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职场励志 >别让制度毁了你的团队 > 第二章 制度要到位,不到位的制度等于没有制度(二)
第二章 制度要到位,不到位的制度等于没有制度(二)
作者:谢国计   |  字数:3600  |  更新时间:2016-07-07 11:58:11  |  分类:

职场励志

制度设置要合情合理,管得住还要玩得转

“不管你是发烧、拉肚子、咳嗽或者是手足口病,都要等6至8个小时!如果你能等,就挂号,不能等请去其他医院!”这是深圳市儿童医院的挂号窗口处张贴的告示。对于这个告示,我们抛开感情的因素,再继续思考,其实告示的内容完全是大实话。因为相对于前来看病的病人数量,医院的数量和医生的数量是捉襟见肘的。面对大量的病人,医生忙不过来,于是提醒病人排队,或去其他医院,这自然是很合理的告诫。

然而,再读这句告示,怎么都会让人觉得它缺乏了一点人情味,对病人缺少人性关怀,哪怕这种关怀是一种语言上的安慰。在很多企业中,这种合情不合理或合理不合情的现象也是常有的,比如,工厂不依法支付加班费,对公司干部美其名曰“责任制”,对普通员工则用“计件制”来掩盖,更有甚者让员工加班不打卡,或销毁刷卡记录,目的就是掩盖不付加班费的事实。这种事情看似合情,但是却不合理合法。

所谓利益面前无小事,在利益面前,企业与员工明里暗里都在进行一场无声的博弈。尽管多数时候,往往以企业的胜利而告终。但实际上,员工无时无刻都在想办法维护自己的利益。如果企业的做法太过分,既不合法、不合理又不合情,那么员工忍无可忍,最终会选择走人。

而当员工离开时,最受损的还是企业,因为立即寻找一个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得力员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聪明的管理者在制定制度的时候,往往会做到合情、合法、合理三者兼顾,这样才能管得住员工,才能玩得转企业。

某服装公司为了留住人才,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在设计薪酬制度的时候,充分考虑了在合法的基础上,如何做到既合理又合情,最后,他们制定了较完善的薪酬制度,包括底薪、加班费、五险一金、绩效奖金、岗位加级、技术加级、住房补贴、餐补、交通补贴等。在这项薪酬制度中,底薪、加班费、五险一金是合法的内容;绩效奖金、岗位加级、技术加级属于合理的内容;住房补贴、餐补、交通补贴属于合情的内容。

自从实施了这项制度之后,员工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公司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升。为什么薪酬制度带来的效果如此明显呢?因为员工从这项薪酬制度中看到了公司对自己的尊重,对自己的关怀,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最为现实的一点是,由于这项制度的推行,员工的收入增加了很多,这是刺激他们产生更大动力的最直接原因。

与这家公司相比,不少企业在合情与合理方面往往做不到兼顾。如果企业在合情方面做得较好,在合理方面往往会差一些,反之亦然。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往往与管理者有这样的心理有关:已经给了员工合理的满足,如果在合情方面再去满足员工,那公司的成本就太高了。

其实,要想制度满足合情这个要求,只需要花点小钱,就能达到做大事的目的。比如,了解员工生活的实际困难,给员工适当的帮助;过年过节,多给员工一些亲情化的福利,比如,请员工吃饭,给员工红包,给员工礼品等。做到这些并不难,但却很容易俘获员工的心,为企业打造凝聚力和战斗力。所以,制度里设计给员工多一点“好处”,就能让员工感受到重视,从而让企业制度得到遵行,让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

不到位的制度等于没有制度

摩根斯坦利董事长兼CEO普赛尔说:“所谓的企业管理,就是解决一连串关系密切的问题,必须树立健全的规章制度,以便系统地予以解决,否则必将造成损失。”制度是一只隐形的手,潜于企业整个运行体系中,左右着企业的走向。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或是劣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只隐形的手。

制度完善的企业,各项事务才能够井井有条地进行,决策才能够更加准确明智,对市场的适应能力才能更强。反之,不到位的制度对于企业来说就等于无制度。而没有制度的企业就如同一盘散沙,风一吹便四散天涯,发展壮大将无从谈起。

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必须不断完善自身的制度,将公司的管理推向正规化轨道。完善的制度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保证,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完善自身制度对于企业来说,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一定要”的问题。

不到位的制度把企业推向倒闭的深渊,而内部的自我完善能将企业从泥潭中拉出。“洁尔阴”的畅销正是得益于企业制度的自我完善。“洁尔阴”的生产厂家恩威公司是一家从事中草药加工和生产的私营公司。公司发展起初,没有完善的制度,对产品的生产、质检、销售、售后等事宜的管理极不规范。

管理的不严密让投机分子钻了空,假冒的“洁尔阴”洗液充斥市场。镇江、扬州、云南、四川、湖南等多个省、市的销售点,都发现了假冒“洁尔阴”。多家报刊闻风而来,争相报道此事。事情恶化到了极点,恩威公司上上下下愁成一片。公司总裁薛永新决定从内部整顿入手,令外界的不良影响不攻自破。他在公司展开全面整顿,重新制定了严格的责任制度、管理制度,完善的制度让公司的面貌大为改观,产品的质量也明显上升。“洁尔阴”洗液成功通过了成都市药检的抽查,重新获得销售商和消费者的信任。并且,由于防伪技术过硬,市场上很难出现仿冒产品。不久,“洁尔阴”就成为畅销全国的保健品牌。

恩威公司的薛总,成功地对公司制度进行了调整,让公司从制度不到位的泥潭中走出,以全新的面貌参与市场竞争。事实证明,唯有适时地完善制度,并运用好制度这一“武器”,企业才能发展壮大,从而走上国际化的道路。

铺天盖地的制度,意味着管理的失控

企业的日常管理,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些琐碎事务的重复。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企业在制定和实施制度时务必要细致、具体,从小处出发,以细节为着眼点。然而如此一来,企业必将拥有各种各样的制度,一旦处理不好,管理就会变得杂乱无章。

制定制度从小处出发,并不意味着制度越多越好,铺天盖地的制度无异于作茧自缚。一个企业的制度要具有统一性和一致性,部门制度要统一于企业整体制度,只能是对企业整体制度的细化、详解和补充,而不能游离于企业制度之外。涉及到与其他部门相关的制度时,要及时沟通、交流。

梳理好公司各项制度的关系,使公司制度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对公司制度的简化。倘若公司的各项制度没有明确的归属,重复的制度就会增多,公司的日常管理就会变得纷繁复杂。

公司在制定制度时,自然是越细致越好,但是倘若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细密的制度就会变得繁琐不堪,公司的日常管理就会受到影响。温州一家皮革公司由弱到强的发展,也印证了这一点。皮革公司的老板并不是经商管理的科班出身,在社会打拼几年之后,积攒了部分资金,才下定决心自己创业。

公司创立之初,管理十分松弛,发展举步维艰。皮革老板在管理人员的建议下,着手完善公司制度。各个部门积极响应,新的规章制度很快开始实施。管理者们一个个充满希望,期待着公司的长远发展,可是得到的却是失望。生产中的失误似乎变得更多了,各部门之间的冲突也在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皮革老板不得不重新审视公司的制度。他发现公司的制度过于杂乱,某件事情业务部门要管理,生产部门也要管理,某项条款即出现在生产管理条例中,又出现在后勤管理条例中,这无疑会降低公司的运作效率。皮革老板开始对公司制度进行精简梳理,制定出一套明确完整的制度体系,公司的运作开始走向正规。仅仅几年,该皮革厂就成为温州的支柱企业之一。

铺天盖地的制度会让管理变得杂乱无章,从而降低公司的运作效率。因此,制度设计是必要的,但关键要有全局性的安排,并以提升效率、增长效益为前提。那种为了盲目追求制度管理而将制度安排泛滥的做法,其实是本末倒置,是制度建设的重大失误。对此,领导人要致力于建立一个完整、明确、精简的公司制度体系,才能发挥制度的效力,真正提升管理水平。

越是模棱两可的事情,越应该制度化

企业管理最忌讳的就是“差不多”,员工的工作要求是怎样就是怎样,如果处处都是差不多,那么企业的整体劳动效率就会差很多。对于管理者来说,越是模棱两可的事情越不能打马虎眼,因为这些地方往往最容易出问题,只有尽早实现制度化,才能避免因为制度漏洞而给公司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从专业角度上来讲,制度化的前提是目标本身一定要清晰,可量化,即可度量,可考核,可检查。任何一项工作本身都不可能是模棱两可的,所谓的“模棱两可”不过就是工作内容不好量化,检查工作比较费时费力,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拒绝制度的理由。

李明是一家塑料生产企业的生产部经理,自企业成立以来,废品率便一直居高不下,而且成品也常常因达不到客户要求而产生投诉问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他亲自解决客户的投诉,并试图找到产品质量背后的根本原因。

通过收集的数据显示,超过80%的客户不满意的原因是塑料成品中有明显可见的杂质。找到了问题根源后,李明便亲自来到了生产车间,然而询问了几名员工之后,他便发现了一个明显的制度漏洞。尽管生产制度中有“有明显杂质、污点的产品视为废品”的规定,但为了降低废品率,对于那些不太明显的杂质和污点,质检人员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