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职场励志 >别让敏感害了你 > 第六章 别让敏感牵着鼻子走,“钝感”的人最好命(四)
第六章 别让敏感牵着鼻子走,“钝感”的人最好命(四)
作者:黄志坚   |  字数:3953  |  更新时间:2016-07-08 18:52:39  |  分类:

职场励志

幸福不需要做好100%的准备

CCTV曾播放了一组在街头随机采访普通人的新闻,采访主要只提及一个简单的问题——“你幸福吗?”

不同的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有的人觉得自己非常幸福,有的人认为自己还没想那么多,这其中最让人哭笑不得的答案是一位来自清徐县北营村务工人员的回答——我姓曾。

在很多网友的心里,这位务工人员的回答可以说堪称经典,毕竟这是一个幸福感普遍缺乏的年代。央视记者在明知大伙幸不幸福的情况下,却还要明知故问,这个时候不好好地调侃她一把,似乎有点说不过去。但话又说回来,不管我们的生活有多么窘迫和艰难,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应该有许多小小的幸福,幸福之于我们,绝对不是一个海市蜃楼般的传说。

至于幸福究竟是什么,谁也无法为它下一个明确的定义,这就好比“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喜欢尼采哲学著作的人认为“你觉得幸福就幸福,你觉得不幸福就不幸福”。耽溺于物质享受的人会说“有吃有喝有玩才是真正的幸福”,忠实于精神追求的人觉得“人生得一知己才是幸福”,渴望爱情的人则认为“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幸福是也”。

其实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幸福无非就是内心的一种感觉。疲惫时,幸福是一张舒适的床;饥饿时,幸福是可口的饭菜;难过时,幸福是一句宽心的话语;孤独时,幸福是一杯无糖的咖啡。幸福总是无处不在,打个比方,当我们找到了理想的伴侣,过上了梦寐以求的生活时,我们感到很幸福;当我们上厕所时忘了带纸,正手足无措,最后发现有人从旁边递给了我们时,我们感到很幸福。

由此可见,人们感到幸福的内容虽各有不同,但幸福的感觉别无二致,因此幸福感是人的一种主观感觉,或者说是一种心理体验。而这也说明,获得幸福并不需要有100%的物质和条件,也不需要100%的准备,有时幸福会与我们不期而遇。

有一次,姜山的公司遇到了危机,仓库积压的产品销售不出去,办公室里一波又一波的要账客户让他焦头烂额。从来没有经历过失败的他,在那时真的感到了绝望。

早晨,当他迈着疲惫的步伐,带着一夜无眠的焦虑走进办公室时,竟然发现有三个客户正在等着他,准备和他签订合同,客户们都急需他仓库里的那批积压产品。

就那么短短一瞬间,原本灰心丧气的姜山竟然感觉到了幸福,无以名状的幸福感充斥着他的全身,他感觉灰蒙蒙的天一下子变蓝了,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从那以后,姜山再也不会因为工作上遇到一些困难,而丧失对生活的信心以及对幸福的期盼。他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心转就能逢春,一个人幸不幸福,终究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世界上压根就没有人能决定你幸福与否。

有时候,幸福的到来就是那么出人意料,生活的波澜起伏或许会让我们暂时垂头丧气,不知道幸福为何物,但是只要我们始终保留对生活的热情,擦亮双眼,不断挖掘细小的幸福,我们就一定能顺利渡过难关,重新与内心的幸福感拥抱在一起。

由威尔史密斯主演的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取材于美国的一位黑人投资专家的真实故事。威尔史密斯在影片中成功地诠释出一位濒临破产、老婆离家出走的落魄业务员。在这样困窘的情况下,威尔史密斯饰演的克里斯加德纳始终没有自暴自弃,独自抚养儿子的他,一直勤奋努力地工作,最后终于成为一名出色的股市交易员。

如果说艰难的生活是一方孤寂干渴的沙漠,那克里斯加德纳无疑透过了海市蜃楼的幻象,寻到了幸福的绿洲。大部分人都未曾有过克里斯加德纳的困窘经历,按理说应该更容易遇见幸福来敲门,可为什么总是哀叹自己于幸福无缘呢?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我们误以为幸福是一件奢侈品。

当我们转变心态之后,幸福就会化身为一件大众用品,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美丽传说。在劳累奔波一天后,看到家中的温暖灯光时,这是幸福;在夜深人静时阅读一本好书,也是幸福;在与老友小酌,倾听朋友诉说时,还是幸福……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幸福来自生活中的小事,或许我们无法触碰到它,但我们的心时刻会真切地感受到它的存在。

有诗云:“薄酒可以忘忧,丑妇可与白头,徐行不必驷马,称身何须狐裘。”忘记忧愁何须名酒,携手到老何须美人,漫步野外何须骏马,穿衣打扮又何须华服?这首诗告诉我们,幸福不需要有100%的准备,有时幸福就藏在生活的细微处,只要我们能适当地放低自己的要求,懂得知足常乐,怜惜眼前的生活,我们就会发现寻常的饮水食蔬生活也有着幸福的滋味。

钝感才能让你生活在没有敌人的世界里

正所谓:“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如果你是一个说话口无遮拦的直肠子,人们或许会用这句话来告诫你,日后说话一定要看人下菜碟,万万不可说错话得罪了那些敏感的聪明人。

敏感的聪明人的痛苦所在——想得太复杂。很多时候既然是言者无心,又何苦作茧自缚,偏要误以为人家话中有话呢?

曾经读到过这么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位老爷请客,眼看着开饭的时间就要到了,竟然还有一大半的客人没有来。心急如焚的他当着众人的面,狠狠地说道:“怎么搞的,该来的客人还不来?”

此话一出,大堂内一些敏感的客人听到了,都在暗暗地纳闷:“该来的没来,那我们就是不该来的啰?”越想越觉得难受,最后他们都等不及向老爷告辞,就陆陆续续地离开了。

老爷一看又走掉好几位客人,越发焦急难耐,于是灰心丧气地感叹:“真是急死我了,怎么这些不该走的客人,反倒是个个都走了呢?”

剩下的客人一听,也忍不住将老爷的这番话在自个儿的耳朵里绕了好几圈,心想:“走了的是不该走的,那我们这些没走的倒是该走的了!”于是大家纷纷拂袖离去。

最后大堂内只剩下一个跟老爷较为亲近的朋友,看到这种尴尬的场面,就劝他说:“你说话之前应该先考虑一下,否则说错了,就像覆盆之水一样,再也收不回来了。”老爷听了这番话,大喊冤枉,急忙解释说:“我并不是叫他们走哇!”

谁知此话更是把最后这位朋友也给得罪了,只见他火冒三丈地对老爷吼道:“不是叫他们走,那你就是叫我走了!”说完,他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徒留老爷一个人愣在原地,半晌说不出话来。

很多人都喜欢用这个例子来告诫像故事中的老爷那样“缺心眼”的人,与人交谈,措辞一定要谨慎,如果不考虑听者的立场,只会在无意中给他人造成内心的伤害,近而还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误会,最后破坏两个人之间的友好关系。

其实,故事中的老爷确实有资格大呼“冤枉”。为什么这么说呢?相较于秉性憨厚略带小笨的老爷而言,大堂内的客人其实都是一群特别敏感的人,因为只有敏感的人才能听得出别人含蓄语句里的弦外之音。当然,有时也难免会有“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情况发生,因为把别人的话想得太过曲折,致使自己误解了他人的真实心意。

可是人世间有多少人是真的故意找你的麻烦呢?又有多少人是真的话中有话呢?故事中的老爷在家设宴招待宾客,邀请的人自然也是他非常看重的朋友,那些聪明的客人究竟有没有想到过这一点?为什么仅凭一两句话就断定老爷是在对他们下逐客令呢?

细细想来,这一连串误会的罪魁祸首还是那些太过聪慧敏感的客人,他们以为老爷的话绕,其实,最绕的反而是他们自己的耳朵!

大学毕业时,小李准备一个人出去旅行,地点是厦门鼓浪屿。朋友张灵得知此事之后,连忙打电话给他,问小李这次的背包旅行能不能捎上她。小李当然觉得没有问题,只是有些事情还是想事先就跟她说清楚,因为这一趟鼓浪屿之行可能不像她想象中的那么快乐。

一个同学曾去过鼓浪屿旅行,她回来告诉小李鼓浪屿其实并没有那么好玩,在那吃一顿的花费还蛮大,住宿也不是很便宜。而张灵生性比较节俭,所以还是提前跟她打声招呼比较好,这样她也好有心理准备,最后去不去由她自己决定,小李尊重她的任何选择。

“阿灵,我当然愿意跟你一起去,但是我还是想先告诉你一些事,以免你做出错误的决定哦。”小李语带诚恳地说道。

可话音刚落,电话那头突然没了声音。正当小李纳闷之际,只见电话里传来张灵的声音,语气有些失落,“是什么事啊?”

小李飞快地回道:“我同学告诉我,那边的吃住都不便宜,我怕你到时候去那边有点后悔,所以想事先跟你说一声。你看现在去还是不去?我都随你哦,尊重你的决定。”

“……那我还是不去了吧,祝你旅途愉快!”停顿了半晌,她突然闷闷地说道。还没等小李接腔,她又对小李说了一句“再见”,然后就匆匆地挂掉了电话。

没多想的小李只好一个人去鼓浪屿旅行,回来后有朋友告诉小李,张灵因为他不想和她一块去旅行,最后在家里哭了一整天。听到这个消息的小李,顿时石化在原地,半天都不知道作何反应。

看完这个故事,想必很多人都会觉得,这明显是张灵多虑了,因为故事中的小李说的话并没有太多的其他意思,这不好的意思都是张灵自己多想出来的。

但现实生活中像张灵这样的人还少吗?很多人在别人说一句什么话的时候总要费尽心思的去想,这话背后到底是什么意思,最后弄得自己精疲力竭还得不到答案。可事实又往往很简单,别人说的话可能并没有什么意思,更多的意思都是敏感人自己想出来的而已。

所以说,聪明人大多都是敏感的。因为他们足够聪明,足够深入到人心中的一些细节,但是,他们的聪明也往往会成为他们的负累,假如别人的话并没有什么意思,再去多想不是劳神费心了吗?

所以说,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这庸人倒更像是聪明人的“多虑”,明明是一句很普通的话却成了最难理解的“弯弯绕”,到最后又是谁最吃亏呢?这样的话,人还不如活得钝感一点,对别人的话和行为别做太多的解读,让语言和行为回归信息表达的本质,这样,人或许能够过得更加开心。

人生本很苦,敏感只会让你更加苦

佛教常把人的一生比作“苦海”,我们唯有苦中作乐,才能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些许色彩。如果执意选择敏感度日,那只会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痛苦,看到别人的富贵,就往自己的心上撒盐;看到别人的幸福,就往自己的身上浇油。这又何必呢?攀比不能改变什么,只能带来更多的负累。对于我们来说,痛苦过是一天,快乐过也是一天,那么何不选择快乐地生活呢?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