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儿童教育 >资治通鉴中的智慧名言故事 > 第六章 孤则易折,众则难摧
第六章 孤则易折,众则难摧
作者:刘加临   |  字数:9794  |  更新时间:2015-03-25 10:24:04  |  分类:

儿童教育

孤则易折,众则难摧

阿柴乃谕之曰:“汝曹知之乎?孤则易折,众则难摧。汝曹当戮力一心,然后可以保国宁家。”言终而卒。

慕容阿柴于是告诫大家说:“你们知道吗?一支箭容易折断,一把箭则难以摧折。你们应该同心合力,然后才可以保国保家。”说完就去世了。

吕不韦当丞相前,文不能成一家之言,武不能率一兵作战。但主秦政之后,却在国内取得稳定的发展,在国外夺得一个个胜利,靠的是什么?善于用人。

在吕不韦当政前,秦国有一批出类拔萃的文臣武将。这些大臣有的功绩显赫,有的足智多谋,多为重臣。而吕不韦以一介布衣,仅因与秦庄襄王的特殊关系登上相国尊位。然而,吕不韦上台后,前朝元老重臣均愿为其效力。原因何在呢?吕不韦登上丞相之位虽晚,但绝无一般政客嫉贤妒能的通病,对元老重臣甚为器重。在吕不韦执政时期,统兵作战的名将蒙骜、庶公等将军均是自昭王时代即屡建战功的数朝元老。

吕不韦像

在这些老臣中,特别突出的是蒙骜。蒙骜原是齐国人,在秦昭王时就已立过大功,官至上卿。昭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85年),年轻的蒙骜即率秦军伐齐,取得河东九县,在昭王时代地位十分显赫。而蒙骜对秦国的忠心亦为其他朝臣所不及。正因为此,在昭王时代这位将军就常常不把丞相放在眼里。那时应侯范雎当政,权极一时,无人敢冒犯他。有一次韩国竟将汝南占领,这对于一直处于攻势的秦国来说是没料到的。秦昭王得知后询问应侯范雎:“汝南丢了,我们应该伤心吧?”

“臣不伤心!”范雎的回答出乎昭王意料。“为什么不伤心呢?”昭王问。

“梁地有个叫东门英的,其子死而他不伤心。”范雎又以游说之士的口吻,自以为机智地打着比喻,“于是,有人问东门英说:足下最爱令郎,今令郎死而足下不伤心,是什么原因呢?”

秦昭王等着听范雎演绎出来的结论。

“东门英说:我以前就没有儿子,无子时不伤心,今子死,无非与没生他之前一样,有什么可伤心的?”范雎的结论原来就是这样强词夺理得出来的,“汝南原来就是韩国的,今韩国又夺了回去,与我们原就没得到汝南时一样,臣有何伤心的呢?”

对于急欲兼并诸侯、扩大国土的昭王来说,范雎的这种态度当然是不能容忍的。但此时应侯范雎正得势,昭王未立即加以反驳,而将此事告诉了蒙骜。

蒙骜前往拜见应侯范雎,一见面就对他说:“我要死了!”“为何?”范雎大惊。

“秦王尊先生为师,天下均知道,更何况秦国。而在下有幸为秦王率兵打天下,可是一个小小的韩国就把您手里的汝南夺去了。我还有什么活头,不如一死了之。”蒙骜虽是武将,却相当会说话。

范雎受到蒙骜当面讥讽,不便发作,只得改变态度。自此以后,昭王对应侯的信任远不及对蒙骜,而蒙骜的地位则实际已超过范雎了。

在昭王去世之前,秦国武将居首位的是蒙骜。然而就是这位蒙骜,在吕不韦执政的十余年中,不居功,不傲上,继续率兵为秦国争城夺地,虽已年迈却威风不减当年。

在庄襄王时代和秦王政即位初期,凡大战役均由蒙骜指挥,一直到秦王政七年(公元前240年)逝世,战功累累,不胜枚举。

如此功高位重的老将元勋,并未因国君更替、相国易人而稍有二心,其他宿将老臣则更不会有太大的动摇了。

像蒙骜、甘罗、李斯这些人都死心塌地地为秦国卖命效力,这种情况与东方各国内部君臣之间矛盾不断、文臣武将相互猜忌等现象对比,就能明显地看出秦国内部稳定,君臣上下同心,孤则易折,众则难催,因此,秦国成为当时综合实力最为强大的诸侯国。

一个人的能力再强,也不能面面俱到,而且也不可能把每件事都做得至善至美。团队的力量是强大的,只有招纳更多的人才,也只有充分利用各种人才的力量,才能成为强中强、王中王。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

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太宗说:“玄龄与我共同打下江山,出生入死,所以更体会到创业的艰难。魏征与我共同安定天下,常常担心富贵而导致骄奢,忘乎所以而产生祸乱,所以懂得守成更难。然而创业的艰难,已成为过去的往事,守成的艰难,正应当与诸位慎重对待。”

有这样一则寓言。从前有一个农夫,他的地在一片芦苇地的旁边。那芦苇地里常常有野兽出没,他担心自己的庄稼被野兽毁坏了,就总是拿着弓箭到庄稼地和芦苇地交界的地方去巡视。

这一天,农夫又来到田边看护庄稼。一天下来,没有什么事情发生,平平安安地到了黄昏时分。农夫见还安全,又感到确实有些累了,就坐在芦苇地边休息。

忽然,他发现苇丛中的芦花纷纷扬起,在空中飘来飘去。他不禁感到十分疑惑:“奇怪,我并没有靠在芦苇上摇晃它,这会儿也没有一丝风,芦花怎么会飞起来的呢?也许是苇丛中来了什么野兽在活动吧。”

这么想着,农夫提高了警惕,站起身来一个劲地向苇丛中张望,观察是什么东西隐蔽在那里。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看清原来是一只老虎,只见它蹦蹦跳跳的,时而摇摇脑袋,时而晃晃尾巴,看上去好像高兴得不得了。

老虎为什么这么高兴呢?原来,老虎刚刚捕到一只猎物,正在得意忘形之际,完全忘了注意周围会有什么危险,所以才会屡次从苇丛中跳起,将自己的身体暴露在农夫的视线里。

农夫悄悄藏好,用弓箭瞄准了老虎现身的地方,趁它又一次跃起,脱离了苇丛的隐蔽的时候,就一箭射过去,老虎立刻发出一声凄厉的叫声,扑倒在苇丛里。

农夫过去一看,老虎前胸插着箭,身下还枕着一只死獐子。

金朝大将李德骁勇善战,屡立战功,是大金朝的支柱。然而,他的脾气很暴躁,性格倔强率直,军中将士无不惧怕,但又很爱戴他。

一次,李德带领十多人骑马提枪冲进兵部,大骂兵部克扣粮饷,致使每月军粮供应不足。他们在兵部嚷骂了很久,才呼啸而去。那时正是金朝多事之秋,边境连连受敌侵扰,都城内时有盗寇强掳民财。所以李德在朝延中的威望很高,许多人都把匡扶社稷的重担寄托在他的身上。

尚书忽纠虎知道此事后,大怒,下令将李德绑起来,当着全体官兵的面施以杖刑。李德被打得皮开肉绽,嘴里不停地喊冤。

忽纠虎责罚李德后,便去面见皇帝说明缘由。

皇帝责备道:“你怎么可以这样对他呢?如今内忧外患,全凭他扶持着,你竟然当众对他施以杖刑,这么重的刑罚,他怎么会心服啊!”

忽纠虎跪下说道:“皇上,正因为现在是多事之秋,很多人又把重担寄托在他身上,以至于他觉得自己对国家而言非常重要,才养成了骄横跋扈的习性。如果任凭他这样下去,对上不敬,对下不严,很可能有一天他连您的命令都不会听。”

“你说得也对,可责罚他为什么要用这么重的刑呢?”

“惩恶扬善是陛下的恩德,至于将帅之职则不然,犯小错要杖断,大错就得诛杀。悍卒强兵不能一日无纪律约束,如果今天饶恕了李德,那明天他会做出什么来,谁也不知道。即使他不做什么,手下的士兵见其没受责罚,也会纷纷效法。长此下去,恐怕盗匪未平,反而兵匪一家了。自古以来,有许多朝代不都是因放纵属下而亡的吗?”

皇帝称赞道:“还是你有远见啊!”

军中士兵听到忽纠虎说的一番话后,谁也不敢再为所欲为了。

关羽是我国历史上最受人崇敬的武将,后人把他的地位提到了“武圣人”的高度,和“文圣人”孔子并驾齐驱。原因不光是关羽武艺高强,最重要的是关羽讲义气、懂仁义、有勇有谋,可以说是最符合儒家理想人物形象的武将。

关羽跟随刘备南征北战多年,战功赫赫,虽然刘备力量弱小,经常遭受失败,但关羽从来也没有背弃过刘备。刘备在得到荆州作为根据地后,将荆州交给关羽驻守,他带着诸葛亮等文臣武将到益州驻防去了。

孙权多次向刘备索要荆州,都被关羽拒绝了,孙权很生气,但为了共同对付曹操,只好先忍耐着。

关羽率兵进攻樊城的曹仁,曹操派于禁前去救援,关羽水淹七军,杀了庞德,于禁投降。此战过后,关羽声势大振,许多县城都脱离曹操政权,转而接受了关羽的号令。魏将司马懿等人建议派人离间关羽和孙权之间的关系,让孙权去对付关羽,曹操同意了。

孙权曾经派遣使者为自己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这本来是巩固蜀、吴两国关系的好机会,但高傲的关羽不但不同意联姻,反而把使者辱骂了一番。孙权因为这件事很恨关羽。南郡太守糜芳、将军傅士仁平时经常被关羽辱骂和轻视,也很怨恨他。关羽出兵以来,两人负责供应物资,但并不尽力,关羽很生气,扬言回去后一定要狠狠处罚他们。两人很害怕,恰好此时孙权秘密和糜芳、傅士仁联络,两人就投降了孙权。

东吴大将吕蒙一心想为东吴夺回荆州,等到关羽进攻曹仁的时候,他对孙权上书说:“关羽外出作战,却留下很多士兵防守荆州,一定是害怕我从后面偷袭,我请求您允许我以治病为名率领部分人马回建业,关羽知道后一定会撤走防守的军队,全力向襄阳进攻。这样我军主力沿江而上,趁他后方空虚发动袭击,就能攻下南郡,关羽也会被俘。”孙权同意了。于是吕蒙自称病重,孙权下令让他回去。关羽果然中计,撤掉了南郡的部队。关羽打败于禁后,人马增加了不少,借口缺粮,把孙权屯积在湘关的军粮占为己有。孙权知道后立刻采取行动,派遣吕蒙进军。吕蒙到达浔阳后,把精兵都埋伏在大船里,然后招募一些老百姓摇橹,命令士兵化装成商人,日夜兼程,把关羽布置在江边的士兵全部活捉,而关羽对自己的情况一无所知。这样吕蒙很快就到达了南郡,接受了傅士仁和糜芳的投降。吕蒙进入江陵,俘虏了关羽和将士们的家属,并安抚他们,下令不准骚扰百姓。吕蒙还经常派人去慰问当地的老人,很快就收买了当地的民心。关羽返回途中,多次派人和吕蒙联系,吕蒙每次都热情款待,并让使者随意参观。那些士兵的家属都托使者带信,使者回去后,关羽手下的将士收到家里的信,知道家里一切平安,都无心再战。此时孙权带兵到了江陵,关羽见大势已去,只好逃往麦城,再走到漳乡。手下的士兵军心已散,抛弃关羽四散而逃,多数投降了孙权。孙权派遣朱然和潘璋堵住关羽的退路,俘虏了关羽父子,收复了荆州。

关羽父子被俘后,孙权劝他们投降,但关羽宁死不降,反而破口大骂,于是都被斩首,一代名将就此死于非命。关羽一生英雄,但最终因为自己的疏忽大意而遭受了一生中最惨痛的失败。

功高权重之人,很容易养成骄狂之气,必须以纪律约束,否则放任自流,则后患无穷。还有,人生处在顺境和成功之时很容易得意忘形,忘乎所以,对本该警惕的事情放松戒备之弦,以至于忽略了潜在的危险,最终导致失败。因此,人生在世,应该谨慎从事,不要忽视小事情,也不要被一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记住,千里之堤可毁于蚁穴,小心才能驶得万年船。

兵出无名,事故不成

汉王南渡平阴津,至洛阳新城。三老董公遮说王曰:“臣闻‘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出无名,事故不成’。故曰:‘明其为贼,敌乃可服。’项羽为无道,放杀其主,天下之贼也。夫仁不以勇,义不以力,大王宜率三军之众为之素服,以告诸侯而伐之,则四海之内莫不仰德,此三王之举也。”

汉王率军南下渡过平阴津,抵达洛阳新城。新城县的三老董公拦住汉王劝说道:“我听说‘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师出无名,事情就不能成功’。所以说:‘点明要讨伐的人是乱臣贼子,敌人才可以被征服。’项羽行事大逆不道,放逐并杀害了他的君主义帝,实是令天下人痛恨的逆贼啊。仁德之士不逞一时之勇,正义之军不拼一己之力。大王您应当率领三军将士为义帝穿上丧服,以此通告诸侯王,共同讨伐项羽。这样一来,四海之内没有人不仰慕您的德行,这可是像夏、殷、周三王那样的行为啊!”

唐敬宗年间,幽州地方官朱克融企图谋反,拘留了朝廷派来的赐春衣使者杨文端。他一方面不放杨文端回朝,另一方面拟了一道奏折上报朝廷,内容有三:一是称这一批春衣质地相当单薄,不堪一用;二是今年春衣严重不足,希望朝廷再拨给一季春衣,约30万端匹;三是幽州愿出5000名工匠帮助修建东都宫阙。

唐敬宗见朱克融如此无礼,怕闹出什么事,连忙召宰相裴度问道:“你看一看这个奏本,朱克融所奏该如何处理?朕想派一名大臣前往幽州宣慰,顺便要他放归杨文端,可以吗?”

裴度回答道:“皇上,这个朱克融不用怕。他家本是地方恶霸,常无故滋事欺人,一定会自取灭亡。这就好比豺狼猛虎,在山林间自吼自跃,只要不予理睬,它就没什么能耐了。此贼只敢在自己的巢穴中无理取闹,要动真格的就不行了。

裴度继续说道:“皇上现在不必派使者宣慰,也不要急于救回杨文端,只需等候十来天,给他发一道诏书,上面说明:‘听说赐春衣使到你那里,行动上不大检点,等他回朝,自应处分。赐给你的春衣,制造部门不够谨慎,朕正在追究他们的责任。’

“朱克融所称愿帮助修建东都宫阙,必定是谎言,现在就可揭穿他。皇上可在诏书中这样说:‘所请工匠可以快点派来。朕已诏令魏博,准备沿途为工匠提供食宿之处和所需之物。’估计朱克融接到此诏,一定惊慌失措。

“如果陛下不愿这样颁诏,也可说东都宫阙自有相关官衙负责,不必让工匠远道而来。将士春衣乃是本道常事,不归朝廷负责。近来朝廷有些赏赐,都是因为有战事征发,而且都是奖励有功之人。如果是一般情况,就无此例。朝廷并不是吝惜30万端匹。只是从法度上讲,不能够单独给予幽州。皇上,依微臣之见,如此处理就行。”

唐敬宗听裴度这么一说,连连称是,于是按裴度所说下了一道诏书。

事情的发展果然如裴度所料,朱克融接到诏书,知道事情败露,不知所措,不久后即被当地义士杀死。

下面是一个恰好相反的例子。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许多诸侯利用周天子的影响,举着周天子的大旗,以成就自己的霸业。他们挟天子以令诸侯,为征讨别国找一个“替天行道”的借口。

郑庄公一直想攻打宋国,但宋国爵重国大,要伐宋必须有冠冕堂皇的理由,才能取得其他诸侯的支持。

郑庄公雕像

为此,郑庄公带着谋臣祭足去朝觐周天子,想要从天子那里得到支持。但是,周天子不喜欢郑庄公,不仅不设宴款待,反而语露讥诮,故意挖苦他。

临别之日,周天子只送给他十车黍米,讥笑说让郑庄公以备荒年粮食不足——郑庄公曾在荒年时,带兵到周地抢割麦子。

郑庄公受到冷遇,内心十分不快,想把黍米扔了。祭足则颇有心计,劝说郑庄公在十车黍米上做文章。他笑着说:“诸侯所以尊重主公,是因为郑国国君世为周室卿士,历来是周天子的左右股肱。他们哪里知道您受冷遇的事实呢?天子所赐的东西,无论厚薄,总是恩宠。主公若是辞而不受,分明会失去天子的宠信。那样,各诸侯国便不会再尊重我国。再说,郑国君臣朝觐周天子,邻国都已经知道了,有这十车天子赐予的黍米,是大有用途的。”然后,他让庄公“如此这般”便可讨伐宋国。

郑庄公采纳了祭足的建议。在离开洛阳时,他令人将十车黍米用锦袱覆盖,伪装成十车财宝,宣称是天子所赐。又在车上放置彤弓弧矢,宣称:“因为宋国久不朝贡,郑庄公亲自奉周天子之命,率兵前去征讨。如果有别国阻止或不听郑国的命令,即系抗拒天子之命。”

就这样,郑庄公出了周境,一路上假传周天子旨意,散布宋国久不朝贡的谣言。不明真相的诸侯都信以为真,不免为宋国担忧起来。

郑庄公来讨伐的消息传到宋国,宋殇公深感不妙,自知理亏,又自忖不是郑国的对手,便想和郑国讲和。

他派使臣请卫国、齐国出面为郑、宋讲和,约定日期在周地瓦屋相会,歃血为盟。

但郑庄公置之不理,并且继续以周天子的名义,命令齐国和鲁国助郑伐宋。

齐侯哪敢违抗,遂派出兵车300乘,鲁侯出兵车200乘,前来助郑。

郑庄公率领三国联军,打着“奉天讨罪”的大旗,浩浩荡荡开往宋国,很快便攻下了宋国的郜、防二城,然后深入宋国腹地。宋国无力抵抗三国大军,很快宣告投降。

郑庄公假借周天子的名义而讨伐了宋国,取得了预想的成功,郑国成为春秋初期最强盛的诸侯国。

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确实如此,只有师出有名,才会凝聚人心,而只有人心凝聚了,力量才会强大,人心齐泰山移。如果师出无名,难以服众,那么其举措一定无法持久,即使一时得逞,最终也会落败。

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

臣闻兵法:“攻不足者守有余。”又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今羌欲为敦煌、酒泉寇,宜饬兵马,练战士,以须其至。坐得致敌之术,以逸击劳,取胜之道也。

我听说兵法上讲:“不足以进攻的力量,用于防守却能有余。”又说:“善于打仗的人,能主动引诱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引诱。”如今羌企图进犯敦煌、酒泉,本应整顿兵马,训练士卒,等待敌人前来,坐在那里,用引诱敌人的战术,以逸击劳,这才是取胜之道。

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听取伍子胥的建议,拜孙武为将军,向孙武请教攻打楚国的妙计。

孙武制定了“三分疲楚”“多方误敌”的战略,即把吴国的军队分为三部,每次用一部骚扰楚国的边境,待楚军倾巢出击,则率师而归;等楚军退回,第二部再出动骚扰,楚军出,吴军退;待楚军退,吴军第三部又出。这样吴国的军队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整,而楚国的军队却疲于奔命,劳苦不堪。

公元前512年,孙武和伍子胥率吴军北上攻打钟吾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灭掉了钟吾。还没待楚国君臣回过神来,吴军又移兵攻打徐国。待楚军前来营救徐国之时,吴军已攻下了徐国。

次年,孙武、伍子胥又以三分之一的兵力伐夷,楚国接受上次的教训,立即出兵营救。等楚军主力赶到,吴军却又掉头向南,攻打楚之城邑。楚军忙回来援救,但又为时已晚,吴军已在劫掠其地后骑马扬鞭离去。

楚军长途跋涉,已疲惫不堪。不料吴军第二部又出动了,包围了楚之弦邑。楚军只好前去营救,等赶到那里,吴军又撤走了。待楚军确知吴军已回吴国,正欲班师之时,不料吴军第三部又已出动,前去攻打楚之养邑。楚军实在太疲惫了,救援不及,养邑遂被吴军攻下,楚公子掩余与公子烛庸被吴军所杀。

六年的疲楚战略使楚军陷入疲于奔命的境地,吴国直攻楚都的时机已经成熟。孙武采用“伐交”之计,使长期受楚国欺侮勒索的蔡国和唐国,答应出兵相助。

公元前506年冬,吴王阖闾任命孙武为伐楚部队统帅,伍子胥和伯豁为副将,率3万吴军倾国而出,拉开了伐楚的序幕。

孙武经过了深思熟虑,将吴军分为两路,主力经青苔关、松子关,从荒无人迹之处潜行至郢。第二路,则先至蔡国,与蔡军联合后,再会同唐军向汉水地区进发,准备在汉水一带配合潜行而至的吴军主力与楚军决战。

楚令尹囊瓦闻蔡国欲助吴来攻,想先下手为强,率军攻蔡。吴军一部遂前来相救。囊瓦深恐腹背受敌,乃解围撤至汉水西岸,欲在此与吴军决战。不料有人报信,说吴军主力已从柏举以东的山区进入楚国腹地。囊瓦乃听从部将武城黑的建议,率军匆匆渡过汉水,向大别山一带进发,欲堵截潜行而至的吴军。

由于楚军并无既定作战方略,只是疲于应付,所以囊瓦在与吴军主力相遇后,三战皆败,最后只好整顿军队在柏举列阵,欲与吴军死战。阖闾乃令吴军全线进攻,楚军兵败如山倒,囊瓦兵败逃往郑国。

吴军乘胜长驱直入,抵达郢都。吴军仅用了十多天就攻入郢都。楚昭王见楚国大势已去,狼狈不堪地逃离郢都,一直逃到了随邑(今湖北随州)。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代表国民党政府接连向远在延安的毛泽东发出三份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商讨战后的国家大事。

蒋介石的此举并非真正为了和平,而是有如下几个原因:其一,抗战胜利后,国内外的舆论都反对内战,渴求和平;其二,蒋介石的主力部队都聚集在重庆、四川等地,要把部队开上内战前线,还需要时间;其三,蒋介石认为毛泽东不敢到重庆去,也不可能去。这样,蒋介石就会把内战的责任全推到中国共产人的身上,使中国共产人处于被动地位,而他则可以堂而皇之地胡作非为。

对于蒋介石的“邀请”,中国共产内的许多高级领导也都顾虑重重:蒋介石一向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最不讲信誉,万一把毛泽东扣在重庆怎么办?国内的许多著名民主人士也认为蒋介石是在搞阴谋,毛泽东不可能去重庆谈判。

毛泽东不愧是位叱咤风云的英雄,他纵览天下,权衡利弊,知己知彼,毅然致电蒋介石:同意赴重庆谈判。

1945年8月28日下午3时30分,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在国民党政府的代表张治中和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的陪同下,自延安飞抵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以大无畏的无产阶级政治家的胸怀和气魄大长了中国共产人的志气,赢得了全国各民主党派的尊敬和信任,赢得了全国的人心,取得了主动权。

经过43天的艰苦谈判,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于10月10日在重庆签订。协议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在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基础上,建设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

不久,蒋介石撕毁“协议”,挑起全面内战,向中共控制的解放区发起全面进攻。蒋介石的倒行逆施使全国人民认清了他的反动嘴脸,加速了蒋家王朝的灭亡。

战争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掌握战斗的主动权,掌握了主动权就会牵制敌人,使敌人按照自己的意图“行事”,相反,没有主动权,便会陷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因此,克敌制胜的关键是掌握主动,不要受制于人,而要制于人。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

孙膑对田忌说:“魏、赵、韩那些地方的士兵向来骠悍勇猛,看不起齐国;齐国士兵的声名也确实不佳。善于指挥作战的将军必须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孙武兵法说:‘从一百里外去奔袭会损失上将军,从五十里外去奔袭只有一半军队能到达。’”

洪秀全出生在广东花县福源水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中,后来做了乡村塾师,曾四次参加科举考试,四次名落孙山。鸦片战争后,洪秀全目睹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终于从沉溺于科举仕途的梦幻中猛醒过来,决心寻找一条改变社会现状和个人前途的新路。

洪秀全在广州的时候,从传教士手中得到一本基督教的传道书劝世良言。书上说:只有“上帝”是真神,其他一切人们所崇拜的偶像都是妖魔,而一切人都是“上帝”的子女,都是平等的。洪秀全大受启发,心想:“如果创立一个‘拜上帝教’,

洪秀全像

自称是上帝的儿子,专为除妖降魔,推翻清政府,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太平天国’而下凡,一定能得到人心,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于是,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教”。

洪秀全不辞辛苦,深入贫苦百姓中传教,很快就发展了两千多教徒。就在“拜上帝教”日益壮大的时候,广西连年灾荒,百姓痛苦不堪,各地农民纷纷铤而走险,举起造反大旗。洪秀全见时机成熟,以“上帝”的名义召集各县“拜上帝教”教徒两万余人,于1851年1月11日在金田村发动了起义。义军称“太平军”,后建号“太平天国”。3月19日,太平军在灵湖大败清军,在万众庆贺的欢呼声中,洪秀全宣布“登极”,正式称“天王”,并加封五军主将。

洪秀全凭借“拜上帝教”称天王,他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持续了14年,纵横18省。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在林肯当律师时,有一次,他得悉朋友的儿子小阿姆斯特朗被指控谋财害命,已初步判定有罪。他以被告律师的身份,到法院查阅了全部案卷,他了解到,全案的关键在于原告方面的一位证人福尔逊,因为他发誓说在10月18日的月光下,清楚地目击小阿姆斯特朗用枪击毙了死者,对此,林肯要求复审。

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

在这场精彩的复审中,有以下一段对话。

林肯问证人:你发誓说看清了小阿姆斯特朗?

福尔逊:是的。

林肯:你在草堆后,小阿姆斯特朗在大树下,两处相距二三十米,你能认清吗?

福尔逊:看得很清楚,因为月光很亮。

林肯:你肯定不是从衣着方面看清他的吗?

福尔逊:不是的,我肯定看清了他的脸,因为月光照亮了他的脸。

林肯:你能肯定时间是在11时吗?

福尔逊:充分肯定,因为我回屋时看了钟,那时是11时15分。

林肯问到这里,就转过身来发表了一席惊人的谈话:“我不得不告诉大家,这个证人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子。他一口咬定10月18日晚上11时在月光下看清了被告的脸。请大家想想,10月18日那天是上弦月,晚上11时月亮已经下山,哪里还有月光?退一步说,也许他对时间记得不够精细,时间稍有提前,但那时,月光是从西往东照,草堆在东,大树在西,如果被告的脸面对草堆,脸上是不可能有月光的。”

听了林肯合情合理的陈述,听众先是一阵沉默,紧接着掌声、呼声一起爆发出来。福尔逊顿时傻了眼。

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总是善于制造于己有利的态势,借助这有利的态势赢得战争的胜利。制造于己有利的态势是聪明人应当具备的一种素质,也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聪明之举。如果态势不明朗或者于己不利,要想尽办法创造出于己有利的态势,不要轻视或者忽视态势的作用和影响,否则,极有可能陷入极为被动的局面。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