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职场励志 >世界500强总经理管理笔记 > 第三章 经营企业,实则经营人才(2)
第三章 经营企业,实则经营人才(2)
作者:尹剑峰   |  字数:5002  |  更新时间:2016-07-15 14:09:33  |  分类:

职场励志

三、千里马是“相”出来的吗?

导言:企业打着灯笼去寻找千里马,有时明明看好对方,认为是人才,而招进来后却并不能达到期望的效果,业绩平平,有的甚至成了“害群之马”。到底是“千里马”有问题,还是我们评选的方法有问题?

企业都希望能获得千里马式的人才,我也见过不少集团公司老总,在会议上焦急地对高层讲:“我们一流的公司,要用一流的人才!”在许多公司都存在一个荒唐的现象:老板天天强调人才,而公司就是找不到人才。有时好不容易花重金找来一个,一工作起来就发现是水货。

到底是因为没有千里马,还是我们寻找的方法有问题?答案当然是后者。其实,仔细研究一下企业的选才方法,就会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人才的获取无非是通过外聘和内部选拔两种方式,但企业在判断、选拔人才时,往往采用的方法是“相马”,而不是赛马。

所谓相马,就是先设定好人才的标准,再根据这些标准去套选人才,符合标准了就认为是企业所要的人才,而不符合标准的,就会拒之门外。我们都知道目前许多公司在招聘过程中,都是按照一些经验、背景、学历等死板的标准去套取人才。在招人时,往往在岗位条件上列明:同行业工作经验五年以上,担任管理职务三年以上,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英语六级……招聘广告发出去后,就开始收集简历,根据简历来作出求职人员的初步选择,符合条件的就给面试机会,再经过一番淘汰就能把人定下来,而不符合条件的,简历便扔在一边。实际上这种方式却往往让公司错失优秀的人才,而最后招聘到的很可能是个庸才。

记得有个成语叫“按图索骥”,说春秋时代,有位伯乐擅长相马,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会相马,使千里马不再被埋没,也为了自己一身绝技不至于失传,于是伯乐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相马经验和知识写成相马经。儿子看了相马经后,以为自己得到相马真传了,就拿着这本相马经到处找寻千里马。完全按书中所写的特征去找,最后发现有一只癞蛤蟆很像书中写的千里马的特征:前腿短,后腿长,前额突出……便高兴地把癞蛤蟆带回家,对伯乐说:“父亲,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蹄子稍差些。”伯乐哭笑不得,感叹道:“这只千里马不好骑,喜欢跳!”

现在许多公司在招聘人才时,其实和“按图索骥”差不多。公司招人时,先提出一些条件,例如学历、经验、背景和证书等,然后再按照这些标准去套取人才,最后找回来了的可能是只“癞蛤蟆”。

要知道学历、经验等都是一些空虚而没有经过实践的东西,只能辅助证明他可能有这个能力,但他能不能做事,愿不愿意做事却判断不出来。因为这些标准考察不到求职者的品格、协作能力和敬业精神等,而这些往往比职业技能更重要,因为招聘进一个有才无德的人往往是毒药,能破坏整个公司的氛围,或者侵犯公司的利益。

深圳有一家集团公司,一次花重金招聘到一名营销总监。在他的述职会上,老板炫耀地介绍了他的精彩背景:MBA学历,在好几家大公司任职过,近20年的从业经验……看起来很厉害的样子。老板也如获至宝,把他抬得很高。但不到半年时候,问题就开始暴露出来了,公司销售额不但没有上升,反而急转直下。因为营销总监并没有去抓业务,而是在稳固自己的势力。把一些有能力的销售经理排挤走,再换上自己的人马,而且营销总监在外面跟别人合伙开了个公司,结果将公司的客户资源偷偷地转移到自己的公司里去,而老板却浑然不知。直至公司业绩急剧下滑,出现严重危机时,老板才去排查原因,结果悔之晚矣!

此外,公司在选拔内部人才时,也经常犯同类错误,只从表面现象去选用人,而不注重员工的实际业绩。许多公司在晋升员工时,往往暗箱操作厉害,潜规则横行。因为公司在选拔人才时,标准是部门领导说了算,他说这个好就好,那个差就差,结果跟领导关系走得近的员工便“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于是就出现了许多“心腹”“红人”之类的灰色文化。由此,能做事的“千里马”往往被埋没,而会做表面工作的“南郭先生”却常常步步高升。

其实,千里马不是相出来的,而是跑马场上赛出来的。说到赛马,大家很自然就会想到“赛马机制”的发起者——海尔集团。海尔集团董事长张瑞敏认为,企业领导者的主要任务不是去发现人才,而是去建立一个可以赛出人才的机制,并维持这个机制健康持久地运行。这种赛马而非相马的机制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毕竟并非所有千里马都会被“伯乐”赏识,而海尔给了每个员工一个参赛的资格,一个比赛的场地,一个胜利的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得到企业的重视、同事的认可、自我的实现。海尔的赛马机制是全方位的,可以概括为“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在海尔公司,每个人都可以参加预赛、半决赛、决赛,但进入新的领域时必须重新参加该领域的预赛。以下介绍一下海尔的系列赛马规则:

1在位监控:海尔集团建立了一套严格的业绩监控机制,任何在职人员都要接受三种监督,即自检(自我约束和监督)、互检(所在团队或班组内互相约束和监督)、专检(业绩考核部门的监督)。管理人员的考核指标分为5项:一是自清管理,二是创新意识及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市场的美誉度,四是个人的财务控制能力,五是所负责企业的经营状况。对这五项指标赋予不同的权数,最后得出评价分数,分成三个等级,每月评价一次,从而把员工的层次赛出来。

2届满轮流:海尔集团一直在保持着跨越式发展,有些头脑跟不上市场的变化的管理者,看不到自己的现状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于是就原地踏步。市场规则是不进则退、优胜劣汰。随着集团的逐步壮大,越来越需要一批具有长远眼光、能掌控全局、对多个领域了如指掌的优秀人才。针对这一现象,海尔集团提出“届满要轮流”的用人理念,即在一定岗位上任期满后,如果表现不出色,就会调离岗位,而将这个重要岗位腾空出来,留给优秀的人才。

3三工转换:海尔集团还实行“三工并存、动态转换”的制度。三工,指的是在全员合同制基础上把员工的身份分为优秀员工、合格员工、试用员工(临时工)三种,根据工作态度和效果,三种身份之间可以进行动态转化。“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就是这一制度的真实写照。三工转换与员工薪资挂钩,在这种用工制度下,工作努力的员工,可及时地被转换为合格员工或优秀员工,同时也意味着有的员工只要一天工作不努力,就可能会由优秀员工沦为合格员工或试用员工,甚至丢掉岗位。

另外,海尔内部采用竞争上岗制度,空缺的职务都在公告栏统一贴出来,任何员工都可以参加应聘。这一套用人制度就是充满神秘色彩的海尔“赛马机制”,公司提供一个公平的平台,有冲击力的人才有足够的施展空间。

管理笔记实战培养人才,千里马是赛出来的,而不是相出来的。正如俗话所说:“是骡子是马,拉出去溜溜就知道了。”企业只有建立起一套赛马机制,员工才会在这个公平的平台上奋力竞争,而业绩出色的人,自然也就成了公司所期望的千里马!

四、人才不是靠招来的

导言:当前企业都在争夺人才,打着灯笼四处搜索人才,但遗憾的是老板“求贤若渴”,现实却又往往不能如愿以偿!人才真的是靠招进来的吗?其实不然,不懂得培养人才的企业,是吸引不住高端人才的!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这已成为企业界的共识。因为在企业里,80%的业绩是由20%的关键性人才创造的。关键性人才是企业最为核心的资源,企业拥有人才数量的多少也决定了它的发展空间,乃至成败。为此,企业一直渴望吸纳优秀人才。但让许多企业老板深感困惑的是企业花大成本去搜寻人才,却招不来人才,与此同时,企业培养了多年的员工却又纷纷跳槽,另谋高就。

许多企业都存在这样的困境,当一些关键岗位空缺的时候,企业总是去外面招聘人才,因为企业老板深知这些关键岗位只有配备高端人才,才能将部门高效运作起来,而企业内部又挑选不出优秀人员来承担此任。于是就让人事部努力去人才市场高薪招聘人才,而结果常常不如人所愿,招回来的充其量不过是三流人才。一流人才是不会流向人才市场的,因为懂得培养一流人才的企业,也深知如何留住一流人才,像华为、海尔公司等,都有一套完美的人才激励机制,有一种很强的人才磁场,将企业人才牢牢吸引住。而经常在人才市场求职的人员,大部分属于能力欠缺或频繁跳槽的中低端人才。结果导致企业人才稀缺,业务难以开展,乃至让企业发展步入瓶颈。

造成企业人才困境的根源在于企业的用人理念出了问题。在传统的用人理念下,企业只注重使用人才,而不注重培养人才。把员工招进公司后,就像螺丝钉一样,将员工长期钉在一个固定岗位上。由于分工的存在,每个员工只能在岗位职责范围内,常年做着一成不变的工作,导致能力长期局限于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无法得到全面发展。员工希望通过资历的累积来获得升迁的机会,但当他们终于熬到上面有空缺岗位时,企业又因认为内部员工没有全面能力而选择外招,这样的结果就使关键性人才招不到,内部人员往外流。

深圳某玩具公司的品质部就曾出现过主管集体跳槽事件。那家公司的薪资采用的是与岗位挂钩的固定薪酬制,只有升职才会加薪,而且薪酬定位也非常严格,主管月薪35005000元,经理月薪60009000元。有一天,该公司品质部的经理离职了,这下品质部开始热闹了,大家都在私下讨论该升谁上去。龙主管和刘主管都在公司工作了好几年,而且对各自的业务也比较熟悉,所以大家都认为这两位中肯定有一人能上去,而他们俩也是踌躇满志,等待着公司任命通知的下达。但让大家跌破眼镜的是半个月后,公司从外面挖了个人来当经理,月薪近万。这样一来,部门就更热闹了,两位主管纷纷请假,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相继离职,而新来的经理对公司业务又不太熟悉,少了两根栋梁支柱,几乎让公司的品质系统瘫痪掉,也给公司掀起了一场大震动!

其实,针对企业人才的需求问题,根本的解决措施是通过内部人才培养造就人才,而不是依赖于外聘。在欧美大型跨国公司里,绝大部分关键性空缺岗位是通过内部招聘来配备人才,极少借助对外招聘。一项对200家外资企业的调查显示:当公司出现岗位空缺时,一般采用“先内后外”的方法,当管理岗位出现空缺时,87%的外资公司采取内部提升或转岗,13%的公司在人才市场上招聘;当非管理岗位出现空缺时,55%的公司选择内部提升或转岗,45%的公司在人才市场上招聘。外资企业为什么不依赖输血?就是因为它们注重内部培养人才,而让企业具备了造血功能。

并不是企业内部没有人才,而是企业缺乏内部人才培养机制。每个员工都是潜在的人才,只要将员工潜能挖掘出来,借助工作锻炼和一些辅助培训,就能造就出成批的人才。一些成功的企业,也正是源于内部运营人才的成功。

空降兵是无奈之举,内部人才培养是公司发展必然。青岛福日集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福日集团的快速扩张发展到成熟阶段,公司一直重视内部人才的发展,并一直在摸索适应公司发展的内部人才培养模式,“内部竞聘、培训管理、内部晋升”等一系列人才选拔与晋升方式,为公司搭建了一条完美的人才储备与员工晋升通道。

从2004年至今,福日集团先后举办了后备店长竞聘会、后备部门经理及不同职务员工竞聘会等多种内部竞聘活动。通过竞聘会,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成为集团发展壮大的中坚支柱。与此同时,集团根据员工的具体状况,制订了相宜的培训规划,通过分层次、分阶段的培训课程,以及员工培训积分管理的办法,为员工的晋升铺平了道路。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庙里的和尚同样会念经,甚至可以念得更好。作为发展阶段的福日集团,不排斥外部招聘,但内部员工培养是第一选择,当岗位出现人员空缺时,公司将优先考虑内部员工的选拔与晋升。

企业经营,本质就是人才的经营。在这个人才紧缺的时代,企业的人才意识虽比以往有了重大转变,企业变得求才若渴。但解决企业人才问题的关键是转变用才观念,由以往的从人才市场招聘人才转为企业内部培养人才。企业必须多渠道构建自己的内部人才培养机制,开发员工潜能,让员工持续增值,造就一批批后备人才,形成企业的“人才池”,就能为企业源源不断地供应人才。

当然,培养人才需要多长时间,这和企业的市场发展周期有着密切的关系。杰出人才很多都是野生的,需要尊重顶级人才的成长规律,使用互联网工具,去发现顶级人才团队,通过股权平衡的方式参与进去,而突破企业原有的边界,这也是一条和顶级人才合作的方式。

管理笔记

一个企业光重视人才招聘是不够的,外面的人才毕竟可遇而不可求,而且一个公司就几个外来人才也是根本支撑不起来的。公司发展壮大,关键还得学会自己培养人才,重点启用内部人才。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