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爱国教育 >道德经中的智慧名言故事 > 第十二章 与友相处之术
第十二章 与友相处之术
作者:刘加临   |  字数:6977  |  更新时间:2015-03-19 13:46:39  |  分类:

爱国教育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礼仪之邦,自古,就十分重视人们之间的友谊,所以,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友谊都是一个常说常青的话题。古人关于友谊有着深刻的认识,老子也不例外,在他的道德经中对友谊、对与人相处之术,做了全面而深刻的见解。

与人相处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在历代都有专门阐述这方面内容的著述,许多名师大儒也对友谊乐此不疲。

但是,友谊也有着其历史痕迹,发展至今,也多多少少发生了改变,那就让我们跟着道德经的脚步,去看看春秋时代老子的友谊观吧。

不自见,故明

不自见,故明。

——道德经·第22篇

不坚持己见,所以能够客观明白。

有一次,爱德华·史丹顿称林肯(美国总统)是“一个笨蛋”。史丹顿之所以生气是因为林肯干涉了史丹顿的业务,由于为了要取悦一个很自私的政客,林肯签发了一项命令,调动了某些军队。

林肯

史丹顿不仅拒绝执行林肯的命令,而且大骂林肯签发这种命令是笨蛋的行为。然而当林肯听到史丹顿说的话之后,他很平静地说如果史丹顿说自己是个笨蛋,那自己一定就是个笨蛋,因为他几乎从来没有出过错。还说要亲自过去看一看。

林肯果然去见了史丹顿,他知道自己签发了错误的命令,于是收回了成命。只要是诚意的批评,是以事实为根据而有建设性的批评,林肯都非常欢迎。

愚钝的人受到一点点的批评就会发起脾气来,聪明的人却急于从这些责备他们、反对他们和“在路上阻碍他们”的人那里,学到更多的经验。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这样说:“难道你的一切只是从那些羡慕你,对你好,常站在你身边的人那里得来的吗?从那些反对你,指责你,或站在路上挡着你的人那里,你学来的岂不是更多?”

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从善意的批评中能够吸取很多的经验和教训,能够帮助自己成长与成功,然而还有一些恶意的批评与职责来自对我们的嫉妒。面对这些批评,我们当然也要从中看到积极的一面,那就是我们自身的价值。

1929年,美国发生了一件震动全国教育界的大事,美国各地的学者都赶到芝加哥看热闹。在几年之前,有个名叫罗勃·郝金斯的年轻人,半工半读地从耶鲁大学毕业,做过作家、伐木工人、家庭教师和售货员。现在,只经过了8年,他就被任命为全美国第四富有的大学——芝加哥大学的校长。刚三十岁!真叫人难以相信。老一辈的教育人士都大摇其头,人们的批评就像山崩落石一样一起打在这位“神童”的头上,说他这样,说他那样,说他太年轻了经验不够,说他的教育观念很不成熟,甚至各大报纸也参加了攻击。

在罗勃·郝金斯就任的那一天,有一个朋友告诉他的父亲说,早上看见报上的社论攻击罗勃,真的很吓人。

温莎公爵

郝金斯的父亲回答说,话虽说得很凶,可是请记住,从来没有人会踢一只死了的狗。

确实,这只狗愈重要,踢它的人愈能够感到满足。

后来成为英国爱德华八世的温莎王子(温莎公爵),他的屁股也曾被人狠狠地踢过,当时他在帝文夏的达特莫斯学院读书。

这个学院相当于美国安那波里市的海军官校。温莎王子那时候才十四岁,有一天,一位海军军官发现他在哭,就问他有什么事情。他起先不肯说,后来终于说了真话,他被学校的学生踢了。指挥官把所有的学生召集起来,向他们解释王子并没有告状,可是他想知道为什么这些人要这样虐待温莎王子。

支吾了半天之后,这些学生终于承认说,等他们将来成了皇家海军的指挥官或舰长的时候,他们希望能够告诉人家,他们曾经踢过国王的屁股。

所以,要是我们被人家踢了,或被别人恶意批评的话,请记住,他们之所以做这种事情,是因为这事能使那些人有一种自以为重要的感觉;这通常也就表示着你已经有所成就,而且值得别人注意。很多人在骂那些教育程度比他们高,或者在各方面比他们成功得多的人的时候,都会有一种满足的怏感。

综上所述,不管是真的自身有缺点也好,有所成就也罢,总之,只要我们能够做到老子所说的“不自见,故明”,从这些善意或恶意的提醒、职责之中,找到自己所缺乏的加以改进,我们便能进步,这正验证了古人的一句老话——“听人劝,吃饱饭”。

接受别人的批评,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宽容。我们不可能做到完美,但必须为完美而努力。别人的批评,就是我们完美的距离。

取长补短,完善自我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道德经·第77篇

天地运作的道理,是取多余的去补不足的。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世界上各种事物都是这样,从不同的角度看,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唯有互相取长补短,才会互相取益,各显其才。长处和短处每个人都有,关键在于如何看待。

老子看待长处与短处这个问题上是这样认为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他觉得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人生的处世之道。从下面这则寓言故事,我们就不难感受到老子的这一人生智慧了。

一天,上帝对一个盲人、一个跛子以及两个壮汉说:“你们沿着这条路一起出发,谁先把幸福之门打开,我将满足他的任何愿望。”上帝说着就一声令下,比赛正式开始。

只见两个壮汉拔腿就跑,其速度快如风驰电掣。而盲人因眼疾,只能一步步试探性地前进,跛子虽目标明确,可也只能缓缓前进。

历经无数次的坎坷摸索之后,盲人和跛子达成了共识,即盲人背起跛子充当双腿,跛子给盲人充当双眼,两人取长补短,一步步向幸福之门迈近。

眼看着两个壮汉临近终点,一个壮汉突然停下将另一个壮汉狠狠地推倒在地,而后自己又向前跑去。被推倒的人又迅速爬起来第谷

追上前者,一脚踢在对方的后腿上。两人厮打起来,他们谁都不允许对方推开幸福之门。就在他们纠缠在一起时,盲人和跛子赶了上来。两个壮汉因为互相阻挠,都没注意到周围事物的变化。盲人和跛子因为互相弥补了自己的缺陷,慢慢地走到了前面。在幸福之门前面,他们并没有互相抛弃,而是彼此示意了一下,共同打开了幸福之门。

有人以自己的长处为满足点,终日骄傲无比、自以为是。对于他人的短处,有人总冷嘲热讽地去嘲笑,结果既害了自己又害了别人。长处是我们应该加以发扬的,却不能骄傲;短处是我们应该加以克服的,却不可因此而掩饰。

丹麦天文学家第谷有出色的观察能力,但不擅长于理论研究,结果得出了很多错误的结论。后来,第谷请了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做助手。虽然开普勒在观察方面不如第谷,但他很有理论方面研究的才华。在他们的互配合作下,终于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定律”。显然,在他们两者中,只要有一个不存在,那么就不会有这样伟大的天文发现,也正因为他们的密切配合,互相取长补短,才能在天文学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俗话说“人无完人”,人毕竟不是“神”,是活生生的有着缺点和长处的综合体,尤其是在科学文化发达的今天,分工很细,现代化建设需要有各种各样的专门人才。而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我们每个人又不可能什么都学,什么都懂。因此人与人之间,所长和所短差距很大,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既要谦虚谨慎,时时正视自己的短处,又要不断看到别人的长处,不能因别人有缺点或短处就紧盯着别人不放,把别人看得一无是处。

老子的智慧告诫我们,在人生中应该多一些取长补短。广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身的缺点,是对待长处、短处的正确方法,也是达到让人进步的必备条件。

谦虚我们的态度,用一双慧眼去发现生活中身边人的优点,捕捉它们并用这些人的优点来点亮自己的人生,我们的人生才能更光彩夺目。

妄言自损,守中多做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道德经·第5篇

妄言、妄作会产生偏颇、分别心,则容易使自己功能不足。不如谨守中庸之道,合理适度的作为。

三国演义里这样记载:诸葛亮正在营中为孟达事泄被杀而懊恼不已,忽有哨探报,司马懿派张郃引兵出关,来拒我师。

诸葛亮闻报大惊:“今司马懿出关,不比曹真,他一定会去打街亭,断我咽喉之路。”环视左右问:“谁敢引兵去守街亭?”

参军马谡见丞相先是吃惊,便觉得好笑。谅那司马懿有什么可怕的?便说:“末将愿往。”

诸葛亮盯着他,不放心他说:“街亭把着要冲,地方虽小,干系却大。如街亭有失,我大军便完了。你虽深通谋略,无奈此地一马谡

无城池,二无险阻,把守极难呀!”

“丞相勿虑,再难也得有人把守。未将自幼熟读兵书,精通兵法,又跟在您身边南北征战,耳濡目染。难道还守不住小小的街亭?”

“司马懿非等闲之辈。先锋张郃乃魏之名将,你能对付得了他们?”

马谡就不高兴了,丞相也大小瞧我了。嘴一撇,轻蔑地说:“嗨,休道他司马懿、张郃,便是曹睿亲来,又有什么可怕的?若有差池,杀我全家好了。”在这次请命邀功的过程中,马谡有些过于狂妄了,可以说根本没有掂量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之后的布阵失利,马谡虽然逃得性命,然而却为军法所不容,才有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三国演义中还有一个实例同样是说明狂言妄语自损的,那就是魏延的死因。在当时来说,大多数能够单打独斗胜过魏延的人都已经死去了,他因此对自已有些过于自负,以至于在被杨仪激怒,问他是否敢大喊三声“谁敢杀我”时,他毫不畏惧地猖狂大笑而发三声“谁敢杀我”,谁知在第三声之时,他就在毫不知觉的情况下命丧马岱之手。

狂言妄语能够给人带来杀身之祸,多言同样能够让你吃尽苦头,故而老子教导大家“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老子并不是教人闭口不言,而是要少说多做,因为“言多必失”是一个千古不变的哲理。

话说多了,漏洞就多,容易出毛病甚至引火烧身。不难理解,这是对说话“多”的人而言的,譬如滔滔不绝的醉鬼、妙语连珠眉飞色舞的政客,这类人因话多招致的所“失”往往惨重,譬如醉鬼丢了性命,政客落得革职除名,都是值得我们去吸取的经验和教训。

俗话说“病从口入,祸由口出”,在初始交往的过程中谨慎自己的言行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讲话时也应注意自己的口气和态度,避免触及他人的利益,毕竟有很多时候“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忠言多逆耳,美言常害人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道德经·第81篇

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尽人皆知:邹忌在镜前穿朝服,随口问妻:“我和徐公谁漂亮?”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徐公之美齐国有名,邹忌当然不信,又问其妾:“我与徐公谁漂亮?”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翌日有客来访,邹忌再问:“我和徐公谁漂亮?”客人还说:“徐公不如你漂亮。”

后来邹忌亲眼见到徐公,方知确实不如人家。换别人,故事可能就结束了。但邹忌的特别之处恰恰在此:他先是“寝而思之”,明白了“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然后又以此事面谏齐威王:“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官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导致齐威王下令悬赏纳谏,促使国家得以振兴。

邹忌画像

邹忌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能够对称赞自己的美言抱有怀疑的态度,而不是毫不客气地收入耳中飘飘然起来。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对大臣萧禹说:“我少年时就喜爱弓箭,得到好弓几十张,自以为再不会有更好的弓了,近来拿给工匠看,工匠说都不是好弓。我问是什么原因,工匠说,木心不直,自然脉理都斜,弓虽然硬,发箭却不能直。我才知道以往的鉴别不够精确。我以弓箭定天下,尚且不能真正识别弓箭的优劣,何况天下的事我怎么能都懂得。”有一次,他问魏征:“君王怎样才算明智,怎样才算昏暗?”魏征回答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他十分赞同,于是,鼓励大小官员都可以积极进谏。

李世民在位时魏征纳谏二百多次,提出的意见都是十分尖锐的,但是李世民每次都能非常理性的对待,改变自己的施政方略,对他开创盛世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讲话说得天花乱坠,很动听,很华美,但是到头来是让你上当受骗。因为他不伪装得美一些,怎么会打动你、让你上钩?所以“不信”的话经过外表“包装”变成的“美言”,不就容易使一些人轻而易举地相信了!相反“忠言”是真实的、素朴的,一般都不会使用“包装”、没有那种外表的掩饰,却经常被一些人愤怒地抛弃。历史告诉我们说,谁能够区分美言与忠言,并能接受那些逆耳忠言,谁就能成为“圣人”。

人际交往中说话很重要,聆听也很重要,中国文化中关于聆听的智慧是非常多而且美妙的,名言警句络绎不绝,熠熠生辉。老子为此曾经提出过“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论断,正是要人们提高对语言的鉴别能力,不能一味地听信顺耳美言、摒弃逆耳忠言。

人们都喜欢听到夸耀自己的美言,不喜欢听取别人对自己的批评建议;人们都喜欢吃甘甜的药草,不喜欢吃涩苦的药草。但事实上,听信美言常常使人迷失自我、陷自己于危难之中;甘甜的药草一般很难达到药到病除的功效。

生活中,有的人笑脸迎人,心中未必友好;有的人痛哭失声,心中未必悲伤。人的内心常与外表不一,很难看透。给你恰当批评的人,是你的老师;给你恰当肯定的人,是你的朋友;给你不恰当恭维的人,是你的敌人。讲别人的坏话,并非直爽;帮别人做坏事,并非有义。

明道若昧,质真若渝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道德经·第41篇

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岖;崇高的德好似峡谷;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德好似怠惰;质朴而纯真好像混浊未开。

在一位犹太大师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他的弟子们来到他的病床前,同他决别。弟子们都站在大师的床前,最聪明的学生站在最前边,在大师的头部,最笨的学生就排到了大师的脚边。大师渐渐地只剩下一口气了。这时最优秀的学生俯下身,轻声地问大师:“先生,在您即将离开我们的最后时刻,能否请您以简洁的语言告诉我们,人生的真谛是什么?”大师积攒了一点力气,从枕头上微微抬起头来,喘息着说道:“人生就像一条河。”

第一位弟子转向第二聪明的弟子,轻声说:“先生说了,人生就像一条河,向下传。”第二聪明的弟子又转向下一位弟子说:“先生说了,人生就像一条河,向下传。”这样,大师的箴言就在弟子们中间一个接着一个地传下去,一直传到床脚边那个最笨的弟子那里,他开口说:“先生为什么说人生像一条河?他是什么意思呢?”

他的问题被传回去:“那个笨蛋想知道,先生为什么说人生像一条河。”

最优秀的弟子压住了这个问题。他说:“我不想用这样的问题去打扰先生。道理很清楚:河水深沉,人生意义深邃;河流曲折回转,人生坎坷多变;河水时清时浊,人生时明时暗。把这些话传给那个笨蛋。”

这个答案在弟子们中间一个接着一个地传下去,最后传给了那个笨弟子。但他还是坚持问:“听着,我不想知道那个所谓聪明的家伙认为先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想知道先生自己是什么意思。‘人生像一条河’,先生说这句话,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

这个笨弟子的问题又被传回去了。

那个最聪明的学生极不耐烦地再俯下身去,对弥留之际的犹太大师说:“先生,请原谅,咱们班上最笨的学生要我请教您:‘您说人生就像一条河,到底是什么意思?’”

学识渊博的大师使出最后一点力气,抬起头说:“那好,人生不像一条河。”说完,他双肩一耸,去世了。

真理与空言之间有时真的没有太多的差异。假设这位犹太大师在回答那位笨学生的“傻”问题之前死去,他的那句话“人生就像一条河”也许就会被演绎成一套深奥的人生哲学。他那些忠实的门生会走遍世界,传播他的智慧。有人也会为此写出很多著作,发表很多感想等。

在接受别人所谓的唯一可行的办法,或者所谓的“板上钉钉”的道理时,要敢于提出创新的思路;挑战一切;不怕提出“愚蠢”的问题;永远不要被权威人士吓倒。

经验比想象中更根深蒂固左右我们的想法。我们常常认定:“那事过去已经试过好几次了,那是不可能的”、“就是因为如此,这样的道理才行不通”。

我们应该从因循守旧的观念中解放出来,珍惜创意,发扬光大,产生出崭新的情境。

20世纪60年代,每个田径教练都这样指导跳高运动员:跑向横竿,头朝前跳过去。理论上讲,这样做没错,显然你要看着跑的方向,一鼓作气全力往前冲。可是有个名叫迪克·福斯贝利的小鬼,他临跳时转身搞了个花样,用反跳的方式过竿。当他快跑到横竿时,他右脚落地,侧转身180度,背朝横竿鱼跃而过。时代杂志上称之为“历史上最反常的跳高技法”。当时大家都嘲笑他,把他的创举称为“福斯贝利之跳”。还有人提出疑问:“此种跳法在比赛中是否合法。”但令专家们奇怪的是,迪克不仅照跳他的,还在奥运会上“如法炮制”,一举获胜。而现在,他的跳法已是全世界通行的跳法。

有些情况下,所谓的“传统智慧”不能适用于新的环境,放弃有时候是最佳的解决途径——放弃过去、放弃传统、放弃定式,还有,放弃自己。

正如俗语所说“穷则变,变则通”;当遇到困难时,不要立即认为难解决而泄气。注意不要被自己的想法、主观意识与既有的知识所拘束;重新坦诚地审视事态,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新方法。

若难事来临时,只凭自己的感觉、记忆、印象及价值观来决定行为,而不能就事论事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去行为,则生活必然终生受挫,也无法真正地解决问题。

许多已经成形的思想或理念,在行动中常常支配着我们的行动。让我们的头脑逐渐懒惰,不愿意跳出这个固定思维模式,用一种更为合适或者说简洁的方法去思考、去行事。老子曾经指出“启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凭借自身的感觉、记忆为行动指导、不能客观对待事情,便很难解决问题。唯有一种“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客观态度,挣脱思想枷锁的束缚,才能就事论事将问题解决掉。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