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爱国教育 >民族的脊梁——劳动模范 > 第七章 走在时间前面的人——王崇伦
第七章 走在时间前面的人——王崇伦
作者:刘加临   |  字数:9008  |  更新时间:2015-03-31 16:09:12  |  分类:

爱国教育

简述

王崇伦

王崇伦(1927—2002),辽宁省辽阳县人,鞍钢机械总厂青年刨工。1949年8月参加工作,1951年1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研制成功“万能工具胎”,提高工效6倍,一年完成了4年零1个月的工时,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发扬王崇伦的工作精神,提前完成国家计划。他的事迹被编入小学生语文课本,“万能工具胎”的图片被印成邮票。1955年,王崇伦被评为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所在的工具车间被团中央命名为“青年工具车间”。1959年,出席全国“群英会”,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毛泽东称赞王崇伦是“青年的榜样”。曾担任鞍山市总工会副主席、哈尔滨市委副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等职。2002年2月1日病逝于北京。

生平

王崇伦1927年7月2日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县沙河区北头街村一贫苦农民家庭。父亲王殿英靠耕种3亩薄田维持家中六口人半饥半饱的生活。王崇伦从懂事起就带着两个妹妹跟随母亲到铁路边捡煤渣,到村外挖野菜。1937年,身患重病的父亲王殿英因无钱就医离开了这个世界。第二年,哥哥王崇玉在日本工头逼抬重物时活活累死。两年中,为了安葬父亲和哥哥,家中被迫卖掉了仅有的3亩地,生活更加困苦。10岁的王崇伦便成了家中的主要劳力,与母亲和两个妹妹相依为命。

1941年,14岁的崇伦与同窗鲍峰昕一起入鞍山满洲神钢厂学刨工。日本工头对中国工人当牛马一样对待,对徒工更是变本加厉。为了防止学徒学会技术,等到机床开动,就把徒工支走。一次,王崇伦躲在工具箱背后偷看操作要领,不巧被日本工头发现。凶残的日本工头竟将王崇伦的右手按在机台上,然后抄起一把锋利的板锉狠命地锉下去。顿时,王崇伦的右手腕鲜血淋淋……王崇伦忍住疼痛,挣脱出右手,抓起一把螺丝刀要与日本工头拼命。闻声赶来的中国工匠怕王崇伦丢了饭碗,劝阻了他。从此,王崇伦留下了这仇恨的伤疤。王崇伦咽不下这口恶气,于1945年1月离开了满洲神钢厂,经过考工进了鞍山东洋矿机厂当了车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王崇伦和工友们十分高兴,心想总算熬出头了,该有好日子过了。可事实并未能让穷苦百姓如愿。1946年4月,国民党军队占领鞍山,对钢材等物资进行大肆抢掠。一时间,整个鞍山乌烟瘴气。

在这期间,为了养家糊口,王崇伦卖过青菜,到洗煤厂河沟里捞过煤泥,还拉脚运货。1947年秋的一天,王崇伦借了一挂毛驴车运货,半路上遇到土匪抢劫,险些送命。1948年2月19日,鞍山解放。不久,北沙河村与东沙村合并后成立了农会。王崇伦积极参加土改斗争,被选为民兵队队长。

1949年8月,王崇伦经人介绍入鞍钢轧辊厂,重操旧业当刨工,成为解放后鞍钢职工队伍中为数不多的年轻高级技工之一,那年王崇伦22岁。他亲身经历从旧社会奴隶到新社会主人的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怀着强烈的报恩思想忘我劳动,积极向上。3个月后,王崇伦加入了共青团,光荣地成为鞍钢解放后第一批入团的青年职工。那时候,车间里正制作一种叫出油口的零件。这零件,从车床下来,就轮到刨床干。车床多,干活快,刨床少,干活慢。车床一天干好几百个,刨床只能干几十个,出油口的半成品一堆一堆地积压在刨床旁边。

王崇伦去找车间主任说:“出油口到我这里,都给挡住了,怎么办?”

车间主任期待地问:“能不能找个窍门?”

“凭我这几下,我还能找到窍门?”王崇伦嘴里这样说,心里却想试试看。

刨床干出油口,一次只能干一个,他想能不能把卡具改造一下,一次同时能够干几个。

白天,他照常生产,晚上,在家琢磨工具。

有一天夜里,他想找几块砖头垒个卡具的样子做试验,可是哪里也找不到。他就从外面墙上拆了几块。

妈妈看见地上堆着砖就问:“你从哪儿弄来的砖头?”“墙上拆下来的。”“你疯了?”

“我没疯,我在想法改进工具呢。”王崇伦得意地解释。

他的新工具终于成功了。刨床用这个新工具制作出油口,过去一次干1个,现在一次能同时干10个。过去一天能做49个,现在一天能做490个。车床下来的出油口,经过刨床,再也没有出现积压的情况。

因为他把加工出油口的卡具改造成功,厂里表扬了他,他的名字也上了黑板报。

1951年6月24日,由于工作的需要,王崇伦被调到鞍钢机修总厂四机修厂工具车间。机修总厂各种机加设备齐全,王崇伦走进了一个施展自己才华的广阔天地。

1952年,王崇伦所在的工具车间,承担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加工飞机副油箱拉杆的十万火急的特殊任务。王崇伦设计并制造出利用刨床加工拉杆的特殊卡具。比开始用铣床加工提高工效24倍,而且全部达到一级品。这年的秋天,王崇伦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入党后短短一年中,他相继革新成功7种工、卡具,成了一名全厂有名的技术革新闯将。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大规模经济建设全面展开。根据我国工业基础及国民经济恢复情况,中央批示:“要集中全国力量首先恢复和改建鞍山钢铁公司。”建设鞍钢被列为“重中之重”。就在这时,鞍钢矿山生产一线告急:大批凿岩机因缺少备件卡动器,而被迫停止作业。

卡动器是凿岩机的一种零件,凿岩机是矿山上采矿石用的一种风动工具。这工具看起来很平常,但它的作用很大。要是没有这种工具,矿山就不能采矿石;要是没有矿石,载运矿石的火车就要闲起来,铁水奔流的高炉就没有“饭”吃,钢厂就会瘫痪。但是当时这种工具国内不会制造,要从国外进口,哪怕一个零件坏了,也要到国外购买。

“紧急试制卡动器!”厂里做出了决定。

王崇伦所在的工具车间承接了试制卡动器的特殊任务。谁想到,试制刚刚开始,就遇到了“拦路虎”。第一道工序的车床加工只需45分钟就能加工一个,而第二道工序插床加工一个却要两个半小时。全车间只有一台插床,厂长、车间主任都在为插床的低效急得团团转。在这个关键时刻,王崇伦又悄悄地搞起了攻关。那些日子里,他只要一有空,就站在插床跟前,看看插床工作的情形。他在插床上工作过,知道插床之所以能上下插,是那个圆盘起着大作用,他想:“要是能把圆盘搬个家,安在刨床上,刨床就能干起插床的工作来。这样,刨床闲不了,铣床、磨床也就有了工作,那多好呢!”但事实上,这似乎办不到,从来刨床只能躺着干平面的工作,它怎么可能像插床那样立起来工作呢?

王崇伦和工友们

几天以后,试制的卡动器在插床跟前越堆越多了,而他想把圆盘搬家的想法实际上行不通。在这种情形下,善于思考的王崇伦想到只有创造一个工具胎,让刨床也能干插床的工作,而且比插床干得还快,才能解决生产上的困难。由此,他大胆构想用刨床代替插床,制一个圆筒形的工具胎,把插床垂直切削转变成刨床的水平切削。半个月后,双颊凹陷的王崇伦把特殊工具胎的图纸展现在车间领导面前。这个工具胎外壳酷似一台小电动机,由40多个零件组成,工件可以固定在套子中,旋转360,任意选择加工角度。原来插床只能一次加工一个工件,而工件置放在工具胎内,刨床可以成摞切削,十分方便。大家对王崇伦的奇思妙想赞不绝口。

在车间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几天之后,一个长达500毫米,直径200毫米的工具胎安置在王崇伦的刨床上。试车这天,数百人前来观看。当第一批工件加工完毕之时,计时人高声宣布:加工一个卡动器耗时仅45分钟,更让在场人震惊的是,以往加工凿岩机的40多个零件,每加工一种零件都得制作一套专用的卡具,而这一工具胎竟能全部取而代之。经过一番集思广益,王崇伦创造的这一独特工具胎被命名为“万能工具胎”。

王崇伦没有满足于现有的成就,他继续刻苦攻关。加工卡动器的纪录连连取得新突破,由45分钟提高到30分钟,最后提高到19分钟,相当于最初效率的6至7倍。凭着万能工具胎,王崇伦在同时间赛跑中不断创出奇迹。1953年,他完成了4年又17天的工作量,被评为鞍山市工业特等劳动模范,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这年,满载荣誉的他只有26岁。

王崇伦成为了名人。1953年12月23日人民日报刊登了著名作家魏巍写给王崇伦的信,这封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王崇伦事迹对人们的影响。信开头的称谓是“亲爱的年轻的工匠王崇伦同志”。

信中写道:“现在是1953年的12月,正是人们为完成今年的工作计划而紧张奋斗的时候,而您的车床已经热情奔放地带着响亮激越的音节跨进了1956年。是呀,我一点都没有说错,正是祖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第四年的那个1956年!亲爱的同志,当我从街头的广播里听到了您的这个消息,我在那个电线杆挂着的大喇叭下,站了很久、很久。我当时觉得,在我的头顶上,冲过一颗带着响声的、燃着火焰的、赤诚的忠心,工人阶级的忠心!我沉思了。谁听了这个消息,能不引起自己的深思呢?谁能够不联想到他自己,他自己的工作?亲爱的同志,您就像一颗宣布大进攻战役开始的信号弹一样,带着迷人的色彩冲上了天空,它将怎样地吸引着万千忠于祖国的人们,不惜一切地赶上前去呵。”

1953年是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的第一年,又正逢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人们的工作热情十分高涨。因此王崇伦的事迹一经宣传,全国青年工人中就迅速开展了“学习王崇伦、追上王崇伦”的活动。

1954年1月19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题为让更多的青年工人在先进人物的带动下前进的社论;1954年2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发扬王崇伦的工作精神,提前完成国家计划的社论;1954年2月14日,工人日报发表了题为学习王崇伦的先进榜样的社论。同年,1954年4月11日上午,在北京中山公园,团中央专门组织了一次首都4000多名青年工人与王崇伦的见面会。当王崇伦出现在讲台上时,全场掌声四起。王崇伦介绍了他不断地研究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经过。许多青年团员、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一面听报告,一面就用王崇伦的事迹对照检查自己的工作。时任团中央书记的胡耀邦同志,在大会上做了题为人人都可以做一个先进工作者的讲话。他勉励青年工人,只要能“下定决心,打倒困难,想尽办法,虚心学习”,就能由一个普通工人变为先进生产者。他号召青年工人要努力学习王崇伦,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走在时间前面的人,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同年,王崇伦的事迹被编入小学生语文课本,“万能工具胎”的图片被印成邮票。也是在这一年,王崇伦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赴苏联参加了“五一”国际劳动节观礼。

1954年年初,应中华全国总工会的邀请,全国工业战线相继涌现出的一批有影响力的技术革新能手聚会首都北京,座谈讨论如何为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做出更新贡献。王崇伦提出了联名向中华全国总工会建议,在全国开展技术革新运动。他的想法得到了技术革新能手的一致支持。不久,由王崇伦执笔的7人联名建议信送到了全国总工会主席的手中。中华全国总工会对这封具有特殊价值的建议信进行了专题研究,并于同年4月下发了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技术革新运动的决定。此后,一个群众性的技术革新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当年9月,王崇伦光荣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王崇伦所在的工具车间被团中央命王崇伦在指导工作

名为“青年工具车间”。第二年,王崇伦被提任为该车间生产副主任。同年,中国科学院辽宁省分院聘任王崇伦为特别研究员。1956年,王崇伦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1959年年初,王崇伦找到老英雄孟泰并把自己组织全鞍钢能工巧匠开展大规模技术协作活动的设想讲了出来。两位全国劳动模范一拍即合。经过两人的精心筹划,年底,鞍钢拥有了一支以劳动模范、先进人物为骨干的技术协作队伍,人数多达1500人。每逢星期天,王崇伦家门前都停放一排自行车,来自各厂矿的“刀具大王”、“焊接大王”、“吊装大王”相约而来,经过一番切磋交流,不久一场场技术攻坚战便很快打响。王崇伦的家成了能工巧匠交流聚会的“据点”。这个鞍钢技协骨干最热闹的“据点”,一直热闹了近20年,直至王崇伦调离鞍山。

1959年4月,王崇伦当选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同年,王崇伦应邀参加辽宁省机械工业先进技术表演观摩队,先后到沈阳、丹东、本溪三市23个企业进行技术交流。王崇伦利用交流空隙时间为12家企业解决15项技术难题,各单位纷纷致信鞍山市、鞍钢,盛赞王崇伦的高尚精神和高超技艺。1959年,王崇伦出席全国“群英会”,再度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会议期间,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毛主席称赞王崇伦是“青年的榜样”。由于王崇伦的特殊重大贡献,从1954年到1959年,他先后14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60年代初,我国遭受连续3年自然灾害,苏联政府撕毁合同,撤走专家,停止对我国供应大型轧钢机轧辊。鞍钢各轧钢厂面临停产的威胁。在这个生死存亡的时刻,王崇伦与孟泰主动请命,承担组织研制大轧辊的攻关任务。在他俩的领导之下,500多名由干部、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组成的积极分子信心满满地开始了从炼铁、炼钢到铸造形成一条龙跨厂际联合攻关。历时一年之久,先后突破十几项重要技术难题,终于试制成功大型轧辊,填补了我国冶金史上的一项空白。这项重大成果轰动全国冶金战线,被誉为“鞍钢谱写的一曲自力更生的凯歌”。1960年7月17日,王崇伦被破格晋升为工程师。

1962年11月,王崇伦被任命为鞍钢机修总厂北部机修厂副厂长。这一年他领导的鞍钢技协队已拥有15万之众,车、钳、铆、电、焊等各工种齐全,设计、施工、抢修配套成龙。这支队伍凭着高度的主人翁精神和精湛的技艺,先后为鞍钢解决了一大批生产和技术改造中遇到的难题;而且还应邀为鞍山市、辽宁省、东北地区的许多生产厂家排解重大生产难题,为鞍钢赢得了殊荣。

1964年12月,王崇伦当选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文化大革命”期间,王崇伦遭到了造反派的揪斗,被扣上“假劳模”、“大工贼”等莫须有的罪名,惨遭迫害。面对飞来横祸,王崇伦毫不屈服。1969年,他在被关押机修总厂一加工车间劳动的日子里,仍然矢志不移悄悄地进行技术革新,为维系鞍钢正常生产做出了难能可贵的贡献。

1973年年初,王崇伦参加辽宁省先进刀具技术推广队,先后到全省40多个工矿企业推广先进技术。当年,王崇伦作为中国社会知名人士代表团成员访问日本。

1973年6月,王崇伦担任鞍山市总工会副主任。1975年2月,辽南地震后的一天,鞍钢炼铁厂告急。因受地震的影响,该厂一批铁水缶凝铁,造成数座高炉无法出铁,被迫停止工作。紧急情况惊动了各级领导。急难之中,王崇伦受命上阵。他迅速部署双管齐下,一路召集人马,一路收集技术资料。3天3夜过后,第一台氧化残铁机就投入了作业,情况得以解决。

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大地震。按照冶金工业部的指令,鞍钢挑选200多名精兵强将组成抢修分队,并由王崇伦担任指挥。8月22日,24辆满载人员和各种抢修器材的汽车在王崇伦的带领下火速驶向唐山钢铁厂。王崇伦一路上策划了“分片安营扎寨、统一生活保障、就地勘察实情、实施对口包揽、先行解决送电、全力恢复主体生产”的作战方案。历经20天苦战,1号变电所提前10天恢复送电,各抢修现场一片欢腾。在王崇伦的高效的指挥下,鞍钢抢修分队成功地打响了第一炮。当时的抢修工作是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的,高温酷热,无饮用水源,空气中散发着刺鼻的恶臭,周围飞蝇成群,严重污染的环境使大部分队员患了痢疾。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抢修队每天还要连续工作十几小时。王崇伦强忍重度痔疮病痛折磨,一边指挥抢修,一边时时把实施“统一生活保障”挂在心上。他亲自出面求援各方解决供水、购菜的特殊难题,使鞍钢抢修分队人员在80多天里具有难得的基本生活条件,维系了这支队抢修队伍始终如一的旺盛战斗力。

1977年3月,王崇伦担任鞍钢七号高炉改建工程总指挥。这项工程要拆除原有的七号、八号高炉,然后建起容积为2580立方米当时国内最大、技术装备最先进的七号高炉。一接到任命,王崇伦便把行李搬到工地,吃住不离现场。为了发掘参战的职工的聪明才智,他要求各参战单位一律成立领导挂帅的“三结合”攻关组,对本单位承担项目技术难题实行群策群力突破。在工地上,人们时常看到王崇伦手里捏着馒头,嘴里边嚼边与攻关组的同志切蹉破解难题。王崇伦的行动成了一道最有效的动员令,各单位的攻关组很快攻克百余项技术和施工难题。鞍钢设计院工程技术人员采取优化组合设计,苦战了3个月,完成了以往需一年完成的5万张图纸的设计任务。修建部职工成功地将高炉安装主体设备85吨大塔吊整体移位10米,赢得工期1个月……在这次特殊的会战中,王崇伦亲自协调设备供应、后勤服务等单位和部门,使之成为工程服务中配合默契的“一盘棋”。王崇伦还南下上海、北上吉林处理加工订货中的棘手难题,争取173个兄弟企业对鞍钢这项重大改造工程伸出热情的援助之手。胜利终于姗姗而来!1977年12月29日,改建工程胜利竣工后的鞍钢七号高炉流出了第一炉铁水。该项工程达到了高速度、高质量、低消耗、安全无事故,实现了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投产,创造了我国大型高炉建设史上的一个奇迹。

1977年9月至1978年5月,王崇伦在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在学习期间,王崇伦系统地受到了党的基本理论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更加坚实。1978年,王崇伦提任全国总工会副主席,离开了他所眷恋、火热的鞍钢。王崇伦的家在全总干校。那时全国各地尚未有驻京办事机构,王崇伦和他的家人对出差到京的各地人员,凡遇有困难相求的一概热情相助,人们亲切地戏称王崇伦的家是“义务接待站”。

1979年,王崇伦调离鞍钢后曾任哈尔滨市委副书记,主抓农业和财贸工作。王崇伦把陌生的新工作当成学习的好机会,到任之后便连续几十天深入到市内各区、郊区22个乡搞调查,先后走访了240多名干部、工人、营业员、农民和新老劳模的家庭。哈尔滨盛产大豆,可由于诸多原因,当时全市豆腐供应不尽如人意。对此,群众有意见,编了一首民谣:“干豆腐厚,水豆腐薄,排班站队买不着。”王崇伦闻听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决定要解决这一民生问题。王崇伦跑遍了全市7个区29家豆腐坊,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此外,还利用清晨时间,到一家家卖豆腐的门市部了解豆腐的质量、供应到位的时间等。细致的明察与暗访使王崇伦心中有了底数,他找来市食杂公司经理和抓豆腐生产的二商局副局长,经过一番研讨后,决定从解决滞碍加工生产豆腐能力的关键入手;对豆腐坊的现有锅炉普遍进行一次技术改造,然后再依次解决豆腐板材料、汽车运送等问题。针对豆腐质量的问题,王崇伦找来豆腐坊的师傅,研究如何准确判定豆浆度数、如何提高点卤技术、如何控制好豆腐的厚度。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按部就班施行下去后,哈尔滨的豆腐生产以及豆腐的质量都获得了可喜的变化。王崇伦又把十几位富有生产经验的老工人和几位出类拔萃的厂长请到一起开会,特聘他们为自己的豆腐顾问。一年之后,哈尔滨市群众又推出了新的民谣:“干豆腐薄,水豆腐好,随时随地买得到。”

除了解决好豆腐供应问题外,王崇伦还相继解决了冬季鲜菜和鸡蛋供不应求的难题。邓小平同志视察东北时,得知此事后,称赞王崇伦“抓豆腐抓得对,抓得好,我们应该有更多的这样解决市民生计的好干部。”胡耀邦同志称赞王崇伦同志:“既能抓生产,又能抓生活;既能抓黑的,又能抓白的;既能抓硬的,又能抓软的。”

在王崇伦担任哈尔滨市委副书记期间,有这样一件事广为流传。他就职副书记后不住招待所就住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每天一起床立即出去参加晨练。一天当他晨跑在江堤路上,看到一群人在涌动、围着看什么。他紧凑跟前,发现有一位晨练老人躺在地上十分痛苦地呻吟着。王崇伦见状很焦急,便大声向围观群众喊:“快!快!赶快把老人送到附近医院抢救!”可是没有一个人理睬。

王崇伦急坏了,他立即向看热闹的群众说:“我是市委书记王崇伦,请大家帮助我,都来听从我的指挥。现在大家赶紧把病人抬到医院。”这时人们一听说是王崇伦,不约而同地动手把老人送到附近医院。医生看过后诊断为急性脑溢血,并告诉王崇伦多亏送来及时,否则就会有生命危险。这位老人出院后,领着女儿、儿子、孙子带着丰厚的礼品来酬谢王崇伦。王崇伦嘱托秘书为他处理好这件事:一是告诉老人救他的不是王崇伦个人,而是群众;二是礼物要拒收,但要表示感谢;三请老人把他家住址留下来,将来有机会好去看望他老人家。

王崇伦长时期地超负荷工作,损伤了他原本强健的体魄。1985年5月,王崇伦突然半身麻木,言谈吐字不清,被身边工作的同志“强行”护送到医院就诊。被确诊为脑血栓后,院方决定对其进行系统治疗。王崇伦只住了一个疗程的院就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1986年,王崇伦当选中国发明协会副会长,赴瑞士日内瓦参加世界十三届发明展览会。同年,王崇伦参加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会后,王崇伦旧病复发住进了北京协和医院。1990年10月,当王崇伦又一次从死神手中挣脱,稍能行走时,便又开始了忘我的工作。当年10月30日至12月11日,王崇伦历时41天的调查中,先后到辽宁沈阳、鞍山、本溪、抚顺、丹东、海城、台安、大石桥等地,深入到基层,广泛倾听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并对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面对面的探讨交流。王崇伦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受到群众的赞誉。王崇伦根据调查的实情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出了保护知识分子积极性、领导机关带头反腐倡廉、为群众办实事要以雪中送炭为主等12条建设性意见,受到许多全国政协委员的好评。

死神再一次不约而至,这一次王崇伦没有挣脱死神的“眷顾”。2002年2月1日,王崇伦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5岁。21日,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挽幛轻垂,哀乐低回,50年代“走在时间前面的人”——王崇伦的遗体送别仪式在这里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了送别仪式,许多中央领导敬送了花圈。那天晚上央视新闻联播用较长的时间报道了王崇伦遗体告别仪式。

总结

王崇伦被誉为一个走在时间前面的人,这是一个巨大、很多人无法获得的荣耀。他在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大搞技术革新,研制了万能工具胎,从而大大缩短了工时。当然,王崇伦的贡献绝不仅仅只在一个万能工具胎的发明上,其作用和影响已经超出了那个时代。他已经成为一面时代的旗帜,已经成为一种精神符号,他的行为和精神永远激励着积极向上的人们不断进取,不断向高处迈进。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