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作者:盛文林   |  字数:1777  |  更新时间:2012-08-20 17:40:40  |  分类:

儿童教育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出处

这句话出自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

科学家和教育家亚里士多德之口。

相关故事

公元前384年,亚里士多德生于富拉基亚的斯塔基尔希腊移民区。这座城市是希腊的一个殖民地,与正在兴起的马其顿相邻。他的父亲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宫廷侍医,所以他的家庭应该属于奴隶主阶级中的中产阶层。亚里士多德于公元前367年迁居到雅典,曾经学过医学,还在雅典柏拉图学院学习过很多年,是柏拉图学院的积极参加者。

亚里士多德从18岁到38岁在雅典跟柏拉图学习哲学20年,这一时期的学习和生活对他一生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对亚里士多德来说,柏拉图既是他非常崇敬的恩师又是他的挚友,正所谓“良师益友”。他曾作诗这样赞美过柏拉图:“在众人之中,他是唯一的,也是最初的……这样的人啊,如今已无处寻觅!”

在雅典的柏拉图学院中,亚里士多德表现得很出色,柏拉图称他是“学院之灵”。但亚里士多德可不是个只崇拜权威,在学术上唯唯诺诺而没有自己的想法的人。他同大谈玄理的老师不同,他努力地收集各种图书资料,勤奋钻研,甚至为自己建立了一个图书室。有记载说,柏拉图曾讽刺他是一个书呆子。

然而,在探究真理的道路上,亚里士多德表现出极大的勇气,他不畏权威、不畏传统,他毫不掩饰他在哲学思想的内容和方法上与老师所存在的严重分歧。

亚里士多德抛弃了他的老师所持的唯心主义观点。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实物的原型,它不依赖于实物而独立存在,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实物本身包含着本质;柏拉图断言感觉不可能是真实知识的源泉,亚里士多德却认为知识起源于感觉。这些思想已经包含了一些唯物主义的因素。

虽然他非常尊重老师柏拉图,但他不为感情所困,仍然坚持真理,毫不留情地指出自己恩师的错误。

柏拉图师从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死后,他就是当时希腊的文化之魂,在当时享有极高的声望,他说的话往往被人们奉为真理。

然而亚里士多德一个毛头小子却说柏拉图有错误,这自然招致一些人的指责:“亚里士多德是背叛自己恩师的忘恩负义之徒!”

亚里士多德对此回敬了一句响彻人类历史天空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话外音

这一句名言告诉我们:真理高于一切,不论是何事物与真理发生矛盾,我们都应该尊重真理。

亚里士多德从老师柏拉图身上学到了知识和本领,并经过自己的努力发现了真理,看到了老师的不足,勇敢地指出来。这不是背叛,而是对真理的维护,是对老师更大的尊敬。

相关链接——渊博的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师承柏拉图,主张教育是国家的职能,学校应由国家管理。他首先提出儿童身心发展阶段的思想;赞成雅典健美体格、和谐发展的教育,主张把天然素质、养成习惯和发展理性看作道德教育的三个源泉。主张“文雅”教育,使教育服务于闲暇。

公元前343年,他受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聘请,担任起太子亚历山大的老师。当时,亚历山大13岁,亚里士多德42岁。

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打败了雅典、底比斯等国组成的反马其顿的联军,从此称霸希腊。

在亚历山大的资助下,亚里士多德创办了吕克昂学院,占有阿波罗吕克昂神庙附近广大的运动场和园林地区。在学院里,有当时第一流的图书馆和动植物园等。他在这里创立了自己的学派,这个学派的老师和学生们习惯在花园中边散步边讨论问题,因而得名为“逍遥派”。

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研究几乎涉及所有的学科,并写下了大量的著作,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他的思想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学,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同时对自然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亚里士多德把科学分为三种:理论的科学(数学、自然科学和后来被称为形而上学的第一哲学);实践的科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战略学和修饰学);创造的科学,即诗学。

亚里士多德运用观察试验的方法和辩证思维的方法,大大推动了当时科学的进步。但是在中世纪,经院哲学和神学利用他的著作中一些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东西,比如神推动世界和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等观点,把它们奉做不能改变的经典和不能超越的权威,这又束缚住人们的思想,阻碍了中世纪科学的发展。

亚里士多德集上古知识于一身,在他死后几百年中,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对知识有过系统考察和全面掌握,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所以恩格斯称他是“最博学的人”。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