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作者: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主编   |  字数:4370  |  更新时间:2015-09-06 11:47:01  |  分类:

爱国教育

苏洵中年立志

名言

男子千年志,吾生未有涯。

——文天祥

故事

苏洵(1009—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据说,苏洵年轻的时候读书不努力,糊里糊涂地混日子,直到27岁方有觉悟,于是发愤学习。

经过十几年的苦读,学业大有长进。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苏洵带着儿子苏轼、苏辙到了汴京,拜访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苏洵也成为当时众人皆知的大文人。

嘉祐三年(1058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

嘉祐五年(1060年),任为秘书省校书郎。后与陈州项城(今属河南)县令姚辟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苏洵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在衡论和上皇帝书等文中,他提出了一整套政治革新的主张。他主张“尚威”,加强吏治,激发天下人的进取心,使宋王朝振兴。由于苏洵比较了解社会实际,又善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古为鉴,因此,他的政论文中尽管不免有迂阔偏颇之论,但不少观点还是切中时弊的。

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艺术风格以雄奇为主,而又富于变化。一部分文章又以曲折多变见长。苏洵的抒情散文不乏优秀篇章。在送石昌言使北引中,他希望出使契丹的友人石昌言要不畏强暴,藐视敌人,写得很有气势。张益州画像记记叙张方平治理益州的事迹,塑造了一个宽政爱民的封建官吏形象。

苏洵论文的见解也很精辟。他反对浮艳艰涩的时文,提倡学习古文;强调文章要“得乎吾心”,写“胸中之言”;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他还探讨了不同文体的共同要求和不同写法。

苏洵作诗不多,擅写五古,质朴苍劲。欧阳永叔白兔、忆山送人、颜书、答二任、送吴待制中复知潭州二首等都不失为佳作,但总的成就远逊于散文。

苏洵的著作,宋代以多种版本流行,原本大都散佚,现在保存下来的有北宋刊类编增广老苏先生大全文集残卷,通行本有四部丛刊影宋钞本、嘉祐集15卷。

解读

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苏洵27岁才开始努力学习,最后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说明了只要真心悔改,什么时候立志都不晚。但是,做事情还是要赶早不赶晚,与其晚立志,不如从小就树立远大的志向,早早努力,那样更有可能成功。

司马光的警枕

名言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刘禹锡

故事

司马光,北宋时代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著有资治通鉴。

司马光小时候记忆力很差,别人读一篇短文,三遍五遍便背熟了,差一些的,十遍也就差不多了,可司马光非二三十遍不可。别人背熟后,休息或出外游玩去了,可他只得留下继续读,直到背熟为止。时间久了,他便养成一个读书习惯,那就是比别人多读几遍,背得比别人熟一点,读时比别人多思考一些。所以即使读到半夜,他还是手不释卷。

十多岁的年轻人,到晚上特别喜欢睡。司马光也不例外,有时白天读书太疲倦了,一到晚上,眼睛睁不开,或者昏昏糊糊往床上一倒下去,便呼呼大睡,直到天亮才醒。这样几天下来,他感到晚上时间全睡去了,非常可惜,于是便想出一个妙法,即把平时睡的枕头搁在一边,用一段圆木代替枕头。他想只要睡到半夜,一个翻身,枕头滚走,头部跌落下来就马上惊醒,又可以继续读书了。采取这一办法后,果然有效,再也没有出现睡过头的事了。时间长了,他和圆木枕头有了感情,亲切地把这种枕头叫“警枕”。

司马光一生勤奋好学,从不懈怠,终于成为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

解读

司马光不仅勤奋好学,而且还用警枕来提醒自己,不要睡懒觉。俗话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如果我们都能这样求学,还怕考不出好成绩,考不上好学校吗?有的人只想美梦成真,而不想付出努力,纵使前面有一个小土坡,可能也爬不上去。

不忘国耻的郑思肖

名言

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冯梦龙

故事

郑思肖(1241—1318年),字忆翁,号所南,福建连江人。他自幼侍父读书,14岁考中秀才,并开始游学四方。后来又考取太学生,应博学宏词科。由于他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又目睹蒙古统治者的暴行与宋朝丧权辱国的情景,痛感报国无门,一腔悲愤流于笔端,而且从他的言行中表现出来。

郑思肖原来叫郑所南,他是一个很有气节的人,宋朝被元朝灭亡以后,不少人都归顺了元朝,他坚决不投降,于是在苏州的一个寺院里隐居起来。为了表示对宋朝的思念,他改了名字,叫思肖,就是思赵的意思。因为宋朝的皇帝姓赵,所以思赵就是思念宋朝了。郑思肖隐居以后,元朝派了一些有名气的人来请他,并且说:“只要你归顺元朝,什么条件都可以答应。”郑思肖脸一板,扬着头回答说:“那好啊!只要把大宋江山恢复了,我什么条件都不提!”派来的人碰了个钉子,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郑思肖还是个有名望的画家。不过,他绝不给那些当大官的画。当地有一位大官非要他画不可,郑思肖坚决不答应。当官的急了,心想:你不过是个画画儿的,居然不给本官一点面子,有你好瞧的。于是一瞪眼,指着郑思肖的鼻子威胁说:“你姓郑的如果不给本官画这幅画,我就没收你的家产!”

四周的人都为郑思肖捏一把汗,可他却大声说:“脑袋都不怕你拿走,更何况家产了!要我的画,做梦!”当官的一听,知道没希望了,说了声:“等着瞧!”就溜走了,周围的人都佩服郑思肖很有骨气。

解读

郑思肖是宋朝的一个很有气节的文人。宋朝被灭以后,他没有忘记国家的耻辱。他不但改了名字,而且还拒绝成为元朝的官吏,这些都反映出其强烈的爱国之情。郑思肖的这种做法类似于文天祥,他们的这种气节是十分可贵的,但也有其不对的地方。因为,事物是不断发展的,优胜劣汰的规律不会改变,宋朝已经到了末期,被取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人们要学会正确认识新生事物。

董云七十拜师

名言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石成金

故事

董云,明朝嘉靖年间太湖流域的一个著名的学者、诗人。他求知若渴,学有所成,很有名气。

68岁那年,董云去浙江会稽游玩,听说著名理学家王阳明正在稽山书院讲学,赶忙去听讲。他越听越觉得王阳明知识渊博,愈感到自己知识浅陋。

听完后,又去拜访王阳明,继续与王阳明谈论各种问题。几天后,董云深有感触地说:“先生真是博学多才,令人敬佩啊!我如果能够成为您的学生,那我这一生就没有白活”。

当时只有53岁的王阳明推辞再三,执意不肯收长者为徒。不少朋友都劝他:“你已经这么大年纪,又很有点名气,何必还要那么用功呢?”董云说:“我的年纪虽老,但过去的60多年学的太少了,今天有幸遇见好老师,一定要从头学起。”

董云说到做到。两年后,70岁的董云特意在除夕冒着雪,赶到会稽山。经董云再三恳求,王阳明才勉强答应,举行了拜师之礼。

立志求学不分先后。董云70岁拜师求学,一直被传为“老而好学”的佳话。

解读

董云求知若渴、博学多才是出了名的,但是没有想到,他在70岁的时候还拜师学习。所以说,立志求学不分先后,师者也不应该分长幼。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现在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人们更应该“活到老,学到老”,否则就会落伍,被社会淘汰。

悬梁刺股苦求学

名言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

故事

苏秦是战国时洛阳人。在小的时候,苏秦就十分喜欢学习,曾在很有名望的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家的言论。当时,苏秦的家境不好,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更没有钱买书读了。为了读书,他时常把自己的长发剪下来卖掉,或者给别人打短工,卖力气,以换取微薄的收入来勉强维持自己的生活和学业。由于苏秦勤奋好学,在开始的一段时期内,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然而,就在苏秦取得好成绩的时候,骄傲自大起来,老师的话渐渐听不进去了,自以为已学到了纵横术的所有知识,能够“运筹帷幄”了。于是,收拾好行李,苏秦告别了老师和朋友,一个人外出游说他的“合纵连横”理论去了。

苏秦先是主张“合纵”的,于是他去求见周天王,劝弱小的国家联合起来,阻止强国的兼并。由于没人给他引见,被冷落了一年多。一气之下,他又到了秦国,向秦惠王宣传“连横”的意见,劝他用此办法来兼并各诸侯国,以统一天下。他先后写了10来封意见书给秦惠王,但都没有引起秦惠王的重视,秦惠王只是草草地看一下,就随便放到一边,不予理睬了。

苏秦在秦国住了一年多的时间,所带银两已用得一干二净,衣服既破又旧换不了季。他无法再住下去了,看到秦惠王一点也没有重用他的意思,就只好缠了裹腿,穿了草鞋,背上书包,离开秦国,返回家里。由于路途比较远,缺吃少喝,加之心情不好,奔波了好多天才回到家中。这时他已瘦得不成样子,皮肤被晒得黑乎乎的。回到家里怪难为情的,都不愿抬头见家人。妻子看见他这副样子,叹了一口气,低下头去织布了;嫂子看见他这副样子,也不想马上给他去做饭;父母见他这副样子,也不想与他说话。

苏秦的心里难受极了。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地说道:“唉,妻子不认我这个丈夫,嫂子不认我这个小叔子,父母也不认我这个儿子,这全是由于自己不争气造成的啊!”于是,他又重新开始埋头读书。当天夜里,他把自己几十箱藏书找了出来,从此不分昼夜,刻苦攻读。有时读着读着就在案头上睡着了。每次醒来,看到时间过去了很多,都十分懊悔,痛骂自己无用。可是一时也找不到合适的办法来制止自己打瞌睡。

一次,他读着读着又开始打瞌睡了,身子一下扑在了案桌上,放在案上的一把锥子刺痛了他的手臂,他一下子清醒过来。他看着锥子,眨了眨眼,忽然想出了一个制止自己打瞌睡的好办法: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此后,每当困意袭来的时候,他就拿起锥子,朝自己的大腿狠扎几下。由于扎得狠,往往是鲜血淋漓,他的家人看了,于心不忍,就规劝他说:“你不必这样折磨自己了,只要你痛改前非,就一定可以成功。”

这样,苏秦苦读了一年多,觉得比以前学得深了,能够说服当代的君主了。经过这一番准备,苏秦于公元前334年开始游说六国,终于得到了六国君王的重用,担任了六国的宰相,提出了有名的六国合纵共同抵抗秦国的政策。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战国纵横家书中,就有苏秦的书信和游说辞16章。

解读

谁都希望一夜成名,但一夜成名需要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卓越的才学和智慧。在战乱纷飞的时代,战国人的思想非常的活跃,可以说是百家争鸣,谁都希望自己的学说为统治者所用,成名于当世。苏秦也不例外,一开始非常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结果受到大挫,后来,他才明白要扬名立万,仅靠那点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脚踏实地,努力学习才能成就大业。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这种方法未必可取,但他的勤学精神令人感动。正是由于这样的刻苦学习,才能深刻剖析六国与秦国的关系,才能提出有名的合纵政策。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