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娱乐时尚 >中国艺术速读 > 第八章
第八章
作者:盛文林   |  字数:57426  |  更新时间:2012-08-20 17:12:54  |  分类:

娱乐时尚

第8章工艺艺术

工艺美术属于一种综合艺术,集装饰、绘画、雕塑为一体。我国工艺美术的历史悠久,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国际上素负盛名。商周的青铜器、战国的漆器、汉唐的丝织品、宋朝的刺绣、明清的景泰蓝和瓷器等,都是文明中外的工艺艺术。

青铜

中国的“青铜文化”是奴隶们辛勤创造的产物,为世界文化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在当时历史条件下,青铜常用于制作战争兵器装备、日常生活器皿,以及祭祀、记录战功的“礼器”。名称繁杂、形式各异、装饰精美,是我国工艺雕塑中的珍品。是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它体现在:

(1)铜器质料混合适量:古代劳动人民在烧陶过程中发现了陶中铜的成分,开始了铜器的制作。以后又发现用铜和锡混合的质料铸造的青铜器更加精细、坚实耐用。经过长期的摸索,解决了铜和锡混合的比例问题。

(2)制造技术精细巧妙:商周青铜工艺的铸造程序,大体是用预先制好的分块陶质模具拼合成整体,然后把纯铜和锡的混合溶液浇注入模内而成。

商周的青铜器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精湛的制模工艺和铸造技术。到了春秋时期,由于商业贸易的繁荣,手工艺技术相应获得发展,铸造技术有了改进。由于发明了焊接技术,器身和部件可以分别铸造,然后用合金焊接,这就解决了由于铸造而对铜器装饰的约束,便于运用雕望形式在青铜器造型和局部装饰上发挥更大的艺术功能。同时,出现了一种新工艺,即用黄金、白银、绿松石等镶嵌在铜器花纹上,使器物显得分外绚丽多彩。这种嵌金银的艺术

手法也叫“错金银”。是我国古代器物装饰史上的美好花朵。

(3)造型富有艺术创造性,样式多变,美观严整:青铜用器和礼器有鼎、鬲、簋、爵、罍、觯、觚、斝、尊、壶、卣、敦、盘、盂、簠、盨、勺等,武器有斧、钺、戈、矛、刀、剑等,乐器有钟、铎、镈、钲等。这些青铜器造型端庄、厚重华丽、优美质朴。古代的能工巧匠并不以雕铸精美的青铜器为满足,他们把动物形象和青铜器结合起来,创作出既是一件美好的艺术品,又是实用品的器具。如商代的象尊、鸟纹牺尊,周代的驹尊、羊尊、鸭形尊等。这些造型形体结构与比例处理得当,概括力强,自然、生动。

(4)装饰纹样,内容极为丰富,风格极为多样:青铜纹样比彩陶纹样繁缛细密,构思巧妙,既严谨又轻快活泼。经过作者的概括、变形、组织,妥帖地装饰在器物上,使中国青铜器独具风格。青铜装饰纹样也随社会的发展而不同,商代多以饕餮级、夔纹、两尾龙纹、蟠龙纹、蝉纹、蚕纹、鱼纹为主,纹饰浑厚庄重。西周初以凤纹、鸟纹、象纹为代表,风格简朴伟丽。西周后期盛行窃曲纹、环带纹、重环纹、瓦纹等多种几何纹样。春秋战国时期多为兽带纹、鸟兽纹、蟠虺纹等,风格纤巧富于变化。还出现了以写实手法表现现实生活的纹饰,如车马、狩猎、乐舞、战斗等。在青铜器的动物纹饰中,有的出于写实,有的出于想象,有的经艺术加工给人以怪诞的神秘感,但总能抓住特征,概括简练地表现出来。青铜器纹样既简单又复杂,单纯而丰富,整体包涵丰富的局部,生动而有变化,表明了古代艺术家具有的高度概括能力。

遥远的青铜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但青铜艺术取得的辉煌成就,对于研究祖国珍贵的文化遗产,有极其重大的价值。

陶器

陶也叫陶器,考古工作者在江苏省发现了1万年前的陶器的残片,说明我国已有1万年的制陶历史了。

1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发现用湿软的泥能捏成一定的形状,把它里外抹平,然后晾干,经过烧烤可变得坚硬结实。这不但改变了自然物的形态,也改变了其性质,且具有不易腐蚀、可塑性强、抗氧化和使用时间久等特点。

我国早期的陶器以新石器早期的裴李岗和磁山陶器为代表。距今约七八千年的裴李岗和磁山遗址出土的陶器,都是手工制作的,其壁厚薄不均匀且器物结构简单,器表多为素面,偶有条纹。烧制温度较低,一般不超过950℃,且质地松散、粗糙。这时期还出现了陶塑猪头、羊头和画红色曲折纹的彩陶。这说明我国七八千年前的制陶工艺虽然还比较简单粗浅,但已初具规模并有了一定的技巧。

以后相继出现了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绚丽多姿的彩陶器。这个时期出土的有几只鱼纹罐、人面鱼网纹盆和八角星纹陶,它们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内容,为研究当时的原始社会的意识、审美活动和历史现状提供了有力的例证。

到了约50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我国的制陶工艺已普遍使用快轮旋制的技术,使用原料是可塑性较大的黑土和黄黏土,在烧制方面已掌握了控制陶器颜色的方法并延续至今。常见的器形有杯、豆、壶、鼎等。器表仍以素面为主。其中壁厚1.5毫米、薄如蛋壳的高柄杯,是龙山文化制陶工艺的代表作,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在以后的商周时代,社会经济逐渐发展,各种手工业开始兴起,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更加迫切,因而陶器服务于人类的范围更加广泛。陶器除了生活用外,还广泛地应用在建筑及墓葬等方面。尤其是在墓葬明器方面出现了大量造型精美的陶人俑、禽兽俑等。秦汉时期陶器工艺有了较大发展,尤以陶俑最为著名,如秦始皇陵兵马俑以其逼真的形态、精湛的技艺而闻名于天下,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瓷器

精美的景德镇瓷器

我国是瓷器的故乡,始于商代,东汉魏晋时正式形成。早期瓷器以高温色釉,特别是以铁元素为着色剂的青釉为特征,白瓷烧制又难于青瓷,长沙东汉汉墓中曾出土疑为白瓷的制品。北齐到隋唐时,白瓷始成自身发展系列。唐代瓷器有“南青北白”(越窑青瓷、邢窑白瓷)之说。魏晋南北朝时瓷器被广泛使用。宋代是瓷业的鼎盛时期,当时既有官窑亦有民窑,并形成定窑、钧窑、汝窑、磁州窑、龙泉窑(弟窑和哥窑)、景德镇窑、耀州窑等名窑。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有不少名器存世,如钧窑花盆、定窑孩儿枕、汝窑盘等。哥窑有紫口铁足、金丝铁线的特点,这种流釉、裂釉造成了特殊的装饰效果,为后世沿袭。

景德镇有瓷都之称,该地原名昌南,南朝时已开始烧制瓷器。唐代以烧白瓷为主,有“假玉”之美名。北宋景德年间烧制窑瓷器供皇帝使用,器底书“景德年制”,渐以景德镇代昌南之称,时以烧影青瓷(青白瓷)著名。元代以烧青花瓷和釉里红出名。宋元明代,景德镇逐渐成为全国瓷业中心,此后,该地彩绘瓷器成就很高。景德镇瓷现已享誉世界,为我国目前瓷器主要生产地。

薄胎瓷

在景德镇瓷器中,有一种通体透亮、薄如蛋壳的碗、瓶、杯、碟、灯罩和文具。这种瓷器对着光可以从背面看到胎面上的彩绘花纹图案,好像透过轻云望明月,隔着淡雾看青山,绰约多姿,别具风采。这就是瓷中精品——薄胎瓷。

薄胎瓷是历史悠久的传统产品。早在北宋景德年间就烧过一种“体薄而润,莹洁透影”的影青瓷(亦称青白瓷),这就是薄胎瓷的前身。到了明代,景德镇集各地名窑之大成,汇工艺特技之精华,使薄胎瓷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专门的品种。据记载,到清代康熙、雍正时,薄胎瓷的制作工艺已达到纯乎见釉、不见胎骨的程度。现北京故宫博物院就藏有这个时期的传世珍品。

新中国成立后,薄胎瓷更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不仅产量有大幅度增加,而且在薄度、光泽、白洁等方面,都超过了历史最好水平。例如,过去认为超过45厘米高的薄胎瓶是无法成型的,而现在已经生产出75厘米高的薄胎瓶了。又如过去认为薄胎碗直径超过16厘米无法成型,而现在能够生产出直径为257厘米的薄胎碗了。薄胎瓷的装饰工艺也有了很大发展。现在普遍采用了镂空、半刀泥、刻线填釉的方法,在坯体上作深、浅和透空的雕刻处理,更增添了薄胎瓷滋润透影、清朗雅致的风采。

薄胎瓷的制作,不但选料精细,而且从配料、挖坯、修坯、上釉到装窑烧制,要求都非常严格。单是修坯这一道工序,就要经过粗修、细修、精修,反复百次的修琢。因此,他们才能将二三毫米厚的泥坯修到蛋壳一样的薄。工艺之细,竟然达到少一刀嫌太厚,多一刀即可能造成废品的炉火纯青的地步。

唐三彩

唐三彩是我国一种独特的美术陶瓷,既指唐代陶器或陶俑上的彩釉,也指着此彩釉的唐代陶制品。唐三彩的种类很多,主要可分为人、动物和器物三种。人有文臣武将、贵妇人,男僮、女仆、乐舞杂技、胡人以及人面兽身的镇墓兽等。动物有马、骆驼、驴、牛、羊、狗、狮、虎等。器物有盛器,文房用具、室内用具、模型等。由于当时日用青瓷和白瓷的生产已经发展起来,而三彩陶器烧成温度较低,胎质松脆,防水性能差,实用价值远不如瓷器。所以唐三彩除极少部分作日用品与陈设品外,大部分都用作随葬品。现在所见的完整的唐三彩,大多是从唐墓中出土的。以目前资料看,唐三彩主要出于中原地区,尤其是洛阳、西安附近,其他地方数量有限。可见唐三彩当时流行于中原地区,供两京一带大小官僚享用。

唐三彩马

“唐三彩”并不限于三种颜色,单色、双色、三色以上的都有,但“唐三彩”的名称却约定俗成了。

唐三彩上的釉质,主要成分是硅酸铅,呈色剂是加入釉料中的各种不同的适量的金属氧化物。以氧化铁为着色剂的黄釉,有从棕红色到浅黄色的不同变化。黄、绿、白、蓝、黑等几种釉色虽然简单,但经过艺人们精心创作,就会呈现有浅黄、赭黄、浅绿、深绿、翠蓝、茄紫等色彩,而产生一种斑驳晕缬、十分富丽的艺术效果。三彩俑的头部多不施釉,这一方面是为了“开相”的需要,便于在上面涂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釉质下流成为大花脸。釉质下流是制作三彩的一大障碍,也是一大特点,正是由于釉质自然下流才产生许多复杂奇妙的变化,才使得唐三彩千姿百态,各具特色,没有两件完全一样的作品。

唐三彩的艺术造型充分反映了时代的特征与社会风貌。大量的三彩俑殉葬,说明了当时的厚葬之风。强壮有力、神态潇洒的武士俑、天王俑,肥壮丰满的马、骆驼等,充分表现了唐初国力强盛、蒸蒸日上的政治局面。那些脸胖体态丰满的女俑,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尚胖的审美倾向。女子骑马造型,很可能是武则天当皇帝后,妇女地位提高的表现。大量的三彩马则反映了当时的尚马之风。

景泰蓝

景泰蓝,又称烧青,也叫“铜胎掐丝珐琅”,是北京著名的特种传统工艺品。

景泰蓝双狮耳瓶

景泰蓝,早在我国唐代就有这种工艺制作,在明代景泰年间才广泛流行,因它的主体色彩多为孔雀蓝色,故名“景泰蓝”。目前,我国保留下来最早的景泰蓝是明宣德年间(公元1426年~1435年)的制品,在技术上已很成熟。我国景泰蓝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华丽、庄重、金碧辉煌。清代以后,远销国外,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声誉。

景泰蓝的制作工序分:打胎、掐丝、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其中最复杂细致的是掐丝和点蓝技艺,即在铜(银)坯胎上镶嵌铜(银)丝,盘成花样,凹处填满蓝色或青色的珐琅粉,而后才能入窑熔烧。

景泰蓝不仅可以制成珍贵的陈设品,供人观赏,还可以制成许多既优美又实用的装饰品。明代景泰蓝器物造型有宫廷的五供器皿,炉、瓶、缸、盒、烛台等,造型多仿陶瓷和青铜器,花纹以蕃莲、蕉叶等为最多。清代乾隆时,景泰蓝有了进一步发展,作品精细美秀,品种也比明代丰富。除陈设品外,还制作了生活用品,如床榻、桌几、椅凳、屏风、帐勾、绣墩、鼻烟壶、砚匣和建筑上的装饰。

解放后,根据美观、实用的原则,景泰蓝朝着装饰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创造了各式罐、盘、碗、筷、花瓶、奖杯、烟具、文具、酒具、灯具等产品。造型新颖、美观、又古色古香,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在釉料方面,由以前的三十几种,增加到六十多种,尤其是无铅料如珊瑚红、大红、乳白、湖蓝、孔雀绿和红、绿、蓝三种金星料的出现,使景泰蓝制品更加绚丽多彩。

微刻

我国的微刻工艺历史悠久,举世无双。最早的微刻,要算是陕西岐山县出土的一批西周甲骨文。这批甲骨文,锲刻字小如芥籽,笔划细如秋毫,其直笔锲刻有力,折直劲迅,圆笔锲刻婉逸,笔法娴熟自如。个别字体径方不足毫米。足见几千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微刻艺术的高超。

微刻一般在象牙、玉石、贝壳等物上。在头发上进行刻字称为发刻。这是一种精细绝美的工艺。进行发刻时要选择宁静的环境,安定情绪,屏息良久,运用内功,用极细的钢丝,完全靠个人经验和感觉,迅速准确地在头发上刻字。1980年9月在香港展出的现代苏州艺人沈为众精彩、奇特的发刻,引起中外友人极大兴趣。三件艺术品,是三根长半英寸的头发。第一根自发上刻着“学海无涯苦作舟”,署名是“艺术研究所大牛刻”。第二根白发上刻有“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唐诗。第三根黑发上用中、英两种文字刻写“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三件发刻艺术品,被人们称为“旷古奇今,惊人绝艺”。

刺绣

刺绣在春秋、战国以前已很普遍。至少有二三千年以上的历史。主要用于服饰,后来逐步扩展到枕套、椅垫、台布等生活用品及屏风、壁挂等陈设品,歌舞或戏曲服装也多用刺绣。由于我国是丝绸的故乡,自古以来,富者以“闺房绣楼”为贞,贫者以“善织巧绣”为业,刺绣工艺十分发达。

刺绣题材大多是花鸟、凤凰、牡丹、竹石、松鹤,以及民间富有吉祥寓意及装饰趣味的图案。刺绣的花卉不闻犹香,飞禽栩栩如生,走兽形神逼真,人物表情丰富。技法有:错针绣、乱针绣、满地绣、镇绣、网绣、纳锦、平金、影金、盘金、铺绒、刮绒、戳纱、洒线、挑花以及机绣等等。著名的产品是苏州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川绣)、广东的粤绣,号称“四大名绣”。此外还有北京的京绣、温州的瓯绣、上海的顾绣、苗族的苗绣等等。产地不同,风格各异,丰富多彩,各具特色。

解放后,我国创造将西洋画、中国画、照片等艺术形式用于刺绣,使之达到远看是画,近看是绣的绝妙效果。

苏绣

苏绣是孕育在吴文化土壤中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早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就有“绣衣而豹裘者”的记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精细、雅洁”的地方风格。

在花色纷繁、绣艺精致的作品中,花鸟、小猫、金鱼、肖像被誉为苏绣的名作。花鸟绣是苏绣的传统产品,明清时期闺阁艺术绣大多以花鸟为题材,今天绣坛上的花鸟绣代表作,有的是该所设计的,有的是选用国内著名画家的作品(如松龄鹤寿、春回大地等)。他们在艺术上共同的特点是刺绣者在绣制中不拘泥摹画、像画,而是着眼于运用针法、线长、色彩、材料等方面的艺术手段进行再创造,从而绣制出具有刺绣语言个性的艺术品,如《白孔雀》绣稿由徐绍青设计。绣面以白孔雀为主体,红崖、墨竹村景,主题突出,色彩鲜明。绣者运用一色白线十余个不同色级滚针,接针、施针等针法表现层层覆盖的毛片,特别是毛丝的衔接与弯曲之处,产生丝绒特有的自然折射的光泽感和节奏感,呈现了明、暗、强、弱的不同光泽,不仅使白孔雀的每一根洁白、美丽的羽毛如受微风拂动,而且光泽丰润,富于质感,每一根洁白的羽毛与羽绒都处理得一丝不苟,表现出针法的严谨与细腻,孔雀的眼睛,更用线条极短的滚针按旋转丝理绣,使其目光闪烁,极为传神。整个绣面光洁匀称,生动活泼。宛如一只光彩夺目、羽片丰润的白孔雀婷婷玉立于峻秀的红崖上,背依墨竹,昂首向阳,全身放射出白色的光辉,高雅文静。

“小猫”,是苏绣传统的题材,清道光年间就有“耄耋延年”(耄耋与猫蝶谐音)的绣品(现藏南京博物院)。但形成苏绣的名品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北京著名画猫专家曹克家与刺绣设计家盛景云运用破笔施毛,层层加色的画法与刺绣用施针由浅至深,根据丝理分层加绣的施毛技法同出一辙,加上画家、绣工共同观察猫的习性、动态,以及研究绣猫的要领,使绣猫的技艺达到了一个飞跃,用劈线精细,随猫的动态按丝理分层施毛,绣成的小猫能在观者角度移动时,闪现出绘画难以表达的光辉色泽,这种绣线特有的丝理造成秀丽、雅洁的风格,充分体现了苏绣特殊的魅力与神韵。

“金鱼”,是苏绣代表作品之一。历史上苏绣被面、枕套以及画片,都有以金鱼为题材的,具有“年年有余”、“鱼水交融”等吉祥含意。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苏绣设计家周爱珍与著名刺绣家李娥英在绣稿、底料、针法、劈线技巧等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创新,使双面绣《金鱼》成为与《小猫》齐名的苏绣代表作。1972年,周爱珍以油画形式设计的绣稿,运用透明深绿色尼龙绡底料刺绣的双面绣《金鱼》地屏,参加全国工艺美展后,被故宫博物院作为现代苏绣名作收藏。

“肖像绣”是本世纪苏绣艺坛出现的新颖刺绣品,也是刺绣中难度最大的作品。肖像一般是以真人的摄影或绘画为绣稿,不仅要神形兼备,而且神态、表情要因人而异,要绣得逼真、维妙维肖,是艺术与技术高品位的统一。20世纪50年代初,杨守玉教授的高足朱凤、任嘒闲、周巽先先后刺绣了马、恩、列、斯伟人像等,参加原苏联工艺美术展览会,引起国内外人士瞩目。

粤绣

粤绣,又称广绣,中国名绣之一,是产于广东地区的刺绣品。据传创始于少数民族,明中后期形成特色。国内以故宫藏品最多。它以布局满、图案繁茂、场面热烈、用色富丽、对比强烈、大红大绿而著称。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布局满,往往少有空隙,即使有空隙,也要用山水草地树根等补充,显得热闹而紧凑。粤绣的另一个独特现象,就是绣工多为男工。

粤绣用线多样形态等因素都用来强化,除丝线、绒线外,也用孔雀毛绩作线,或用马尾缠绒作线。针法十分丰富,把针线起落、用力轻重、丝理走向、排列疏密、丝结卷曲形态等因素都用来强化图像的表现力。粤绣最主要的针法,有洒插针(即擞和针)、套针、施毛针。常用织金锻或钉金绣法衬地。粤绣自清中期以来,分为绒绣、线绣、钉金绣、金绒绣等四种类型,其中尤以加衬浮垫的钉金绣最著名。起初钉金绣只加衬薄浮垫,后来变成衬厚浮垫,使花纹呈浮雕效果,多用于绣制戏衣和舞台铺陈用品及寺院铺陈用品。金绒绣以潮州最有名,绒绣以广州最有名。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经广州海关出口的粤绣,其价值达到496750两白银。粤绣纹样有三阳开泰、孔雀开屏、百鸟朝凤、杏林春燕、松鹤猿鹿、公鸡牡丹、金狮银兔、龙飞凤舞、佛手瓜果等民间喜爱的题材,构图繁密,色彩浓重。粤绣的主要作品为衣料、被面、枕套、挂屏、屏心及小件扇套、褡裢、团扇、鞋帽、荷包等。粤绣曾于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奖。

自清代以来,潮汕妇女多勤纺织,女子到了十一二岁,其母即为预制嫁衣,家家户户都会纺织刺绣。清代粤绣工人大多是广州、潮州人,特别潮州绣工技巧更高。刺绣艺术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实用装饰品上。潮绣以金碧、粗纩、雄浑的垫凸浮雕效果的钉金绣为特色而标异于其他绣种。题材有人物、龙凤、博古、动物、花卉等,以饱满、匀称的构图和热烈喜庆的色彩,气氛鲜明、生动地表现题材,使潮绣产生了丰富瑰丽的艺术效果。潮绣有绒绣、钉金绣、金绒混合绣、线绣等品种,各具特色。《百鸟朝凤》是其代表作品。

金银线绣又称钉金绣,是粤绣的传统技法,针法复杂、繁多。其中以潮州的金银线垫绣最为突出。金银线垫绣是在绣面上,按照形象中需要隆起的部分,用较粗的丝线或棉线一层层地叠绣至一定的高度,并做到外表匀滑、整齐,然后在其上施绣;或以棉絮作垫底,在面层以丝线满铺绣制,然后在面层上施绣;或以棉絮作垫底,覆盖以丝绸,并将丝绸周围钉牢,然后在上面施绣。潮州刺绣“九龙屏风”,画面上为九条动态不同的蛟龙腾空飞舞,又以旭日、海水、祥云相连,组成九龙闹海,旭日东升,霞光万道的壮丽场面。绣品采用了金银线垫绣的技法,龙头、龙身下铺垫棉絮,高出绣面2~3cm,充分表现了蛟龙丰满的肌肉、善舞的躯体及闪闪发光的鳞片,富于质感和立体感。

湘绣

湘绣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带有鲜明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绣产品的总称,是勤劳智慧的湖南人民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精心创造的一种具有湘楚文化特色的民间工艺。

湘绣是在湖南民间刺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湖南民间很早就能够刺绣。清代嘉庆年间,长沙县就有很多妇女从事刺绣。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优秀绣工胡莲仙的儿子吴汉臣,在长沙开设第一家自绣自销的“吴彩霞绣坊”,作品精良,流传各地,湘绣从而闻名全国。清光绪年间,宁乡画家杨世焯倡导湖南民间刺绣,长期深入绣坊,绘制绣稿,还创造了多种针法,提高了湘绣艺术水平。光绪末年,湖南的民间刺绣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刺绣工艺系统,成为一种具有独立风格和浓厚地方色彩的手工艺商品走进市场。这时,“湘绣”这样一个专门称谓才应运而生。此后,湘绣在技艺上不断提高,并成为蜚声中外的刺绣名品。

湘绣具有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中国刺绣通常是用真丝、硬缎、交织软缎、透明玻璃纱、尼纶加真丝、棉线等为原料绣制的精细工艺品,而湘绣绣品主要用真丝丝线在真丝织物上绣制图案。而且湘绣的用线也极有特点,丝线轻过荚仁液蒸发处理后再裹竹纸拭擦,使丝绒光洁平整不易起毛,便于刺绣操作。还有织花线,每根线染色都有深浅变化,绣后出现自然晕染效果。湘绣的擘丝技术极为精细,细若毫发,从而超越顾绣中的“发绣”。湖南俗称这种极为工细的绣品为“羊毛细绣”。湘绣的针法汲取苏绣的套针加以发展,以掺针为其特色。掺针俗称“乱插针”,掺针体系又细分为多种,如接掺针、拗掺针和直掺针等,另外还有湘绣特有的旋游针和盖针等多种针法。

湘绣既有名贵的欣赏艺术品,也有美观适用的日用品。主要品种有单面绣、双面绣、条屏、屏风、画片、被面、枕套、床罩、靠垫、桌布、手帕、各种绣衣以及宫廷扇、绣花鞋、手帕、围巾等各种生活日用品等。

湘绣巧妙的将我国传统的绘画、书法、及其他艺术与刺绣融为一体,形成以中国画为基础,运用几近二百种颜色的绣线和上等丝绸、绸缎,手工以针代笔,巧妙的运用一百多种针法进行创作或还原画面的独一无二的中国刺绣流派。最显著的特点是色彩鲜艳,形象逼真,构图章法谨,画面质感强,无愧于“远观气势宏伟,近看出神入化”的艺术效果。湘绣多以国画为题材,形态生动逼真,风格豪放,曾有“绣花花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的美誉。

蜀绣

蜀绣艺术生长四川盆地的川西平原。四川西古称“蜀”,故川西的手工刺绣被称之为“蜀绣”,沿袭至今,成为古巴蜀和今天四川省刺绣的统称。

蜀绣的兴起,与蚕丝织品的出现密切相关,“蜀”是一种野蚕。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蜀,葵中蚕。清代汉学家段玉裁在他的《宁县志》中说:“蚕以蜀为盛,故蜀曰蚕丛,蜀亦蚕也”。可见,“蜀”,就是蚕。古代的川西,由于种桑养蚕发达,才被人称为“蜀国”或“蚕丛国”。有了发达的桑蚕业,织造业应运而生。

蜀绣产品的种类繁多,概括起来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精工艺高、题材广泛的欣赏品,具有较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这种产品可分为单面绣、双面绣、双面异绣、双面异色异形异针法的三异绣。

另一类是量大面广,美观实用的生活品,如审美观点面、枕套、桌套、绣衣、绣鞋等。随着对外开放,海内外参观,旅游宾客的增多,旅游工艺品也逐渐开发,这是当代蜀绣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

蜀绣产品,特别是蜀绣艺术品,是一个集绘画、刺绣、书法、雕刻、金石为一体的综合工艺品,设计人员通过构思创作原稿,然后制成绣稿,刺绣人员对绣稿进行再创造,在白色丝缎,透明的尼龙纱上用各色丝线手工刺绣成绣品,然后刺绣上题款,印章,最后由装屏人员装入精致的木刻屏框中,这些精工制作的绣品,栩栩如生,巧夺天工。蜀绣产品采用的画稿大多以中国画为主。近几年也将西洋画作为画稿,加工再创为绣稿,但数量极少,这也反映了蜀绣民间传统工艺的特点。

蜀绣的题材以花鸟、人物为主。如蜀绣的“鲤鱼”分类就很多,有小草鱼、荷花鱼、绿竹鱼、芙蓉鱼等。采用高难的针法,在轻薄透露的尼龙纱上精细刺绣,通过鱼的深浮游动和配景的各种姿态,宛如一群鲜活的鱼邀游于一池清澈的品中。在绣制国宝大熊猫、金丝猴、锦鸡等题材的作品时,更表现出蜀绣的精湛技艺,如单面绣大熊猫,采用子丝毛针,盖晕针,撒晕针,切晕针等十多种高难针法,把大熊猫绣画得活灵活现。

蜀绣的“人物”题材,多采用蜀中名人或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如“蜀宫乐女”,“文君听琴”等。“文君听琴”采用双面三异绣,司马相如抚琴,文君细心听琴,一正一反把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刻画得淋漓尽致。

蜀绣的针法与传统绘画有机结合,技艺的特点是,平齐光亮、针脚整,掺色柔和。这些技艺的特点又来源丰富的蜀绣针法,常用的针法有运针、铺针、滚针、截针、盖针等,蜀绣针法不管采哪种,都要求针脚整齐,绣线要捻底,线体无子眼,针脚清晰不乱。其次是虚实得体,密不漏底,该虚的缥缈虚无,若隐若现,针脚可增可减,增减不乱,最后是“劲气生动”,即施针方向不仅符合绣物的自然生长规律,更要求绣得有生气,有一气呵成,气韵联贯的艺术效果。

京绣

自元朝定都北京后,随着封建王朝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出现了主要用于贡奉皇家宫廷服饰、装饰用的绣品。宫廷为了更好的为其服务,集中全国各地优秀工匠进京。到了清代,清宫中特设“绣花局”。在此期间,京绣融合了全国各种优秀绣工技法,将自身特点发扬光大,成为独树一帜的代表绣种。京绣在明清时期大为兴盛,因其代表性的作品多用于宫廷,又被称为宫绣。

京绣以雅洁、精细、图案秀丽、针法灵活、绣工精巧、形象逼真为主要特征。京绣的用料非常考究。其选料精当贵重,豪华富丽,不惜工本。京绣以在绒布上织绣为其独到之处。代表性的京绣作品中,一针一线都渗透出帝王亲贵的倾天权势。

京绣的最大特点是绣线配色鲜艳,其色彩与瓷器中的粉彩、珐琅色相近。京绣和苏绣比,讲到平、细、匀、光,京绣甚至超过苏绣。

京绣在品种规格上多式多样,尤其是有些纹样在其它绣种中是不准许使用的,如龙袍、诏书等。京绣在图案纹样的运用上更讲求丰富的吉祥寓意,绣面丰富充实,绣品上的纹样“图必有意,纹必吉祥”,都赋予约定俗成的特定含义,处处有着饶有趣味的“口彩”。图案以龙、八吉祥、吉祥八宝、海水、江崖等为主。八吉祥为:轮、螺、伞、盖、花、冠、鱼、肠。八吉祥因为带有佛门色彩,也被称佛家八宝。吉祥八宝为:宝珠,方胜,玉磐,犀角,古钱,珊瑚,银锭,如意。海水江崖:有弯立水、立水、立卧三江水、立卧五江水、全卧水。但龙和水的规范性很强,要根据身份而定。立水、卧水都能体现将水环绕,奔腾泄流,具有倒海翻江之势,象征人物独霸一方的非凡气概。

京绣所用的主要色彩有黑、黄、红、蓝四色。黑为玄,黄为权,红为喜,蓝为贵。京绣的代表绣品有皇家用品、清代官服补子、群仙祝寿、百子图等。

人们在电视剧中,都对明清官员官服上的“补子”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补子”就是京绣的代表作品。“补子”其纹样按品级而定,明清略有不同。清代,文用飞禽象征文采,武为走兽表示威猛。文官图案分为:一品绣仙鹤,二、三品绣孔雀,四品绣雁,五品绣白鹇,六品绣鹭鸶,七品绣鸂鶒,八品绣鹌鹑,九品绣练雀。武官图案分别为:一品绣麒麟,二品绣狮,三品绣豹,四品绣虎,五品绣熊,六品绣彪,七、八品绣犀牛,九品绣海马。

以一品文官补子纹样为例:这个纹样以仙鹤为主,仙鹤是鸟类中最高贵的一种鸟,代表长寿、富贵。鹤下面绣以海水。日出海水,舞鹤踏云,鹤头望日。

机绣

机绣的历史与我国其他刺绣工艺比较,是不长的,上海机绣的历史稍长,约创始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缝纫机传入我国,为了推销缝纫机,上海“胜家公司”首先创办了胜家刺绣缝纫传习所,传授机绣技艺。随后,上海各区也相继开办了私人的缝纫传习所,机绣更为迅速发展,成为上海家庭妇女的一项重要副业。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些专门向南洋出口手工绣品的绣庄,一时生产受到影响,也由手绣转向机绣。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上海机绣工艺发展更为迅速。

上海机绣工艺品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要,不断创造新品种。如1981年创制成功窗帘,用于装饰客厅、卧室、厨房、浴室等,在美国有广大的市场。他们还发展了手帕、围巾、领带、书签等小型工艺品,适应旅游者的需要。其中“星期手帕”以真丝双绉为原料,在不同的底色上分别绣以星期各日的英文,并装饰各种花卉图案,寓意吉祥。在针法上吸收了花边、抽纱、刺绣、绒绣等针法的优点,充分发挥机绣整齐,稳定的特长,如今已发展到包梗、拉丝、挖空、长针等二百多种针法,变化万千。

苏州机绣与苏州刺绣结合,兼具二者之长。苏州机绣工艺师巧妙地运用各种针法以及雕、挖、镶、贴、喷、印等多种技法,吸收西洋美术的配色方法,图案明暗对比突出,立体感强,色彩多变化。图案新颖、色彩典雅、针法多变、工艺精巧、品种繁多、规格齐全是苏州机绣的特色,而且成本较低,除内销外,还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

上海、苏州之外,湖北、湖南、山东、陕西的机绣,也各具特色。湖北武汉、洪湖的机绣,在设计上采用虚实结合的针法,既美观大方,又降低了成本。洪湖地区还仿造手绣产品研制了题名片、靠垫、台布等。1982年以来,湖南常德市还创制了独树一帜的香味机绣品,为海内外所瞩目。山东青岛还生产了绚丽多彩的新型机绣产品——机绣花边,受到广泛的重视。

机绣产品除挂屏等艺术欣赏品外,生活日用品如枕套、床罩、被面、窗帘、靠垫、台布、钢琴罩、眼镜套、围裙、披肩、电视机套、电扇套、缝纫机套等,应有尽有,机绣工艺品已广泛深入到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不断满足人们的审美享受。

珠绣

传说清光绪年间,大约距今一百多年,吕来(今菲律宾)华侨归国探亲,常带回一些礼物赠送亲友,其中有一种叫“吕宋拖”。那是一种用玻璃珠绣制鞋面而成的拖鞋,当时在福建广为流传,受到普遍欢迎。福建民间艺人首先在漳州仿造试制,然后传到厦门。1920年左右,厦门开始正式生产珠绣拖鞋,到1937年前,厦门生产的各种珠绣工艺品,除内销之外,还出口到东南亚各国。

其实,珠履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据史书记载,春申君家的食客三千人,其上客“皆蹑珠履”。不过,那时的珠履上缀有明珠,更为讲究,只是技法不同而已。

20世纪50年代,厦门的珠绣工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品种除拖鞋外,已发展为珠绣提包、挂屏、衣服等。近年来,厦门邻近的漳州、泉州、南安、向安等地也有几万名从艺人员,产品数量大增。

珠绣工艺绚丽多彩、层次清晰、立体感强,常常让人有目不暇接之感,工艺师们用彩色玻璃珠、电光片作材料,施以平绣、凸绣、串绣、粒绣、乱针绣、竖珠绣、叠片绣等几十种手法,绣制出具有浮雕效果的图案和形象,既可以装饰拖鞋面、提包、钱包、首饰盒、衣裙等日用品,也可绣制以山水、花鸟、人物等为题材的挂屏,用于室内装饰,珠光宝气,可使满室生辉。

厦门珠绣有全珠绣、半珠绣两大类。所谓全珠绣,就是在底面上全部绣满玻璃珠或电光片。半珠绣则是在部分底面上绣制,与面料的质地、色泽相映成趣。再配以新颖的楦形、款式,一双双珠绣拖鞋就不仅是人们日常穿着的生活用品,而且具有了艺术欣赏价值。

广州珠绣的历史与厦门珠绣不相上下。近年来,他们吸收了粤绣的针法,使珠绣技法从原来的十多种发展成为百余种。他们运用不同的针法和不同色彩料珠的排列,绣制了晚礼服、吊袋、门帘、腰带、窗帘等新品种、成为适销对路的出口工艺品。

雕刻

玉雕

玉雕是我国最古老的雕刻品种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华民族就有了玉制工具。商周时期,制玉成为一种专业,玉器成了礼仪用具和装配配件。

玉雕饰件

玉雕是对玉石的加工雕琢,玉石种类非常多,有白玉、碧玉、翡翠及玛瑙、绿松石、芙蓉石等。这些价值高昂的名贵玉石既能制作供人欣赏的艺术工艺品和佩戴的装饰首饰,而且还可以作为工业器械的材料。

玉雕以北京、苏州最为有名,扬州也集中了不少玉雕高手。北京玉雕始而以仿古及篆刻花卉、草虫为长,浑厚简练,但渐趋复杂。苏州玉雕则精巧玲珑,秀气精致。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珍宝馆陈列的大禹治水图玉山,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玉器,雕琢的是以大禹治水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战胜洪水的生动情景。其工艺之精美无与伦比,有“鬼斧神工”之妙,充分显示了我国人民的创造智慧和才能。

大禹治水图玉山是一块巨大的青白玉,高224厘米,宽96厘米,重约5000多公斤,底座为高60厘米褐色铜铸成,上嵌金丝。玉料从新疆开采,运输大玉石,需要制作特大专车,车上加铜制扶把,前用100多匹马拉车,后面是上千名役夫推运,冬天更要泼水结成冰道,以利拽运。用了三年多的时间,行程8000多里才运到北京。后又发往扬州雕制,用了6年时间才雕完,再运回北京。前后用了十余年时间,参加的人成千上万,花费工作日当以数十万计。

牙雕

牙雕即象牙雕刻,是用象牙雕成的各种各样的工艺品。主要是上海、北京和广州出产,各地雕刻的风格迥异。上海牙雕以小件人物著称;北京牙雕以古装仕女及花鸟为主;广州以擅雕作多层镂空的象牙球出名。

牙雕在我国历史悠久,在商代出土文物中,就曾发现过牙雕工艺品。明代主要是官府用于制盘、匣、笔架等。清代牙雕迅速发展,乾隆时期,广州牙雕不仅雕工精细,又加以染色,并有美石衬景,驰名全国。

牙雕摆件

广州牙雕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富有装饰性,素以精细工整、玲珑剔透而闻名于世。清康熙海禁以后,广州成为对外贸易的唯一港口,这种得天独厚的地位,使得东南亚等地的象牙大量输入广州,为牙雕工艺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从此,广州牙雕工艺远远超过了其他地方,成为全国之冠,同时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有别于苏州、北京、扬州、杭州等地的艺术格调,并对其他地方的牙雕工艺产生了影响。

广州牙雕又称南派牙雕,制作着重于雕工,并讲究牙料的漂白和色彩装饰,作品多以玉质莹润、精镂细刻见长,玲珑精巧、华丽美观。按工艺技法,广州牙雕有雕刻、镶嵌、编织三大类。雕刻多采用阴刻、隐起、起突、镂雕,最擅镂雕,主要与广州独特的气候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广州气候温暖湿润,象牙不易脆裂,宜于制作钻镂、透雕的作品,再加上原先的工艺水平,镂雕逐渐成为广州牙雕工艺最具特色的技艺。品种有象牙球、画舫、人物、笔筒、插屏、鸟兽等欣赏品,筷子、梳子、图章、鼻烟壶、瓶、烟嘴、灯具、粉盒等日用品。其中以象牙球最有名。象牙雕刻与其他多种材料,如紫檀、犀角、玳瑁、翠羽等巧妙镶嵌于一器之上,使图案更富有立体化,增加图案的层次,是广州牙雕工艺的显著特色。

为了适合外销的需要,广州牙雕风格趋向写实,并且吸收了大卷叶、写实花卉等外国图案的长处,又以染色、螺旋状的连接部件为特色。清代晚期,广东牙雕风格纤细繁琐,逐渐走向衰落。

北京牙雕的兴起,是在清朝早中期。北京作为一国之首都,聚居富官显贵,为牙雕的出现提供了条件,同时外地牙雕工匠的流入,为牙雕工艺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北京的牙雕以刻制人物、花卉、草虫见长,尤以刻制人物最为闻名。艺人能充分利用象牙质地细腻坚韧的特点,精确地表达人物的动态和感情,比例协调,构图优美,人物生动,神态逼真,刻工谨严精致。常见局部加彩,和象牙本色形成鲜明对比,使产品更为生动多姿。

北京牙雕以小件器物居多,一般是文具用品摆件等文玩。清代晚期也曾出现大件作品,多为立体圆雕,刀工精细、刀法圆润、造型比较生动。北京牙雕主要面向官僚,在风格上追求精致,华丽,可能受宫廷的影响。

在北京地区,流传一种被人称为造办处风格的牙雕。造办处牙雕,专指在清宫造办处牙作制作的牙雕,它源自于民间,但又有别于民间,是一种专门为皇室使用的宫廷制品。实际上,它并不能称为一种牙雕流派,而是广州、苏州、北京等牙雕风格不断融合的产物。

清宫中许多牙雕作品,并不能根据匠人自己的特点和风格任意雕琢,而是要符合皇亲的喜好。由牙匠出样稿,经皇帝亲自审阅后,方能雕琢,不得擅自修改。在雕刻过程中,牙匠们小心翼翼,一方面发挥自己的特长,争取最佳效果。另一方面,又要按照皇帝的旨意,吸收各派之长,以符合皇帝的口味。

宫廷牙雕总的风格“雅、秀、精、巧”,在造型上要求古朴、典雅,在工艺上要求精细、润洁、打磨光滑。宫廷牙雕在乾隆时期达到创作高峰。特别到清代后期,宫廷牙雕渐趋衰落。在制作上十分繁厚,风格也显得琐碎,也谈不上意境,只在技术上比前代有所进步。至道光、咸丰以后,由于国势衰落,宫廷牙雕从此一蹶不振、逐渐走向消失。

木雕

木雕工艺用于建筑装饰,在我国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浙江东阳县著名的明代建筑“肃雍堂”,因其木雕工艺壮丽多彩,已被列入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阳县的木雕在清代已闻名全国,东阳的木雕工艺师几百人曾进京为皇家修缮宫殿。目前东阳木雕有二千七百多个花色品种,主要有屏风、壁挂、建筑装饰、箱柜、桌椅、神堂、佛像、宫灯等。1981年东阳木雕工艺师为新加坡豪华宾馆“董宫大厦”制作了十四条大型条屏(14m×15m)、六十块挂屏(15m×08m)以及插屏(34m×23m)七十五件,被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誉为最完美的建筑装饰,在东南亚各国产生较大影响。

东阳木雕以浮雕技法见长,既有艺术欣赏价值,又有实用价值。艺术手法上风格独具,设计上借鉴传统的散点透视、鸟瞰式透视等构图,讲究布局丰满,散而不松,多而不乱,保留平面,不伤整料,突出主题,表现情节。

从事东阳木雕的能工巧匠很多,杜云松老人曾是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擅长书画和设计,被同行们誉为“雕花皇帝”。老艺人楼水明,技艺超群,被誉为“雕花状元”。

金漆木雕

黄杨木雕是以黄杨木为材料的工艺品,以小巧精细见长。黄杨木质地坚韧光洁,纹理细腻,色黄如同象牙,年久后色泽变深,更显古朴大方。产区主要分布于浙江乐清、温州。起源于民间闹元宵时“龙灯会”上龙灯骨架上的木雕小佛像,逐步发展为艺术欣赏品,在海内外颇受青睐。

潮州的金漆木雕以优质樟木作坯,雕刻以后磨光,层层髹漆,最后贴上金箔,作品闪闪发光,金碧辉煌。而且题材广泛,艺术上独具一格。广州东方宾馆陈设的大型木雕装饰“大观园”,长14m,高49m,画面含十三座亭台楼阁,一百多个人物,姿态生动且富有个性,充分体现了潮州金漆木雕的艺术精华,令人叹为观止。

山东楷木雕刻产于曲阜,那里是孔子的故乡。它以曲阜孔林独有的楷木为材料,主要产品有龙头手杖、人物、花卉等。本是作为孔子生日或祭祀的礼品,现已成为倍受欢迎的旅游工艺品。

此外,湖北木雕船也独具特色。这种工艺品民间气息浓郁,又具有强烈的装饰意味。制品种类繁多,从民间的木帆船到战舰,从当代的游船到古代的漕船,无不生动逼真。湖北木雕船工艺的制模技艺有独到之处,它根据每件产品的不同造型,设计出各种不同结构、工艺要求严格的零部件,技术上要求方圆规矩,衔接无缝,拆卸自如。如四川麻秧子船有三十多个零部件都能拆卸组合,制作极为严格。麻秧子船船体头平尾翘,在长江三峡经过时,常见这种船顺流而下。

核雕

核雕是民间艺术中的一绝。它是在植物果核上,利用其外形特点或起伏的变化,雕搂出各种人物、走兽、山水、楼、台、亭、阁等。核雕的原材料有核桃、桃核、橄榄核、象牙果核、杏核、樱桃核等等,最佳的是油橄榄核,体积仅有一节指头那么大。在这么小的橄榄核上进行雕刻,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核雕手串

果核雕刻的起源尚待考证。据史籍记载和文物考证,果核雕刻在明代已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明宣德年间,夏白眼在橄榄核上雕刻16个小孩,每个小孩仅有半粒米大小,眉目清晰。明代最有名的果核雕刻家是天启年间江苏虞山(今常熟)的王毅(字叔远,号初平山人)。他在天启二年(1622年)创作的“东坡赤壁泛舟图”是果核雕刻史上的珍品。舟长约3厘米,高约05厘米,中间为舱,上以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4扇,且能开合。窗旁雕栏上,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船首刻苏东坡及其好友黄鲁直、佛印和尚3人,其中苏东坡、黄鲁直两人共执一书阅读,而佛印和尚如同弥勒,袒胸露乳,左臂挂念珠,念珠历历可数。船尾横竖一楫,楫的左右各雕刻船夫一人。船背题款:“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刻”。字迹细如蚊足,又刻篆章“初平山人”。这件核舟成为后世果核雕刻名匠仿效的典范。

宜兴雕刻家丘山精于胡桃核雕刻,题材大多为苏东坡游赤壁、渔家乐、百花篮、山水等。清代,果核雕刻的艺术水平进一步提高,以江苏为传统产区。康熙年间,苏州一位金姓老人和嘉定封锡禄以及乾隆年间的苏州杜士元、沈君玉等都是果核雕刻名手。封锡禄的橄榄核雕刻“草桥惊梦”,屋宇、人物等在构图上安排得当,并配合疏柳藏鸦,柴门卧犬,充分表现了乡村夜景。沈君玉的橄榄核雕刻“驼背老人”,头戴棕帽,蓄胡须,衣服肩部有补缀,手持一扇,扇上刻有诗文。他用杨梅核雕刻的“猕猴”,眉目毕具,据《金玉琐碎》记载,有的艺人以桃核雕刻串连成108枚念珠,每枚念珠刻有3~6名罗汉,姿态各异,面目无一雷同。

自古至今,玩核的名人举不胜举,从明、清的皇帝,到王公大臣,从富贾巨商到三教九流,明熹宗朱由校自己亲自动手雕刻。清乾隆皇帝更是对核雕偏爱有加。核雕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让无数藏家玩家惊叹和入迷,行情始终看好,这也激发了心灵手巧的艺人们的创作热情和才智。

椰雕

用椰壳精工制作的椰雕是海南特有的工艺品,因旧时官吏常以它进贡朝廷而得“天南贡品”之誉。椰雕制作技艺精湛,风格古朴,造型优美,地方特色浓厚。早在明末清初时,椰雕工艺就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以后的300多年里,历代椰雕艺人使椰雕越来越好,就逐渐形成独特的具有民族风格特色的工艺品。

椰雕制作要经过选料、造模、雕刻、通花、嵌镶、刨光、修饰等几道工序。分为青壳、镶锡、镶银、贝雕镶嵌、石膏镶嵌、檀木嵌镶、陶瓷拼贴等许多类。雕刻手法有沉雕、浮雕、通雕、棕雕、拼贴、油彩等。产品有小巧玲珑的果盘、饭碗、酒盏、饰盒、椰珠项链,还有富丽高雅的茶具、酒具、花瓶、台灯、奖杯,以及各类高档挂屏、坐屏、屏风等。但主体全都是圆形的。

海南椰雕可追溯到中唐宣宗元年(847年),《粤东笔记》载:李得裕谪居崖州时,将椰壳锯正制成瓢、勺、碗、杯作吃喝用具。唐诗人陆龟蒙有“酒满椰杯消毒雾”的诗句,可见椰壳消毒避瘴,制成日用品至少有1100多年历史。到了宋朝,工艺精致的椰碗、椰杯、椰壶已流行在士大夫的宴席上了。

《正德琼台志》记载:宋绍圣四年(1097年),苏东坡谪居儋耳(今儋县中和镇)曾拿椰子壳请当地艺人雕成椰雕帽,谓之“椰子冠”,有“自漉疏中邀醉客,更将空壳付冠师”的诗句。可见当时的椰雕技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至于清末、民国初期,用椰雕作为礼品、用品已很平常了。

海南椰雕经过历代艺人不断的实践,技艺愈趋精良,工艺更臻完美。文昌县工艺厂制作的《鲤鱼吐珠》、《椰雕古鼎》曾参加1978年全国美术工艺品展览会和1985年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选,均荣获广东“四新”(当时海南隶属广东省)优质产品称号。

《鲤鱼吐珠图》是以我国传统年画中表示吉祥如意的创作。它由椰球、鲤鱼、台座三部分连接成天衣无缝的整体。鲤鱼用樟木雕成,整个鱼身以椰壳拼合,运用圆雕、浮雕,精雕细刻,形象逼真。鱼嘴上的大“水珠”是个硕大的椰壳,采用牙雕手法通刻而成。中间雕上10余尾形态各异的鲤鱼,颇生情趣。座底安上转动装置,接通电源“水珠”徐徐转动。

利用全椰子创制的《椰妹》、《狮子》、《猴》、《兔》等系列产品,新颖奇特别开生面,刻划动物、人物生动传神,曾在全国旅游工艺品交易会上获一等奖。尤其是在美国、欧洲、日本流行。

砖雕

早在封建社会前期,砖石艺术作为一种建筑装饰就已被广泛采用。汉代墓室建筑和祠堂建筑有较多的装饰处理,用的就是画像砖、画像石。尔后,各民族的民宅、桥梁、戏台和寺庙上的装饰,除彩绘外,更多的则用雕刻手段,其中的砖雕为最普遍使用的一种工艺,在旧式建筑上,随处可见。

我国砖雕以安徽徽州为最著名,主要用在门楼、门罩、飞檐和桂础上。徽州建筑多用青灰色的屋脊和屋顶,雪白的粉墙,水磨青砖的门罩、门楼、飞檐等等,门槛和屋脚(升高地面一二尺)皆用青石和麻石,有的连大门也用青砖平铺,而后用圆头铆钉固定在木质门板的表面。砖雕工艺嵌挂在整体建筑中,就更显协调。

起初,微州砖雕偏重于图案纹样和鸟兽花纹,后来,人物、生活场景乃至戏剧题材渐多。在旧社会,豪门大户夸奢斗富,往往出巨金召集名匠,甚至用“打擂台”的形式,许多匠师班“对做”或“默做”,每班各做一个或半个门楼的砖雕,按规定时间做好,装嵌入墙,让行家里手品评,胜者获厚资,稍次者少获利。至今在徽州还可以看到有些门楼的砖雕,两边的装饰图案和技法完全不同,而总的效果一致。现在安徽省博物馆的藏品,如“郭子仪做寿”、“百子图”等,都是当时有代表性的作品。在人民大会堂安徽厅的墙饰中,有两块直径1米多的红色砖雕,表现工农商学兵携手并进,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文化福利生活蒸蒸日上的兴旺景象,十分醒目。歙县陈列室里有一件陈列品“百万雄师过大江”,是用传统技法表现新题材的一次有益的尝试。

徽州砖雕之外,苏州砖雕也很有名。苏州砖石雕刻多用于门扉、隔间、飞罩之上,与汉白玉或浅红花岗石、青石、青砖瓦等建材,粉墙、黑柱相映衬,与徽州砖雕相比,又是另一番风韵。

煤精雕

煤精雕是一种民间雕刻工艺品,因用煤精作为雕刻材料而得名。煤精是古代柞、桦、松、柏等硬质树木,年久经地质变化而形成的一种结晶体。它细洁光亮,质地坚韧,形似墨玉,比一般煤炭轻。常夹于煤层中,采用时需经剥离,大者30至50公斤,形状不一。煤精盛产于辽宁抚顺。

煤精雕刻创始于1915年(民国四年)前后,创始人是河北的木雕艺人赵昆生(1878~1923年)。清宣统年间(1909~1911年),赵昆生因修缮沈阳故宫来到了沈阳,后来迁居抚顺,开设木雕作坊。因当时经济萧条,木雕活少,难以维持生计,于是他就创造性地利用煤精来做雕刻小件作品出售。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民间手工艺品。

赵昆生能画能雕,技艺高超,而且山水、人物、飞禽、走兽无所不精,,特别是龙凤,活灵活现。遗憾的是他的作品均已散失。从赵昆生后人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早期煤精雕刻还留存着浓厚的木雕趣味。到后来才逐渐形成煤精雕刻的独特风格。

煤精雕通常刻制人物、鸟兽,或剔透的案头装饰品、小用具等,也有浮雕。早期作品,虽然比例解剖不够准确,但却生动、浑厚。

竹刻

在人民大会堂湖南厅里,陈设着两幅竹簧挂屏,朴素典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令人有置身湖南之感。原来,这是湖南邵阳工艺师们制作的独具乡土风格的竹刻制品。

我国的竹刻,品种极多,有翻簧竹刻、留青、竹根雕刻等,生产地区分布于江、浙、湘、川、粤等地。翻簧竹刻以湖南邵阳、浙江黄岩所产为最精。

光绪年间,湖广总督张之洞曾将一色邵阳翻簧竹刻折扇献给光绪皇帝。慈禧太后过生日,张之洞又特地定制了翎毛筒、烟丝盒、朝珠盒等邵阳竹刻工艺品献寿,博“老佛爷”欢心。可见邵阳竹刻在传统工艺中的地位。1915年,在美国巴拿马博览会上,邵阳竹刻荷花叶花瓶获得了银质奖。

邵阳竹刻造型优美,色泽淡雅,讲究画面章法,书法苍劲有力,刀法精湛,融汇了绘画、书法、版画、金石、雕刻、诗词等文学艺术的长处。品种以盒、瓶、屏风、框架为主,另有盘、碟、筒、架以及大型挂屏等一百多种。在技法上,除传统的阴刻外,还创造了镂雕、浮雕、拼嵌、烙画、着色、压烫、腐蚀等方法,又改进胶合工艺,采用异型产品成形、高温压制等新工艺,较好地解决了竹料起皮、开裂的问题,使产品日趋精美。

黄岩翻簧竹刻品种多样,分日用品和欣赏品两大类。小巧玲珑的牙签盒、笔筒、邮票盒、茶叶盒、烟具、象棋等日用品应有尽有,台屏、挂屏等艺术品美不胜收。黄岩的工艺师可以用几十块竹簧精心拼成多种几何形状的工艺品,而色泽却浑然一体,妙手天成。还能在仅有2毫米厚的竹簧上施以浮雕,用五十多种小如针、大如铲的刀具力度适当地进行工作,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

目前,黄岩翻簧竹刻已有二百三十多个花色品种,作品远销世界许多国家。著名的黄岩翻簧竹刻创始人陈光臣的后裔陈方俊创作的“嫦娥奔月八角糖果盒“,表现了嫦娥生动优美的神态和飘逸潇洒的衣裙,使本来风格雅致的竹刻工艺品增添了浓厚的诗情画意,令人拍案击节。

此外,广东南雄的竹雕帆船和人物作品也具有独特的民间色彩;江苏常州的竹刻更是令人钦羡,那里现已成为竹刻工艺爱好者的集中地,1983年,常州的工艺师曾赴美国纽约等地举办中国竹刻展览。

中国的各种竹根雕刻也饶有情趣。工艺师利用天然生成的形态各异的竹根以及节疤,略加雕琢,就成了千姿百态的工艺品,很受人们喜爱。

年画

唐代吴道子画“钟馗捉鬼”贴在门上,流风所及,极为深远。追溯起来,汉代起民俗就有在门上画勇士、贴门画的习俗。其意大抵是避邪祟,取吉利。宋代开始有彩版印刷年画,当时民间称为“纸画”。南宋李嵩画“岁朝图”,具体描绘出贴门神、贺新春的情景。尔后,年画产区由京城逐渐扩展。至清代,全国各省几乎都有作坊。

杨柳青年画

年画的工艺特点,首先表现在刻工刀下的功力。两宋时,雕版印刷发达,促进了木刻年画的发展。1909年,发现宋、金时代的雕版年画“四美图”,墨色,印于黄纸,画面上标有“王昭君、班姬、赵飞燕、绿珠”以及“平阳姬家雕印”等字样。汉、晋美女同入一画,俨然唐风,与北宋白描人物画相似。墨线流畅简炼,雕工之精与画面之美,引起学者的极大关注。

年画的内容主题,各地大同小异,皆以丰收、多子、长寿、吉祥如意为主,符合节日、喜庆时人们的心理状态。体裁格式则依所悬部位而定。色彩有明显的地方性,如天津杨柳青年画多用粉紫、橙绿,谐和柔美。四川绵竹年画多用洋红、黄丹、品绿、桃红、佛青,有清亮之感。陕西凤翔年画强调浓墨浓紫、大红、翠绿、黄,或用迭色,色调热烈。广东佛山年画多用红丹作底,辅以黄、绿、金、银,绚丽辉煌。福建漳州年画习惯以大红为基调。江苏桃花坞年画亦不离红、绿等色,但色度多浅淡而较为素雅。

剪纸

人物剪纸

剪纸是我国民间传统装饰的一种艺术。我国的城镇乡村每逢新年佳节,男婚女嫁,乔迁新居,便处处可见剪纸的踪迹。明亮洁净的玻璃窗上或洁白的窗纸上贴上漂亮精美的窗花来美化环境,增添喜庆节日的气氛和对未来的祝福,这些内容丰富、饶有风趣的剪纸,大多出自农村妇女之手,她们用的工具是一把剪刀或一把刻刀,瞬间便剪刻出各种花样、富有民族风格的工艺美术作品。

剪纸有彩色和单色两种。彩色剪纸绚丽多彩,单色剪纸朴素大方。我国因地方不同,其剪纸艺术风格也不同。陕西窗花风格粗犷豪放,陕南多是点彩剪纸,陕北的以单色剪纸为佳,其风格秀丽、圆润、格调明快。河北蔚县剪纸艳丽中包含秀美,尤其以戏曲人物窗花最有特色,我国南方一些少数民族的剪纸则主要用来做绣花底样。

风筝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发明了风筝。相传春秋时期公输般(鲁班)看到鹞鹰在空中盘旋飞翔而受到启发,削竹为鹞,称为“竹鹞”,上天三日不下,并用它来窥探宋城。后来,墨子也曾斫木为鹞,能在空中飞翔。在发明了纸以后,以纸代木,便出现了轻便的“纸鸢”。

五代时的李邺在纸鸢的鸢首上系上风笛,“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故曰风筝”。风筝用细竹扎成骨架,再糊上薄棉纸,系以长线,手牵长线,借风力升空。唐朝诗人高骈在夜深人静时,听见空中传来风筝声,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夜静弦声响碧空,吕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

风筝讲究扎、糊、绘、放。扎,要达到对称,左右吃风面积相当;糊,要保证全体平整,干净利落;绘,要达到远眺清楚,近看真实;放,要会依风力调整“提线”角度。风筝的式样繁多,有禽、兽、虫、鱼,也有人物。主要分为“硬膀”和“软翅”两大类。“硬膀”风筝的翅膀坚硬,吃风大,飞得高;“软翅”风筝柔软,飞不高,但飞得远。每年放风筝的季节,蓝天中,“孔雀开屏”、“鹍鹏展翅”,“蝴蝶起舞”、“鱼跃龙门”、群鸽竞翔”、“仙女散花”,“悟空腾云”、“梁山一百单八将”等,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我国著名的风筝艺人哈长英制作的风筝,1903年在美国纽约博览会上展出,颇为引人注目,受到好评。天津的“风筝魏”更是闻名于世。“风筝魏”名魏元泰(公元1872~1961)。他制作的风筝,做工精巧、放飞平稳、色彩艳丽、造型生动逼真。特别是他创制了可以折叠拆散便于携带的风筝,做工极其精致。风筝翅膀可视其长短拆成2~3叠,扣榫严丝合缝,再用铜箍箍牢,糊上丝绸,施以重彩,堪称是巧夺天工的工艺美术品。他制作风筝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先后创作了“五蝠捧寿”、“松鹤延年”、“葫芦万代”、“八仙庆寿”、“串儿八仙”等精品,还有几丈长的“蜈蚣”,寸许大的草虫雀鸟,既可放飞天空游戏,也可陈于壁间观赏。他精湛的风筝艺术赢得了国内外风筝爱好者们的欢迎。他的风筝,在1914年巴拿马世界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当时,轰动了天津城,满城争说“风筝魏”为国争光。

我国的风筝,历史悠久,做工精良,远销日本、东南亚和欧美许多国家。至今,世界上很多国家放风筝活动十分流行。英国伦敦有“英国风筝玩赏协会”。美国1978年风筝的销售量,数以亿计。日本曾于1980年8月举行第4届大阿苏山全国放风筝大会。近年来,我国也曾举办国际风筝大会,影响深远。真可以说“风筝热”风靡全球。

泥塑

泥塑,也叫“彩塑”,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工艺品。在黏土里掺入少量棉花纤维,捣匀后,捏制成各种形象的泥坯,阴干后,先上粉底,再施以彩绘。。提起泥塑,人们自然会想起“泥人张”。据《津门杂记》载,“泥人张”叫张长林,字明山,家庭世代以捏泥人为生。所捏的人物以及各种角色,形象逼真,远近驰名。外国人曾出重价购买他的泥塑,放在博物院中,供人欣赏。据说,他尤其擅长为人们捏面像,捏谁像谁。天津博物馆所藏“泥人张”的“钟馗嫁妹”彩塑等一百四十余件,出神入化,维妙维肖,常令观者为之忘情。1932年,画家徐悲鸿到了天津,看到“泥人张”的作品后,曾在报上发表文章,说“泥人张”的作品“会心于造化之微”,一时传为佳话。

泥塑观世音菩萨

“泥人张”第三代张景祜,十二岁时就能独立创作,毕生作品超过万件。他的作品生活气息浓厚,抒情传神,在写实与夸张、雕塑与着色上形成独特风格。建国后受聘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还有了自己的工作室。

我国泥塑艺术源远流长,它与做俑人殉葬、做佛像膜拜、做玩具观赏等习俗有密切关系。陕西彩泥偶有三百多年历史,凤翔县六营村几乎家家都会制作,且多出于妇女之手。当地民谚中就有“西凤酒、东湖柳、女人手”,被称为“三绝”。1980年以来,六营村成了国内外专家及泥塑爱好者不时访问的“工艺村”。无锡惠山泥塑艺人,在乾隆下江南时,曾受命做泥孩五盘,乾隆看后很满意。目前惠山泥塑艺人成了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已先后到日、美、澳各国进行技艺表演,受到普遍欢迎。

河北白河沟泥塑,兴于清代乾隆时期。那里家家以粘土做娃娃、公鸡、狮、狗等玩具。先用模子磕出形象,然后进行彩绘。其艺术风格受杨柳青年画影响,颜色艳丽,所做人物亦俊美,多为节令用品。

苏州泥塑专做泥美人、泥婴孩以及人物故事,以十六出为一堂,高只三五寸,彩画艳丽。其法始予宋代,清代聚集于虎丘。虎丘还有捏像者,习此艺者,不止一家。

雕漆

据史书记载,我国宋代已有雕漆(剔红、剔犀)工艺。清光绪年间,北京民间雕漆作坊开始兴起,其中以“继古斋”为最著名。当时由杰出艺人创制的“群仙祝寿”大围屏,曾在巴拿马博览会上获金牌奖。

20世纪30年代,北京已拥有几十家作坊,500多工人,产品煊赫一时。建国初期,雕漆艺人只有几十个。后来成立了北京雕漆厂,如今又发展到700多人。目前,北京雕漆产品已有上千个花色品种,远销9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市场上独树一帜。

北京雕漆工艺技艺要求高,工艺比较复杂,生产周期长。一件雕漆工艺品,从设计到完成,要经过几十道工序,一般需要半年左右时间,精细的工艺品则要2到3年的时间。先是在各种胎形上反复髹漆分层,达到15至25毫米的厚度后,再在漆面上用刻刀雕刻出各种纹样,成为工艺品。

近年,在技法上又有新的创造,在传统的平雕技法基础上,又创造了深浮雕、镂雕等技法,并采取和镶嵌工艺结合的技法,吸取其他工艺美术的长处,创制成立体兽,实用盒等新产品,上面还装饰、镶嵌以象牙、玉石、牛角、贝壳等。工艺美术家杜炳巨,积50多年的雕漆工艺经验,精通多派风格特点,博采众长,自成一家。近10几年来,他研究花卉镂雕技艺,1974年制成“镂雕花篮盘”,受到普遍的赞赏。

北京雕漆艺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在仿制传统产品之外,又发展了许多结合日用的新产品,如小盒、小盘、食品盒、茶叶罐、文房用具、炊具、酒具、小手饰、围棋盒等。他们还为宾馆、饭店创制了配套的雕漆家具,如茶几、办公桌、电视柜、多宝椅、灯具、绣墩、屏风等。为了适应旅游事业的发展,还生产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工艺品。如中国名胜纪念牌,印泥盒等,受到普遍的欢迎。

扇子

1959年,郭沫若参观广东新会葵扇工厂,题诗赞道。“清凉世界,出自手中。精逾鬼斧,巧夺天工。”不仅道出了扇子的用途,而且赞美了扇子的工艺。

扇子本是消暑的工具,但从古代起,就已带艺术品的味道,而且形成了我国具有独特风采的民间工艺。

扇子要经过晒场、撑扇、晒白、剪扇、焙扇等20道工序才能完成。价廉而实用,除国内销售外,还在东南亚各国有广大的市场。另一种葵扇则是一种名贵的工艺品,称为“玻璃扇”。初生的葵芯嫩叶,柔软光滑,晶莹洁白,俗称“玻璃白”,用它翩成葵扇,称“玻璃扇”。其主要品种是火画玻璃扇,在葵扇面上烙画,不仅线条流畅,清雅秀丽,而且永不褪色。现在又有了双面烙画扇,即把两柄形状、大小相同的玻璃扇缝合为一柄,在正反两面饰以相同的烙画。扇边更以彩色丝线缠绕,以手工细缝。扇柄缠上米黄色藤皮,或者安套上彩色竹管,扇柄顶端镶以象牙、玳瑁、彩色线球,摇曳多姿。还有一种织扇,是把“玻璃白”加工成2至4毫米的细条后,用手工织成杏仁形扇面。在织扇上粘贴根据画稿剪刻的竹箨(竹笋的表皮)制成的竹箨画扇,1915年曾在巴拿马博览会上获金牌奖。

我国赢子种类很多,葵扇之外,有折扇、羽毛扇、竹编扇、麦秸扇等。折扇以杭州、苏州为主,竹编扇以四川自贡所产为最著名,羽毛扇以浙江湖州、江苏高淳、湖北洪湖等为主。

杭州折扇与丝绸、茶叶齐名,有“杭州三绝”的美称。杭州折扇以“王星记”扇最为有名。共有15大类,其黑中纸扇尤负盛名。杭州黑纸扇制作有86道工序,扇骨除采用冬竹之外,还常用象牙、檀香木、乌木、玳瑁、梅竹、梅鹿竹、湘妃竹、水磨竹等名贵材料。每根扇骨光亮可鉴,厚薄、轻重毫发无差。两旁的大扇骨,或烫花,或镂刻,或镶嵌银丝、象牙。据试验,杭州黑纸扇,在烈日下曝晒14个多小时,或在水中浸泡一昼夜,不翘、不裂、不变形。因为扇面用浙江予潜县特产纯桑皮纸制成,纤维长、拉力强,质地韧密,百折不损。扇面上又刷上几层浙江诸暨的高山柿漆,更不怕日晒雨淋。尺寸较大的还可以挡雨、遮阴哩。

据说,梅兰芳生前演出“贵妃醉酒”,手中所执折扇就是王星记扇厂特制的。

此外,王星记还生产檀香扇、象牙扇、孔雀羽扇、绢扇、宫扇、舞蹈扇、一物两用的帽子扇、寻丈巨尺的屏风扇、长不盈尺的微型扇、新颖别致的自动扇、评弹艺人用的洋包扇、魔术表演用的三开扇、佛教用的马元扇等等,皆各具特色,有口皆碑。

在扇面上题诗作凰,也是我国王星记工艺扇的一大特色。著名画家齐白石等都曾为王星记扇子题诗作画。王星记厂的老艺人还在一幅扇面上画了“梁山泊一百零八将”,人物小如豆粒,而形神兼备,姿态生动,画面层次清楚、主次分明,色彩协调,疏密有致。1982年,王星记厂老艺人在美国田纳西洲诺克斯维尔市的博览会上,一把“唐诗万字翁”,震动了全市。在一把9寸长的棕色黑纸扇上,用蝇头小楷写下唐诗300首,11199字。横行平正,竖行贯气,章法布局宛如繁星密布、金光熠熠,在大度数的放大镜下观看,字字点画分明,结构匀称,大小合度,体势舒展。那运笔更是笔笔送到,分得出轻、重、疾、徐,柔中有刚,真个是笔参造化。

自贡产的竹编扇又称龚扇,因创始人龚爵五而得名。浙江浦江县的麦秸扇,在江南风格独具,民间色彩十分浓厚。湖州羽毛扇历史悠久,工艺考究,据说陈爱莲在香港演出“春江花月夜”时手中的羽毛扇就是湖州羽毛扇厂精心制作的。

铁画

铁画出自安徽芜湖,所以又叫芜湖铁画。铁画的制作十分繁琐而精细。它的材料大都是一些毫无光泽的铁板,工匠们以锤代笔,把铁板敲出大致的形状,再精雕细琢,一锤一锤地把铁板修整成形,再用剪刀剪出一些修饰物。最精细的工序要数焊接了,它的焊接不同于一般焊接,它是用纯银加上点铜粉,一点一点焊,不能有半点马虎。这还不算完,打制成形的铁画还要去喷漆。将要喷漆的铁画先是经过酸水清洗,去锈,再喷上黑漆。待漆干后再将其钉到白色的底板上,这样一幅铁画才制成。

铁画

铁画的品种大致有三类:一为尺幅小景,多以松、梅、兰、竹、菊、鹰等为题材,这类铁画衬板镶框,挂于粉墙,黑白分明,端庄醒目。第二类是灯彩,由4至6幅铁画组成,内糊以纸或素绢,中燃银烛,光彩夺目。屏风是第三类,多为山水风景。近年又发展了立体铁画、盆景铁画,更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芜湖铁画的鼻祖是汤天池。汤天池,名鹏,江苏省溧水县明觉乡人,幼年时为避兵荒而流落到铁冶之乡——芜湖定居,当时芜湖铁业十分兴盛,且又集中许多技艺精湛的铁工,所以,民谚有“铁到芜湖自成钢”的美誉。汤初学铁工技艺,清康熙年间租赁乾隆进士黄钺的曾祖父之临街门面,自营铁业作坊。当时芜湖既是水陆交通要道和各种物资集散中心,又近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华山,不仅万商云集、人流如潮,其间也有众多香客,他们皆喜购芜湖铁铺中生产和出售的彩色铁花枝、铁花灯,作为上山敬佛之用。汤天池也打制这些制品出售。

汤天池制作的铁画,有山水、人物、花鸟、树木等,是“以锤代笔,以铁当墨”热煅冷作,揉铁而成半浮雕的完整画面,成为能独立成画的欣赏艺术品。它区别于单枝铁花。因为铁花只是一枝枝的花,而不是一幅画。也区别于铁花灯上的铁花,那种铁花,只是依附在其它器物上的装饰。所以铁画一出现,立即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和喜爱,不仅本地人求购者甚众,连外地人亦闻其名而“远客多购之”。不仅为普通群众所喜爱,同时“豪家一笑倾金赀”,购作“斋璧雅玩”,汤天池与铁画皆“名噪公卿间”了。

汤天池初期所作的铁画,多系“径尺小景”,且技艺亦未臻成熟,艺术效果尚不理想,至于艺术性更高、技术更复杂的大幅铁画,尤其是容纳众多景物的大幅山水铁画,就更难以制作了。后来,汤天池觉得画家肖尺木的画很适合煅制铁画,便“往诣肖尺木,求其稿”。

国画大师肖尺木,见汤时常来看画,觉其既勤学而又意诚可教,便满足了汤的要求,这就使铁画的艺术性得到很大提高。由于高手铁工与艺术家的结合,撷取了艺术的意境美,摒弃了以往的“太似”的匠气,使铁画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故人们都称汤为“锤铸之巧,前此未有”的铁冶神工。这段艺坛轶事也就流传下来。

汤天池所作的铁画作品,流传下来的很少,现知仅有《四季花鸟》(藏故宫博物院)、草书对联“睛帘流竹露,夜雨长兰芽”(藏安徽省博物馆)、山水《溪山烟霭》(藏镇江市博物馆)。

如今,芜湖的铁画已走出国门,受到世人的广泛称赞。1958年、1959年,芜湖铁画“黄山莲花峰”、“迎客松”、“牛郎织女”、“松鹰”等曾先后参加莫斯科造型艺术展览会和巴黎博览会,还受到了海外艺术家的赞赏。

漆画

我国使用天然漆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古代和近代,多用以装饰和保护宫殿、庙宇、棺榔、器皿等。现代多用于工艺品及少数珍贵木器的涂饰,其他则用“人造漆”替代。

在我国传统工艺中,漆画是独树一帜的。它以天然漆和金、银、玉石、螺钿、蛋壳等辅助材料,运用雕、镂、嵌、填、晕、彩绘、金漆、莳绘(描金或泥金画漆)等多种髹饰技法制作而成。

漆画的主要产地是福建、四川、广东、江西、北京、天津等,各具不同风格。铝版漆画是天津市1978年研制成功的新品种。它采用铝版腐蚀,经过填漆、磨光而成,尤其是巧妙地运用各种彩漆相互渗透而呈现的纹理,好像陶瓷的窑变釉,十分瑰丽。在艺术上,它强调装饰性,多以中国传统的线描为走要造型手段,并吸取民间艺术的长处,在形象刻划和色彩处理上加以适当的变形和夸张,简练而有力,有时又饰以金漆、银粉、贝壳、蛋壳等,更显得多姿多彩。铝版材料轻薄,漆色坚固,除作为宣内装饰,制成屏风、壁画外,还可以采用镶嵌拼贴的方法,与建筑艺术相结合。目前,这种铝皈漆画已进一步运用到日用品上,受到广大群众欢迎。

漆画充分发挥了漆的特性以及所用物质材料和髹饰技法的美,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脸谱

脸谱是一些剧种的面部化妆艺术,它是由历代戏曲中逐渐演变出来的化妆程式。京剧脸谱最为丰富而完备,其中以净角和丑角为主,把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通过面部化妆表现得淋漓尽致,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同时把脸谱制作成型也成了工艺美术的一种,可以供人欣赏。

脸谱来源于唐代的乐舞面具。唐教坊记里有“大面”之说。“大面”出自北齐,是说北齐兰陵王高长荣,貌如美女,勇武过人,但他担心自己的容貌不足以慑敌,于是刻木作狰狞面具,每出阵时戴上,勇冠三军。有人把这个故事编为乐舞《兰陵王入阵曲》,谓之“大面”。这种面具,乃是后世脸谱的滥觞,后来发展为直接在脸上构图。

脸谱

工艺美术中的脸谱是一种新的面具形式的欣赏品。我国工艺脸谱以北京最为出色。北京脸谱厂主要是塑造京剧脸谱。北京名艺人“花面桂干”以设计名净脸谱出名,他的作品清新秀雅,色调优美。老艺人王稔田擅长设计精、灵、鬼、神脸谱,精于用红、白、绿等色,施色怪异,对比强烈、诱人。双启祥艺人画的脸谱,油、粉间施,韵味无穷,尤以绘制昆曲名净侯玉山的脸谱为妙。北京脸谱是极受欢迎的旅游工艺纪念品,外宾和华侨尤为喜爱,争相购买。

工艺脸谱类别繁多,有三块、老脸、碎脸、白脸沫、十字脸、和尚脸、太监脸、火判脸、家形脸、神妖脸、歪斜脸等等。每一类又可分多种色彩和式样。脸谱的构图原则一般都不太细、太实,讲究会意、夸张,往往通过色彩搭配、调和、衬托、对比以及线条、图案的对称、呼应等艺术手法,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和美感,这乃是脸谱的艺术魅力。

贵州布依族在脸谱艺术中独树一帜。在演出“地戏”时,头上戴“脸子”(即面具)。这种“脸子”,是用整块木料挖雕而成,然后根据人物性格特征进行各种脸谱的彩绘,其用色和汉族戏曲脸谱用色程式大致根同,如红脸象征忠勇,黑脸象征刚直,白脸象征奸诈等等。其雕工、彩绘都十分精致而优美,性格特征往往更为强烈。如武将’眉弓突出,鼻翼怒张,眼球大而圆鼓,显得十分彪悍勇猛。

软木画

软木画,又称软木雕、木画,是福州民间雕刻工艺品,始创于清末。它是一种“雕”、“画”结合的手工艺品。色调纯朴,刻工精细,形象副真,善于再现我国古代亭台楼阁,园林景色,画中有诗,使人观后如身临其境。运用浮雕、圆雕、透雕等技法,精雕细镂成花草树木亭台楼阁、栈桥船舫和人物,再用通草作成白鹤、孔雀、糜鹿等鸟兽,根据画面设计,粘在衬纸上,配制成立体、半立体的木画,装在玻璃框里,就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品。其中借鉴中国园林“框景”的手法,构图新颖别致,画面层次分明,色彩古朴典雅。内容大多反映山光水色、名胜古迹和花草虫鱼,有200多个规格、400多个花色品种。工精艺巧,形态逼真,而且具有轻便、不变形、不脱胶、抗腐蚀等优点。

制作软木画的原料,主要是产自欧洲西班牙、葡萄牙及阿拉伯等地的栓皮栎树。软木有不透气、不透水、不起化学作用等优点,同时又具有质地轻软、不易燃、抗腐蚀、耐磨和富于弹性,有细密的天然纹样、色调纯雅的特点。

为了将软木切成不同薄片,近百年来软木画艺人发明、制作了许多因材施艺的工具,大大小小算起来有数十种之多。软木画看起来似乎只是轻松的案头工艺,可做起来真不容易,比如一幢楼阁,窗棂、椽子、柱子等都细若发丝,密密的屋瓦也不足一厘米,而松树的松丝更是细超发丝。

制作软木画,要经过选材、雕刻、拼接、装框等工序。软木画妙在运用“以小观大”的艺术手法,“丛山数百里,尽在一框中”。产品有平面浮雕多层次的壁挂、双面座立透屏等。最近在欣赏软木画和漆粉绘结合上创制出情趣横溢的花瓶木画、烟具木画、大屏风、围屏、挂联等品种。

20世纪50年代,软木画创始人关启棋和他的弟子陈锟创制了软木画“北京万寿山”。布局简练,刻工精细,受到好评。尔后,陈锟等人在继承传统浮雕技法的基础上,大胆运用圆雕和镂雕技法,创制了立体软木画“北京天安门”和“北京天坛”。1959年,福州大型软木画挂屏“福州西湖”、“厦门风光”、“武夷春色”等,被选送进京,陈列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

20世纪60年代初,工艺师们又将软木画与漆器工艺结合起来,采用髹饰技法使画中的水面光亮如镜,产生侧影的艺术效果,使软木画工艺又前进了一步。

近年来,郭木锑更以国外风景、名胜为题材,创制了“日本京都金阁寺”、“日本奈良五重塔”,深受日本人士的赞誉。工艺师陈庄采用“散点透视”的布局,创制了“福州西湖公园”,意境深邃。西湖美景尽收眼底。关启棋之子关学宝,在1958年就与别人合作创制了仿宋画意的挂屏,诗情画意浓郁,使福州软木画更具风采。1982年9月,关学宝还曾到英国伦敦进行软木画技艺表演,受到广泛的欢迎,扩大了福州软木画工艺在海外的影响。

目前,福州软木画已有500多个花色品种,产品远销近40个国家和地区。

竹帘画

四川盛产各种竹子,在宋代就以产竹纸闻名于世,那里的舀纸帘的编织技艺很精细。后来,人们以它作为幕帘,如桥帘、窗帘、灯帘和堂帘(客厅的屏风)。到了清代,逐渐演变为和书画结合的竹帘画。今之所谓竹帘画,就是在细竹丝编成的帘子上加上书画而成的一种工艺品。这种画帘,是用光滑纤细的竹丝作纬线,蚕丝作经线编织而成,然后在帘子的幅面上画山水、人物、花卉、翎毛、走兽等国画,成为精美的壁饰和窗帘,有浓厚的诗情画意,极富有东方色彩和民族气派。

四川梁平的竹帘画发展最早,也最为著名。梁平竹帘工艺制作历史已逾千年。史料记载:早在北宋年间,就被列为皇家贡品,饮誉天下,素有“天下第一帘”之称。

梁平竹帘以当地盛产的慈竹为原料,竹帘生产以民间手工技术为主,借助简单而巧妙的木结构机械,抽成细如毫发的竹丝,经过数数道工序的手工制作,织成薄如蝉翼、形似锦帛的独特竹帘工艺品,并结合书画、刺绣、植绒等多种表现手法,精工制作出各种形式的挂帘、屏风、装饰画及实用工艺品。一件完整的竹帘画制品,从收取竹子到成品包装入库,要经过八十余道工序的流水作业,需要优秀的操作技术和密切的配合衔接来完成。

梁平竹帘色泽典雅,工艺精细,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自然风韵,苏葆桢、黄胄等著名画家都曾来梁挥毫泼墨,创作了大量竹帘画作品。梁平竹帘也多次荣获中国竹业协会、中国竹业博览会等国家级金奖,是室内装饰和馈赠亲友的佳品。梁平竹帘,还因其小巧轻便,“怡静雅丽、堪以舒怀、且可卷折,携带、寄送均极便利,诚为馈赠佳品,非一般塑料或其他原料制品所能比拟。”

目前,在梁平竹帘画的影响下,成都、南充、重庆等许多地方的竹帘画工艺也有很大发展。有的直接在素雅的青竹帘上作画,既突出了竹丝自然材料的美,而且风格新颖,有的还饰以刺绣、挑花,使竹帘画风采倍增。

油泥塑

油泥塑是一种民间称呼。在我国,约有九百年的历史。它产于浙江温州。温州旧称东瓯,故又名“瓯塑”。

瓯塑在以前,主要应用于寺院、庙宇的佛像、门神及家具、嫁妆、礼品等装饰,工艺十分粗糙,而且限于单色,或用于贴金箔、金漆彩绘等。新中国成立后,瓯塑工艺吸取其他造型艺术的长处,提高了工艺水平。工艺师们创制各种色彩的油泥,具有坚固耐久、可洗可刷、不易褪色的特点。

瓯塑品种繁多,既有挂屏、壁塑、挂镜等大型艺术欣赏品,又有家具、屏风、工艺盒等大、小各型的日常用品。规格上,大至数十米,小至几厘米。所塑造的风景、人物、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等,形象生动,色泽鲜艳,立体感强。它以堆、挑、刮、压、塑等手法,按照不同的表现对象,采取深浮雕、浅浮雕、线刻等传统技法,造型简练,色彩明快,层次清晰,变化无穷。

杰出的工艺师们又创作了“和平之春”等作品。一些后起之秀还创作了不少优秀的风景题材作品,如“西湖天下景”、“雁荡秋色”、“富士山的春天”等。其中“西湖天下景”,一幅陈列于首都人民大会堂浙江厅正壁,另一幅曾陈列于1983年在香港举办的浙江省出口工艺品展览会上。这两幅作品比较成功地表现了“湖水春来水拍空,桃花浪暖柳荫浓”的西湖的春色妙境,层次清楚,景色秀逸,画面开阔,给人以美好的艺术感受。

贝雕画

贝雕画以产于江河、湖泊、海洋中的贝壳为材料,巧取其自然形状,以及外表和内层的绚丽色彩,经过精心选料、雕刻、琢磨、组装等工序制成。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由于借鉴了中国画的章法,构图简练,并吸取了玉雕、牙雕、镶嵌等技艺的长处,作品莹光闪烁,风格华丽。

受材料的限制,贝雕工艺的产地,以沿海的辽宁、大连、山东青岛、广东北海以及福建、湖北河阳等近海或近水地区,尤以大连、青岛为最著名。

大连贝雕画,始于1958年。当时贝雕艺术家王波设计、制作了第一幅贝雕画“雄鸡戏牡丹”,是辽宁贝雕画的创始人。近30年来,王波的“富贵满堂”、“引吭三唱”、“华夏之光”等,都博得好评。全国贝雕评比中,荣获1982年山水贝雕画第一名的是大连贝雕画,名为“姑苏秀色”。它是大连贝雕厂艺人们去苏州园林写生,搜集许多素材而创制成的。画面体现了苏州园林的妩媚秀丽、小中见大的特色。古老精致的楼台亭阁,碧绿清澈的荷塘,形状各异的太湖石,以及疏密相间郁郁葱葱的树丛,远处山峦起伏,景色层次分明。艺人们选用30多种贝壳,因材施艺,恰到好处。如用夜光螺表现琉璃瓦,晶莹光亮,用红口螺由浅至深的朱红色的内皮制作荷花瓣,娇嫩生动,用海洋里绿色的江珧贝制成树叶,苍翠欲滴,充分显示了贝雕艺术的特色。

大连贝雕画素以人物、花鸟见长。如“华夏之光”贝雕画中的18位科学家,形象生动。花鸟贝雕画也显示了高雅的风格。

青岛贝雕画与大连贝雕画大约同时起步,各具千秋。青岛贝雕充分发挥贝壳质硬而脆、体薄、形态多变而弯曲,色彩斑斓绚丽的特点,因材施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用带有虫蛀的贝壳制成树干的节疤,用螺旋状的贝壳制成妇女的发髻等,显得既真实,又自然。又如用表面绿色的江瑶、银壳制作松树,用红色的海杏、鸡心螺制作花卉和枫叶,用宝贝的内在紫色制作葡萄等,都充分发挥了贝雕艺术的优长。青岛贝雕工艺还注重整体的统一,如“蓬莱奇观”中的蓬莱阁,层次变化分明,远近的透视关系突出,避免了堆砌过高、层次太厚的弊病。

近年来,青岛艺人创作了“珍贝聚合金鱼双面屏”,打破历来贝雕画采用玻璃、木框装潢的形式,由磨成05毫米的贝壳薄片聚合而成,正反两面都能观赏。由于贝壳薄片本身光泽的影响,金鱼似乎真的在水中轻盈地畅游,翠绿的水藻也好像在缓缓飘荡。这一新材料、新工艺的结合,更使产品具有透明、抗震、不霉、不蛀、不积尘的优点。它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制作屏风、壁灯、吊灯、茶几面、家具把手、伞柄等,使青岛贝雕画沿着实用化的方向发展,开辟了更加宽广的前景。

内画壶

用一根约20厘米长的竹签,顶端削尖弯成钩状,或绑上狼毫,蘸上颜色,伸进鼻烟壶内,在磨砂内壁上绘以人物、花鸟、走兽乃至书法等。这是我国独特的手工工艺,难怪海外人士,击节赞赏,叹为观止。

中国内画壶工艺有两大流派,河北衡水的内画壶在国际市场上被称为“冀派”,所用壶有玻璃、水晶、玛瑙三大类。工艺美术家王习三的“清代帝后肖像”系列内画壶是其佳作,题材是自顺治至光绪的清代皇帝、皇后的肖像。采用单线墨彩技法,立体感强,生动形象。1981年,美国一位收藏家重金购买后在纽约展出,引起轰动。尔后,王习三又觎制了“历届美国总统肖像”系列内画壶,正面为总统肖像,背面为其生平文字,更是杰作。

“冀派”内画壶,集内画、外画两种技法之长,还创制了内、外画鼻烟壶,更受到海内外人士的热烈欢迎。

北京内画壶被称为“京派”,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早期在光滑透明的水晶、玻璃上作画,艺术上受到一定限制,画面都比较简单。后来发明了用金刚砂等在壶的内壁磨砂,色白而不滑,如同在宣纸上作画,从而使中国国画技法在内画壶上得以充分发挥,内画艺术大大前进了一步。

北京内匦壶富有晚清文人绘画的风格,题材广泛,绘画精细,字画结合,别具韵味,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山东博山的内画技艺是清代光绪年间由北京传去的。后来他们研究出用铁砂摇磨法,使瓶的内壁产生毛面,以便敷彩作画,技艺更上一层。他们还发明了将陶瓷釉彩用于内画艺术,画面永不褪色,艺术效果更佳。近年,他们创作的“水浒一百零八将”、“红楼梦”、“百美图”、“清明上河图”等,在海内外均获得很高的评价。

羽毛画

羽毛画是中国独创的传统工艺,采用优质养殖家禽羽毛为原材料,借助传统的国画构图法及雕塑、木刻、装饰工艺等的表现手段,制作的一种图画,其内容包括山水、人物、花卉、禽鸟、走兽、虫鱼等形象。羽毛画别具情趣,格调清新,颇受人们青睐。

无论是代表东方绘画艺术的中国画,还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们留给后人的森林及田园风光等上乘之作,均能通过羽毛画予以独特风格的艺术再现,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因而受到各方人士的赞誉和喜爱。从1960年代开始,羽毛画就被指定为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的礼品之一。作品设计新颖,底色自然流畅,画面典雅高贵,色泽丰富鲜艳且永不褪色,给人以自然天成之美感。

追本溯源,羽毛画在我国具有极其悠久的历史,在长沙发掘的西汉马王堆墓中,就已有羽毛装饰品。现代羽毛画工艺则是20世纪60年代由沈阳市羽毛工艺厂首创的。目前,沈阳羽毛工艺厂的规模、产品的种类和质量仍居全国之首。

沈阳羽毛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十分珍贵的工艺品,具有很高的艺术和欣赏价值。种类有平贴的纱讨、卷轴、壁挂、册页;也有浮雕的挂屏、座屏、大型折页屏、案头立屏;还有立体的风光人物、笼鸟、鱼虾、飞禽、蝴蝶等。其中的古典人物画和花鸟画尤为巧夺天工,别具一格,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例如取材于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宝黛含情谈西厢”、《三国演义》中的“貂蝉拜月”、《西厢记》中的“崔莺月下听琴”,以及取材于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中的“天女散花”、“昭君出塞”等等,都惟妙惟肖,驰名中外。以花鸟为题材的羽毛画更是姹紫嫣红、绚丽多彩。例如富丽堂皇的牡丹、凌寒斗雪的红梅、争芳夺艳的桃李、傲雪斗霜的兰竹等,再配以孔雀开屏、黄鹂对话、鸳鸯戏水、雄鹰展翅、白鹤冲霄等景物,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纸织画

纸织画起源于福建永春的民间传统工艺,是用手工编织纸丝而成的朦胧艺术品。

永春的纸织画是融合编织和绘画于一体的独特工艺品,画面朦胧,有如复盖一层薄纱,既有十字布绣一样的方格分明,又有隔帘观花隐约依稀的艺术效果。但长期以来,一些艺人以纸织画销路不广,难以谋生而改行。至抗日战争时期,只剩下黄永源的“黄芳亭”一家。

纸织画的制作工序十分复杂,整个制作过程要经过构思、绘画、剪裁、编织、补色、点神、裱褙等工序,其中,绘画、剪裁、编织、裱褙是最主要的四道工序。纸织画制作首先要绘画,它和中国画比较,规律一样,但是绘画用笔下墨,下颜色就不一样,纸织画有纸织画的画技:色彩要浓,层次要分明,明暗要突出。第二道工序是裁纸,每条是两毫米左右,裁每一条都要平行、一样大,裁功要苦练。第三道工序是编织,要根据天气的干湿度,用力时必须控制力度,不能太大。气候一变宣纸跟着变,比如说,一下雨、有雾,宣纸受潮后很容易断,所以有时要用大灯泡加热,或用火炉加热。六七月宣纸太脆也易断,就很难编织,现在科技发达了,可以使用空调操作。第四道工序是纸织画的裱背,它和裱褙书画是一样的,不重复。纸织画的内容有山水、人物、动物、花鸟等,形式有中堂、挂屏、对联等。

黄永源,字睦招,县城南门街人,生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他父亲以制作漆篮、纸织画手工艺品为业。黄永源小时读私塾三年,14岁从父学艺,他心灵手巧,19岁起就能独立制作各种规格的漆篮、纸织画成品,并随着时代的潮流而有所改革创新。

新中国成立后,永春的纸织画重新获得生机。许多回国探亲的老华侨纷纷查询求购。黄永源十分高兴,更精心制作,以应需求。此时,各有关领导部门也积极支持,不断推荐他的作品参加国内外的观摩展览。1958年,黄永源作的《永春五化》被选送参加全省工艺美术会议新产品观摩评比,获个人创作奖。1959年国庆节,他的《江山春色图》被选送参加第一届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由北京故宫博物院编辑出版的《紫禁城》第30期(建院60周年特辑)介绍了永春的纸织画和黄永源的《白雪冬日》、《永春云龙桥》等四幅作品。此外他的作品还被选送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50多次国际展览会和博览会。1955年8月,他创作的大型纸织画《和平颂》参加在英国伦敦举办的国际美术展览会。1957年,他的40幅作品参加广州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全部被印尼巨港国际画社购去。不少报刊曾给予很高评价,苏联一位专家对黄永源纸织画的评价是“技艺好,形式美观”;香港一家报纸刊登一篇专稿,誉为“鬼斧神工”、“震惊中外”。

棉花画

棉花画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品中的一个新品,它是用脱脂棉花、无光纺、金丝绒、桃胶等原料,综合运用彩扎、浮雕、国画艺术技法精心塑制而成的,具有构图新颖、技艺精湛、造型生动、立体感强等特点。

棉花画创始于漳州,也以漳州的工艺和作品最为著名。漳州棉花画棉花画,原名“棉堆画”,其萌芽于漳州民俗文化。在很早以前,漳州一带的弹棉师傅为了满足百姓需求,就常用彩色棉花,在棉被胎面上揉线、铺花、缀字,镶嵌上或繁或简的吉祥彩色图样或纪念文字,如“双凤牡丹”、“鸳鸯戏水”、“和合二仙”、“双喜临门”等。

20世纪60年代初,漳州棉花生产合作社的游秋源、黄家声等弹棉师傅,把原本附着在棉被上的平面吉祥图画,分离出来,首先制作了《猫》、《鹰》、《金鱼》和《花卉》四块棉画,布置橱窗。后来,师傅们经过不断改造,用彩塑、彩扎的手法,配以山水画淡远清雅的背景,镶在玻璃框里,初步定名为“棉堆画”,漳州棉花画从此诞生。

棉花画诞生不久,便受到海内外社会各阶层的好评和喜爱。1972年,黄家声师徒群体创作的作品《公社鸡群》被送往日本展出。之后,不少作品又参加了加拿大蒙特利尔“人与世界”的主题展览和美国等亚太地区的展览。1979年3月,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祖国新貌》纪录片第十八期摄制组到漳州,把棉花画搬上银屏,向全国亿万观众介绍漳州棉花画。

20世纪80年代初,棉花画的从业人员不断增加,研发生产,兴旺昌隆。黄家声1983年在全国工艺美术展评会上荣获创新奖和全国第五届工艺美术创新二等奖,被授予“福建省工艺美术家”的称号。游秋源主创的棉花画作品,获福建省工艺美术百花奖。

如今,棉花画已经发展称为一个独立的工艺画种,艺术形式也丰富起来。今天的棉花画可以分为小品、条幅、中堂等种类,有圆形、扇形、方形、椭圆形、挂式、座式、台式等多种规格,有普通棉花画、双层棉花画、金丝棉花画、闪光画、玉翠画、锯字画、立体电子音响棉花画等7款50多个品种。

瓷板画

南昌瓷板画,又称肖像画,瓷像,是江西特有的一种绘画艺术,是在中国传统绘画法、陶瓷彩绘和西方摄影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绘画艺术与烧瓷工艺的巧妙结合。

南昌瓷板画,诞生形成于古城南昌,主要流传分布在南昌市、景德镇、九江等及邻近省、市。南昌市是历史文化古城,旧有豫章、洪都之称。2200多年的悠久历史,赋予了南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理环境,使之成为历代商贾文人流连之地,而邻近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则促进了瓷板画的发展。

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品种当中,当属瓷板画尤为突出。它始于明清时期。民间曾把它镶嵌在屏风、柜门、床架等处用于装饰。清朝中期一些民间艺人,他们运用中国画中浅降彩的绘画方法进行临摹和创作,开创了瓷板画的先河。

清末民初,瓷板画几乎成了达官贵人家中必备之物,艺人们此时纷纷设立画室。从谋生及商业角度出发,瓷板画四幅成套,有些按客商要求做成四块或八块,由不同内容的画面配成一套,瓷板画中青花、五彩、釉里红等不同品种,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众多作品中,其中以“珠山八友”作品最受欢迎。由于烧瓷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此时已能烧制出大面积的瓷板,效果如同纸绢画一样,陶瓷艺人的创作可谓如鱼得水。

清末民初的浅降彩最能表现出艺人的高度文化修养。勾画到渲染皆由一人完成,题材多样化成为当时的陶瓷创作主流。这个时期,以汪晓棠及潘宇为代表,可谓当初瓷板画一代宗师,百年来很值得我们去研究和保护。

在汪晓棠的作品中,仕女造型优美、姿态轻盈、衣褶如行云流水、纹饰描绘精细、设色鲜艳明快。而潘宇的作品则用笔秀丽、色彩雅淡、构图均衡,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珠山八友”中的王大凡亦向汪晓棠拜师学艺。而汪野亭和刘雨岑则均出自潘氏门下,王大凡的瓷板画最多反映的是以民间故事为题材的作品,立意新颖、构图严谨、设色华丽是王大凡的主要艺术风格,其代表作有《粉彩十二生肖人物》,而汪野亭从青年、中年的工笔山水到晚年的写意墨彩山水,表现了汪氏炉火纯青的绘画功底。刘雨岑是“珠山八友”中最年轻的一位,年少聪慧,创作了很多精彩的粉彩花鸟作品,尤精于画公鸡以及后来的水点桃花。田鹤仙的擅长“梅花”题材,而其山水画却另有一番风味,画面诗意配合,相得益彰,最能体现书画入瓷的特点。徐仲南多才多艺,山水、人物、花鸟无所不及,他晚年画竹居多,尤其是小米竹苍劲秀丽,飘逸而不浮,格调高雅,造诣高深,晚年另称“竹里老人”。邓碧珊以画鱼藻闻名于陶瓷界,他的鱼藻画栩栩如生,真实动人,瓷板画《粉彩鱼虾图》是他的代表作。

民国时期瓷板画大行其道,他们之中有些人的绘瓷技艺并不在“珠山八友”之下,很受当时商人欢迎。他们的作品以粉彩瓷板为主,画面多种多样,山水、花鸟、人物、虫草无所不精。当时瓷板尺寸有大有小,大到三尺多的中堂,小到用茶盘底剪下的薄片,四张薄片配成一套装上精美木框,十分流行。

近百年来,景德镇各时期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陶瓷艺术家,他们的高超制瓷工艺,代代相传,佳作精品洋洋大观,享誉中外,弘扬了中国数千年的传统陶瓷文化,仅以瓷板画一例就不难看出其本土文化的浓厚文化底蕴。步入21世纪的今天,瓷板画可谓百花齐放,大型瓷板画的佳作不断涌现,山水画的气势磅礴,人物画的形神兼备,花鸟画的多姿多彩,瓷板的创作又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它是景德镇陶瓷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镶贴画

镶贴画是我国民间工艺品中的一朵奇葩,越来越得到了人们的喜爱。镶贴画出现得较早,有用贝壳、丝绒等制作的,后来又出现用邮票、糖果包装纸和回丝贴成的。用皮革作为材料制成的镶贴画,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才刚刚问世。

皮革具有天然的皮纹,选用大小不等、颜色各异的皮革拼接成的画面,表现花卉、动物、风景、人物,不仅画面生动,形象自然,而且层次分明,有一种特殊的立体感。在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中,皮革镶贴画别具一格,富有新意。

皮革镶贴画的创始人是上海皮革工业研究所的陈丹秋。陈丹秋的爱人是一位专业美术工作者,家里保存有许多色彩缤纷的美术作品。陈丹秋从中受到启发,产生了把各种颜色的皮革制作成一种工艺品的想法。

从1981年下半年起,他开始研制皮革镶贴画,当第一幅还不成熟的皮革镶贴画问世时,就受到人们的重视,认为这是国内的首创作品,为皮革行业和工艺品领域填补了空白。于是,上海皮革公司和皮革工业研究所的领导,增加了人员,配合陈丹秋进行研制。他们制作的仿古画《云龙图轴》,利用粗纹的没有涂层的羊皮夹里作龙头,用酷似龙鳞的蛇皮作龙身,再用鸡脚皮作龙尾,达到了栩栩如生、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另一幅仿董其昌的《昼锦堂画卷》,则用了大小200多块各种彩色皮革,层层镶贴在极薄的白色羊皮革上,看上去有层层突起的感觉,起到了纸本画和绢本画所达不到的艺术效果。

面塑

面塑流行于我国各地,是一种富于民族特色的民间工艺品。逢年过节,我国民间喜用面捏制节令用品,配以红枣、绿豆,染胭脂花点,做成“喜馍馍”、“花点心”,当作带有祝福含意的艺术食品或缅怀先祖的贡品,如面佛手显示“福”,面鹿含“禄”的双关意味,面桃谐“寿”字,塔形盘花素糕含步步登高之意等。

面塑的题材源于现实生活,也受到其他民俗用品和文艺形式(如年画、戏曲、宗教艺术等)的影响,十分丰富。上海面塑艺人赵阔明既擅长做戏曲人物和佛像,也爱做胖娃娃,大至三尺余,可用于宴会摆设,小的只一厘米,可装入核桃壳。赵阔明的师傅汤有益除了捏塑古典文学和民间传说的题材外,还练就一手凭记忆默捏戏剧人物的才能,很有表现能力。汤有益还将他的师辈传授的“六寸人”缩小到二寸左右,并将插棍面人移到纸托板之上,作品更显精巧。他尤善于捏活人,可以捏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和眼睛的神态。

山东菏泽面塑艺人李俊兴善塑“福、禄、寿”三星,其弟李俊福善塑“杨家将”、“七侠五义”等戏剧人物。兄弟二人在20世纪20年代,多次到上海及东南亚一带献艺,被称为“文武二李”,蜚声海内外。

藏族的捏塑工艺以酥油为材料,用酥油配以各种颜色,捏成象征吉祥的罗汉、仙女、花果、鸟兽,应有尽有,称“酥油花”。每逢正月十五花灯会,主要街道上都搭起陈列酥油花阿花架,架下点着大大小小的酥油灯,人们观灯、朝拜,欢度佳节。

花灯

花灯是多种材料、多种工艺、多种装饰技巧的综合艺术,每逢节庆日子,尤其是春节,无论是城市乡村,家家户户都要桂灯彩,民间叫“花灯”。正月十五元宵节,更是闹灯、赏灯的日子,因此被称为“灯节”。时近腊月,人们就开始准备,争相买灯,卖灯者形成集市,称作灯市。赏灯活动在汉代就已开始,到了宋代,汴梁、临安的灯节,更是一闹就是几天,甚至出现“四十里灯光不绝”的热闹场面。

花灯还与其他民间风俗、民间艺术相伴。如陕西西安元宵节的“社火”,就是例证。飞舞旋转的火球开道,后面则有高跷、狮舞、龙舞、跑竹马等,和着吹打乐,伴着满街灯,气氛热烈之极。花灯还可以作为互赠的礼物,彼此祝贺“好运”。

花灯的品种也多种多样,纸扎的,竹骨架,糊上各种色彩的纸(也可用丝帛),再饰以彩绘,或贴上剪纸,形形色色,令人眼花缭乱,什么九莲灯、花篮灯、金鱼灯,花鼓灯、走马灯……

花灯技法不胜枚举。仅以浙江硖石花灯为例即可见一斑。硖石灯以针刺花灯著称。四层裱叠在一起的宣纸,糊在灯架上,用针刺出花纹,俗称“针工”或“引线工”。是江南特有的民间工艺。用此法制作的“龙舟”,长180厘米,宽28厘米,龙舟全身总共用针刺了20万孔,龙身纹鳞隐现于灯光下,含蓄隽永。

灯彩

在我国灯彩工艺中,以北京的宫灯、纱灯最为著名。北京的宫灯用紫檀、红木、花梨等木材为框架,镶上玻璃、纱绢精制而成。纱灯则用生长三年的竹子劈削成篾条,再糊扎成椭圆形,然后裱上纱绢精制而成。灯内点上蜡烛,风吹不灭,俗称“气死风灯”。北京的灯市大街在明清两代就是灯彩的集市。前门外廊房头条的“文盛斋”等多家门市专营宫灯、纱灯,生意兴隆,吸引了不少外国人前来订贷,廊房头条因而有“灯笼大街”之称。1915年,“文盛斋”的宫灯、纱灯在巴拿马博览会上荣获金牌奖,从而蜚声海外。

宫灯分六方宫灯、花灯两种。前者是传统的六角形宫灯,大部以红木、紫檀、花梨、楠木作为立柱,也有的用骨刻、铜铸、烧蓝、雕漆为立柱,再镶以纱绢、玻璃。花灯的品类很多,有客厅、礼堂用的吊灯、桌灯、壁灯,以及坐椅两旁的戳灯等。

盆景

盆景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有生命的艺雕”。盆景约始于唐代,如唐人冯贽《记事珠》载云:“王维以黄瓷斗贮兰蕙,养以绮石,累年弥盛。”至宋代发展成为“可登几案观玩”的奇物。而到明清时期,盆景艺术更是盛极一时。这一独特的艺术,运用“缩龙成寸”、“小中见大”的艺术手法,给人以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艺术感受。

苏州盆景

盒景基本上分两大类。一类以树木为主,配以山石、人物、屋宇等,称为树桩盆景,另一类以山石为主,映以清水,置以亭桥,称为山石盆景。两者比较,各有千秋。树桩盆景,千姿百态,有的铁干虬枝,苍劲古朴;有的花果繁盛,灿若云锦。每当早春,含苞待放的红梅桩幽香阵阵,给人以美的享受。夏日,郁郁葱葱的盆栽睡莲,出污泥而不染,黄色的莲花,浮在水面,多么可爱。秋天,紫薇桩上开满了紫红色的小花,多么美丽。冬天,四季常青的松柏、黄杨傲然挺立,并有腊梅树桩开出嫩黄色素雅的花儿,给单调的冬季增添了生气。山石盆景,一般置于浅水盆中,常用各种山石,经过锯截胶合和雕琢,以及精心布置之后,崇山峻岭、波光岛影、船帆海鸟即可展现盆中。

盆景艺术,六成自然,四成加工。而这四成中又应该以修剪占二成半,扎缚占一成半。同时,在培育加工盆景时,还要经常观摩古今名画,作为借鉴,故盆景也每以画题名,如“岁朝图”、“青松赞”等。

苏州盆景,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在拙政园与留园中,专设有盆景园,供人观赏。那里有千余盆树桩、水石盆景,姿态各异,苍劲古朴,生气盎然,能使人借此领略山林野趣的自然风光。其中不少还是明代流传下来的珍品。北京人民大会堂摆设的盆景,有不少是苏州的作品。

苏州盆景所用花盆也颇讲究,往往用宜兴丁山所产紫砂盆钵,也有瓷质或石质的。选择盆钵要与盆中景物相协调,从而达到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树桩、山石盆景虽好,但培植不易。新中国成立后,塑料盆景应运而生,湖北天门塑料盆景是其中的佼佼者。

天门塑料盆景借鉴传统的树桩盆景和山石盆景的艺术特色,采用国画的表现手法,利用塑料的可塑性、易染色和加工方便的特点,通过造型设计、染色、注塑、装配,将青山绿水、奇花异草、古松怪柏的风采塑造于盆中,配以各式紫砂、青釉、乌金陶瓷座盆,组成完美的艺术整体,可与园艺盆景相媲美,是装饰客厅、卧室、剧场、宾馆,美化环境的佳品。天门塑料盆景“君子兰”等优秀作品,现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等处。天门塑料盆景产品畅销全国,远销五大洲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绒花

逢年过节,或遇喜庆日子,妇女头饰常有红色小绒花,取吉利之意。后来多以鸟禽为内容,俗称“绒鸟”。

清代,北京绒花生产已兴盛起来,至今故宫博物院还藏有后妃们婚礼时配戴的绒花,色彩斑斓,鲜艳夺目,又称“富花”。

20世纪50年代以前,多以头饰小绒花或小壁挂为主,也有不少节日饰品,如端午节儿童身上佩挂的“五毒”或“小老虎”等。农村婚嫁时最喜用绒制“凤冠”,冠上还饰有彩色小玻璃片和人造珍珠。传统的小挂饰也别有风趣,大多在花形的外框饰以吉祥图案,如牡丹、“寿”字等。北京的绒鸟约有几百个品种,有雏鸡、孔雀、锦鸡、鹦鹉、凤凰、绶带鸟等,历来为海内外人士所喜爱。

上海绒制品以品种繁多而驰名中外,约有二千多个花色品种。他们还创制了许多卡通作品、圣诞礼品、动物杂技等新品种,远销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江苏绒花更富民族色彩,如“松鼠偷葡萄”、“兔子拜月”、“喜鹊登梅”等,都是著名的传统产品。色彩绚丽的大花篮,丰满浑厚,更为人所珍爱。他们还采用绒、绢结合以及聚苯乙烯新材料试作新品种,如“节日灯串”、“花鸟竹篮”、“聚苯乙烯仙人掌”等,别具一格,得到中外人士的好评。

绢花

簪花戴彩,历来是我国妇女喜爱的一种装饰。唐代画家周防曾绘制“簪花仕女图”,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当时妇女簪花戴彩的情景。时至今日,福建有些地区,不单是青年妇女,老年妇女仍保持这种特有的习俗。

绢花,在北京俗称“京花儿”,约始于明代、清代,北京崇文门外已有花市大街,那就是当时北京绢花生产、销售的市场。北京绢花除供应国内销售以外,还出口欧、美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北京绢花既保持传统的特色,又有大胆的创新,已由单色发展为多色、套色,还增添了欧美流行色。北京绢花在色彩上、造型上都充分显示了不同花卉的自然特征,看上去栩栩如生。

品种上,北京绢花工艺师结合实用创制了胸花、帽花,把花、瓶花、生日蜡烛花、宴会酒杯花、礼品友谊花、结婚礼服花以及防火的烛台花环、纸拉花和防水的绢花等,受到世界各国人士的欢迎。日本人把北京绢花作为幸福的象征,为生日喜庆时必备的礼品。在瑞士,新娘们多喜欢用北京绢花装点新婚后的甜蜜生活。

在北京,一提到绢花,人们就不能不联想到四代制花的“花儿金”。张金成的“月季”“玫瑰”也素负盛名,制作精巧,花型各异。张金成的杰作“悬崖菊”吸收国画章法的优点,由高向下伸展,吐出朵朵金黄色的花朵,令人击节不已。

沈阳绢花只有几十年的历史,现已发展到八百多个花色品种,可谓后起之秀。沈阳的工艺师们不断探索,仿造了遍及山野的奇花异卉,把神奇、美妙的大自然带到人们的生活中来,创造了串花、碎花、山花、悬崖花、韭菜花、草莓花、榆叶梅、蒲棒草、柳树狗等近千个新品种,二千多个花色,色彩上别具一格,淡中见彩,艳而不俗,除了红、绿、粉红等传统艳丽色彩外,还有豆沙、浅绿、高粱红、棕色等调和色和国际流行色,与国外的室内陈设以及家庭主妇的服装色彩协调一致,产生素雅大方的艺术效果。

香包

我国许多少数民族有制作香包的习俗,如土家族、满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蒙族、达斡尔族等,内中或装香料,或装火铲,或做烟丝袋,既是实用品,又是装饰品。

据说,端午节戴香包,可以辟邪。实际上,香包中的那些中药香料才是“辟邪”的,因为毒虫害怕的是它们。各地香包形制不尽相同,但大体包括老虎、彩色缠粽、缠钱、如意形彩荷包等。香包还可以制成小鸡、花朵、昆虫或带有吉祥寓意的,如寿桃、蝙蝠(福)、柑橘(吉)等。后来香包还可以作为吊灯、乐器或折扇的饰坠,或改变形制,做成针包、烟套、眼镜袋的组成部分。

汉族妇女还常将香包作为定情物,在北方,特别是陕西、山西一带,“绣荷包”的民歌也十分流行。一件小小的手工艺品,传达了姑娘们对爱情的追求,有的绣上一对鸳鸯,有的绣上一句话,表明姑娘们对爱情的坚贞不二。

我国一些地区,如广东湖州工艺师尝试将香包改为玩具,出口海外。他们运用潮州刺绣盘金钉珠的传统工艺手段,创制了很多富有特色的布玩具,并结合外国风俗,制作了小天使、圣诞老人、烛台等,很适应外国儿童的心理。此外,结合现代科学技术,还制作了能活动、会发声的新型香包玩具,使香包这一古老的民间工艺增添了现代化的色彩。

牙球

牙球,起初是国际象棋上的一种装饰。清代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在广州已经出现有双层并可转动的牙球。后来,有个叫翁五章的,以独到的技艺,创造性地把牙球镂雕成为多层可转动的通花球,一举成为我国多层镂空通花牙球的创始人。

多层通花牙球传到翁五章的孙子翁昭时,已经能雕出28层牙球了。1915年,翁昭的作品首先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一等奖。继之于1923年,在伦敦展览会上又获一等奖。1932年还在美国芝加哥展览会上获奖。

翁昭的儿子翁荣标继承祖业,11岁开始从父学艺,由于他勤学苦练,不仅继承了父亲的绝艺,而且不断创新发展,从1958年起,他从原来只能制作26层的象牙球坯上先后雕出了30层、37层、40层、42层、45层的通花牙球。他的40层牙球曾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获奖,42层牙球在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上受到国内外观众的高度赞赏。

1981年,由广东肇庆市象牙工艺厂雕制的镂空通花牙球《伎乐天》共50层,这是牙雕上部的一颗直径只有146厘米的镂空通花牙球。这颗牙球的表层雕刻着萦绕的云霞,亭阁殿堂掩映其间,纹饰生动,主题突出,层次分明,玲珑剔透。

整座牙雕以北魏敦煌壁画中的伎乐天为题材,50层的通花牙球巧妙地组合在两个飞舞的伎乐天之间,他们的舞姿轻盈,仪态万千,一个手击腰鼓飘然而下,另一个反弹琵琶腾空而上,形成柱子,利用祥云托起牙球。《伎乐天》牙雕立意清新,构图巧妙,虚实相宜,刻工精细,不愧为一件上乘之作。

镂雕多层可转动的牙球,需要高超的手工技艺,其中镂脱球层是最关键的工序,往往由最有经验的技艺高超的人操作。操作时,用一把有钩尖的车刀,由里向外,一层一层地分离出几十层球壳来。每层的厚度在2毫米左右,要求十分均匀。层与层之间的空隙比头发丝大不了多少,必须十分精细,否则套球就不能转动。在分层时,在眼睛看不见进刀,手指也伸不进球孔的情况,全凭传到手上的震动感觉和听到的声音来控制。

瓦当

瓦当是镶嵌在宫(屋)顶檐下缘筒瓦的瓦头,上面压制有花纹图案或文字,作为装饰。瓦当是实用工艺美术品,它能使建筑体规严而牢固、端庄而华美。现在出土的东周和战国瓦当为半圆形,称“半瓦当”。秦汉瓦当,或半圆,或圜整,浮雕纹样,或动物植物,或满布篆隶文字、龙鹿龟鹤、葵叶莲瓣、吉祥语句、所属官名,品类浩繁、数不胜数。瓦当虽始于周代,但秦汉隋唐、宋元明清仍极盛行,可以说是通贯千秋、风流百代。它的艺术特征是。典雅浑成、朴拙可爱、耐人寻味。文字秀美雄健、与秦世刻石、汉代碑文并美同风。

秦时有双龙对舞半圆瓦,图案对称形。龙身曲矮,舞姿狞厉,活现了神龙雄勇猛悍、仪态奇伟的性格。秦人久居西北高原,素来尚武。武王最爱力强之人,有能生拔牛角者,都收作近卫武士。就连为皇帝驾车的马匹,也须驿腱良骐。瓦上龙纹这般豪壮风雄,可想而知。

古人认为,白鹤大喉吐故,用长颈纳新,生来寿长,所以龟鹤同称。人们又喜爱它体毛洁白,泥水不污,有圣灵高雅之仪,誉为寿鸟、仙禽。传说黄帝时,在昆仑山作舞乐祭祀群神,忽来六只飞鹤,分列左右起舞,人们认为是祭典获灵。

汉瓦作圆形,以宫宇命名者多。文帝时有人献玉盏,上刻“人主延寿”四宇,皇帝大喜,令群臣百姓以滔乐庆贺,这可能是吉祥语“延寿”的由来吧。

抽纱花边

抽纱本是19世纪由外国传教士从欧洲带进我国的一种手工技艺。由于吸收了我国传统刺绣和民间刺绣的长处,不断革新,反成了我国主要的大宗工艺品。

我国的抽纱技法十分丰富,仅山东就有文登等地的雕平绣、威海的满工扣镇、乳山扣眼大套、蓬莱梭子花边、荣成手拿花边、烟台棒槌花边、招远网扣、胶东钩针、青州府大套等,在国际上亦享有盛誉。即墨镶边更被誉为“抽纱瑰宝”。

广东汕头抽纱手帕,以薄如蝉翼的白布作底料,用白纱绣成,驰名中外。有的更在仅十多见方的布上,运用凸起的垫绣、镂空的花窗等针法,绣上五百颗葡萄、十六朵菊花、十二朵玫瑰花,绣工精细整齐,行针紧密光滑,其中的花瓣和葡萄还富有立体感,是汕头传统工艺的“拿手作品”。新中国成立以来,又有了通花(原名“哥罗纱”)、圈子花边等新品种。

1980年,汕头抽纱作品大型玻璃纱台布“双凤朝牡丹”,在慕尼黑第三十二届国际手工业品博览会上获金质奖章。它以我国传统的六百五十二只凤凰和二百七十六朵牡丹为题材,陪衬以菊花、小野花等,组成对称的图案,线条流畅,色彩淡雅,有虚有实、互相映衬,使用了几十种针法,由十四名技艺高超的女工艺师,费时五个月制成,堪称杰作。

浙江萧山被称为花边之乡,被称为“花边之冠”的特重工万缕丝台毯,画面由一千五百八十四朵牡丹、菊花、玫瑰花组成,卷叶纹样的构成严谨,图案层次丰富,疏密有致,虚实相映,一个技艺娴熟的女工精工细作,费时三年才完成。

常熟花边,以雕绣见长,故又称雕绣。它先是在不同的布料上绣制各式图案,然后在一定部位剪去底布,使之镂空,使图案形成明暗对比,具有立体感。目前,又由单一的雕绣发展到具有浮雕效果的影绣、写实的抢绣、虚实相映的编结绣等三十多种针法,并创制了网绣花边等新品种,饮誉国内外市场。

烟花爆竹

火药是我国发明的,用火药制作烟花爆竹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据史书记载,隋代已有了“火药杂戏”,即我国古代的烟花、爆竹。这类工艺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性和地方性。逢年过节,家家户户放爆竹、烟花,是不可少的节庆内容。

古老的烟花、爆竹品种少,效果单一。明末清初时期,只有扎作的棚架烟火、盒装烟火和“九龙火箭”、土药爆等几个品种。现在已发展到响、烟、光、色、造型等多种综合的效果。除了供喜庆日子需要外,还为文艺演出、航海、军事训练、气象测空等生产道具爆竹、道具烟火、救助火箭、信号烟弹、测空火箭等。如白药爆、硝光爆,爆声响亮,熠熠生辉;又如土药爆,声似雷鸣。烟花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

由于使用各种化学药料,丰富了花炮的色彩。爆竹由单个发展成长串礼炮和旋转花炮,礼炮连贯性好,声音响亮而节奏分明,终结时发出轰然巨晌,为人们增添了无上的欢乐。旋舞花炮燃放时,满地喷射出旋转、艳丽的花朵,生发出无限美妙的情趣。

花丝镶嵌

花丝工艺,又叫“细金工艺”,北京、成都最盛。它用金、银等材料,镶嵌各种宝石、珍珠,或用编织技艺制成。单讲花丝,是以金、银丝为材料,用堆垒、编织技法制成,镶嵌则是把金、银薄片锤打成器皿,然后堑出图案,或用锼弓锼出图案镶以宝石等而成。一件精美的花丝镶嵌工艺品,往往要结合多种工艺,工序也十分复杂,先制成胎型,再施以錾、锾、花丝等工艺,然后烧焊,制成半成品,经过酸洗、烧蓝、镀金或镀银、压亮,镶嵌宝石而成形。

北京的花丝镶嵌,在明代已显示出高超的艺术水平,编织、堆垒更见工夫。它还常用点翠工艺,即把翠鸟的蓝绿色羽毛贴于金银制品之上,效果更佳。明神宗后室的凤冠就是点翠和花丝结合的珍品。凤冠上有花丝制成的龙、凤、祥云,凤和祥云上再施以点翠,众多的宝石镶嵌在上面,珠光宝气,分外诱人。

北京花丝镶嵌分实用品与欣赏品两大类。欣赏品中有熏炉、动物、建筑、人物等。建筑类制作最难,要结合堆垒、编织、掐丝、镶嵌等多种技法。优秀作品有“故宫角楼”、“岳阳楼”等。近年来又运用无胎透空镶嵌的技法,创作了“宝石羊”、“宝石龙”等,充分显示了宝石的光彩。工艺师们还发展了高档的K金首饰以及耳坠、领针、领卡、袖扣、套件等品种。实用品也不少,有烟盒、粉盒、糖盒、酒具以及各种瓶、罐器皿等。花丝的“龙镯”、银和玉石结合的“錾花套镯”,造型稳重,色彩艳丽,民族风格浓郁,深为海外人士,尤其是华裔所喜爱,在东南亚地区声誉更盛。

1983年,东南亚进行首饰比赛。北京的工艺美术家设计的“丝路花雨”和“花丝钟表”,都荣获优秀设计奖,高级技工还因此得到最佳工艺奖。

成都的银丝制品,以无胎成型,纹样清晰,结构严谨,玲珑剔透,富于变化。技法上有平填花丝、炭丝、穿丝、搓丝、垒丝等,尤以平填花丝见长。陈列在人民大会堂四川厅的平填银丝大挂盘《丹风展翅》、《孔雀开屏》,直径100厘米,银光闪烁,富丽堂皇,就是成都工艺师们的杰作。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成都工艺师又创作了圆型平填花丝《牡丹瓶》等,造型优美,线条流畅,是历史上平填花丝工艺品由方形到圆型的重大突破,在工艺技法上显示了工艺师们的智慧。

刻花玻璃

玻璃的美术加工方法很多,有些是在热成型过程中进行,如吹制、压制等,有些是在冷却之后进行,如刻花、喷砂、印花等。

刻花玻璃又称磨花玻璃、车刻玻璃,在我国已有几十年的生产历史。其产品有色彩绚丽或洁白无瑕而又清澈透明的特点。品种极多,有瓶、盘、酒具等。精制的大件花瓶和成套酒具,常常作为展品,或作为国家礼品赠送给外宾。各类刻花高脚杯,出口数量很大。

这种玻璃由一种叫做铅晶玻璃制成,按规定,含铅量达24%以上。透明度高,折射率强,敲击时声音清脆悦耳。但其硬度稍低,便于手工磨刻,也便于化学抛光,因而是制作各种高级玻璃器皿的最好原料。

近年来,不少厂家研制用稀土着色获得成功,不仅光亮度增大,且有一种高雅艳丽的色泽美。其产品更受各界人士的欢迎。

刻花玻璃制品的艺术效果也是有口皆碑的。如重庆北碚生产的孔雀大花瓶,重10多公斤,设计者恰当地利用了各种磨刻砂轮,在套红料厚壁瓶上磨出孔雀形纹样,那些闪耀着光芒的尖形沟槽和圆点,如同孔雀的羽毛,往往仅一个圆点看去,其中各有一只小孔雀,远看则似有无数小孔雀。这是利用玻璃的透明和聚光性能造成的。作品在海外展出时,倍受赞赏。

大连的刻花玻璃工艺也是远近驰名的。其特点是善于使用各种砂轮,在玻璃器皿表层磨出点、线、沟、板和光泽华丽的宝石纹样。再把上述各种形状的纹样加以综合安排,形成宽窄、粗细、疏密、大小的对比,既有多样变化,又统一于舒畅的造型之中,十分精美。

大连刻花玻璃工艺素以细腻纤巧的风格著称于世。近年来,那里的工艺师们的设计又向现代化迈进,造型、纹样追求简练、单纯之美,已取得重大成功。风格的转变,不仅使工艺水平有长足进步,产品销路也大大拓宽。

编织与织锦

编织是人类最古老的手工艺之一。史籍记载,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即以植物韧皮编织成网罟(网状兜物),内盛石球,抛出以击伤动物。在半坡、河姆渡等文明遗址出土的编织工艺品也证实了史籍的记载。

现在,中国编织工艺品已经发展为一个独立的工艺美术种类。按原料划分,编织工艺主要有竹编、藤编、草编、棕编、柳编、麻编等6大类。工艺品的品种主要有日用品、欣赏品、家具、玩具、鞋帽等5类。其中日用品有席、坐垫、靠垫、各式提篮、盆套、箱、旅游吊床、盘、门帘、筐、灯罩等;欣赏品有挂屏、屏风及人物、动物造型的编织工艺品。

而我国独特的织锦与刺绣工艺也与编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单就刺绣而言,我国很早就有了“四大名绣”的说法。“四大名绣”是指苏绣、粤绣、湘绣和蜀绣。织锦工艺也是我国工艺美术中的一朵奇葩。

编结

我国编结工艺以上海为最发达,有绒线编结、钩针编结两种。很早流行于民间,约在清代道光年间,上海英商生产的蜜蜂牌绒线风靡一时,为了更多地推销产品,在出售绒线时,奉送绒线编结书刊,绒线编结工艺迅速发展。

以前,编结工具主要是竹针,以后出现了金属针。那时,编结图案一般以秋叶花、蝴蝶花、柳叶花为主,虽从实用需要出发,但价格昂贵,普通人家只好望洋兴叹,却步不前。后来,吸收国内的元宝花、鱼鳞花等新针法,不断创新,花色品种激增,如采用纯羊毛绒线编结成实心花、镂空花、挑绣花等各种图案的男女套衫、大衣、裙子、童装、围巾,鞋帽等,已成为春,秋季节人们普遍穿着的日用工艺品。

上海绒线编结的花型也丰富多彩,多种花型合于一体,更显美观大方。如一件上装的前身、后身、前襟、口袋、袖口、领口等采用绞链棒、梭子块、小圆凸形等多种花型。衣领变化更为明显,冬季多以三翻领等式样为主,春、秋季则以低圆领最流行,可以显露出颈部的饰物。

钩针编结是用竹、金属、骨、象牙、塑料等制成的钩针进行手工编结。以往,钩针编结工重价高,多以小件为主,如茶盘垫、茶几垫、枕袋、沙发扶手等。20世纪50年代,创作了“孔雀披肩”,运用长针和短针相结合的针法,布局得当,绚丽多彩,具有雍容华贵之感,受到广泛欢迎。近年又发展了台布、窗帘、床罩等品种,畅销国内外市场。

20世纪70年代,黑龙江钩针编结绣开始崭露头角,很快驰名全国。工艺设计师经过反复研究,将钩针工艺改进为编结为主、钩针为辅的钩针编结工艺,又获得成功。品种大发展,图案也由原来的一种圆形发展为椭圆、正方、长方、月牙、树叶,金钱、水纹、葫芦等。由于采用了雕绣、手绣、编结、钩针、镶拼等多种技法,图案美观大方,层次清晰,花型多样,风格素雅。近年,又利用亚麻线和亚麻布,进行原料上的改革,使编结工艺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壮锦

壮锦艺术是壮族先民以棉、麻股纱作经线,以不加捻或微捻的缕丝作纬线,相互交织而成的民间手工艺术。它以纬线起花,属于纬锦之重纬组织。

锦,本中原地区的产物。由于避战乱,中原人民南迁,中原的织锦及东汉末年兴起的蜀锦对壮锦影响最大。汉唐以前民间织锦多为抽象几何纹样并不断发展与丰富。唐宋以后华丽的曲线造型、写实风格的折枝花卉,在民间织锦中较为少见。壮锦在漫长的发展岁月里,有选择地吸收了汉族织锦传统纹样,按照本民族的审美趣味、图腾崇拜、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的需要,加以发展和变化,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织锦风格。

传统壮锦的织造使用的是装有支撑系统、传动装置、分综装置和提花装置的手工织机。传统小木机,又称竹笼机,机上设有“花笼”用以提织花纹图案,这是壮锦织机的最大特点。壮锦以棉纱为经,以各种彩色丝绒为纬,采用通经断纬的方法巧妙交织而成,在织物的正面和背面形成对称纹样。主要采用三梭法,第一梭为起花纬,第二梭为地纹纬,第三梭为平布纹,不断循环交织而成。由于地纹纬与花纬是用不加捻或微捻的丝绒,而起加固作用的平布纹会被两股丝绒夹盖住,不显露于织物表面,故整幅锦面精美润泽,美观耐用。壮锦广泛用于床毯、被面、腰带、头巾、背带心、坐垫、壁挂和锦屏等。

壮锦的图案纹样形式大致有三种:一是在平纹上织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的几何纹,组成连绵的几何图案,显得朴素而明快;二是以各种几何纹为底,上饰自然纹样的动植物图案,形成多层次的复合图形,图案清晰而有浮雕感;三是用多种几何纹大小结合,方圆穿插,编织成繁密而富于韵律感的复合几何图案,有严谨和谐的意象之美。

传统的壮锦图案来自壮族妇女对大自然的观察、感悟与想象,大都选取生活中的可见之物和象征吉祥幸福的纹样。由于受经纬交织工艺的局限,壮锦图案中难以表现像刺绣工艺中变化丰富的曲线之美,一般以几何纹样居多。也恰是因为这种限制,更激发了织锦艺人的创作灵感。他们将大自然及生活中的元素进行了大胆的夸张变形、抽象提炼处理,那看似笨拙却畅神达意的图案与线条,脱却了自然物象的束缚,形神兼备、高度凝练,比自然物象更有意味,更自由,更具有艺术审美价值。常见的有方格纹、水波纹、云纹、回字纹、编织纹、同心圆纹以及各种花草和动物图像,如蝶恋花、凤穿牡丹、双龙戏珠、狮子滚球、鲤鱼跳龙门等。壮锦多用大红、杏黄、翠绿或纯白作底色,用对比强烈的色彩作花,浓艳粗犷,生意盎然,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广西地区流行的一个故事也足以说明壮锦的美丽与流行。传说,古时候,住在大山脚下的一位壮族老妈妈,与三个儿子相依为命。老妈妈是一位手艺精湛的织工。她织出了一幅壮锦,上面有房屋,有花园,有田地、果园、菜园和鱼塘,还有鸡鸭牛羊。一天,一阵大风,把壮锦卷向东方的天边去了,原来是那里的一群仙女拿壮锦做样子去了。老妈妈先后派出了两个年龄稍长的儿子出发去寻找壮锦,但他们都畏惧路途艰辛,拿着钱到城里享福去了。后来,老妈妈的三儿子,在大石马的帮助下,越过火山和大海,找到了红衣仙女,让她还回壮锦。红衣仙女正拿着老妈妈的壮锦样子在织锦,老三趁机拿走了自己家的壮锦,骑马回到老妈妈的身边。老三回到家中,壮锦在阳光下渐渐地伸延,变成了美丽的家园。但是,让老三没想到的是,仙女实在是太喜欢老妈妈的壮锦了,便偷偷在壮锦上绣下了自己的像,被老三带回家中。于是老三就跟她结为夫妻,过上了幸福生活。

壮锦工艺根植于壮乡的山山水水,它是广西少数民族多姿多彩民俗风情的一种物化形式。壮锦与壮乡的民俗文化、节庆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壮锦所承载的文化寓意远远超出了它的实用功能和价值。

云锦

云锦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因其绚丽多姿,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南京云锦与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广西的壮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

南京云锦的产生和发展与南京的城市史密切相关。南京丝织业最早可追溯到三国东吴(222~280年)时期,东晋(317~420年)末年,大将刘裕北伐,灭秦后,将长安的百工全部迁到建康(今南京),其中织锦工匠占很大比例。后秦百工中的织锦工匠继承了两汉、曹魏、西晋和十六国前期少数民族的织锦技艺。417年东晋在建康设立专门管理织锦的官署——锦署,被看做是南京云锦正式诞生的标志。从元代开始,云锦一直为皇家服饰专用品。明朝时织锦工艺日臻成熟和完善,并形成南京丝织提花锦缎的地方特色。清代在南京设有“江宁织造署”,《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就曾任江宁织造20年之久。这一时期的云锦品种繁多,图案庄重,色彩绚丽,代表了历史上南京云锦织造工艺的最高成就。

云锦图案的配色,主调鲜明强烈,具有一种庄重、典丽、明快、轩昂的气势,这种配色手法与我国宫殿建筑的彩绘装饰艺术是一脉相承的。就“妆花缎”织物的地色而言,浅色是很少应用的。除黄色是特用的地色(只有皇帝的袍服和御用的装饰织料才能使用黄地色)外,多是用大红、深蓝、宝蓝、墨绿等深色作地色(也有用黑色作地色的,但极少用)。而主体花纹的配色,也多用红、蓝、绿、紫(包括酱色)、古铜、鼻烟、藏驼等深色装饰。

在云锦图案的配色中,很多是根据纹样的特定需要,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进行处理的。在云锦纹样设计上,艺人们把云纹设计为“四合云”、“如意云”、“七巧云”、“行云”、“勾云”等等造型,是根据不同云势的特征,运用形式美的法则,把它理想化、典型化了。它和生活中云的真实形态虽差距很远,但人们看起来却很容易识别出这是云纹的描绘,并且感到它比真实的云更美。这就是艺术创造上典型化、理想化所取得的动人效果。

在云锦图案的配色中,还大量地使用了金、银(金线、片金,银线、片银)这两种光泽色。金、银两种色,可以与任何色彩相调和。“妆花”织物中的全部花纹是用片金绞边,部分花纹还用金线、银线装饰(“金宝地”织物,使用金银线就更多了)。金银在设色对比强烈的云锦图案中,不仅起着调和和统一全局色彩的作用,同时还使整个织物增添了辉煌的富丽感,使之更加绚丽悦目。这种金彩交辉、富丽辉煌的色彩装饰效果,是云锦特有的艺术特色。

云锦妆花织物的配色,之所以能够获得浓而不重、艳而不俗、对比而不刺激的庄重典丽效果,是由于它巧妙地运用了“色晕”的装饰方法和“片金绞边”、“大白相间”对比调和的处理技巧。

所谓色晕,就是色彩的浓淡、层次和节奏的表现。色晕(亦叫“润色”)的具体运用,就是将图案的大朵主题花和某些块面较大的宾花,用深浅不同的色调,几重织出。大朵的主题花,一般多用“三晕”表现。较大块面的宾花,视花纹块面的大小和整体配色的变化需要,有用“三晕”表现的,也有用“两晕”表现的。三晕,即分成三段层次的色阶;两晕,即分成两段层次的色阶,形成节奏分明、逐深逐浅的色彩层次,表现出花纹的立体效果和生动精神。由于深浅色阶的过渡和变化,不仅减弱了地和花,或花与花之间色彩对比的刺激性,同时也增添了色彩的节奏感与韵律感。再加以“片金绞边”,使彩花更加显现突出;“大白相间”使对比强烈的色彩得以统一调和,因而使得整个纹样的配色,获得了庄重典丽、繁而不乱、明快醒目、统一和谐的优美效果。

东阳竹编

中国地大物博,竹、藤、棕、草、玉米皮、麦秸俯拾皆是,人们用来编织成各种造形优美的篮、盘、帽、席以及手提包、玩具等,既便于日用,又有欣赏价值。编织工艺,几乎遍及全国。南方盛产竹,竹编工艺因而在江南有很大发展。浙江东阳竹编、安徽舒城的舒席、湖南益阳的水竹凉席为其最著名的产品。

远在宋代,东阳即以翩作元宵节的龙灯、花灯、走马灯而著名。清代,东阳竹编工艺师创制的“魁星测斗”。曾在巴拿马博览会上获奖,因而闻名世界。

建国后,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东阳竹编由明、清两代的八角果篮,六角篮、鼎、炉等,已发展成为今天的21个大类,3000多种花色,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东阳传统编织竹篮,经过创新,已有30多个品种,古色古香,民族风味浓郁,很受国际市场欢迎。近来,又研究创制了宫灯等6个新品种。人物作品如“麻姑献寿”更具异彩。它要求在1寸见方的面积内用120根细如头发的篾丝精细制作,生动传神,富有魅力。

东阳竹编以日用品为主,有盘,果盒、铅笔盒、钱包、背包、手提箱、花瓶、罐、家具等20多种。近年为适应国际市场需要,从原来本色的粗丝面包篮,发展到染色、抽筋水果盘、餐具和刀叉盒、托盘等。其中的水果盘,运用编织、抽筋相结合的技能,粗中有细,小巧玲珑,近20年来,已销售200多万只,至今不衰。

最集中代表东阳竹编工艺的是大型作品“香炉阁”。高达15m,由底座、三足鼎、香炉、塔层、金钟、葫芦及双龙盘绕等8个部分组成。它运用80多种编织图案和工艺,并辅以竹雕、镂雕、漂白、烫金、印花等技法,被人们誉为“当代东阳工艺竹编的精华”。1981年被选送到人民大会堂浙江厅陈列,后又分别送到日本、美国、香港等地展出。

浙江草编

1952年,周恩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讨论印度支那问题。当时,周总理携带了40条宁波草席,作为礼品赠予各国友人,受到人们的交口称赞。

浙江是我国草编工艺的传统重点产区之一。鄞县草席相传始于唐代,特点是柔软光滑,凉爽吸汗,清代已出口到东南亚和欧洲各国。1925年,浙江麦秸编织的西式女帽出口受到热烈欢迎,后来又从菲律宾进口金丝草,编织金丝草帽,主要向美国出口。

建国后,浙江台州、宁波地区发动广大群众对当地的天然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并利用了蒲草、马丝草、黄草、箬(箬竹的叶子,大而宽)、龙须草、南特草、麦秸、芒杆、金针叶、杂藤、芦竹等,生产了不少新的草编工艺品。原料的丰富促进了传统工艺的普遍发展。目前,浙江已有30余家专业的草编工厂,50多万人的副业生产队伍,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浙江草编工艺品的品种繁多,按用途分,有帽子,提袋、地毯、草杂件等4类,其中草杂件类又有糖果盒、首饰盒、面包盘、茶垫、靠垫、餐垫、门帘、壁挂、信插、花盆套、拖鞋、草扇、草席、草墙纸等。

浙江草编工艺以手工编织见长,艺人们以灵巧的双手用结、辫、捻、搓、拧、串、盘等多种技法编织成各种各样的工艺品,编工精细,具有朴素雅致的风格。

在江南丛林、竹径,遍地都是箬壳,正面斑斑褐晕,背面银光熠熠,艺人们将箬壳泡在水中浸湿后摊开铺平,用竹签剖开,拉成约1厘米宽的细片,然后结辫并盘成各种剔透的小花,最后再缝制盘花箬壳篮。有时将箬壳绕扎在龙须草上,编成美观、实用面又经济的箬壳垫。

此外,黄岩县生产的土黄色的马兰草篮,70年代中期在美国畅销,并跃居美国“草编明星”的宝座。温州草编糖果盒、套盒、麦秸编织垫等,也盛销不衰。

浙江草编之外,山东草编、广东草编、河南草编、湖南草编、甘肃草编等也都各有特色,并有畅销的名牌产品。

新繁棕编

在国际编织市场上,四川新都县新繁镇的棕丝被称为“四川草”,用这种棕丝编成的凉帽,可与金丝草帽媲美,出口供不应求。

新繁棕编就是用这种棕丝编织成的工艺品。新繁棕编技艺起源于清代嘉庆末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据文献记载,清代嘉庆末年新繁妇女即有“析嫩棕叶为丝,编织凉鞋”的传统。在秀丽的乡村和农家小院,随处可见当地妇女用洁白细腻的棕丝编织着一件件神奇的手工制品。尤其是拖鞋堪称新繁棕编一绝,它具有舒适透气,美观大方,轻便无污染,且防潮耐用的特点,因此受到消费者的普遍欢迎。

新繁棕编的原料主要采用都江堰市(原灌县)、彭州市(原彭县)、大邑县、邛崃县等山区的嫩棕叶。每年四月,是艺人们采集嫩棕叶的最佳时节。采集回来的绿色嫩棕叶,先用针刺篦梳,划制成丝,变成一条条形似绿色挂面的棕丝。然后,艺人们用巧妙的双手把部分棕丝搓成棕绳,再将棕丝、棕绳经过浸泡、硫熏、晒晾断青,或将部分棕丝染成五颜六色,可作棕编制品的特殊装饰。制作过程中的产品造型均使用模型,模型可用木制、泥塑。

新繁棕编的手工技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叫胡椒眼技法,即将棕丝等距排列的经线相互交叉形成菱形,再用两根纬线穿于菱形四角,依此类推,编织出窗花般美观规则的图案。第二种为密编法,艺人采用疏密相同、距离相等且重复的方法进行细密的编织。这种编织方法通常使用在鞋、扇等产品的编织上。第三种是人字形技法,即以人字图案来设计或控制棕编的经纬走向或构图,这种编织方法通使用在帽、席等生活用品编织上,其特点是美观大方。每年夏季和秋季是新繁棕编生产的高峰期。艺人们会根据季节的变化和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夏季主要生产凉帽、拖鞋,秋季主要生产工艺棕编提包。

作为新繁地区妇孺皆知的民间手工艺,很多农村妇女都能熟练掌握这门技艺。据老年人回忆,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个新繁妇女如果不会棕编,那么她在寻找婆家时就会遇到很大困难,这说明棕编技艺在当地是考验一个妇女是否心灵手巧、聪慧能干的重要标准。就整个编织和加工流程来看,棕编是相当复杂和讲究的,一件产品的完成常常需要划丝、熏蒸、断青、起头、接头、穿边、扯边、剪边、剃头、着色等十几道工序。以编织凉帽为例,一个手工熟练的艺人,一天仅能编织完成两顶凉帽,可见工艺复杂和细腻程度。

新繁的棕编曾有过辉煌的历史。据有关史料记载,清朝后期的同治、光绪、宣统等皇帝都曾戴过新繁人编的棕丝帽。早在清代末年,就有一些有人将新繁的棕编产品贩卖到东南亚国家。

民国时期,在新繁西门外观音阁专门开辟了棕编市场,每年农历二月开市,八月罢市。一年约售36~37万双凉鞋帮。除县境内销售5000~6000双外,其余销往成都、彭县、简阳、广汉、金堂及云南等地。民国34年(1945年),应中国国际救济委员会邀请送棕丝制品草帽1顶、凉鞋1双、拖鞋2双、书包1个、棕布4包和模型4种交成都参加手工艺座谈会。

建国后,新繁棕编的品种更为丰富,有鞋、帽、提包、果盒、玩具、扇、椅垫等7大类。当然,最著名的还是新繁棕编拖鞋,以优质细麻绳为经线,细棕丝为纬线编成,细密得象绢缎一样,轻便,洁净,炎暑时穿最为适宜。鞋面上,装饰有金鱼、花卉,鸟雀等图案,色采调和,美观大方;鞋底交织2至3层,结实耐穿。凉帽的品种有礼帽、空花帽,童帽等,色泽纯净洁白。多种玩具,如青狮、白象等,造型粗犷朴实,具有装饰意味。提包由方盒形发展为圆、桃、荷叶、扇、月牙等形状,两侧用彩色细棕丝编成“牛郎织女”、“鸽子穿云”等图案。“套四果盒”一套4个,精巧而适用,便于携带,很受外宾欢迎。

藤编和葵编

藤编是剩用天然藤条,经过加工编制成的工艺品;葵编则是利用葵扇的下脚料,废料,通过精心设计编制成的工艺品。我国的藤编和葵编工艺品的产地主要是广东。

广东藤编始于清代道光二十年(1840)后,那时广州已开始用印屁藤条加工成简单的工艺品,一直畅销予海内外。近年来,更积极利用国产藤条制成工艺品出口。两广的青藤(俗称鸡藤),表面光滑,质地柔韧,用来编织杂件,别具一格,很受海外人士欢迎。其他使用棕藤、佛肚藤等新原料的,花色品种又有所增加。

藤笪、藤席、藤家具、藤织件是广东藤编的主要品种。其中藤织件的花色品种很多,有藤编动物、香水架、镜架、洗衣盘、花盆座、手提篮、面包篮等,主要用较粗的藤圆芯或藤条作成骨架,然后用细的藤圆芯编织丽成。它们充分发挥了藤条柔韧的特点,造型生动,取色则以白色或象牙色为主,纯净而柔和。

藤制家具以粗藤条为主体,然后用藤芯或藤皮编成,有龙凤椅、花婆椅、孔雀椅、兰花椅等。最近,又直接以粗大藤条编织大型家具,并以藤、木、钢等组合成家具,如各式餐桌、屏风、柜橱等。

藤笪、藤席主要用藤皮编织而成。藤笪结构呈镂空八角形,用来制作家具、屏风、天花板或室内隔扇。藤席全为手工编织,有各种图案,如“人”字纹等图案,有的加入彩色藤皮,编成彩色图案。藤席平滑细密,美观耐用。

广东葵编以新会为主要产地。新会葵扇生产发达,综合利用葵扇的下脚料、废料发展新产品,历来蕴蓄着极大潜力。20世纪50年代末,在周总理的关怀下,终于又出现了葵编工艺品。

目前,新会葵编工艺品已由起初的9大类、34个花色品种,发展为28大类、近500个花色品种,行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品种通帽、垫、葵帘画、席、花篮等。通帽遮日通风,轻便凉快,美观实用。葵垫是利用过去当柴草烧的葵柄皮,并配以葵尾为原料,经过漂白、染色编织丽成,凉爽舒适而又朴素大方。葵帘画是在手工编织的洁白葵帘上绘制山水、人物、花鸟、风景等,用以装饰家庭,葵席也以彩色或漂白的葵条编织而成,有睡席、枕席等。葵花篮是利用葵扇下脚料,配以葵柄芯、葵柄皮编织而成,品种繁多,有手提式、挂式、方形,圆形、椭圆形,还有皇后篮、凤眼篮、通花篮、梅花篮,绣花篮等。葵编小杂件和旅游工艺品,更是琳琅满目。

云南斑铜

云南斑铜

中国的金属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铜工艺也是如此,商代的青铜器,唐代的钢镜,明代的宣德炉,都是名扬世界的铜制工艺品。

云南的斑铜工艺,约始于明代崇祯年间。与浙江龙泉宝剑、安徽芜湖铁画都是我国传统工艺中的佼佼者。斑铜工艺品造型古朴,表面呈现离奇、闪烁的斑纹,色彩瑰丽,乍一看,好像整理加工的出土文物。

早期的斑铜采用云南东川附近的铜矿石做原料,除去表层杂质,经过锻造、烧斑(金相再结晶)、组合、焊接等工艺制成。

20世纪60年代中期,云南省组织艺人归队,恢复生产,斑铜工艺得以重新焕发青春,老艺人也得到一展身手的机会。如“孔雀瓶”,立意新颖,造型优美,构思独特。“大犀牛”,浑厚沉着,栩栩如生。

个旧锡制

以盛产锡而闻名的云南省个个旧市,被人们誉为祖国的锡都。传说在很早以前,在这一带居住的彝族群众发现了矿石,称这个地方为“个纠”。“个”为彝族语矿石的意思;“纠”为真多的意思。由于外地矿业人员迁到矿区,开发矿业,把“个纠”这个民族语保留下来,久而久之把“个纠”叫成了“个旧”,于明朝正式得名。

个旧锡矿,历史久远。早在距今两千年的汉代,劳动人民就在这里开发了锡矿。到了元、明之间,矿区已非常兴盛。如今,个旧已发展了以锡为主,综合利用的大型联合企业。

个旧锡制工艺得天独厚,生产的银鸟牌锡制工艺品,含锡量高而硬度大,抗氧化能力强,产品白如银,明如镜,光洁程度、耐磨程度在国际同行业中遥遥领先。有百余个品种,有精巧玲珑的酒具、食具、笔架、笔筒,有造型浑朴凝重的香炉、蜡台、粉盒、花瓶;有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等造型和图案,体现了云南地区的风俗和民族特色。有象征美满愉快的游龙戏凤,有古朴素雅的高山流水,有福寿呈样的松鹤延年,还有清静和谐的鸟语花香。

此外,还制作了雕刻,有石林、龙门、大观楼等名山胜景的各式锡制工艺品。这些工艺品,已经远销日本、美国、西德、东南亚、香港、澳门等地。

剑阁手杖

剑阁在四川省北部,有剑门关矗立县北,自古以“剑门天下险”闻名于此。李白《蜀道难》写道:“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可以想见其地山峦峻峭的形势。而正是在那里,林木蔽天,藤蔓缠绕,竟成了得天独厚的藤杖产区。起初,当地人就地取材,以藤制杖,一般顺其自然,经过剥皮、拉抻、打磨、上油,仅使其略具光泽感即成。后来,由于邻近数十里的藤已被砍伐殆尽,人们才又选择了黑塔子、义乌子、水梨木以及呈红色的红檬予等质地坚韧的多年生灌木做材料,就其自然屈伸的形态,饰以龙头、竹节、绶带鸟的雕刻,使剑阁手杖成为全国知名的工艺品。

剑阁手杖的品种有藤杖、自然杖、雕刻杖等。自然杖的制作,关键在于采集材料,一般由熟练的工艺艺人亲自上山采集,根据藤、木的自然屈曲、凸凹疤节、色泽、纹理等,制成古朴苍劲、形状奇特的手杖。雕刻杖则选用一些质地坚韧,纹理细腻、色泽美观的灌木作材料,施艺时,同样依据木材的自然形状加以雕饰。图案设计与手杖造型必须结合好,如梅花老干、葡萄藤蔓以及游龙、行云、流水等,皆其佳作。

剑阁以外,四川的垫江以棕竹制杖。棕竹细长、坚硬、有韧性,竹面隐含茶褐色的天然纹理,辅以牛角柄,再加上嵌花、雕花,别具风味。

扬州漆器

扬州漆器工艺虽不如四川的漆器工艺历史悠久,但较之其他各地,仍算是历史比较久的,而且以工艺多样闻名。

扬州多宝嵌漆器是我国漆器工艺中别具一格的品种,在明代称为“周制”,因由嘉靖年间著名艺师周煮刨制而得名。工艺复杂,材料珍贵,多选用翡翠、象牙、玛瑙、青玉、白玉、美蓉石、青金、水晶、木变石等材料,利用其天然色泽,雕镂拼接在漆地之上,使珍玉镶嵌和漆器珠联璧合,天衣无缝,相得益彰,具有华丽富贵、浑厚典雅的传统风格。

1959年,已故著名艺人粱国海、王国治选用著名画家陈之佛的画稿,和青年艺人一起精心制作了“和平之春”、“喜鹊登梅”大挂屏,陈列在人民大会堂江苏厅。1977年底,由王登设计、刘永昌等30多著名艺人合作的大型地屏“满园春色”,高24米,宽3。8米,表现了五彩斑烂的孔雀、展翅飞翔的群鸟、迎风盛开的牡丹荟萃一堂的昌盛景象。其中的孔雀长145厘米,翎毛由400多片五彩贝壳片组成,尾翎由几百个象牙薄片组成,并镶嵌青金,牡丹的蓓蕾则以珊瑚制成。工艺精巧,浑然天成。

还有螺钿漆器,明代已负盛名。主要有平磨螺钿和点螺两大类。平磨螺钿是把各色贝壳打磨成薄片,用特制工具作出人物、风景、花鸟虫鱼、楼台亭阁等图案,拼贴、镶嵌在漆底上,再经髹饰、推光而成。作品黑白分明,漆底光亮如镜,图案疏朗有致,风格清雅素洁。点螺是精心选用蚌壳,云母、夜光螺等优质贝壳,将其磨成细丝,约相当于人发的三分之一,再用特制工具割切成细若秋毫的点、丝、片等,一点一点地嵌在漆底上,有时还间以金丝、金片,又经髹饰、推光而成。作品精致纤巧,五光十色,灿若虹霞。点螺作品的边缘常用细致的二方连续图案,更富装饰性。1972年,由刘祥棣设计,高永茂、杨定国等制作的螺钿地屏“南京长江大桥”,成功地表现了大桥上灯光闪烁的诱人夜景,后作为礼品送给外国贵宾。1979年初,吴辰设计,高永茂等制作的点螺台屏“锦绣万年春”,高6厘米多,宽72厘米,只见松树葱绿莹翠,孔雀亭亭玉立,紫藤盛开,一派春意,生机勃勃。

另有一种传统产品,名叫漆砂砚。该砚坚而不顽,细而不滑,入水不沉,坠地不损,既为书画家所珍藏,又为欣赏家所推崇。

福州脱胎漆器

清代福州脱胎漆器,已闻名世界。当时,我国传统的脱胎髹饰工艺由著名艺人沈绍安加以恢复,其后代又在漆料中加入泥金、泥银等,更使漆器灿烂夺目。沈正镐、沈正恂兄弟俩创制的“松瓶”、“桃盘”以及和彩塑艺人陈振奎合作创制的脱胎漆器“普陀观音”塑像等,曾在南洋劝业会展出,颇得好评。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到1934年期间,福州脱胎漆器曾参加过巴拿马博览会以及美国芝加哥和圣路易斯、法国巴黎、日本东京、德国柏林等各种博览会,多次荣获金牌奖。

所谓脱胎漆器,是以泥土、石膏、木模为坯胎,以天然漆为粘剂,用夏布、绸布逐层裱褙,阴干后脱去原胎,再经上灰地、打磨、髹漆、研磨,又加以纹彩装饰而成。福州脱胎漆器的传统髹饰技法很多,有黑推光、色推光、薄色料、彩漆晕金、朱漆描金、嵌银上彩、嵌锣钿、仿古铜、锦纹等。建国后又发展了宝石闪光、暗花、堆漆浮雕、雕填、仿窑交、仿青铜等,并且与玉器、石雕、木雕等工艺结合起来,使福州脱胎漆器更加绚丽多彩。近年来,艺人们逐在脱胎漆器上发展了漆画、雕填、螺钿、彩漆等技艺,福州脱胎漆器更显得古朴瑰丽,以独特的风采驰名海内外。

已故老艺术家李芸卿有70多年漆器工艺经验。建国后他公开了各种髹漆绝技,其中主要有锡箔嵌丝、闪光沉花、吉宝砂、绿宝闪光、铁锈、铜斑等,并制作成数百块髹饰样板,传给盾世,为福建脱胎漆器工艺做出了巨大贡献。

福州脱胎漆器,质地轻巧而坚牢,造型古朴大方,色泽艳丽,光亮如镜,具有独特的民族风貌和地方色彩。

福州脱胎漆器品种很多,有屏风、花瓶、磨漆画等陈设品,也有茶具、餐具、酒具、文具、咖啡具、家具等日用品。

北京和山东料器

北京和山东博山的料器闻名中外。制作料器的原料,是一种低熔点的玻璃,晶莹透彻,有各种不同的色彩,可制成各种精致美观的日用和陈设料器工艺品。

北京料器出现于明末清初,本世纪以来有较大发展,主要产品有传统的头饰、戒指、珠子、项链,也有料鸟兽、花果、人物等。现在品种已发展到1500多种。例如料鸟兽类,有单个,有成对,也有成套成群的;有大,有小,还有微型的;有仿真,有仿玉,也有变形的等等。仿绿松石制品“八骏马”,色、形、动态与玉器原作几乎完全一样,可以乱真。各种变形的小鸟小兽,活泼可爱,滑稽可笑。人物料器中的“胡人骆驼俑”,令人不由想起“丝绸之路”上沙漠驼铃的浩瀚境界。五光十色的料珠,更是兄弟民族妇女们争相选购的必需品。各种款式的新颖灯具、烟缸等,也是供不应求的日用料器工艺品。北京著名的传统工艺品“葡萄常”的料器葡萄,晶莹饱满,挂霜带露,引人流涎,惹人喜爱。

山东博山是我国料器工艺品的主要产地,人称“博山美术琉璃”(其实不是琉璃),约始于元末明初。博山料器以仿制玉石、玛瑙、珊瑚等饮誉于世。产品玲珑细巧,工艺十分精美。著名产品有各种玻璃花球,其晶莹夺目、色彩艳丽、造型优美。有鸡干石花瓶,其古朴凝重,纹理天成,还有如黄玉一般的难得佳品“鸡油黄”。有多种套料雕刻的日用工艺品和首饰等。山东博山料器是我国料器工艺的一枝灿烂鲜花。

粤、滇、鲁的硬木家具

我国传统风格的家具,多用红木、紫檀、楠木、花梨等珍贵木材制作,木质细密坚韧,故称“硬木家具”。硬木家具,做工精细,还要施以雕刻或镶嵌,十分讲究。

广州硬木家具,历史上称“广式”,与“京式”(北京)、“苏式”(苏州)齐名,清代宫廷家具多出自广州工匠之手。广州家具造型古朴,骨架坚实,雕饰繁细,多以半透雕、透雕为主,并多镶大理石。1972年开始,广州家具以配套厅堂家具为主,吸收西式家具的长处,加以创新,先后制作了“九龙床”、“梅花大圆台”、“十头宝莲床”等一大批比较大型的厅堂配套家具。“十头宝莲床”是以宝莲床为主体,配有椅、茶几、花几等共十件头,雕工极为复杂,仅其中的宝莲炉身凹处的锦地万字图案就由许多12厘米的方格组成,方格里纵横要雕32条线,两个雕工需一个多月时间才能雕成,可见其细致。

广州还有螺钿镶嵌家具,材料有皎洁如月的白色螺钿,有光耀夺目的五彩螺钿。题材有亭台楼阁、山水风景、花鸟鱼虫、民间故事等,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云南嵌石硬木家具,所用之木,为云南林区盛产的珍贵硬杂木,所嵌之石,为世界闻名的大理石。大理石,古人称为“醒酒石”,又称“天竺石”、“文石”等。白族人称其为“础石”,可分彩花、云灰、净白和水墨四类。大理石中水墨花石和葡萄山石最为名贵,其天然纹理酷似一幅幅水墨画,绝妙之极。还有净白石,又叫“苍山白玉”,细腻如脂,洁白如玉。彩花石,五色俱全,其天然色纹,往往可呈现出高山大河、奇峰异洞、林海雪原、春山欲雨、鸟兽翎毛、仙佛灵异等等维妙维肖的画面。云南嵌石硬木雕花家具,就是精选此类石面进行镶嵌。云南嵌石硬木家具,十分讲究,多供出口。

山东潍坊嵌银丝硬木家具,其镶嵌工艺起源于我国战国时代铜器上的嵌金银丝工艺,当时称为金银错。秦、汉时期的铜镜、鼎、尊、兵器的图案,铭文也多以金银丝镶嵌。到清道光年间,山东潍坊艺人开始在小件红木器物上镶嵌金银丝;后来在大、中型器物,如茶几、坐墩、花几、屏风、沙发、床等家具以及手杖等用具上嵌银丝图案,疏密有致,纹路清晰,精美典雅,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图案题材多种多样,有文物、人物、花鸟走兽和吉祥图案等约一千多种,有一种以100个“寿”字装饰的“百寿杖”是誉满中外的名牌产品。

杭州西湖绸伞

伞是遮阳、挡雨的用具,江南一带多雨,人人用伞,每当梅雨季节,更是伞不离手。这是讲它的实用价值。伞还有装饰价值、审美价值。杭州西湖绸伞就是既具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的独特的手工艺品。

杭州西湖绸伞造型灵巧,结构轻便,工艺精巧。在艺术和工艺上,具有选材优良、造型独特、装饰多样、风格典雅的特色。它张开时呈圆形,合拢时像竹筒,不仅小巧玲珑、高雅华美,而且富有浓郁的江南地方色彩。伞头、伞柄的造型也丰富多彩。一般伞头造型均借鉴“西湖十景”之一“三潭印月”中的“三潭”,又经过艺术上的提炼、加工、夸张而成,地方色彩鲜明,颇具装饰趣味。伞柄的造型更为讲究,除了注意艺术上的变化外,还要求手感舒适,线条流利。同时,花线的穿制、伞扣的造型饶有民间风味,也烘托了绸伞的美。

西湖绸伞,按用途分,有日用绸伞、儿童绸伞、彩虹绸伞、舞蹈伞、杂技伞、晴雨两用伞等。伞面图案的装饰也多姿多彩,主要有刷花、绘画和刺绣3种。刷花多以西湖名胜为趣材,采用多种套色。绘画则主要以仕女或花鸟为内容,运用兼带工笔画的技法,富有装饰美。刺绣题材广泛,有手工刺绣和枫绣两种,绣工细密,色彩鲜明,具有良好的艺术效果。

塑料花、涤纶花

塑料花、涤纶花都是人造花中的新秀。塑料花花色品种丰富多彩,姿态生动,易于洗涤,涤纶花具有防水、不褪色、不变形的特点,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毛主席纪念堂瞻仰厅两旁正中的八棵大雪杉,高达28米,还有八棵五针松,高大挺拔,庄严肃穆。人民大会堂内摆设的“君子兰”,形象逼真,与周围景色十分协调。原来,这些都是工艺师巧手制作的塑料花。

大雪杉和五针松是上海工艺师的杰作。上海生产塑料花并非最早,但发展很快。花色品种繁多,既有用于家庭内部装饰的各种枝花、束花、瓶花、盆花、花篮以及作为服饰的头花、胸花等一百多种小型塑料花,又有供宾馆、会场、厅堂陈设用的各种巨型盆景。在塑料花工艺上独树一帜。

湖北天门的塑料花盆景也十分有名。前面提到的“君子兰”就是湖北天门工艺师的佳作。湖北天门的工艺师们吸收了江苏、岭南等地天然花园林盆景艺术的精华,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优势,充分利用高压聚乙烯可塑性的特长,采取简练的艺术手法,运用新颖的设计,创造了七百多个花色品种的塑料花盆景,很富有观赏价值。

辽宁锦州的塑料花品种多为自然花种,近年又涌现了玫瑰、吊钟、松树、黄瓜、长乐菊、玉兰香、龙胆球、珠兰、响铃、苹果树等新的花色品种,达到一千多个花色,畅销国内外市场,受到普遍的欢迎。

涤纶花是福建泉州工艺美术师的创新产品。以进口涤纶纺为原料,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结合我国传统技艺,经过电子高温、高压、定型生产而成。

泉州涤纶花造型生动、色泽鲜艳、品种丰富,有玫瑰花、杜鹃花、绣球花和各种具有天然情趣的盆景约七十多种,出口到美国等二十多个国家。

近年上海涤纶花生产也有新发展,品种也有百余个,其中的大苍兰、花篮尤为海内外人士所欢迎。

塑料花、涤纶花虽不及我国传统的绒花、绢花、纸花历史悠久,但从发展趋势上看,它有后来居上的势头。

窗花、团花、烙花

我国民间工艺美术历史悠久,技艺高超。窗花、团花、烙花是我国工艺美术花坛中的三朵花。

窗花,是民间剪纸艺术的一个品种。它具有简洁、明快、朴实和装饰等特点。窗花是我国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历来年节和喜庆的日子里,许多人家的门窗内外,都贴上窗花、吊钱儿,以增加节日气氛。窗花来自民间,出自劳动人民自己的手,是反映自己的生活的艺术创作,表达了劳动人民追求幸福、和平的美好愿望、朴实的情感。人们把象征吉祥、富足的各种动物、花卉形象逼真地剪好,贴在窗户上,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喜鹊登枝”等。窗花,现已成为一种特定的装饰艺术品。

团花,也叫球花,是单独纹样的一种。它是将选取的写生素材组成圆形纹样,有作四周放射状的,有作旋转环绕状的。在古代的青铜器上,以及瓷器、陶器、印花被单、床罩或花布上,都有不少的团花装饰,为人们所喜爱。

烙花,也叫烫花,是我国民间工艺品之一。用烧热的铁扦在扇骨、梳篦、葵扇或木制、竹制家具上烫出各种人物、走兽、山水、花鸟等纹样。河南省南阳出产的烙花工艺晶闻名国内外。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