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儿童教育 >资治通鉴中的智慧名言故事 > 第三章 百战百胜不如不战而屈人之兵
第三章 百战百胜不如不战而屈人之兵
作者:刘加临   |  字数:10107  |  更新时间:2015-03-25 10:07:03  |  分类:

儿童教育

不然,百战百胜,不如不战而屈人兵。陈仓虽小,城守固备,未易可拔。王国虽强,攻陈仓不下,其众必疲,疲而击之,全胜之道也,将何救焉!

不然,百战百胜,不如不战而胜。陈仓虽小,但城垣坚固,守卫严密,不容易攻破。王国兵力虽强,但攻不下陈仓,部众必然疲乏,我们乘他们疲乏,发动攻击,这是获得彻底胜利的策略,用得着什么援救呢!

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三月。李光弼邙山大败,鱼朝恩退保陕州。转年三月,河中、太原军乱,两地唐军主帅相继为乱兵所杀。面对乱兵可能造反与史思明叛军结盟,不得已之下,唐廷重新起用已经赋闲在家的郭子仪,以他的威望与德望镇服各部兵马,进封他为汾阳郡王、充任朔方、河中、北庭等数州节度使,出镇绛州。

唐肃宗临崩前,把郭子仪叫到床前,托付后事:“河东之事,一以委卿!”郭子仪呜咽流泪,誓以死报。虽然不断受鱼朝恩、程元程等太监诬陷,继位的唐代宗仍然起用郭子仪,但也是留在京都虚位相待,不予实权。不久,唐将梁崇义、仆固怀恩相继叛乱,勾引吐蕃、回纥军队入寇河西。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吐蕃大军深入而来,大掠奉天、武功,渡过渭水,一路东进,进逼长安。唐代宗惶急之下,只能又下诏封郭子仪为关内副元帅,出镇咸阳。由于久废在家,郭子仪旧军已散。诏旨下达之日,他手下仅有二十骑人马。一行人至咸阳时,吐蕃军已经渡过渭水。唐代宗闻讯,慌忙弃长安奔陕州。逃跑途中,射生将王献忠又叛乱,劫持丰王等十个王爷想投奔敌军。半路为郭子仪遇上,十王转危为安。由于郭子仪统兵有方,声名又隆,一路上不断有唐朝的败兵散卒来奔,军势渐振。吐蕃入长安不久,唐军与城内居民里应外合,虚张声势,竟使敌军惶骇奔逃。太监程元振见郭子仪又立大功,害怕于自己不利,就极劝唐代宗迁都洛阳。郭子仪上表极谏,痛陈利害,代宗终于转意,回都长安。面对伏地迎拜的郭子仪,唐代宗一脸怅恨,说:“朕用卿不早,故及于此。”代宗广德二年十月,仆固怀恩又引吐蕃、回纥、党项数十万南下,郭子仪受命,率军抵御。第二年九月,叛军已相继进抵长安附近,京城人心惶惶,不知所从。关键时刻,唐代宗急召郭子仪从河中返长安。

郭子仪像

当时,郭子仪随从军卒仅一万人左右,在泾阳屯军。四周叛军、回纥、吐蕃等军队有近三十万,已经把郭子仪一军围得里三层、外三层。郭子仪急忙下令属上四将分阵迎敌,自己亲率两千铠甲军出于阵前。回纥军队首领很奇怪,惊问唐兵:“主帅为谁?”唐军回报:“郭令公。”回纥大惊:“郭令公还活着吗?仆固怀恩讲天可汗(唐代宗)已崩,郭令公也病死了,中国无主,我们才跟随他来到这里。既然郭令公还活着,天可汗也活着吗?”唐军答称:“天子安好!”这下子,回纥首领有些慌乱了,面面相觑:“难道仆固怀恩欺骗我们?”见此,郭子仪忙派使者去回纥营中晓谕:“几年前回纥大军跋涉万里,帮助我大唐收复两京,双方休戚与共,关系甚洽。现在,为什么忘掉往日情谊,帮助仆固怀恩这个叛臣,这样对回纥一点好处也没有。”回纥领将信将疑:“都说郭令公死了,否则,我们怎敢至此。如果郭令公真活着,就让我们亲眼见一见。”使者回报。郭子仪马上跨马欲出。左右将领都劝郭子仪不要冒险。郭子仪说:“敌众数十倍于我军,力战肯定不能胜。我现在出去与他们相见,示之以诚。和回纥人将往不宜适用武力也,而是要以和为贵。”左右将领要派五百骑兵护卫,郭子仪摇手拒绝,只带十几骑轻装而出。唐军大呼:“令公来!”回纥如临大敌,不知唐军真假,前面数排弓箭手皆引弓搭箭,持满欲射。郭子仪骑马至阵前,摘去头盔,对带头的回纥“大酋”亲切问候道:“君与我前些年同生死共患难,怎么现在一点也不念昔日情分啊?”见到果真是郭子仪本人,回纥首领大将都扔掉手中兵器下马拜礼。于是郭子仪邀请回纥众首领欢饮,大赠金帛,誓好如初。酒席宴上,酒酣耳熟,郭子仪乘机劝说回纥首领:“吐蕃与我大唐本来如此友好,现在背信弃义进攻我们。他们已劫抢牛马无数,诸位如果能倒戈奋击吐蕃,既能逐戎得利,又能与我大唐重修友好关系,大唐一直信奉‘和为贵’的政策,这样一举两得,多么好啊。”当时,仆固怀恩已经暴病而死“群虏无所统一”,回纥人就答应了郭子仪。吐蕃军队得知唐军与回纥军“联欢”的消息,惊疑双方有诈,乘夜就引军退走。郭子仪先派白元光等率一部分唐兵与回纥军相合,追击吐蕃,自引大军继后,于灵台西原大败吐蕃,斩首五万,生俘一万,得牛羊马驼不可胜计。

很多时候,战争是以暴力手段来实现其政治目的的,所以,战争又称之为“流血的政治”。但是,能否通过非暴力手段,不流血或少流血而实现其政治、军事目的呢?答案是肯定的。百战百胜,也不如不动一兵一卒,不费一枪一弹而获得胜利,正因为如此,屈人之兵才难能可贵,但也正是历代军事家们的一致追求。

百闻不如一见

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遥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羌戎小夷,逆天背畔,灭亡不久,愿陛下以属老臣,勿以为忧!

百闻不如一见,行兵打仗之事难以遥测,我愿赶到金城,画出地图,制定方略,再上奏陛下。羌人不过是戎夷小种,逆天背叛,不久就会灭亡,希望陛下将此事交给老臣来办,不必担忧。

汉朝的时候,西边湟水一带,聚居着羌族人,称为西羌。自从汉武帝打败匈奴以后,西羌比较安定。汉宣帝时,朝廷派了官员渠安国去西羌视察。那里的一些部落请求朝廷放宽禁令,但问题没有解决,渠安国就回来了。

过了不久,西羌的一些部落联合起来渡过湟水,并派人与匈奴联系。渠安国带了一批人马再去西羌,结果被西羌人打得大败。汉宣帝召集群巨商议,询问谁愿领兵前去拒敌。76岁的老将军赵充国说:“我愿意前往。”

宣帝派人问赵充国:“皇上请将军估计一下西羌的情况,他们的实力如何,该派去多少人马?”

赵充国说:“百闻不如一见。兴兵打仗的事情很难在后方猜测、估计,还是让我前往前线,实地考察,再制定出计策上报给皇帝。”

赵充国来到了西北的金城郡(今甘肃兰州和青海西宁一带),实地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渡过黄河,侦察羌人地区形势。又从俘虏口中问明羌兵各部首领之间的关系等情况,根据这些情况制订出驻兵屯守的计划,即“全师、保胜、安边之策”,主张对羌人不进行攻剿而采取分化瓦解,争取和好的政策。

赵充国雕像

赵充国将自己的计划上报给了汉宣帝。汉宣帝没有采纳,而是准备听从朝中大臣的相反意见,即出兵攻打西羌,以武力征讨。赵充国不同意,一再分析实际情况,据理力争,说明不出兵而“留屯田,得十二便;出兵,失十二利”。赵充国反复奏报,汉宣帝和大臣们反复讨论,赞成赵充国的人逐渐多了起来,最后绝大多数的人都支持分化瓦解,进而和好的计策。最终,赵充国的计策被获准执行。赵充国的分化瓦解,争取和好的计策实行以后,果然效果很好,西北边疆又恢复了平静。

北宋文学家苏轼过去听说江西鄱阳湖边的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是:“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他疑而不信。又听到有人“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他也不以为然,于是他在月明之夜,亲自乘船考察发现:“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鞘之声”,才了解到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他在石钟山记这篇游记中写道:“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看来对一些捕风捉影的小道消息,我们还是不要人云亦云地跟着乱说,多听不如多看啊!

苏轼彩像

虽然说百闻不如一见,但是有的时候就是亲眼所见也未必可靠,下面这个例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当年孔子带弟子周游列国,困于陈蔡之间,生活艰辛,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有一日,又没米下锅了。亏得弟子子贡向乡人四处讨求,讨得一些米来。弟子颜回便急忙生火做饭。

子贡讨米辛苦,躺着休息了一会儿。饥肠辘辘,躺不住,便上井边喝水。此时一股米饭香飘入鼻孔,子贡不由向颜回做饭处望望,却见颜回从饭锅里迅速抓了一把,塞入口中。子贡好不生气,便来向孔子告状,然后说:“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平日看不出,一到困苦时就露馅儿了。”

子贡画像

孔子疑惑道:“真有此事?”子贡说:“我亲眼所见,绝对不会错。”要换了别人,可能就会勃然大怒,把颜回叫来狠狠批评一顿。可孔子不会如此鲁莽,他在思考子贡是否真的看明白了。于是他劝子贡莫轻下结论,待自己了解后再说。

一会儿,颜回来请孔子去吃饭。孔子说道:“方才我打了个盹儿,梦见先父。他是要来保佑我吧。因此我想先拿这饭来祭祀先父。不过,不知这饭你动过了没有?动过的饭是不能用来祭祀的。”

颜回急忙摇手说道:“老师,千万不能用这饭祭祀。适才煮饭时,恰有黑灰落在饭上,不管它吧,不干净;想扔了吧,又可惜。我就把那块沾灰的饭抓起吃了。”子贡这才知道自己冤枉了颜回,好不惭愧。

很多事情听别人说多少遍,也不如自己亲自看一下。事实上确实如此,事情经过他人的转述,很有可能被添加进原本并不存在的东西,改变了事情本来的面貌,因此,要想知道事情的本来面貌,就得去实地去看一看,才能获知准确的信息。

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传曰:“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徒使六军困于山谷之间,进无所略,退又不得,非王兵之道也。

左传上说:“看到便利就进,知道困难就退,是用兵的良法。”白白地让大军在山谷之间受困,进没有什么可以掠取,退又不可能,不是帝王之师的做法。

春秋时期,楚国和晋国之间为了争夺霸权,不断发动战争,弄得附属于这两个国家的一些小的诸侯国往往无所适从。当时有个郑国,由于本身比较弱小,因此,不得不一会儿依附楚国,一会儿又依附晋国。

公元前597年(鲁宣公十二年)初,郑国依附于晋国。春天的时候,楚王亲率大军向郑国进攻,将郑国的都城包围了十七天之久,最后郑国实在坚持不住,只得投降了楚国。

晋侯听到楚军进攻郑国的消息,便派荀林父和士会、郤克、先榖等带领军队前去援郑。刚到黄河,得知楚国已经与郑国订立了盟约。荀林父便准备撤兵回去。士会完全同意荀林父的意见,并且讲了一大堆应该回师的理由,其中有这样几句话:用兵打仗看到可以取胜时就坚决进攻,明知没有多少胜利的希望就应退回去,这是治军的正确方法。现在楚国正是强盛的时候,还是退兵为好。可是先榖不同意荀林父、士会的意见,并且单独带领自己手下的一部分军队渡过黄河准备与楚军决战。荀林父无奈只得催动军队跟进。结果,晋军被楚军打得大败,损失了很多人马和战车。

事情都是在发展变化中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因此,要以发展的眼光看事物。在此基础上,还要学会相机而动,事情有了变化,解决的办法也要随之改变,能够前进的时候前进,不能前进或者不适宜前进的时候就要知难而退,这才是明智之举,如果不懂得知难而退,却逆流而上,一定会遭遇到更大的挫折。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

班超说:“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如今可行的办法,只有乘夜用火进攻匈奴人,使对方不知我们到底有多少人马,必定大为震恐,这样便可将他们一网打尽。除掉了北匈奴使者,那么鄯善人就会胆战心惊,我们便成功了。”

班超是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公元73年,汉明帝派遣大将窦固统领大军征伐匈奴。班超跟随窦固出征,在军中担任代理司马。大军出酒泉塞(今甘肃酒泉一带),北至天山,大败匈奴呼衍王,追至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夺取了天山北路的门户伊吾庐(今新疆哈密西),深入沙漠六百余里,至三木楼山返还。

班超在这次战争中,机智勇敢,表现出他的军事才能,深得窦固的赏识。为了联络西域各国,孤立匈奴,恢复汉朝同西域的友好关系,窦固决定派班超出使西域。

班超带着三十六名随从先来到鄯善国。鄯善国是汉朝通往西域南北两道的出发点,在塔里木盆地的东边,是通往西域的必经之地。

鄯善王原来归附匈奴,这时由于汉朝打败了匈奴,鄯善王失去了依靠,所以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汉朝派来的使者。

可是没过几天,班超发现鄯善王对待他们忽然怠慢起来,便起了疑心。他对随从说:“你们不觉得鄯善王对我们变冷淡了吗?”

随从漫不经心地回答道:“人家变得冷淡,可能是我们住久了吧,大概没有别的原因。”

班超不以为然,说:“我猜想,一定是匈奴的使者到这儿来了,鄯善王受到匈奴使者的胁迫,正在犹豫不决,所以无形中对我们就疏远了。”于是班超把侍候他们的鄯善人找来,出其不意地突然问道:“匈奴的使者已经来了几天了?住在什么地方?”

鄯善王和匈奴的使者打交道本来是瞒着班超的,那仆人被班超突然一问,吓得惊慌失措,以为班超已经知道了这件事,只好老实地回答说:“已经来了三天,住在离这儿三十里以外的地方。”

班超下令把那个仆人扣留起来,以防走漏消息。他立即召集三十六个随从,和他们一起饮酒。等大家喝到酒酣耳热的时候,班超故意激怒众人说:“大家跟我一起来到西域,无非是想立功报国。现在匈奴的使者才来三天,鄯善王就对我们如此无礼。如果他把我们抓起来送给匈奴人,那我们也只好束手就缚,成为豺狼口中的食物了。你们看。该怎么办?”

众人都齐声说:“现在情况危急,生死关头我们全听你的。”

班超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现在只有一个办法,趁黑夜用火攻匈奴使者,才能转危为安。大火一起,他们不知道我们有多少人,一定着慌。只要我们趁他们惊魂未定之时,杀了匈奴使者,鄯善王就会闻风丧胆,我们就可以大功告成了。”

众人齐声说:“好!就按你的计划行事。”

到了半夜,班超带领三十六个随从,奔向匈奴使者的驻地。那天晚上,正巧刮起了大风,正是火攻的好时机。

班超命令十个随从拿着大鼓,躲在匈奴使者驻地的后面,和他们约定以火为号,看见火起,立即大力擂鼓呐喊。其余的人都带着兵器,埋伏在匈奴使者驻地的前面。然后班超顺风放起火来。

火一烧起来,鼓声、呐喊声顿时响成一片。匈奴人从梦中惊醒,弄不清是怎么回事,惊慌失措,乱作一团。班超带头冲了进去,连杀三人,其余的随从一拥而上,杀了匈奴使者和三十多名匈奴人,余下的匈奴人都被大火烧死。

班超带领手下回到自己的驻地,

班超像

天刚刚有些亮色。班超派人把鄯善王请来,将匈奴使者的人头放在他的面前。鄯善王一看到匈奴使者被杀,十分害怕。班超对他好言抚慰,劝他归附汉朝,不要再依附匈奴了。鄯善王对于匈奴经常来勒索财物本来就感到不满,又见班超有勇有谋,当即表示愿意归附汉朝。

由于班超主动出击,先发制人,致人而不致于人,取得了战斗的主动权,最终赢得了胜利。

不经历最艰苦的实践,就不能取得真知。很多珍贵有价值的东西往往隐藏在有危险的地方,也许只有这样才能凸显其价值所在。历史很多人为了取得这些有价值的东西,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前往探求,其行为令人钦佩,其精神令人赞叹。这种“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的探险、探求精神值得后人效仿。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刘文静谓裴寂曰:“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何不早劝唐公举兵,而推迁不已!且公为宫监,而以宫人侍客,公死可尔,何误唐公也!”

刘文静对裴寂说:“先采取行动就能占据有利位置,行动落后就受制于人,您为何不早劝唐公起兵,却推迟拖延不已?况且您身为宫监,却用宫人侍奉宾客,您死也就罢了,为什么要误了唐公呢?”

周赧王三十二年(公元前283年),赵王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那是一块天下闻名的宝玉。秦昭王得知这个消息后,十分想得到它,就派人对赵王说,秦国愿意拿15座城池来交换那块和氏璧。

赵王知道,秦昭王是个反复无常的人,根本不会用15座城池来交换和氏璧。他之所以那么说,无非是给自己抢夺和氏璧找个借口。但是赵王也考虑到,如果不答应秦昭王的要求,那么秦昭王一定会生气,说不定还会引发战争。秦国的力量那么强大,赵国一定会吃亏的。

赵王左右为难,于是就和大臣们商量,但是讨论了半天,也没有人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这时,有一个大臣向赵王推荐了蔺相如,说他是个很有才能的人。于是,赵王马上把蔺相如召进宫中,请教他该怎么办。

蔺相如想了想,对赵王说:“大王,这件事真的很为难,给和不给对我们赵国来说都没有好处!”

赵王回答说:“是啊!我也是考虑到这点啊!要不就不会问你该怎么办了!”

蔺相如接着说:“秦王提出愿意拿15座城池交换和氏璧,老实说他给的条件是非常优厚的。如果大王不答应他的要求,那么我们就会理亏,因为别人会觉得我们贪得无厌,还想让秦国拿出更多的城池来,如果我们答应他的要求,而秦国没有给我们15座城池的话,那么就是秦国理亏,因为别人会知道他是不守信用的。将这两方面进行比较,我认为宁可让秦国站在理亏的位置上,也不让天下人耻笑我们。”

蔺相如又说:“如果大王信得过我,那么就让我做使者,拿着这块和氏璧前往秦国。您放心,如果秦国给我们那15座城池,我就用和氏璧交换;如果秦国不给我们那15座城池,我会想尽一切办法,把和氏璧完完整整地带回来。”

赵王这才放心,同意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前往秦国。当蔺相如来到秦国,把和氏璧交给秦昭王后,担心的事果然发生了。秦昭王根本没有想过要用15座城池交换和氏璧,他虽然喜欢这块玉,但是它的价值还没有高到要用15座城池来交换的地步。因此,秦王接过和氏璧后,反复地端详,摆出一副爱不释手的样子。不光这样,秦昭王自己看完了玉,还把它传给嫔妃们看。嫔妃们看完了玉,又传给大臣们看。总之,这和氏璧传来传去,秦昭王就是不提那15座城池的事。

蔺相如知道秦昭王想赖账,他决定先发制人,他上前一步对秦昭王说:“大王,有件事我必须对您说清楚。虽然这块和氏璧是天下闻名的宝玉,但是它上面也有一处细微的瑕疵。请您把它交给我,让我指给您看。”

秦昭王一听说和氏璧上有瑕疵,也没顾得上考虑是真是假,就把玉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接过和氏璧,后退了几步,把身子靠到了宫殿中一根大柱子上,对秦昭王说:“秦国是一个大国,说话是要讲信用的。大王您派人到我们赵国,说是愿意用15座城池交换和氏璧,赵王听后马上让我带着它来到了秦国,可见赵王是十分有诚意的。但是我刚才看您的行为,根本没有交换的意思。没办法,我只好选择这种做法。和氏璧现在在我手上,如果您要是逼我的话,我就会把和氏璧连同我的脑袋一起砸向柱子。”说完,蔺相如做出一副要砸璧的样子。

完璧归赵

秦昭王一看就着了急,生怕蔺相如真的把和氏璧砸碎,赶忙说:“先生何必如此心急呢?我们秦国向来是说话算数的,请先生冷静一下。”说完,他命人拿来了秦国的地图,在上面画出了15座城池,说是划给赵国。

蔺相如已经看清了秦昭王的真面目,知道他又在欺骗自己。于是,他对秦昭王说:“大王!在我出发以前,我们的赵王可是斋戒了5天,并举行了一个盛大的仪式后才把和氏璧交给我的。我认为,作为礼貌,您也应该斋戒5天,然后再举行一个隆重的交接仪式,那样我才能把和氏璧交给您!”

秦昭王没办法,只好按照蔺相如说的办,答应他5天之后再接受和氏璧。蔺相如回到住处后,马上让随从装扮成商人的样子,带着和氏璧,偷偷地逃回了赵国。

5天以后,秦昭王按照蔺相如的要求,在大殿上举行了隆重的交接仪式。秦昭王对蔺相如说:“你看,我已经按照你的意思做了,现在可以把和氏璧交给我了吧!”

蔺相如笑了笑说:“和氏璧早就已经被我送回赵国了,因为秦国的历代大王没有一个是讲信义的,您也包括在内!现在就请您处罚我吧!”

秦昭王听后非常生气,吼道:“你老是说我们秦国没有信用,可是你们赵国呢?你所要求的我都办到了,可是你却把和氏璧送回了赵国,这难道就是讲信用吗?”

蔺相如镇静地说:“我这么做也是没办法。秦国要比赵国强大得多,如果大王给了我们15座城池,赵国是不敢不给大王和氏璧的。”

蔺相如像

秦昭王想了许久,下令设宴款待蔺相如,然后送他返回了赵国。蔺相如相机而动,先发制人,终于使宝玉和自己安全返回了赵国。

周赧王三十六年(公元前279年),燕昭王去世,太子即位,称为燕惠王。燕惠王早在做太子的时候就和大将军乐毅有矛盾,这次做了燕国的大王,自然对乐毅不好。

齐国的田单听到这个消息后很高兴,打算用反间计来离间他们的关系。于是,他派人到燕国散布谣言说:“齐王已经死了,但仍然有两座城池没被燕国攻占。乐毅一直都跟新立的国君有矛盾,害怕被杀所以不敢回国。如今,他正打着攻打齐国的名义屯兵在外,实际上是想着在齐国的地盘上称王啊!只不过,现在齐人还没有归附他。因此,乐毅就故意放慢了攻打即墨(今平度市东部)的进程,等待时机的变化。如今的齐国人最害怕的就是燕国派其他的将领替代乐毅。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即墨恐怕就支撑不了几天了。”

其实,乐毅之所以没有攻打即墨,完全是出自战略角度考虑,根本不是什么想称王。可是,燕惠王并不像燕昭王那样信任乐毅,当他听到谣言后,觉得自己当初的怀疑是有道理的。为了阻止乐毅,他马上派大将骑劫赶到前线把乐毅换了。乐毅见自己无故被撤,心中十分不满,就逃到了赵国。同时,燕国的将士们也都对燕惠王的做法不满,军心开始涣散。

田单见自己的第一步计划已经实现,马上着手实施第二步计划。他命令城中的百姓每次吃饭前都要在庭院中摆设饭菜祭祀祖先,说是只有这样做才能表达对祖先的敬意。于是,每到吃饭的时间,即墨城上空都会有很多飞鸟盘旋。城外的燕国士兵看了以后非常奇怪,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接着,田单又让人四处散播谣言说:“看啊!这是天上的神仙要来帮助齐军了啊!”燕军听后全都半信半疑。为了让百姓们对自己的话深信不疑,田单特意从城中挑选出了一个精明强干的士兵,让他装扮成神仙,对他十分尊重,而且每次发号施令的时候都会说这是神的旨意。就这样,即墨城中士兵和百姓的士气渐渐高涨。

一天,田单派人到燕军中散布消息,说是齐国最怕燕军割掉俘虏的鼻子,然后把他们放在队伍前面示众。因为如果那么做了,神仙就不会帮助齐国人了。骑劫听到以后,认为这是一个好办法,马上按照谣言上面说的去做。结果,齐国士兵见燕军如此侮辱俘虏,一个个气得火冒三丈,都怕自己被燕军抓去,决心誓死保卫城池。

田单见燕军这么轻易就相信了自己的话,马上又派人去燕军中散布谣言说:“齐军在神仙的帮助下,一定可以把即墨城守住。不过,神仙曾经说过,城外齐人祖先的坟墓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被人挖掘了,齐国人就会心寒了。”

这个骑劫还真听话,马上命人去挖齐人的祖坟,而且还焚烧死尸。这下可把齐国人全都激怒了,他们抱在一起失声痛哭,并且发誓一定要和燕人死战到底。此时的田单心里清楚,时机已经差不多成熟了,如果这时候让士兵们出战,也们肯定会奋勇杀敌,一定可以取得大的胜利。于是,他亲自拿着锹镐与官兵们一起加固城墙,还把家里好吃好喝的东西全部拿出来犒劳守城的士兵。

齐军上下一心,同仇敌忾。这时,田单命令把精锐士卒隐藏起来,而让老弱妇孺登上城头防守,还派使者到燕军那里请降。燕军士兵因为胜利马上就要到了,所以都高呼万岁,完全放松了警惕。

接着,田单又从老百姓那里收来很多黄金,让城中的一个富豪交给骑劫,对他说:“即墨城里的齐军马上就要投降了,请你们入城后不要掳掠我的族人。”

骑劫听后喜出望外,便答应了他的请求,接受了礼物。就这样,燕军的防备越来越松懈。

田单见时机成熟,就收集城中1000多头牛,并给它们披上画满五彩龙纹的红绸子,在牛犄角上绑上尖刀,在牛尾巴上拴一束灌注油脂的芦苇。一天夜里,他命令士兵将城墙凿出数十个洞,把牛放在洞口,点燃牛尾。牛的尾巴被烧得疼痛难忍,从洞中冲出,直奔燕军的营地,5000精锐齐军紧随其后。

燕军从睡梦中惊醒,见身上满是五彩花纹的怪兽狂冲乱撞,被撞倒的士兵非死即伤。这时,后面的5000齐军冲过来,即墨城中的齐国军民也都呐喊助威,声势震天动地。燕军士兵不知齐军有多少,以为大势已去,四处奔逃。

混战之中,齐军杀死了骑劫,而后继续追歼燕军残余。燕军先前占领的齐国城邑纷纷换上了齐国的旗号。田单率领得胜的齐军一直追杀燕军到黄河岸边,收复了被燕军占领的70多座城池。

公元前209年,项梁和侄子项羽为躲避仇人的报复,跑到吴中。会稽郡郡守殷通一向很敬重项梁。为商讨当时的政治形势和自己的出路,派人找来了项梁。

项梁见了殷通,谈了自己对时局的看法:“现在江西一带都已起义反对秦朝的暴政,这是老天爷要灭亡秦朝了。先发动的可以制伏人,后发动的就要被别人所制伏啊!”

殷通听了,叹口气说:“听说您是楚国大将的后代,是能干大事的。我想发兵响应起义军,请你和桓楚一起来率领军队,只是不知道桓楚现在什么地方?”项梁听了,心想:我可不愿做你的部属。于是他灵机一动,连忙说:“桓楚因触犯了秦朝刑律流亡在江湖上,只有我的侄子项羽知道他在什么地方;我去叫项羽进来问问。”说完,项梁走到门外,轻声地叫项羽准备好宝剑,伺机杀死殷通。项梁和项羽一前一后走进厅堂。殷通见项羽进来,刚站起身,想要接见项羽。说时迟,那时快,项羽拔出宝剑直刺殷通,随即砍下他的脑袋。项羽提着殷通的人头,拿着郡守的大印,走到门外,高声宣布起义。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体现出了主动和被动的辩证关系,有些事情宜早行动,早行动便于控制事态的发展,掌握主动权,反之,迟迟不采取行动,失去了行动的最佳时机,那么换来的只能是挫败,正所谓抢先一步,赢得先机,迟半步,输掉全局。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