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职场励志 >世界500强总经理管理笔记 > 第六章 组织图,造就企业的管理蓝图(2)
第六章 组织图,造就企业的管理蓝图(2)
作者:尹剑峰   |  字数:3860  |  更新时间:2016-07-15 14:15:15  |  分类:

职场励志

三、执行力,不是老板喊出来的

导言:在管理过程中,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公司的目标非常好,但就是无法落实并变成效益。这是为什么?很明显这是执行力的问题。怎么才能具备行之有效的执行力?这需要老板与员工的配合,高层与下级的合作产生共鸣,有了共鸣,就是有了执行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好比一个人,老板就是人的脑袋,要去思考企业的方向、方针和战略;中层管理者就是人的脊梁,作用就是协调大脑并传达命令到四肢,也就是基层员工那里。这需要的是层层紧接,环环相扣,不能脱节,才能起作用,起反应。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再好的战略,再好的计划,如果仅仅是停留在“想”和“说”的层面上,没有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来,是毫无意义的。员工好不好,能力如何,通过岗位的执行力就能体现出来。企业流行着这么一句话:宁愿要三流的战略、一流的执行,也不要三流的执行、一流的战略。

让我们一起读读下面的故事:

从前某个寺庙里,住持按惯例吩咐小和尚到河的对面去砍柴,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小和尚们都能挑回两大捆柴。但有一天,天下起了滂沱大雨,住持依然叫他们过河去砍柴,小和尚们虽然心里不高兴,但还是下山去了,由于大雨,河水太深,没法过河,所以很多小和尚到了河边望柴兴叹一阵之后,空手回到了庙里。只有一个小和尚心里想:“我不想空手而归,也不能空手而归。”于是在河的这边随手摘了几个野果回来。经过这次事件之后,住持终于了解这些小和尚的能力,也就知道了下任住持的备选人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头脑中的知识与实际操作中的能力是不能画上等号的,只有具有强大的执行力,才能用头脑的知识和学问去与实际问题相对抗。所以生活中、工作中不在乎学了多少,而更在乎的是我们应用了多少。

执行就是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工作任务。一个人执行力的强弱取决于三个要素:知识、技能和工作态度,知识和技能是基础,工作态度是关键。所以,我们要提升一个人的执行力,一方面是要通过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增强自身的知识和技能;而另一方面是要端正工作态度,并且这是关键。我们工作中常常说到的一句话:“一件工作做得如何是能力问题,而被吩咐的工作做和不做就是工作态度问题了。”

执行力,不能停留在“想”和“说”的层面上,而要把工作过程落实到实处,直至把工作结果或业绩体现出来。假如一个足球队出发比赛前,教练团队一定具体详细地分析了对方的人员结构、战术强项、出场情况,从而有的放矢地布置自己球队的战略方案、人员配置等,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显然,这是教练的智慧、教练的设计、教练的安排。

要把这种智慧、设计及安排体现出来,首先,要靠运动员对比赛的理解能力,能不能理解教练的布局安排;其二,要求运动员对比赛的重视,对比赛的投入。纵观很多比赛,往往都是替补队员制造不同结果,也就是间接说明替补队员对该场比赛的重视与投入,像这种重视与投入本身就是一种执行力。

执行力本身就是一种能力,一种为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只有这种能力才能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执行力包含三个方面的意义:即完成任务的意愿,完成任务的能力及完成任务的程度。

我所在的公司是一家国际企业,所属的部门属于行政类别,即是后勤类部门。这类部门当然不能和前方的生产部门相比,所以各方面的预算相对较少,例如加班费用的预算就在其中。去年公司效益比较好,加班工时定为每月70小时,今年公司总体效益相对较差。高层领导下达指示:加班预算减少一半。简单计算就是加班工时变为每月35小时。预算减半,意味着员工的加班收入减半。作为部门主管的我一时无法接受。但公司战略、上司指示,不得不执行,所以在处理中就需要领导技术、沟通技巧和协调艺术了。如果处理得不好,不仅影响员工的士气、态度和情绪,甚者引起罢工的可能。经过与上级、下级的沟通协调,最终处理结果令人满意——初步定为每月每人加班40小时。这就是执行力,但这种执行力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在实际工作中,用自己的智慧、思维与各种能力去完成的。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要敢于突破思维定势,善于弃用传统经验,不断寻求合理的、具体的思路和方法,使执行起来,力度更大、速度更快、效果更好。逐渐养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总之,提升个人执行力虽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但只要用心去做,就会成功!

管理笔记执行力是一种能力,但这种能力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日臻完善。只要坚持,定有成效。作为老板,作为管理者,不能把执行力停留在“嘴巴”上,而要体现在行动上。俗话说:“光打雷,不下雨。”地面永远都不会湿。执行力的实施也一样,不能靠“喊”,而是要付之行动,方能有效。

四、从“流程再造”,到“价值链管理”

导言:管理者最苦恼的事情是什么?我想,在林林总总之下也许就是:下属无错,但目标无法实现。为什么?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原来根本的原因就是“流程”出了问题。如何打通?如何理顺?值得企业管理者花时间和精力去发现,去思考,去解决。

著名管理学家迈克尔·哈默在他的超越再造一书中对工作流程这样定义:为了给顾客创造有价值的结果而共同完成的相关任务组合。他阐明了以下关键词及其含义:

组合——任务不是孤立的,而是很多工作的综合;

共同——每个员工都有共同的目标;

结果——重要的是取得了什么成果,而不是做了什么;

顾客——流程要为顾客服务,顾客的看法是真正要考虑的因素。

工作中你或许也遇到过类似的情景:深圳某矿业集团公司当月有几个订单没有按期交货,结果引起客户投诉。于是总经理召集各部门负责人开会,来落实解决这件事。没有按期交货,问题出在哪里呢?首先想到的是生产部,但生产部经理会把责任往人事部身上推,于是说:“我们生产部不能按期交货,是因为车间工人不够,人事部没有给我们招够人。”而人事部经理也会推却责任说:“生产部没有提前把招聘计划给我,突然间要人又怎么能仓促招够?再说,并不是工人不够,而是工程部突然提高岗位产量标准,导致工人大面积辞职。”因为工人拿的是计件工资,岗位产量标准一往上提,就会增加工人劳动强度,降低工人工资,于是工人愤而离职。而工程部经理也会推责任说:“现在人工成本这么贵,不提高工人的岗位产量标准,公司成本压力太大,承受不了。”这样,大家就像打太极一样,把责任推得干干净净,而问题也无从解决。

上述情景是典型的中层松散、推脱现象,导致这种松散、推脱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管理流程出了问题。当工作出现困难时,各部门不是先从自身找原因,而是指责相关部门没有配合好自己的工作。工作中出了问题后无人过问,大家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好像什么都没发生;即便知道出了问题,也相互推诿、扯皮,责任能推就推,事情能躲就躲,最后问题只有不了了之。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推了事情,也没有责任,企业高层想追究,像老鼠拉龟——不知从哪入手,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中层松散的表现有多种,如前面所述的那种简直就是一盘散沙,很难团结起来协同作战,执行力衰微,办事互相推诿、扯皮。如果一家企业的主管是这样,那么对该企业来说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要杜绝以上情况,企业管理者必须进行管理流程改善,理清各种组织关系,分明职责级别,确定人员位置。否则,无论有多么好的战略、多么好的创意,都会毁在这帮“管理者”的手里。

“流程再造”是对工作程序进行系统而完备的分析基础上设计更新、更合理的流程。简单地说,再造是各类组织改变工作方式的一种迅速有效的途径。

众所周知,再好的流程也要为顾客服务,否则就成了赵括的纸上谈兵——只是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要想做到理论能应用,流程能付之实践,必须进行有效的价值链管理。

所谓价值链管理,就是将企业的产品生产、市场营销、物流供应、财务能力、人力资源等方面有机整合起来,做好计划、协调、监督和控制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使它们形成既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的有机体。使企业的供、产、销形成一条珍珠般的“链”——价值链。

一般来说,企业可以将工作流程整合成三大管理链条,即产品链、物流链和管理链。其中,产品链包括:营销—研发—QA—生产—QC,其操作流程是:营销部接到生产订单后,将客户的产品规格要求提供给研发部,以便研发部按客户标准要求进行产品开发,样品设计出来之后,再由QA部进行产品测试,确保符合客户要求;产品开发成功之后,再由生产部安排生产,QC部进行产品质量监控,这样能成功保证产品的高质量。物流链包括:PMC—采购—物流—货仓,其操作流程是:PMC根据订单数量做好物料需求计划,由采购部按规格要求进行采购,再由物流部安排将物料运入货仓。公司其他职能部门,如人力资源部、行政部、电脑部、财务部等,都归入管理链。

如此一来,公司内部管理只需设立三大管理中心,即产品管理中心,物流管理中心和运营管理中心,就可高效地运作起来,中心内各部门作为一个整体,便于相互协作,彻底杜绝了以往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被动局面。这样能够快速应对外部的用户需求。

总之,企业在推进价值链管理时,最好能成立一个全力推动价值链管理的领导小组,有了价值链管理小组,那么小组领导者就会和大家分享价值链管理带来的好处,然后共同制定价值链管理的战略和步骤,最后大家全力以赴,实现变革,共创辉煌。

管理笔记作为管理者要记住,流程再造的中心议题就是:顾客、团队和效率。流程再造就是重新设计核心流程,目的既是为了集中控制、又是为了使系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消除工作的重复和系统瓶颈是流程再造的前提与基础。如何做到?价值链管理也许是目前最好的方法。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