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儿童教育 >孙子兵法中的智慧名言故事 > 第十一章 九地篇
第十一章 九地篇
作者:刘加临   |  字数:14047  |  更新时间:2015-03-18 16:56:30  |  分类:

儿童教育

九地篇是孙子兵法的第十一篇,本篇主要从人的心理因素和情绪因素对战事的影响来论述如何制定切合实际而又行之有效的战略战术,从而达到取胜的目的。在本篇中,孙子把兵家地理分为散地、轻敌、争地、交地、重地等九种,揭示了面临这九种不同处境的一般规律,并系统提出了针对各种战略地形条件的作战要领。另外,孙子认为要对部下在不同的情况下的心理反应进行细致的分析,强调要巧妙利用这一心理,因势利导,实现有利于自己的战场态势。

衢地必争

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为衢地。

处在几国交界,先到达可以结交周围诸侯,能取得多方援助的地区,叫作“衢地”。

三国时期,司马懿用计杀掉叛将孟达后,奉魏主曹睿之令,统率二十万大军杀奔祁山。诸葛亮在祁山大寨中闻知司马懿统兵而来,急忙升帐议事。

诸葛亮道:“司马懿此来,必定先取街亭,街亭是汉中的咽喉。街亭一失,粮道即断,陇西一境不得安宁,谁能引兵担此重任?”

参军马谡道:“卑职愿往。”

蜀帝刘备在世时曾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诸葛亮想起刘备的话,心中有些犹豫,便说:“街亭虽小,但关系重大。此地一无城郭,二无险阻,守之不易,一旦有失,我军就危险了。”

马谡不以为然,说:“我自幼熟读兵书,难道连一个小小的街亭都守不了吗?”又说:“我愿立下军令状,如有差失,以全家性命担保!”

诸葛亮见马谡胸有成竹,于是让马谡写下军令状,拨给马谡二万五千精兵,又派上将王平做马谡的副手,并嘱咐王平:“我知你平生谨慎,才将如此重任委托给你。下寨时一定要立于要道之处,以免魏军偷越。”

马谡和王平引兵走后,诸葛亮还是不放心,又对将军高翔说:“街亭上有一城,名为柳城,可以屯兵扎寨,今给你一万兵,如街亭有失,可率兵增援。”高翔接令,领兵而去。马谡和王平来到街亭,看过地形后,王平建议在五路总口下寨,马谡却执意要在路口旁的一座小山上安寨。王平说:“在五路总口下寨,筑起城垣,魏军即使有十万人马也不能逾越,如果在山上安寨,魏军将山包围,怎么办?”马谡笑道:“兵法上说:居高临下,势如破竹,到时候定使魏军片甲不存!”王平又劝道:“万一魏军断了山上水源,我军岂不是不战自乱?”马谡道:“兵法上说:置之死地而后生。魏军断我水源,我军死战,以一当十,不怕魏军不败!”于是,不听王平劝告,传令上山立寨。王平无奈,只好率五千人马在山西立一小寨,与马谡的大寨形成犄角之势,以便增援。

司马懿兵抵街亭,见马谡立寨在山上,不由仰天大笑,道:“孔明用这样一个庸才,真是老天助我啊!”他一面派大将张邰率兵挡住王平,一面派人断绝了山上的饮水,随后将小山团团围住。蜀军在山上望见魏军漫山遍野、队伍威严,人人心中惶恐不安。马谡下令向山下发起攻击,蜀军将士竟无人敢下山。不久,山上饮水点滴皆无,蜀军将士更加惶恐不安;司马懿下令放火烧山,蜀军一片混乱。马谡眼见守不住小山,拼死冲下山,杀开一条血路,向山西逃奔,幸得王平、高翔以及前来增援的大将魏延的救助,方才得以逃脱。

街亭一失,魏军长驱直入,连诸葛亮也来不及后撤,被困西城县城之中,被迫演出了一场“空城计”。

理查德·尼克松是美国第37任总统,是当代最著名的政治家之一,他是因为“水门事件”而被迫辞去总统职务的。

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

1972年6月18日,华盛顿邮报在三版一个角落上以“水门大厦遭夜闯,神秘客身份费猜疑”为题第一次报道了“水门事件”。大意是:6月17日清晨,有五名男子携带无线电对讲机、摄影机、电子监听器材闯入华盛顿水门饭店民主党全国总办办公室,被有关人员逮捕。这不过是一起司空见惯的“盗窃案”,没有任何人对此引起重视。但是,不久,邮报上又披露,被捕的五人中有一名叫作詹姆斯·麦科德的人自称是中央情报局雇员,受聘于尼克松,此事件与“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有关联。在野党——民主党人立即开动舆论机器,紧紧盯住了尼克松总统,抨击尼克松无视“民主”,窃听民主党有关总统竞选机密,意图以此为缺口,搞垮尼克松。

尼克松在事件发生之始,错误地认为这不过是一桩小事,认为掩盖一下就会过去。但是,在任命格雷为联邦调查局局长的听让会上,格雷在谈到白宫与水门事件的关系时,将白宫律师迪安牵连进去。为彻底摆脱水门事件的困扰,尼克松不得不解除了自己的四个最亲密助手联邦调查局局长格雷、司法部长克兰恩丁斯特以及霍尔德曼、埃利希曼的职务,而迪安为了保住自己竟不惜把白宫的所有机密大白于天下,尼克松的防线崩溃了。

民主党人乘胜猛攻,不给尼克松一点喘息的机会,他们推举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考克斯为处理水门事件特别检察官。国务卿基辛格大吃一惊,对尼克松说:“考克斯是一大祸害,他是一直反对你的!”

基辛格不幸言中。当尼克松免去考克斯的职务时,不但为时已晚,这一举动还造成了更恶劣的影响。民主党人利用考克斯提供的九盘录音带——其中,有“18分半钟的空白”——这些录音带是安装在尼克松办公室中,自动记录尼克松在办公室的谈话内容的。尼克松无法向人们澄清他在这“18分钟”内都说了些什么。正是这一致命“空白”把尼克松逼到了悬崖的边缘。

1974年8月8日,尼克松被迫宣布“辞职”,民主党人胜利了。

“衢地”是四通八达的地区,一般离本土较远,是交战的各方面必争的战略要地。谁能抢在前面占领它,谁就能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因此,自古至今,战争中的“衢地”就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实际上,生活“衢地”也是十分重要的,有时,可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因此,要善于发现生活“衢地”,并且要努力占据它,从而为自己赢得先机。

衢地则合交,重地则掠

重地则掠,地则行,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在衢地应结交诸侯,争取多方支援。在重地应夺取物资,就地解决军需粮草。在地应该迅速通过,无使停留。陷入围地应运用智谋,防止被敌人围困,在死地要迅猛奋战,死里求生。

三国时,诸葛亮五出祁山时,蜀军陇上割麦就是“重地则掠”的典型战例。

公元231年2月,诸葛亮率军第五次出兵讨伐魏国,包围了祁山(今甘肃礼县东)。魏明帝曹叡命令司马懿率张邰、费曜、戴陵、郭准等将领抵御诸葛亮。司马懿命令费曜、戴陵留精兵四千人防守上邦(今甘肃天水),自己率领大军往西救援祁山。

诸葛亮兵围祁山,见魏军早有准备,短期内难以攻下,而蜀军的军粮靠木牛运输,不能完全满足军队需要,便对众将说:“深入敌人的腹地,就要掠取敌人的粮草来补充自己。如今,我军的粮草供应不上,我估计陇上的麦子已经熟了。我们可以秘密派兵去抢割陇上的麦子,用来补充军粮。”

诸葛亮画像

诸葛亮留下王平、张嶷率部分人马继续围攻祁山,自己则带着魏延、姜维,领军直奔上邽。

诸葛亮领军来到上邽,魏军费曜、戴陵领兵出战,被魏延、姜维杀得大败而逃。

诸葛亮命令蜀军乘机抢收垄上的新麦,充实军粮。然后准备与司马懿决战。

诸葛亮率军在上邽以东与魏军相遇。司马懿见蜀军气势正盛,收兵据险防守。诸葛亮见两军无法接战,就率军退去,想要引诱魏军追击。司马懿率军尾随诸葛亮,已经赶上了蜀军,终究心里不踏实,又退上山去,拒绝与诸葛亮交战。可是魏军将领忍耐不住,纷纷向司马懿请求出战。司马懿经不住众将的一再请求,率军出击。诸葛亮派魏延、高翔、吴班迎战。魏军大败,蜀军俘获魏军三千余人。司马懿只得率军退守大营。

诸葛亮本来想乘胜进击,可是抢收来的新麦即将吃完,只好下令退兵。在退军途中,诸葛亮在木门谷(今甘肃天水西南)设伏,射杀了率军追击的魏将张邰,然后还师汉中(今陕西汉中)。

重地则掠体现了孙子就地取材和敌为我所用的战略用兵的原则。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这两种生存技巧。就地取材和敌为我所用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财力、精力,从而为胜利增加砝码,为成功扬起风帆。

善于用兵

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持,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

古代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能使敌军前队与后队不能互相策应,主力部队与小分队不能相互依靠,长官与士卒不能相互救援,上级与下级失去联络不能协调,士卒溃散就再难聚合,即使集合起来也不能做到行动统一。

南北朝末期,北周、突厥和陈朝三个主要政权并存。公元581年2月,总揽北周大权的大丞相杨坚废周立隋,是为隋文帝。那个时候,隋朝疆域大体为长江以北,长城以南,东至沿海,西达四川的广大地区,拥有1100多个县,2900余万人口,社会经济、文化较发达。

杨坚为统一中国,革除弊政,发展生产,整顿军队,并陆续采取一些改革措施,不断增强国力、军力。北方突厥为游牧奴隶社会,自6世纪中期崛起,至沙钵略可汗时,控制着长城以北,贝加尔湖以南,兴安岭以西,黑海以东的辽阔地域,拥有骑兵数十万。因隋王朝停止对其献礼、和亲,不断兴兵南犯,威胁隋的统治。当时突厥有四可汗各拥重兵,沙钵略与阿波、达头等可汗不和,为隋制胜突厥提供了有利条件。江南陈朝传至后主陈叔宝时,保有长江以南、西陵峡以东到东南沿海的400余县、200余万人口。政治腐朽,朝廷内上下猜忌,赋税繁重,府库空虚,刑法残暴,人民怨声载道,后主沉湎于酒色,疏于戒备,面对隋朝的进攻,企图凭借长江阻遏隋军进攻。

杨坚画像

杨坚曾准备先灭陈朝,后击突厥。为巩固北部边防,防止突厥侵扰,在边境增修亭障,加固长城,并命上柱国阴寿镇幽州(今北京),京兆尹虞庆则镇并州(今太原),屯兵数万。公元581年3月,即派大将贺若弼、韩擒虎分任吴州和庐州总管,镇江北要地广陵(今江苏扬州西北)、庐江(今合肥),做灭陈准备。

9月,陈将周罗候攻占江北隋的胡墅(今江苏六合西南)。杨坚命尚书左仆射高熲节度行军元帅长孙览、元景山率军伐陈。恰逢此时,突厥沙钵略可汗因其妻为北周千金公主,便以为北周复仇为借口,联合原北齐营州刺史高宝宁,于12月攻占临榆镇(今河北抚宁东,一说今河北山海关),并联络各部,准备大举攻隋。杨坚根据隋朝新立,边防不固,实力尚不够强等情况,决定变更原来计划,改取南和北战,先败突厥,后灭陈朝的战略。

公元582年春,杨坚调整部署,于并州置河北道行台尚书省,以晋王杨广为尚书令;在洛阳(今河南洛阳城东)置河南道行台尚书省,以秦王杨俊为尚书令;在益州(治今四川成都)置西南道行台尚书省,以蜀王杨秀为尚书令,并不断调兵遣将加强北方各要地守备,以御突厥。

杨坚利用突厥各可汗间的矛盾,采纳奉车都尉长孙晟建议,实行“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合弱”的策略,先后派出使臣结好西面的达头可汗和东面的处罗侯(沙钵略之弟),以分化、削弱沙钵略的力量。

公元582年5月,沙钵略率本部与阿波等各可汗兵40万突入长城,分路攻掠北方要地。隋军曾分别在马邑(今山西朔县)、可洛赅(甘肃武威东南)击败来犯突厥军,但未能阻止其攻势。

12月,突厥大军深入到武威(今属甘肃)、金城(今甘肃兰州)、天水(今属甘肃)、上郡(今陕西富县)、弘化(今甘肃庆阳)、延安(今陕西延安东北)等地,大掠牲畜、财物等。在周桨(今甘肃庆阳南)之战隋军顽强抗击沙钵略主力后,突厥达头可汗不愿继续南进,引兵自去。隋经三年防御作战,争取了时间,基本上完成了反攻准备,而突厥则因隋之分化、离间政策,内部矛盾加深,加以灾荒严重,其势愈加不利。

公元583年春,沙钵略再率各可汗兵南犯。4月上旬,杨坚下达“清边制胜”诏令,命卫王杨爽等为行军元帅,率隋军主力20万分道反击突厥,以从根本上击破沙钵略,稳固北部边防。隋军先后在白道(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北)、高越原(今甘肃武威北)、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和龙(今辽宁朝阳)等地各个击败突厥各部,并乘机说服阿波可汗归隋,进一步促成突厥内乱,使沙钵略与阿波等相互攻战不止。公元584年秋,沙钵略因屡为隋军所败和阿波军不断攻击,向隋求和称藩。隋军反击突厥获胜,北部边患基本消除,解除了南下灭陈的后顾之忧。

杨坚的明智之处在于集中使用兵力,避免两面作战。这样可以保持兵力优势,以更强的力量出击,增加获胜的概率。我们做事情也要善于运用自己的力量,把主要精力集中于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上,主要问题解决了,小的问题就好办了。另外,还要讲究轻重缓急,先解决最紧急的问题,然后再去解决不那么紧急的问题,这样才会将问题处理得圆满,无纰漏。

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陷入围地就要运用智谋,千方百计突围;到了死地,就要奋勇作战,死里求生。

广宁之役,明军溃败,朝中诸臣都想退保山海关。袁崇焕当时任兵部主事,他单骑出关,察看敌情,还朝后说:“给我军马钱谷,我一人足守辽东。”朝中官僚已被后金吓破了胆,闻其豪言,封他为关外监军,很高兴地让他出关迎敌。王在晋接替熊廷弼为辽东经略,很倚重袁崇焕,令其出关驻中前所,理前屯卫事,后来又让他到前屯去安抚那些流民。袁祟焕受命。在辽东的防御策略上,王在晋与袁崇焕截然不同。王在晋素无远略,主张于山海关外八里铺筑城防守。袁崇焕反对这种消极的防御之策。二人争持不下,上报朝廷。首辅叶向高犹豫不决,但大学士孙承宗支持袁崇焕,愿亲自出关考察敌情。朝廷于是任命孙承宗为辽东经略,王在晋被调任南京兵部尚书。

袁崇焕主张守宁远,孙承宗遂命袁崇焕与总兵满桂负责宁远防御。袁崇焕在宁远用了两年的时间,修筑城墙,激励士卒,宁远从而成为关外重镇。

1625年夏,孙承宗与袁崇焕决定遣将分据锦州、松山、杏山、石屯及大小凌河,修筑城郭,收复失地200里,宁远城成为内地。孙承宗与袁崇焕在关外4年,修复大城9座、营堡45个,练兵11万,立水营5座、车营12座、火营2座、前锋后劲营8座,选甲胄、器械、炮石、弓矢数百万,开屯5000顷,拓地400里,可以说,他们对关外的经营是卓有成效的。

1625年10月,关外形势陡转直下。孙承宗辞职还乡,高第代其为辽东经略,高第到任后,尽反孙承宗之所为。他认为关外不足守,尽撤锦州、石屯守备,移将士于关内。袁崇焕力争,言兵法有进无退,既然这两座城池已经收复,不可以轻易撤退。二城一失,宁远、前屯震动,关门尽失保障。高第坚持己见,还想撤宁、前二城的防御。袁祟焕力阻无效。高第撤锦州、石屯、大小凌河及松山、塔山、杏山守备,尽驱兵入关,抛弃的粮食有数十万之多。士兵百姓的尸体堆弃于道路旁,哭声震天。关外只剩下袁祟焕坚守宁远孤城。

得知高第撤军关内,努尔哈赤乘机出兵。1626年1月,后金军13万大举西渡辽河,23日抵达宁远,将宁远城团团围住。袁祟焕刺血为书,誓与将士坚守城池,将军民迁入城内,坚壁清野,以待来犯之敌。城内由同知程维模负责稽查奸细,传檄前屯守将赵率教、山海关守将杨麒,要是哪里有宁远城的逃兵,可进行斩杀。士卒知逃无生路,守心益坚。24日,后金大军发起攻击,袁崇焕在这场战争中首次使用西洋巨炮轰击敌营,一炮歼敌数百。努尔哈赤指挥后金士兵苦战,一定要攻下宁远城,即使城上箭石如雨,也决不后退,后金士兵戴盾牌攻城,将宁远城凿开三四处两丈多的缺口。城上守军以火毯、火把焚之,引燃其盾牌,挖城的后金兵士被烧死,才稍稍后退,努尔哈赤认为宁远城小势孤,志在必得,但3天急攻,伤亡众多,只得撤围。途中尽焚宁远东觉华岛上积储,退回沈阳。朝中闻宁远被围,兵部尚书王永光集众臣议战守之策,虽然议论纷纷,但均一筹莫展。高第与总兵杨麒拥兵山海关,坐视不救。朝廷上下均以为宁远必不保。袁祟焕的捷报入京,满朝文武很是震动,立即命袁崇焕为佥都御史。3月,复设辽东巡抚,以袁崇焕担任。

宁远之役,是明对后金作战以来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努尔哈赤自兴兵以来,所向披靡,唯宁远一城,攻之未下,遂愧恨而归,不久病死。

袁崇焕在宁远之役后,为争取战备时间,在山海关外400里的锦州、中左、大凌河三城构筑防线,同时派人向后金议和。后金方面,努尔哈赤刚刚死去,皇子们发生皇位之争。皇太极继位,他年轻气盛,雄心勃勃,早欲问鼎中原。但当时后金新占辽沈地区,统治并未稳定,皇太极要进行政治改革,加强皇权,又要解决西部蒙古、东部朝鲜问题,以免三面受敌,遂与袁崇焕不断书信往来。但双方均无议和诚意,都是漫天要价,议和仅成为缓兵的幌子。皇太极趁机解决朝鲜问题。袁崇焕则趁后金大军出征之前,抢修锦州、中左、大凌河三城。

1627年,皇太极出兵征服了朝鲜,回师沈阳后,得知袁祟焕正在关外修筑城防,决定先发制人,率先向明军发起进攻。皇太极亲率八旗大军,于5月6日从沈阳出发,到广宁后,分三路进军,迅速攻占了大小凌河和右屯卫等城堡。5月11日,大军包围了锦州城。赵率教带领3万人守锦州,后金军全力攻城西一隅。赵率教命全城兵士尽趋西城防御。城上明军火炮齐发,矢石如雨,顶住了后金军连续14天的进攻,后金军损失惨重。袁崇焕认为宁远兵不可轻举妄动,选精骑4000,命元进禄、祖大寿率领,增援锦州,另遣水军牵制后金军。尚未出发,后金军已分兵于28日来攻宁远。袁崇焕与中官应坤、副使毕自肃在城内坚守,列营壕内,用巨炮击敌,令满桂、元世禄、祖大寿到城外迎敌。激战中,双方各有伤亡,明军满桂身负重伤,后金贝勒济尔哈朗、萨哈廉、瓦克达都受伤。后金军遂弃宁远不攻,全力攻锦州,皇太极亲自督战。但锦州城守御工事已竣工,城池固若金汤,将士众志成城,一时间难以攻下。后金兵不耐酷热,士气低落。6月5日,皇太极饮恨撤围。这场战役,被称为宁锦大捷。事后,朝中专权者魏忠贤不喜欢袁崇焕,命其党羽议袁崇焕不救锦州之罪。袁崇焕只得退休还乡。

袁崇焕像

在袁崇焕固守宁远之时,宁远已经成为“死地”,当时高第撤锦州、石屯、大小凌河及松山、杏山诸军民防卫,宁远城已成为孤城。但袁崇焕誓死作战,赢得了一系列重大的胜利。

艾伦·莱恩是英国人,他在年轻时就继承了伯父的事业,出任了希德出版社的董事长。但在当时,出版社的处境已是举步维艰,莱恩整日绞尽脑汁,试图另辟“蹊径”,使出版社能“柳暗花明”。

终于有一天,当莱恩在一个候车室旁的书摊上茫无目的地扫视时,他突然发现,书摊上除了高价新版书、通俗读物外,几乎没什么可看的书,而且这些书大部分都是价格昂贵的精装书。

这个发现触动了莱恩的灵感:“要想赚大钱,出版价格低廉的平装书是个好办法。”他坚信这个办法能够成功,因为精装本价格很贵,一般老百姓根本买不起。

莱恩出版廉价丛书的计划在英国出版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人说这是自取灭亡,有人说这会严重影响整个书业界。莱恩认定这个办法是他的企业走出困境的唯一道路。所以对此他毫不动摇。

第一套平装系列丛书共10本,规格也比精装本缩小了。这就不仅节省了封面制作的成本,而且也节省了纸张,再加上莱恩决定以购买再版图书重印权的方式出版这10本书,因而大大降低了成本费。莱恩每本书的价钱压在6便士,这样,人们只要少吸6支香烟就可买到一本书。

这套书的封面很引人注目,这是因为莱恩在上面设计了一个逗人喜爱的丛书标志物——一只翘首站立的小企鹅。因此,莱恩把这套丛书起名为企鹅丛书。莱恩还用颜色表示图书的类别:紫色为剧本,浅蓝色为传记,橘红色为小说,灰色为时事政治读物,绿色为侦探类,黄色为其他类别。这一系列的改革使这套书不仅在外观上鲜艳明快、耳目一新,而且在装订上简单朴实,印刷上字迹工整。

既然这本书是面向大众,那么其价格就必须低廉,低廉的价格又要求有巨大的销售量。莱恩心里清楚:每本书的销售量只有达到17500册以上,才能保住本钱。因而,他派人到各地去宣传、推销。

1935年7月,第一批10卷本企鹅丛书正式问世,在不到半年时间里,这套书就销售了100万册,莱恩成功了。

1936年元旦,希德出版社改名为企鹅图书公司。它坚持薄利多销、为大众服务的原则,因此能垄断英国平装书市场20多年。

“围地则谋,死地则战”是孙武对各种处境简单而生动的描述。孙武认为人在最困难、最危险,甚至是陷入“死地”的情况下,只要坚持奋斗,便可以创造转败为胜、起死回生的奇迹。孙武提出的这一思想是具有某种普遍意义的。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

把队伍放在危险的地方才能生存下来,把士兵陷于死地,将士们才能奋勇向前,杀敌取胜,赢得生机。

秦朝末年,秦二世胡亥派大将章邯统率大军击败了陈胜、吴广的起义军,然后又北渡黄河,进攻赵国,将赵王歇包围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赵王歇慌忙向楚国求救,楚怀王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统率大军援救赵国。

宋义知道章邯是员骁勇善战的老将,不敢与章邯交战。援军到达安阳(今河南安阳西南)后,宋义按兵不动,一住就是几十天。项羽对宋义说:“救兵如救火,我们再不出兵,赵国就要被章邯灭掉了!”宋义根本不把项羽放在眼里,对项羽说:“冲锋陷阵,我不如你;运筹帷幄,你就不如我了。”说完,他传下命令:“如有人轻举妄动,不服从命令,一律斩杀!”项羽忍无可忍,拔剑斩杀宋义,自己代理上将军,并命令琼布和蒲将军率两万人马渡过漳河援救赵国。

琼布和蒲将军成功地截断了秦军粮道,但却无力解赵王歇巨鹿之围,赵王歇再次派人向项羽求救。项羽亲率全军渡过漳河,到达北岸后,项羽突然下令:将渡船全部凿沉,将饭锅全部打碎,将营房全部烧掉,每个人只带三天的干粮。将士们惧怕项羽的威严,谁也不敢多问。项羽对将士们说:“我们此次进军,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后退就是死路一条!”将士们眼见一点退路也没有,人人抱着死战到底的决心与秦军拼杀。结果,项羽率楚军以一当十,九战九捷,章邯的部将苏甬被杀、王离被俘、涉间自焚而亡,章邯狼狈逃走,巨鹿之围遂解。

巨鹿之战打出了楚军的威风。从此以后,项羽一步步登上了权力的最高峰,成为了名扬天下的“西楚霸王”。

楚汉战争时期,刘邦在彭城失利以后,诸侯都纷纷背弃刘邦。占据赵地的赵王歇也与刘邦绝交。

韩信向刘邦请求率军北上,进攻赵、代,讨伐燕国,并向东平定齐地,向南切断楚军粮道,和刘邦率领的主力形成钳形攻势,先消灭楚国的侧翼,孤立并包围项羽,然后在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会师。刘邦采纳了韩信的建议,并派常山王张耳协助韩信,一起率军出征。

公元前205年,韩信首先进攻代国,大败代军,俘虏了代王。第二年10月,韩信率兵数万,进攻赵国。赵王歇和成安君陈余得到消息后,就调集号称二十万的军队,在井陉口(今河北获鹿西)进行防御。

井陉口是太行山有名的八大隘口之一,易守难攻,既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东西必由之路。赵军先期据守井陉口,以逸待劳,处于优势和主动地位。韩信率领的汉军仅有数万兵力,又千里行军,将士疲乏,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

当时,赵军主帅陈余手下的谋臣、广武君李左车劝陈余:“韩信、张耳乘胜离开本国远征,锋芒锐不可当。我听说:‘从千里之外运送粮食,士卒会有饥色;做饭时临时找柴草,军队会常常吃不饱。’井陉道路狭窄,车辆不能并行,骑兵不能成列。汉军要通过这么狭窄的山路,粮草必定落在大部队的后面。因此,如果能给我三万精兵,从小道袭取汉军的辎重,截断他们的粮道。你只需深沟高垒,不与汉军交战。这样,汉军前不能进,后不能退,供应线又被切断了,附近荒山野岭又不可能找到粮草,不出十天,韩信、张耳的头就会送到你的面前。否则,我们就一定会成为韩信和张耳的俘虏了!”

然而,既刚愎自用又十分迂腐的陈余对李左车的计谋很不以为然。他对李左车说:“兵法上讲:‘有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应该把他包围起来;有两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应该和他交战。’现在韩信的军队号称数万,其实不过只有数千,又千里行军来进攻我们,早已经筋疲力尽了。现在我们对这样弱小而又疲惫的军队都躲避,不去击败他,将来遇到强大的敌人,又该怎么办呢?按照你说的去做,诸侯会说我们胆怯,就会轻易来进攻我们!”

韩信从派往赵国的间谍送回的情报得知,陈余没有采纳李左车的计谋,非常高兴,于是率军继续前进,在距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

到了半夜,韩信选出轻骑两千,每人带一面汉军的红旗,从小道上山,在赵军营垒的后面隐蔽起来,监视赵军的行动。韩信吩咐这些兵士说:“如果赵军看见我军退却,一定会倾巢而出,追赶我军,你们便乘机赶快冲入赵军营垒,拔掉赵军的旗帜,换上汉军的红旗。”然后,韩信命令副将给兵士们分发些干粮,并告诉他们:“等今天打败了赵军再正式会餐!”将士们听了,都不相信,只是假意应承说:“好吧。”

韩信对值勤的军官说:“赵军已经抢先占领了有利地形,并修筑了营垒,如果他们看不见我军大将的旗鼓仪仗,是不会攻击我军先头部队的,因为他们怕我们走到险要的地方又退回去了。”

韩信命令一万人马先行出发,出井陉口,面向赵军阵地,背对绵曼水,摆开阵势。赵军见后,都哈哈大笑,认为韩信不懂兵法,居然在没有退路的“死地”布阵,因而对汉军更加轻视。

天刚亮,韩信亲自率领大队人马,举着汉军大将的旗帜,携带汉军大将的仪仗鼓号,鼓乐喧天地开出井陉口。

陈余见韩信率军前来,立即指挥赵军出营迎战。一时间杀声震天,戈矛相交。双方拼杀了很久,韩信、张耳假装战败,故意扔掉了旗鼓仪仗,向绵曼水方向后撤,与事先在那里背水列阵的先头部队会合。

陈余误以为汉军真的败了,便命令赵军全部出动,向汉军冲杀过来。赵军有的争着去抢汉军丢弃的旗鼓,有的急着去追韩信、张耳,乱成了一团。

汉军正面是凶猛追来的赵军,背后是波涛汹涌的江河水,无路可退,只好拼命向前,死里求生。所以人人全力拼杀,个个奋勇争先,挡住了赵军疯狂的进攻。

这时,埋伏在山上的两千汉军骑兵,见赵军倾巢出击,营垒空虚,便迅速冲入赵军营垒,拔掉赵军的旗帜,插上了两千面汉军的红旗。

赵军与汉军激战多时,眼看难以取胜,又捉不到韩信,便想退回营垒。他们回头一看,只见自己营垒里已经插满了汉军的红旗,不禁个个惊慌失色,以为自己的营垒已经被汉军攻破,顿时乱了阵脚,争相逃命。赵军将领虽然杀了一些逃跑的兵士,但兵败如山倒,哪里还能阻止得了。

占领赵军营垒的汉军骑兵,见赵军溃散,乘机出击,从后面切断了赵军的归路,而韩信这时也指挥汉军的大部队发动了全面反击。在汉军两面夹击下,赵军被打得落花流水。汉军乘胜追击,在坻水杀了陈余,俘虏了赵王歇。

俗话说,穷途末路之地,起死回生之途。战斗中人与人的对峙,是勇气和意志的较量。“狭路相逢,勇者胜。”末路之途,生的渴望会激发出强大无比的力量,这种力量将会激发出同样强大无比的斗志,斗志所致,定会荡平一切阻挡之物。青年人在闯荡世界的征途中,不妨把自己逼在一个死地,然后开发潜能,奋力向前,也学会开创出一个崭新的世界。

巧能成事者也

故为兵之道,在于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是谓巧能成事者也。

所以,用兵作战,在于假装顺从敌人意图,一旦有机可乘,便集中兵力指向敌人一处,长驱千里,擒杀敌将,这就是所谓巧妙用兵能成大事的意思。

1969年3月,震惊世界的中苏珍宝岛事件爆发,前苏联在中国边界陈兵百万,对中国产生很大威胁,早已破裂的中苏关系彻底决裂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毛泽东和周恩来决心把目光移向全世界,移向全世界愿意与中国友好的国家和人民,这其中自然包括美国人民。与此同时,美国新上台的总统理查德·尼克松从维护本国利益的目的出发,也决心放弃孤立中国的政策,与中国和解。

但是,中国与美国已对峙了20年。在中国国内,毛泽东和周恩来必须做出令人信服的说明;在美国国内,尼克松必须向美国人民和美国参、众两院做出合理的解释。在国际舞台上,毛泽东、周恩来必须取得“谅解”;而对于尼克松总统来说,与中国“和解”就意味着“放弃”台湾蒋介石政权,并因此引发一场全球性的大风暴。

这是一个十分敏感、十分复杂的棘手问题,稍稍有一点失误,后果就不堪设想。为此,双方的领导人都在努力地筹划着、等待着——这需要适当的时机。

1970年10月1日,毛泽东和周恩来借建国21周年之机,邀请美国友好人士埃德加·斯诺及其夫人登上了天安门,向美国人民和尼克松总统发出了友好信息,但尼克松总统却忽视了这一信息。

1971年4月,第31届世乒赛在日本举行,美国代表团表示:希望能够到中国访问。中国内部发行的大参考刊登了这一消息,有关方面领导研究后决定“暂不邀请”,并将一份“不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请示报告和大参考送呈毛泽东批阅。毛泽东先是批示:“同意”,但却没让秘书拿走归档,而是放在写字台上,点燃一支香烟,久久地思索……

毛泽东思索了几乎整整一个夜晚。第二天清晨,毛泽东终于下定决心,改变初衷,指示有关领导:向美国乒乓球队发出访华邀请!

美国惊呆了,世界都惊呆了。“这是某种信息?还是……”全世界都在评说、观望。

尼克松连夜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特别会议。

于是,美国乒乓球队欢天喜地地来了。

基辛格博士悄悄地来了。

尼克松坐着“空军一号”专机微笑着来了。

机场上,周恩来握着尼克松早早伸过来的手,说:“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

历史证明,毛泽东、周恩来和尼克松、基辛格果断地抓住了“美国乒乓球队希望访华”这一纯属偶然的事件所造成的机遇,改善了中美两国的关系,改变了世界的结构,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1955年,迪斯尼在美国加州安纳海姆建成了闻名于世的迪斯尼乐园。不久,迪斯尼得到一个信息:纽约将要举办一个大型产品博览会,许多大公司、大厂商都踊跃参展,但由于要花费巨资装修场馆,不少人在为此焦急。迪斯尼立即觉察到:这是一个提高“乐园”知名度和壮大“乐园”的好时机。经过一番筹划,迪斯尼找到博览会的主办者,自告奋勇承担装修场馆,唯一的条件是:博览会结束,将产品搬入迪斯尼乐园,在乐园中展出五至十年。主办者当即拍板,与迪斯尼签定装修场馆协议。

迪斯尼将他的天才在博览会上发挥得淋漓尽致。福特汽车公司、奇异电器公司、百事可乐公司都是美国,甚至全世界最有名气的公司,迪斯尼为“福特”设计了一条“神秘大道”,让福特牌小轿车载着游客通过一条声控的长廊,长廊中有从远古到现在的各种雕塑场景;迪斯尼为“奇异”设计了一个“神奇戏院”;迪斯尼还为“百事”设计了一个“儿童小世界”,为博览会设计了“总统大厅”。

当然,迪斯尼没有忘记自己——博览会的每一个角落都有迪斯尼乐园的巨幅宣传品和服务设施。

博览会开幕后,参观者一天比一天多。许许多多的美国人与其说是参观博览会,不如说是去博览会游玩:迪斯尼设计的“神秘大道”、“神奇戏院”被博览会主办者、参展厂商和全体与会者一致誉为“最吸引游客的地方”;“儿童小世界”被誉为“最美妙的地方”;“总统大厅”被誉为“最受欢迎的地方”。

博览会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迪斯尼和“迪斯尼乐园”更是美名远扬。迪斯尼虽为此投入了巨额资金,但在博览会上,他也得到了可观的收入。而且,博览会不久就结束了,令参展厂商和游客们如醉如痴的“神秘大道”、“神奇戏院”、“儿童小世界”、“总统大厅”等场景都被迪斯尼运入了“迪斯尼乐园”,为美妙无比的“乐园”又增加了一大批令人留连忘返的景点。美国人和全世界的人纷纷从美国各地、世界各地涌入“迪斯尼乐园”……

迪斯尼巧借“博览会”,既扩大了“迪斯尼乐园”的知名度,又壮大了“乐园”的事业,一箭双雕。

很多事情的解决都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方法对了,问题迎刃而解,方法不对,任凭如何努力,都徒费工夫。如果在方法对了的基础上,再讲究个“巧”字,那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所谓“四两拨千斤”,讲的就是要善于利用巧劲,以巧成事。另外,以巧成事往往还要寻找一个恰当的契机,一个切入口,这样巧劲才能有用武之地,也才能发挥巧劲的力量。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用兵贵在神速,趁敌人措手不及的时候,走敌人意料不到的道路,攻击敌人没有戒备的地方。

公元227年3月,蜀汉丞相诸葛亮向后主刘禅上了有名的出师表以后,便率领大军开到了临近魏国的汉中(今陕西汉中)做攻打魏国的准备。

这时,魏国的新城太守孟达写信给诸葛亮,表示愿意秘密归降蜀国。新城(今湖北房县)西连蜀国,东连吴国,是魏、蜀、吴三国之间的边防重镇。

孟达原来是蜀国的将领,当初关羽败走麦城(湖北当阳东南)时,孟达坐视不救。关羽死后,孟达害怕刘备追究责任,于是投降了魏国,被魏主曹丕封为建武将军、新城太守,深得曹丕的信任。司马懿曾经劝过曹丕,说孟达不守信义,不可重用,曹丕不听。曹丕死后,孟达心中忧虑不安,便想重新归降蜀国。

诸葛亮对孟达从前的叛变深恶痛绝,现在见他在魏国不得人心,又想回到蜀国来,唯恐这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会给蜀国带来不利,就准备借刀杀人,除掉孟达。

诸葛亮了解到孟达与魏国的魏兴太守申仪不和,就派郭模假装投降申仪,告发孟达与蜀国暗中勾结之事,打算借着申仪的手,除去孟达。

申仪得知孟达想要叛魏的消息后,秘密上表报告了魏明帝曹叡。曹叡立即诏令驻守宛县(今河南南阳)的骠骑大将军司马懿处理此事。

司马懿素知孟达的为人,原本对他就不放心,接到魏明帝的诏令后,更证实了自己的判断,决心剿灭孟达,消除隐患。

孟达听说申仪告发了他,知道事情紧急,打算提前起事反魏。正在这时,孟达收到了司马懿派人给他送来的一封信。孟达打开一看,只见信上写道:“昔日将军抛弃刘备而归顺朝廷,朝廷委你重任,让你策划攻取西蜀。刘备政权对你恨之入骨,诸葛亮日夜想着要击败你,但毫无办法实行。如今郭模说你要叛魏归蜀,这件事关系重大,诸葛亮怎么会轻易泄露,这显然不是真事。”

孟达看罢信后,心中大喜,以为司马懿没有怀疑他要叛魏归蜀。因此,在发兵起事上,就举棋不定,迟疑不决。

司马懿一方面给孟达写信,设法麻痹迷惑孟达,延缓叛变的时间;另一方面立即调兵遣将,亲率一支大军,奔袭新城。

行前,司马懿的部属劝他说:“这样大的一件事,恐怕应该先报告魏帝,方可行事。”司马懿说:“宛县到洛阳有八百里的路程,去新城有一千二百里的路程,信使往来最快也要一个月的时间。兵贵神速,如果报告了魏帝再行动的话,那就来不及了。”

于是,司马懿命令部队急速前进,日夜兼程,沿途严密封锁消息,仅用八天的时间就赶到了上庸(今湖北竹山西南)。孟达在上庸起兵反魏仅仅八天,突然听说司马懿大军兵临城下,大吃一惊,急忙向蜀国和吴国求援。

司马懿一面分出两支人马,去阻击蜀、吴的援军,一面下令攻城。

孟达仓促应战,企图利用上庸三面临水的特点,在水中埋设水栅,以拦阻魏军接近城池。

司马懿把攻城的队伍分成八队,昼夜不停,轮番进攻。又派熟悉水性的士兵潜水破坏了水栅,直抵上庸城下。

在魏军猛烈的攻击下,孟达的士兵军心动摇,均无心再战。孟达的外甥邓贤和部将李辅见大势已去,开门向魏军投降,孟达本人被杀害。

“贵在神速”是孙子一贯强调的用兵原则,俗话说,时间就是生命,只有争取时间,抓住战机,才能赢得先机,获得胜利。对现代人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只有掌握住了时间的脉搏,快速行动,走在时间的前面,才能取得成功。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