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爱国教育 >汉语文化与国际视野 > 第二章 汉语国际教育与国际汉学2
第二章 汉语国际教育与国际汉学2
作者:印平   |  字数:11933  |  更新时间:2015-04-03 14:19:14  |  分类:

爱国教育

“徐本”的策划和编撰者有感于我国外汉学习词典思维固定、创新乏力郑定欧谈面向对外汉语的汉英学习词典的微观设计,郑定欧、李禄兴、蔡永强主编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的客观现实,倾力推出了这部单语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用汉语编撰的、帮助具有初级汉语水平的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词典。如其所愿,该词典确实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原因就在于它的创新性与实用性,窃以为这也正是”徐本”最值得推崇的两大特色,以下分而述之。

(一)创新性

传统的单语内向型汉语词典(供汉语为母语者使用的汉语词典)大致有两个共同点:其一,词语释义采用下定义的办法;其二,“释义”和“示例”分开处理,“示例”从属于“释义”,它“仅仅是‘释义’可有可无的尾巴而已”郑定欧谈面向对外汉语的汉英学习词典的微观设计,郑定欧、李禄兴、蔡永强主编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作为内向型词典,这样释义和设例并无不妥。可是,在我国起步较晚的外汉学习词典的编撰在释义方式、示例设置等方面大多仍沿袭了这一模式,则不符合服务于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词典所必须具有的工具性和学习性合二为一的功能定位。对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特别是初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者和在非汉语环境下的汉语学习者而言,要求其利用已掌握的极其有限的汉语词汇和语法项目,通过传统的定义式释义及少量示例就能获取并运用新知识,是相当困难的,况且即便是权威词典,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词义概括不当、释义疏漏、词目间互相解释等问题,这就更易使其不甚了了,甚至被误导,加上范例不足,恐怕欲“习得”而不能了。

可喜的是,“徐本”一反这种惯性的继承,自始至终贯穿着一种创新意识,突出体现在:它在汉语词典中首次使用了“完整句释义法”。所谓“完整句释义法”,就是把被释词语放在一个典型的完整句中,让学习者在句内语境中理解词义,然后对这个句子进行解释,使学习者进一步理解被释词语的意义。

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都有这样一个经验:面对母语为非汉语的初学者教授一个新词,如果进行精确定义,往往是事倍功半,若进一步空对空式地对该词附加若干语法信息,更会让学生迷惑,附加的语法信息越多,则越使其昏乱,乃至于对以后的学习望而却步。有效的方法应该是把词放在句子中使用,使学生了解支撑这个词的语境,再通过大量的活用训练,最终真正掌握这个词。“徐本”就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示例:每个词条设3~8个完整句作为例证。这群句子按作用分为三类:一是引导句——包含了被释词语的基本句;二是解说句——尽量利用词典正文内所含词语显化引导句的意义,它本身也是基本句;三是例证句(即示例)——显化被释词语入句时常见的语境条件,它们本身同样是基本句。例:

chng尝[动]

(引导句)你~一下儿这些菜和这些酒,告诉我味道怎么样。

(解说句)你吃一点儿菜、喝一点儿酒试试,然后告诉我菜和酒的味道好不好。

(例证句)星期天你来~我做的蛋糕吧。

她~了~我刚做好的汤,点了点头。

做了那么多的菜,让我先~~吧。

这桌子上的菜我全~过了。

学习者从解说句可以得知动词“尝”的意思是“试着吃或喝一点儿”。再进一步,通过引导句和例证句得出如下结论:“尝”的对象是吃或喝的东西;“尝”的量不大;“尝”的目的是辨别滋味,和单纯的“吃”、“喝”不一样。这样解释词语的好处是血肉丰满,容易意会(这一点对初级学习者尤为重要)。

对学习者来说,仅仅“懂得”某个词的意思是不够的,“会用”这个词才是“掌握”一个词的终极目的。“徐本”尽可能地选用了规范的、常用的、句内语义完足的、能体现所释词语可能出现的各种语境的基本句作为例句,力图让读者在学习生词的时候也了解了它所从出的上下文语境,知道这个词在句中该怎么用。例:

jsh及时[形]

(引导句)我~赶到了学校,没有迟到。

(解说句)我到学校的时间很合适,再晚一点就迟到了。

(例证句)我们~赶到了火车站,火车还没开。

他差点儿被汽车撞上,幸好司机~停下了车。

我正需要这本书,你现在送来真~。

他来得很~,我正想找个人帮忙呢。

这些例句体现了“及时”作为一个形容词的几个主要的语法特点:在动词前作状语([及时]赶到、[及时]停下);作谓语(你现在送来真及时);作补语(来得﹤很及时﹥);前面可加表示程度的副词(真及时、很及时)。跟以往用术语将语法信息“附加”到词汇之上的传统释义法相比,语境释义的办法将词汇和语法有机结合,让学习者在句子中理解、学习词汇,同时了解目标词语常见搭配形式和常用语法格式,熟悉汉语的常用句式,这对于他们加速建立汉语语感直至自如地运用汉语将大有裨益。

“完整句释义法”跳脱了传统词典基于突出“释义”的考量而重“释义”、轻“示例”,词汇和语法相对游离的老框框(因为它不适用于初等级别的以“活用”为本的外向型学习词典),把例句放在一个新的高度上处理:“示例”优于“释义”,凸显了”徐本”编撰的崭新意识,而且“新”得非常有意义:它实践了一条深刻的现代语言学原理——把词汇和语法糅合在一起郑定欧谈面向对外汉语的汉英学习词典的微观设计,郑定欧,李禄兴,蔡永强主编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通过句内语境充足的示例引出被释词语的意义,一方面最大可能地避免了由于编辑者个人的原因造成的诸如概括不当、词义互释之类的问题,另一方面引导学习者在句内语境的支撑下理解和归纳有关词语的含义及用法,从而达到活用目标语的目的,真正体现了作为学习词典的独特功能。

(二)实用性

“实用性是辞书的生命”于海江实用性是辞书的生命,辞书研究,2005年第1期。,辞书只有方便好用才会受到使用者的欢迎。外汉学习词典是面向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它不止于供查阅,还应当供学习,即查阅之后能理解、会运用,方能收“学习”之功效。“徐本”是为具有初级汉语水平的国际读者而编写的,编撰者针对特定读者群学习汉语的特点,在“实用性”上颇为用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按义项立目,使词义、词性单一化,降低学习难度

一般汉语词典一个条目包括一个或多个义项,而“徐本”则把词的每一个义项都分别立为一个条目,同一词形有多个义项的也分开立目,这样,一个条目就只有一个意义、一种词性。如一个“看”字列有五个条目:

kn看[动]

(引导句)夫妻工作都很忙,请了一个姑娘~孩子。(表“照料”义)

kn看1[动]

(引导句)我在~一本书。(表“视线接触人或物”义)

kn看2[动]

(引导句)他身体不舒服,我~他不会来上课。(表“观察并加以判断”义)

kn看3[动]

(引导句)老师生病了,学生们到医院去~她。(表“探望”义)

kn看4[助]

(引导句)我觉得这件衣服挺适合你,你穿穿~~。(一般用于重叠式动词之后,表“试一试”之义)

再如“打算”一词列有两个词目:

dsun打算1[动]

(引导句)明天是星期天,我~去公园。(表“考虑、计划”义)

dsun打算2[名]

(引导句)大学毕业以后你有什么~?(表“预先拟定的关于行动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步骤”义)

对母语为非汉语的初学者来说,词目的词义、词性单一化,可以使他们不必过早地去关注多义词、同形词等复杂问题,学习起来比较容易。

2义项搭配多样化,便于模仿

学习者学习某个目标词语,不只为了满足于可读、会写、知义,了解其用法以便模仿、生成才是最终目的。“徐本”为词项设计的三个组件——引导句、解说句和例证句,就包含了用法上的示例,如前例及时。再如:

k,i可爱[形]

(引导句)这个孩子真~,大家都喜欢他。

(解说句)这个孩子真让人喜欢。

(例证句)这只小狗很~,谁都想要。

她的小女儿一见人就笑,~极了。

这个杯子样子很~,我很喜欢。

她长得漂亮,性格又好,是个~的姑娘。

她的眼睛长得非常~。

通过查阅目标词项“可爱”,不仅知其音、形、义(“让人喜欢”),而且获得了具体的搭配信息:形容词“可爱”常与程度副词“真、很、非常、极”等组合;可作谓语(句)、定语(句)、补语(句);可以前加状语(句)、后带补语(句);语义上可以修饰人、动物,亦可为事物。这些都为学习者最终用“可爱”造出自己想要的句子提供了可能性。

3示例丰富,方便教学

“徐本”是按照“规范、常用、内容健康、完整度充足、无文化因素干扰”五个标准辑入例句的,所设示例力求在用法上、规范上、话语上都具示范性,加之量大,学习者通过模仿练习这些例句,能够在把握词义的同时学会运用。不仅如此,丰富的示例也方便了教学者。比如,在词汇教学中,常常需要有一群句子来显化某一词语出现的语境,而“徐本”中的范句正可以充实我们备课的资料,省却一些临时搜罗的麻烦。如:

yu又1[副]

(引导句)他有一辆车,最近~买了一辆车。(第二辆车已买了)

(解说句)他现在有两辆车了。

(例证句)大卫昨天来过一次,今天~来了。(今天已来过)

晴了两天,~开始下雨了。(现在雨已经下了)

这些话他说了一遍~一遍。(已说了很多遍)

他喝了一杯~一杯,一会儿就醉了。(已喝了很多杯)

zi再1[副]

(引导句)我刚打了一个电话,还想~打一个。(后一个电话还没打)

(解说句)我想打另一个电话。

(例证句)这件事还没做完,还得~花两天时间。(两天时间还没花)

我没听清楚你的话,请~说一遍。(第二遍还没说)

我到银行的时候,银行已经关门了,我只好明天~去。(第二次去银行的行动还未实现)

“又”和“再”两个副词,外国学生常常搞不清楚,屡屡混用。如果将以上两组句子进行对比,就能使学生比较容易地领悟到:“又”和“再”的最大区别是前者用于“已然”的行为,而后者则用于“未然”的。用现成的实例说明问题比抽象的解说效果要好得多。

4词目排列以音序为主,各词目以音带形,既方便检索,又符合读者认知习惯

“徐本”按词目首字的汉语拼音顺序排列(也就是按国际通行的拉丁字母顺序排列,如前例),读者们查找起来十分省事。如遇知道字形不知字音的,还可根据正文前面的“词目笔画索引”查到目标词目。每个词目先出现拼音,后出现字形,这和国际读者学习汉字词汇的认知习惯比较吻合。

5各词条全部内容均标注汉语拼音,扫除了汉字带来的某些障碍,使学习者在读和说中更顺利地接受词目的内容

表意体系的汉字数量庞大,难读难认;汉字书写的汉语不按词分写;汉字形式相同的词句有时读音不同,意义也就不一样……凡此种种都会造成阅读困难。有了拼音,读者可以跨越生词、断句、语音歧义等障碍,更顺畅地阅读,更易于理解和接受词目的内容。

6词目采用简体汉字,但同时列有繁体字形,方便了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读者群

中国大陆地区使用的是经过简化的汉字,考虑到别的使用或部分使用汉字的国家或地区的实际情况,“徐本”在有繁体字形的词目旁边列出了繁体汉字,如:请问(請問)、医院(醫院)、传统(傳統)、生动(生動),贴心关照特定的读者群。

7词典的“说明”部分使用了中、英、日、韩四种文字,尽可能方便更多的国际读者

词典的“说明”,就好像任何一种产品的说明书,读懂了它,才能正确、有效地使用产品,从而充分发挥产品的功效。“徐本”刊印多种文字的“说明”,是与锁定国际读者的初衷相一致的。

“徐本”作为一部单语外向型学习词典,它一反同类词典对“释义”和“示例”的处理方法,基本上不下定义(说明用法的只占2%,用图示的占35%),极少对译(英译只占95%),而是通过大量的示例(用完整句释义的占到了85%)让读者去领会和归纳有关词目的语义和用法,引领学习者迈向活用汉语的目标。

鉴于锁定的读者群主要为汉语非母语的学习对象,“徐本”的编撰围绕着学习词典的功能,采取了一系列务实有效的处理方式(如前所述),使这部词典得以更好地服务于它的使用对象。

“徐本”的编写“在国内外都是一个创举”胡明扬当代汉语学习词典(初级本)序一,徐玉敏主编当代汉语学习词典(初级本),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年。,其贯穿始终的创新意识和体现出来的实用价值,值得称赏!当然,既是创新之作,也难免会存在一些有待完善之处。笔者不揣冒昧,拣出些许瑕疵,供编撰、研究者们参考。

(一)正文所用词语有些超出所收词条范围

“徐本”的“说明”部分第六条说“词典全文所用词语限制在本词典所收词条范围之内”。可是有些词却超出了这个范围(例未尽举)。如:

页码词目超范围词语

78叉钩儿

102尺子刻度

205动不动埋怨

218对6光圈儿

251放6稠

264扶1搀

757善于小号(乐器名)

927吸收1海绵

在初级词典中起注释作用的句子里倘若出现超出收词范围的词语,极可能造成理解障碍,应尽量避免。

(二)词目排序失误

“徐本”的“词目笔画索引”部分是按中国国家法定标准规定的汉字笔画和笔顺的顺序排列的:笔画数不同的,按多少排列,笔画少的排在前面。笔画数相同的,按起笔的“横竖撇点折”分先后;第一笔相同的,以第二笔决定先后,依次类推。但是,我们还是发现了一些错误。

1笔画数排序有误(例未尽举)

页码错误顺序正确顺序

16不幸(8画)不但(7画)

不但(7画)不住(7画)

不住(7画)不幸(8画)

22先后(6画)先生(5画)

先生(5画)先后(6画)

23自觉(9画)自学(8画)

自学(8画)自觉(9画)

2笔顺排序有误(例未尽举)

页码错误顺序正确顺序

15大后天撇撇……大伙儿

大会撇捺(归点笔)……大后天

大衣点横……大会

大米点撇……大多数

大伙儿撇竖……大衣

大多数撇折……大米

16开课点折竖……开朗

开朗点折横……开课

17毛病点提(归横笔)点……毛笔

毛笔撇横点……毛病

错误的排序影响了词典的规范性。

(三)解说、例证失当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用高级别词语和语法项目解释低级别词语(例未尽举)

“徐本”的“说明”指出:词典共有4337个条目,“主要收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甲、乙级词”,而正文中却不难发现超乙级词语、超初级语法项目。如:肯定1发抖活跃1和方便2背2中分别出现了“给予”“哆嗦”“气氛”和“照顾不过来”(“动补”结构)“背不下来”(“动补”结构),前三个词语为大纲中的丙级词,后者的“过来”“下来”是合成趋向动词作补语的引申用法,属于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长期进修)框定的中级语法项目,它们作为释义主体的示例用词和语法项目,难度显然偏高,不利于理解被释目标词语,有违作者“初级本”的编写原则。

2例句排序不甚合理(例未尽举)

参观[动]

(引导句)他们去博物馆~了一天。(“动补”)

(例证句)这里风景很美,我~过很多次了。(“动补”)

这个工厂很有名气,每天都有人来~学习。(“动动”)

这次出国,我们一共~了五个城市。(“动宾”)

欢迎大家来这里~。(谓语)

鼓励1[动]

encourage

(例证句)对孩子,最好是少批评,多~。(“状动”)

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他总是笑着~大家“加油!”(“动宾”)

我们可以~他们去试一试。(“动宾”)

明天再找他谈谈,~~他。(“动宾”)

对他们的进步,应当~。(“状动”)

“参观”是个及物动词,从语感判断似乎“动宾”是其最基本的结构,然而句“动补”结构却放在优先位置,“动宾”反而很靠后。“鼓励”也是及物动词,可排序最前的是“状动”,句才是“动宾”,最后又是“状动”,与第一句同构,让人感觉比较随意,无规律可循。

按理,初级本学习词典的配例应体现最基本的语法搭配关系(虽然不一定求全),在遇到同为基本句的几种构式时,依据其出现频度的高低进行有序排列较为适宜。语法搭配的频度从何而知?恐怕要借助语料库了,因为语料库是真实语言文字的集合,其真实性更贴近使用者的需要靳光瑾基于语料库的数字化辞书编纂平台研制与应用,郑定欧主编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一),香港:香港城市大学,2005年。,也使词典编撰更加科学。

3解说不够周全(例未尽举)

按2[动]

(引导句)我用手~了一下儿开关,电灯亮了。

(解说句)我用手打开电灯的开关。

(例证句)有人在~门铃,快去开门吧。

墙太硬了,怎么用力也不能把图钉~进墙里去。

她用手~住头发,不让风吹乱。

电脑的开关坏了,~不下去。

根据解说,“打开”只适用于句的“按”,但不适用于句,因为可以“打开开关”,而不能说“打开门铃”、“把图钉打开进墙里去”、“用手打开住头发”、“(开关)打开不下去”。最好解释为“(用手)压”。

别1[动]

(引导句)她头上~着一朵花儿,看起来很漂亮。

(解说句)她头发中间插着一朵花儿。

(例证句)把这三张纸~在一起,就不容易丢了。

大学生们胸前~着校徽,闪闪发亮。

新郎的西服上~着一朵红花。

按照解说“别”就是“插”,句应该可以说成“新郎的西服上插着一朵红花”。可是,“插着一朵红花”和“别着一朵红花”是不同的,后者要借助于别针等小工具。句也不能说成“把这三张纸插在一起”、“胸前插着校徽”。动词“别”的意思是“常常借助于小工具(别针、回形针、大头针等)把一样东西固定在另一物体上”。事实上,引导句的“头上别着一朵花儿”精确的理解应为“用发卡之类的东西将花固定在头发上”,因此,可否把解说句换成诸如“她想办法(比如用小工具)把一朵花儿放在头发上,不让它掉下来”之类的表述?

4表达不合语用习惯(例未尽举)

例1:岁数[名]

(例证句之一)“这么小的~就上大学了,真了不起。”

例2:不平1[形]

(例证句)他的做法明显~,大家都有意见。

我们公开选举,就是为了消除~。

这样处理问题,显然非常~。

这样做我觉得非常公正,没什么~。

例3:闭[动]

(例证句之一)“他高兴得~不上嘴。”

例4:食物[名]

(引导句)“我中午没吃饭,现在得马上找点儿~来吃。”

以上句子听感上就比较别扭。按照汉语普通话的语用习惯,例1“岁数”应当改成“年纪”或“年龄”,因为“岁数”一般用于年纪大的人。例2例证句中的“不平”,通常都说成“不公”,只有在下面的表述中才用“不平”:“愤愤不平”“心中不平”“打抱不平”“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等。例3一般用“高兴得合不上嘴或合不拢嘴”,肯定形式才用“闭着嘴”,不说“合着嘴”或“合上嘴”。例4口语一定是说“找点儿东西来吃”,而不用“食物”这么个又大又文气的词儿。

这样的例句之所以显得不够自然,可能与编者自造有关。也难怪,“由于国内条件的限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可以使用的适合词典编纂用的大型语料库,所以不得不有所变通”胡明扬当代汉语学习词典(初级本)序一,徐玉敏主编当代汉语学习词典(初级本),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年。。国内现有的学习词典也“大多没有明确选择配例的原则,多依靠作者经验自造句子”李禄兴单语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的设例,郑定欧、李禄兴、蔡永强主编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有时会造成选例的偏差。不过,自造并非一无是处,有学者认为,编写学习词典用造句的方法有两个显著的优点:一是例证的结构可按编者的意图来设计(如需要被动句就造个被动句);二是容易控制句子长度和用词,比某些摘自语料库的例证要简洁易懂,节省篇幅李禄兴单语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的设例,郑定欧、李禄兴、蔡永强主编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甚至有研究者“主张学习词典的例证句由编纂者自造。编者可以根据读者需要、有意识地提供某些语义语法信息”张伟、杜健编纂汉语学习词典的几点理论思考,辞书研究,1999年第5期。。笔者认为,绝对依赖语料库或完全凭编者经验和语感来配例都是不可取的,因为各种方法皆有缺陷。不妨采用以一种方法为主,兼取其他方法之长的处理方式,为学习者提供生活中可能出现、可能使用的句子。

总之,学习词典尤其是以初级学习者为对象的学习词典,要能提供可“学习”的真实、自然的例句即语义明确、符合语法的常规搭配规则和语用习惯的句子,这才是重点,因为“无论怎样好的注释,总不如举例来得明白”王力理想的字典,龙虫并雕斋文集(1),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5解说缺失

啦2[助]的引导句后面没有解说句,前面也没有对其“表示列举”这一用法的简要说明。

6例证与词目不符

吧2[助]引导句、解说句和三个例证句都说明“吧”是表示建议的,只有一个例证句“我很想看你这本书,借给我~”其实并不表建议,而是请求的语气,不应归入吧2。

吧1吧2分别是表揣测、建议语气的,而语言事实中大量存在的表示请求的“吧”,词典却没有单独立目。因此,能否在“吧”家族中增添一个新成员吧3呢?

(四)错别字(例未尽举)

例1:对3“她的脸对着墙,我看不清他的模样。”(应统一为“她”或“他”)

例2:分别2“这三只球队分别进行了比赛。”(“只”应作“支”)

例3:韵母表说明(1)“知、蚩、诗、日、资、雌、思”等七个间节的韵母用i,即:知、蚩、诗、日、资、雌、思等字拼作zhi、chi、shi、ri、zi、ci、si。(“间节”应作“音节”)

(五)语序错乱

例1:丑“电影里的那个很丑的脸男人是个好人。”

(应为:“电影里的那个脸很丑的男人是个好人。”)

例2:西瓜“他很会挑西瓜,买的西瓜个儿甜个儿。”

(应为:“他很会挑西瓜,买的西瓜个儿个儿甜。”)

(六)词性标注有误

1未标词性(例未尽举)

chjng吃惊kosh考试2xzo洗澡

它们的拼音都是两个音节分写的,就是说被处理成两个词,因而也就没有标明词性。但是,它们实实在在都分别是一个词,虽然是离合词,可以拆开使用,如“吃了一惊”、“考完试”、“洗个热水澡”。当拆开使用时,当然是按词组处理,可未拆开时,应该视作一个词。

2标错词性

例1:大型[名]

应标作[形],它属于形容词的一个小类,有学者称其为“非谓形容词”,也有的将它单列一类谓之“区别词”,其主要语法功能是作定语,像示例中的“大型汽车”、“大型设备”、“大型企业”、“大型的音乐会”和“大型的体育比赛”。

例2:近视[名]

标作[形]恐怕更合适,因为从前后的引导句和例证句中所出现的语法组合可以判定,这里的“近视”具备了形容词的语法特征。不妨将另一形容词如“激动”与之作一类比:

“很近视”“不近视”“越来越近视”“近视的大学生”“她眼睛近视”

“很激动”“不激动”“越来越激动”“激动的大学生”“她情绪激动”

(七)异形词并存

“徐本”里出现了音同、义同而形体不同的字词,未能统一。

例1:别2“你就在商店里待着,不要到其他的地方去。”

部分“我在巴黎待的时间不长,只去了一个地方。”

待“天气不好,我们就待在家里吧。”

呆2“他在中国呆过几年,会说汉语。”

不过“我去过纽约,不过只呆了两天。”

大多数“她下班后大多数时间都呆在家里,很少出去玩儿。”

例2:贡献2“我愿意为大家做出更多的贡献。”

“我们看到的是我们的前辈作出的贡献。”

只有2“只有调查研究才能做出正确的结论。”

“调查研究是作出正确结论的惟一条件。”

例1“待di”表示“停留”的意思,“呆”也有此义,二者通用。例2“做”和“作”在“从事某种活动”的意义上,也可通用。由中国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发布、2002年3月31日开始试行的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并未收入这两组词,当然也就没有取舍。不过,作为国际读者学习汉语的工具书,还是统一书写形式比较好,否则,徒然增加学习者的负担。比如,由“待di”条目承担“停留”义,“呆2”条目去承担“迟钝、不灵敏、表情死板”之类的意义。

(八)拼音失误

1拼音与汉字不一致(例未尽举)

例1:第713页情景“我想起了我们在一起工作时的情景,很愉快的。”

(此处拼音遗漏)

例2:第1167页走1“我一周岁那天就会自己迈步向前进了。”

(此处拼音遗漏)

例3:第688689页其中“这本书有四百多页,我读了其中的三百页。”

(此处拼音添加为“三百多页”)

例4:第721页全2“全社会的人都很关心老年人问题。”

(此处拼音添加为“老年人的问题”)

例5:第311页巩固2“我要通过复习,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争取更大的胜利。”

(此处拼音改变为“所学的知识”)

例6:第604页满意“经理认为职员们工作得很好。”

(此处拼音改变为“的工作很好”)

2拼音不合拼写规则(例未尽举)

用汉语拼音拼写汉语,应以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61591996)作为依据。

例1:第718页区“北京市城里分成八个区。”

(大小写有误;分合不当,Bijngsh应作BijngSh)

例2:第499页具体“这本书里说明了一些中国菜的做法。”

(大小写有误,zhngguci应作Zhngguci)

例3:第292页割“为了不让公园里的草长得太高,需要每个月用机器把草弄短一些。”

(大小写有误,Gngyun应作gngyun)

例4:第658页欧元“我想去法国旅行一个星期,大概要花多少欧元?”

(大小写有误,Xngq应作xngq)

例5:第713页情况“我对这里的情况不太熟悉。”

(大小写有误,w应作W)

例6:第311页巩固2“我们要进一/步巩固两国的友好关系。”

(注:“/”表音节分开,以下同。分合不当,应作“要/进/一/步”)

例7:第328页管3“我上学的学费都是父母管。”

(分合不当,应作“的/学费”)

例8:第317页骨头“吃鱼的时候小心鱼的骨头。”

(分合不当,应作“鱼/的”)

3相同或同类语词拼音形式不一致(例较多,未尽举)

例1:第336页国“每年的三/月八日是全世界各国劳动妇女的节日。”

(“三月”分写,“三”开头字母小写。)

第406页几1“你的生日是五月十几号?”

(“五月”却是连写,“五”开头字母大写。)

第336页国际“五月一日是国际劳动节。”

(“五月”连写)

例2:第762页上级“这件事还得请示一下儿上级。”

第762页上面4“我们向上面请示一/下儿吧。”

例3:第33页本[量]“用于书、杂志等。”

第215页队2[量]“用/于排成队的人或动物。”

例4:第598页落后“这是一套落后的生产设备,别的工厂早就不用了。”

第362页红旗“你们先去拿红旗,然后再拿别/的东西。”

例5:第748页如今“去年他还没有女朋友,如今他已经结婚了。”

“现在他已经结/婚了。”

例6:第712页清2“我说话你们听得清吗?”

第706页巧2“安娜是个巧嘴,可会说/话呢。”

例7:第784页诗“我会背好多李白的诗。”

第875页统治“这个地方被外国人统治了好多年。”

第780页生活“我俩一起生活了好/多年。”

例8:第961页橡皮“这块橡皮很好用。”

削“这小刀儿真好/用。”

例9:第531页空间“箱子里只放了几本书,还有不少空间。”

第594页旅馆“来这里旅游的人很多,因此旅馆不少。”

第614页美元“他在美国工作过几年,家里有不/少美元。”

例10:第1079页在4“他早上一般在七点左右起床。”

第1071页愿意“我不愿意每天那么早起/床。”

例11:第396页机会“他住在外国,我跟他见面的机会不多。”

第393页或者“下一次见/面,或者你来我家,或者我去你家都行。”

例12:第969页笑2“我的汉语说得不好,请不要笑我。”

笑话“不要因为他学不好外语就看不起他。”

笑话“他学不好外语,不/要笑话他,要帮助他。”

例13:第594页路上2“今天晚上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大雨。”

第602页埋“大/雪把小狗儿埋住了。”

(气象学上有关于“大雨”“大雪”的定义。)

例14:第888页吞“这条大/鱼吞了许多小鱼儿。”

例15:第827页送2“你不用给我书/钱。”

第830页算1“饭钱已经算清了。”

例16:第838页塔“那/座塔很高。”

“这座塔是白色的。”

例17:第981页形成“这个小岛是经过多/年形成的。”

第980页形成“多年来,他已经形成了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例18:第518页靠1“他正在靠着一棵大/树休息。”

第513页砍“这些树都死了,砍掉以后种小树吧。”

例19:第783页失去“我们一定不/能失去信心,我们一定要努力。”

第768页少1“你喝酒的量不能多。”

例20:第863页贴2“工人们贴着新/修的马路种了一排小树。”

第829页宿舍“我们大学新建了两栋学生宿舍。”

例21:第663页派“你来派派这些人,谁买菜,谁做/饭”。

第460页节约1“你要是自己做饭,能节约很多钱。”

例22:第436页将1“他决定将在下个月回/国。”

将要“她在中国的学习结束了,将要回国。”

例23:第820页顺便“你下班经过菜市场时,顺便买些菜回/家。”

第822页说1“我跟他说了一会儿话就回家了。”

例24:第447页叫6“我的自行车叫他骑走了。”

“他骑/走了我的自行车。”

例25:第672页疲劳“他觉得疲劳不算什么,把工作做好才是最重要的。”

第667页配合“我们几个人配合过多次了,一定能做/好。”

例26:第804页熟1“西红柿长红了就熟了。”

熟1“果园里的苹果再过一个月就长/成了,能吃了。”

例27:第977页信封“他把信放在专门放信的纸袋里,写上姓名、地址,贴上邮票寄走了。”

第982页形状“他把那个形状很奇怪的小盒子拿/走了。”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