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职场励志 >别让敏感害了你 > 第七章 人生本很苦,敏感只会让你更加苦(一)
第七章 人生本很苦,敏感只会让你更加苦(一)
作者:黄志坚   |  字数:3484  |  更新时间:2016-07-08 18:53:31  |  分类:

职场励志

生活累,一半源于生存,一半源于攀比

在这个忙忙碌碌的社会当中,有多少人觉得自己是“一身轻松”的?没有社会学家对这个问题做过调查,相信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能够真心感受到自己一身轻松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大多数人都会感觉生活很累,每天朝九晚五地上班,拼命挣钱,买房买车,养孩子,还有多少时间和精力留给自己去放松呢?

所以,生存上的压力是造成生活负累的一个重要原因。那我们又不得不再问一句,造成生活累的原因只有“生存”二字吗?

当然不是的,假如只是因为生存的压力,那么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都可以说自己没有压力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温饱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难题,所以,生存问题也不再是“压力”的主要来源了。

那么又是什么造成人感觉活得累呢?

答案还是两个字——攀比。自己刚吃饱,别人已经吃上山珍海味了;自己买了辆摩托车,别人已经开上小车了,物质之间的攀比很容易造成心灵的负累。

关于攀比,有这样一个寓言:两棵胡萝卜,一棵枝叶茂盛,地下的萝卜却很小,另一棵正好相反,萝卜硕壮,地上的秧子却特别萎靡。本来它俩相安无事,只因过路人的一句话,“你看这两棵胡萝卜,一个这样,另一个却那样。”

两棵胡萝卜听到路人的话,都觉得路人是在夸奖对方,两根萝卜心底就铆足了劲儿想长得更好一点,结果却双双枯萎。

这个故事道出了一种耐人寻味的现象:大家明明各自有各自的存在方式和理由,有各自的快乐,却因为攀比,快乐却一点一点地消失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生活中,其实我们也经常犯这样的盲目攀比病,总是不由自主地去羡慕别人所拥有的东西,比如,羡慕别人的工作,羡慕别人买的新房,羡慕别人的车子等等。很多人都忽视了一点,那就是我们自己也是别人所羡慕的对象。

有的人总喜欢攀比,但攀比之后却是异常地失落,结果总觉得事事不如人家。譬如,一个女人觉得自己不如A有钱,人家嫁了个有钱的老公,衣着光鲜,打扮入时,经常飞到香港去购物;不如B的生活那样充满温馨和浪漫,人家结婚虽然已经五年了,和老公仍然像热恋时那样如胶似漆;也不如C运气好,人家买彩票中了大奖,职场顺风又顺水。

但每个人都有闪光点,都有自己的优点。正如卞之琳在断章中所言:“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人总是处在相互羡慕当中的,你羡慕着我,我羡慕着你,久而久之,时光和幸福都在盲目的羡慕中一去不复返。

我们之所以会盲目地羡慕别人,完全是因为我们都不满足于现状,脚下的路不好好走,两只眼睛只晓得到处乱瞟,最后只看得到人家的快乐,却看不到人家的痛苦。看自己就不一样了,满眼都是不如意之事,快乐幸福似乎没有丝毫立足之地。

如此矛盾就出来了,我们在羡慕别人的时候,别人恰好在羡慕我们;别人看见我们是快乐的,我们看自己却是痛苦的。其实我们应该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论生活和人生际遇呈现出什么样的面目,都应该坦然相待,怜取眼前的人和事,因为我们现在所拥有就是最好的。

常言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你羡慕我的好,我也羡慕你的好,如此一来,每个人心中都有了负累。

清朝倪元坦曾言:“别人骑马我骑驴,自觉无颜常叹息。君试回头一察看,道旁还有赤脚夫。”如果我们喜欢拿自己和别人作比较,结果往往是“人比人气死人”。或许我们比不上别人,可这个世界上总有不如我们的人存在,无穷无尽地攀比,再怎么努力追赶和效仿,到头来还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何苦自寻烦恼呢?认识到这一点之后,请保持一颗平常心,快乐幸福地生活吧,要知道,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其实,聪明的人应该把自己当做竞争对象,拿往昔和当下做比较,看看自己是否越来越年轻了,是否离自己期望的目标越来越接近了。不要总去盲目羡慕别人的长处,多关注一下自己的优势才是关键。或许我们没有别人的财富,没有别人成功的事业,没有别人显赫的权势,但我们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睦幸福的家庭、贴心懂事的孩子……

欲变世界,先变其身

如果说人事是负累,相信很多成年人都对此深有体会。

而之所以把圈子限定在成年人,是因为当我们还是一个稚嫩的孩童时,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即便再怎么欠考虑,再怎么刺痛人心,最后都会被当做“童言无忌”,从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又或是从一开始根本一点事儿都没有。

但是人长大之后,就必须要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最令人头疼的便是“人际交往”了。长大之后,长辈告诉我们,要好好工作,努力挣钱,多做事,别惹事。在别人面前,什么话可以说,什么话不可以说。

压力接踵而至,因此,烦恼自然就出现了。

同一个人,在两个年龄阶段,却有两种不同的待遇,这如何不叫人唏嘘不已呢?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曾在红楼梦里颇有感慨地说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由此可见,自古以来,为人处世的复杂就一直给人带来不少的痛苦和困惑,如何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上与人和谐相处,共享快乐,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归根结底都是一门不得不做足功课的大学问。

说到这,或许有人会借用哲学家萨特的名言“他人即地狱”来为自己的不通人情世故开脱,可偏偏不巧的是,有一个人用自己的真实经历驳斥了这一观点,此人就是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李嘉诚先生。

关于李嘉诚,香港有一家报纸曾这样评价他:“李嘉诚发迹的经过,其实是一个典型青年奋斗成功的励志式故事,一个年轻小伙子,赤手空拳,凭着一股干劲儿勤俭好学,刻苦而劳,创立出自己的事业王国。”对于很多企业家来说,这样高的评价应该是穷尽毕生心力都难以追求到的,可李嘉诚却一点儿也不将其放在心上,他别出心裁地将自己的事业成功归功于“懂得做人的道理”。

每当有人向他讨教成功的秘诀,他总是不厌其烦地重复一句话:“要想在商业上取得成功,首先要懂得做人的道理,因为世情才是大学问。世界上每个人都精明,要令人家信服并喜欢和你交往,那才是最重要的。”

好一个“世情才是大学问”!其实,沉下心来仔细想想,李嘉诚的这句话确实一针见血。毕竟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我们都免不了和人打交道,也免不了有求于人,同时更免不了获得他人的认可,赢得他人的尊重。若想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光有一股勤俭好学、刻苦努力的劲儿,和一个精明清晰的头脑还远远不够,我们必须在为人处事各方面有着过人之处。

李嘉诚正是吃透了这一点,才在自己的身上狠下工夫,努力剔除性格里的“毒瘤”,日臻完善自己,最后成为一个集勤俭、诚实、勇敢、谦虚、自信、乐观、友善等品质于一身的人。试问,如此优秀的人,又怎么会俘获不了人心,又怎么会干不出一番骄人的事业呢?

既然李嘉诚是因为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而名利双收的,那我们也可以就此得出一个结论,深谙世情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重要多了。如果我们能更加深刻地认识自己,遇到问题多拿自己“开刀”,就能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当我们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后,我们在任何一段人际关系中都将做到游刃有余,处变不惊,最后获得对方的喜爱和认可,从而达成我们的目的。

圣雄甘地有这样一句名言:“欲变世界,先变其身。”在和他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手中仅有的筹码往往就是我们自己,因此,若想和对方建立一段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除了先改变自己,实在找不到更好的捷径。

改变自己是一个艰难的蜕化过程,需要我们做很多的功夫。

首先,认清自己。

一个人只有认清了自己才能够改变自己。这就如同做一道作文题,如果连题目都读不懂,又怎么能够下笔如有神呢?作为一个敏感的人,我们可以通过多方面的渠道来认识自己,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对自己的每一个行为和想法都可以反躬自省,这件事我是不是做得太过分了?别人不高兴了肯定是因为我在某些方面没有做到位!这些想法需要我们大胆地去引导出来。

其次,多为别人考虑。

为自己考虑很简单,因为人的天性都是“自保”,但为别人考虑却不那么容易了。一个懂得为别人考虑的人需要做出一些牺牲,而这牺牲也并非是竹篮打水式的付出,我们要时刻铭记,我们今天做出的牺牲,在将来的某一天都会构成别人尊敬和喜欢我们的理由。

人事究竟是不是一场负累,我们还是别急着下定论。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感觉人事是负累的人,一般都如李嘉诚先生所言:“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如果我们太过于自爱和敏感,那自然会把身边的人全部看成是地狱,天天生活在地狱里,生命哪还有快乐可言?

行动固然是痛苦的,可总好过在原地打转,与其在观念的地狱里唉声叹气,还不如多花点心思钻研世情这门大学问。等哪一天,我们自己变得足够好了,我们即便身在地狱,地狱也会开出芬芳四溢的花朵。

别敏感于别人的富贵,活得富贵不等于活得幸福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