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社科心理 >你和谁在一起很重要 > 第十章 人际交往中的“读心术”和“雷区”
第十章 人际交往中的“读心术”和“雷区”
作者:王剑   |  字数:15065  |  更新时间:2015-02-28 13:43:02  |  分类:

社科心理

要想钓住鱼,就要像鱼那样思考

有句话说得好:“要想钓住鱼,就要像鱼那样思考。”这是因为在和人交往的时候,往往会出现矛盾,而这些矛盾多数是因为双方没有彼此理解造成的。所以,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多为别人着想,换位思考非常重要。

戴尔·卡耐基每个季度都要在纽约的一家大旅馆租用大礼堂20个晚上,来讲授社交训练课程。但是有一个季度,他刚开始授课时,房主提出要他付比原来多3倍的租金。这个时候,入场券已经发出去了,开课的事宜都已办妥。

卡耐基在两天以后去找经理,他首先对经理提高租金的做法表示理解,然后帮他分析了这样做的利弊,他说:“有利的一面:大礼堂不出租给讲课的而是出租给举办舞会的,那你可以获大利了。因为举行这一类活动的时间不长,他们能一次付出很高的租金。租给我,显然你吃大亏了;不利的一面:首先,你增加我的租金,却是降低了收入。因为实际上等于你把我赶跑了,由于我付不起你所要的租金,就得另找地方。”

“还有一件对你不利的事实:这个训练班将吸引成千的有文化、受过教育的中上层管理人员到你的旅馆来听课,对你来说,这其实是起了不花钱的活广告作用。请仔细考虑后再答复我。”讲完后,卡耐基告辞。最后,经理让步了。

整个过程卡耐基没有谈到一句关于他要什么的话,他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的。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最后的结果对他非常有利。所以说,设身处地替别人想想,了解别人的态度和观点比一味地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作争辩要高明得多,不管在谈生意还是说服别人的时候都是如此。

当你准备见一个你不太了解的人时,不妨了解一下他目前最得意的事情。没有谁不喜欢听好话,每个人都喜欢享受被人承认的感觉,所以人的成就越大,就越希望别人能够看到。当你一见面就和他谈论他最引以为豪的事情,别人当然非常高兴,对你也就会有好感了。

儿子不喜欢吃菠菜,母亲看到情况后,并没有用强制的方法逼他吃,也压根没提菠菜营养多么丰富、多吃菠菜有什么好处,因为她知道孩子并不关心这些。何况,强迫的方法也不会持久有效。

她对孩子这样说:“杰克不是老欺负你吗?为什么呢?因为他比你长得强壮。你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强壮吗?因为他每天都吃很多菠菜。”于是,孩子立即对菠菜产生了兴趣。以后的日子里,不用母亲说,他总是把餐桌上的菠菜吃得一干二净。

这就是换位思考的优势,也就是那句“要想钓住鱼,就要像鱼那样思考”的具体运用。善于换位思考的人,常常能从别人的角度审视自己的方法,从多个角度综合考虑问题,结果,往往能找到更广阔的天地。

由此,我们该明白卡耐基名言的含义:“无论你本人多么喜欢草莓,鱼也不会理睬它。只有以鱼本身喜爱的蚯蚓为饵,它才会上钩。”

言谈习惯最能透露一个人内心的秘密

“闻其声,知其人。”一个人的言谈习惯很容易透露内心的秘密,因为内心感受直接影响声音的大小、韵律、语速、语气等,心情直接影响着他谈论的话题、他交谈的兴致等,性格直接影响着他的表达方式,是直截了当,还是委婉曲折,还是冷嘲热讽等等。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个人的言谈习惯所透露的信息。

读心要点一:通过声音知人性格

声音高亢尖锐。这种人精力充沛,有强烈的自信心,待人真诚,气质优雅,荣誉感强,不管走到哪里,都容易成为焦点;

声音温和沉稳。这种人属于慢条斯理型,经常上午有气无力,但是下午却活泼起来。他们富有同情心,内心善良。开始时和他们难以交往,但是他们却是忠实可靠的人;

声音沙哑。这种人斗志昂扬,善于凭借个人能力拓展势力,经常是领导人,不少成功的政治家、文学家、评论者有这种音质;

声音粗而低沉。这种人乐善好施,喜欢当领导,他们喜欢四处活动而不愿静候在家。如果是女性,她的人缘较好,容易得到别人的信赖,好相处;如果是男性,他正义感强烈,谨小慎微,但情感脆弱;

声音抑扬顿挫。这样的人内心诚实,自我显示欲强烈,有一定的领导才能;

声音不断提高。这种人自我意识比较强,喜欢我行我素,不在意别人的意见,不会变通,比较顽固,甚至会自以为是;

声音很大。这种人性格外向、粗犷和豪爽,他们自信心强烈,为人热情,敢于直抒己见,不喜欢拐弯抹角绕圈子。他们善于社交,但脾气暴躁,情绪起伏大,容易激动;

声调波澜不惊、一平如水。这种人性格比较内向,表面上少言寡语,待人冷漠,实际上,内心充满热情,只是比较善于掩饰自己的感情罢了。他们不会贸然行事,不打没把握的仗;

声音娇滴滴而黏腻。发出这种声音的那个人通常非常渴望得到别人的喜爱,但心浮气躁,有时过于希望招人喜欢反而招人烦。单亲家庭的女孩,往往有这种语调。男性若发出这样的声音,多半是受宠惯了,他们做事被动消极,优柔寡断,没有男子汉气概。

读心要点二:从话题看人心

一个人喜欢说什么话题,与他内心的想法,与他的兴趣爱好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从话题可以看人心。

话题偏重于与自己有关的事情,例如家庭、职业、成就等,这种人自我意识强烈,喜欢以自我为中心;

话题偏重于别人的秘密、小道消息等,这种人猎奇心理强烈,有些八卦,难获得真正的友谊,内心非常孤独;

话题偏重于恋情、爱情等,这种人一般对性有强烈的欲望;

话题偏重于不平、不公的事情,这种人一般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比如,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不热爱自己的工作;

话题经常跑偏、很离谱,这种人思维不够集中,逻辑思维较差;

话题偏重于车子、衣服、手表、鞋子等,这种人一般有强烈的虚荣心,爱面子,比较追求享受;

不愿意说出自己的话题,而是喜欢讨论别人的话题,这种人怀有宽容精神,有大家风范;

极端避免谈到性问题,这种人可能内心对性问题怀有浓厚的兴趣。

读心要点三:从说话方式读人心

说话是一门艺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话方式,能反映出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内心想法。

旁敲侧击。这种人善于听弦外之音,较为圆滑世故,经常话里有话,一语双关;

软磨硬泡。这种人顽固,脸皮比较厚,有一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啰里啰唆。这种人凡事喜欢斤斤计较,满腹牢骚,缺乏自信,爱掩藏真实想法,说话含糊其辞,但内心善良;

口无遮拦。这种人说话不经大脑思考,经常得罪人,看起来豪爽,实际上靠不住。因为他们守不住秘密,可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说话简洁。这种人性格多豪爽、开朗、大方,做事果断,凡事敢想敢做,拿得起放得下,有开拓精神;

喜欢恭维。这种人比较圆滑世故,懂得投其所好,随机应变的能力很强;

说话礼貌。这种人一般有一定的学识和修养,懂得尊重别人,有一定的包容力;

不依不饶。这种人得理不饶人,爱辩论,经常气势凌人,看似很要强,其实是个弱者,天真地以为从口头上战胜别人就能真正击败别人。他们的人际关系很糟糕,内心充满害怕和孤寂。

读心要点四:从常见的口头语看人心

每个人都有习惯性的口头语,这些口头语能反映一个人的性格、习惯和内心世界。

“听说”、“据说”、“听人讲”。喜欢用这些词的人善于给自己留余地,他们见识很广,为人圆滑,但是决断力不够;

“还有”、“另外”。经常说这些词的人,好奇心强烈,喜欢插手各种各样的事情。他们头脑灵活,思维敏捷,但耐心和持久力不够;

“不”。喜欢说“不”的人并不是真的否定,尤其是女人,说“不”往往是反话,显得女人味十足,是女性温柔的表现。她们的心非常软弱,嘴巴上说“懒得管你”,其实内心却很在意;

“总而言之”。爱说这个词的人往往是喜欢说教的人或完美主义者,他们喜欢不断总结,生怕别人不信任自己,害怕自己没有准确传达意思,有些唠叨,事必躬亲,喜欢啰唆、教训人;

“尽管如此”。说这话的人先认同对方再反驳,为人较为圆滑;

“就算是……差不多”。说这话的人是想逃避责备,才用这样的话搪塞;

“反正”。喜欢说这话的人比较消极被动、处事悲观,“反正我不行”,还没努力就绝望放弃;

“是啊”。说这话的时候还有点头的动作,一般表示真心赞同。如果重复两次以上说这话,则可能是敷衍;

“或许是吧”、“大概是吧”、“可能是吧”。喜欢说这话的人自我防卫本能特别强烈,不会把内心真实的想法告诉别人。他们处事冷静,人际关系和工作都不错;

“我只对你说过”。喜欢说这话的人往往喜欢泄露别人的秘密,所以,千万别把秘密告诉他;

“我不是说了嘛”。喜欢说这话的人诚实、有责任感、受人信赖,但是爱唠叨,性情顽固,不懂变通。

读心要点五:从说话时的动作看人心

人在说话的时候,总是伴随着一些动作,这些动作是习惯性的,有的是为了加强语气,有些是为了配合话题内容,有些则是为了加强说话效果等。总之,说话时不同的动作有不同的含义。

说话时不停地点头。看似认同别人的看法,实则表明这种人处事轻率大意,没有什么独立承担能力,承诺却往往无法兑现;

说话时不停地摇头。显得对别人不尊重,这种人往往心高气傲,自视过高,却轻视别人;

说话时不断抹头发。这种人个性突出,爱憎分明,尤其疾恶如仇。他们善于思考,做事细致;

说话时喜欢抖腿。这种行为举止看起来不雅观,这种人最明显的表现是自私,不懂得考虑别人的感受,凡事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尤其对妻子的占有欲很强。对别人吝啬,据说“守财奴”欧也妮·葛朗台也喜欢抖腿;

说话时盯着别人看。这种人支配欲很强,而且确实有某种优势,喜欢向别人表现自己。他们喜欢我行我素,为人慷慨,经常和不相干的人在一起,有不少酒肉朋友。

适当暴露自己的缺点,让对方更容易接近你

大多数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习惯于把自己的阳光面展现给对方,就算存在不足和缺点,也本能地藏着掖着,生怕被对方知悉。这种做法固然有其好的一面,但也存在不足。

常言道:人无完人。当我们竭尽全力地将完美无缺的形象展示给世人时,必然会引起他们的怀疑,甚至使他们产生排斥心理。他们会觉得越是完美的东西越不真实,其虚伪的外表下必然遮掩着不轻易示人的阴暗面。一旦对方产生怀疑,必然促使双方的交往向更为深入的方向发展。

心理学家曾经指出过: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人们在适当的时机以适当的方式暴露一下自己的缺点,能够更容易赢得他人的信任。人类行为学家也通过研究发现:那些能够客观、全面地评判自己缺点并适当暴露自己缺点的人更容易成功,而那些挖空心思隐藏自己缺点的人由于不敢正视自己缺点,其缺点必然会难以清除,甚至有可能与其相伴一生,从而影响到其成功之路。

伊索曾经说过:“掩饰一个缺点,结果会暴露另一个缺点。”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有掩饰自身弱点的倾向,他们认为展示一个完美的自己才能获得别人的青睐。而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掩饰掉所有缺点,本身就是最大缺点。同时,纸终归包不住火,小缺点迟早会暴露出来。

适当暴露自己的缺点,可以让对方更容易接近你。这是一种心理策略,可以运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掩饰自身缺点的行为并不明智,无论是在职场上、情场上都是如此,甚至有可能适得其反。

首先说一说为什么应该在职场上适当地暴露自己的缺点。

有些人在求职的时候,总喜欢在主考官面前自吹自擂,把自己的形象无限拔高。然而,那些久经沙场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哪里是吃素的,他们看一看求职者的简历,听一听求职者说话,观察一下求职者的举动,就基本上能够判断出这个人有几斤几两。那些刻意掩盖自己的缺点的人完全逃不过主考官的眼睛,甚至还给对方留下非常糟糕的印象。相反,如果一个人能够恰如其分地自我揭短,则会取得意料之外的效果。

一个年轻人前去应聘软件设计师,他在自我介绍时这样自我暴露缺点:“我酷爱软件设计,曾经设计过非常成熟的产品,但是我也有一些不足,我对软件营销过程缺乏了解,对舞文弄墨更是没有什么心得。”这个年轻人非常聪明,他在明确表明自己优势的同时,又暴露了自己的缺点,让招聘者觉得他非常诚实。妙处在于,这个男青年所暴露的缺点,与其所应聘的职位没有太大关系,自然不会影响主考官在对他的专业能力评估。

在职场上,暴露出一定的缺点并不是坏事。在充满竞争氛围的职场中,一个完美而毫无缺点的人会遭人嫉恨,会被人孤立。如果连上司都对你敬畏三分,那你的晋升之路就注定不平坦了。因此,有些聪明人会故意暴露自己的一些不足,尤其是无关痛痒的不足,从而带给同事和上司安全感,也避免自己遭遇不测。当然,在职场上,你也不可以太过幼稚,将自己的致命缺点暴露出来,这样就有可能饭碗都保不住了。

再来说一说为什么应该在情场上适当地暴露自己的缺点。

在情场上,也是同样的道理。偶尔暴露一下缺点,能迅速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让对方感受到你这个人非常坦率。在恋爱的前期适度地暴露自己的缺点往往更为明智,不会让两人相处过久时,随着自身缺点的自然暴露,让对方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

一对青年男女刚开始谈恋爱,男孩对女孩说:“我的事业心比较重,有些时候未必能顾全家里。”女孩对男孩说:“我有时候比较任性,在我耍小性子的时候,你可要哄着我点儿哦!”打了这些预防针,如果在交往中出现一点小状况,双方也就有了思想准备,心理落差不会特别大。

最后说一说为什么应该在普通交际场合适当地暴露自己的缺点。

如果你经常仰望星空,就不难发现,当月亮越明亮的时候,越难以看清四周的星星。人际交往中也存在这样的现象:一个堪称完美的人,往往不那么随和,也不会有太多的“哥们儿”。归根结底,就是“完美”惹的祸。

完美的人通常会执着地追求完美,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有比较高的要求,从而给交往对象带去压力。在交往对象眼里,也会觉得过于完美的人,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需要仰视才行,在这种情形下,双方必然存在距离感。所以,如果你是一个才能非凡的人,请记住偶尔犯一些小错误或者耍耍活宝,这样更能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

心理学中有一个“犯错误效应”,主要讲的是才能出众但有错误的人,最具有吸引力。社会心理学家这样诠释该效应:一个人适当地暴露自己一些小的缺点,一方面,能够让别人感到他是人而不是神,因而会减少心理隔膜。要知道,很少有人愿意和一个完美无缺的人相处,因为那意味着要经受压抑、恐慌和自卑。另一方面,能够让人们感到他的真诚和对人的信任,因而为这个人的品质所折服。

总之,当你为人处世的时候,尽量不要表现得完美无缺。以普通的视角反观自己、约束自己、要求自己,适度地暴露自己的缺点,反而更具有亲和力,更容易让人接近。

学会套近乎,让别人感觉你是“自己人”

套近乎是人际交往中的一个重要技巧,尤其是在与陌生人沟通的过程中十分有效。通常来说,套近乎就是针对交际双方各自的特点,在志趣、经历、理想、喜好、家庭等方面寻找到共同之处,然后针对这些共同点进行沟通,从而为双方的交流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氛围,赢得对方的认同与接纳。

很多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我的交际圈子这么小,而那些有头有脸的人物的交际圈子那么大?其实那些有头有脸的人物与小人物的最主要区别之一,就是他们认识的人比小人物多。换个角度看,正是因为他们认识的人多,所以他们成功了,而那些认识的人非常有限的几乎都沦为了小人物。

很多有头有脸的人,扩大人际圈子最重要的武器就是套近乎。他们属于人群中非常稀有的一个小群体。不像其余高达80%以上的人一样习惯于等待别人主动打招呼,而是主动地走到别人跟前,想方设法地与人攀谈。当他对希望与之交往的对象以主动热情的方式进行自我介绍后,至少在别人眼里留下了印象,而不是擦肩而过的路人。

美国总统罗斯福是一个交际能手。早年还没有被选为总统时,在一次宴会上,他看见席间坐着许多不认识的人。如何使这些陌生人都成为自己的朋友呢?罗斯福找到自己熟悉的记者,从他那儿把自己想认识的人的姓名、情况打听清楚,然后主动叫出他们的名字,谈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事。此举大获成功。后来,这些人很快成了罗斯福竞选时的有力支持者。

从罗斯福的故事看,做一个有头有脸的人物,学会套近乎是必修课。罗斯福的成功,还给我们另一个重要启示,就是在套近乎的时候一定要做足功课,有备而来,只有这样才能套得结实、套得牢靠。如果在套近乎前不做任何准备,向对方问好后,就不知道如何将话题继续下去,那么这种套近乎的行为也是苍白无力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套近乎就等于套交情,二者是一回事。而要套交情,首先你自己要做到“交情”,就是敢于交出真心、以真诚的态度与别人搭讪。当对方感受到你的真情后,才会把他的情谊交出来。只有到了这时候,你才能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套交情”也就是套近乎。

套近乎,最有效的武器就是语言。只有把话说得圆满、说得好听、说得勾人,才能够迅速消除彼此之间的陌生感,拉近双方的情感距离,营造出最和气的沟通气氛,进而构建起稳固而友好的关系。那么,应该怎样和他人尤其是陌生人“套近乎”呢?

(1)通过谈论对方的外貌来“套近乎”

在和陌生人沟通的时候,恰当地谈论对方的外貌是一种很不错的“套近乎”的方式。因为,大多数人对与自己相关的话题是比较感兴趣的,包括他们的外貌。当然,谈论对方的外貌要谈得巧妙,谈得有分寸,不吝赞美,切忌戳人痛处。

公司有新同事入职了,他叫王悦然,这个女孩显得谨小慎微、不善沟通。公司的老员工也是交际能人,胡大姐刚与王悦然沟通,就巧妙地把话题引向这位新同事的外貌上。“哎呀!小淼,你长得太像我的一个堂妹了!我刚才差点把你当成她呢!”王悦然说:“是吗?”

胡大姐笑吟吟地说道:“真的。你们俩都这么苗条,都是这样的鹅蛋脸,都有一双大眼睛,还有这小嘴——嗨,真的是太像了。而且气质都这么像,都非常文静。”听胡大姐说得那么认真、那么友好,王悦然眼里闪烁出惊喜的光芒。

胡大姐套近乎套得非常具有艺术性和灵活性。她把王悦然与自己的堂妹拴在一起,不但借此赞美了她的漂亮,而且暗含着会把对方当成堂妹一样看待的意思,这自然能获得王悦然的好感与亲近。

(2)根据需要讲一些场面话

为人处世,不管你内心愿不愿意,都应该讲一讲场面话,讲讲场面话至少能够让大家在面子上过得去。

什么是“场面话”呢?简单地说,就是让别人高兴的话。尤其是在参加别人的生日聚会、婚礼等场合上,学会以场面话套近乎,就不会出现冷场的现象。当然,如何说场面话才是最佳的,对此没有一个标准,需要你视情况而定,灵活地把握。不过,说场面话也要适度,不要说得太多显得虚伪而肉麻。如果你能把“场面话”讲好,对人际关系必定会有很大的帮助,成为受大家欢迎的人。

(3)套近乎的时候要把握个人情绪热度

既不要太过热情,也不要太过冷淡。太过热情,会让人产生怀疑和误解;相反,如果总是一副冷冰冰的表情,就只能与良好的人脉擦肩而过。

(4)通过对方的名字来“套近乎”

在与人初次见面的时候,如果把对方的名字挂在嘴边,会让人感受到自己受到了重视。如果能够进一步对对方的名字进行恰当的品评,那就能更加赢得对方的好感。比如说,当遇到一个叫“志强”的朋友,你可以这样说:“心怀大志,奋发图强,你的名字真是意味深远啊!”当面对一位叫“海平”的朋友,你可以随口吟出“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你还剖析对方的姓名,引出大富大贵、前途无量之类的话。

总之,适当地围绕对方的姓名来交谈不失为一种和陌生人“套近乎”的好方法。当然,切不可嘲笑、讥讽别人的名字,比如两个人见面后,一个人听到对方报出来的名字是“倪玄荪”,于是打趣道:“这么说,我是祖宗了。”弄得对方满脸通红。

(5)以感谢的方式去实现“套近乎”的目的

很多自以为是的人,通常会把自己想得比较崇高、伟岸、博爱,如果你适当对他表示感谢,他会有一种成就感。比如说,面对一个曾经在无意之中帮助过你的陌生人,你可以找准机会表示感激,这样就容易使对方获得一种荣耀感,从而在无形之中拉近彼此之间的感情距离,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总之,在与人套近乎的过程中,把话说到位,能够迅速地缩短双方的感情距离,为双方下一步交往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一定要注意选准角度、选好方式,以发乎自然而不是刻意雕饰出的话语不着痕迹地赢得对方的好感。

人际交往中的“雷区”——你不得不警惕的5种人

看过笑傲江湖的人都知道,里面有个‘君子剑’岳不群。他行走江湖20多年,为人坦荡,处处侠义周正,博得了大家的好评。但在最后,他却逐渐变成了一个伪君子,为了得到一本剑谱,他将剑谱的主人林平之收入门徒,促成女儿与林平之的婚事,最后竟又将林平之置于死地,对结发妻子也是百般蒙蔽,最后沦落成了不人不妖之徒。

在生活中,我们也难免会遇到这样的伪君子。因此在交友过程中,一定要近君子,疏小人,宁缺毋滥。鲁迅先生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朋友不在多,在于精。在社会生活中人际交往也是这样,要看清什么人能交往,什么人要远离。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此在和别人打交道时切不可掉以轻心。

如果不想惹麻烦,以下5种人是我们应该敬而远之的:

第一,远离喜欢搬弄是非者。

哪个背后无人说,谁在背后不说人。我们平常的评价和议论都是正常的,但有些人喜欢听风就是雨,爱捕风捉影、胡编乱造,这就是那些爱搬弄是非的人。

一般来说,喜欢搬弄是非者喜欢造谣生事。这种人把造谣生事当成家常便饭一样,并乐此不疲。为了谋取个人的利益,不惜诽谤别人,甚至挑拨离间,好从中坐收渔翁之利。

营销部的小齐是个喜欢搬弄是非的人,总是喜欢用卑鄙的手段抢别人的客户,还经常向领导打小报告,大家都不喜欢她。有一次,小齐的一个客户突然与她中止了合作,她便怀疑有人暗中做手脚,于是可怜地说:“我又不是什么小姑娘,也没什么姿色,只得从你们年轻人嘴下捡饭吃。不过抢别人客户的事我可做不出来,我对得起自己的人品。”大家都在看笑话,小李却忍不住说:“啊呀,谁给我一个垃圾袋,我吃坏东西了,想吐。”从这以后,小齐总是和小李过不去,还经常去老板那搬弄是非,打小报告。

爱搬弄是非者,必为是非人。明枪易躲暗箭难防,面对小齐这样的人,小李应该敬而远之,惹不起还躲不起吗?这种爱搬弄是非的人没有明显的标志,但时间一长便会露出蛛丝马迹。这类人一般喜欢阿谀奉承,嘴甜如蜜,爱拍马屁,更会无中生有说别人坏话。

第二,不孝顺的人不可深交。

俗语说:“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如果对养育自己的父母都不能爱戴的话,那对其他人也好不到哪里去。对自己的亲人都不能付出感情,又如何指望他会对朋友付出真心,即使目前他对你不错,但难免不是因为利益所在或其他原因。

一个不孝顺的人,最起码是丢失了做人的准则,如果一个人不善良、不仁义,又岂可深交。这种人大多处事冷漠,只相信眼前的事,做事往往都是利益使然。

尊老爱幼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做人应具备的道德准则。一个不孝顺的人,也不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一个没有感恩之心的人也难以获得别人的真心。因此,如果身边有不孝顺的人,切不可深交。

第三,少和喜欢吹牛的人打交道。

社会上许多虚荣心强的人喜欢吹牛,爱吹牛的人通常都很虚伪,他们试图通过吹牛来抬高自己的身价。爱吹牛的人往往不可信,你不知道他说的话哪句是真、哪句是假,因此对于爱吹牛的人还是少打交道为好。

小辉和小陈同是公司的设计师,一次,公司接了一个大项目要求小辉和小陈一起做。小陈因有事要请几天假,便对小辉说:“小辉,这方案我做了一半,但家里有事得走一两天,你把剩下的做完,没问题吧!”小辉拍着胸脯说道:“没有问题,小意思,你就放心吧!”几天后,小陈回来,发现方案一动没动,但小辉还是底气十足地说:“这不还有两天时间嘛!你就交给我。”结果是方案没按时完成,两人同挨了一顿批。小陈后悔地说:“哎,早知道小辉是个爱吹牛的人,我还……”

爱吹牛的人喜欢说大话,因此他们说的话切不可全信。如果正在和他们打交道,那尽量少说话,适时地点头应声即可,也可适当表现出对他的赞赏。但是想要深交的话,还是算了的好。

第四,对爱占小便宜的人敬而远之。

有一部分人喜欢贪小便宜,不捞一些小东西就觉得不痛快。这虽然算不上偷那么恶劣,但是影响也不是很好。

对于爱耍小聪明、占小便宜者要敬而远之,这种人往往有很重的私心,重利轻义。凡事只以自己的利益为标准,很难顾得他人的得失。就算朋友丢失了一块金子,他也不会太在意,而如果自己丢失了一颗螺丝钉,他却会痛惜不已。

人人都有私心,这本是很正常的事。虽说做到大公无私很难,但最起码得做到公而忘私。不管是在职场还是生活,吃亏是福,贪小便宜者往往会吃大亏。若和这种人扯上关系,难免也会惹上一堆麻烦事,因此贪小便宜之人不可交,尽量远之。

第五,不和不讲信用的人交朋友。

人无信不立,一个人有没有信用,是基本的品质表现。

假如你着急用钱,准备向朋友借一点,朋友信誓旦旦地答应你,说马上给你汇,但之后却石沉大海、杳无音讯。不仅答应的事没有办,而且仅用一句“我忘了,今天很忙,待会儿”就搪塞过去。这样的朋友,你能放心把心掏出来吗?

一个人如果连一件小事都不能遵守承诺,更别说大事了。不讲信用的人通常靠不住,他们很难相信,因此要做到互相交流和沟通根本不可能,所以身边不讲信用的朋友还是越少越好。

周恩来总理写过这样一副对联:“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可以作为交友的一条重要原则。和以上5种人做朋友难免会让自己麻烦缠身,我们应该要广交朋友,但也要交益友、交良友。

小心当面捧你、背后踹你一脚的人

有人说,人之所以摆脱不了“出局”的命运,就因为“太老实”。这样的人没有花花肠子,不会算计别人,宁愿自己吃亏,也不让别人吃亏。可是,“老实”人生活得并不幸福,他们用惨重的教训告诉所有的年轻人:一定要小心那些当面捧你、背后踹你一脚的人。

老实人不懂得人情世故,不懂得自我保护,只知道按部就班地生活,没有创新和突破,这样一生都会被动,一生注定平庸。凡事都得有个“度”,不会算计别人不要紧,但要有防人之心;不会让别人吃亏不要紧,但别总是让自己吃亏上当。

人老实点儿没关系,但是太老实,没有一点心眼儿,就要不得了。因为太老实是一种顽固,是一种保守,是一种愚昧。很多时候,并不是机会不青睐我们,而是我们不懂得多个心眼儿,太轻易相信别人,总是白白让机会从身边溜走。

小周在单位三年,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对待同事和和气气,但始终挣扎在公司最底层。公司不重用他,同事们不在意他。最后,还因为一件事情被辞退,实在是窝囊到家。

公司有自己的厨房,在一楼,二楼是办公室。中午大家都去一楼盛饭,拿到办公室吃。小周出于好心,总是在吃饭的前10分钟,帮同办公室的同事把饭盛好提上来。第一次,同事们都非常感激。次数多了,同事们就习以为常了,而且下意识认为这是小周应该做的。于是不但不说谢谢,还经常吆喝:“小周,快到吃饭时间了,下去拿饭。”

如果仅仅是让小周帮忙盛饭也就算了,可是同事们得寸进尺,吃完饭后居然把饭盒往小周的办公桌上一放,让小周带到楼下去洗。小周想都没多想,反正自己也要下去,顺便多洗几个饭盒也没事。再说了,他觉得这样大家会念自己的好,会多照顾自己。可是,他想错了。

这一天,同事们吃完饭,照旧把饭盒放在小周的办公桌上。如果是往常,小周会及时把饭盒拿下去洗了。但那天,小周感冒头晕,趴在办公桌上睡了一会儿,没想到睡过头了。恰恰就在小周睡着的时候,一家合作企业的老总来小周的单位视察工作,当他看到小周桌上堆满了饭盒碗筷时,顿时对这家公司的员工素质有了怀疑,继而怀疑公司的实力。最后拒绝了合作。

公司老总非常生气,把气全撒在小周身上,把小周给辞退了。让小周感到心寒的是,同事们居然没有一个站出来说句公道话。

世态很炎凉,做人太单纯就是这般下场。在公司里,太单纯的人往往不受重视,没什么影响力,很难出类拔萃成为领导者。因为单纯的人太善良、太老实,不善于表现,不懂得自我保护。所以,有时候我们不得不违心地戴上面具,假装冷漠,学会圆滑,这样往往可以减少很多麻烦,更容易生存下来。

有这样一则寓言:上帝对一个善良无知的人说:“你将有机会得到一笔巨额财富,而且会获得卓越的社会地位。”很多人对此坚信不疑,从此放弃了所有的努力,一直傻傻地等待上帝兑现承诺。可是他终其一生,也没有等到承诺的实现,最后在愤愤不平中死去。

死后,他质问上帝:“你为什么骗我呢?你让我一辈子白白浪费了,害得我一无所有。”上帝说:“我只承诺要给你机会得到财富,得到较高的社会地位。但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你不去努力怎么能得到机会呢?”

这就是太老实的下场,别人说什么,他就信什么,这样怎么可能有好下场呢?为什么不多留几个心眼儿,想一想别人的话是对是错呢?俗话说:“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人如果太老实,就很容易被人欺负。所以,一定要多个心眼,小心那些当面捧你、背后踹你一脚的人。

在职场上,如果太老实、太规律,就会被其他员工使唤来使唤去,有什么脏活累活都让你去做,其他人则坐享其成;如果事情办砸了,大家都把责任推到你头上,你就成了替罪羊。很多人胆小怕事,安分守己,对人对事总是谨小慎微,从不敢随便得罪别人。即使别人得罪了自己,他们也不会记仇,更不会以牙还牙。反过来,这样的人对别人的小恩小惠会铭记在心,时刻想着怎么报答,即使别人略施小恩小惠并非出于真心。如此看来,老实的人就注定会被人欺负。

娇娇小时候经常被长辈告知:吃亏是福,老老实实为人处世,别人不会亏待你。一直以来,她都是个老实人,为此更是吃了不少亏。最让她印象深刻的是,发生在公交车上的一件事:

那天下午,娇娇精心打扮了一番,带着学历证书、简历乘着公交车去一家大公司面试。在公交车上,她看到一位比较胖的中年妇女站在车上摇摇晃晃,于是好心给那妇女让座。没想到她刚起身,对方就一个箭步冲了过来,撞了她一下,而且一句“谢谢”都没有。原本心情不爽,但娇娇转念一想,让座也是应该的,不是为了别人感谢自己。

可是,下车之后,娇娇发现皮包被划了一道口子,钱包和手机不见了。这时她才猛然意识到,在她起身准备让座的时候,被那个中年妇女撞了一下,当时感觉皮包被拉了一下……身无分文的她站在路边,顿时觉得自己又可怜又可恨,甚至连报警的信心都没有了。

当然,最遗憾的是,那次来之不易的面试机会就这样浪费掉了,因为面试单位的地址存在手机里。

做人太老实,后果很严重,娇娇就是一个典型的倒霉蛋。这样的人没有心眼儿,平时走路目不斜视,不会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身边人讲什么,他们似乎从来不关心。办公室里的人都知道的消息,他们却总是后知后觉。

人们常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为人处世,要多留几个心眼儿,要学会保护自己,免得被欺负、受伤害。心眼儿是谋略的一部分,多留心眼儿,不是让你背后下黑手、算计别人,而是学会察言观色,读懂人心,更好地与人打交道。

吹嘘不要太过火,小心引火烧身

有这样一则笑话:

有个山东人和一个苏州人聊天,山东人说:“听说你们苏州的桥很高。”

苏州人说:“那是当然,去年六月我从一座桥上掉下来,到现在还没落水呢!”

接着苏州人问山东人:“听说你们山东的萝卜很大啊,我很想见识一下。”

山东人说道:“你不用去看了,因为过两天,我们山东的萝卜就会长到苏州来。”

看了这个笑话之后,你一定会对这两位的自我吹嘘行为印象深刻。其实,在人际交往中,自我吹嘘是赢得人际关系的重要技巧。所谓自我吹嘘,就是我们常说的“吹牛”,即把自己某方面的能力夸大,让自己显得更出众。但是,吹牛要注意尺度,否则,吹牛过分了就会把牛皮吹破,结果往往会让自己陷入尴尬,甚至会给自己招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徐先生就是一个爱吹牛的人,而且经常吹牛不着边际,简直让人咋舌,也经常给自己惹来麻烦。有一次,徐先生和一位很久没见面的小学同学在网上聊天。在聊天中,他吹嘘自己是一家房产公司的老总,自称和一些大领导关系很好,一周前刚从国外考察回来。同学一听,信以为真,对他满是佩服。

在随后的几天里,徐先生和同学越来越深入。一天,同学表示要请徐先生吃饭,徐先生欣然同意。在饭桌上,几杯酒下肚之后,同学表示自己想换一份工作,希望徐先生帮忙。徐先生碍于面子,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为了能帮同学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他找遍了七大姑八大姨等亲戚,还赔了一笔钱请客吃饭,最后还是没有成功。

当同学得知徐先生并非什么房产公司的大老板,而是一个无业在家,靠打零工为生的人时,顿时气愤不已。他觉得徐先生欺骗了自己,伤了同学感情。后来,经过那位同学的“宣传”,徐先生的“美好”形象让人印象深刻。

不可否认,适度地吹牛可以提升自己的形象,对结交人脉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吹牛过火,就会弄巧成拙,结果引火烧身,伤的是自己。所以,聪明的你要懂得把握好自我吹嘘的度,注意吹牛的火候。

一般来说,要想通过自我吹嘘塑造你的正面形象,在吹牛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用词恰当,千万不要动不动就用“最”字来夸自己,因为这种“牛皮”最容易被戳穿。比如,某生意人刁某在自我宣传的广告中使用“唯一”、“最大”、“第一”等绝对化用语,但又无法提供相关的合法证明,结果被执法机关查处,并处以1万元罚款。

虽然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们过分吹牛不需要证明,也不会被罚款。但是当别人发现你的话假得没边时,可能会给你“判个死刑”,永远不再相信你,不再和你深交。这甚至比罚款更可怕。所以,明智的话,还是试着多用“还不错”、“可能”、“或许”这些强调可能性的词语,但又不把话说死,这样可以给自己回旋的余地,让自己在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

在这个“个人秀”的时代,太过谦虚、低调并不是好事,有时候你有必要抓住机会,适当地自我吹嘘一番,再加点幽默,这样的吹牛就不那么刺耳了。别人会在你自我宣传和自我炫耀之后,开怀大笑一番,愉快地接受你。

比如,日本罗德企业集团的总裁重光武雄曾说了一句自我吹嘘的话:“除了葬仪社外,我们应有尽有。”日本百货业界的巨人丸井曾在推出“绿色签账卡”时,说了一句幽默的自我吹嘘:“除了爱人之外,什么东西都卖给你。”

交浅言深——毫无保留倾诉自己

菜根谭中有这么一句话:“见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很多没有经历过太多人事的人总是显得十分单纯,往往在与人交谈的时候,不管对象是谁就先发泄一通,结果往往口不择言,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和盘托出。殊不知,如果你遇到的是居心叵测的人,那么你说出去的这些话就会成为握在他人手中的把柄,在需要的时候加以利用,你就会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也许有人会说“人心哪有那么险恶,而且我觉得他不是那样的人”。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也许你说得没错,但是身在社会,做人做事还是应当谨慎一些,否则总有一天,你会说出让自己后悔的话来。尤其是面对那些认识不久的人,更不要一上来就称兄道弟,家底全抛。

古时候,有一个叫服子的人,是个很了不起的人才。有一次,他的朋友向他推荐一个人,服子见了他之后,告诉朋友说,这个人有三个缺点。

首先,他见人便笑,说明他为人不够严谨,凡事都不够严肃;其次,你看他说话的时候,从来没有提起过自己的老师,而是一个人在那里夸夸其谈,说明此人非常不懂礼仪;最后,交浅言深,我跟他是通过你才认识的,本来两个人都不熟悉,他见到我后,却什么都跟我说,也不深知我人怎么样。这样的人肯定会祸从口出。这样的人绝对不可交,试想,下次他再见到别人后,同样可能把你我之事和盘托出,虽然他无心,可是难免听者有意。所以,我劝你也还是早点从这个人身边离开。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曾说过:“交浅言深,君子所戒。”所谓交浅不宜言深,寓意为:对那些交情较浅之人,绝对不可畅所欲言,直抒胸臆。否则,一定会给自己带来麻烦,甚至招来不必要的祸患。

一个心理成熟、懂得社交技巧的人,绝对不会和初次见面的人就“畅所欲言”,或许你心里会认为他们狡猾、不诚实,但是这也的确是为人处世最基本的自我防护。毕竟说话是要看人的,只有这样你才能确定对方是不是真的值得你托付于心。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挂上一个防护的警铃,对于那些相交不深的人,一定要注意别着了小人的道。

小海上大学后违背了父母的意愿,放弃了医学专业,而专心于创作。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遇到了知名的专栏作家陈平,本着对文字的爱好,他们成了普通的朋友。小海经常会去请教陈平。不久后一张刊登小海文章的报纸就送到了父母的手中。对于陈平的帮助,小海铭记在心,有什么事情总是叫上他,甚至把陈平介绍给了他所有认识的人。

但他却不知道此时陈平正面临着不为人知的困难,此时他已经拿不出什么好的作品来了,创作的源泉几乎枯竭了。而这时候小海却把他最新的创作计划毫无保留地讲给了陈平,陈平心里闪过了一丝光亮。他仔细听完,不住地点头,心里不禁产生了一个念头。

不久,小海就在报纸上看到了他构思的创作,文笔清新优美,但最后的署名却是“陈平”。小海说:“我痛苦极了,其实,如果他当时给我打一个电话,解释一下,我是能够原谅他的,但我整整面对报纸等了三天,也没有任何音讯。”

从那以后,两个人也断了联系。有一次小海在图书馆碰见了陈平,但仅仅是很有礼貌地握手告别。自那件事以后,两个人停止了任何交往。

正所谓:“话到嘴边留三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如果“交浅”的朋友就更莫要“言深”,况且,对于那些“交浅”的人来说,双方彼此之间还不太熟,如果这时候你就去“言深”难免会让自己处于一种被动地位。如果对方愿意和你坦诚相见也就罢了,如果对方心存恶念,那么你很容易就会被对方出卖。

有位西方哲学家曾经说过:“我宁愿什么也不说,也不愿暴露自己的愚蠢!”如果你随随便便就将自己有价值的信息,透露给一个交情并不是很深的人,对方只会觉得你很天真,很容易利用。所以,无论如何,你都要真正摸清对方的心思之后,再去衡量对方是否值得深交,这才是发展关系、拓展人脉的要领。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