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作者: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主编   |  字数:2573  |  更新时间:2015-09-24 09:48:10  |  分类:

儿童教育

朱元璋严法纪斩女婿

名言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韩非子

故事

朱元璋建立明朝,当上明太祖后,对蒙古骑兵频繁的骚扰十分担忧,对西北边界少数民族国家的入侵也忧心忡忡。他采纳大臣们的建议,在边关设茶马交易市场,用出产于山南(今陕西汉中、安康两市)和川北的茶叶换他们的马匹。一百斤茶叶可换一匹上等马。自实行茶马交易以来,每年外销三百万斤茶叶,得马三万匹。三万匹马可扩充一支三万人的骑兵队伍,壮大了明朝的国防力量,又削弱了敌国的力量,真是一举数得!

有一年,茶叶外销呈萎缩的势头。此时,北方蒙古人虎视眈眈,明朝要扩充骑兵队伍急需大量马匹,朱元璋为此急得睡不着觉,速派铁面无私的都御史邓文去陕西、四川、甘肃等地调查茶马交易萎缩的缘由。一查便明,原来是走私盛行,一些官吏和茶商用高价收购茶叶,然后买通关隘,或仗势闯关,直接出境,交换少数民族的金钱、药材、毛皮等物,牟取暴利。

朱元璋知道情况后十分恼怒,说道:“如此下去,何能制蕃人于死命,固我边防?”于是颁诏:凡走私茶叶者,或关隘把守不严放走走私茶叶者,一律凌迟处死。

朱元璋派他的女婿欧阳伦出使西域。这位欧阳伦立过一些战功,他的官衔是都尉。欧阳伦一行人从京都出发,十几天后到了长安——丝绸之路的起点。来西域之前,欧阳伦就听人讲过,西域的人“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茶在西域十分走俏,心想:何不利用职务之便,大捞一把!

欧阳伦于是在长安稍事休息,一面却派心腹管家周保去川北向地方官吏“购买”茶叶。驸马爷“买”茶,巴结尚且来不及,谁还敢收驸马爷的钱呢?周保没用多长时间,便为驸马爷搞到了五十车巴蜀茶叶,沿栈道浩浩荡荡运往洮河茶马司官卡,并准备向兰州进发。

周保押运茶叶的事传到都御史邓文的耳朵里。邓文为官清廉,为人刚正不阿。他带领精干随员跟踪追击,一直追到洮河茶马司官卡才把周保押运茶叶的队伍追上。邓文命令周保停运茶叶,并等候处置。

周保将五十车茶叶被扣的事迅速通报给欧阳伦,欧阳伦当即带领一队军卒气势汹汹地赶往洮河关卡。欧阳伦根本不把邓文放在眼里,满不在乎地说:“邓大人,对大明朝使臣的车辆也要盘查么?”

“要查!”邓文的口气十分坚决,“皇上亲口告诉我,无论是谁的车辆都要严加盘查。”

“那你就试试看吧!”欧阳伦威胁道。

“欧阳大人,”邓文说道,“在下只好冒犯了。”

其实,根本不用检查。五十车茶叶正顺序摆在官道上。邓大人不客气地说:“驸马爷,您走私茶叶五十车,证据确凿,下官禀明圣上,听从圣上裁处。”

欧阳伦恶狠狠地说:“邓文,你有几个脑袋,敢挡我去往西域?”

“下官挡您是死,放您也是死。前者只是砍头,后者凌迟,且祸及家人。欧阳大人,您处在我的位置该如何选择呢?”

邓文的话说得委婉,且合情合理。欧阳伦却恶狠狠地说:“如不放行,当场打死!”并指挥兵丁殴打巡员,强行闯关。

邓文将官袍拽起,和随从人员一起堵住官道,纵使被打得遍体鳞伤,也不退后半步。双方僵持了几个时辰,最后欧阳伦带领手下人押送五十辆装满茶叶的车子破关而出,向兰州进发。

邓文将欧阳伦走私茶叶之事写成折子派人日夜兼程送递京城面呈朱元璋。

朱元璋看罢折子,跺脚大哭,又哭又骂:“欧阳伦,你这个混账东西!自以为当了东床驸马,就可以为所欲为。”

朱元璋决定不能因私废公,法外容情,饶恕欧阳伦。欧阳伦最终还是被朱元璋绳之以法。

解读

朱元璋不因私废公,不法外容情,而是依法办事,将自己的女婿绳之以法,为后来的君王树立了效仿的榜样。现在有些人,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为自己和自己的亲友大开方便之门,将国家的法律践踏于脚下,这样的人终将受到法律的审判。

道同不畏强权舍命执法

名言

法行于贱而屈于贵,天下将不服。天下不服,而求法之行,不可得也。

——苏辙

故事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挑选了一批品学兼优的读书人去各地担任地方官吏。住在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县)的蒙古族人道同也被派到广东番禺(广州府治所在地)做了知县。

道同做官刚正不阿,当地百姓交口称誉。有一天,他和几个随从在街上散步,正遇一伙歹徒殴打两个做买卖的小贩。其中一个小贩已被打倒在地,满脸是血。道同见状,喝住打人的歹徒,又命随从查验被打者的伤势,岂知那人已经被活活地打死了。

道同立即差人把行凶之人拿进县衙。他升堂问明案情后,便把两个主犯囚进大木笼里,摆在十字街口示众,并准备奏请朝廷按律问斩。

住在番禺县城里的明朝开国功臣朱亮祖,听说此事后也到街头一看,才知道囚在木笼里的歹徒是两个和他交情很好的当地乡绅。于是,他赶紧发出请帖,把道同叫进府里,当面交待说:“你囚在木笼里的那两个犯人都是我的朋友,他们有什么错,我教训几句就可以了,你就放了他们吧!”

道同不卑不亢,很严肃地回答说:“您的吩咐我断然不敢听从。因为我拿了朝廷的俸禄,就要为国安民。那两个歹徒打死了人,按照法律是要偿命的。我绝不会容情卖法。”说完,他拂袖而去。

朱亮祖万万没有料到,一个小小的七品芝麻官竟敢拒绝他的要求。他恼羞成怒,就派出一队家丁到十字街口私自砸毁木笼,放走囚犯,还当众侮辱和鞭打了道同。

道同并未在恶势力的面前低头屈服。他不顾自己官小职卑,立即给明太祖朱元璋写了一份奏折,报告朱亮祖目无王法,私放囚徒的不法行为。他还在奏折中历数朱亮祖和他儿子横行一方,欺压百姓的种种事实。可是朱亮祖也很狡诈,他恶人先告状,抢在道同的前面,已经上奏朝廷,诬蔑道同蔑视功臣,心怀不轨,建议处以重刑。

明太祖朱元璋接到朱亮祖的奏折后,没有仔细考虑,就下诏将道同“杀无赦”。几天以后,他接到道同的奏折,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他为道同执法不避权贵的凛然正气所感动,赶忙下了赦免道同的诏书。可惜这份诏书到达广东时,道同已经被朱亮祖杀害了。

明太祖朱元璋得知道同被杀的消息后,心中非常后悔。他暗责自己处理此事不够慎重。为了挽回影响,他派人到番禺重审道同遗留下的旧案,将杀人的歹徒处以死刑。不久,明太祖朱元璋把道同告发朱亮祖和他儿子朱暹的种种罪行也逐一查实,将这作恶多端的父子二人召回南京法办了。

解读

道同嫉恶如仇,舍命执法,在他眼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也没有人可以犯法而逍遥法外,这是公正执法者都应有的执法态度。很多时候,不是法律不健全,而是执行不到位。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