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爱国教育 >感动中国的杰出人物 > 第七章 抗非典白衣天使——李晓红
第七章 抗非典白衣天使——李晓红
作者:刘加临   |  字数:5405  |  更新时间:2015-03-31 16:25:20  |  分类:

爱国教育

从事了两样最危险的职业

李晓红

李晓红,1974年生于河北省承德市。她自小热心做好事,上初中时,她坚持3年带同学义务打扫省军区礼堂,周末组织同学去擦洗公共汽车、交通岗亭,到孤寡老人家打扫卫生;上大学时,由于她家离图书馆近,5年中她义务为同学借书还书。

小时候的李晓红爱吃冰棍儿,那时候一个冰棍儿5分钱。夏天时爸爸隔三岔五就会给她5分钱让她去买冰棍儿,可是她把爸爸给的买冰棍儿的钱全都用去看连环画了。开始爸爸也没在意,后来发现晓红每次下楼买冰棍儿都会耽搁很久。有一次,给了晓红钱后爸爸悄悄跟着下楼才发现晓红是用买冰棍儿的钱去看连环画了。晓红走的那天,爸爸妈妈连夜赶到了北京,只想看女儿最后一眼;可由于是“非典”,最后一眼也没能看上。回到石家庄后老两口买了好多冰棍儿放在女儿的遗像前,老泪纵横。

1992年高考时,李晓红报考了河北医科大学。爸爸问:“晓红,这决定着你未来的人生,你想明白了吗?”

李晓红对爸爸说:“爸爸,我想明白了,‘白衣天使’是上帝派到人间来抢救人的生命的,是很光荣很有意义的职业。”“想明白就好。”爸爸满意地点点头。李晓红一直是个有主见的孩子,爸爸对她向来很放心。

李晓红如愿被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录取。在大学里她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学习上。她知道医生是与人的生命打交道的,当一名名副其实的医生必须要有扎实的功底。

1997年,李晓红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因为各方面表现优异,被武警北京总队医院看中。

对此,李晓红与爸爸之间有过一段对话。爸爸问爱女:“晓红,这世界上有两个职业最危险,一个是医生,一个是军人。你有思想准备吗?”李晓红说:“爸爸,您也是军人,从军的理由我就不说了,我愿意到部队锻炼自己。这辈子既能从事救死扶伤的职业,又能做一名军人,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呀!”

1997年12月,李晓红入伍到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内二科工作,把解除病人的痛苦当成是自己最大的幸福。从此,李晓红成为一名军人医生——爸爸认为的两样最危险的职业。入伍6年荣立三等功一次,被评为学雷锋标兵,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我最大的幸福

李晓红的入党申请书里有这样一段话:“尽全力解除病人的痛苦,是我最大的幸福。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非常骄傲我是一名白衣天使,我愿将所有的热情投入到抢救他人生命的神圣职业中。我将努力做到‘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李晓红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心里始终装着病人,把解除病人的痛苦看成是自己最大的幸福。

1999年的一天,李晓红曾为救治一名生命垂危的新战士,在病房守护了七天七夜,直到战士脱离了危险。

2000年的一天,76岁的陈振忠老人突然脑梗、心梗、肺梗和肝硬化并发,十分危险。李晓红跟随救护车组织抢救。在到医院途中,她一直紧紧抓着老人的手,不停地呼喊:“大叔!大叔,您要坚持住!”两个多小时的生死路,晓红的呼唤一直没有停止,老人终于醒了过来。

2001年的一天,河北农民户传宝因急性心梗,心脏骤停7次,李晓红凭借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医术,使户传宝转危为安。考虑到户传宝家在农村,生活困难,李晓红建议他提前出院,并为他开齐了回家后要吃的药。

2003年的一天,80多岁的高大妈被紧急送到了医院,当时她全身冰冷,血压只有50/30mmHg。李晓红及时为她诊治、用药。那晚,她发现高大妈的脚很凉,就坐在床边给高大妈搓脚。大妈过意不去,她却笑着说:“大妈,您就把我当成您的闺女,好吗?”那天晚上,李晓红给高大妈搓了两个多小时的脚,直到高大妈的血压有所好转。高大妈感动地说:“我的亲闺女也不一定能做到啊!”

李晓红办公桌的抽屉里有一本患者通讯录,她会不时给出院的病人打打电话,询问康复情况。她会为每一位出院的患者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他们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找她。

“看到病人入院时的痛苦变成了出院时的快乐,我体验到了一种真正的幸福。”这是她常说的一句话。

业务过硬的年轻医生

救死扶伤需要扎实的业务功底,李晓红是个业务过硬的年轻医生。

那是李晓红刚到医院轮转到妇产科的一天。一个妇女要做摘除子宫肌瘤的手术,术前需要做一份病历。一张手术图李晓红画了4遍,用了两个多小时,直至标注清晰、形象为止。协和医院一位著名的妇产专家来医院会诊看到了李晓红做的病历,惊喜地问妇产科主任:“这份病历是谁做的?”妇产科主任得意地说:“是我们医院一个轮转的见习生。”专家满意地笑了:“你还不马上把她要过来,瞧这悟性和认真劲,将来一定是个好医生。”

2001年,李晓红被选送到阜外心血管医院进修。有一天她发现一位患者被当作心梗收治。根据经验和患者的症状,李晓红向诊治的医生提出:我觉得这位病人不像心梗,有可能是胰腺炎。她建议让病人查血尿蛋白酶。检验结果:胰腺炎。心血管疾病专家方丕华得知此事后十分赞赏李晓红的才学和胆识。他希望李晓红报考自己的研究生。李晓红离世前将近一年的时间都一直在积极地备考研究生。

李晓红热爱自己的职业,患者赠给她的5面锦旗、20多封感谢信成为她良好医德、医术的最好见证。从军6年的时间里,她在武警部队组织的全国医疗技能大比武中,两次夺得第一名;在各类医学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篇,3篇在全国心血管学术会议上推广研讨;在全院同年入伍的大学生中第一个入党、第一个荣立三等功;她被评为学雷锋标兵,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2002年在全院组织的职称考试中,她以两轮第一名的成绩成为内二科最年轻的主治医师。

放弃休假,染上非典

2003年3月25日,李晓红所在科室接诊了一名从急诊转来的患者,疑似“非典”,科里决定26日对患者集体会诊。科主任对李晓红说:“晓红,你最近一段时间身体不好,明天就不要参加会诊了。”这之前医院已经批准李晓红从3月24日开始休假。可是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使她做出了放弃休假的决定。

回家后,李晓红对同在一家医院工作的丈夫刘会昭说:“会昭,我们科收治了一位地方病人,临床表现很像是‘非典’,还没有最后确诊。你在医务处工作,信息来源多,再帮我查些资料好吗?”“查资料没问题,我在网上看到过这种病例的报道,是一种很可怕的传染病,最好的办法是回避。”丈夫为妻子担心。“回避?是回避病人还是回避工作?我们是部队医院,我是科里的主治医生,怎么去回避?”“既然无法回避,就要格外小心,保护好自己。”丈夫不无忧虑地叮嘱道。“放心吧,我是医生,会照顾好自己的。”李晓红对关爱自己的丈夫笑了笑。

26日会诊时,李晓红出现在会诊的医生中。会诊的结果是疑似“非典”但还不能确定。“我看过这方面的资料,比你们有思想准备,这个疑似‘非典’的病人我来治。”李晓红拿起听诊器和血压表,开始为患者查口腔、听肺音、量血压、查看舌苔。

在进行病例分析时,她又拿出从网上下载的有关“非典”的资料和国家推荐的临床诊断标准说:“这是我从网上下载的有关‘非典’的资料和国家推荐的临床诊断标准,看看对大家有没有启发。”早就关注“非典”疫情的李晓红提出对这名患者进行消毒隔离,并建议“营养支持、预防感染、激素早期介入”的治疗方案,得到全科同志的认同。

27日中午,这名患者被确诊患有“非典”。

接下来的几天,李晓红依然像往常一样走向自己的岗位,微笑着走进每一间病房,走向她的每一位病人,她一一交代护士:“何申,肺部感染很重,要提前使用抗菌素;李涵,心功能不全,要随时查视……”对那位“非典”病人,她更是关怀备至。她冒着被感染的危险,与科里医务人员一起分析病情,收集治疗“非典”的资料,讨论治疗方案,采取救治措施,并亲自为那位“非典”病人体检、诊治。最忙的时候一整天都顾不上喝一口水。她怎么能不知道“非典”这一病魔的厉害!但是医生的责任让她顾不了许多。

尽管科里采取了防护措施,但不幸的事还是发生了,3月30日,过度疲劳的李晓红被“非典”病毒感染,科里其他同志也出现了“非典”症状。医院采取紧急措施,对他们隔离观察。

医院出现“非典”疫情,在医务处工作的刘会昭一下子忙碌起来。尽管心里惦念着妻子,但也只能每天忙里偷闲去看上一眼。李晓红强打精神对丈夫说:“会昭,你工作忙,不必每天来看我,工作要紧。”

拿我做试验

习惯了照顾别人、为别人着想的李晓红,即使在身患重病时,心中依然考虑的是别人。

4月1日,医院经过多方协调,争取到4个转往309医院的指标,那是全军最权威的治疗传染疾病的医院。转到309医院治疗,就意味着生的希望。院领导在确定转院人员名单时最先考虑了李晓红。李晓红却谢绝了领导的好意:“我年轻,抵抗力强,应该先转年纪大、病情重的同志!”

高烧不退,咳嗽不止,李晓红的病情在一天天加剧。身边的医护人员每天来打针、送药、量体温。处理完病情后,他们总想在李晓红身边多待一会儿,和她聊一聊,给她点儿精神上的安慰。

“你们赶快走吧,尽量少和我接触,你们绝不能再染上‘非典’了!你们放心,我能挺得住。”李晓红每次都这样催促着战友尽快地离开。

从医生成了病人,对于李晓红来说,这个角色转换是她始料不及的。角色变了,可医生的职责没有变。她特意叮嘱值班医生:“你们要给我保密,不要让我的病人知道我得了‘非典’,他们大多是年老体弱的心血管病人,不能受刺激。”躺在病床上她还在写医嘱:4床病人要重点观察,5床病人要做CT检查……她对接班的医生要有个交代。

4月4日,医院领导宣布第二批5个转院名额的第一个名字又是李晓红,而她再一次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别人。4月5日,在京郊某隔离点的李晓红再次推让了转院指标。4月6日中午,她的病情越加严重,连说话都十分困难,说一句话都要喘好一阵儿。下午,第四批转院指标一到,医院领导强行把李晓红转到了解放军302医院。然而,李晓红的病情依然不见好转。

作为医生的李晓红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始终没有退缩、没有畏惧,而是忘我地与病魔做斗争。她认真记录自己的病历,留下了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每当医生查房,她都尽可能把自己的临床症状、用药反应等体验讲给医生听,与医生一起分析病情。她不止一次地对医生说:“如需要试验,就拿我做试验吧!我是医生,我不怕。我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换取更多人的生命!”

为她诊治的医生一次又一次地被感动了。

记下临终感受,用作医学参考

李晓红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不久,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领导通知刘会昭陪床,并对李晓红采取紧急抢救措施——上呼吸机。

戴上呼吸面罩的李晓红不能说话,她示意丈夫拿纸笔给她,她写下了这样的话:“抗击‘非典’,这是一场特殊的战争,我们都是军人,都是医生,是军人就要冲锋陷阵,是医生就要战斗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我倒下了,可你不能因为我而离开一线。咱们医院里眼下人手正紧,我已经躺下了,你应该回到你的岗位上去!”

看着妻子用颤抖的手写下的叮嘱,刘会昭还能说什么呢?他含着眼泪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了生命垂危的妻子,回到了抗击“非典”的一线。

接下来的日子,李晓红和丈夫用手机短信交流。她惦念着自己的战友:“会昭,疫情是否得到了控制?科里被感染的其他人病情如何?”

李晓红强撑着虚弱的身体在纸上写道:“我不能讲话了,但我要用笔记下自己对病情的感受,为救治‘非典’患者做参考。”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她以惊人的毅力艰难地写下了自己关于病情的体验和分析,累计千余字。

我有为之献身的思想准备

4月15日一大早,刘会昭去看妻子。李晓红拿出手机,发了一条短信:“老公,你别走,陪我聊聊好吗?”“好,我不走,留下来陪你。”刘会昭接过李晓红的手机写道。自从李晓红生病以来,还没提出过这样的要求,刘会昭突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晓红,你一定要挺住,只要不失去信心,前面就有希望。”他鼓励妻子。他俩在同一部手机上交流着,“人生会有来世吗?来世我们再做一次夫妻。”“我们不谈这个话题好吗?让我们拿出最大的勇气,一起勇敢地面对这一切。”

“当命运遭遇考验时,我更加意识到你的存在,以后无论发生什么变故,贫困或者富有,我都知道什么对我最重要。”“晓红,你一向很坚强,战胜‘非典’,首先要战胜自我,克服惧怕心理。”“我从事的是我选择的事业,我有为之献身的思想准备,有我心爱的人在我身边,我不害怕。”“我们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你还有那么多的理想和愿望没有实现,过去,家务你干得多我干得少,以后我多干你少干。”“好啊,出院后我生个孩子,你照顾我们娘儿俩。还有,这么多年,你从来没带我出去过,我想假期里到云南、贵州去旅游,还有……”突然,手机掉在了地上,手机记下了那一刻:4月16日凌晨3点30分。

李晓红

29岁的李晓红倒下了,倒在了人类抗击非典的征途上!强忍失去妻子的悲痛,李晓红的丈夫流着泪水告诉记者:“我妻在九泉之下是无悔的,她是为追寻人类的进步倒下的,她是为了救治他人而去的……”

2003年5月1日,李晓红被中组部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被武警北京总队追记一等功,并被批准为革命烈士。人事部、卫生部和总政治部追授她“白求恩奖章”,团中央追授她“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2003年5月7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档案局主办,团中央信息办、国家档案局办公室和中青网共同承办的网上“李晓红纪念馆”正式开通。短短一个月,访问量达到20多万人次,献花留言达3000多条。网友们深情地表达了对李晓红的崇高敬意。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