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作者: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主编   |  字数:3196  |  更新时间:2015-07-24 16:41:33  |  分类:

爱国教育

4月27日下午5点半,震惊中外的广州起义爆发了。黄兴率领林觉民、方声洞等100多人的敢死队,臂缠白布,脚穿黑胶鞋,手执枪支炸弹,在军号声中进攻督署,打得总督衙门的卫兵人仰马翻。当大队清军赶来增援时,黄兴带领勇士们与敌人展开激烈搏斗。他双手提着手枪,左右开弓,一枪打倒一个,面前堆满敌人的尸体。这时,一颗流弹飞来,黄兴右手的食指、中指的第一节被打断。但他瞪圆眼睛,咬紧牙关,强忍剧痛,仍然用断指的第二节扳动枪机射击。黄兴见清兵越来越多,不少革命者中弹牺牲,便指挥队伍分三路突围。他自带一队且战且退,杀开一条血路,冲出南大门。他用肩撞开一家已歇业的小店,从店内伸出两支枪,左右扫射,又打死七八个清兵。当夜幕降临,清兵退却后,他才稍事包扎,化装逃至暗设于珠江南岸的秘密机关,由组织上护送他去香港就医。

广州起义延续到第二天,终于失败了。后来收殓起义革命者遗体,得72具,合葬于城东黄花岗,故史称此次起义为“黄花岗起义”。

黄花岗起义后不到半年,爆发了武昌起义。革命党人奋勇作战,很快就占领了武汉三镇。这时,清政府狗急跳墙,赶紧派袁世凯集结北洋精锐部队猛攻汉口,局势十分危急。黄兴接到宋教仁敦促他北上的电报,心情非常激动,立即启程赴上海,又绕过清军的重重封锁线,于1911年10月28日安抵武昌。湖北军政府都督黎元洪正在发愁,见黄兴来到,大喜过望,立即派人举着写上“黄兴到”三个大字的大旗,骑马在武汉三镇跑了一圈,人心马上安定下来。黄兴一到武昌,顾不上喘口气,便投入工作。他全面分析战局后,立即赶到汉口督战。起义将士见黄兴亲临前线指挥作战,士气大振,连日反击,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清军见汉口久攻不下,竟纵火焚烧市街,以致全城大火,革命军无法立足,不得不撤到汉阳和武昌。黄兴立即召开军事会议,分析形势,决定先固守汉阳,待湖南援军开到,再行反攻。

11月3日,湖北军政府召开各军代表大会,在武昌阅马场举行隆重的“登台拜将”仪式,推举黄兴为革命军战时总司令。当晚黄兴即率司令部人员进驻汉阳前线,发动士兵利用汉阳兵工厂的铁板、木材和砖石,日夜构筑防御工事,坚守汉阳。其时,他曾托人带信要儿子赴前线效命。当知其已参加江浙联军会攻南京时,便写了一封“一欧爱儿,努力杀敌”八个字的短信,勉励儿子。11月中旬,湖南援军陆续开到。黄兴分兵三路反攻汉口,因战事不利,后仍退守汉阳。黄兴冒着枪林弹雨,亲自在火线上指挥督战。清军的炮弹在他身边爆炸,他连看都不看一眼,仍率领将士拼死苦战。尽管黄兴率部殊死奋战,但在清军优势兵力的攻击下,汉阳于11月27日陷入清军之手,黄兴不得已率将士们乘船退回武昌。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黄兴被任命为陆军总长兼参谋总长,肩负起指挥整个军事工作的重任。然而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夺,宋教仁等革命志士倒在了袁世凯的刀下。1913年7月,黄兴忍无可忍,来到南京,任讨袁军总司令。他为了“伸同胞之义愤,去全国之公敌”,捍卫民主共和制度,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通电全国,决心打倒窃国大盗袁世凯,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二次革命”。

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加上仓促应战,军队缺乏训练,各军进退不一,而内部又被袁世凯分化收买,所以不到一个月,“二次革命”就失败了,黄兴也流亡日本。

1916年6月,袁世凯在亿万人民的唾骂声中死去。7月8日,黄兴雄心勃勃地由日本回到上海,与孙中山共商建国大计,准备乘人到中年的大好时光,为祖国多作贡献。不料,因积劳成疾,胃溃疡病复发,致使胃血管破裂,一病不起。10月31日,这位为祖国奋战一生,为民主共和贡献了毕生精力的民国元戎,在上海病逝,时年42岁。

解读

孙中山与黄兴是建立中华民国的两位最高元勋,常常以“孙黄”并称。清末的重要革命团体和革命活动,多为两人所谋划组织。1905年,孙中山所建立的兴中会与黄兴所建立的华兴会等团体,在日本东京合并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孙中山是思想家、先行者,黄兴是实干家。许多重要的革命活动由黄兴所发动并亲自参与。他出生入死多回,最终积劳成疾而中年逝世,是推翻清朝统治、开创民国的元勋。

蔡锷护国讨袁建奇功

名言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陆游

故事

今天有好多朋友,可能都看过电影知音。当我们一唱起那曲感人肺腑的“高山流水觅知音”的主题歌时,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那位富有传奇色彩的、曾经叱咤风云的护国讨袁的主将——蔡锷。

蔡锷(1882—1916年),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阳人。他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14岁时即考中秀才,被称为神童才子。1898年入长沙时务学堂,师从梁启超并深受其器重。戊戌变法失败后,入上海南洋公学,不久留学日本东京大同高等学校。1900年回国策应唐才常起义,事败后复至日本改习军事,就学东京陆军成城学校和士官学校。1904年回国,历任新军总参谋官、随营学堂总理官、陆军小学堂总办、讲武堂监督、新军混成协协统、干部学堂总办等职。

1911年10月底,昆明“云南讲武堂”里的灯光彻夜不息。此时,云南新军十九镇三十七协的协统(旅长)兼讲武堂教官蔡锷,正聚精会神地翻阅着堆满办公室四周的文件和书报,还不时站起身来观察墙上的地图。他那张瘦削、白皙的脸上,露出严峻、刚毅的神色。武昌起义后,云南同盟会密谋响应。同盟会员朱德(时任连长)等在士兵中积极活动,预定于10月30日夜12点举行起义。蔡锷虽不是同盟会员,但他具有强烈的爱国之心,平时与同盟会员往来密切,故革命党人一致推举他为起义军临时总指挥。

10月30日晚,云贵总督李经羲突然接到革命党人即将在云南发动起义的密告,吓得面如土色,马上给他平时十分器重的“心腹”蔡锷打电话询问情况。蔡锷机智地回答:“一切平静,指挥官们正在聚餐,请您放心。”李经羲还不放心,命令蔡锷说:“你立即将新军中所有的革命党人和嫌疑分子一网打尽,然后押送到我这儿来。”蔡锷答道:“一个小时后,一定全部抓住押到。”放下电话,蔡锷立即下令拘禁新军中顽固的指挥官和参谋长。不一会儿,北校场为起义军运送枪支弹药的士兵和值日队遭遇,发生了枪战。正在南校场部署起义的蔡锷,当机立断,决定乘此机会提前几小时出发攻城。此时,全体起义将士听到枪声,不约而同地拔出匕首,“唰”地一下将脑后的辫子割掉,以示与卖国的清王朝彻底决裂。随后又将一面面写着“汉”字的大红旗竖立起来。蔡锷进行了简短的动员,便命令起义军高举红旗前进,推翻清朝在云南的统治,消灭一切抗拒共和的坏蛋。刹那间,炮声隆隆,火光冲天,起义军高唱战歌,奋勇进攻敌人盘踞的据点,与清军展开激战。第二天黎明,朱德带领两队士兵,在炮火的掩护下,翻过高墙,很快攻入了总督衙门。士兵们把伪装成苦力的总督从床底下拖出来,一刀割下他的小辫子,把他押解到蔡锷的指挥部。总督见指挥起义的正是他最赏识的“心腹”蔡锷,当场就吓得昏死过去。

云南起义成功后,在五华山成立了“大汉云南都督府”,推举蔡锷为军都督。蔡锷不仅以身作则,革除封建陋习,建设新云南,而且还派出八个营的远征军进川,帮助四川革命党人推翻清朝统治。亲身参加起义和远征的朱德曾写有一首诗:“云南起义是重阳,下定决心援武昌。经过多时诸运动,功成一夜好开场。”赞颂这次起义。云南起义的成功,使蔡锷的大名传遍了全国。

1913年7月,孙中山发动了“二次革命”,讨伐窃国大盗袁世凯。讨袁失败后,大批革命党人来到云南,蔡锷都热情接待,加以重用。袁世凯得知此消息后,担心蔡锷力量过分强大,便写信给蔡锷,让他到湖南任都督,并促其立即赴京接受任命。蔡锷反复思虑,如不离开云南,袁世凯就会加害自己,为了保存云南的革命武装,只好携眷赴京。结果,袁世凯假装重用蔡锷,任命他当了“陆军部编译处副总裁”、“全国经界局督办”、“参政院参议”等,还加给他“昭威将军”的头衔,实际上是在暗中监视他。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