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职场励志 >交对人,做对事 > 第八章 话说对了,人就交对了(三)
第八章 话说对了,人就交对了(三)
作者:牧原   |  字数:2921  |  更新时间:2016-07-09 11:34:04  |  分类:

职场励志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认为“口水应该是最金贵的东西”,不过事实上很多人却弃之如敝帚,不重视自己的话语权,总是习惯乱说、多说,最后导致说话变了味,失去了说话的价值,而且我们很容易因为说了不该说的话而招人嫉恨。

麦肯曾经是摩根大通的员工,他工作勤快,为人很负责,对于公司内部的事情尽心尽力,不过麦肯有一个缺陷就是为人太直率,只要有什么话,就一定非得说出来不可,这常常让很多人觉得尴尬。有一次公司高层下来检查和巡视,经理领着众人在大厅里接待,高层人员查看了业务报告后发现最近两个月的业务量下滑了5个百分点,于是就追问原因。经理一时之间急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这时麦肯直接站出来说:“因为最近两个月,我们正在尝试开辟一些业务,所以对原先的业务投资造成了一些影响,等到新业务成熟之后,总体的业务量会得到提升的。”

看到麦肯如此自信,高层人员于是忍不住问他:“你就那么有把握新业务一定能够获得成功?”麦肯非常自信地回答说:“是的,先生,因为这项业务还从来没有公司实行过,我们是开创者,这是很重要的。”对方接着反问:“你不觉得开创者也有可能成为失败者吗?”麦肯于是将部门内部的规划和一些方案一五一十地全部说了出来,他还特意加入了一些自己的改进方法。

高层听了非常高兴,最后的视察工作圆满结束,但是经理却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事实上,向上级汇报工作原本应该是自己的事情,还轮不到别人来插手,而且有关公司新计划的事情,现在还没有完全定型,如今透露了那么多的内容出去,这对部门的保密性也是一个打击。几天之后,经理突然辞退了麦肯,而且没有什么具体的原因,但是所有人都知道麦肯坏了摩根大通的规矩,他说了不该说的话,而且话说得太多了。

说话是一种表现自我的机会,但是说得越多并不代表你的价值就越高,你表现得就越好,很多时候,说话会携带很大的风险,不说或者少说反而更能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丘吉尔是世界公认的演说家,很多人都很好奇他的口才,于是就问他的演讲为什么总是能够吸引大家的关注,丘吉尔笑着说:“因为我从来不说废话,不该说的绝对不说,该说的尽量少说。”正因为能够合理掌控自己的话语权,丘吉尔的演讲总能够抓住人心。

与人交往的时候,难免会有话语权上的冲突,这时候我们要尽量后退一步,不是自己应该说的话,尽量不要去说,只要努力当好一个听众就好了,你站出来出头,可是枪打出头鸟,最终受伤害的往往是你。而对于自己应该说的话,也没有必要抓着机会不放,其实,做人要懂得惜字如金,只有善于控制说话的人,才有可能将话说的合理、无暇。

多说“我们”少说“我”更容易拉近关系

在日常交际的时候,很多人总是喜欢说“我”怎么样,“我”能做什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种表达方式其实是出于自我表现的一种冲动和需求。我们对自己的事情很感兴趣,总是期望拿自己的东西和别人一起分享,并在分享的过程中获得个人的满足。可是我们很容易沉浸在个人的世界中而忽视别人的感受,事实上,你想过没有,当你一直谈论自己的事情,而对他人的事情漠不关心时,别人是否也会这样对你。

这其实是一种过于主观和个人的表现,很多时候,“我”这个词太过于狭隘和自我,因为从汉字的字体、语法结构来看,“我”其实指的就是个人,这种指向性非常明确,让人误以为你是在自大自傲地表现自己。此外这种表达方式具有鲜明的界限,几乎将自己和其他人完全区分开来,这样就会让他人觉得很陌生,反而不利于拉近彼此的关系。因此在平时的表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千万要注意措辞的合理性,要尽量把自己归到对方那一类当中,而不是明确地排斥他人或者划定界限。

如果想要消除误会,想要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那么在很多时候,需要改变自己的用语习惯,最好是将“我”改成“我们”,尤其是在一些主观性、个性不那么强烈的社会活动当中,就要懂得用“我们”来替代“我”。事实上,我们指的是一个群体,而且从感情的角度来说,还是一个比较亲近的群体,能够证明你和对方或者其他人是一类人,是同一个团体的人,或者是有着共同生活目标、生活背景、性格习惯的人。

生活就是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并不是以你为中心的,世界也不是围着你转动的,所以你的言行举止应该有着更多的群体特征,尤其是和别人交际的时候,不要总是谈论自己,不要总是谈论那些和自己相关的事情,这样会让对方觉得被忽略了,对方会有一种被绑架的感觉。实际上也没有人会对你个人的事情感兴趣,他们也想同你讲述自己的事情,这样一来,彼此之间就会失去共鸣点。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说一些“我们”,说一些“我们”之间或者和“我们”有关的事,这样能够将双方拉回到共同的范畴之中,从而增加话题性。

此外,多说“我们”实际上带有一种尊重的意味,证明你的心中有对方,有这样一个团体。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提意见或者建议之中,出现在讨论之中。比如有的人为了提出一个意见,常常会说“我们这样做是不是更好一些”、“让我们再考虑一下”、“我们还有什么需要去补充的”、“请问,我们的想法是不是足够完美”等等。这样说能够让大家都参与进来,大家也都能够感受到你的诚意,从而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如果将这些话换成“我”来表达,那么意思就会发生偏差,大家会觉得你这个人太自我、太强势了,根本难以相处,于是可能会跟着起哄,或者干脆否定和排斥你。

扎克伯格是一个天才,但是他的性格和独裁的乔布斯完全不同,个人生活很低调的他几乎很少在媒体面前露面,而且在和朋友聚会的时候,他也很少讲述自己的工作,讲述自己的公司,因此很多人都觉得他非常好相处。很多媒体都认为扎克伯格是一个邻家小男孩,是一个非常好相处的平民总裁。事实上,他非常不注意个人的外在形象,常常邋里邋遢,但是却非常懂得维护公司的形象,他觉得这个公司是所有员工的,因此自己没有理由像对待生活那样随意支配它。

每次开会的时候,他都会采用“我们”这样的称呼,偶尔提出什么建议,也会加上“我们”这个词,这一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他曾经对媒体说过,他想要做的就是尽量消除个人的印记,让员工们感受到一件事:这个公司不是“我”一个人的,而是“我们”大家共有的。所以他会尽量避免使用“我”这样的字眼,以免让员工认为自己一家独大,而“我们”则是一个更为大众化,更加亲切平和的称呼,可以尽可能地拉近彼此之间的联系。

毫无疑问,从每个人的认知习惯和听觉习惯上来说,“我们”无疑要比“我”更加亲近一些,它消除了更多的个人色彩,反而加入了团体因素,所以往往能够消除隔阂,从而达到收买人心的目的。因此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交际技巧,我们在平时的交流和谈话中,可以进行熟练运用,要尽可能把自己放在一个大的团体中来描述,把自己和对方捆绑在一起来表达,这样就可以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尊重。更为具体地来说,就是要求我们在交谈的时候,最好说一些大家感兴趣的话题,而不是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要尽可能让大家都能够参与进去的那些话题。

中国人说说话办事不能太见外,如果一个人总是用“我”来表达某种看法和观点,那么就是一种“见外”的表现,你会在不经意间将自己和对方的距离越拉越远。而使用“我们”这样的词,就等于说将自己和对方划入到了同一个圈子里,而这个圈子的划定其实就是一种拉近关系的有力工具。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