人再掌握这些高超的棋艺的话,实在是太可惜了。于是就招收了两个徒弟,要把自己的高超棋艺传下去。

下棋是一项脑力劳动,需要天资聪明,头脑灵活。在招收徒弟时,弈秋对要来学棋的人进行了智力测验,从计算能力、理解能力、反应能力、应变能力等方方面面考察。考试非常严格,经过层层的筛选,最后选出了两名智商最高的人,收为徒弟,其他的人都被淘汰了。

有幸成为全国闻名棋手弈秋的徒弟,被选上的两个人别提有多高兴了。能选出智商最高的人为徒弟,弈秋也十分高兴。

举行过拜师仪式之后,弈秋开始教两名徒弟学棋。

这两个徒弟的智商旗鼓相当,但是学习态度却是完全不一样。其中一个徒弟,专心致志,集中精力听弈秋讲课。另一个徒弟虽然也坐在那里听弈秋讲课,可是他的心早就溜走了。他心里惦记着天空飞翔的鸿雁,考虑怎样用弓箭把它射下来,弈秋讲课的内容,他根本没有听进去。

结果,两个人的学习效果也是大不相同:前一个徒弟成了弈秋棋艺的传人,后一个徒弟什么也没学会。

寓言解读

学习、做事都要专心致志。孟子不仅承认围棋是门深奥的艺术,必须专心致志才能学会,同时又指出这种奥秘是可以通过学习掌握的。

造父学御

寓言出处

选自《列子·汤问》。最初以赵为姓的人,是颛顼帝的子孙造父,他以善于驾御,于周穆王的时候,得到了赵城这个地方为封地,就以封地的名称作为自己家族之姓,而世代相传下来。

故事欣赏

造父是古代的驾车能手,他在刚开始向泰豆氏学习驾车时,对老师十分谦恭有礼貌。可是3年过去了,泰豆氏却连什么技术也没教给他,造父仍然执弟子礼,丝毫不怠。这时,泰豆氏才对造父说:“古诗中说过:擅长造弓的巧匠,一定要先学会编织簸箕;擅长冶金炼铁的能人,一定要先学会缝接皮袄。你要学驾车的技术,首先要跟我学快步走。如果你走路能像我这样快了,你才可以手执6根缰绳,驾驭6匹马拉的大车。”

造父赶紧说:“我保证一切按老师的教导去做。”

泰豆氏在地上竖起了一根根的木桩,铺成了一条窄窄的仅可立足的道路。老师首先踩在这些木桩上,来回疾走,快步如飞,从不失足跌下。造父照着老师的示范去刻苦练习,仅用了3天时间,就掌握了快步走的全部技巧要领。

泰豆氏检查了造父的学习成绩后,不禁赞叹道:“你是多么机敏灵活啊,竟能这样快地掌握快行技巧!凡是想学习驾车的人都应当像你这样。从前你走路是得力于脚,同时受着心的支配;现在你要用这个原理去驾车,为了使6匹马走得整齐划一,就必须掌握好缰绳和嚼口,使马走得缓急适度,互相配合,恰到好处。你只有在内心真正领会和掌握了这个原理,同时通过调试适应了马的脾性,才能做到在驾车时进退合乎标准,转弯合乎规矩,即使跑很远的路也尚有余力。真正掌握了驾车技术的人,应当是双手熟练地握紧缰绳,全靠心的指挥,上路后既不用眼睛看,也不用鞭子赶;内心悠闲放松,身体端坐正直,6根缰绳不乱,24只马蹄落地不差分毫,进退旋转样样合于节拍,如果驾车达到了这样的境界,车道的宽窄只要能容下车轮和马蹄也就够了,无论道路险峻与平坦,对驾车人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这些,就是我的全部驾车技术,你可要好好地记住它!”

寓言解读

要学会一门高超的技术,必须掌握过硬的基本功,然后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学习驾车如此,做其他任何事情也都应当这样。

黄粱美梦

寓言出处

选自《枕中记》。沈既济,字不详,德清(今属浙江)人。唐代小说家、史学家。唐德宗时做过史馆修撰,《旧唐书》本传称他“博通群籍,史笔尤工”。

故事欣赏

多年来修炼已经到了仙术的道士吕翁,于奔波途中,来到了邯郸道上的一家旅舍里。时当春末,气候已很暖和,路上又走得累了些,所以,一进旅舍,吕翁什么也不顾,把行囊往地上一放,摘下帽子,松松腰带,坐在大门下就歇息起来。

他刚坐下,便见有一位穿着褐色短衣,骑着青色马驹的青年书生,从远处直朝这个旅舍奔来。

这青年书生,原也是住店的,他名叫卢生。没用了多长时间,吕翁与卢生便熟悉起来。俩人共席而坐,谈天说地,言笑不止。言笑中,卢生忽然低下头去看看自己陈旧的衣袋,同时长长地叹息道:

“哎!——”卢生的叹息,引起了吕翁的好奇,问道:“卢生,你身体健壮,且很健谈,我以为你很快活,可是为什么叹息呢?”卢生说:“人生在世,应该建树功名,享受荣华富贵。可我……”显然,卢生是不安于其碌碌无为而又清清贫贫的生活。吕翁觉得好笑,又说道:“年轻人,你不是想建树功名享受荣华富贵吗?我倒有一个妙法:我这里带着一个青瓷枕头。你只要枕着它睡一会儿,人世间的一切功名富贵,你就都能得到。”

“那我来试一试。”

说着,卢生便从吕翁手中接过青瓷枕头,枕着去睡。说也怪,他的头一挨那枕头,便昏昏沉沉了……这时候,在院中一角造饭的店主人,正往锅里下米。

卢生马上进入梦中。他觉得枕在头下的青瓷枕头渐渐大了起来。他好生奇怪,便直起身子低下头去瞅。只见青瓷枕头一端,又渐渐变成了一扇很大的门。他小心翼翼地走进去。不知怎的,青瓷枕头的里边,竟也是一个有着天和地的朗朗世界。而且,他的家,就在里边。他高兴地向家里走去。从此,他过上了安闲的日子。日月如梭。他娶了妻子。娶的是清河县崔氏之女。崔氏女,不仅长得十分娇艳,而且家中非常富有,给他带来很厚的一份嫁妆。卢生的日子幸福美满。后来,卢生去应试,竟中了进士。

他先任渭南都尉,继任监察御史、河南采访使、史部侍郎,迁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在任期间,他开河修渠,镇边杀敌,走到哪里就把功业建到哪里,被人称为贤相。然而,荣贵未尽,灾祸已来。这一日,他突然遭到了奸臣的忌恨,无中生有地给他捏造了许多罪名,要下他大狱。当狱吏带人前来捉拿他时,他颤抖着对妻子说:“我老家在山东,有良田五顷,足可以糊口度日。可放着安稳日子不过,我却外出求荣觅禄,只落了这样个下场。我不如死去……”说着,他抄起一把刀来就要自刎,多亏妻子相阻,方免遭一死。

后来,皇帝明察,给他平了反,并复封为燕国公。但这时他对功名已不感兴趣,一心一意为家庭忙碌了。他要使自己成为名门望族。于是,他有了五个儿子。他的五个儿子又都做了官,娶了从望门来的五房闺秀,继而生下了十余个孩子。他的愿望实现了,果真成了名门望族。而且,厩中名马,数不胜数;后庭美人,个个艳丽。老了老了,卢生又奢荡与风流起来了。但是,岁月不饶人。年渐迈,体渐衰,皮宽骨瘦,卢生的终年到了。

将死的时候,他给皇上写了封信。信中叙述他一生的功名与对帝王的忠诚。帝王看过他的信后很感动,就复信给他,并希望他好好治病。可是,就在接到帝王信的当天晚上,他与世长辞了。梦中的死,惊醒了卢生。他睁开眼睛一看,自己仍在旅舍,吕翁仍在身旁。回味着刚才的梦,他对吕翁说道:

“适才的梦,真算得是一个美梦。人一生的荣与辱,穷与富,得与失,生与死,都让我领略到了。谢谢你了!谢谢你了!”说着,卢生站起来深深地向吕翁鞠了一躬。

这时候,店主人造饭下进锅里的米,还未熟呢。

寓言解读

幸福的生活,不是可以靠虚幻的美梦得来的。任何时候都不要指望坐享其成,自己扎扎实实地辛勤劳动,才能把愿望变成现实。

一袋宝石

寓言出处

选自《奥修寓言》。奥修,印度人,曾研习过哲学,当过许多年哲学教授。奥修的故事、寓言,赋予人们从未体验过的清新与活力,以巧妙的风格向人们展示深层意义、永恒的现实意义。

故事欣赏

一大早,太阳还没有出来,渔夫就到了河边,他觉得有什么东西在他的脚下,后来才发现是一小袋的石头。他将渔网放在一旁,捡起了袋子,坐在岸边等待日出,以便开始一天的工作。他懒洋洋地从袋子里拿出一块石头丢进水里。没有什么事可做,他继续把石头一块块地扔进水里。

太阳渐渐升起来了,大地重现光明,这时还剩下最后一块石头没有被他扔掉。当他借助白天的光看到他手中的这块石头时,他的心跳几乎都要停止了,那是一颗宝石!在黑暗中,他把整袋的宝石都一块块地丢掉了!在未知的情况下,他损失了多少财富啊!他充满懊悔,咒骂自己的愚蠢。

他在无意间遇到的财富能够让他过一辈子的好日子,然而在黑暗中,在不知不觉当中,他又把它扔掉了。但是就某方面来讲,他还是幸运的:至少还留下了一块宝石,在他将那颗宝石扔掉之前,天已经亮了。一般来讲,大多数人甚至还没有那么幸运。

寓言解读

生命是一个大的宝库,如果不好好利用它,只能是白白地将它浪费掉,等到我们知道了生命的重要性时,我们已经将时光消磨殆尽。

陈寔遗盗

寓言出处

选自《后汉书·陈寔传》。《后汉书》纪10卷和列传80卷的作者是范晔,此书简明周详,叙事生动,故取代以前各家的后汉史。北宋时,有人把晋朝司马彪《续汉书》志30卷与之合刊,成今天《后汉书》。《后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6年的史事。《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在成书过程中,范晔根据东汉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则又有所创新,有所变动。

故事欣赏

东汉时期,有个叫作陈寔(shi)的人,是个饱学之士,品行端正、道德高洁,远乡近邻的人因此都非常敬重他。陈寔不仅自己自觉自律,对儿孙们的要求也相当严格,常常抓住各种场合和机会教育他们,而且很注意方法,所以总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有一年洪水泛滥,淹没了大片村庄和良田,成千上万的人无家可归,到处逃荒。为此盗贼四处横行,天下很不太平。

一天夜里,有个小偷溜进了陈寔家里。他刚准备动手偷东西,忽然听得几声咳嗽,不好,有人来了。慌乱间,小偷一时找不到妥善的藏身之处,急中生智,顺着屋内的柱子爬到大梁上伏下身子,大气也不敢喘。

陈寔提着灯从里屋出来拿点东西,偶然间一抬头,瞥见了梁上的一片衣襟,他马上心知家里进了贼了。他一点都不惊慌,也不赶紧抓小偷,而是从容不迫地把晚辈们全都叫起来,将他们召集到外屋,然后十分严肃地说道:

“孩子们啊,品德高尚是我们为人的根本,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应该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不能够因为任何借口而放纵自己、走上邪路。有些坏人,并不是一出娘胎就是天生的坏人,而是因为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慢慢地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后来想改都改不过来了,这才沦为了坏人。比如我家梁上的那位君子,就是这种情况。我们可不能因为一时的贫困而丢掉志气、自甘堕落啊!”

听了陈寔的一番教诲,梁上的小偷吃了一惊:原来自己早就被发现了。同时他又很为陈寔的话所感动:他不但没抓自己反而耐心教育自己。小偷羞愧难当,就翻身爬下梁来,向陈寔磕头请罪说:“您说得太好了,我错了,以后再也不干这种勾当,求您宽恕我吧。”陈寔和蔼地回答道:“看你的样子,也并不像个坏人,也是被贫穷所逼的吧。以后要好好反省一下,要改还来得及。”说完,他又吩咐家人取来几匹白绢送给小偷。小偷感激涕零,千恩万谢地走了。

从这以后,这一带就几乎再没有偷盗之类的事情发生了。

寓言解读

陈寔不失时机地给小偷和晚辈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德育课。这也启发我们,不要简单粗暴对待犯了错误的人,要分析事物的本质,立足于挽救,往往能够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狼与狗

寓言出处

选自《拉封丹寓言》。

故事欣赏

一只骨瘦如柴的狼,因狗总是跟它过不去,好久没有找到一口吃的了。

这天遇到了一只高大威猛但正巧迷了路的狗,狼真恨不得扑上去把它撕成碎片,但又寻思自己不是对手。于是狼满脸堆笑,向狗讨教生活之道,话中充满了恭维,诸如仁兄保养得好显得年轻,真令人羡慕云云。

狗神气地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你要想过我这样的生活,就必须离开森林。

你瞧瞧你那些同伴,都像你一样脏兮兮饿死鬼一样,生活没有一点保障,为了一口吃的都要与别人拼命。学我吧,包你不愁吃和喝。

“那我可以做些什么呢?”狼疑惑地眨巴着眼问。

“你什么都不用做,只要摇尾乞怜,讨好主人,把讨吃要饭的人追咬得远远的,你就可以享用美味的残羹剩饭,还能够得到主人的许多额外奖赏。”

狼沉浸在这种幸福的体会中,不觉眼圈都有些湿润了,于是它跟着狗兴冲冲地上了路。

路上,它发现狗脖子上有一圈皮上没有毛,就纳闷地问:

“这是怎么弄的?”

“没有什么!”

“真的没有什么?”

狗搪塞地说:“小事一桩。”

狼停下脚步:“到底是怎么回事?你给我说说。”

“很可能是拴我的皮圈把脖子上的毛磨掉了。”

“怎么!难道你是被主人拴着生活的,没有一点自由了吗?”狼惊讶地问。

“只要生活好,拴不拴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还没有关系?不自由,不如死。吃你这种饭,给我开一座金矿我也不干。”

说罢这话,饿狼扭头便跑了。

寓言解读

人们不能像故事里的狗一样,用牺牲自由来换取幸福,那样就没有尊严,而应该像故事里的狼那样,每天用辛辛苦苦的劳动来换来食物,才可以很自由。

封人言政

寓言出处

选自《庄子》。

故事欣赏

古时封建官吏被百姓尊称为封人。有一名封疆官吏出任长梧的地方官。不日,他碰到孔子的学生子牢。三句话不离本行,他与子牢探讨治理地方、管理长梧的方法。

封人和子牢谈得很投机。他讲到自己的治理经验,认为处理政务绝不能鲁莽从事,管理百姓更不可简单粗暴。

从治理之道又谈到种田之道。封人说自己曾种过庄稼。那时,耕地马马虎虎,无所用心,果实结出来稀稀拉拉;锄草粗心大意,锄断了苗根和枝叶,一年干下来,到了收获季节、收成无几。

听了封人的讲叙后,子牢很关心地打听他以后的状况。

封人吃一堑长一智,总结自己种田的教训,第二年便改变了粗枝大叶的态度。他告诉子牢,从此开始深耕细作,认真除草,细心护理庄稼,想不到当年获得好收成,一年下来丰衣足食。

有了种田的失败和成功,封人悟出一条道理,做任何事都贵在认真。现在他出任地方官,便守住这条做人的准则。子牢常常拿封人的事教育他人。

寓言解读

只有认真负责,通过艰苦细致的劳动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无论干什么事情,认真是做好任何事情的保证和前提。轻描淡写,随随便便,不愿意实实在在下番苦功夫,是绝不会有好结果的。

仕数不遇

寓言出处

选自《论衡·逢遇》。王充出身低微,学习非常刻苦,一生博学而不守规墨。

故事欣赏

有个周朝人,一生中多次求官,直到鬓发斑白都没有成功。

这天,他走在路上,回首往事,伤感地落下泪来。

有人问道:“您为什么哭泣呢?”他抽咽着说:“我几次谋官都得不到赏识。现在已经年迈。再没有机会了,因此伤心地落泪。”那人又问:“您为什么一次都得不到赏识呢?”他回答说:“我少年时苦读经史,后来文才具备,试图求官,不料君王却喜欢任用老年人。这个君王死后,继位的君王又喜欢任用武士,我发愤改学武艺,谁知武功刚学成,好武的君王又死去了。现在新立的君王开始执政,又喜欢任用年轻人,而我的年龄已经老了,所以终生不曾得到一次赏识,未能做官。”

寓言解读

学业须扎扎实实,学好精通;投机钻营,肯定失败。

土偶与桃梗

寓言出处

选自《战国策·齐策》。

故事欣赏

在淄水河畔,一个泥人与一个木偶人谈话。

木偶对泥人说:“您是用西岸的泥土捏成的泥人儿,等到八月,天下大雨,淄水暴涨,那您就很难保全自己了。”

泥人说:“不对。我本来是西岸的泥土,被水冲坏还是泥土,仍然留在西岸;可您是用东方的桃木刻成的人,雨后水涨,就会把您冲走。您将随波逐流,想想看,那您将是什么样的下场呢?”

寓言解读

人各有长短,应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应互相攻讦。

守株待兔

寓言出处

选自《韩非子·五蠹》。

故事欣赏

宋国有一个农民,每天在田地里劳动。一年四季,早上天一亮就起床,扛着锄头往田野走;傍晚太阳快落山了,又扛着锄头回家。他实在是很辛苦。

有一天,这个农夫正在地里干活,突然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来。野兔见到有人而受了惊吓。它拼命地奔跑,不料一下子撞到农夫地头的一截树桩子上,折断脖子死了。农夫放下手中的农活,走过去捡起死兔子。他非常庆幸自己的好运气。

晚上回到家,农夫把死兔交给妻子。妻子做了香喷喷的野兔肉,两口子有说有笑美美地吃了一顿。

第二天,农夫照旧到地里干活,可是他再不像以往那么专心了。他干一会儿就朝草丛里瞄一瞄、听一听,希望再有一只兔子窜出来撞在树桩上。就这样,他心不在焉地干了一天活,该锄的地也没锄完。直到天黑也没见到有兔子出来,他很不甘心地回家了。

第三天,农夫来到地边,已完全无心锄地。他把农具放在一边,自己则坐在树桩旁边的田埂上,专门等待野兔子窜出来。可是又白白地等了一天。

后来,农夫每天就这样守在树桩边,希望再捡到兔子,然而他始终没有再得到。而农夫地里的野草却越长越高,把他的庄稼都淹没了。农夫因此成了宋国人议论的笑柄。

寓言解读

把一次偶然的事件当做常有的现象、看成是一种必然规律的做法是缺乏根据和十分轻率的。一个人如果那样去看问题,就会做出像这个宋国人一样的蠢事来。

无巧不成拙

诚诈有所鉴

诚实就是忠诚老实,不讲假话,不歪曲事实,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光明磊落,处事实在。诚实之人行动上必然守信,守信之人在社会上必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在健康社会中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诚实是做人处事和安身立命之本,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是人们在公共交往中最起码的道德规范。

诚实待人,会点燃你生命的明灯,生活不会亏待诚实的人。诚实的人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获得真诚的朋友和友谊,将来在事业上才能得到更好的合作伙伴和他人的支持。

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时代里,诚实守信是每个人必备的素质。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