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作者: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主编   |  字数:5046  |  更新时间:2015-08-05 15:04:17  |  分类:

儿童教育

魏文侯拜段干木为师

名言

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吕氏春秋·劝学

故事

魏文侯当上国君以后,四处寻找人才。他听说有个叫段干木的马匹交易经纪人,很能干,就是不喜欢作官。他想,让贤士埋没在民间,不能发挥作用,多可惜呀!于是,魏文侯下决心请他出来帮助治理国家。

有一天,魏文侯带着随从驱车奔向段干木的住所。一到巷口,文侯就下了车,为了不惊动贤士,他屏退左右,毕恭毕敬地来到段干木的门前,轻轻地扣动门环,有礼貌地请家人进去禀告一声,说文侯求见。

没想到,段干木一听说文侯要见自己,误认为他也是沽名钓誉的国君,就像听到狼来了一样,三步并作两步,冲到院里,纵身一跃,跳墙逃跑了。

遭到这样的冷遇,魏文侯不仅没有灰心,反而更觉得段干木高尚了。所以每次路过段干木的巷口,总是垂首弯腰向段干木的住所致敬。

时间长了,段干木的家人感到非常奇怪,于是就问道:“尊敬的国君,段干木不理睬您,您为什么一过巷口就向他的住所致敬呢?”

文侯说:“段干木是一个贤能之士啊!他不追求权势和非分的经济利益,而且拥有卓越的才能。他深明大义,隐居在一个贫穷简陋的小巷里,却声名传千里,我怎么能不敬重他呢?”

段干木听说后,也很受感动,魏文侯再来求见,就不回避了。文侯请段干木出任相国,段干木不肯,文侯看他很坚决,就登门求救。

段干木坐在一把破椅子上,滔滔不绝地从治国安邦到举贤任能的为君之道,一直讲到休养生息,爱护百姓的立国之本。从烈日当午,讲到夕阳西下。

魏文侯就像小学生听讲一样,不敢坐下,一直肃立在段干木面前,认真体会其中的道理。站累了,腿发麻,怕打断老师的思路,听不到金石之言,也不敢提出回去,下次再讲。

就这样,魏文侯拜段干木为师,一次又一次地登门求教,接受了不少有益的东西。

魏文侯拜段干木为师,受到人们的赞扬。

解读

魏文侯以一国之君的身份亲自登门求教于段干木,在听老师传业解惑期间,一直肃立于前,认真听讲,细心体会,不敢稍有疏忽,更不敢在老师面前做出什么无礼的举动,这份求教的精神值得学习。

荀淑拜少年为师

名言

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

——颜元

故事

荀子,名况,是战国后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发展了儒家学说,使儒家学说开始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倾向。荀子十分强调后天的教育,认为只要刻苦用功,“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后来者可以居上。他把老师和天、地、君、亲并列,并进一步指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

荀子的这种思想,不仅对后世影响很大,对其家庭影响也是非常深刻的。他的第十一世孙荀淑,从小受家庭环境的熏陶,非常爱读书,也很有才华,曾做过郎中大夫,还当过当涂的县令。后来他辞官归故里教书,由于学识渊博,品行端正赢得了人们的敬重。他的学生不计其数,还有从很远地方来拜他为师的,连当时知名的学者李固、李膺都是他的学生。

有一次,荀淑来到慎阳县,在旅店遇到一个十四岁的少年,粗布短衫,但气度不凡,两目炯炯有神。一见面,荀淑就非常喜欢这个少年。这个少年谈起学问来,滔滔不绝,很有见地,就是当地一流学者,也望尘莫及。两人攀谈起来,很是投机。两个人足足谈了一整夜也没谈完。荀淑把多年积存在心里的疑难问题,向少年请教。少年有问必答,讲得头头是道,使荀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佩服得五体投地。

荀淑请教少年尊姓大名,少年从容作答:姓黄,名宪,字叔度。于是荀淑站起来,恭恭敬敬地给黄宪施礼,并说道:“黄先生在上,受我一拜。”黄宪道:“老人家,何必客气,学问就要互相切磋,才能提高啊。我还是一个不知名的小字辈。老人家出身名门,已名扬千里,就免礼吧。”荀淑道:“尊师重教是先祖的教诲,能者为师,不拘年龄大小,常言道:英雄出少年。你是我四十多年来遇到的一位最好的老师,解决了我多年的疑虑,理应受拜。”说着上前行了大礼。

解读

能者为师,不分年龄,不分名望,更不分资历。荀淑拜一个远远小于自己,名望也远不如自己的无名少年为师,就是“能者为师”的具体体现。荀淑就是明白了这一点,才给这名少年行了拜师大礼,甘心受教。

刘备三顾茅庐求贤才

名言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孝经

故事

刘备投靠荆州刘表,屯驻在新野。刘表自知才能比不上刘备,因此对刘备不敢重用。多年来寄人篱下的动荡生活,使刘备很难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渴望建功立业的刘备,决心寻求有才干、有远识的人辅佐自己,以便尽早摆脱势孤力单的困境,扩充自己的实力。

有一天,名士司马徽对刘备说:“能看清天下大势的,是那些有真才实学的英雄俊杰。‘卧龙’和‘凤雏’就是这样的俊杰。”

刘备忙问:“他们都是谁?”

司马徽说:“这二人是诸葛亮和庞统。您得到二人当中的一个,就可以成就一番事业了。”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初春,天气乍暖还寒。刘备决定亲自拜访隐士诸葛亮。

当时,二十七岁的诸葛亮正“躬耕于南阳”(关于诸葛亮的躬耕地尚有争议,一说在南阳卧龙岗,另说在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这位有政治抱负的青年,常把自己比作管仲和乐毅,立志要干出一番事业来。他苦读经史,熟知天下兴衰的道理,还潜心钻研兵法,兼备将才。同时,他也时刻关注着现实政治斗争的形势。

为了拜见诸葛亮,刘备带领大将关羽、张飞到隆中一连去了三次。前两次都没有访到,刘备仍不肯罢休。第三次去的时候,终于如愿以偿,在草庐见到了这位才华出众的年轻人。刘备说:“久慕大名,两次拜访,未能相见。今日如愿,实平生之大幸。”

诸葛亮说:“蒙将军不弃,三顾茅庐,真让我过意不去。亮年轻不才,恐怕有失厚望。”

刘备诚恳地说:“现在汉朝瓦解,群雄混战,奸臣专权,主上蒙尘。我想伸张大义于天下,完成统一大业,振兴汉室。由于智术短浅,屡遭失败,至今一无所成。不过,我的壮志并未因此减退,仍然想干一番事业。望先生多多指教。”

刘备的谦虚态度使诸葛亮很受感动,于是,诸葛亮便将天下形势向刘备作了一番精辟的分析,为刘备筹划了实现统一的战略和策略,勾画了三国鼎立的蓝图,既高瞻远瞩,雄心勃勃,又脚踏实地,切实可行。

刘备认为诸葛亮是他所寻找的最理想的辅弼人才,就恳切地请他出来帮助自己。诸葛亮为他诚挚的态度所打动,决心辅佐刘备创建大业,实现安国济民之志,就毅然随刘备来到新野。刘备对这位二十七岁的青年敬若师长,两人亲密无间,终日商讨军机大事。

解读

人才难得,只有付出自己的真心、诚心,再加上合适的礼节,才有可能打动对方。刘备三顾茅庐求得贤臣的故事流传千古,至今传为美谈。

曹植“赤膊”拜师

名言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

——荀子·劝学

故事

曹植是三国时魏王曹操的三儿子,小时候跟着父亲在战乱中度过了童年。由于曹操酷爱文学,他的几个孩子也都受到了熏陶。特别是曹植,平日经常进入父亲的书斋和营帐,阅读父亲看过的书籍和写作的诗文,从六七岁起就开始跟着文学侍从学习,并且好学上进。

曹植的表现,被父亲曹操看在眼里,他除了自己抽空教导之外,还经常请些名士为儿子辅导。曹植也特别盼望自己能有一位好老师。

这天,曹操为曹植请来了一位老师——邯郸淳,邯郸淳是东汉末年博学多才的著名学者,这正是曹植所期盼的。可是,当邯郸淳来到曹家时,却找不到曹植了。正当大家都感到纳闷时,只听门外响起了疾步奔走的声音。接着,一个赤着膊、散着头发、浑身湿漉漉的少年推门而入,身上还散发着阵阵香味。邯郸淳定睛一看,这不是曹植吗?怎么弄成这般模样?他不由得站起身,看着曹植发愣。

谁知曹植走进屋来,并不言语,只是满脸带笑,朝邯郸淳深深地作了一揖,接着便耸肩、蹬脚、击掌,富有节拍地跳起了当时民间流行的舞蹈。跳舞结束,他又从墙上取下宝剑,抽剑出鞘,舞起剑来。邯郸淳发觉曹植的剑法比舞蹈更胜一筹。在曹植舞到精彩处时,他不由得连连鼓掌。这时,他已经明白了曹植的用意。

舞毕剑,曹植又向邯郸淳作了一揖,并先请先生坐下,然后便有声有色地朗诵了一篇生动的“俳优小说”——民间流传的故事。这故事大约有几千字,曹植背得流畅自然,邯郸淳听着朗诵,从心底赞扬这个才能非凡的年轻人。他不停地夸奖着:“好!太好了!”

曹植看到老师面有喜色,这才去穿衣整装,束发戴冠,并端端正正地坐在邯郸淳的下首,谦恭地问道:“先生,您觉得我做您的学生,合格吗?”原来,刚才曹植为了迎接老师,特地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还在身上擦了香粉,表示要用自己清洁芬芳的身体,来接受老师的教育;赤膊、披发,是表示自己的一片赤诚;而跳舞、舞剑和朗诵,则是为了让老师鉴定一下自己的基础。

邯郸淳对于这场别具一格的“拜师”礼,心里有着说不出的高兴,他觉得有生以来,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与曹植促膝而谈,从圣贤、名臣、烈士,到诗歌、文章、赋诔;从当官治国之道,到行兵用武之法,无所不谈。他感到曹植已从众多的书籍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只要稍加点拨,定能够出类拔萃,才能过人。

解读

曹植为了迎接老师,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全身撒上香粉;然后,赤膊、散发;跳舞、舞剑、朗诵,这些举动都是基于曹植想“有礼于”老师的赤诚想法。事实证明,老师对于这别开生面的“拜师礼”十分满意,最终欣然接受了这一学生。

张良虚心求教

名言

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

——冈察尔

故事

张良是战国时代的韩国人,他身体单薄,但胸怀大志,有胆有识。张良年轻时,韩国被秦国灭亡了。他为了报仇,与刺客埋伏在博浪沙,用铁锤狙击东游的秦始皇,没有击中,逃亡到下邳县,隐姓埋名躲藏起来。

有一天,张良闲暇无事,外出散步,走到下邳地方横跨沂水的一座桥上,观赏江景。这时有一个老者,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站的地方,将左脚往栏外一伸,故意把自己的鞋落在桥下。他扭头看了一下张良,说道:“小孩子,下去把鞋给我捡上来!”

张良听了此话,感到很吃惊,这人怎么叫自己小孩子?但抬头一看,此人须发皆白,满脸皱纹。张良觉得对老人家应当尊重、帮助,于是,他便下桥捡鞋。这是一只旧麻鞋,掉到河滩上,粘了一些泥。张良将泥土磕掉,爬上桥来。

老人见张良已将鞋捡上来,把脚一伸说:“给我把鞋穿上!”张良见老人气度不凡,想向老人请教学问,没说什么,跪在地上便给老人穿鞋。老人伸着脚让张良给他穿上鞋,笑了笑,便走了。张良求教心切,用目光追随着他的行踪。

张良拾鞋

老人走了一里多地,又转回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看来可教。五日之后天亮时,你我在这里相会。”张良欣喜若狂,跪下施礼作答:“是。”

五日之后天刚亮的时候,张良便到沂水桥去会老者。张良到时,那老人已先来了,老人生气地说:“你与老年人约会,竟然后到,这是为什么?”说罢愤然离去,走了几步,回头说道:“五日后早上再来这里相会。”

又过了五日,晨鸡刚叫,天色未明,张良便去沂水桥。到桥时,老人又先在那里了,老人发怒说:“你又迟到,为什么?”说罢便走,边走边说:“过五日早上再来。”

张良心里纳闷,这老人怎么这样古怪,去那么早,还不许后到。又一想,向老人求教,让老人等着,确实不礼貌,下次一定要争取主动。

到了第五天,张良干脆不睡觉,在灯下看了一会儿书,没到半夜就去赴约了。天黑咕隆咚的,路坎坷不平,他冒着深秋午夜的寒风,摸索着前进。到了沂水桥,看老人还没来,才放心地喘了口气。

过了不久,那个老人也来了,他看张良先到,便高兴地说:“应该这样。”他从怀中取出一册书,对张良说:“你把这书拿去读,认真研究,学好了大有用处,可以佐人成帝王之业。今后十年,时局将有变动。十三年之后,你来见我,济北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说完,将书交与张良,没再说什么就走了。

原来这是一位关心时局的有心人,他见秦政苛暴,预感到将来会天下大乱,自己年事已高,虽有大志,恐怕已力不从心,所以留心物色人才。他见张良敬老、尊师、守信,很有耐心,觉得是个好苗子,可堪造就,便把济世之术传与他。

张良把书拿回去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讲得是如何打仗一类道理。张良非常珍视这本书,经常阅读,反复研究,终于领会了书中的道理。

数年之后,果然天下大乱。陈胜、吴广首先揭竿起义,天下豪杰群起响应,终于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张良辅佐刘邦取得了天下,建立了汉朝。汉高祖刘邦十分欣赏张良的才气和人品,最后封他为留侯。张良多年的付出终于有了丰厚的回报。

解读

张良的成功来自于兵法中的奇书太公兵法,太公兵法来自于那个不拘言行的老人。老人之所以将这本奇书赠给张良,是因为张良的善良举动和礼貌行为打动了老人,所以可以说张良的成功来自于自己的“有礼”。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