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爱国教育 >新时代的英雄楷模 > 第十三章 爱国为民的独臂英雄——丁晓兵
第十三章 爱国为民的独臂英雄——丁晓兵
作者:刘加临   |  字数:13048  |  更新时间:2015-03-26 16:33:18  |  分类:

爱国教育

简述

丁晓兵,1965年生,安徽省合肥市人,武警某部团政治委员,1983年入伍,1984年在一次重大军事行动中失去右臂,他谢绝了许多单位提供的职位和优厚待遇,选择留在部队。从战士、排长、连指导员、干事、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到团政治委员,20多年来,牢记使命,献身国防,把对党的忠诚、对国家的热爱、对部队的责任,全部倾注于军人生涯中的每一个细节,付诸部队生活中的每一个举动,以“人可以有残缺之躯,但不可有残缺之志”自勉,以伤残之躯续写人生辉煌篇章,坚定地把人生的追求融入党的事业和部队的建设之中。荣立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荣获“全国边陲优秀儿女金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全国自强模范”、“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等荣誉称号,当选“CCTV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任营教导员和团政治处主任期间,所在单位年年被评为先进集体。他刻苦钻研,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带兵特点规律,总结归纳出“心理自我调节2法”、“群众性教育20法”等105条带兵经验,被上级推广。他关爱部属,以情带兵,先后捐款5万多元救助67名家庭困难的干部战士。在他的教育帮助下,28名后进战士被转化,30多名战士考上军校,17名战士直接提干。现任武警8730部队政治委员(师政委),大校警衔,二等甲级伤残。被武警总部和江苏省委、省政府评为“拥政爱民模范”,3次当选南京军区和武警部队党代表会议代表,被武警总部树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标兵、优秀共产dang员和优秀干部标兵,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事迹

1983年,18岁的丁晓兵从家乡安徽合肥应征入伍。很快,身体结实并精通武术

丁晓兵

的丁晓兵凭借出色的训练成绩,调入解放军某部侦察大队,在同一批新兵当中第一个成为特种兵捕俘手。

1984年,丁晓兵所在部队在边陲进行一场重要军事行动。刚刚19岁的丁晓兵,冒冒失失地撞进了指挥帐篷:“这次任务该有我的份儿吧?”

不料他却被推了出来:“新兵蛋子,哪儿轮得着你?”

丁晓兵恼了:“凭什么轮不上我?”他哭着再次冲进去,拔出侦察兵专用的匕首,冲着自己的左手就是一刀!就着自己突突直冒的青春热血,丁晓兵在靶纸上挥就自己第一份血红色的入党申请书:

敬爱的党组织,我坚决要求参加战斗,打头阵、当尖兵,请党在战斗中考验我!

丁晓兵如愿成为执行任务战士中唯一1名新兵。

在战场上,丁晓兵敢打敢冲,像一只小老虎,先后完成了20多次侦查和作战任务。

10月的一天,丁晓兵所在的小分队接到了到对方阵地抓捕俘虏的任务,他作为“第一捕俘手”。经过了一夜的潜伏,他和战友们终于在敌人的阵地上抓到了俘虏。

不料,完成任务撤退的时候,他们遭到疯狂的火力袭击,战斗中,对方的一枚手雷投过来,砸在丁晓兵和俘虏的身上。

丁晓兵顾不得多想,抓起手雷就往外扔,但是手雷刚出手就在他的右边爆炸了。他只觉得一团火光,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几秒以后,丁晓兵苏醒过来,眨了眨眼,发现那个俘虏正要往回跑,他一下子扑了上去。也就在这时,他才觉得自己的右臂已经使不上劲了,低头一看,右臂的肘关节已经被炸掉,连着上臂的仅剩下一点点皮肉,骨头一下子插到了泥土里,动脉鲜红的血液,一股股地往外喷!

情况危急,丁晓兵忍着剧痛,让战友为他简单地包扎了一下,赶紧和包括他在内的7个战士,背着一位牺牲的战友,一起拖着俘虏向下撤。

那是南方一层又一层、一座又一座的高山,和似乎永远也走不到头的热带丛林!疾驰在灌木丛林中,丁晓兵只连着一点点皮的右臂一次次挂在树枝灌木上,每走一步都锥心的痛。为了方便行动,他干脆用匕首小心地割下残臂,别在腰间,想着回到后方再接上。经过简单包扎,丁晓兵以惊人的毅力,和战友们扛着俘虏,冒着敌人的炮火,翻山越岭4个多小时撤了回来,他们身后留下了一条3千米长的血路。

当看到前来接应的战友时,丁晓兵再也坚持不住,在把俘虏交给接应小分队的一瞬间,他一头栽倒在地上。因为流血太多,他的心跳、呼吸都停止了。

大家以为他牺牲了,很多战友围着他失声痛哭,不相信刚才还那么坚强的一个人会死。

担架停在了小溪边,有人开始为“烈士”丁晓兵换衣服、用清水擦拭他脸上化装的绿色油彩……

战友们把着担架,疯了似的,不许将“牺牲”的丁晓兵抬到烈士陵园:“他没有死,刚才还和我们一起跑回来……”

天不绝英雄!擦拭脸颊的棉花擦到了丁晓兵的鼻孔下,棉花丝被吹动了!

大家悲喜交集。正在这时候,一位野战医院的巡诊医生闻讯赶来了。“输血!”医生果断地决定。然而由于长时间没有血压,丁晓兵的血管已经瘪了,正常的输血方式根本输不进去血。医生果断地切开丁晓兵小腿的静脉,强行注入2600毫升的血浆。

渐渐地,丁晓兵有了心跳和呼吸。这个经验丰富的医生终于把丁晓兵从死神那里拉了回来。

两天三夜后,丁晓兵睁开眼睛,看到了医院的白色天花板。然后,他发现了自己右大臂上包着一大团还在渗血的纱布……

“我的手呢?”“你们把我的手弄到哪儿去了?”“带我去找我的手!”……

大夫护士站在他的床边,望着那张年轻英俊的面孔垂泪。

右肘关节被炸碎了,根本无法再接上去,只好从右大臂端清创缝合。医生们怎么忍心说出口呢?一个大男孩,为国立了大功的功臣,要终生面对没有右臂的生活!

由于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战后,丁晓兵入了党,提了干,荣立了一等功,获得全国“为边陲优秀儿女挂奖章”活动为他专设的第101枚金质奖章,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家乡安徽省、合肥市相继做出了关于开展向丁晓兵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当时,丁晓兵还不满19周岁。

失去了一只胳膊,丁晓兵成了一个伤残军人,但是来自社会各界的鲜花、掌声和各种荣誉,也让他的名字成了英雄的代名词!

当时安徽省正在筹备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省政府已决定由丁晓兵担任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还有很多公司、单位和个体老板找上门来,请他去担任要职,并许诺给他解决房子、车子和优厚的薪金。

这时,部队领导也派人征求他对今后工作的意见。不少人对他说:“你现在只有一条左臂,留在部队很难有更好的发展,还是趁着现在名气大、影响大,赶紧给自己找条好的后路吧。”还有的劝他:“你已经为部队做出了很大牺牲,对得起国家了,该是享受的时候了,机会难得呀!”

当有的人选择位置、房子、票子时,丁晓兵经过冷静思考,郑重地表示:“一要学习,二要工作,不离开部队。”他想的是,待遇诚可贵,奉献价更高,只有把自己的人生追求融入党的事业和部队建设,才能在追求中升华自己的人生理想。在奉献中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

就这样,丁晓兵放弃了鲜花铺就的大道,毅然选择继续留在部队与艰辛奉献为伍。

组织上满足了丁晓兵的愿望。1985年初秋,丁晓兵被部队选送到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学习。

刚到政治学院学习时,丁晓兵遇到了一个难题,就是左手握笔,怎么也不听使唤;费尽力气,也记不全老师讲的内容。又急又烦,曾在一个月内戳断了9支钢笔。

第一次考试,试题都会,就是答题的速度跟不上。丁晓兵举手请求监考老师给延长20分钟。老师摇摇头说:“没有这个先例。”

从此,丁晓兵下定决心,在自己的人生字典里,绝不能再出现“照顾”二字。于是,他借来资本论,每天抄到深夜,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攻克了左手写字这一难关……

后来,丁晓兵还独臂绘丹青,在书画界多次获奖;一手好书法,足以让绝大多数右手写字的人惭愧。

面对一个独臂的儿子,母亲曾经担心儿子会找不到老婆。而丁晓兵认为,身体的伤残只是最直接的困难,在部队这个特殊的地方,一个独臂军人要饱受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经受心理和精神上的双重磨砺,才能超越自我,战胜自己。他要以笔做刀枪,战胜伤残战胜自我,努力把自己打造成合格的新型军事人才。

1988年年初,丁晓兵以全优的成绩完成学业,并被评为“优秀学员”。这时的丁晓兵面临着人生的又一次选择。学院领导非常欣赏他的才能和精神,又考虑到他的身体情况,准备让他留校担任教员或者进机关工作。

而丁晓兵却向院党委要求到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去。对此,许多人感到不可思议,纷纷劝他:“到基层去摸爬滚打,你就一只手怎么干?”丁晓兵当然清楚,留在条件优越的大城市、大机关可以享清福,自己作为二等甲级伤残,按规定可以得到照顾,但基层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自己缺少基层艰苦工作的摔打磨炼,就必须补好这一课。于是,丁晓兵来到太湖边凤凰山窝里的一个基层连队,担任政治指导员。

丁晓兵没想到,第一次紧急集合就让他在全连官兵面前丢了脸。

那是丁晓兵刚到连队上任指导员的第二天,连队组织紧急集合训练。哨子响了,战士们很快在操场上齐刷刷地列队完毕,可屋里的丁晓兵却怎么也扎不好腰带,捆不成背包,等他抱着被子跑到操场时,面对的是官兵们一片怜惜和怀疑的目光。

一向好强的丁晓兵感到面如火烧。他大声说:“我给连队丢脸了,请大家给我时间,我一定把脸争回来!”

丁晓兵暗下决心:我要用一只手创造一流的业绩!为了练好打背包,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一只手不好使,他就用脚踩、用牙咬、用膝盖压,练得手指磨破了皮,练得背包带把牙齿都挣裂了,嘴唇被背包带来回拉扯撕出了血。

通讯员在一旁看着直流眼泪,上来拉住丁晓兵说:“指导员,这点事让我们帮你做吧。”

丁晓兵一把将通讯员推开说:“你能帮我一次,还能帮我一辈子吗?”

经过一多星期的苦练,他的背包打得又快又好。打背包的速度竟然成了全连第一。

接下来就是爬障碍,练射击……

投手榴弹,全连只有丁晓兵一人不及格——他没有力量大的右臂。丁晓兵又立了个期限,天天跑到操场上,用教练弹砸,胳膊肿得连筷子都拿不了,只能改用勺子吃饭。

时间到。丁晓兵一出手:58米!优秀的标准是40米,独臂指导员这次露了一手,来了个“超级优秀”。

时间不长,丁晓兵方方面面都练得“有一手”了,系鞋带、越障碍、整内务、洗衣服,切菜、做饭、包饺子、蒸包子,一切都是单手操练;射击,包括立、跪、卧3种姿势,涵盖自动步枪、冲锋枪、手枪、轻机枪、火箭筒等多种武器;甚至,极高难度的单杠单臂引体向上、单臂大回环,他一只手卷身就上,都能高质量完成,8门军事训练课目,7门优秀,1门良好!

掰手腕,全连人双手没有一个掰过他的;就连开摩托车,他也“有一手”,至今没人知道他是如何控制右把手油门的。家里来客人,他更喜欢“露一手”,切片、切丝,刀法精准。

作为一个战士要经过的所有考核,丁晓兵全都“啃”了下来。丁晓兵的努力也带动了连里的每一位官兵,在他的影响下,连队训练的水平大幅度提升,很快,他所在的八连成为了与“硬骨头六连”齐名的集团军的基层建设示范连。

正是凭着对党的事业的执着精神,丁晓兵走到哪里,就把红旗扛到哪里。他当指导员4年,连队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集体二等功1次,集体三等功2次,被南京军区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党支部被军区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个人荣立三等功1次。解放军报以“一个坚持全面建设的好连队”为题,连续在头版头条介绍了他们的经验,并配发了题为“基层建设的一面旗帜”的评论员文章。人民前线报以“成功的起步”为题介绍了丁晓兵个人的事迹。

1992年,此时的丁晓兵当指导员已经4年,年底可望被破格提升。正当军区和集团军准备组织力量总结宣扬他时,连队一名新战士因患精神抑郁症自杀。丁晓兵坦荡地承担起全部责任。一下子各种指责让他抬不起头来,自己也被平职调到团政治处任宣传干事。

这次打击对丁晓兵不亚于当头一棒。是躺倒退缩,还是挺立奋起?无锡几家公司的老总以为机会来了,找上门来要他加盟,劝他别再错过机会。这时家乡也传来消息:回家吧,可以官“复”原职。

正当大家为他惋惜,担心他挺不住的时候,丁晓兵还是像战场上那样坚定地向党委表示:“是党给了我人生的支撑和力量,是军装给了我勇气和坚强,献身部队的决心不变!”没有叹息、没有眼泪,从没有搞过新闻报道的他苦练写作本领,扎实深入采访。

丁晓兵刻苦练习新闻写作。第一次投稿,没有音讯,他就再写,再投,决不气馁。他第一篇被采用的稿件,虽然从1000多字被改得只剩下61个字,他仍然笔耕不辍。在一年多的时间里,

丁晓兵运笔挥毫

他先后有100多篇报道被解放军报、人民前线等军地报刊发表,为指导工作鼓舞士气发挥了积极作用。他写的报道有2篇还获得征文一等奖,本人被军区和集团军评为“新闻工作先进个人”。

同时,丁晓兵的书法和绘画也都小有名气,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专门为他举办了个人画展,八一电影制片厂为他拍摄了专题纪录片独臂绘丹青。

1993年12月,他走马上任二营教导员时,二营原来是一个后进营,全营没有一个先进连队,丁晓兵去当教导员。

部队军事演习,徒步拉练返营。行至离营区还有5千米多的时候,已经走了两天半的官兵极为疲惫,战士脚上全是水泡,丁晓兵脚上也有一个分币大小的鸡眼肿痛不堪。

卫生员劝丁晓兵上车,丁晓兵发威:“我不许上车,你不许上车,全营不许一个人上车!狭路相逢勇者胜,最艰难的时候是胜利的前夕,奔袭回营!”

所有的官兵,被激得眼睛都红了!一队已经没有力气的兵,顿时变成了一群奔出草丛的豹子!

就这样,丁晓兵从摔打部队战斗精神入手,下决心改变落后面貌。部队到安徽丹阳湖农场水利施工,他把全营的党员集中起来组成党员突击队,自己任突击队长,专拣硬骨头啃,施工进度明显加快。这一年,他所带的营被师评为“施工先进营”。此后,又连年被师评为“基层建设先进营”,受到师集体嘉奖。

做一个带兵人,丁晓兵就不能只让自己成为英雄,他要带出嗷嗷叫的兵!

一个有点捣蛋的兵打靶打得一塌糊涂。丁晓兵说了他一句,这个兵回头看看:“来,你给我们做个示范!”

丁晓兵看了这个兵一眼,向前跨出一步,左手撑地,一个利落的匍匐动作,一只手射击,铛铛铛铛铛,5发子弹47环!

站起来,丁晓兵甩着一只手转身而去:“一周后再考你!我羡慕你有两只手!”

丁晓兵对兵,且严且爱。他是个有思想有智慧的人,在实践中总结了105条经验,为上级机关推广;他推出群众教育20法,把实话实说的形式和模拟法庭搬到了军营;他潜心研究心理问题,对战士进行疏导;他带兵参观华西村、小天鹅电器,用实例说服,看谁能说改革开放不好……

城市兵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未在大雷雨的夜晚站在屋外。下半夜,雷声最大时,丁晓兵开始转哨位,嘱咐战士:“不要站在树下!”

“怕不怕?”他张嘴咬住电筒,伸出左手摸摸新战士被惊雷吓得有点发抖的脸。

丁晓兵去卫生队,看到战士领子黑乎乎的,扭头就训卫生队长:“你心里还有战士吗?这么脏的衣服你们看不见吗?战士手伤了你看不见吗?”

全团的军人大会上,丁晓兵下台走到一个叫黄麒的班长面前,这是个以爱兵出名、肯给受伤战士揉脚的班长。“什么样的人最可爱?把别人装在自己心里的人最可爱。你是我敬重的人,我要向你敬礼!”

立正!一个恭敬、标准、不打一丝折扣的军礼!

全场一片寂静,黄麒激动得眼泪拼命往眼眶外冲:政委是个大英雄啊,走下台给一个普通的士兵敬礼!

团机关干部5千米越野跑,丁晓兵特地让自己的妻子跟在队伍后面。跑到一半,他一挥手:“超过他们!”妻子逐个超过。丁晓兵大喊:“你们怎么还跑不过一个老太婆!”

丁晓兵像一个马力强大的发动机,他到哪个部队工作,哪个部队就被红红火火地带动起来,变得既有纪律,又活蹦乱跳,士气冲天;他到哪个部队工作,哪里的荣誉室就喜讯连连,丁晓兵自己和他所率领的部队,共获得奖状奖牌奖杯288块——英雄的气质动力十足,辐射强劲!

2000年老兵退伍之际,一个在外地做生意的同乡带着礼金找到团政治处主任丁晓兵,请求帮助侄子解决入党问题。丁晓兵说:“我是管入党指标,但入党是一个进步青年的高尚追求,绝不是一种金钱交易,有损党的形象的事不我能办啊!”

2001年,丁晓兵所在的团赴上海、江苏、浙江等地执行协助海关监管任务。浙江方向拒腐防变形势严竣,需要加强一线领导,丁晓兵主动向团党委请缨。有人劝他,那个地方艰苦,风险又大,你当主任已经四年多,处在关键时候,万一有点闪失,会影响提升,前车之鉴不能忘啊。其实,丁晓兵完全可以不去担这个风险,他一不是团主官,二来胸膜积水在上海住院治疗才几天。丁晓兵却认为:党员干部,不能一事当前先想自己保险,应该越是艰险越向前,让党的事业保险。于是,他坚决要求到了打击走私的风口浪尖上把好国门。

人生关口的这一次次选择,丁晓兵失去了很多,但他痴心不改,无怨无悔。这一年,他负责风险最大的杭州、舟山、台州、温州等驻点的海关监管执勤工作,无论是炎热的夏季,还是寒冷的冬天,他每月都坚持对各驻点检查指导一遍,与干部谈心一遍,把上级精神串讲辅导一遍,到相关海关走访一遍。由于长时间的紧张和劳累,他几次病倒在执勤点上。年底,他所负责的两个连队,一个被海关总署、武警总部评为“协助海关执行监管任务先进集体”,一个被记集体三等功,他本人也被武警总部评为“优秀共产dang员”,团也因海关执勤成绩突出被总部评为“基层建设标兵团”,荣立集体二等功。

有一次,丁晓兵带领部队执行浙江地区的海关监管任务时,驻地一家公司找到他,请求派3名战士晚上为公司看大门,许诺除了给连队正常的报酬外,一年私下给给他8万元。丁晓兵断然回答:“我手中的兵权是党给的,我只能听党指挥,不能让钱指挥!”

2002年5月,政治处受领了给全师演示基层“八个会”的任务。当时丁晓兵因劳累过度诱发了胸膜炎,医生坚持要他住院治疗。为方便工作,他就近在团卫生队一边输液一边指导分队排练。在他的影响下,干部骨干积极准备,演示取得了圆满成功。之后,他又带着机关的同志,一起研究制作“八个会”的流程图,汇编成册,成了全师的样板。

同年底,丁晓兵提升为团政委。他抓住一切机会给自己“充电”,他只有一只手,操作计算机不方便,却在全团最早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他提出的加强部队建设的100多条建议被上级采用。他讲的政治理论课,一直深受官兵欢迎。

丁晓兵属于二等甲级伤残军人,至今身上还残留着20多块碎弹片,按政策他可以享受照顾,但是,他常以“人可以有残缺之躯,但不可有残缺之志”自勉,他总是提醒自己:部队不仅需要一个头上罩着光环的英雄,更需要一个能胜任不同岗位工作的优秀带兵人。

20多年前失去右臂被英雄的光环笼罩时,丁晓兵曾接到南京航空学院的一名大学生的一封来信,信中的话让丁晓兵很受震动:

成为英雄,你只算过了第一关,如果有这样的机会我也可能成为英雄。我现在并不佩服你,如果10年或者20年以后依然还有事迹从你的身上出现,到那个时候,这个英雄的称号你才当之无愧。

丁晓兵从心里感谢这位大学生。

丁晓兵当上团政委后权力大了,责任更大了,面临的考验也更多了,但他始终把执政为民、为党树碑作为自己用权履职的准则。丁晓兵的父亲早已从安徽合肥钢铁公司退休,母亲单位早已倒闭,没有收入和保险,他们还年老多病。按说,丁晓兵是一团之长,爱人陶婉珠是师医院的司药,完全有条件弄点免费的好药,但他父母吃药都是自己花钱买的。

丁晓兵的弟弟和弟媳都因企业不景气下岗,在老家靠贩卖蔬菜维持生活。有一次,弟弟和弟媳两人千里迢迢来部队投靠丁晓兵,说:“现在老家生意不好做,孩子上学、老人治病都得用钱,你现在是团政委了,你们生活服务中心反正要买蔬菜和副食品,这生意给我做吧,我保证比别人便宜。”

面对弟弟乞求的目光,丁晓兵耐心地解释说:“家里的难处我知道,可是部队姓党不姓丁,我不能用党给的权力为自家谋私利,我不能缺了胳膊再缺人格呀!家里经济困难我用工资接济,你还是回去吧。”弟弟只好含泪回了老家。

丁晓兵的妻子陶婉珠当年是“三八女子空中救护队”队员,资历比丁晓兵还老,如今也是团职干部,按说外出办事可以派车保障,但她从来没用丁晓兵的车子接送过一次。丁晓兵的车子配发3年仅跑了3万多千米。她理解丈夫,坚定地支持丈夫。

作为团政委,要抓的大事不少,但基层官兵有什么具体困难,只要丁晓兵知道,就会千方百计、全力以赴地解决。

2002年8月,通信战士马超患白血病在上海做骨髓移植手术,当时在杭州检查工作的丁晓兵听到这个消息,想到马超动这么大手术,身边没个亲人,就急急忙忙赶到上海陪护。小马从上海回到团卫生队进行恢复治疗期间,住院时认识的一个女护士提出要到部队照顾她。丁晓兵与其他领导商量,破例让马超的女朋友来队照顾。

丁晓兵还大力促成这桩婚姻,他想的是,马超家在河南农村比较穷,女护士家里富裕,她家乡常州经济发达优抚好,马超要是落户常州治病就有了保障。

马超退伍前,丁晓兵积极联系上级卫生部门给他评了残,并专门派干部到马超的家乡和常州市帮马超办理了户口档案调转手续。马超离队的那天,丁晓兵又让人以组织的名义将300元钱送给马超。马超愉快地离开了部队。

2002年10月,丁晓兵到上海虹桥机场执勤的六连检察工作,从指导员姜爱东汇报的神态里,丁晓兵感到他有心思。原来他的母亲患肾囊肿病重住院等钱开刀,为给母亲治病,姜爱东已经花光了积蓄,而且因在外地执勤不能回家看望,心里非常着急。丁晓兵就把姜爱东悄悄地拉到一边,把身上2000元路费全掏出来塞给他,说这是组织送给老人的治病钱,他信以为真地接受了。

后来,姜爱东知道实情感动得哭了。姜爱东说:“以前自己都没有一次给过父母这么多钱呀!”

从任指导员到任团政委,丁晓兵和他所带领的单位累计先后获得248面奖牌、证书和36座奖杯。这些成绩真实地记录了丁晓兵为党的事业和部队建设顽强拼搏的足迹。

2003年,丁晓兵被授予“全国自强模范”称号,一家假肢厂看到他的事迹后,多次与他联系,请他为工厂做个广告,答应免费给他安装智能假肢。他毫不犹豫地谢绝了。他说:“安装智能假肢是我想都不敢想的事,装了,我是美了,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就不美了。”

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老板知道丁晓兵一家三代挤在一套65平方米的房子里,既想帮帮英雄,也想利用他的名声,邀请他做形象大使,出席开盘仪式就给一套160平方米的房子。丁晓兵对他说:“要我给你的员工做报告可以,这个我不干,我要当党的形象大使!”

同年7月,淮河流域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安徽寿县瓦埠湖堤坝发生特大管涌,现场的水利专家说,如果8小时内不能封堵的话,洪峰随时可能袭来,整个寿县古城就面临着被淹没的危险。

接到命令后,丁晓兵带着两个营官兵迅速赶到堤坝。他们将“为人民的利益而来,为人民的利益而战”的红旗往大堤上一插,与洪魔展开了殊死搏斗。

当时风大雨急,险情不断加剧,丁晓兵不顾个人安危,一个手拎着沙包第一个跳进凶猛的洪水中,与党员突击队一起打桩填包。扛包时战士们心疼他,有意给他少装点沙土,他却少装一锹都不愿意,而且来回的速度很快。他知道,多扛一袋沙土,速度快一点,就会早点保证大坝的安全,老百姓就多一份平安。

战士们被政委感动了,大家唱着军歌团歌,喊着号子,投入了忘我的战斗。经过19个多小时的苦战,溃堤被堵住了,洪峰也退却了。

看到丁晓兵一直滴水未进,一位60多岁的老妈妈眼含热泪,端着一碗茶水递到他的嘴边心疼地说:“小伙子,来喝一口水吧。”一位老乡问战士,那个一只胳膊的人是谁,当知道是团政委丁晓兵时,他用篮子挎来两只绑着双脚的老母鸡送到大堤上,对战士们说:“拿回去炖了给你们政委补补身体,你们不心疼,我们还心疼呢!”

有一天,丁晓兵看到一名战士把还有水的瓶子顺手扔在路边,一群孩子跑过去抢,抢到手的孩子张大嘴巴一口气喝光了里面剩余的矿泉水。他久久看着这群孩子,眼睛湿润了。他亲自吹哨让全体干部骨干集合,深情地说:“同志们,寿县人民并不富裕,这次受灾过后,别说吃的,他们连喝的都成问题。一个空瓶子不起眼,但你随手扔掉一个矿泉水瓶,也就扔掉了我们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他不仅要求大家要节约喝水,即使矿泉水瓶也统一拉到回收站卖掉,把钱捐给希望小学。当地老百姓无不感慨地说:“这是独臂政委的部队,这样的部队才能打胜仗啊。”

一次,丁晓兵到淮河大堤部队的任务段去巡堤,回来的路上,他忽然看到路边一对年轻的夫妇抱着孩子在号啕大哭,他连忙让驾驶员停车,快步来到这对夫妇跟前:“老乡,怎么回事,要不要帮忙?”“孩子发烧,上吐下泻快3天了。”夫妇俩边抹眼泪边说。“怎么不去看医生?”丁晓兵弯下身子伸手摸了小孩的额头,焦急地说:“烧得这么厉害,赶快上医院。”“上哪儿去弄钱,家里东西都被冲光了……”抱小孩的妇女哭着说。

丁晓兵赶紧摸自己的衣兜,但一分钱都没有,这两天,他身上带的2000多元钱已经全都捐给灾民了。他转过身对司机说:“小张,赶快把身上的钱掏出来,回去我给你!”当他把司机递过来的50元交给这对夫妇时,夫妇二人感动地说:“你真是好人啊!”

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丁晓兵陷入了沉思:“50元钱,对于自己来说,也不过是给孩子买两本书的钱,而对于这对夫妇来说,却是救命钱。他们也许不会记得我,但他们心里会把账记在子弟兵身上,记在共产dang身上!”

这天中午,丁晓兵检查完险情返回驻地吃饭的途中,突然发现一些人围观倒在路边的一位老大娘,他赶紧命令司机把车倒回去,连忙把老在娘抱上车送到医院抢救。

由此,丁晓兵还想,受灾的群众生活怎样,医疗跟不跟得上。在他的组织下,团里把食品、矿泉水送进了帐篷,医疗小分队开上了大堤为灾民巡诊。灾区群众从丁晓兵身上感到了人民军队的传统,从部队身上看到了党的形象。

由于长时间被洪水浸泡,丁晓兵残肢伤口缝合处严重溃烂,一块乌黑的弹片从里面露了出来。怕官兵们担心他的身体,他悄悄到卫生队要了消毒棉球,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忍着疼痛,用针慢慢地将弹片拨了出来。

全团官兵经过18天的激烈奋战,出色地完成了抗洪抢险任务。团队被武警总部评为“抗洪抢险先进单位”,荣立集体三等功。

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丁晓兵总是用实际行动体现出一个钢铁战士的英雄本色。而在战士入党、考学、提干等基层敏感问题上,丁晓兵更是坚持原则,让官兵看到党的力量。

2004年,上级给542团1个士兵提干名额。一些人得知消息后纷纷托人情、找关系。丁晓兵在团党委会上的讲话掷地有声:“选干部苗子公不公,不仅关系到党的形象,也关系到部队的长远发展,我们一定要把最优秀的选出来。”

于是,团党把研究士兵提干的党委会搬到训练场,让全团官兵监督,现场打分,现场公布考核结果。全团层层推荐的4名班长骨干,经过军事理论、文化知识、军事技能、现场答辩等多项考核后,团党委现场做出决定,将综合素质最好、有发展潜力的1名班长直接提干。全团官兵无不为此举拍手叫好。

同年10月1日国庆节,作为武警部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先进事迹报告团的成员,丁晓兵一大早就来到他朝思梦想的天安门广场,庄严地用左手向共和国国旗敬了一个军礼,表达自己对党的忠贞信念。

10月16日晚上9时左右,离部队驻扎20千米外的马山发生重大火灾。上级命令部队火速救援,丁晓兵带着官兵迅速赶往火场。

起火的马山,山高沟深、油松密集。当他们赶到火灾现场时,只见到处浓烟弥漫,大火照亮了夜空。火借风势,有大面积蔓延的危险,丁晓兵果断下达命令,将800名官兵分成8个战斗小组,采取“顺风势、追风向、打火尾、逐步清”的战术,迅速投入战斗。

面对灼热的火浪,丁晓兵大喊一声:“共产dang员跟我上!”带头提上一箱灭火弹,冲了进去。烧着了的树枝,在空中噼里啪啦地飞溅,掉到身上烫出成串的血泡,滚烫的浓烟呛得人喘不过气来。丁晓兵毫不退却,始终带头与官兵奋战在扑火一线。鞋底被烧红的石头烫焦了,双脚钻心的疼痛,他全然不顾,将毛巾垫到鞋底,继续指挥战斗。

火势凶猛,战斗进行得异常艰难。队伍中有人开始动摇了:“完了,这火是扑不灭了。”

关键时刻,丁晓兵大声说:“干部党员到前面来,大家不要慌,稳住神,坚持到底就是胜利。”他的话,极大地鼓舞了官兵的士气,增强了大家必胜的信心。经过近4个多小时的殊死搏斗,山火终于被扑灭了。

事后,有人觉得丁晓兵没有必要亲自上,在一边指挥就行了。但丁晓兵却说:“在这种危急的时候,任何豪言壮语都是空话。我上去,尽管扑不了多少火,但那是一种姿态、一种决心,更是一种无声的命令!”

当年在战场上,丁晓兵经受住了生死的考验,为了国家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和平年代,在各种困难和挑战面前,他同样经受住了考验。虽然不再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在一件件小事上,为军旗增添了光辉,为党的形象树起了丰碑。而丁晓兵对人民群众总是饱含着深深的情、浓浓的爱,无论他走到哪里,总是要把人民军队的形象树到哪里。丁晓兵常说:“作为党员干部,不仅要当好党的理想信念的实践者,也要做好党的先进思想和创新理论的传播者。”

2004年12月初,一位刚从美国留学回国的学者说:“我之所以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回来报效祖国,是高中时丁晓兵给我们做的那场信念之火的报告,点燃的信念之火一直在我胸中燃烧。”

三连战士郭利的心中也记着一件事,那是他刚刚做完阑尾手术,伤口还在隐隐作痛。这一天正好是他的生日,想着自己在家时,父亲、母亲和姐姐们给自己过生日的情景,再看眼前冷清的病房,心里不由得有些难受。正在这时,丁晓兵和连长顶风冒雪来看他了。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丁晓兵详细地询问他的病情,握住他的手,祝他早日康复。交谈之后,丁晓兵和连长又把一个12寸的生日蛋糕和一些水果摆到了他的床头柜上,丁晓兵忙完后又习惯性地检查一遍,抬头看着小郭,说:“不要嫌弃东西少,来得太急,没有准备太多,过后让你们连长给你补上。”他真诚的话语,使小郭完全忘记了身上的病痛和心中的忧虑。

事后,小郭听连长说,丁晓兵那天去连队,听连长说要到医院来看他,就立即让司机开车同连长一起过来了。而那一天,他本来说好了和爱人一起吃晚饭的。

丁晓兵就是这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维护着党的形象,用行动诠释赤子情怀。多年来,他始终保持共产dang员的英雄本色,在不懈奋斗中追求壮美的人生。他先后荣获“全国自强模范”、“拥政爱民模范”等称号,被武警总部评为优秀共产dang员和优秀干部标兵。他还作为“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和中央军委领导的亲切接见。

在丁晓兵珍藏不多的军旅纪念品中,他对一张褪色的军用吊床格外珍视,一有闲暇,就会静静地躺在上面,摇一摇,想一想。促使他这样做的,是当年一个非常有名气的战斗英雄经不起利欲的诱惑,沦为人民的罪人这件事。为什么生死关都过了,却过不了利益关?每当躺在吊床上,他就要思考这个问题。胡总书记告诫全党要“常思贪欲之害”,我就要常思常想,因为一旦人生追求偏移,精神支柱就会坍塌。二十多年了,丁晓兵还保持着一个习惯,就是常到烈士陵园看看,常想起长眠于烈士陵园的战友、先烈,就会豁然找到自己作为党员干部为谁掌权,怎样做人的答案。

面对着掌声和赞誉,丁晓兵说:“不是我不需要别人照顾,而是不愿在特殊的照顾中,消磨掉自己的斗志,丢掉军人的尊严和责任。我憋的就是一股劲,一只手我也要做生活的强者,一只手我也要拥抱生活!”

总结

坚定的信念可以跨越时空,顽强的意志可以创造奇迹,一个人只要有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即使身有残疾,他的精神也会书写光辉的人生,现任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某部政委的丁晓兵用他的传奇经历印证了这一切。信仰是人类最高的情感。丁晓兵对党爱得深、信得真,在一次次重大的人生抉择面前,始终把追求的坐标点定格在党的事业上。

有人说这是一个浮躁不安的年代,很多人精神贫乏、信仰迷失、利益至上……但是,英雄丁晓兵就生长在这样一个时代,他是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英雄。他的存在和精神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就是无论面临的困难和诱惑有多少,我们都可以在精神上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现在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日趋多元,各种观念交织碰撞。比如,有人把成功与否,定位在对财富和金钱的占有上,这是片面的。人之所以为人,除了物质的追求,还应有精神和思想上的追求。

有句话说得好:你不能把金钱带进棺材,但金钱有可能把你带进棺材。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冲击,面对名、利、权、色等的诱惑,如果我们把握不住自己,就有可能栽跟头。大家一样都面临着这种诱惑和考验。总结丁晓兵20年来的体会,那就是面对诱惑和干扰,坚守住一个军人和共产dang人的精神高地,坚守住为官做人的基本准则。归根到底,就是在各种诱惑和干扰面前,自己心中始终要有一根“定海神针”。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