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作者: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主编   |  字数:5917  |  更新时间:2015-08-09 15:31:37  |  分类:

儿童教育

什么是正义?字典里是这样解释的,正义就是公正、正当的道理。那么,什么是善良?通俗来讲,善良就是纯真温厚,没有恶意,和善,心地好。

正义与善良是人类社会文明价值的核心,没有任何一种文明不是以它们为出发点,为核心的。一个以正义善良为核心价值观的国度,就可以说是一个文明的国度。与人为善、多行善事、追求正义、保持公正等都是正义善良文明价值观的写照,也都是这种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孟孙请回秦西巴

名言

善人者,人亦善之。

——管仲

故事

孟孙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位大夫,他特别喜欢打猎。那年秋天,又到了山林果实累累、野兽出来觅取冬储食物的时节,这也是打猎的好时候,孟孙带着一帮人马出发了。

忽然,孟孙发现前方树丛中有一大一小两只鹿,他喜出望外,策马就追。那两只鹿发现了动静,飞快地跑起来逃命,孟孙哪里肯放过它们,猛追不舍。这时,小鹿渐渐体力不支,落在后面,孟孙扔出一个套圈,把小鹿捉住了。他高兴极了,告诉他的随身部属秦西巴,说:“今天运气真好,逮住了这只鹿。你先把它装进笼子里,待会儿回家宰了,吃新鲜鹿肉。我再去追追那只大的!”说完,一挥鞭子,又往前追去。

秦西巴把鹿笼往马背上一捆,翻身上马就往回走。他想:我一定要妥善地把小鹿送到家,瞧今天主公多高兴啊!正走着,忽然听到身后有蹄声,而笼内的小鹿也挣扎着哟呦地叫。秦西巴回头一看,啊,那只大鹿正在十几丈外的地方跟着呢,秦西巴调转马头要追,那母鹿转身就跑。秦西巴想:我哪能追得上啊?把这只小的好生送回家吧!他转身往回走,可是母鹿又跟上来了,远远地“呦呦”叫着,笼子里的小鹿也不停地挣扎叫闹。秦西巴听着听着,心中实在不忍,就把小鹿放了。小鹿飞快地跑到母鹿身边,回头望他一眼,两只鹿一起跑了。

孟孙回到家,就向秦西巴要那只小鹿,可是一听秦西巴把鹿放了,不禁勃然大怒!他把秦西巴鞭打一顿,赶出了家门。

孟孙正在生气,他的夫人一手捧着简册,一手拉着孩子出来了,说:“夫君,我正在教孩子读书,不知为何前厅这般吵闹?”当她知道孟孙为秦西巴生气的时候,又问:“不知秦西巴为何将鹿放了?”孟孙说:“他说母鹿跟在身后一路啼叫,不忍心就把它放了。你说气人不气人?”夫人一听,望了儿子一眼,便安慰说:“夫君息怒,秦西巴有此不忍之心,似乎可以原谅。我带孩子回房去了。”说完,领着孩子离开了。

孟孙望着夫人和孩子的背影,品味着夫人这“不忍之心”的话,突然有所感悟:是啊,秦西巴有对鹿的不忍之心,自己便把他赶走了,这对吗?再说,自己想到的,只是鹿肉的美味;秦西巴想到的,却是不忍心母鹿和小鹿生死分离。一个有爱物之心的人,一定也有爱人之心,自己却把他赶走了,错了,错了,大错了!

孟孙对这件事想了好几天,最后决定:把秦西巴请回来。秦西巴一见孟孙就说:“主公,我是有过错的人。”孟孙说:“不,有过错的是我。我请你回来,做我儿子的先生。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一定能当好老师!”

解读

孔子说过,人之初,性本善。行善不应是一时的兴起,更不应该是出于迎合的想法,而应该是本性使然。

改过自新的周处

名言

锄一恶,长十善。

——宋史·毕士安传

故事

周处,字子隐,东吴吴郡阳羡(今江苏宜兴县)人。年轻的时候,长得个子高,力气比一般小伙子大。他的父亲很早就死了,他自小没人管束,成天在外面游荡,不肯读书;而且个性强悍,动不动就挥拳打人,甚至动刀使枪,当地的百姓都害怕他。

邻近的南山有一只大老虎,经常出来伤害百姓和家畜,当地的猎户也制服不了它。

当地的长桥下,有一条大蛟(一种鳄鱼),出没无常。当地人把周处和南山老虎、长桥大蛟联系起来,称为“三害”。这“三害”之中,最使百姓感到头痛的还是周处。

有一次,周处在外面走,看见人们都闷闷不乐。他找了一个老年人问:“今年年成挺不错,为什么大伙那样愁眉苦脸呢?”老人没好气地回答:“三害还没有除掉,怎样高兴得起来!”周处第一次听到“三害”这个名称,就问:“你指的是什么三害。”老人说:“南山的白额虎,长桥的蛟,加上你,不就是三害吗?”周处吃了一惊。他想,原来乡间百姓都把他当作虎、蛟一般的大害了。他沉吟了一会,说:“这样吧,既然大家都为‘三害’苦恼,我把它们除掉。”

过了一天,周处果然带着弓箭,背着利剑,进山找虎去了。到了密林深处,只听见一阵虎啸,从远处窜出了一只白额猛虎。周处闪在一边,躲在大树背面,拈弓搭箭,“嗖”的一下,射中猛虎前额,结果了它的性命。周处下山告诉村里的人,有几个猎户上山把死虎扛下山来。大家都挺高兴地向周处祝贺,周处说:“别忙,还有长桥的蛟呢。”

又过了一天,周处换了紧身衣,带了弓箭刀剑跳进水里找蛟去了。那条蛟隐藏在水深处,发现有人下水,想跳上来咬。周处早就准备好了,在蛟身上猛刺一刀。那蛟受了重伤,就往江的下游逃窜。周处一见蛟没有死,紧紧在后面钉住,蛟往上浮,他就往水面游;蛟往下沉,他就往水底钻。这样一会儿沉,一会儿浮,一直追踪到几十里以外。三天三夜过去了,周处还没有回来。大家议论纷纷,认为这下子周处和蛟一定两败俱伤,都死在河底里了。本来,大家以为周处能杀死猛虎、大蛟,已经不错了;这回“三害”都死,大家喜出望外。街头巷尾,一提起这件事,都是喜气洋洋,互相庆贺。没想到到了第四天,周处竟安然无恙地回家来了,人们大为惊奇。原来大蛟受伤以后,被周处一路追击,最后流血过多,动弹不得,终于被周处杀死。

周处回到家里,知道他离家三天后,人们以为他死去,都挺高兴。这件事使他认识到,自己平时的行为被人们痛恨到什么程度了。

他痛下决心,离开家乡到吴郡找老师学习。那时候吴郡有两个很有名望的人,一个叫陆机,一个叫陆云。周处去找他们,陆机出门去了,只有陆云在家。周处见到陆云,把自己决心改过的想法诚恳地向陆云谈了。他说:“我后悔自己觉悟得太晚,把宝贵的时间白白浪费掉。现在想干一番事业,只怕太晚了。”陆云勉励他说:“别灰心,您有这样的决心,前途还大有希望呢。一个人只怕没有坚定的志气,不怕没有出息。”

打那以后,周处一面跟陆机、陆云学习,刻苦读书;一面注意自己的品德修养。他的勤奋好学的精神受到大家的称赞。过了一年,州郡的官府都征召他出来做官。东吴被晋朝灭掉以后,他就成为了晋朝的大臣。

当了官的周处善良正直肯干实事。他担任广汉(今四川广汉北)太守的时候,当地原来的官吏腐败,积下来的案件,有三十年没有处理的。周处一到任,就把积案都认真处理完了。后来调到京城做御史中丞,不管皇亲国戚,凡是违法的,他都能大胆揭发,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爱戴。

解读

周处除“害”的故事千古流传,它不但告诉我们浪子回头金不换,还告诉我们保持一颗正义善良的心有多重要。正义善良是文明价值观的核心所在,是最根本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文明价值的内涵。

张说不做假证

名言

诚无不动者,修身则身正,治事则事理。

——杨时

故事

张说,唐代人,武则天称帝后,他是宰相魏元忠部下的官员。他为人正直,不畏权势,不替权奸做伪证陷害忠良的行为,表现出高尚的品格。

公元690年,武则天即位以后,最宠幸“两张”,即张昌宗和张易之。这两个人十分奸佞,权势很大,满朝文武都怕他们三分。可是宰相魏元忠却不把他们放在眼里。魏元忠还在洛州当刺史的时候,张易之的一个仆人仗势欺人,残害百姓,洛阳官员因他是张易之的人,谁也不敢处置他。魏元忠知道了此事,就把他抓起来打死了。张易之怀恨在心。魏元忠当了宰相以后,武则天想把张易之的弟弟张昌期任命为长史,一些大臣为了迎合武则天,都称赞张昌期能干。魏元忠却说张昌期不适合当此重任,武则天因此就没有提拔张昌期。因此,张昌宗、张易之把魏元忠视为眼中钉,千方百计想把他除掉。他们就在武则天面前诬告魏元忠,说魏元忠曾经在背后说:“太后老了,不如跟太子靠得住。”武则天一听大怒,就把魏元忠抓起来,打进了监牢,还要亲自审讯他,并且要张昌宗、张易之当面对证。

张昌宗怕此事败露,又想出一个毒计,想找一个假证人陷害魏元忠。他们想来想去,最后物色到魏元忠部下的官员张说。他们派人把张说找来,逼迫他答应此事,并答应他事成之后,不仅给他重赏,还要提拔他。张说明知魏元忠冤枉,但是又害怕他们的权势,虽然答应了,但思想斗争得很厉害,他知道这将关系到他个人的生死存亡。

第二天,武则天上朝,召集文武官员、太子和宰相,要张昌宗和魏元忠当面对质。魏元忠没有说过这话,坚决不承认,二人争论起来,半天没有结果。于是张昌宗就对武则天说:“魏元忠部下的张说就听到过这些话,可以把他找来作证。”武则天立刻传令让张说进宫。官员们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听说张说要上朝作证,大家都非常担忧。一个叫宋璟的官员见到张说,对他说:“此事关系甚大,千万不要附合奸臣,陷害好人啊!一定要说真话,即使得罪了太后,被流放,脸上也光彩。一个人的名誉是最可贵的。”还有一个叫刘知几的史官也提醒张说道:“不要玷污你的清白,不要连累后代子孙!”

张说听了大家的一番话,心里拿定了主意,胆气也壮了起来。他神情严肃不慌不忙地上了朝堂。

武则天问他说:“你听到魏元忠诽谤朝廷的话了吗?”

张昌宗在旁边威胁张说说:“赶快大胆作证!”张说一见这种情景,向武则天说道:“陛下请看,在陛下面前,他还敢这样胁迫我,可以想见他在宫外是怎样霸道了。我不能不说实话了,我确实没有听到魏元忠说过反对陛下的话,是张昌宗逼迫我来作假证人的。”

张昌宗一见张说变了卦,气急败坏地叫了起来:“好你个张说小子,你是魏元忠的同谋犯。”

武则天是个聪明的人,听了张说的话,明知魏元忠的确冤枉,但她又不愿让张昌宗他们下不了台,就斥责张说说:“你真是反复无常的人。”并下令把张说也抓起来。

事后。武则天又多次派人审讯张说,可是张说已经横下一条心。坚决不做伪证。武则天虽然没有抓住魏元忠谋反的证据。但还是撤了他的职务,又把张说判了流放罪。虽然,张说被流放,但他一点都不后悔,反而为自己的选择而欣慰。

解读

做人要有一定的底线,尤其要保持正义感,要对得起事实,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为虎作伥,张说就是坚守住了做人的这条底线,赢得了后世的尊重,这给后人树立了道德和文明的榜样。

李沆不报密奏

名言

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程颐

故事

在封建时代,皇帝周围的大臣在奏报公事之外,往往还要私下里向皇帝秘密报告一些事情。

从皇帝方面来说,是想通过这些秘密报告掌握宫内外的一切动态,监视大臣们平时的言行和人品。从大臣们的方面来说,这样做除了可以打击自己的政敌,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以外,还能够以此来赢得皇帝的信任和宠幸。

这些秘密报告的内容,一般都是别人私下里的言谈举动。它们有时能够起到揭露阴谋,打击权贵的正面作用,但在更多的情况下,它们却成了陷害他人,抬高自己的一种手段。在封建时代,由于皇帝的提倡和赏识,大臣们几乎没有不打秘密报告的,他们把这当作一种荣耀,因为这就说明自己是皇帝的心腹大臣。相反,秉公处世、不私下打报告的人倒是极少数了。

宋真宗时的宰相李沆就是这少数人中的一个。

李沆在当时是很受宋真宗信任的一位大臣,常常有机会单独和皇帝讨论国家大事,但是他从来没有向皇帝秘密奏报过其他人的隐私。他在皇帝面前怎么说,在朝廷上照样也怎么说,从没做过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事情。

有一回,李沆和另一位大臣发生了意见分歧,起因是对一位官员的处罚问题。这个官员在宋朝与西夏国的战争中,未能将粮草及时运到军中,按军令该斩。李沆听说后,对事情做了一番调查,认为应该免这人的死罪。他在朝廷上据理力争,指出此人失职的真正原因是有人故意延误发粮时间,嫁祸于他。就算他有一定的责任,也不该判死罪,何况此人很有才干,而且一向勤勉谨慎。功大于过,杀了他.是国家的一大损失。另一位大臣却认为:无论责任大小,都应该斩首,这样才能严明法纪,警戒他人。李沆和这位大臣各抒己见,争得面红耳赤,谁也没能说服谁,只好把此事送交刑部再去研究。

同李沆争论的这位大臣平时就对李沆不满。经过这次争论之后。他更是怀恨在心,认为李沆是故意和自己过不去。为了报复,他派人四处散布说:李沆和犯罪的官员有私人交情,所以徇私枉法,包庇坏人。他还暗地里向宋真宗告了一状,说李沆不仅目无朝庭法纪,而且一向独断专行,连皇上的话也不怎么听。

与此同时,李沆却正忙于其他公务,早把争论的不愉快忘记,所以,尽管朝中议论纷纷,他却根本不知道。后来,有人提醒他防备暗算。他听后笑了笑说:“我诚实办事,诚实对人。既然问心无愧,怕什么暗算!”

宋真宗对李沆的人品还是比较了解和信任的。听了那位大臣的密报之后,他半信半疑,很想听听李沆这一方面的意见。一天下朝之后,他吩咐太监把李沆叫到偏殿。

等李沆来到以后,宋真宗身着便装,神态安闲地叫李沆坐下,还叫太监上茶。李沆知道皇上又要单独和他谈论政事,心情也轻松下来。果然,宋真宗先同他谈起近来边防上的战事,又说起南方遭水灾等紧要的问题。说着说着,宋真宗话锋一转,突然问起对那个官员的处罚来。李沆没有准备,愣了一下,说道:“此事臣已经有详细的奏报送上来。陛下还没有看过吗?”

宋真宗不动声色地说:“朕只是想亲自听听你的陈述。”

李沆就把自己的意见一一讲了一遍,然后又强调了这人的才干,说眼下正是国家用人之际,应该给他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

李沆陈述完,见宋真宗似乎还想听下去,便问道:陛下还有什么想了解的吗?”

这一问倒把宋真宗问得愣了一下,他说:“你的意见都讲完了吗?是否还有什么不便说的,尽管说吧。”

李沆答道:“臣的想法都说了,此事就请陛下裁断吧。”

宋真宗沉吟了一下,说道:“你看某某这人怎么样?”宋真宗指的就是那个告李沆状的大臣。

李沆认真地答道:“此公有宰相之才,唯有一点缺憾,就是气量狭窄,但还算是一位称职的大臣。”

宋真宗点点头说:“好吧,你先回去,那件事待朕再斟酌一下。”

李沆刚起身要走,宋真宗忽然又问了一句:“其他大臣都曾向朕密奏过事情,你为何从没有过密奏呢?”

李沆转身跪下答道:“臣以为,我辈身为朝廷大臣,所做的都是朝廷上的公事。即然是公事,为何不能公开在朝堂上讲,而要密奏呢?凡是需要密奏的事情,我看除了为国家除掉谋反的奸臣之外,大都有不可告人的动机。臣一向反对这样的行为,怎么敢学着去做呢?”

宋真宗听后没说什么,挥挥手让李沆退下。

李沆走后,宋真宗站在那里,沉思了一会。他想:“像李沆这样一个光明正大、正义善良的人,是决不会徇私枉法的。看来,我对那些打秘密报告的人倒是要警惕一下呢。”

从此,宋真宗更加信任和依靠李沆了。

解读

人正不怕影子斜,做人只要把心放正了,行事就无所畏忌,光明磊落,奸佞之人无论再怎样使坏,都定会无损分毫。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