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职场励志 >做人不能太任性做事不要太随意 > 第四章 别太任性,小不忍则乱大谋(二)
第四章 别太任性,小不忍则乱大谋(二)
作者:牧原   |  字数:3921  |  更新时间:2016-07-09 10:31:31  |  分类:

职场励志

凡事让一步为高,退三分为妙

在亚马逊热带丛林中,生活着一群非常奇特的鸟,它们个头非常小,看上去就像小昆虫一样,可是它们却有着非常高超的飞行技巧,比如倒着飞。其实最早的时候,蜂鸟也和其他鸟类一样都是向前飞翔的,这种鸟看上去非常小,但是族群数量大,喜欢成群捕食,而且喜欢争强斗狠,从来不会轻易退让半步,可以说在丛林中盛极一时。正因为脾气暴躁,只懂得一个劲地往前冲,一旦遇到大型的捕食动物,它们往往只能束手就擒,这样一来蜂鸟的数量开始急剧减少。

在经历残酷竞争生活的磨砺之后,蜂鸟的性格开始变得温和起来,个性也变得低调和谨慎,不仅很少主动攻击其他动物,而且遇到其他动物时,反而处处退让一步,常常选择倒退着飞行离开,这样一来,很多冲突和不必要的牺牲就被免除了,而这时蜂鸟的族群又渐渐壮大起来。

其实做人也应该和蜂鸟一样,该忍的事一定要忍,该忍的时候也一定要忍,尤其是发生冲突的时候,不能总是心浮气躁地针对别人、攻击对手,针锋相对、毫不退让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只会让矛盾冲突不断被激化,这样一来,彼此之间的仇怨只能加深,最终反而会弄得两败俱伤。如果一开始就能够主动退让,给别人一个面子,让别人有台阶可下,那么相信所有的误会都可能被轻易化解,相信所有的矛盾都能够控制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在面对冲突的时候,针锋相对往往是一种不明智的做法,这样也许显示了你足够勇敢,显示了你不害怕强权,显示出你敢于迎接挑战,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这样做是不是值得?这样做又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风险?“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做人还是应该懂得做出让步,在矛盾冲突发生的时候,尽可能沉住气,做出退让和妥协,尽量包容别人的过失,这样实际上给了别人一条退路,那么两个人就不会发生激烈碰撞,矛盾也就会被扼杀在摇篮里。

其实人具有自我保护的本能,你强硬地对待他人,他人也一定会做出强硬的反应,这样一来谁也不会率先服软,冲突只会不断升级。既然如此,那么不妨先进行表态,后退一步,后退一步,那么人生就没有过不去的坎。而执拗着互不相让,那么最终就要从独木桥上跌落水中。诗仙李白一直以来都想着在朝廷当官,可是他为人太过真性情,不善忍耐,常常不肯退让半步,所以最终被排挤出宫廷,只能无奈地高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事实上,如果他能够沉住气,不和那些权贵作对,懂得保全别人的面子,那么就不可能受人排挤和陷害。

周易中说:“观我生,进退。”聪明的人总是会冷静地认真分析自己所处的环境,然后再决定自己到底是选择进还是选择退,他们总是能够为自己寻找退路,也能够为他人留有余地,而不是不顾大局,硬着头皮和对手针锋相对。一个聪明的人并不惧怕发生冲突,但也不是一个在冲突中胡搅蛮缠、喜欢把事情搞大的人,聪明人应该直面冲突,但要选择更为平和的解决方法,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绝对不会轻言交战,而是想尽办法做出让步,从而将冲突化解到最低程度。

清朝康熙年间,安徽的两个毗邻而居的大户人家因为扩建宅邸而发生了冲突,原因是吴姓的人家为了建房子,擅自将两家中间的公共墙拆掉了,而且占用了三尺地。这一举动引起了张家人的不满,双方为此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为了讨回说法,张家的老太太写信给在朝中担任礼部尚书的儿子张英,让他出面,让吴家退回到原来的建房地段上。

张英了解情况后,并没有赞同家人的请求,他觉得这只是一桩小事,而且吴姓人家的儿子在朝中也是一个侍郎,两个人贵为老乡,而且又同朝为官,根本没有必要把关系弄僵,利用官位来欺压吴家人的事情,他更是不会做。

张英给母亲写了一封简短的回信:“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老太太到底还是个明白人,一看书信,就了解了儿子的心意,于是就照办了,让出三尺地段。张家人退让三尺后,原本还担心事情会闹大的吴家人更是觉得过意不去,这事原本就是自己犯错在先,对方竟然如此大度,这让他们感到难堪,于是也主动后退了三尺,结果两家中间一下子空出了六尺,这就是著名的“六尺巷”,而张吴两家从此也相安无事,成为了睦邻。

世间的种种冲突和误会往往就是一个“争”字引起的,争来争去到最后只会让矛盾激化,从而两败俱伤,其实如果能够放下虚荣心和自尊心,主动做出让步,那么事情就可以得到更好的解决。菜根谭上说:“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做人要懂得留人三分空间,而这三份空间往往需要你做出让步,而与人方便往往就是与己方便,你给了对方足够的退路,那么对方肯定会给予你更多的空间,如此一来一往,冲突往往就能够消于无形了。

别把自己太当回事,你没想象中的那么重要

“也许他不想破坏我们的友谊。”

“也许他害羞。”“也许他自卑。”

“也许他只是不知道怎么联络我。”

以上是美国电影他其实没那么喜欢你中的一段台词。电影的开头十分有趣,从非洲原始部落的土著妇女,到纽约高档餐厅里的白领女子,从体形臃肿的中年大妈,到身材苗条的妙龄少女,几乎所有的女人都在问同一个问题:为什么他没有给我打电话?

女人和男人约完会后,彼此都留下了对方的联系方式,女人们一心盼着男人主动打电话给自己,可左等右等,电话都快被自己盯穿了,男人们还是毫无动静。每当遇到这种情况,身边的死党好友都会为“失踪”的男人想尽各种理由,目的就是为了安慰那个失魂落魄的女人。

比如,“只因为他太爱你了,你是这么漂亮又如此迷人。”“我肯定他只是弄丢了你的号码。”“他不敢约你出去,是因为他被你成功的事业吓到了。”“他不约你,是被你丰富的情感经历吓到了!”“相信我,这只是因为他刚结束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相信我,这是因为他从未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他可能忘了你住哪间茅舍,或是被狮子吃掉了。”

死党们为男人的不联络找的理由可以说是千奇百怪,在她们的安慰下,当事者渐渐地不再感到失落,她们似乎真的以为,男人之所以不来找自己,一定是有其难言之隐,于是乎,就有了本文开头的那一段台词。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都知道,女友们说那些话,其实只是想赶快让自己的好姐妹笑起来,至于真实的答案究竟是什么,她们才顾不了那么多。

香港著名男演员梁朝伟曾说:“男人如果爱你,那你一定会感觉到的。”换言之,如果一个男人不主动联系你,不给你打电话,那基本就意味着他其实没那么喜欢你。可悲的是,女人们总是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她们永远都在自作多情。

说到底,这还是因为在两性关系中,女人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当一个人自视甚高时,往往就会觉得自己在别人的眼里独具魅力,别人巴不得每时每刻都和自己黏在一块。可俗话说得好,登高必跌重,我们越是将自己置于高位,一旦失足摔下来,那种疼痛也越是剧烈。

此外,一个把自己看得太重要的人,通常比一般人都要活得更辛苦一点。因为他们总将自己看成是一个在舞台上演出的耀眼明星,台下那么多观众,他们生怕自己干出什么出丑的事儿,最后影响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完美形象。

这种人的性格往往比较敏感,平时走在路上,都会特别注重自己的穿着打扮和言行举止,仿佛所有的行人都在盯着他们看。有时候,别人只不过无意瞟了他们一眼,他们都会感到惊慌失措,恨不得立马站在穿衣镜前,仔细审视自己的妆容和行头,唯有确定一切都安然无恙后,他们那颗紧绷的心才能彻底放松下来。

其实,这种感觉和玩空间、朋友圈有些类似。很多人喜欢在QQ空间和朋友圈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动态,比如,昨天去哪儿玩了,今天吃什么了。除此之外,还有的人则喜欢在上面秀恩爱,比如,男友给我买什么了……总而言之,不管做了什么,他们统统都要在第一时间发到空间和朋友圈去,这种迫切的举动,似乎是在昭告天下:有很多粉丝渴望知道我的一举一动呢!

如果有很多朋友点赞或是评论也就罢了,可偏偏有时候一点反应也没有,自己传上去的动态压根无人问津,这可把他们急坏了,整日心慌意乱,如坐针毡,心想朋友们是不是不喜欢我了?假若连平时最要好的朋友都没有来为自己点赞或评论,他们的内心估计又要上演一场极度激烈的自我对话了。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照镜子时大脑会自动进行脑补,所以镜子中的你大概比真实长相好看30%,也就是说,实际上,你真实的长相比你自我感觉上的要丑30%左右,专家表示,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照相时感觉不像平时的自己的原因。

从这个心理学研究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每个人都是自恋的。敏感的人则是自恋又自卑,或者更确切地讲,他们的自卑,其实是一种变相的自恋。正是因为他们把自己太当回事了,才高估了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误以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能对对方产生巨大的影响。

张雨在单位是出了名的“老好人”,很多同事都喜欢找她帮忙,她也从来没有对任何一个人说过一个“不”字。有一天,张雨的小孩生病住进了医院,她准备下班后直接去医院照顾小孩。

哪知,就在快要下班的时候,同事王姐突然找她帮忙:“小张,麻烦你帮我把这份报告润色一下,我有急事要先走一会。”

张雨心想,平时王姐对我不错,这次我要是拒绝她,她肯定会生我的气。于是,她不顾还在住院的孩子,爽快地接下王姐的活儿。

等她工作完赶到医院时,孩子已经睡着了,丈夫一脸埋怨地看着她,责怪她不关心小孩,为此,两个人大吵了一架,最后还把病床上的小孩给吵醒了。

第二天,张雨才从别的同事口中得知,王姐昨天是和朋友逛街去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你永远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重要,在许多不相干的人的眼里,我们只不过是路人甲乙丙丁罢了。在人生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渴望当主角,每个人都渴望站在灯光下供人吹捧神化,可这种美好的愿景终归是一戳即破的肥皂泡泡,所有的自作多情都将化作一记响亮的耳光,毫不留情地朝我们迎面扇来。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