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人物传记 >康熙教子密语 > 第一章 居安思危处变不惊
第一章 居安思危处变不惊
作者:赵润田   |  字数:5052  |  更新时间:2015-04-03 14:40:03  |  分类:

人物传记

居安思危处变不惊

训曰:曩者三孽作乱,朕料理军务,日昃不遑,持心坚定,而外则示以暇豫,每日出游景山骑射。彼时,满洲兵俱已出征,余者尽系老弱。遂有不法之人投帖于景山路旁,云:“今三孽及察哈尔叛乱,诸路征讨,当此危殆之时,何心每日出游景山?”如此造言生事,朕置若罔闻。不久,三孽及察哈尔俱已剿灭。当时,朕若稍有疑惧之意,则人心摇动,或致意外,未可知也。此皆上天垂佑,祖宗神明加护,令朕能坚心筹划,成此大功,国已至甚危而获复安也。自古帝王如朕自幼阅历艰难者甚少。今海内承平,迥思前者,数年之间如何阅历,转觉悚然可惧矣!古人云:“居安思危。”正此之谓也。

注解

曩(nn):过去,从前。孽(ni):妖孽。三孽,指发动叛乱的吴三桂等“三藩”。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耿精忠、尚之信等明降将先后反清;因其降清后封藩称王,故称“三藩”之乱。昃(z):日偏西。遑:闲暇。暇豫:悠闲逸乐。景山:即今北京景山公园。察哈尔叛乱:指察哈尔布尔尼叛乱。康熙十四年(1675年),蒙古的察哈尔部头目布尔尼举兵叛清,失败身死。垂佑:对下边的护佑。加护:加意保护。悚然:恐惧的样子。

译文

以前,吴三桂等人发动“三藩”叛乱,我处理军国事务,从早到晚,没有空闲时间,但我保持着内心的坚定,表面上给人以悠闲逸乐的样子,每天都到景山骑马、射箭。那时,我们满洲八旗兵都离开京城奔赴前线,留下来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者。在此情况下,便有一些不法分子在景山的路旁扔下一些书帖,上面写道:“现今正有‘三藩’和察哈尔布尔尼的叛乱,各路大军忙于征讨,在此危急之时,为何还有心思到景山去游玩呢?”对这种造谣生事的现象,我就像没有看见、也没有听见似的。

不久,“三藩”之乱和察哈尔叛乱都先后剿灭。当时,倘若我稍稍表现出惊疑、害怕的意思,那么人心就会动摇,或许会发生一些难以预料的意外之事。这都是上天保佑,祖宗神明加意保护,使我能够坚定信心,认真谋划,终于成就此功业,使已面临危亡的国势重获安定。

从古至今的皇帝,像我这样从小就经历了不少艰难的,实在不多啊!而今,四海之内又是太平盛世,但回想起往事,在几年的时间里我所经历的种种艰难,反而有些后怕。古人说:“居安思危。”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在开宗明义的第一篇庭训中,康熙大帝阐述了作为一国之君、统领天下的领袖人物,首先应该具有的是一种沉稳大气的雍容心态,即所谓“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大将风度。因为,利害冲突或两军对垒之时,胜利的一方往往是那些具有决断力和胆略的将军,而不是学识更高一筹者。康熙皇帝一生文治武功,匡扶将倾的清帝政,对领袖的统驭才干自然是深有感触的。

评语

吴三桂、察哈尔布尔尼发动叛乱,清廷边关军情紧急,康熙帝却每天照常骑马出行、射箭游乐,“暇豫”之状,成了一些人攻讦他的口实。但不久叛乱迅速被平定,国势转危为安。很显然,康熙悠闲逸乐是一种安定人心的策略,是优秀政治家的良好素质及杰出才干的体现。作为帝王韬略,安定人心,在必要时不得不示人以闲适快乐的假象。当决定命运的大事突然发生时,把握处世行事的尺度很难,这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要有丰富的人生历练的经验作为基础。生活中,我们很钦佩那种在危急关头临阵不慌、镇定自若的大将风度,敬服那些喜怒哀乐不露于形的强人。当然,这种风度绝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由于后天的修持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远大志向决定的。

治心之要首在克己

训曰:顺治元年五月己亥,谕内阁:前任太常寺少卿李棠阶奏条陈时务一折。据称:用人行政,先在治心;治心之要,先在克己。请于师傅匡弼之余,豫杜左右近习之渐,并于暇时讲解御批通鉴辑览及大学衍义等书,以收格物意诚之效。

注解

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事宜。有卿、少卿各一人。李棠阶(1798-1865年):河南河内(今沁阳)人。字树南,号文园,又号强斋。道光进士。先后任广东学政、太常寺少卿、大理寺卿、侍郎、御史、军机大臣、工部尚书。条陈:分条陈述意见。时务:当世的要务。匡弼:协助,辅正。豫:通“预”,事先做好准备。杜:杜绝。近习:指君王亲幸之人。

御批通鉴辑览: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官修。共116卷。起自黄帝,终于明末。编年纪载,纲目相从。批语为高宗(弘历)所撰。此处所指当为顺治时的御批通鉴辑览,但没有流传下来,无从考知。大学衍义:宋真德秀撰。43卷。以大学为本,援引儒家经典和史事,并附己说,讲修身、齐家、治国之道。格物意诚: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礼·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即推究事物原理,端正思想。

译文

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己亥,谕告内阁:前任太常寺少卿李棠阶所奏有关当代时事看法的条陈折文。据他所说:用人之事,首先要治其心;而治心的关键,则首先约束自己。希望在师傅辅佐、指导之外,预先杜绝左右亲幸之人的坏影响,并在闲暇之时,讲解御批通鉴辑览和大学衍义等书,通过这种方法,以求达到使自己能推究事物的原理、端正思想的目的。

评语

用人先要治心,而治心首先克己。就是说,有什么样的领导,就会有什么样的下属。作为领导和经营者,要达到这种境界和修为,必须得到老师的匡正辅导,必须认真读书,近君子远小人,避免受到狂妄小人的坏影响。

仁者之心随感而应

训曰:仁者以万物为一体,恻隐之心,触处发现。故极其量,则民胞物与,无所不周。而语其心,则慈祥恺悌,随感而应。凡有利于人者,则为之;凡有不利于人者,则去之。事无大小,心自无穷,尽我心力,随分各得也。

注解

触处:随处,处处。极:穷尽。量:限度。民胞物与:民为同胞,物为同类。意为泛爱一切人与物。恺悌:欢乐相爱。

译文

仁爱的人把万物看作一体,一视同仁,同情心随处都可以发现。所以最大限度地说,他把百姓当做同胞兄弟,把万物都视为同类,仁爱之心遍及天下万物。说到他的心,则是慈祥和乐,随着感觉相应而发生。凡是有利于他人的事情,就去做;凡是不利于他人的事情,就放弃它。不论事情的大小,仁爱之心是无穷无尽的,只要尽心尽力去做,照样会有欢乐的收获。

评语

人的追求一旦化为一种自觉,便会有一种内在的驱动力。当一个人以人类或民族或时代之苦难为己难,以人类或民族或时代之责任为己任,内心中便会泛出一片爱心。有利于人民的就去做,无益于人民的绝对不会去做,同情和关爱便会油然而生。自古至今的圣贤伟人,都讲求以德服人,仁德在心,化除私欲。

循规蹈矩才是真孝

训曰:凡人尽孝道,欲得父母之欢心者,不在衣食之奉养也。惟持善心,行合道理以慰父母而得其欢心,其可谓真孝者矣。

译文

一个人要尽到孝道,讨得父母的欢心,不在于穿衣、饮食方面对他们的奉养。只有保持着一颗善良的心,一举一动符合古人所教诲的道理,以此告慰父母而得到父母的欢心,才称得上是真正孝顺的人。

评语

中国古代有一整套伦理道德体系,这套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固然有其落伍之处,但许多道理在日益重视金钱的现在,仍不失其现实意义。不论是敬老尊贤的公德意识,还是养儿防老的反哺思想,对稳定社会都有着积极意义。人生在世,对朋友有友爱之情;在家里,安享天伦之乐,正表现出人的一种善良美好的本性。正是这种家庭人伦之爱,维系中国社会几千年的传统。这种爱是自然的,是金钱权力所不能交易到的,是不存在恩惠观念的,是感情生活中的一块净土。康熙皇帝在这篇庭训中告诫儿孙,真正的孝道不仅是从生活上侍奉老人,更重要的是以自己的德行和孝心对社会尽其责任,使父母为之感到欣慰和骄傲。应该看到,这种孝道所包含的内在道理,除去其宣扬忠孝的封建统治思想之外,也是今天社会所应提倡的。

体贴君亲忠出至诚

训曰:为臣子者,果能尽心体贴君亲之心,凡事一出于至诚,未有不得君亲之欢心者。昔日太皇后驾诣五台,因山路难行,乘车不稳,朕命备八人暖轿。太皇太后天性仁慈,念及校尉请轿步履维艰,因欲易车。朕劝请再三,圣意不允,朕不得已,命轿近随车行。行不数里,朕见圣躬乘车不甚安稳,因请乘轿,圣祖母云:“予已易车矣,未知轿在何处,焉得既至?”朕奏曰:“轿即在后。”随令进前。圣祖母喜极,拊朕之背称赞不已曰:“车轿细事,且道途之间,汝诚意无不恳到,实为大孝。”盖深惬圣怀而降是欢爱之旨也。可见,凡为臣子者,诚敬存心,实心体贴,未有不得君亲之欢心者也。

注解

君亲:指皇帝和父母。驾:帝王的车乘。五台:五台山,在山西五台县东北。暖轿:有帷幕遮盖之轿。校尉:指卫士。请轿:指为皇上等抬轿。圣躬:皇帝的身体。此处指太皇太后的身体。

译文

凡是作为臣下、人子的,确实能尽心体贴国君、父母之心,做什么事情都能出自真诚,那么,决不会得不到国君和父母的欢心的。原先,我祖母驾幸五台山,因为山路难行,坐车不稳妥,我就命人准备了八抬暖轿。我祖母天性仁慈,考虑到抬轿的侍卫们行走困难,因而要改轿为车。我再三请求,她不答应,不得已,我只能命轿跟随在车后面行走。走了没几里路,我注意到祖母坐在车里不怎么安稳,因而还是恳请她坐轿,祖母说:“我已经换乘车了,不知道轿在哪里,哪能马上就到?”我启奏说:“轿就在后面。”随即就命令把轿抬到祖母跟前。祖母高兴极了,抚摸着我的背,对我称赞不已说:“车、轿都是些小事情,况且是在路途之中,但是你的诚恳之意却是无微不至,这实在是大孝顺。”这是由于事情做得合乎祖母的心愿因而赐下来的欢爱意旨。可见作为臣下、人子者,真心的敬爱,实在的体贴,没有得不到国君、父母的欢心的。

评语

篇中告诫儿孙,为臣为子者,必须细心体察君王或父母的意愿和要求。在这里,封建统治者有意地将忠君和孝亲联系在一起,其目的,乃是希冀封建王朝和伦理纲常代代相传。但其中的某些道理,时至今日仍有其积极意义。

顺适为安自然为孝

训曰:尝观宋史,孝宗月四朝太上皇,称为盛事。孝宗于宋固为敦伦之主,然而上皇在御,自当乘暇问视,岂可限定朝见之期?朕事皇太后五十余年,总以家庭常礼出乎天伦至性,遇有事奏启,一日二三次进见者有之,或无事即间数日者有之。至于万寿诞辰、嘉时令节,朕备家宴,恭请临幸。则自晨至暮,左右奉侍,岂止月觐数次!朕巡狩江南,出猎塞北,也随本报三日一次恭请圣安外,仍使近侍太监乘传请安,并进所获鹿、狍、雉、兔、鲜果、鲜鱼之类。凡有所得,即令驰进,从不拘定日期。且朕侍皇太后家人礼数,以至顺适为安,自然为乐,并不以朝见日期限定礼法而称孝也。

注解

孝宗(1127-1194年):指宋孝宗赵(古“慎”字)。宋太祖七世孙,宋高宗赵构无子,立为皇太子,在位二十七年。月四朝:每月四次朝见太上皇。太上皇:一般指皇帝父亲生时的称号,也用于禅位后的先帝。这里指禅位后的宋高宗赵构。敦伦:勉力于伦常。在御:在位,在世。至性:淳厚的性情。奏启:向上请示报告。巡狩:同巡守。帝王离开国都巡行境内。乘传:古代驿站用四匹下等马拉的车,此处指驿传。狍:大鹿。

译文

我曾经阅读宋史,宋史记载宋孝宗每月要四次朝见太上皇,并把它称为盛美之事。宋孝宗在有宋一代,固然算得上是敦厚、笃于人伦的国主,但是太上皇还健在,就应当抽出时间,随时随地去探望、问候,怎么能够限定一个朝见的时间呢?我侍奉皇太后五十多年,总是保持着家庭日常的礼节,一切做法都出自天伦的本性,遇到有事需要禀告的,一日拜见二三次的情况也有;没有什么事间隔几天才去拜见的情况也有。至于皇太后的诞辰、嘉庆的日子、节日,我准备了家庭宴席,恭请太后临幸。从早到晚,我都在她身边侍奉,岂止一个月去拜见几次!我巡视江南,到边塞去狩猎,随着三天一次的奏折附上我对太后的恭敬问安之语,并且还经常派身边的侍从太监借助驿传去向太后请安,并呈献上我捕猎所得鹿、野鸡、鸭兔以及新鲜水果、鲜鱼等。只要获得什么,我即派人快马给太后送去,从来不限定什么日期。我侍奉皇太后按照家庭的礼节,仅以恭顺安适为好,以自然、不造作为快乐,并不认为定下日子去拜见、执行这些礼法才是孝顺。

评语

孝是中国传统道德中相当重要的伦理规范,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子女而言,孝是衡量每一位作为人子者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在先秦儒家典籍中,对孝的推崇,在相当程度上强调的是:孝要出自爱,出自子女对父母亲的一种深厚的感情。孔子的“色难”说法(见论语·为政),在认为侍奉父母,时时刻刻做到和颜悦色是件难事的同时,指出孝顺的儿子对于父母只有深爱,才能不烦不恼,总是保持愉悦之色。康熙的这则庭训,就是对先秦儒家伦理规范的一种发挥。“顺适为安,自然为乐”,即不拘泥于孝的形式,而注重于内心的情感,其理论的核心是正确、合理的。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