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爱国教育 >汉语文化与国际视野 > 第八章 汉语教学与研究2
第八章 汉语教学与研究2
作者:印平   |  字数:10990  |  更新时间:2015-04-03 14:25:08  |  分类:

爱国教育

念好l声母字

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念l母字时,时而念l,时而念n。l与有些开口呼韵母相拼,较易念l,如la;l与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相拼,极易念n。究其原因,不难发现:i、的舌位很前,会将i、前面l的发音部位向前推进,于是念成n,因为实际发音时,n的部位比l稍前(见[例1]);开口呼韵母开头的元音大多舌位靠后,这就可以避免将发l的部位逼向n。所以,在练习1母字尤其是与齐、撮韵相拼的l母字时,可以先做好与开口呼韵母拼合的l母音节(如la)的发音准备,然后再发与齐、撮韵相拼的l母音节。如摆好发la的舌位,再发li、lian、l等音节。

5连带法

指规范地发好此音,连带出紧跟此音的彼音。

由zi、ci、si和zhi、chi、shi、ri带出舌尖元音i(前)和舌尖元音i(后)。很多学生不能一口念出i(前)或i(后)音,可以先发zi、ci、si或zhi、chi、shi、ri中任何一个音节,然后,拉长该音节即可得到i(前)音或i(后)音,因为i(前)只拼声母z、c、s,i(后)只拼声母zh、ch、sh、r。

念准语气词“啊”的变音

语气词“啊”附着在词语或句子之后,它因前一个音节末尾音素的不同而产生各种音变。“啊”除了在a、o、e、、后面念ia以外,连接于其他音素之后,均读前面音素与它的合音。如kuaia→ia,wua→ua,gena→na,qinga→nga,era→ra,zia→za(z念s的浊音)等。

6对比法

指把需要辨析的音成对、成组地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发音的训练。例如:

n—l:男女——褴褛恼怒——老路留念——留恋

无奈——无赖水牛——水流年年——连年

n—ng:开饭——开放天坛——天堂散失——丧失

白盐——白杨鲜花——香花皮件——皮匠

惋惜——往昔木船——木床还贷——黄带

忠臣——忠诚诊治——整治出身——出生

引子——影子因而——婴儿亲民——清明

f—h:防空——航空飞机——灰鸡

公费——工会附注——互助

zh、ch、sh—z、c、s:

主力——阻力支援——资源

短站——短暂照旧——造就

初步——粗布春装——村庄

木柴——木材推迟——推辞

诗人——私人山脚——三角

不少——不扫商业——桑叶

r—l:然——拦容——龙若——落

肉——漏让——浪辱——鲁

b、d、g、j、zh、z—p、t、k、q、ch、c:

部位——铺位补写——谱写

蹲下——吞下肚子——兔子

大狗——大口干完——看完

江声——枪声精华——清华

壮志——创制直到——迟到

座位——错位自序——次序

o—e:博得——波折破格——墨盒刻薄——隔膜恶魔——割破

i—:寄语——雨季戏剧——巨细气味——趣味

白银——白云前面——全面潜水——泉水

四声对比:

教师——教室学员——学院清楚——清除

香蕉——橡胶厂方——厂房优先——悠闲

火车——货车题材——体裁练习——联系

非轻声:轻声:

东西(指东、西方向)东西(泛指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

是非(正确和错误)是非(纠纷、口舌)

对头([形正确;合适)对头([名对手;冤家)

大意([名主要、基本的意思)大意([形粗心,疏忽)

非儿化:儿化:

眼(眼睛)眼儿(小窟窿)

信(信件)信儿(消息)

盖([动用东西遮掩;建造)盖儿([名遮盖器物的东西)

伴([动陪伴)伴儿([名陪伴者)

(四)记忆

学习普通话语音,除了能正确发音之外,还应积累足以使个人语音面貌发生“质”变的“量”,亦即规范语音的“量”。说到记忆,死记固然不可缺少,巧记也很需要,因为能收以一带十,事半功倍之效。有几种方法可供参考——

1类推记忆

汉字大多为形声字,形符表意,声符表音。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声符表音并不十分准确,但我们仍可利用声符约略推知汉字在普通话音系中的读音,从而记住它们。例如:

n:尼——妮;呢,泥,怩;旎;伲,呢

l:里——厘,狸;理,鲤,俚,娌;哩

f:付——符;府,俯,腐;附,咐

h:胡——糊,葫,瑚,蝴,糊

z:宗——综,棕,踪,鬃;粽

zh:中——钟,忠,盅,衷;肿;种,仲

in:林——淋,琳,霖

ing:令——伶,苓,聆,玲,钟,零;领,岭

不过,在类推时要注意例外(规律以外者),如“拎”和“邻”是前鼻音韵母,而不是后鼻音韵母。

2记少不记多

这种记忆法适用于记住量少的字音。例如1996年版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所收r声母字不到l声母字的三分之一,常用的r母字就更少些。对于以l音代r音的人来说,记住r母字比同时记r、l母字要容易些。

3循规律记忆

把跟齐、撮韵相拼的z、c、s或g、k、h改成j、q、x。

方言的语音系统不同于普通话的语音系统,但存在整齐的对应关系。熟悉普通话音系中声母韵母的配合规律,有助于方言区的人们将方言的读音成类地“翻译”成普通话的读音。

在普通话声、韵配合规律中,舌面音j、q、x可以跟齐、撮韵相拼,而不能跟开口呼和合口呼韵母相拼。舌尖前音z、c、s和舌根音g、k、h正好与j、q、x相反,能拼开、合韵,不能拼齐、撮韵。掌握这对立的规律,便不会把与齐、撮韵相拼的j、q、x错记为z、c、s或g、k、h。

“一、不”的正确变调。

“一、不”在语流中经常变调:去声字前,“一、不”变阳平;非去声字前,“一”变去声,“不”维持原调;在相同的词中间,“一、不”都失去原调,改念轻声。

我们知道;汉语语音极具音乐性,音高变化构成的四声总是互相交替,抑扬起伏,口语中同一声调不会在多个音节中连续出现,以免单调。根据这一特点,“一、不”的变调可以这样来记忆:“一、不”后面的音节是去声(下抑的声调),“一、不”就念阳平(上扬的声调);反之,“一、不”后面是非去声(非抑调),“一、不”就念去声(配以抑调)。

上述几种方法,本文为叙述方便,分别介绍,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是截然分开,而是彼此配合的。

普通话语音教学因教学对象、教学条件的不同而教法各异。只要能有效、快捷地让学生掌握普通话语音,尽可以“不择手段”,多管齐下。

参考文献:

[1]于根元推广普通话简论,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80年。

[2]于根元新时期的推广普通话工作,语文建设,1986年第3期。

论行业词对一般交际用词的渗透

行业词是因适应社会分工的需要而产生的各行各业的特殊用词。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科学文化事业的繁荣,许多行业词拓宽了它们的应用领域,渗透到一般交际用词的行列中。

通过书摊前人们对浅薄庸俗刊物的迷恋,折射出变革时期的一种文化心态。(扬子晚报1989年3月12日)

安徽台的出国潮5集)以出国“洋插队”的种种画面和人物命运,折射出当代青年人的心态。(扬子晚报1989年4月12日)

前些时候,社会上流传着“见面敬支烟,抵上说半天”。之后又是“拿‘前门’,太无能,拿‘良友’握握手,拿到‘万宝路’,说话才算数”,再后又有“名烟掼一包,接待不会孬,外烟塞几条,才能另眼瞧”。其味愈变愈邪,从中折射出党风、民风、社会风气不正的味道,听来叫人寒心。(扬子晚报1990年1月6日)

“折射”本是物理界的专用词,指“光线、声波在两种物质的接触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后,进入第二种物质”。而以上3例则分别用于剖析变革时期一些人的文化心态、分析“出国热”现象、批评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也就是说,“折射”一词已经用于非专业性交际。像这样用于一般性交际的行业词涉及许多行业。如:

数学界:轨迹立体排列组合半径区间加法减法

物理界:压力辐射共鸣磁力摩擦平衡负载比重弹性反弹合力惯性反作用

生物界:克隆有机消化吸收新陈代谢

化学界:饱和催化剂分解元素成分分子聚合还原腐蚀

工业界:废品次品内耗品位挤压变形抽检切割模块

医学界:会诊诊断红眼病瘫痪健康损害挫伤伤口麻痹头痛近视视野阵痛判断力错觉手术恶心感染

地质界:滑坡断层堆积压缩间隙破裂悬崖接触面密度沉淀渗透

音乐界:旋律节奏插曲

戏曲界:主角配角龙套亮相行头后台舞台

美术界:色彩素描速写透视比例色调

摄影界:曝光显影反差背景

体育界:短平快时间差马拉松跳水禁区切入运动擦边球

军事领域:下岗突击战友攻克战略打游击打前站打掩护打头阵攻坚战火药味放空炮指挥部

行业词渗入到一般交际用词的语言现象,在如今的报刊杂志上屡见不鲜,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注意。

行业词何以能成为一般交际用词并为社会所接受呢?原因主要有二:

一、起用行业词进行一般性交际比造新词经济。因为行业词是词语成品,只需给它们增加新的义项即可拿来使用,这就省去了重新选择语素、再按汉语的构词习惯造出新词的程序,同时,还避免了词形的增多。给行业词增加义项,其作用犹如增添了新词,而且,新增义项是原有意义的延伸,二者有密切联系,易于理解和掌握。

今年,鲁、苏、豫、鄂、冀等省预计棉花播种面积将比1988年的7900万亩下降1520%。棉花生产正在滑坡。(报刊文摘1989年2月7日)

许多教授说,在拜金浪潮冲击下音乐学院的教育滑坡。(文摘报1989年4月30日)

他学习方法不对头,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因而学习成绩明显滑坡。(报刊文摘1989年8月1日)

“滑坡”为地质界专门用词,原指“地表斜坡上大量的土石整体地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例指棉花生产不景气,例指音乐教育走下坡路,例指学习成绩下降。可见,“滑坡”一词的原义与例句中的意义在“向下动”这一点上是相似的,不会令人费解。

二、物质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有利于人们对行业词的理解和借用。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拥有的信息工具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从而获得的各方面的常识也日益增多,这就为他们理解其他行业的专门用词的意义创造了条件。比如,电视、网络的普及,使人们从文艺、体育、教育、医疗卫生、科学技术等节目中不断获取有关专业的知识,自然也就不难理解像“克隆、新陈代谢、共鸣、比重、惯性、短平快、色调、红眼病、元素、旋律、扫描,冲击波、轨迹、模块……”这样一些行业词。还有,随着教育的普及和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社会成员的文化水准在提高,对其他行业的专用词的理解能力在加强,这也为行业词能在一般交际场合中使用造就了一个社会环境。

面对齐鲁大地前所未有的“经济林热”,有人为之振奋,有人为之担忧,连声疾呼:饱和了!过剩了!不能再栽了!(人民日报1988年12月15日)

“饱和”是专科词语,原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液所含溶质的量达到最大限度,不能再溶解”,一般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人都懂得其含义,也不难理解它在例中所包含的新的意义,即“经济林数量达到最高限度”。此外,用生物学术语“克隆”表示“模仿或复制”,以化学术语“元素”转指“组成部分”,将医学术语“会诊”用于“几方合作,共同分析某种情况,找出问题所在”等等,都难不倒现代具有一定知识储备的人们。

正是行业词本身“旧瓶装新酒”以及外在的理解环境,使得它能够顺利地参与一般性交际。

那么,进入一般交际场合的行业词主要形式是什么呢?在笔者所搜集的171个这样的行业词中(注:171个词均为在不同时间的报刊上出现两次以上),有124个为二字格,约占73%,也就是说,以二字格为主。请看:

反差曝光显影镜头素描速写色彩透视

比例色调跳水禁区切入运动共振共鸣

饱和爆炸辐射折射摩擦平衡负载比重

弹性反弹合力惯性压力波谷对流密度

沉淀渗透分解元素成分分子聚合还原

品位挤压变形抽检切割模块克隆有机

消化吸收会诊阵痛流产瘫痪挫伤麻痹

损害头痛近视视野健康伤口会诊药方

错觉手术恶心感染排列组合半径区间

加法减法轨迹堆积压缩间隙破裂悬崖

气候滑坡断层地震低谷落差磁力裂变

蜕化立体污染扫描次品废品内耗主题

悲剧喜剧闹剧导演角色后台舞台主角

配角台柱龙套亮相序幕行头背景枪毙

死刑下岗突击战友攻克战略基调旋律

插曲节奏搁浅腐蚀

众所周知,汉语词汇从古代发展到现代,双音节词占优势。上述行业词的二字格形式十分符合这一发展趋势,因此单从语言形式上看它为社会所普遍接受也就毫不奇怪了。

进入一般性交际的行业词所以能在今天日益盛行,还与它具有的浓厚的修辞色彩和生动凝练的表达效果分不开。

当前,我国内河航运正处新老船长交替高峰期,青黄不接的“断层”现象日趋明显,船长层素质状况不能适应航运事业的发展,解决现阶段新老船长技术继传问题,已成内河航运燃眉之急。(报刊文摘1988年12月13日)

在玄武湖公园,四毛钱一碗的凉粉供不应求,一块五一盒的牛肉干成了抢手货。看着十来岁的孩童大手大脚花钱,我们感到一种深深的不安,那些还没有创造财富的儿童,却首先学会了奢侈和享受,家长们是否已经意识到这也许是一出悲剧的序幕,而导演之一正是自己呢!(扬子晚报1989年11月26日)

例把后继人才的“暂断现象”喻为“断层”(地质界术语,指“地层的断裂”),也很贴切、形象。例“悲剧”、“序幕”、“导演”几个专科词语连用,比说“这也许是孩子们走向不幸的开始,而助长他们这种不良习惯者之一正是自己”显然要简洁、清新、别具一格。

由于修辞方式的参与,渗入一般交际用词的行业词一改其作为专科词语时缺乏色彩的特点,而具有了简练、形象、生动的表达效果,人们当然乐于使用。

一般来说,行业词的词汇意义多是单一的,而它一旦渗透到一般交际用词之中,便增加了新的意义,而新旧意义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例、、的“滑坡”。再如:

要改文职就往授衔单位“跑”,年龄要过线又往文职岗位“溜”,对这种打“擦边球”现象,总后政治部采取措施坚决制止。他们严把政治干部的改任关,到8月下旬,各单位上报的改任对象已有100多人被“搁浅”。(文摘报1989牟9月14日)

例把“钻政策规定或法律的漏洞而行事”比作“打擦边球”(原指把乒乓球打在球台边缘);将“事情中途受阻,不能进行下去”喻为“搁浅”(原指船只进入水浅的地方,不能行驶),新义项在“受到阻碍”这一点上是源于旧义项的。

实际上,行业词增添了与专科初始意义有联系的新义项后,它就变成了多义词,而多义词的产生是语言发展的一种标志。一个词包含若干个意义,可以大大减少词语符号的数目,而每个意义又各有自己适用的语言环境,可以使同一个词用在不同的场合而不致引起意义上的混淆,符合语言的经济、简明的原则。不难预料,行业词对一般交际用词的渗入不失为丰富汉语词汇的一条捷径。

以“克隆”为例,论外来词语的汉化

近几十年来,随着“克隆”动物的不断问世,异邦色彩的专业名词“克隆”进入了汉语世界。本文试从三个方面揭示“克隆”一词能够在汉语中立足并进一步扩大交际范围的原因:首先,通过“克隆”与“核移植”的比较,凸现“克隆”一词语音形式和语义内容的双重优势;其次结合汉语对外来词施加影响的方式,分析“克隆”受到的语义“汉化”以及这种“汉化”产生的重要作用;最后,考察了受众的宽容心态对于接受“克隆”之类外来语词的积极意义。

在当今的多彩世界里,新事物层出不穷,令人应接不暇。例如,新华社评出的1997年十大国际新闻第一条就是:英国成功地无性繁殖出小羊“多利”,被称为世纪性科研成果。这种无性体外繁殖,生物学上叫“克隆”。随着“克隆”动物的纷纷问世,“克隆”一词也进入了汉语词汇。

“克隆”系英文词“clone"的音译,原意为“无性系或无性细胞系”。这一名词于1903年被引入园艺学,以后逐渐应用于植物学、动物学和医学等方面,多作动词使用,指通过细胞核移植进行无性繁殖,从而培育出与提供细胞核的生物个体遗传信息几乎完全相同的新个体。

研究人员今天说,他们已从成年老鼠细胞中克隆出三代老鼠。(参考消息1999年7月25日)

今年6月,陈大元小组宣布他们将大熊猫的体细胞植入去核后的兔卵细胞中,成功地培育出了大熊猫的早期胚胎,在克隆大熊猫的进程中迈出了第一步。(扬子晚报1999年11月30日)

以上两例中的新生物体均非有性生殖而成,而是通过移植细胞核进行无性繁殖的产物。无性繁殖可以说是“克隆”一词的基本义点。凡具备这个义点的都可以称作“克隆”,像农业上所采用的扦插、压条(或压枝)和嫁接等。

澳大利亚植物学家8日宣布,他们在塔斯马尼亚岛发现了一种距今已有43000年之久的具有“天然克隆”能力的植物……它的枝条能够自动掉到树林中的土壤里,从而产生出在遗传学上与母体一模一样的灌木。(齐鲁晚报1997年7月9日)

从花卉的叶芽上随便切下一片,剪碎了放进营养基,过几天就能长出一枝新的花苗来。这是记者昨天在省农科院遗传所见到的花卉克隆技术。(扬子晚报1998年10月24日)

例植物的“天然克隆”能力是指它能自然“扦插”;例花卉克隆是采用截取花卉叶片作“祖苗”,然后进行类似扦插的处理,由此培育出与母体相同的新的植株。无论前者还是后者,均属无性繁殖,故而都叫“克隆”。

在国内,“克隆”这个词对一般人而言似乎很新鲜,也就是两三年前刚刚面世,然而,它所表示的语义内容对科技界来说并不陌生。我国研究“克隆”技术不仅时间早,而且水平也与英、美等国一样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只是我们以前的研究成果,报道时多用“核移植”这个词(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所朱裕鼎研究员语)。那么,为什么很中国化的“核移植”并未受到太多的注意,而外来色彩较浓的“克隆”却在汉语中大行其道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三:

第一,音简义丰

语言具有经济原则,人们使用语言大都遵循这一原则,能省则省,反映在语音上就是:能用较少的音节传达信息,就不用较多的音节。“核移植”有三个音节,而“克隆”只有两个,比前者简短,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同时,两个音节又与汉语词汇发展的双音化趋势相一致,也就是说迎合了汉语词的语音结构特性。因此,“核移植”虽然是用汉语的构词材料,按照汉语的构词规律造出的,但是终因语音不占上风而未能将“克隆”挤出汉语大门,就像“六弦琴”敌不过“吉他”、“坐出租车”敌不过“打的”一样。

再从语义上看,“核移植”的意思是“细胞核移植”,仅此而已,义点单一,给人留下的理解空间比较狭小。“克隆”则不然,它既包括了义点(1)“细胞核移植”(手段、方法),又涵盖了义点(2)“无性繁殖”(目的)以及义点(3)“细胞核供体(即“克隆”母体)和其后代的遗传信息几乎完全相同”(结果),从手段——目的——结果全面定义了“克隆”,为人们充分解读和借义发挥提供了相当的余地。“克隆”的语义足以兼容“核移植”。

可见,“克隆”在语音、语义上的优势即以较少的音节包容丰富的意义,是“核移植”无法与之抗衡的。

第二,语义汉化

汉语在其发展的悠悠历史长河中,一向有从外族语言中吸取对己有用之养分的传统。汉语之所以具有如此长久的生命力,与其语汇的极大丰富密切相关,而词汇宝库的来源之一就是外来语词。不过,在引进外来词时,文化积淀深厚的汉语并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而总是要对它进行一番改造,提高其“汉化”程度,以利吸收,为我所用。

如果说对外来词的音、形改造是一种表层的“汉化”,那么对外来词的语义制约与延伸则是另一种深层次的“汉化”。汉语对“克隆”的语义汉化与“吧”类同。高燕“吧”的词化过程,汉语学习,2000年第2期。首先,交际者将表示手段的义点(1)、表示目的的义点(2)与表示结果的义点(3)相结合,由“用细胞核移植方法培植出与母体相同的新个体”衍生出新的意义,即:“用一定手段或方法造成同原有事物相同或相似的新事物”。

克隆古丝绸……科研人员用了12年时间终于复制成功(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重量仅比原件重05克,工艺完全达到原件的水平。(扬子晚报1998年6月27日)

电视节目“克隆”现象的存在并非坏事,而是极自然的现象,就像我们平时学先进、学榜样一样,学习别人好的工作学习经验,这样自己才能进步嘛!(江苏广播电视报1999年4月14日)

原来老谋子(张艺谋)费尽苦心,是要克隆一个古典的爱情,只是读书识字代替了诗词传情,把后花园换成了三河屯,好在这爱情发生在四十多年前,搁在今天,还有谁信呢?(扬子晚报1999年10月25日)

例是说云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从质地、重量、工艺等方面仿制古代丝绸制品,使仿件达到乱真效果。例“电视节目克隆现象”是指某些电视台从内容到形式模仿其他电视台的一些颇受欢迎的节目。例指出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我的父亲母亲套用了中国古代戏剧中反复渲染的后花园式的爱情模式。三例中“克隆”的语义显然已经游离了原义——“无性繁殖”,成为“克隆”一词的新义项。除此而外,人们还根据“克隆”的第三个义点“母体和新体几乎完全相同”联想到那些原本就相同或相似的事物,谓之“克隆”。

在印度班加罗尔南部的卡拉贡纳村,全村237人相貌特别相像,他们只能通过特别的办法来区分彼此……德国著名生物学家,遗传学家埃斯特博士把卡拉贡纳村称为“克隆村”。(扬子晚报1999年2月5日摘自天津老年时报)

克隆兄弟的浪漫恋歌(扬子晚报1999年6月6日)

例由于几百个村民长得太像,仿佛克隆出来的一般,小村因此被冠以“克隆村”之名。

例孪生三兄弟的相貌、身材等好似一个模子脱出的,所以被称为“克隆兄弟”。这里,“克隆”是比喻的说法,意义指向“极其相似的”。

“克隆”的丰富内涵使语义拓展成为可能,而语义的可扩展性进一步强化了该词的表现力。因为语义的申发,“克隆”的交际领域得以扩大:从科技界进入日常生活。相形之下,“核移植”语义单纯,且专科色彩浓厚,义点申发的可能性较小,应用范围有限,不似“克隆”那般既能当科技术语用,又可作为日常交际语词传达信息。“克隆”一词运用范围的扩大不能不说得益于语义的“汉化”。

第三,受众宽容的接受心态

从字面看,“克隆”洋味十足,因此有研究者预言“过不多久,‘克隆’也会像‘基因’一样译得人人能够‘望而生义”’,其理由是“只有意译外来语,才更符合汉语习惯,也才更能为人们所接受”。武夫从“伊妹儿"谈起,语文建设,2000年第4期。诚然,引进一个外来词若能做到将其“汉化”得不见其本源的踪影,似乎是再完美不过的了。可是,要求所有的外来语都译得那么完美是不可能的。事实上汉语的外来语既有意译的、也有音译加意译的、音意兼译的,音译的,更有字母式的(如CT,卡拉OK),翻译方式多样,无法强求一律。不论用哪种译法引进外来语,只要大众接受便可,毕竟大众是语言的使用者,他们的接受心理无疑会影响到外来语的介引。

有人认为,汉民族接受外来语偏爱意译式。其实不尽然,具体情况要作具体分析。例如,“taxi”意译为“出租汽车”,音译为“的士”,指称对象完全相同,可人们要乘坐这种交通工具时多说“打的”,很少说“坐出租汽车”,因为一方面后者比前者音节多,说起来耗时费力太麻烦,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社会教育的普及,传媒业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见多识广,对新事物(包括外来语)的接受能力日渐增强,心态亦愈加宽容,对待异族色彩的语词,较少持拒斥态度,多会择善而从,“的士”、“吉他”如此,“克隆”也一样(再说它的语义内容也是“核移植”无法替代的)。

综上所述,同“核移植”相比,“克隆”一词音节简短,顺应了汉语词汇双音化的特点和趋势,也符合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经济性原则;“克隆”语义含量丰足,可以兼容“核移植”;“克隆”一词多个义点的存在为义点申发式的深层次“汉化”打开了便利之门,而新增语义将该词推向广阔的日常交际领域;加之受众不论中外、择优而从的宽容的接受心态,“克隆”得以在汉语词汇宝库中占据一席之地,并在运用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吕叔湘大家来关心新词新义,辞书研究,1984年第1期。

[2]于根元留心各种语言现象,语文建设,1989年第6期。

[3]符淮青词义的分析与描写,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年。

[4]于根元整理汉语新词语的若干思考,语言应用论集,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

[5]高燕“吧”的词化过程,汉语学习,2000年第2期。

[6]武夫从“伊妹儿”谈起,语文建设,2000年第4期。

论同音同形异义现象

日前,有两则笑话引起了笔者的兴趣:

甲:你们现在开什么会?

乙:欢送庄老师赴美工作。

甲:(严肃地)赴美工作?这么大的事校领导怎么一点儿都不知道?

(轰堂大笑)

乙:怎么不知道?庄老师从中文系调到美术系工作不是领导安排的嘛!

甲:昨天我值夜班,你说买蚊香的事包在你身上,结果等你一晚上都不见你人影。现在可好,不是包在你身上,是包在我身上了。

(说罢捋起袖子让乙看蚊子叮的包。)

乙:……(哑然)

(众人捧腹)

例中第二个“美”是指“美国”,第一个“美”是指“美术系”,此“美”非彼“美”。例中第一、二个“包”是“负责完成”义,第三个“包”是因“蚊虫叮咬而鼓起的疙瘩”义,此“包”亦非彼“包”也。

类似上述两例的音同形同而意义不同的语言现象,除了准确明白地表出说写者所要表达的意思之外,还充分利用语言的声音和形体因素,偷梁换柱地赋予相同形式之语词以他义,达到诙谐生动、妙趣横生的效果。因此,这种现象属于积极修辞的范围。它有三个显著特点。

(一)同音同形

例中的“美”尽管所指并不一致,但形式上没有丝毫差别。例的“包”也是这样,虽然代表的意义各不相同,但音、形完全一样。

(二)释义突破常规

语词的含义早已约定俗成,可是说写者偏偏不循常规,而巧妙地利用相同的形式,作出另一番解释。这是其出人意料之处。如“赴美工作”,一般认为必定是“到美国工作”,不会想到是“去美术系工作”;“包在我身上”也会被理解为“(这件事)我负责办理”,很难让人联想到“蚊子叮的包在我身上”。

(三)释义依赖语境

这是指表出的意义对语言环境有极强的依赖性,它是临时的,不合常规的,一旦离开特定的语境,这种意义便消失,该语词又作常规解释了。如例中说话人乙以及开会诸位所处环境是学校,大家又都知道庄老师调到美术系一事,因此,用“美”来简称“美术系”是切合当时当地语境的(校内人常把音乐、体育、美术系简称为音、体、美);一般情况下“赴美留学”“赴美旅游”“赴美工作”的“美”则当然指“美国”。例中第三个“包”的意义指向是“蚊子叮的包”,它之所以能成立,是因为有夏夜、蚊子、蚊香这样的背景。倘若更换语境说“这件事包在我身上了”,那么,“包”就绝不可能解释为“蚊子叮的包”,只能解作“负责完成”。

同音同形异义现象就是这样在同一形式的掩蔽下,既出其不意(指超常规释义)又合乎情理(指切合语境)地行使着它别具一格的交际职能。

这种同音同形异义的现象,根据其内部各具个性的释义特点,我们可将它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一)语义回归型

这类语词有辞面义和辞里义之分,在使用时,人们通常用它们的辞里义。然而在具备了特定的语境后,它们的辞面义倒成为说写者表达的真义。

观摩团员们酒足饭饱后,又顺手牵羊拿走了剩下的啤酒和饮料,可谓“吃不了,兜着走”。(报刊文摘1989年8月1日)

头顶白云一辈子的世界上最老的空姐,70岁的柯尼·沃克最近终于脚踏实地了。(扬子晚报1990年4月10日)

大门两侧,30个方山大鼓、120面会旗寓意“旗鼓相当”。(扬子晚报1995年10月25日)

航天冰箱,停电24小时,依旧冷若冰霜。(上海产航天冰箱广告)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