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儿童教育 >礼记中的智慧名言故事 > 第十一章 教学之道2
第十一章 教学之道2
作者:刘加临   |  字数:6109  |  更新时间:2015-03-19 11:24:37  |  分类:

儿童教育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发然后禁,则扦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罪过已经发生了然后加以禁止,那教育就会格格不入,不能战胜邪恶;就学时期已过,然后才来学习,那么就会相当劳苦而难有成就;杂乱地施教而不遵循进度,那就破坏了知识的系统性而不可收拾;独自学习而没有学习的朋友一起交流和切磋,那就会孤陋寡闻,知道的很少了;结交不正派的朋友,会违背老师的训诲,染上不良的癖好,会荒废自己的学业。这六项是致使教育失败的原由。

汉朝的时候,在西南方有个名叫夜郎的小国家,它虽然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可是国土很小,百姓也少,物产更是少得可怜。但在西南方的小国中,夜郎最大。于是,夜郎国国王便认为自己是全天下最大的国家。

有一天,夜郎国国王与部下巡视国境的时候,他指着前方问道:“这里哪个国家最大呢?”部下们为了迎合国王的心意,于是就说:“当然是夜郎国最大啊!”走着走着,国王又抬起头望着前方的高山问道:“天底下还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吗?”部下们回答说:“天底下没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了。”

后来,他们来到河边,国王又问:“我认为这可是世界上最长的河川了。”部下们仍然异口同声地回答说:“大王说得一点都没错。”从此以后,无知的国王就更相信夜郎是天底下最大的国家了。

有一次,汉朝派使者到夜郎国去,夜郎国国王问使者说:“汉朝和我的国家比起来哪个大呢?”使者一听吓了一跳,他没想到这个小国家,竟然无知地自以为能与汉朝相比。其实,夜郎国只和汉朝的一个县差不多大,但从此给后世留下了笑话,夜郎国国王也成了妄自尊大的代名词。

一日,一只浅井的青蛙见到了一只东海大鳖,便兴致勃勃地对它说:“我可快乐了!出来就在井栏边跳来跳去,进去就在井壁的砖缝中休息;跳入井中,水就泡着我的两腋和腮;游到浅处,泥汤就没了我的脚。我独占一井之水,螃蟹和蝌蚪都没法跟我相比,你何不也下来看看呢?”

东海之鳖来到井边,左脚还没进去,右膝已经被卡住了。东海之鳖慢慢退了出去,然后对这只浅井青蛙描述了大海的样子:“千里之遥不足以说明大海的广阔;千仞之高不足以说明它的深度。大禹时十年九涝,海水也没有增加多少;商汤时八年七旱,海水也不见减少多少……”

浅井的青蛙听得目瞪口呆,惊恐万分,茫茫然若有所失。它何尝想到还有比它的一方水井更大的世界呢?

独自一人没有任何交流和沟通的学习,就会妄自尊大,进而刚愎自用。学习知识,与人多交流,才能弥补自己的不足,才能有更大的成就。古今中外许多善于读书治学并且成大器者,大多十分重视结交学友,并在讨论与交流中获益匪浅,道理就在于此。

三国时,孟宗就学于南阳人李肃。他的母亲特意为他缝制了厚褥大被,为的是孟宗能多交些学友,厚褥大被就是为夜晚同寝的同学准备的。宋朝大文学家范仲淹在写作过程中,经常请同时代的许多名士同床共读,油灯的烟把蚊帐顶熏得漆黑。

在现代社会,“独学而无友”就意味着与社会脱节,与现实脱节。西方哲人说过:“任何人都不可能是一座孤岛。”尤其在职场,“独学而无友”只会成为职场关系的失败者。与人为善,将自己看作是集体的一部分,才能团结协作,为集体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实现自己更好的发展。

宝贵的思想火花就是在这种不断地讨论、争论中迸发的。与人交流讨论,才能丰富自己的思想,开拓自己的视野,纠正自己的错误。对企业来说,闭目塞听,不知政策导向和市场行情,埋头生产自己认为很先进的产品,怎么可能在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呢?所以,企业更应该及时地了解市场前沿和同行动向,调整自己的战略,在不断的学习改进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成为最后的赢家。

君子之教喻也

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君子的教育方法是开导,即引导而不强制,勉励而不加压力,启发而不一灌到底。引导而不强制,师生关系就融洽;勉励而不加压力,学生学起来就轻松容易;启发而不一灌到底,就会使学生勤于思考。学生与老师亲切融洽,学习轻松而勤于思考,这样的老师可算得是善于开导了。

大文学家陶渊明隐居田园后的某一天,有一个读书的少年前来拜访他,向他请教求知之道。少年希望能从陶渊明这里讨得获取知识的绝妙之法。

陶渊明

见到陶渊明,那少年说:“老先生,晚辈十分仰慕您老的学识与才华,不知您老在年轻时读书有无妙法呢?若有,敬请授予晚辈,晚辈定将终生感激!”

陶渊明听后,捋须而笑道:“天底下哪有什么学习的妙法?只有笨法,全凭刻苦用功、持之以恒,勤学则进,怠之则退。”

少年似乎没听明白,陶渊明便拉着少年来到田边,指着一棵稻秧说:“你好好地看,认真地看,看它是不是在长高?”

少年很是听话,怎么看,也没见稻秧长高,陶渊明说:“其实,它每时每刻都在长,只是我们的肉眼无法看到罢了。读书求知以及知识的积累也是同样的道理!天天勤于苦读,天长日久,丰富的知识就装在自己的大脑里了。”

说完这番话,陶渊明又指着河边一块大磨石问少年:“那块磨石为什么会有像马鞍一样的凹面呢?”

少年回答:“那是磨刀磨的。”

陶渊明又问:“具体是哪一天磨的呢?”

少年无言以对,陶渊明说:“村里人天天都在上面磨刀,日积月累,才成为这个样子,不可能是一天之功啊。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习求知也是这样,若不持之以恒地求知,每天都会有所亏欠的!”

少年恍然大悟,陶渊明见此子可教,又兴致极好地送了少年两句话:“勤学似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日有所亏。”

郑国的师文想学弹琴,他听说鲁国的师襄弹琴的时候,鸟儿能踏着节拍飞舞,鱼儿也会随着韵律跳跃,十分向往。于是,他便离家来到鲁国拜师襄为师。

师襄手把手地教他调弦定音,可是他的手指十分僵硬,学了三年,竟弹不成一个乐章。师襄没有办法,无奈地说:“你可以回家去了。”师文扔掉琴,叹息道:“我不是不会指法,也不是不能完整地弹一首曲子,而是我心不在琴弦上,心里也没有音乐。由于内心找不到音乐的感受,所以手指就不能和琴弦相配合了。你再给我一些时间,让我找一找音乐的感受。”过了不久,师文来见师襄。师襄说:“你的琴练得如何?”师文告诉他:“我已找到音乐的感受,请听我弹一曲。”

于是,师文开始拨弄琴弦。他首先奏响了属于金音的商弦,使之发出代表八月的南吕乐律,只觉琴声挟着凉爽的秋风拂面,似乎草木都要成熟结果了。

面对这金黄收获的秋色,他又拨动了属于木音的角弦,使之发出代表二月的夹钟乐律,随之又好像有温暖的春风在耳畔回荡,顿时引来花红柳绿,好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色。

接着,师文奏响了属于水音的羽弦,使之发出代表十一月的黄钟乐律,不一会儿,竟使人感到霜雪交加,江河封冻,一派肃杀景象如在眼前。

再往下,他叩响了属于火音的徵弦,使之发出代表五月的蕤宾乐律,又使人仿佛见到了骄阳似火,坚冰消释。

在乐曲将终之际,师文又奏响了五音之首的宫弦,使之与商、角、徵、羽四弦产生和鸣,顿时在四周便有南风轻拂,祥云缭绕,恰似甘露从天而降,清泉于地喷涌。

这时,早已听得如痴如醉的师襄忍不住双手抚胸,兴奋异常,当面称赞师文说:“你的琴真是演奏得太美妙了!即使是晋国的师旷弹奏的清角之曲,齐国的邹衍吹奏的律管之音,也无法与你这令人着迷的琴声相媲美啊!他们如果能来此地,我想他们一定会带上自己的琴瑟管箫,跟在你的后面当学生的!”

古时候有个叫薛谭的人喜欢唱歌,他唱歌很好听。薛谭在学习唱歌的时候拜当时歌唱得非常好的秦青为老师,跟秦青学唱歌。秦青也很耐心地教他,告诉他应该怎样练音,怎样唱出节拍,怎样在唱歌时投入情感等。薛谭学了一段时间后,他的歌唱得好听多了,但是他还没有把秦青的本领全部学到手便自以为学会了,可以出师了,便向秦青提出要告辞回家。

秦青听到薛谭不打算继续学习而要告辞回家的意思后,也不劝阻,就在薛谭临行的这天,在郊外的大路旁设酒为他送行。当饮完临别酒后,秦青自己对着他的学生——薛谭打着节拍,自己唱着送别的歌曲。秦青唱着、唱着,他的歌声慷慨悲壮,在树林中萦绕,树木都仿佛被这抑扬动听、悲壮激昂的歌声振动了。那歌声优美动听、婉转洪亮,在天空回荡,连天上的彩云也仿佛是被什么阻住,不浮动了,好像伫立在天空静听。

听到秦青为自己送行唱的歌一会儿慷慨悲壮,抑扬动听;一会儿优美洪亮,婉转悠扬。薛谭这才意识到自己还没有学完秦青老师的全部技术,自己唱得远不及老师好,内心感到非常惭愧。于是,薛谭忙向秦青道歉,请求回到老师身边继续学习深造。

学习任何技艺,若只满足于表面的简单操作,就只能学得个皮毛。若想精益求精,就必须用心,苦下功夫,使自己深入进去,这样才能把真本事学到家。而且有恒心的人,坚持每天进步一点点,逐步积累起来就会前进一大步。没有恒心的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得了东西也会渐渐淡忘,终究一事无成。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这种人就要广博地学习、详细地探究、谨慎地思考、明晰地分辨、笃实地履行。有些知识不学习就罢了,学习了还不能学懂学通,就不会放弃学习;有问题不问就罢了,问了还不知道,就不放弃继续问;有疑问的时候就一定会思考,思考了之后不能得到结果,也不会放下不思考了;有模糊的地方一定会分辨清楚,分辨不明白,就不会轻易放下;要履行的,不笃实履行成功不了,就不能停止。别人一次能够做到的,自己做他一百次。别人十次就能做到的,我做一千次。如果能照这个思路做下去的话,即使是愚昧的人也一定会变得聪明,即使是柔弱的人也一定会变得刚强。

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学。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赚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疼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

匡衡画像

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

凿壁偷光

匡衡读完这些书,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想继续多看一些书的愿望更加迫切了。

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一天,匡衡卷着铺盖站在大户人家门前。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吧,我到您家里白干活不要报酬。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

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地猎取,培养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随之而消亡,博学遂成为不可能的事。

贾岛是唐代诗人,屡次应试没有考中,一度出家当和尚,后来听从韩愈的劝告还了俗,当过小官。他作诗时,为了用准某个词,经常反复苦吟思索。

贾岛画像

有一天,他骑驴访问隐居的友人李凝,正好友人外出未归,他便在门墙上题诗一首,描绘李凝隐居地的幽静景色,叙述自己来访不遇。

从李凝隐居地往回走,贾岛一直觉得这首诗中的“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不够形象传神,应该改为“敲”。但改为“敲”之后,又觉得用“推”比较好。

贾岛在驴背上陷入了反复思索之中,开始犹豫不决起来。不知不觉间他用手做出推和敲的姿势,想把这个字定下来。这样一直走到长安城里,他还是做着手势不断苦吟。

这时,当时任长安地方长官的韩愈出门办事。贾岛由于太专心了,一头撞进韩愈的仪仗队还不自觉。仪仗队的士兵见贾岛这么放肆,便不客气地把他揪下来,推到韩愈跟前。

韩愈

韩愈问贾岛,为什么无缘无故冲撞他的车骑?贾岛这时才回过神来,连忙说明是由于在驴背上作诗,神情恍惚的缘故,并非有意冲撞。韩愈是有名的文字家,对这个问题他也产生了兴趣,非但没责备贾岛,反而立马想了很久,然后说:“用‘敲’字好!”于是,这两句就最后定下来,成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改为“敲”字,是用来反衬李凝隐居地在万籁俱寂中更见幽静,也就是响中寓静,这比在万籁俱寂中无声无息地推门要好。从此,韩愈和贾岛成了诗友。

任何一门学问,入门简单,想要深入就必须勤奋。但是想要达到精通的地步,不是仅仅靠勤奋就可以的,你还必须不断地思考和探索。

唐朝画家吴道子小的时候并不聪明,他喜欢画画,但总是画不好。一次画不好,两次画不好,三次还是画不好,最后连他自己也灰心丧气了,认为自己根本就画不出什么好画来。

这一天,他怀着苦闷的心情,没精打采地出门游玩散心。他来到一座庙里,进了大殿,看见有两个妇女正在烙馍。年老的坐在大殿东头做馍,年轻的坐在大殿西头烧鏊子。只见年老的把面团用小擀杖擀成了薄馍,随手又用小擀杖一挑,那馍就像长了眼睛一样,从东头飞到西头,正好落在年轻妇女面前的鏊子上。年轻妇女一面烧火,一面用竹片翻。馍熟了,她也像年老的妇女一样,随手一挑,那馍就飞起来,一丝不差地落在大殿中间的一块木板上,叠得整整齐齐,吴道子看呆了。

吴道子看了一会儿,就走近那年老的妇女身边,问道:“你看也不看,馍就会一丝不差地飞落在西头的鏊子上,这么难的事,你是怎么学会的呢?”那年老的妇女看了他一眼,说:“这没有什么诀窍,也不过是天天烙,月月烙,专心致志,功夫练得久一点,熟一点罢了。”她说完,又忙着烙馍去了。

吴道子一听,恍然大悟。从那以后,他勤学苦练,见山画山,见水画水,见人摹人,见树绘树。天长日久,他终于成了誉满全国的大画家,被人们称为“画圣”。

吴道子像

很多人之所以一事无成,关键就在于不肯勤学苦练,不能让自己的技艺变得纯熟。熟能生巧,只要肯练习,没有做不成的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即使聪明绝顶,也无法握住成功的手。

只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因此博学乃能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越过这一阶段,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

“慎思”为第三阶段。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认真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是为“慎思”。

“明辨”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辨越明的,不辨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

“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实践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的意思。只有目标明确、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