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儿童教育 >“骗”出最优秀的孩子 > 善意的谎言:学会用爱接纳和包容孩子
善意的谎言:学会用爱接纳和包容孩子
作者:芦芩   |  字数:3407  |  更新时间:2016-07-09 15:06:01  |  分类:

儿童教育

1孩子的安全感源于父母的无条件接纳

孩子的安全感其实就是一种对父母的依赖,他一旦感觉父母不再爱他了,就会失去安全感,开始大哭、大闹,或者躲在角落不说话。

我们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在成长过程中非常需要我们的接纳,如果孩子能够确认,无论他是什么样子,父母都一成不变地爱着他,那么他就获得了最牢固的安全感;如果孩子能够确认,父母永远鼓励他自由地探索世界,接受他的独立性,支持他开发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他就获得了最坚实的自信心。如果孩子感受不到这些,就会失去安全感。

在日本的一家妇产科医院里,随着一声清脆的啼哭声,一个新生命呱呱坠地了。然而,令医生和孩子的爸爸大惊失色的是,这个男婴没有胳膊和腿,只有一个头和身躯。他们担心孩子的母亲受不了生下缺陷儿的打击,便一直没告诉她真相。直到一个月后,当她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孩子时,在场的人都被她的表现惊呆了,只见她面带微笑地望着躺在摇篮里的婴儿,深情地说:“多可爱的孩子啊!”

这个孩子就是当今日本著名的作家、演说家、优秀教师——乙武洋匡。

爱,是从无条件接纳孩子开始,不管孩子长相如何,天资、弱点或缺陷如何,也不管我们的期望多高,或者孩子的表现有多不好,我们都要爱他们。但这并不表示我们喜欢孩子的所有行为,而是意味着我们对孩子永远给予并表示爱,即使他们有缺点、有问题,为人父母者也要全方位地接纳孩子。

要让孩子感受到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爱着他们,并且是无条件的。缺陷、缺点、毛病统统都不能成为阻碍,相反要给予孩子更多的爱与支持才行,否则就会让孩子的心灵备受打击。

有一个孩子牙齿不整齐,妈妈无意间说了一句:“你笑的时候要捂着嘴,牙齿太难看了。”从此之后这个孩子几乎再也没笑过,变得极为自卑。不要以为这个故事夸张,现实中这样的事情是真实存在的,虽然只是无心之言,但越是这样的孩子越是“玻璃心”,所以我们要非常注意这一点。

有些孩子可能会有一些小缺点、小毛病,我们要帮助孩子改掉它们,但是要注意方式。首先要端正心态,我们不能苛求孩子每样事情都做到最好,即便孩子总是做不好某件事,或者没有获得第一名,也不要对孩子动辄责骂、批评,这样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多批评、少鼓励会让孩子感觉自己如同父母的“眼中钉”,他们将感受不到一丝来自父母的认可和信任,那么自然就会缺乏安全感和自信。

小赵的儿子今年4岁了,本来这么大的孩子都很少尿床了,但是他儿子每个月都要尿几次床。对此,小赵并没有着急,他不厌其烦地为儿子换洗床单,后来他的儿子开始不好意思了,早上起来后发现自己又尿床了,都要跟小赵道歉,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

这一次,儿子又在床上“画了地图”,小赵看到儿子脸红红的,就安慰道:“儿子,又尿床了?”儿子点点头,小赵继续说道:“没事,小孩子哪儿有不尿床的,你爸我小时候也一样啊,而且我‘画地图’的水平还不如你呢。”儿子瞪大眼睛:“真的?”小赵说道:“当然了,尿床是每个小孩子的必经之路嘛,不要紧张。”

儿子喜笑颜开,几个月后就再也不尿床了。

如果我们苛求孩子完美,不仅会使孩子压力变大,我们也跟着操心上火,又何必呢?教育是可以扬长避短的,孩子某些方面不好,那么可以夸赞他做得好的其他地方。不要因为孩子某一方面的不足就否定他,改变对孩子的爱。很多家长都喜欢孩子听话、懂事、聪明,但如果孩子没有这些优点的话,对孩子的爱还能从一而终吗?如果能,那才是真正的爱自己的孩子。

有一句话叫“爱一个人就爱他的全部”,同理,爱孩子就是要爱他的全部,他的缺点、缺陷、不足等都是需要我们用爱来呵护的,那样才会让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不会整日惶恐不安,心理阴影扩大。孩子会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判断父母是否爱自己,所以在平日里说话、举动都要照顾到孩子的感受,这样才能让孩子放心。

应该多给孩子一些自由发展的空间,给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给孩子以足够的安全感。当孩子对自己困惑、怀疑的时候,我们要毫不犹豫、发自内心地告诉他:我爱你,你是独一无二的,在我的眼中,你是宝贝,我无条件地爱你,无论这个世界上的其他人是如何评价你的。

2试着接纳孩子的缺点与问题

家长们总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点多多,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在要求孩子拥有各种优点的同时,应先想想那些优点我们自己是否也具有。每个孩子身上,都是优缺点并存,都难免会犯错。孩子就是要在错误中逐渐成长,才会变得成熟。所以,爱他就要爱他的全部,在接纳孩子优点的同时,也不要忘记接纳孩子的缺点与问题,要无条件地接纳孩子的一切。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美越战争后,一对美国老夫妻接到正在美军服役的儿子的电话:“爸,妈,我马上回国了,不过我想带一位朋友回家。”

爸爸当即说道:“没问题,让你的朋友尝尝你妈妈的厨艺,他一定会很荣幸能成为你的朋友。”

儿子在电话那边继续说道:“可是有件事我想先告诉你们,他在越战中受了重伤,少了一条胳膊和一只脚,他现在走投无路,我想请他回来和我们一起生活。”

两夫妻沉默了一会儿,说:“没关系的,儿子,只要他是你的朋友,我们不在乎他是否少了一条胳膊和一只脚,还记得你小时候从街上捡来的流浪猫、流浪狗吗?我们都替你养着,我相信我们一定会和你的朋友成为一家人的。”

几天过后,门铃响起,儿子穿着军装站在门外,爸爸发现儿子居然少了一条胳膊和一只脚,原来他所说的“朋友”就是他自己,他说如果当时父母表示不会接纳残疾人,那么他一定会选择自杀。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孩子是多么需要父母的认可。接纳孩子意味着不追求孩子完美无缺,意味着冷静看待孩子的一切,包括生理和心理的缺陷和不足。常有家长担心:孩子口吃怎么办?孩子以后个子矮小怎么办?孩子脾气不好怎么办?爱尿床怎么办?学习成绩差怎么办?……其实这些问题很多时候都是杞人忧天,即便孩子真的出现了某些缺点和问题,帮助孩子改正就是了,任何焦虑都毫无正面作用。

家长要做的是用爱与包容进行接纳,小孩子出现的一些“缺点”和“问题”其实都不是真正的缺点和问题。比如有的孩子爱把手伸进嘴里,在我们看来是不卫生的,但是在他们的眼里或许这个世界都是干净的。家长不应该用发怒、强行制止、不满等方式来应对此类问题,而是应该循循善诱,如果孩子做错了事情,应该告诉他错在了哪里,为什么错了,应如何正确去做;如果孩子有一些身体缺陷,有可能会遭到其他小朋友的嘲笑,家长要及时进行心理开导,扫除孩子的心理阴影,要孩子知道他跟别人没什么两样。

而且要注意的是,不要让孩子觉得你是在刻意“纠正”他,而要顺其自然地沟通、教育,就拿“吃手”这种不良习惯来说,轻轻拿开孩子的手就行了,不说教不评价,给孩子时间慢慢淡化。

有一位家长说,五岁的儿子很胆小,不敢冒险,不敢一个人睡,不敢上幼儿园,不敢玩公园的大型游乐项目。儿子过生日的时候,夫妻二人带着孩子到公园玩,他看到大型玩具就害怕,根本不敢玩。二人非常生气,骂了孩子一顿,强行让孩子玩。结果孩子非常痛苦地玩了一次,后来更加不敢玩了。

孩子的胆量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变大的,而且也不是一夜之间变小的,肯定是之前家长对于孩子保护过度,孩子任何冒险的经历都没有,所以才会如此。家长负有很大责任,又哪能将责任都推到孩子身上?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先接纳孩子的“胆小”,不当面议论他的缺点,不要让孩子在你面前感受到他是胆小的,更不要强行让孩子改变。当你解除过度保护之后,孩子慢慢会胆子大起来,你要善于发现他“胆大”的细节,并及时给予肯定,强化其“胆大”的一面,忽略其“胆小”的一面,这样,孩子胆大的一面会慢慢放大,胆小的一面会慢慢缩小,在不知不觉中会有所改变。

(1)不把孩子的缺点看得太重

或许孩子有一些小缺点,但是如果用一种很正常的态度面对,或许这些缺点看起来会很可爱,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缺点也就消失了,所以不要看得太重,顺其自然。

(2)不要跟人谈论自己孩子的缺点

有些家长习惯于跟其他家长抱怨自己孩子的问题,说他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最好不要这样,那会给孩子带来伤害。当与别人聊天的时候,谈及孩子的问题,要用一种轻描淡写又充满希望的语气来描述,给孩子减轻压力。

(3)别强求孩子

对孩子缺点和问题的看轻不是坐视不理,孩子有了问题当然要帮助他改掉,只不过不要急于求成,要慢慢来,对孩子抱有极大的信心和耐心,不能要求孩子一夜之间就改掉所有的缺点,欲速则不达,即便有些缺点暂时改不了,也要让孩子体会到更多的爱,让孩子能健康成长。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