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章
作者:盛文林   |  字数:1827  |  更新时间:2012-08-20 17:00:17  |  分类:

儿童教育

第22章

在以后的时期里,新疆考古工作者又在米兰佛寺遗址发现了两幅并列的“带翼天使”壁画。天使像为半身白地,以黑线勾镂轮廓,身体涂红色。此画位于回廊圆形建筑内壁近底部,上面有一条黑色分栏线,在这条线的右端上部有一黑红色莲花座,显示出回廊内壁绘画与雕塑的整体装饰结构,这两幅并列的“带翼天使”壁画,参照斯坦因的观点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它们体现了希腊罗马艺术作品的美学追求。罗马艺术家使用灰泥塑成主体的块状,完全可以在护墙的内壁上运用阴阳明暗对比和渲染手法,使富有立体感的人物形象跃然壁上。壁画上天使的眼睛是完全睁开的,双眸明亮,眉毛细长,唇微合,双翅扬起,表现了追求天国生活的自信与博爱精神。这种形式迥然不同于佛教绘画准则,而更贴近古罗马艺术的美学特点。反对斯坦因这种说法的也为数不少,比如中国学者阎文儒先生对上述观点就持反对态度,认为斯坦因“抱有偏见”,因而给予猛烈抨击。阎先生说,斯坦因不仅抱有偏见,调查研究也不深入,其对丹丹乌里克、若羌磨朗寺院遗址中发现的佛教壁画,有的说法牵强附会,有的强拉西方的古代神话于佛教艺术的题材中,以致混淆了许多观念。阎先生还认为,斯坦因把在丹丹乌里克发现的两个木板画解释为《鼠王神像》和《传丝公主》是完全错误的,是对佛教不熟悉所致。对于“带翼天使”不是三四世纪的作品,而是唐代风格之说,他认为斯坦因将绘画时代上推,是为了把这些壁画题材附会到希腊爱神上去。关于“带翼天使”神像的题材,应从佛教艺术中去寻找,因为“带翼天使”神像不仅在巴基斯坦、西亚发现过,在克孜尔、库木吐拉、森木塞木等早期石窟中甚至敦煌莫高窟唐以后壁画中,也多有表现。因此,把“带翼天使”说成是希腊罗马式美术作品,是根本行不通的。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很自然的。但是,斯坦因在发掘古文物的时候,的确做了有损中国主权和伤害中国人民民族感情的事情,他的学术观点中也夹杂着谬误。尽管如此,斯坦因的探险精神却可以与科学家追求真理的精神相媲美。路途的遥远和艰险,学术生命的大量消耗,这一切对一个人来说不是轻而易举的选择,他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然而他热爱这样有魅力的旅行生活。考古学家勒柯克的工作仅限于绿洲之内,绝不涉足沙漠。斯坦因则不同,他既以越过艰险为荣,又以准确揭示人类历史中的真实细节为己任,进行复杂的考证工作并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其目的在于有足够的实证提出并解答问题,这正是斯坦因成为当时著名考古学家的原因。他始终认为:“正因为高耸而奇妙的沙丘,才使堪称人类文化珍宝的古物得以保存下来,从而为有关遗址的众多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答案。”米兰古城中壁画上的“带翼天使”究竟从何处而来,还有待深入探索,予以破解。

护珠塔倾而不倒之谜如果说意大利的比萨斜塔是因倾斜而不倒成为世界之谜的话,那么中国的护珠塔应是斜塔不倒的第一谜。因为比萨斜塔倾斜5°16′,而护珠塔已倾斜达约6°52′。护珠塔建于北宋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坐落在上海市“松郡九峰”的最高峰天马山上。该塔是一座7层八角形砖木结构的楼阁式宝塔,也称宝光塔。在清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时,因山上佛事燃放爆竹,引起火灾,烧毁了塔心木和各层木结构,引起塔身倾斜。现塔高约30多米。因相传古代造塔时,为了使砖层平整,宝塔坚固,以及用来镇妖避邪的迷信目的,塔的砖缝里镇有铜钱。所以后来不断有人在塔砖中寻找铜钱,把塔砖拆掉,致使塔的底层1/3的砖已没有了,塔的底部被毁坏,逐渐倾侧。整个斜塔仅靠2/3不到的底层砖墙支撑,宝塔向东南倾斜达约6°52′之多。千年古塔,在200多年间,既遭大火焚烧,塔基又被破坏,塔身严重倾斜,却始终斜而不倒,屹立于天马山巅。这真是一个难解的谜。护珠塔护珠塔斜而不倒,在当地有这么个传说。

塔的东南面有一株古银杏树,是500年前松郡九峰的辰山仙人彭素云种的,树的枝叶都向西,树虽枯死,但它的神力仍在。由于这棵树的神力遥向支撑,才使倾向东南的塔始终不倒。这只是一个美好的传说,当然不足为信。不少人认为这与古代造塔的技艺有关。他们指出,古代用糯米饭拌以桐油石灰来粘合砖块,这种粘合剂的强度甚至超过现代的水泥砂浆。护珠塔用这种优良的粘合剂,加上古代砌砖技艺的精湛,使整座塔能够浑然一体,再加上这种粘合剂随着建筑时间推移会越来越坚固,因此残缺的塔砖不会一块块塌落。据1984年上海文物管理部门抢修该塔时发现,塔身上部虽已倾斜,埋入地下的塔基却没有松动。所以人们认为这是塔斜而不倒的原因。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