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职场励志 >别让制度毁了你的团队 > 制度考核要公平,坚决不能煮大锅饭(三)
制度考核要公平,坚决不能煮大锅饭(三)
作者:谢国计   |  字数:3508  |  更新时间:2016-07-07 14:01:25  |  分类:

职场励志

爱岗敬业是考核员工的终极目的

绩效考核,考核的到底是什么?有些管理者误认为,考核的目的是为了给员工核算工资找到依据。若不考核,就不知道员工的表现,也就不知道该给员工多少工资了。因此,很多企业在给员工基本工资的基础上,再给员工一个绩效工资,而这个绩效工资主要通过考核来确定。

有些管理者认为,绩效考核的目的是发现员工的不足,及时指正,使员工的工作效率得以提高。因此,他们很注重绩效考核后与员工沟通,沟通的目的是让员工清楚自己表现好的地方和表现不好的地方。毫无疑问,这种做法非常正确,但对于绩效考核的理解确是错的。

事实上,考核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核算工资,也不是为了让员工改正不足,而是为了考核员工是否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一种工作态度,是一种职业精神,一旦员工有了这种态度和精神,他就会自发、自觉、自主地对待工作,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投入热情、激情和感情,这样他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与动力。

那么,怎样考核员工是否有敬业精神呢?对此,很多管理者存在一个天大的误区。在这方面,有一个典型的案例:

有个年轻人,进入一家公司工作一个多月,每天都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工作中没有出现任何纰漏和生产事故,唯一的“不足”就是每天准时下班。但让他不解的是,公司领导在月末的绩效考核中,给他打了一个差评,理由是他没有主动加班的精神,说他工作态度有问题,不敬业、太懒散。

与他相比,那些老员工就聪明许多,每天上班懒懒散散,说话闲聊,上网聊天,淘宝购物,工作完不成,下班的时候加班,硬是拖时间,磨“洋工”,领导一看,大家真敬业,下班了还不走,心里有一种莫名的自豪感——我的员工真为我卖命。因此,他们在绩效考核中得到的都是好评,绩效工资照单全收。

事实上,那些喜欢下班后“加班”的员工,每天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效率,并没有那位上班好好干活,下班准时走人的年轻人工作效率高。可是,谁叫公司领导只认“工作态度”,不认工作成果呢?谁叫公司领导只认“加班就是敬业,准时下班就是懒散”呢?

把加班当成敬业,把准时下班视为不敬业,这种事例时常耳闻,不看业绩,只看表象的管理者大有人在。再者,如果员工能力突出,上班时间就把本职工作完成得干干净净,你让他下班后加班加点干什么呢?所以说,天天加班,下班后还不走人,绝对不是敬业的标准。如果管理者真的认为这才是敬业,那么这家企业肯定走不远。因为这种只看表象的做法只会磨灭真正敬业者的积极性,使懒散、混日子的员工留下来。

其实,真正的敬业首先还要看工作业绩,如果员工每个月都能保质保量甚至超额完成工作任务,那么可以肯定,他的工作效率是高的,他的工作态度也往往没问题。因为假如一个员工的工作态度有问题,你觉得他会保持高效率的工作吗?所以,绩效考核要看关键点,员工的工作业绩首当其冲。

有了业绩还不够,还需要不断进步,柳传志曾经说过:“如果一个员工进入联想三年,没有什么进步,说明我不称职。”企业必须让员工成长,员工也应该不断进步,保持进步的员工,你还能说他不爱工作,不爱公司,不爱岗敬业吗?

保持进步还不够,还需要有良好的团队精神,懂得维护公司的形象,敢于承担责任,爱护公司财物,为公司的利益着想。比如,不随便挪用公司的物品,节约公司的水电和纸笔等等,别看这些是小事,事实上它们正是员工是否爱岗敬业的重要表现,也应该成为绩效考核的内容之一。

将工作态度纳入考核之中

态度决定人生,态度也决定工作效率。一个人如果工作态度不好,我们很难想象他能干出成绩。下面的小故事就是最好的例证。

有三个人在工地上砌砖。有人问第一个人:“你在做什么?”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你没看见吗?我正在砌墙啊!”这个人问第二个人同样的问题,第二个人说:“我正在上班赚钱呢,每小时10块钱。”这个人问第三个人同样的问题,第三个人说:“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伟大的教堂。”

十年之后,第一个人还在砌砖,第二个人成了小包工头,第三个人成了建筑设计师。

面对同样的工作,三个人有不同的工作态度,也有不同的人生。由此可见,工作态度决定工作时的心情,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作绩效。因此,绩效考核要将工作态度纳入进来,通过考核员工的工作态度,来促使员工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继而取得良好的工作业绩。

对于员工来讲,工作态度也许比工作本身更重要。因为工作态度能成就一个人,如果员工热爱工作,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那么工作就会成为一种乐趣,困难就会成为一种挑战,挫折也会成为一种财富,这样员工就很容易在工作中获得成长,在成长中获得成就感。

那么,怎样才能将工作态度纳入到考核中来呢?

管理者可以先将工作态度的考核指标列出来,比如,上班时间不说话、不上网聊天、不网络购物、不浏览与工作无关的网页,还有配合同事工作,按质按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将这些条款列出来之后,公布给员工,让员工明白自己应该怎样做才符合公司的考核指标。

然后,管理者在平时的管理中,可以针对员工工作中的表现予以奖励,比如,当员工积极配合同事,协助同事完成工作时,管理者可以找准机会表扬员工。当员工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时,给员工一些奖励。在这点上,我们不妨借鉴下文案例中的管理者。

美国有一家公司的总裁看到一名下属出色地完成了工作任务,便马上想到奖励这名员工,当时他手边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果盘里只有一根香蕉,于是他把这根香蕉递给下属,对下属表示肯定和感谢。

虽然总裁只奖励员工一根香蕉,但这根香蕉的意义绝非寻常,那意味着一种肯定,一种认可,对员工能产生非常大的鼓舞。这根香蕉带给员工精神上的激励远远大于一根香蕉所值的钱数。总而言之,将工作态度纳入公司的绩效考核制度中来,并设置相关的奖罚措施,就能让这项考核制度发挥巨大的作用。

建立公正的绩效评估制度

关于绩效评估机制,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从前,有个农夫养了很多猫,在他的吩咐下,猫去屋里抓老鼠。猫看到一只老鼠后,纷纷冲上去,老鼠见势不妙,仓皇而逃。主人见猫一只老鼠都没抓到,就讥笑道:“你们真没用,居然连一只老鼠都抓不到。”猫回答说:“我们抓不到老鼠最多被你饿一顿或打一顿,可老鼠如果跑不掉就丢掉了性命,因此,我们和老鼠的动力是不一样的。”

农夫意识到没有给猫足够的激励,于是他宣布:凡是可以抓到1只老鼠,就可以得到10条小鱼,抓不到老鼠的就没有鱼吃。就这样猫纷纷努力捕老鼠,因为没有哪只猫想饿肚子。在这种情况下,农夫也轻松了许多,再也不用担心猫抓不到老鼠,粮食被老鼠吃掉。

又过了一段时间,农夫发现猫虽然能捕到老鼠,但老鼠的个头大小不一样,有些猫在追捕老鼠时专挑小老鼠,因为小老鼠跑得慢,比较容易捕获,而大老鼠经验丰富,跑得快,很难抓捕。农夫发现了蹊跷之后,决定改革绩效考核机制,按照猫捕获的老鼠的重量来进行奖励。很快,这一招也起到了作用。

这个案例反映了企业绩效考核中常见的几个问题:如,员工缺乏激励,动力不足;分配机制不规范,员工钻空子。要想避免这样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公正的绩效评估机制,保证制度没有漏洞可钻。在这样的机制下,员工要想获得奖励,就必须努力工作,创造更好的绩效,否则,他就要饿肚子。

俗话说得好:“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奖励是激发员工工作动力的重要筹码,惩罚是鞭策员工进步的直接利器。只有通过公平公正的奖罚制度,才能促使员工全力以赴地为企业工作,也才能在绩效评估中获得他们想要的结果。有这样一段对话:

A企业的老板问B企业的老板:“为什么你们的促销员、业务员和区域经理一个个都是拼命三郎,而我们的员工个个都像寺庙里的和尚,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B企业的老板回答说:“因为我们的员工只要努力工作,创造了业绩,他们一辈子的饭菜都解决了,而且很丰盛;而你们的员工再怎么卖力,也只能得到一顿丰盛的饭菜。”

B老板的话一语道破了绩效考核的意义:那就是没有激励,就没有业绩。要想员工有业绩,就要给出令员工心动的激励。否则,员工也不会为企业拼命。所以,建立清晰具体且公正客观的绩效评估机制,对激励员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保证考核的客观性和权威性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不管有无制度,经营上总是要经常对人进行考核;如果缺少对业绩、能力的制度性考核,我们只能依赖一线监督者的意见做出人事安排,稍有疏忽,稍有不注意就会出现不平、不公,导致不满,损害士气和效率等。所以,有作为的经营者都会采用人事考核制度,努力对员工的能力和业绩做出客观而公正的评价。”

“经营之神”的话告诉我们,企业不仅需要绩效考核制度,而且需要客观性、权威性强的绩效考核制度,这样才能避免出现不公、不平,避免员工产生不满,损害士气和效率。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