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人物传记 >董明珠的资本 > 5.不惜投入巨资搞技术研发
5.不惜投入巨资搞技术研发
作者:苏琴   |  字数:1635  |  更新时间:2017-08-01 16:28:23  |  分类:

人物传记

在中国,以格力电器为代表的家电企业经过摸索,逐步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路径,同时兼具世界视野的制造之路。格力电器不仅为整个制造业树立了榜样,也将成为中国制造业转型的中流砥柱。

在董明珠看来,格力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对“笨方法”的执着,即坚持技术创新。这是需要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的,多年的投入未必会开花,大量的资金未必有结果,但这又是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常识”。

或许很多人说,董明珠不是搞技术出身的,她不懂空调技术。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其实董明珠格外重视“技术系统性”和“技术战略性”。格力与另一家空调企业围绕一件小小的空调气流挡板打起了专利官司,董明珠持续告对方侵权。记者就这个问题请教她,她回答说,空调的气流挡板只是一个实用专利技术,但是却是格力“专利池”的组成部分,格力要在全球拓展,必须建立起自己的“专利资源池”,因此必须寸土必争。

董明珠确实不直接搞科研,但是她对全球空调产业的技术发展趋势十分清楚,或许董明珠永远成不了科学家,但是她深谙科技战略,这是许多人并不了解的董明珠。

如今的格力,在董明珠的一手建设下总共拥有6个研究院,8000多名科研人才。为了不断提高自主技术的创新能力,格力对技术研发不惜投入巨资,并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和人才的科研环境,这相较于国内有些企业花费上百亿元去买国外淘汰技术和品牌虚名,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为了实现“全员创新”,格力还在企业内部实行全员培养、全员激励。格力每年评选科技进步奖,重奖科技人才;常年开展全员参与的合理化建议活动,每个员工都可以就技术创新、工艺改进等提出建议,被公司采用的可获得不同金额的奖励。这些合理化建议不一定完全“合理”,也不都是“很大”的创新,绝大部分都是“一丁点”的改进,比如“发现一个螺钉没有太大作用可以取消,或者螺丝长了可以截短,都可以获得奖励”。良好的发展平台,使得每个员工将创新意识、不断提高质量的意识融入心中,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氛围。

人才是一个企业赖以发展的智力支持,也是创新的主体。因此,在董明珠看来,创新与企业成长其实是一个良性循环。

回顾格力十年的发展历程,可以体会到,没有创新,要在高科技行业中生存下去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这个领域,没有喘气的机会,哪怕只落后一点点,都将意味着逐渐死亡。

作为中国知名企业,华为集团也是中国企业中少数几个在创立之初就重视创新的企业。作为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一直将产品创新看做是企业的灵魂,是使企业产生核心竞争力和保持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所以他不惜在技术研发上投入大笔资金,甚至将“按销售额的10%拨付研发经费”写进了1998年出台的《华为基本法》,为的就是在一定利润水平上追求企业成长最大化,即:“我们必须达到和保持高于行业平均的增长速度和行业中主要竞争对手的增长速度,以增强公司的活力,吸引最优秀的人才和实现公司各种经营资源的最佳配置。在电子信息产业中,要么成为领先者,要么被淘汰,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华为2004年开始做手机,到2008年,有了超过2000人的手机研发队伍,研发投入已超过国内任何一家手机公司。

多少年来,华为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没有被其他诸如房地产等行业的高利润所诱惑,敢于把全部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将做代理商赚得的钱全部投入到研发上,以强大胆略和气魄,走自主研发、技术自立之路,并且坚持将不低于销售收入10%的费用投入到研发中去。

华为2014年实现销售收入近3000亿,研发投入约400亿,为销售收入的13.3%,这可能是一些较大规模企业的年产值,这也可能是一些经济发达省份全部民营企业研发投入的总和。这样大规模的研发投入,必将会有大的回报,也就奠定了华为快速发展的基础,成为华为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力,使之成为国内电子信息行业无与伦比的龙头老大。

有创新就有风险,但决不能因为有风险,就不敢创新。任何一家企业,若是一直不思进取,总想跟在别人的后面捡漏,长期下去,这个企业也就只能处于这个行业的三流水准,甚至更低,那么公司又该如何进行有效的发展?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