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作者: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主编   |  字数:4230  |  更新时间:2015-09-12 13:31:34  |  分类:

儿童教育

“拾豆”学自律

名言

自制是一种秩序,一种对于快乐与欲望的控制。

——柏拉图

故事

随着外地民工的大量涌入,学校的民工子弟学生日渐增多。新学期开始,学校吸纳了一个初一外地民工子弟学生班,张扬担任班主任。

这群外地民工子弟学生跟随其父母转战南北,闯荡东西,疏于管教,不仅年龄和学习成绩参差不齐,而且大部分不懂日常行为规范,纪律观念差,上进心不强,俨然是一帮“野孩子”。

一开学,为了给他们一个“下马威”,镇住他们,张老师制定了比较严格的班规班纪,进行了严厉的“治理整顿”,首战告捷,初见成效。然而,张老师隐约地发现,当教室里有教师在的时候,学生们装得很“乖”、很听话,而一旦避开教师的眼睛,他们就为所欲为。一下课,教室里粉笔头满地,准是有人在“打仗”;玻璃窗时有破碎,准是又有人在追逐打闹;瓜果、纸屑、饮料瓶满天飞,随手扔……

如何引导他们自觉地遵规守纪,养成的良好习惯,做到教师在与不在一个样,促使他们以较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并成为自觉的行为,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因为教师不可能一天到晚,“全天候”盯着他们,跟在他们后面,关键是要做好引导,变他律为自律。

猛然间,张老师想到了赵树理的故事。赵树理幼年时在爷爷的指导下,利用拾豆的方法记录自己的善恶行为。如果做了好事,则在罐子里丢一颗白豆,做一件坏事,则丢一颗黑豆,结果罐子里的白豆总比黑豆多。这种办法不仅成为衡量约束赵树理幼年时期道德行为的准则,而且对他助人为乐、与人友善品质的形成具有很大的作用。何不仿效这一做法试一试呢?

当机立断,说干就干。星期一班会课上,张老师在教室后面开辟了一个专栏,并向学生公布了活动的规则,凡是受到教师表扬或自己做了一件好事,到班长那里领取一面小红旗贴在自己的姓名后面;如果受到教师批评或做了一件不好的事情,就在自己的姓名后面贴上一面小黑旗,到期末结束时,比一比,看谁得的红旗多,黑旗少,每得一面红旗得1分,每得一面黑旗减1分,并作为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十佳学生”的依据之一。

制度的实施促进了班风班纪的改善,学生们都希望红旗多一些,不愿意名字后面被贴上黑旗。凡是学校鼓励的事情,积极主动去做;凡是学校禁止的事情,坚决不做,自觉抵制,从而做到教师在与不在一个样。这样的做法使班级管理由原来的他律转变为自律,班级的各方面大有改观,学生的学习成绩稳步上升。

解读

“他律”不是无处不在的,这就需要我们能自我约束,自觉接受社会和他人的监督,抵制不良诱惑,严格“自律”。民主科学的管理、严格的自律是增强团队凝聚力、实现自我约束的前提,为将来计,培养学生的民主自律意识势在必行。

民主搭建沟通的平台

民主搭建沟通的平台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说:“我坚决反对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这种话的权利!”的确,民主意味着平等、尊重、自由,没有平等的沟通,何谈民主?沟通是双向的,不但要打通自上而下的沟通渠道,还要打通自下而上的沟通渠道,让沟通能够双向进行,沟通才能真正顺畅,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创造民主的课堂

名言

民主使每个人成为自己的主宰。

——詹·拉·洛威尔

故事

这是一节“平行线”的概念教学课。其实,学生们早在小学时就已经知道“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学完基本概念及基本性质后,老师按照书上的要求向学生们提问: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有哪几种位置关系?44个同学分成11组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然后每组派一位代表上台陈述自己的意见。老师先鼓励学生说:“今天的发言只有‘说了没有’,而没有‘错了没有’,也就是你说的都是有道理的。请大家大胆发言,你得出的任何结论都会得到赞许。”

首先,学生A带头说:“有两种位置关系,相交和平行。”马上有学生B说:“我们认为有三种位置关系,相交、平行和重合。”

这下大家就说开了,有说赞成A的,有说赞成B的。老师顺水推舟,叫大家再次讨论:不管你赞成哪方,得说出理由。片刻,讨论结束,老师先请赞成A的同学举手,有7位举手(以下称为A类同学),又请赞成B的同学举手,有31位举手(以下称为B类同学)。

学生C说:“我们赞成B,因为重合,既不是相交也不是平行,应属第三类。”

学生A辩驳说:“两条直线有公共点就是相交,重合的两直线是有公共点的,所以重合属于相交。”学生D反对说:“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而重合时却有无数个公共点,所以重合不是相交,应属第三类。”

这时A类同学有点不知所措,B类同学有点得意。过了一会儿,一位女生E想说又不敢说,老师鼓励她大胆一点,她红着脸说:“我的想法不知对不对。”在老师的再次鼓励下,她终于上了台。

学生E说:“我想重合是相交的特殊情况,我们只要绕着相交直线的交点(她用事先准备好的两支笔做道具),慢慢地转动其中一条直线,两条直线就会重合,所以重合是相交的特殊情况。”

看着这位平时学习一般的学生,老师感到有点吃惊:“这种运动思想居然能在普通学生中形成,以前我有点小看她了。”于是老师赶紧说:“同学们,她说得太好了,我们大家拍手鼓掌。”所有同学都为她鼓掌,这位女同学为大家赞同她的观点而感到非常高兴。这会儿轮到了B类同学尴尬了。过了一会儿,有人打破了沉默。

学生F:“照她(学生E)这么说,我们如果在相交直线中固定某一条,在另一条直线上取一个非交点的固定点(也用事先准备好的两支笔做道具),这条直线绕着所取的点转动,会从相交慢慢地变成平行,这样平行成了相交的特殊情况,平行、相交属于同一类,这不成了笑话?”

哎呀,平时真的没发现这些学生还有如此好的辩论能力,今天算是开了眼界了。在这些学生的心目中,平行与相交属于同一类确实是一个很大的笑话,但这能联想到射影几何。

老师就抓住机会对同学们说:“同学F说得太好了。不过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两条平行线看上去好像是相交的例子呢?对!铁轨的远方看似相交,高空中平行的电线也是这样。有人正是根据这个特点,约定两条平行线在无限远处相交,从而产生了一门数学分支学科——射影几何。同学F所说的现象在平面几何中是一个笑话,而在射影几何中就不是笑话了。”

老师继续说:“到现在为止,对两条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的讨论还没有结束,有人主张分三类,有人主张分两类,也许有人已经倾向分一类了。如果有人问我到底分几类,我只能老实地说:不知道!我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觉得都很有道理。事实上,不同的人、不同的书往往有不同的说法,这是一个没有定论的问题。以后哪个同学在数学上有成就的话,就给出一个定论,免得以后的人再争论不休。”

一节愉快的数学课就这样结束了。正当老师坐在办公室,端起茶杯享受着愉快教学的成果的时候,突然过来一个学生G,她以一种期盼着老师赞许的目光说:“刘老师,我还是认为分两类比较好,因为课本上说‘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所以说只要不相交就是平行线,而重合属于不相交,所以重合是平行的一种。”老师听了后满脸喜色,频频点头,急忙说:“对!说得太好了,我同意你的看法。”学生G自然也满脸喜色。

解读

传统的授受式教学课堂气氛压抑,学生们的思维处于紧绷状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所以我们要创造自由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时发现、鼓励他们的创新意识,做到师生协同发展,共创民主自由的课堂。

开放的空间,意外的惊喜

名言

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陶行知

故事

撕纸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他们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听着撕纸的声音,看着撕得宽宽窄窄、不成样子的纸条、纸片,他们觉得是一种莫名的享受,因此在讲撕纸游戏一课时,老师力求找回他们幼时的乐趣,还学生们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老师的引导下展翅翱翔,享受撕纸的乐趣。

上课铃响后,老师穿着纸做的衣服走进了课堂。同学们都惊喜地叫起来:“好漂亮啊!”这时,老师抓住时机问同学们:“老师今天有什么特别之处呢?”“您穿的衣服是纸做的。”同学们都抢着回答。接着,老师把纸衣服给一名同学穿上,“你们看他头上还缺一顶帽子,老师再给他撕一顶帽子,你们说好吗?”大家都很赞同。“但是,老师不知道做一个什么样的帽子,谁来设计一顶?”一个同学说:“老师,您撕一个小白兔样子的,长长的耳朵多好看。”

于是,老师听取了那位同学提的建议,撕出了一个小白兔的帽子,给同学戴在头上。这时,老师便问:“老师撕的时候,谁看清了我是怎么撕的?”同学们便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老师,您的两只手挨得很近,撕的宽窄都差不多。”“对了,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撕纸是我们最爱玩的游戏。你们用手里的纸像老师这样撕一撕,看看有什么感觉?”大家都试起来。接着,老师又提出要求:“今天,我们不能像以前那样撕着玩了,老师想让每位同学都当小设计师,分组比赛,每组选一名‘模特’,其他同学给他做衣服,但是你们不能用剪刀,看哪一组设计得既新颖又大方。”

命令一下,同学们都行动起来,各种报纸、彩纸、挂历纸都派上了用场。大家分头讨论,各自出谋划策,作自家打算。课堂上非常活跃,每个人边做边想,紧张而不忙乱。从头饰到衣服每组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头饰做成小动物形状、有的撕成假发、还有的撕成高高的厨师帽……衣服更是丰富多样,民族式的、戏服式的、裙式的……有的还配上了小书包、小手套,颜色鲜艳极了。最后,“模特”们还进行了表演,纷纷展示了自己的作品。

通过小组合作,给学生们创造了一个平等自由的氛围,还学生以时间和空间,让其在开放的课堂中实践、创新,获得成就的机会和体验,享受到了创造的乐趣。

下课了,同学们穿着自己做的特殊服装在校园里游戏,其他同学都投来新奇而羡慕的目光,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自豪的喜悦……

现代教育的核心是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解放学生的个性,在自由与解放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在课堂上,要尽量让学生多参与,多给他们创造时机,营造自由学习的空间,想象与活动的空间,去发挥他们的特长,表现他们的个性。少给孩子条条框框束缚的东西,少一点示范性的东西,多给学生一点自由的想象空间,教给学生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逐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解读

把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也还给学生,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相信只要你给学生一个自由开放的空间,他们定会给你一个出人意料的惊喜。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