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儿童教育 >“骗”出最优秀的孩子 > “骗”从学会欣赏和鼓励开始(一)
“骗”从学会欣赏和鼓励开始(一)
作者:芦芩   |  字数:3446  |  更新时间:2016-07-09 15:04:28  |  分类:

儿童教育

1每个孩子都有优势智能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将人的智能分为八个方面,即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内省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简单来说就是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每个小孩都有擅长与不擅长的方面,可能你的小孩学会说话的时间特别晚,同龄小孩早就会背唐诗了,而你的孩子却只会说“爸爸妈妈”,这个时候也不要着急,或许他就是不擅长语言智能,仔细观察后也许你会发现他有远超其他孩子的优势智能。

李先生的儿子每次考试的成绩都排在后几名,李先生很着急,他跟儿子谈过很多次,也很纳闷:儿子非常听话懂事,平时也不贪玩,总是老老实实在家学习,为什么成绩就不好呢?

有一次周五,李先生去接儿子放学,在学校附近,远远地看见儿子在等红灯,而别的小朋友多数都随着人流闯红灯,看到这一幕,李先生非常欣慰,他说:我儿子是优秀的,可能他的成绩不太好,但我相信他将来一定会有所成就。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就可以观察孩子的优势智能了,观察他的喜好,摸准他的特长,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这样做既不抹杀孩子的优势智能,还会使他的智力在健康的轨道上发展。这远比很多家长在小孩三四岁的时候就送去学钢琴、舞蹈强得多,如果你的孩子有这方面的优势智能并且喜欢则没问题,否则将会耽误孩子的成长。

举个例子:有的孩子喜欢琢磨玩具,给他刚买一个超精致的玩具,转眼间就被他拆卸,甚至摔碎,与玩具在地上左动右动相比,孩子更喜欢观察玩具内部。这个时候不要呵斥孩子,说什么玩具怎么被你弄坏了之类的话,要清楚这是孩子富有创新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表现,对这种优势智能进行呵护和引导,孩子很有可能在动力和机械领域做出成绩。

在判断孩子有何优势智能的时候,不能存在哪种智能更有用的功利心理,比如觉得数学逻辑智能最好,就刻意引导孩子提升这方面的智能。每一种智能都是同等重要的,上面例子中李先生的儿子独自等红灯,说明他是一个遵守社会公德、懂事、有责任心的孩子,这难道不重要吗?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可以给孩子进行全方位的测试,通过多角度对比来找到孩子的优势智能。可以送他足球、带他游泳,送他去奥数班、作文班、舞蹈班,这很容易就能看出孩子具有哪一方面的天赋,然后再着重培养即可。不要盲目相信“成绩”二字,可能在奥数班里孩子的成绩不突出,但是他的运算方式独特,这也说明孩子有天赋。给孩子听一段音乐,他能完整地唱出来,那么家长就要让孩子多听各种音乐,教孩子唱歌。

当然,这一阶段是开发优势智能阶段,不要刻意培养。有的孩子刚会走路的时候听到音乐就能手舞足蹈,家长很高兴,以为孩子是音乐奇才,就大力培养孩子走音乐之路,这是不可取的,要等孩子的才华真正展现之后再确定是否重点培养。

著名翻译家、学者傅雷先生的长子傅聪能够成为一代音乐宗师,与父亲从傅聪本身出发,不断发掘他的潜能有关。傅雷精通美术理论,所以,最初他有心让傅聪学画,但是傅聪没有绘画的天赋,反倒是对音乐有些感觉。观察了一段时间后,傅雷放弃了让傅聪学画的打算,而是下定决心把傅聪培养成音乐家。事实证明,傅雷的做法没有错。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独特的一面,尤其想让孩子有所特长,但是,培养特长不是想当然地让孩子去做什么,也不是父母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怎么去培养孩子,而是要通过观察孩子的举止,将他的优势智能发掘出来,再进行开发。傅雷先生的做法值得每一位家长学习,他没有强迫孩子学画画,也没有对孩子的天赋置之不理,最后使傅聪成为一代音乐家。

常有这样一种情况:家长总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同时期的孩子对比,会对比谁家的孩子会说几句话了,孩子走路的时间早晚等,落后的一方总是不甘心,回到家里便让自家孩子加紧练习。比如,当别的宝宝已经能够说一大段话,而自己的宝宝只能说单个的词语的时候,焦急的父母不管宝宝多么热衷于手中的图画,都要把宝宝拽过来,教宝宝说话。

已经强调过了,每个孩子的优势智能不一样,所以进行对比是很不公平的,我们应当寻找孩子的优势智能然后再进行培养,而且在孩子对自己的劣势感到困惑的时候,家长还要对其进行鼓励,告诉孩子,虽然你没有某某画画漂亮,但是你比他跑得快呀。这样才不会让孩子失掉信心,会让孩子更加看重并发挥出自己的优势智能。

2告诉孩子:“你真棒”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舍不得赞美孩子的父母,往往会使孩子变得令他们无法赞美。”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优秀的人,却忘了对孩子说一句话——你很棒。这三个字有着无穷的魔力,可以是对孩子的赞美,可以是对孩子的鼓励,也可以是对孩子挫折中的安慰,“你很棒”不仅仅是一种称赞,更多的是一种赏识与信任,充分展现了我们对孩子的热情。

振宇小朋友性格极为内向,跟父母说话都是怯生生的,在幼儿园里更是一句话都不说,即便老师叫他名字,他也不肯开口,回答问题总是唯唯喏喏,老师对此想了很多办法,并且跟他的父母进行了多次沟通,老师告诉振宇的父母:“你们要一直夸奖振宇,夸他棒,让振宇树立起信心。”

振宇的父母照着老师的话做了,每当振宇做了一件极为微不足道的事情,父母都要夸奖他,毫不吝惜溢美之词,振宇渐渐地对很多事情都积极起来。不久,老师发现振宇跟以前不一样了,上课回答问题的时候不再害怕,因为他只要答对就能够再次得到赞扬。

现在振宇变得非常开朗活泼,跟其他小朋友嬉戏玩闹在一起,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

这是一种赏识教育,这种教育的好处就是能够不断地让孩子树立信心,并在孩子受到挫折的时候得到鼓舞,重新站起来。比如当孩子考试成绩很差的时候,心灰意冷地问我们:“我很笨吗?”我们就要回答:“当然不,你很聪明,这一次考得不好没关系,只要你继续努力。”这就是赏识教育的作用,代替责骂和批评,给孩子一个健康、宽松的成长环境。

有些家长总是吝啬他的赞美,孩子做得不好就大声责骂,做得好也没有过多的表示,认为那是孩子应该做到的,似乎仍旧不满意。当孩子拿着自己制作的工艺品兴冲冲地向你跑去,而你连句“做得很不错”也不说,实在是太打击孩子了,因为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都需要别人的赏识、认可,作为孩子最信赖的人,若对孩子的进步视而不见,孩子可能会觉得:爸爸妈妈并不爱我。

孩子是非常想听到我们的赞扬的,相对于物质奖励,单纯天真的孩子更需要肯定和重视,所以,当孩子做出一点点成绩之后,给予一个认可的拥抱、对他竖起的一根大拇指,甚至一个赞许的目光都能够让孩子感受到美好和力量,都会激发出他们非常多的潜力。

有一个孩子叫军军,他成长在单亲家庭,所以性格有点儿偏激,平时非常淘气,上课的时候不遵守课堂纪律,下课爱跟同学打闹,而且生活自理能力也比较差。班主任多次找军军谈话,军军都像一只好斗的公鸡——把头歪向其他方向,不看老师,也不听老师在说什么。

有一次,自习课上军军又因为小冲突和同桌打了起来,他还用铅笔将对方的手划破了,这可是大事情,班主任大发雷霆,把军军叫到办公室一顿批评,气得脸都红了。可是军军仍旧不以为然,一点儿反应没有。

班主任意识到,再这样批评下去也不是办法,还是不会起作用,就计划着改变策略。有一天他听说军军很喜欢小动物,在街上遇见流浪猫、流浪狗都要给它们买食物吃,还喜欢养花,于是班主任就让军军管理班里的花草,并说:“军军,我把全班的花草都交给你了,我相信你一定能管理好。”军军坚定地点了点头,从那以后,军军每天第一个来到教室,打水浇花,给花修剪枝叶,放学的时候又把花盆摆放整齐。他不和别人打闹了,也不允许别人在花的附近打闹,对待老师安排的事情非常尽职。

班主任见到军军这般认真,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夸他很棒,军军一下子笑容灿烂起来。

赏识教育的关键就是肯定孩子的优点和进步,但不是忽视孩子的缺点和退步,而且告诉孩子“你很棒”,帮他树立自信,这一过程要掌握好分寸,不能孩子每做一件事情就说上一句:“孩子你真棒”“你真厉害”,一旦夸赞得空洞无味,容易让孩子变得骄傲,不能接受失败。

所以对孩子的夸赞分寸应当适度,要实事求是,不宜过分,要赞美得当。尤其要让我们的赞美与孩子的能力相匹配,比如我们可以赞美3岁孩子吃饭很干净,可以赞美6岁的孩子帮助妈妈洗碗,但是最好不要赞美上了初中的孩子:你吃饭很干净哦。孩子很可能放下饭碗就回房间了。

多说积极正面的话,如“我相信你能做好”“你一定可以的”“我支持你”,等等,这些都是“你真棒”的同义词,通过这样的赏识为孩子树立自信而又乐观的人生观,将对他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