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儿童教育 >史记中的智慧名言故事 > 第十章 世情·规律篇
第十章 世情·规律篇
作者:刘加临   |  字数:10153  |  更新时间:2015-03-18 14:47:26  |  分类:

儿童教育

史记里有不少名言揭示了世态人情和事物的规律,其中以苏秦的经历最为令人感叹,他嫂子用“位高金多”来回答“为何前倨后恭”,真是入木三分,一针见血。还如“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一句,揭示了人性中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再如“物有必至,事有固然”一句,道出了事物的普遍规律,可谓深刻。这类名言,有助于我们对人性、世情、事物规律有深入的认识。

位尊而多金,前倨而后恭

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嫂委蒲服,以面掩地而谢曰:“见季子位高金多也。”

——苏秦列传

苏秦看着自己的嫂子,笑着问他:“你以前对我那么傲慢,现在为什么对我这么恭顺呢?”听了他的话,他的嫂子马上伏下身去,跪在地上,弯曲着身子,爬到他的面前,脸贴着地面向他请罪说:“那是因为我看到,现在小叔您地位显贵,钱财多啊。”

苏秦是东周洛阳人,他曾经到周朝东边的齐国拜师求学,在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

苏秦在外面游学多年,希望能够一展才华,没想到最后却弄得穷困潦倒,只能狼狈回到家里。他的哥哥嫂子、弟弟妹妹和妻妾都嘲笑他,说:“周人的习俗是专心经营产业,努力从事工商,以追求1/5的利润为目的。现在你丢掉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做,一心想靠着你那张嘴去吃饭,以致穷困潦倒,这不是自找的吗!”苏秦听了这些话,心里很惭愧,一个人独自伤心,就关了自己的房门不出来,把自己的书都拿出来,重新读了一遍。然后说:“我一个读书人,既然已经拜了老师,学了很多东西,而且自己也天天埋头苦读,到现在却又不能依靠着自己学的东西来得到权力和财富。这类书即使读的再多,又有什么用呢?”于是把先前所读的书放弃,找到周书阴符,潜心钻研。苏秦整整花了一年的时间来详细地加以揣摩和思索书里面的内容,认为已经理解书中精髓,心情十分激动,说:“凭着从这本书里面学的东西,就可以游说当代的国君了。”于是就去求见周显王,企图游说他。但是周显王的大臣们对苏秦非常熟悉,认为他是个夸夸其谈的无能之人,全都看不起他,所以周显王也不相信他。

苏秦苦读

后来,在苏秦锲而不舍地努力下,终于成功地说服东方六国的君主,建立了合纵联盟,共同对付强大的秦国,还当上了六国合纵的纵约长,担任了六国的国相。

苏秦要赶回赵国,向赵王汇报出使各国的具体情况。在回赵国的路上,经过周朝的洛阳,他想回到自己的家里看看。当时,随行的车辆多达几百辆,每辆车上都装满了金银财宝和其他贵重物品。各国诸侯派来随行的使者,多得不得了。这一路,苏秦可以说是威风凛凛,声势煊赫,绝不比帝王出行的气派逊色。

周显王听说苏秦当上了六国国相,想起自己原来对他的待遇,心里感到非常害怕。听说苏秦要回故乡,为了搞好与这位大人物的关系,周显王马上派人为他清除道路,并安排使臣到郊外去迎接他。苏秦一行摆着盛大的排场来了,受到超乎想象的热烈欢迎,整个城市几乎是倾城而出,观看他的风采,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光彩和荣耀。应酬完周王的使节和朝中重要的官员,苏秦终于回来到自家门口。苏秦下车一看,几乎惊呆了,只见自己的兄弟、妻子、嫂子全部跪倒在地上,垂着眼皮,不敢抬头看他。他感慨万千,拉起他们进屋落座,亲人们都非常恭敬地侍候他吃饭。苏秦看着自己的嫂子,笑着问他:“你以前对我那么傲慢,现在为什么对我这么恭顺呢?”听了他的话,他的嫂子马上伏下身去,跪在地上,弯曲着身子,爬到他的面前,脸贴着地面向他请罪说:“那是因为我看到,现在小叔您地位显贵,钱财多啊。”苏秦非常感慨,叹息说:“同样是我这个人,当我富贵的时候,亲戚朋友们就敬畏我,但是,当我贫贱的时候,他们就轻视我。更何况不相干的人呢!假如我当初在洛阳的郊区买上两顷良田,满足于当富裕的小地主,那现在我难道还能够当上六国的国相,配上六国的相印吗?”

苏秦荣归故里,可谓风光无限,但也看透了世态炎凉,明白了人情世故。在家小住,盘桓数日,同时,他把自己得到的千两黄金,全部赏赐给自己的亲戚朋友。

相信每一个听到苏秦嫂子回答的人,都会哑然失笑。这人真是坦诚得可鄙可笑可叹。其实这种势利眼社会上并不少。为人处世,目光还是要放平和一些,看人也不能只看到他的眼前,富贵贫贱,总在变动,人生无常,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一个毫不起眼的穷小子,也许若干年后就变成了一个财大气粗之人;一个盛气凌人的高官,也许有一天突然就成了阶下囚。世事难料,谁能说得清。

诟莫大于卑贱,悲莫甚于穷困

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

——李斯列传

最大的耻辱莫过于卑贱,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贫穷。长期处于卑贱的地位和贫困的环境之中,却还要非难社会、厌恶功名利禄,标谤自己与世无争,这不是士子的本愿。

李斯是楚国上蔡人。他年轻的时候,曾在郡里当小吏,看到办公处附近厕所里的老鼠在吃脏东西,每逢有人或狗走来时,就受惊逃跑。后来李斯又走进粮仓,看到粮仓中的老鼠,吃的是屯积的粟米,住在大屋子之下,更不用担心人或狗惊扰。于是李斯就慨然叹息道:“一个人有出息还是没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于是李斯就跟荀子学习帝王治理天下的学问。学业完成之后,李斯估量楚王是不值得侍奉的,而六国国势都已衰弱,没有为它们建功立业的希望,就想西行到秦国去。在临行之前,向荀子辞行说:“我听说一个人若遇到机会,千万不可松懈错过。如今各诸侯国都争取时机,游说之士掌握实权。现在秦王想吞并各国,称帝治理天下,这正是平民出身的政治活动家和游说之士奔走四方、施展抱负的好时机。地位卑贱,而不想着去求取功名富贵,就如同禽兽一般,只等看到现成的肉才想去吃,白白长了一副人的面孔勉强直立行走。所以最大的耻辱莫过于卑贱,最大悲哀莫过于贫穷。长期处于卑贱的地位和贫困的环境之中,却还要非难社会、厌恶功名利禄,标谤自己与世无争,这不是士子的本愿。所以我就要到西方去游说秦王了。”

到秦国之后,正赶上秦庄襄王去世,李斯就请求充当秦相国文信侯吕不韦的舍人;吕不韦很赏识他,任命他为郎官。这样就使得李斯有游说的机会,他对秦王说:“平庸的人往往失去时机,而成大功业的人就在于他能利用机会并能下狠心。从前秦穆公虽称霸天下,但最终没有东进吞并山东六国,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在于诸侯的人数还多,周朝的德望也没有衰落,因此五霸交替兴起,相继推尊周朝。自从秦孝公以来,周朝卑弱衰微,诸侯之间互相兼并,函谷关以东地区化为六国,秦国乘胜奴役诸侯已经六代。现如今诸侯服从秦国就如同郡县服从朝廷一样。以秦国的强大,大王的贤明,就像扫除灶上的灰尘一样,足以扫平诸侯,成就帝业,使天下统一,这是万世难逢的一个最好时机。倘若现在懈怠而不抓紧此事的话,等到诸侯再强盛起来,又订立合纵的盟约,虽然有黄帝一样的贤明,也不能吞并它们了。”秦始皇就任命李斯为长史,听从了他的计谋,暗中派遣谋士带着金玉珍宝去各国游说。对各国著名人物能收买的,就多送礼物加以收买;不能收买的,就用利剑把他们杀掉。这些都是离间诸侯国君臣关系的计策,接着,秦王就派良将随后攻打。秦王任命李斯为客卿。

诟莫大于卑贱,悲莫甚于穷困。这是李斯的认识,其实非常片面,这为李斯最后被腰斩弃市埋下了思想的根源。有这种思想的人,他们只顾眼前利益,没有做人的原则,一味钻营,汲汲于富贵,最后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年少时的卑贱和穷困又不是自己的错,怎么能算最大的诟最大的悲呢?其实,卑贱不应当被诟病,应当被诟病的恰恰是恬不知耻地谋求显贵;贫困并不可悲,可悲的恰恰是不择手段地牟取财富。

物有必至,事有固然

物有必至,事有固然。

——孟尝君列传

万物都有其必然的终结,世事都有其常规常理。

自从齐王因受毁谤之言的蛊惑而罢免了孟尝君,那些宾客都离开了他。后来齐王召回并恢复了孟尝君的官位,冯欢去迎接他。

还没到京城的时候,孟尝君深深地感叹说:“我素常喜好宾客,乐于养士,接待宾客从不敢有任何失礼之处,有食客三千多人,这是先生您所了解的。宾客们看到我一旦被罢官,都背离我而离去,没有一个顾念我的。如今靠着先生得以恢复我的宰相官位,那些离去的宾客还有什么脸面再见我呢?如果有再见我的,我一定唾他的脸,狠狠地羞辱他。”听了这番话后,冯欢收住缰绳,下车而行拜礼。

孟尝君也立即下车还礼,说:“先生是替那些宾客道歉吗?”

冯欢说:“并不是替宾客道歉,是因为您的话说错了。说来,万物都有其必然的终结,世事都有其常规常理,您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

孟尝君说:“我不明白说的是什么意思。”

冯欢说:“活物一定有死亡的时候,这是活物的必然归结;富贵的人多宾客,贫贱的人少朋友,事情本来就是如此。您难道没看到人们奔向市集吗?天刚亮,人们向市集里拥挤,侧着肩膀争夺入口;日落之后,经过市集的人甩着手臂连头也不回。不是人们喜欢早晨而厌恶傍晚,而是由于所期望得到的东西市中已经没有了。如今您失去了官位,宾客都离去,不能因此怨恨宾客而平白截断他们奔向您的通路。希望您对待宾客像过去一样。”

孟尝君连续两次下拜说:“我恭敬地听从您的指教了。听先生的话,敢不恭敬地接受教导吗?”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聪明的人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顺应规律,按规律办事,自然事半功倍;愚蠢的人逆规律而行,所以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最终也是枉然。

道高益安,势高益危

道高易安,势高益危。居赫赫之势,失身且有日矣。

——日者列传

道德越高越安稳,权势越高越危险。处在显赫的地位,丧身将指日可待。

宋忠任中大夫,贾谊任博士,一天二人一同外出洗沐,边走边谈,讨论讲习先王圣人的治道方法,广泛地探究世道人情,相视慨叹。贾谊说:“我听说古代的圣人,如不在朝做官,就必在卜者、医师行列之中。我们试着去看看卜者的风采吧。”二人即同车到卜筮的馆子里去。

其时卜者司马季主正跟弟子讲解天地间的道理,日月运转的情形,阴阳吉凶的本源。

两人在一旁听着,越听越佩服,待静下来时说:“我看先生的容貌,听先生的谈吐,晚辈私下观看当今之世,还未曾见到过。现在,您为什么地位如此低微,为什么职业如此污浊?

司马季主捧腹大笑说:“看两位大夫好像是有道术的人,现在怎么会说出这种浅薄的话,措辞这样粗野呢?你们所认为的贤者是什么样的人呢?所认为高尚的人是谁呢?凭什么将长者视为卑下污浊呢?”

贾谊

两人说:“高官厚禄,是世人所认为高尚的,贤能的人占据那种地位。如今先生所处的不是那种地位,所以说是低微的。所言不真实,所行不灵验,所取不恰当,所以说是污浊的。卜筮者,是世俗所鄙视的。世人都说:‘卜者多用夸大怪诞之辞,来迎合人们的心意;虚假抬高人们的禄命,来取悦人心;编造灾祸,以使人悲伤;假借鬼神,以骗尽钱财;贪求酬谢,以利于自身。’这都是我们认为可耻的行径,所以说是低微污浊的。”

司马季主说:“大凡贤者居官做事,都遵循正直之道以正言规劝君王,多次劝谏不被采纳就引退下来;他们称誉别人并不图其回报,憎恶别人也不顾其怨恨,只以对国家和百姓有利为己任(誉人也不望其报,恶人也不顾其怨,以便国家利众为务)。所以,官职不是自己所能胜任的就不担任,俸禄不是自己功劳所应得到的就不接受;看到心术不正的人,虽位居显位也不恭敬他;看到染有污点的人,虽高居尊位也不屈就他;得到荣华富贵也不以为喜,失去富贵荣华也不以为恨;如果不是他的过错,虽牵累受辱也不感到羞愧。

“现在你们所说的贤者,都是些足以为他们感到羞愧的人。他们低声下气地趋奉,过分谦恭地讲话;凭权势相勾引,以利益相诱导;结党营私,排斥正人君子,以骗取尊宠美誉,以享受公家俸禄;谋求个人的利益,歪曲君主的法令,掠夺农民的财产;依仗官位逞威风,利用法律做工具,追逐私利,逆行横暴:好像与手持利刃威胁别人没有什么不同。凭什么认为他们是高明贤能者呢?

“所以骐骥不能和疲驴同驾一车,凤凰不同燕子麻雀为群,而贤者也不跟不肖者同伍。所以君子常处于卑下不显眼的地位,以避开大众,自己隐匿起来以避开人伦的束缚,暗中察明世间道德顺应之情状,以消除种种祸害,以表明上天的本性,帮助上天养育生灵,希求更多的功利,而不求什么尊位与荣誉。你们二位不过是些随便发发议论的人,怎么会知道长者的道理呢!”

宋忠和贾谊听得精神恍惚而若有所失,茫然失色,神情惆怅,闭口不能说话。于是整衣起身,拜了又拜,辞别司马季主。

过了三天,宋忠在殿门外见到贾谊,便凑到一起避开旁人谈论此事,慨叹地说:“道德越高越安稳,权势越高越危险。处在显赫的地位,丧身将指日可待。卜筮即便不周密,也不会被夺去应得的精米;替君王出谋划策如果不周密,就没有立身之地。这二者相差太远了。”

过了很久,宋忠出使匈奴,没有到达那里就返回来了,因而被判了罪行。贾谊做梁怀王的太傅,梁怀王不慎坠马而死,贾谊引咎绝食,痛恨而死。这都是追求华贵而断绝性命的事例啊。

道德高尚的人,有众人拥戴着,自然踏实安稳;而所处位置越高的人,摔跌下来的危险自然也就越大。所以我们应当羡慕的是那些道德高尚、知识渊博的人,而不是那些权大势高,活得战战兢兢的人。

遂成竖子之名

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

——孙子吴起列传

庞涓自知兵败,回天乏术,于是自杀而死,死前说:“这样一来倒成就了(孙膑)这小子的名声!”

魏国和赵国联合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齐国派田忌带兵去援救韩国,直奔大梁。魏国大将庞涓听到这一消息,立即撤兵离开韩国回魏国。这时齐军已经越过了魏国国境而向西进了。

孙膑对田忌说:“那魏国的军队向来强悍勇猛,轻视齐国,齐军被称为是胆小的军队善于用兵的人就可根据这一情势,把战争朝着有利的方向加以引导。孙子兵法说:每天行军百里去争利,一定会使大将受挫折;每天行军五十里去争利,军队只有一半能到达。现在命令齐军在进入魏地的第一天造十万灶,第二天减为五万灶,第三天减为三万灶。”

庞涓在齐军后面追了三天,非常高兴地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怯弱,进入我国境内才三天,士兵逃亡的就超过半数了。”就丢下他的步兵,率领轻兵锐卒,日夜兼程追赶齐军。

孙膑估计魏军的行程,晚上应赶到马陵。马陵道路狭窄,而且两边的地形险要,可以埋伏军队。就砍下大树的外皮露出白木质并且在上面写着:“庞涓死在这裸树下!”接着命令齐军一万名擅长射箭的弓弩手,在马陵道两边埋伏,事先和那些弩手约好说:“晚上见到燃起火把就一齐射箭。”

庞涓果然在夜晚到了被砍的大树下,见到树干白木上有字,就取火把来照看。他还没有把上面的字读完,齐军就万箭齐发,魏军非常混乱,彼此失去了联系,庞涓自知智谋穷尽,军队已败,便用剑自刎。临死前说:“这样—来倒成就了这小子的名声!”齐军就乘胜追击,彻底打败了魏国的军队,俘虏魏太子申带回了齐国。

孙膑因为这一仗在天下出了名,世代相传他的兵法。

这句名言最有名的版本是竹林七贤之一阮籍观楚汉古战场时的慨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所谓“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说的也是这个道理。这话从阮籍嘴里感叹出来,是发人深省的;而从庞涓嘴里说出来,十分可笑。他怎么有资格说孙膑是竖子呢?要说他才是竖子,而且是个算不上英雄的竖子!

德施人之所欲,刑罚人之所恶

田常言于齐平公曰:“德施人之所欲,君其行之;刑罚人之所恶,臣请行之。”

——田敬仲完世家

田常对齐平公说:“施行恩德是人们所希望的,由您来施行;惩罚是人们所厌恶的,请让臣去执行。”

齐悼公即位后,田乞任宰相,独揽齐国政权。四年之后,田乞去世,他的儿子田常接替了职位,这就是田成子。

鲍牧和齐悼公不和,杀死了悼公。齐国人共同拥立悼公的儿子壬,这就是简公。成子田常与监止一起任左右相,辅佐简公。田常心中忌妒监止,因为监止受简公宠信,他的权力不能除去。于是田常就重新使用他父亲釐子的措施,用大斗把粮食借出,用小斗收回。齐国人唱歌颂扬他说:“老太太采芑(音起)菜呀,送给田成子!”齐国大夫上朝,御鞅向简公进谏说:“田常、监止不可两立,请君主来选择吧!”简公不听。

子我是监止的同族,平时与田氏不和。田氏的远房同族田豹侍奉子我而受宠。子我说:“我想把田氏的直系子孙都杀光,让你来接续田氏宗族。”田豹说:“我只是田氏的远房啊。”子我不听。不久田豹对田氏说:“子我将要诛灭田氏,如果田氏不先下手,灾祸就要来了。”子我住在简公的宫里,田常兄弟四人也乘车到了宫中,想杀子我。子我闭门。简公正与宠妃在檀台饮酒作乐,就想攻打田常。太史子余说:“田常不敢作乱,他是要为国除害。”简公才停止了。田常出宫后,听说简公发努,恐怕自己要被杀,想出外逃亡。田子行说:“迟疑不决,是事业的大敌。”田常于是攻击了我。子我率领他的部下进攻田氏,不能取胜,只能外出逃亡。田氏的部下追赶并杀死了子我和监止。

简公出逃,田氏的部下追到徐州把简公捉住了。简公说:“早听御鞅的话,也不会受到这样的灾难。”田氏的部下恐怕简公恢复君位后会杀他们,就把简公杀了。简公即位四年被杀。于是田常让简公的弟弟骜即位,这就是平公。平公即位后,任田常为宰相。

田常杀了简公以后,害怕各国诸侯联合诛杀自己,就把侵占鲁国、卫国的土地全部归还。西边同晋国、韩氏、魏氏、赵氏订约,南方与吴国、越国互通使臣,建立功德,施行赏赐,亲近百姓,因此齐国重又安定。

田常对齐平公说:“施行恩德是人们所希望的,由您来施行;惩罚是人们所厌恶的,请让臣去执行。”这样做了五年,齐国的政权都归田常把持了。于是田常把鲍氏、晏氏、监止和公族中较强盛的全部诛杀了,并分割齐国从安平以东到琅玡的土地,作为自己的封地。他的封地比齐平公享有的邻地还要大。

施行恩德是人们所希望的,惩罚是人们所厌恶的。田常道出的是人之常情,不过,他看似替君分忧的话,其实是内怀奸恶,别有用心,他可以借此大开杀戮,扫除异己,为自己谋私利。所以,判定一个人是忠是奸,绝不能只听他说什么,而要看他做什么。

两虎相斗,劣狗得利

两虎相与斗而驽犬受其弊,不如善楚。

——春申君列传

两虎相斗而劣狗趁机得到好处,不如与楚国亲善。

春申君是楚国人,名叫黄歇。曾周游各地从师学习,知识渊博,侍奉楚顷襄王。顷襄王认为黄歇有口才,让他出使秦国。当时秦昭王派白起进攻韩、魏两国联军,在华阳战败了他们,捕获了魏国将领芒卯,韩、魏两国向秦国臣服并侍奉秦国。秦昭王已命令白起同韩国、魏国一起进攻楚国,但还没出发,这时楚王派黄歇恰巧来到秦国,听到了秦国的这个计划。

在这个时候,秦国已经占领了楚国大片领土,因为在这以前秦王曾派白起攻打楚国,夺取了巫郡、黔中郡,攻占了鄢城郢都,向东直打到竟陵,楚顷襄王只好把都城向东迁到陈县。黄歇见到楚怀王被秦国引诱去那里访问,结果上当受骗,扣留并死在秦国。顷襄王是楚怀王的儿子,秦国根本不把他看在眼里,恐怕一旦发兵就会灭掉楚国。

春申君黄歇

黄歇就上书劝说秦王道:

天下的诸侯没有谁比秦、楚两国更强大的。现在听说大王要征讨楚国,这就如同两个猛虎互相搏斗。两虎相斗而劣狗趁机得到好处,不如与楚国亲善。请允许我陈述自己的看法:我听说事物发展到顶点就必定走向反面,冬季与夏季的变化就是这样;事物积累到极高处就会危险,堆叠棋子就是这样。现在秦国的土地,占着天下西、北两方边地,这是从有人类以来,即使天子的领地也不曾有过的。

大王如果保持功绩,掌握威势,去掉功伐之心,广施仁义之道,使得没有以后的祸患,您的事业可与三王并称,您的威势可与五霸并举。大王如果依仗壮丁的众多,凭靠军备的强大,趁着毁灭魏国的威势,而想以武力使天下的诸侯屈服,我恐怕您会有以后的祸患啊。诗经上说:“没有人不想有好的开头,却很少人能有好的终结(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易经上说:“小狐渡水将渡过时,却湿了尾巴。”这些话说的是开始容易,结尾难。怎么才能知道是这样的呢?从前,智伯只看见攻伐赵襄子的好处却没料到自己反在榆次遭到杀身之祸。吴王夫差只看到进攻齐国的利益却没有想到在干隧被越王勾践战败。这两个国家,不是没有建树过巨大功绩,由于贪图眼前的利益,结果换得了后来的祸患。现在大王嫉恨楚国不毁灭,却忘掉毁灭楚国就会使韩、魏两国更加强大,我替大王考虑,认为不能这样做。

以大王土地的广大,壮丁的众多,军备的强大,一旦发兵而与楚国结下怨仇,就会让韩、魏两国尊齐称帝,这是大王的失策啊。我替大王考虑,不如与楚国亲善友好。秦、楚两国联合而成为一个整体进逼韩国,韩必定收敛不敢轻举妄动。大王再经营设置东山的险要地势,利用黄河环绕的有利条件,韩国就必定成为秦国的臣属。如果造成了这种形势大王再用十万兵力驻守郑地,魏国则心惊胆战,许、鄢陵退缩固守不敢出击,那么上蔡、台陵与魏国的联系就被断绝,这样魏国也会成为秦国的臣属了。大王一旦同楚国交好,那么关内两个万乘之国——韩与魏就要向齐国割取土地,齐国右边济州一带广大地区便可轻而易举地得到。大王的土地横贯东、西两海,约束天下诸侯,这样燕国、赵国没有齐国、楚国做依托,齐国、楚国没有燕国、赵国相依傍。然后以危亡震慑燕、赵两国,直接动摇齐、楚两国,这四个国家不须急攻便可制伏了。

昭王读了春申君的上书后说:“真好。”于是阻止了白起出征并辞谢了韩、魏两国。同时派使臣给楚国送去了厚礼,秦楚盟约结为友好国家。

两虎相与斗而驽犬受其弊,比这句话更有名的是出自战国策中的“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不过二者表达出的弦外之音是完全一样的。在彼此的争执中,如果看不到真正的敌人,就会给第三方制造有利的机会,给争执双方带来灭顶之灾。所以,在生活中应该学会抓住主要矛盾,不能因小失大。它告诉人们:大敌当前,弱小者之间要联合起来,消除矛盾,团结一致,共同对付敌人。处理内部事务也是这样,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否则,内部争斗不休,互不相让,只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得利,做事要懂得权衡得失,善于化解矛盾,懂得互相谦让,以免顾此失彼,让别人钻空子。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滑稽列传

鸟到临死时,它的叫声特别悲哀;人到临终时,它的言语非常善良。

汉武帝时,齐地有个人叫东方朔,因喜欢古代流传下来的书籍,爱好儒家经术,广泛地阅览了诸子百家的书。东方朔刚到长安时,到公车府那里上书给皇帝,共用了三千个木简。公车府派两个人一起来抬他的奏章,刚好抬得起来。武帝在宫内阅读东方朔的奏章,需要停阅时,便在那里画个记号,读了两个月才读完。

武帝下令任命东方朔为郎官,他经常在皇上身边侍奉。屡次叫他到跟前谈话,武帝从未有过不高兴的。武帝时常下诏赐他御前用饭。饭后,他便把剩下的肉全都揣在怀里带走,把衣服都弄脏了。皇上屡次赐给他绸绢,他都是肩挑手提地拿走。他专用这些赐来的钱财绸绢,娶长安城中年轻漂亮的女子为妻。大多娶过来一年光景便抛弃了,再娶一个。皇上所赏赐的钱财完全用在女人身上。皇上身边的侍臣有半数称他为“疯子”。武帝听到了说:“假如东方朔当官行事没有这些荒唐行为,你们哪能比得上他呢?”

东方朔保举他的儿子做郎官,又升为侍中的谒者,常常衔命奉使,公出办事。一天东方朔从殿中经过,郎官们对他说:“人们都以为先生是位狂人。”东方朔说:“像我这样的人,就是所谓在朝廷里隐居的人。古时候的人,都是隐居在深山里。”他时常坐在酒席中,酒喝得畅快时,就爬在地上唱道:“隐居在世俗中,避世在金马门。宫殿里可以隐居起来,保全自身,何必隐居在深山之中,茅舍里面。”所谓金马门,就是宦者衙署的门,大门旁边有铜马,所以叫作“金马门”。

建章宫后阁的双重栏杆中,有一只动物跑出来,它的形状像麋鹿。消息传到宫中,武帝亲自到那里观看。问身边群臣中熟悉事物而又通晓经学的人,没有一个人能知道它是什么动物。下诏叫东方朔来看。东方朔说:“我知道这个东西,请赐给我美酒好饭让我饱餐一顿,我才说。”武帝说:“可以。”吃过酒饭,东方朔又说:“某处有公田、鱼池和苇塘好几顷,陛下赏赐给我,我才说。”武帝说:“可以。”于是东方朔才肯说道:“这是叫驺牙的动物。远方当有前来投诚的事,因而驺牙便先出现。它的牙齿前后一样,大小相等而没有大牙,所以叫它驺牙。”后来过了一年左右,匈奴混邪王果然带领十万人来归降汉朝。武帝于是又赏赐东方朔很多钱财。

到了晚年。东方朔临终时,规劝武帝说:“诗经上说‘飞来飞去的苍蝇,落在篱笆上面。慈祥善良的君子,不要听信谗言。谗言没有止境,四方邻国不得安宁’。希望陛下远离巧言谄媚的人,斥退他们的谗言。”

东方朔的话向来让武帝可乐,这一次却让他感叹:“东方朔难道仅仅只是会说话吗?”过了不久,东方朔病死了。古书上说:“鸟到临死时,它的叫声特别悲哀;人到临终时,它的言语非常善良。”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仔细想想也是,都死到临头了,还有什么仇怨放不开呢?不过,凡事总有例外,鲁迅先生一生挨过不少人的骂,也骂过不少人,但在他死前的遗嘱中仍有“一个都不宽恕”之语,这绝不是他胸襟狭小,不肯原谅人,而恰恰表明他光明磊落,骂人是为公,而非出于私怨,所以他没有必要以个人的名义去宽恕谁。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