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儿童教育 >论语中的智慧名言故事 > 第三章 修养篇1
第三章 修养篇1
作者:刘加临   |  字数:10657  |  更新时间:2015-03-18 13:41:04  |  分类:

儿童教育

古语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是古人比较重视的一项自我修为,孔子也不例外。

在孔子的思想中,自我修养被列为重中之重,孔子希望通过自我修养,能成为一个“谦谦君子”,孔子本人也是这么做的。

在现代看来,要想培育出良好的修养,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修养是一个人培养高尚的品质和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度,求取学识品德之充实完美。是一件耗时、耗心血、磨时间的工程。

匹夫不可夺志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孔子说:一个国家的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而一个男子汉,却不能剥夺他的意志。

古人非常强调和崇尚立志,认为人一生必须要立定志向。管理学有个观点:目标越明确效率越高。从这个意义上说,志向使人生更加有效率,更有意义。有了方向,而且朝着这个方向不停地努力,可以使生命的每一天都更有成就感。孔子说:“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关云长温酒斩华雄,千万军马中夺敌帅首级如探囊取物,这是“三军可夺帅也”;严颜宁死不屈,面不改色,“但有断头将军,无有投降将军”。这是“匹夫不可夺志也”。帅可夺而志不可夺,士可杀而不可辱。

一个人,只要他真有气节,志向坚定,“任尔东南西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那就任谁也没有办法使他改变了。这种宁死不屈“匹夫不可夺志也”的英勇事迹,可歌可泣,在历史上不胜枚举。

南宋末年,朝廷偏安江南,国势弱小,北方蒙古族于公元1271年结束了内部争夺皇位的自相残杀局面,建立了元朝,接着把侵略矛头直指南宋。南宋朝廷长期为投降派所把持,文天祥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出现的抗击侵略的伟大英雄。

他毅然临危受命,但是昏庸的朝廷和无耻的投降派却使他遭到了严重的挫折,最后他被敌人活捉,在监狱里写下了著名的诗篇正气歌。临刑前夕,皇帝忽必烈亲自出马劝降,以宰相之职作为诱饵,妄图使文天祥投降,但遭文天祥严厉拒绝。忽必烈只好问他:“那你究竟要什么呢?”文天祥回答说:“愿以一死足矣!”并写下过零丁洋以明志。

文天祥这种以身殉国、视死如归的伟大精神使得敌人束手无策,一筹莫展。这实际上等于宣布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和他自己所赞颂的“正气”的胜利。文天祥明确遵循“社稷为重,君为轻”的思想,他并不对帝王愚忠,而只无条件地忠于国家和民族,这就是他的“为人之志”。

文天祥塑像

“匹夫不可夺志。”为什么文天祥能够经历三遭贬谪,两举义旗,忍受三年被囚之苦,而坚守其志呢?让我们看看他小时候的故事,就都明白了。

文天祥从小就有着明确的读书目的,那就是为了救世和报国。他的父亲文仪常对文天祥说:“自从大宋朝廷南渡后,国势日渐腐败和衰落,而北方的蒙古族日益发展和强盛起来,他们灭西夏,占高丽,又吞并了金朝。虽然目前内部有些权力之争,但迟早是会向南方用兵的。大宋正需用人才,你要学好本领,为国效力呀!”

文天祥的父亲最喜爱竹子,他在院落内外栽了许多翠竹,还给书斋起名“竹居”。他还经常亲自修整竹园,有时还画上几幅画或对翠竹吟上几句诗,他的生活中离不开竹子。同时还经常与文天祥兄弟谈论竹子的功用和性质,用以启示他们做人要正直和坚强。

一天,上完新课,面对窗外的绿竹,父亲突然发问:“竹之功用可谓大矣。而它的品性,又可谓高尚。你能说说它的品格吗?”

“竹子无论在山地,还是在平原都能生长,它不要求很好的种植条件。”文天祥一面望着院子里的翠竹,一面从容地说着,“然而竹子质地却很坚硬,不管风吹,还是雨淋,它都保持正直,从不肯低头弯腰!”

父亲越听越高兴,把文天祥领到屋外竹林旁,指着竿竿修竹说:“我生来最喜爱竹子,原因就在这里。竹子有那么多的用途,而又不需要人们给予什么,它质坚、干直,身可焚而不可毁其节,干可断而不可改其直。我认为做人也需要这样。”

“您放心吧,我一定像竹子那样去做人,要为人们办更多的好事、实事,而且遇到逆境和恶势力,绝不低头弯腰,绝不变节。”文天祥握着拳头,坚定地对父亲说。

文天祥之所以能够成为“千古俎豆,万世楷模”,都是因为他从小就立下浩然远志,要救黎民于水火、支大厦于将颓、挽狂澜于既倒。如果没有早年所立之志的引导,肯定成就不了他的千古英名。

孙权未满20岁即继承父兄基业争雄江东,但他并不满足占有东南半壁江山,尽管他对阵的是拥有“卧龙”诸葛孔明、五虎上将的刘备,麾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的曹操,他都不在乎,敢于去拼,敢于去夺。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始终牢记少年时的志向:“须知少日拿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这就是他贯彻一生的“志”,他追求的是“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最终使得一代枭雄曹操也不能不赞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所以说,成大事者,需先立大志。因为人的行动总是被意志、理想决定和支配。意志一旦树立,就会变成行动的方向和动力。有了高远的意志,就有明确的生活目标,远离腐败和堕落的陷阱;有了高远的志向,把国家的利益置于至高无上的位置,就能忍住诱惑,廉洁奉公,坚守志向,无欲则刚。正所谓: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正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不能惑。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这句话强调的正是立志和守志的重要性。守志就是必须坚持对所立之志的一贯性和持久性,不可朝三暮四,一日三志,要持之以恒。守志虽然重要,但立志是守志的前提,是守志的基础。立下大志,不一定可以成大事,甚至是很少人能成大事,但成大事的人,肯定都曾经立过大志。让我们遵照先贤们的警言,欲成大事,先立大志,立志守志,方能成大事!

君子不争,争而有礼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论语·八佾

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事情。如果有所争,一定是比箭吧!但是当射箭的时候,相互作揖然后登堂;射箭完毕,走下堂来,然后作揖喝酒。那种竞赛是很有礼貌的。”

孔子有很多的伟大之处,其中之一就是,他所倡导的做人标准恰恰是普通人应该做到而又不容易做到的。就拿“不争”来说吧,我们为人做事是不是应该不争呢?上公交车不争可以保持秩序的井然,单位里晋升不争可以保证选拔的公正,生意伙伴不争能够和气生财,夫妻兄弟不争可致家和万事兴。

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却常常是另外一番景象:为了一个座位争个头破血流,以至于在一些大城市里乘公交车不叫“坐车”而叫“挤车”;为了一点利益父子反目、兄弟格斗……于是乎,争,成了生活的常态,争,成了获取的手段。

所以,不争是多么可贵,不争的人才称得上君子。

问题还在于,争就一定能争得到,不争就一定得不到吗?而且即便是争,也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就像孔子说的,“其争也君子”才行。

大家都知道“将相和”的故事,一个争,一个避,结果如何呢?

公元前283年,蔺相如完璧归赵之后,接着又在渑池会上巧妙地跟秦王争斗,维护了赵国的尊严。赵惠王见他功劳大,就提拔他做了上卿,地位在老将军廉颇之上。

这样一来,廉颇可恼火了,他对人说:“我在赵国做了多年的大将,为赵国立了不少的战功,而蔺相如本来是一个出身低下的人,只靠说了几句话的功劳,官职比我还大我实在感到没脸见人。”他还扬言:“我要是遇上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一番。”

蔺相如听到廉颇这些话后,就处处忍让,尽量不与廉颇见面。每天上早朝时,他就说有病,躺在家里不去与廉颇争位次。有一次蔺相如乘车外出,碰巧遇上廉颇,就连忙驾着车子躲开他,蔺相如身边的人,看到这种情形都很生气,说蔺相如太软弱、畏缩了,不用说是他,就是在他身边任职的人也感到羞惭,于是大家都说要离开他。

将相和

蔺相如坚决不让他们走,并向他们解释说:“你们想想看,秦王那样威严,我还敢在秦国的朝廷上当众斥责他,我蔺相如再不中用,也不会惧怕廉颇将军。我是在想,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侵犯赵国,只是因为我们的文臣、武将能同心协力的缘故。我与廉颇将军好比是两只老虎,两虎相争,结果必然不能共存。我之所以采取忍让的态度,正是先考虑到国家的安危,然后才能想两个人的私怨呀!”

不久,这些话就让廉颇知道了。这位老将军对照自己的言行,感到既悔恨又惭愧,于是,为了表示自己认错改过的诚意,就脱掉上衣,背上背着刑杖由宾客领着来到蔺相如家里请罪。一见蔺相如,老将军就恳切地说:“我这个粗鲁的人,不知道丞相对我如此的宽宏大量!”

从此,蔺相如和廉颇这一相一将,情谊更加深厚,终于结成了生死与共的朋友,通力合作,努力把国家的事情办好。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廉颇开始的“争”,是因为他对蔺相如并不了解;同时,他这种“争”也是光明正大、讲究风度的。而蔺相如则以更为博大的胸襟和高风亮节把廉颇给征服了,从而把他“争取”过来。他们这种君子之间的“争”与“和”,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

世上的问题多起于争。文人争名,商人争利,勇士争功,艺人争能,强者争胜。争并不是坏事,能促使人向上,促进事业的发展。但争要合乎规矩,不能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干损人利己的事。

君子之学是为了进德修业,与人无争,与世也无争。孔子以当时射箭喻赛的情形,说明君子立身处事的风度。

现代社会的人们,虽大多并不讲什么“君子风度”,但“游戏规则”还是要遵守的,否则,将难免会落得四面楚歌,被“请”出局的下场。

孝悌仁义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里仁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孔子在“论语”中,在第一篇就反复提到过孝悌的问题,这里再次提及这个问题。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

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三国时期的吕布,就是一个这样的孝悌的反面教材。

中国历史上一直传闻着“三英战吕布”的故事。当年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一起攻击吕布,吕布都没有逊色。可见其卓绝的武功。

吕布,字奉先,天下无敌的勇将。以勇武著称,熟习弓马,膂力过人,使一支方天画戟,箭法高超,号称“飞将军”。吕布无疑是三国时期最优秀的武将。他勇武非常,然为人反复无常,嗜血好杀,不忠于任何人,无谋而多猜忌,更是不讲诚信。其初为丁原部下,后杀丁原而投董卓,认卓为父。迁中郎将,封都亭侯。董卓暴虐,曾因小事失意,拔手戟掷布。吕布与董卓的侍婢私通,害怕事情被董卓发觉,心中难安。当时的司徒王允与谋士孙瑞密谋除掉董卓,用连环计使吕布杀了董卓,得到了美女貂蝉。王允以吕布为奋威将军,仪比三司,封温侯,共秉朝政。

董卓

之后李郭兵变,吕布投袁绍,合攻张燕。后袁绍欲杀吕布,吕布无奈投张扬,奔走四方。曾与曹操战于濮阳,兵败投刘备,乘刘备攻袁术,袭取下邳,遣刘备屯小沛,吕布自称徐州刺史。又曾辕门射戟解刘备之难。建安三年,再败于曹操,被缢死于白门楼。

纵观吕布的一生,因为没有“德行”而空付一身绝世的武艺。他的生活经历一直为后人所不齿。

据说吕布在面临行刑之前,还是不忘自己是有独特的才华的。他提醒曹操认识这一点,而曹操只是做了短时间的犹豫之后,还是下达处决他的命令。因为这种连“义父”都杀害的无德之人,怎么能留在世上?可怜吕布在34岁正青春年少的时候就呜呼哀哉。

记得狄德罗普说过:“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道德败坏的人即使拥有一定的水平和能力,或者就是一个人才,也不要轻易运用他。所以,今天的用人观念几乎与过去的观念类似,那就是“德才兼备”,德是要放在第一位的。

大智若愚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论语·颜回

孔子说:“我向颜回讲授,一整天下来他从不提出异议和疑问,像是蠢笨的样子。我在他回去后考察他日常生活的言行,他在现实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作为能够发挥出我所讲授的知识与经验,颜回啊,他并不蠢笨。”

人大都希望自己充满智慧,但真正有智慧的人却在智慧中看到了愚笨的必要。人生不乏变幻,处世充满艰险,需要你有足够的智慧来权衡利弊,随机应变。不过,我们有时候不妨以静观动,守拙若愚,这是比一般的聪明更上乘的处世睿智。

孔子论人处世,以智仁为别,“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解释:“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智慧与愚笨的区别大抵如此,智慧固然好,愚笨也不错,人贵在能集智慧、愚笨于一身,需智慧处便智慧,要愚笨时且愚笨。大智若愚,这是最难得的。

孔子说:“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宁武子姓宁名俞,是春秋时期卫国的大夫,他辅佐卫文公时国家太平,为政清明,所以孔子说他“邦有道,则知”。但到了卫文公的儿子卫成公当政时,国家内乱,卫成公出奔陈国,宁武子继续留在国内,一方面对国家忠心耿耿,另一方面在表面上显得糊里糊涂,呆傻愚笨,这也是明哲保身,因为作为国家重臣,只有先保身才有可能保国。后来周天子出面,请诸侯霸主晋文公率师入卫,诛杀乱臣,重方卫成公,宁武子依然做他的大夫。

孔子很敬佩宁武子“邦无道,则愚”的做法,认为一般人可以像宁武子那么有智慧,但很难像宁武子那样愚笨。在古代上层社会的政治倾轧中,愚笨是官场权力角逐的基本功,以三国为例,其中有两次精彩的愚笨表演。一是曹操刘备煮酒论英雄时,刘备巧装愚笨得以全身;二是曹爽司马懿争权时,司马懿装病斩杀曹爽。这两则故事在正史中都有记载,绝非罗贯中杜撰。后人总结说:“惺惺常不足,蒙蒙作公卿。”苏东坡一生聪明,反而仕途坎坷,因此写诗叹道:“人人都说聪明好,我被聪明误一生。但愿生儿愚且蠢,无灾无难到公卿。”

在论语里,孔子不只赞赏宁武子的“愚”,他也赞赏南宫适、蘧伯玉、颜回等人的“愚”。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南容即南宫适,适也写作括,是孔子的侄女婿。孔子说南宫适,国家政治好,他不会被抛弃不用,国家政治不好,他不会遭刑罚杀戮。于是把他哥哥的女儿嫁给了南宫适。

知进退之机,识达变之微,是处世的必备素质。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任何个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谁也无法改变历史,只是在条件许可的境况下对社会和历史发生有限的影响。即使是伟大杰出的人物也不例外。自己所能做到、也应该努力做到的就是保存自己的生命,保持自己人格的完美。不论身处顺逆,能够做到不被埋没而为国家、为人民尽力,也能够做到安身立命,是难得的大智慧,高超的大修养。所以,孔子认同南宫适的做法。

谈到蘧伯玉时,孔子说:“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在孔子看来,蘧伯玉是真正的君子,国家政治清明,他就出来做官,为国效力;国家政治昏庸,他就躲起来,退隐山林。

蘧伯玉,名瑗,事卫国三公(献公、襄公、灵公),因贤德闻名诸侯,孔子与蘧伯玉交往很密切。孔子几次到卫旅行,都住在蘧伯玉家中。

人生在世,各有各的出路和选择。古代的读书人大体讲究出进处退。出进,指出任官职;处退,指退隐潜居。他们对自己政治道路抉择的前提是国家政治是否“有道”。如果国家政治局面清正安定,就出来参与治理国家;如果国家政治腐败糜烂、政局动荡,就隐居远遁,明哲保身。因为,当社会现实不允许他们实现其政治抱负时,既不愿同流合污,但又明知回天无力,何必白白送死呢?孔子欣赏身处昏暗环境而能够抵抗诱惑,淡泊名利,勇于放弃地位权势,保持自己品格的“君子”作风。“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强调了对出进处退要选择。所以,人生应慎其所处。不论处身何种境遇,都要做到善济天下,独守德操。而不应仰仗权势、依恃财富,做出违心的行为举动而有损于德行的修养。

颜回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其中缘由不只是颜回学习好,更是颜回精通处世之道,孔子说:“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孔子与颜回讲论经典要义,颜回自始至终都在听取,既没有疑难提问,也没有不同的见解辩驳,总是一副迟钝愚笨的样子。颜回离去后,孔子注意观察他独自修习的时间,他也能够充分阐发经典的要义。孔子赞扬说:“颜回并不是愚钝之人。”论语·述而也有类似的话,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硎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孔子对颜回说:国家任用我,我就推行我的政治主张,并一丝不苟地实施;不能任用我,我就退隐静外,远避世事,只有你和我能够做到,孔子的两段话道出了颜回处世的两大方法。“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这是讲颜回的谦虚;“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这是讲颜回处世有原则,讲机变。

愚笨的技巧是一种成功之道,当然这是指小事情上的假愚笨。如果一切都明白于心,恐怕会心生烦乱,干扰生活和工作。

巧妙地装愚笨更是一种真聪明,显示出真智慧,不但给各种烦杂的事情涂上润滑油,使得其顺利运转,也能使生活充满笑声,显得轻松明快。

观过,斯知仁矣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论语·里仁

孔子说:“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没有仁德了。”

三国时候,蜀国有位重臣叫杨仪,因为没有受到重用,而口无遮拦,乱发牢骚。结果被不讲道德的小人告发,被贬为庶民,最后含羞自刎而死,这真是太不值得了。

诸葛亮去世以后,刘禅遵从他的遗言,任命蒋琬为丞相、大将军兼录尚书事;并晋升费祎为尚书令,同理丞相事。而杨仪虽然为官多年,而且还有新功,但他不迁不贬,仍为原职,在这种情况下,心中自然不痛快。于是,杨仪就经常找费祎谈心,发发牢骚,诉说他对蒋琬的不满,并且提起诸葛丞相死后,将全军指挥权托付给他的手下,还说如果当初带兵投魏,也不至于得个像现在这样的官职。这当然是气话,但这气话非比寻常,所以说话的对象应该是平生至交。费祎在杨仪最苦闷的时候,被他找来谈心,无疑是杨仪的老朋友,这些牢骚话也不至于传出去。但谁也没想到,没有修养的费祎打了小报告,差点要了杨仪的命。

杨仪

其实,当时杨仪已经官至长史,已经是个不小的官儿了,但因为杨仪心胸狭窄,觉得蒋琬不配做丞相,而心生怨气。他在敌人压境,内忧外患之际,诸葛亮将许多大事都交给他处理,说明杨仪的个人素质、能力和应变能力是一般人比不了的;但是诸葛亮并没有向后主刘禅推荐他做“任大事者”,又可知杨仪又有他的个人局限性。杨仪就好比是一位有着丰富实战经验的将才,虽然能够在瞬息万变的战争态势下,率领千军万马从容抗敌,但他却缺少和平时期与上下左右和谐相处的气量,因此只能胜战,不能治理国家。诸葛亮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而没有让杨仪担当重任。

杨仪缺少气量,以至于心胸狭窄,实际上就是崇尚做官的虚荣。“长史”已经是大官了,可是还有比“长史”更大的官。当他从战场上归来,满怀希望地觉得自己这次一定会被封更大一点的官做做,但当现实没有实现他的希望时,就产生了抵触情绪,就会满腹牢骚、口不择言,最终也是害了自己。

道光二十三年,曾国藩三十岁刚出头,那时他修养还欠火候,思虑还欠深湛,胸襟也欠宽阔,常常为一点小事,不注意自己的修养,或者是斤斤计较,或者是大发雷霆。他的日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予与人往还,最小处计较,意欲俟人先施,纯是私意萦绕。”“饭后,语及小故,予大发忿,语不可遏,有忘身及亲之忿,虽经友人理论,犹复肆口谩骂,此时绝无忌惮。”由此可见,曾国藩确实有点心胸狭窄、斤斤计较,但他不仅知道自己的过失,而且还知道改正的方法,这一点就难能可贵了。

孔子认为,人之所以会犯错误,从根本上讲是因为他没有仁德。有仁德的人往往就会避免犯错,没有仁德的人无法避免犯错,所以,从这一点上,没有仁德的人所犯错误的性质是相似的。这从另一角度讲了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杨仪是缺少道德修养的人,所以贻害终生。曾国藩修养比较高,所以,他能笑到最后。就是孔子的仁德思想起了作用。

食不语,寝不言

食不语,寝不言。

——论语·乡党

吃饭的时候不交谈,睡觉的时候不说话。

现在有的人会说:孔子这人真有意思,做好坏事、成好坏人他要管,怎么连吃饭睡觉都记在“修行”这笔账里。没错,在孔子看来,吃饭睡觉也是修行,绝对不是小事一桩。

“吃饭的时候不要说话”,“睡觉也别说话了”,这是家长们在吃饭睡觉时经常训诫孩子的话,看来“寝不语,食不言”的观念已经渗透到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而从科学的角度讲,“寝不语,食不言”自也有它的道理。

所谓“食不语”就是要求吃饭的时候最好不要交谈。

其一,吃饭说话会影响消化。因为进食后,身体需要调动更多的血液流向消化系统的不同部位,以便使肠道获得更多的能量去分解、消化、吸收食物。吃饭时谈话,会使本该流向胃的血液流向了脑,就会影响胃的消化功能。此外,一边吃饭一边说话,还会分散吃饭的注意力,影响咀嚼和消化液的分泌,食物未嚼烂,又不能拌入足够的消化液,必然会增加胃的负担。而且说话延长了吃饭时间,饭菜凉了对胃也是不良刺激。

其二,吃饭时说话,还可能会引起呛噎。因为咽喉部是一个四通八达的通道,向上可通鼻腔、口腔,向下后可通食道,向前则可通气管。吞咽食物时,为了保证食物通路的顺畅,吞咽反射会进行一系列的复杂动作。一是小舌头上抬,正好盖住鼻腔后部,防止食物进入鼻腔;二是咽部一些小肌肉收缩,防止食物往前流入口腔或误入“耳咽管”。三是喉头上提,使会厌软骨盖住气管。这样,四通八达的咽喉就只剩下食道,保证了食物能乖乖沿食管进入胃。而如果吃饭时说话、大声吵嚷或哈哈大笑,都可能干扰到这一过程,使食物误入“歧途”,进入鼻腔或气管,引发咳嗽等问题。

“寝不言”的道理就很简单了。在睡觉的时候,大脑需要安静下来,但如果继续谈话,讨论问题,就会使大脑兴奋起来,导致失眠多梦,影响睡眠质量。

其实,孔子不但可敬,还是个相当可爱的老头儿。因为他不但没有泯灭人的七情六欲,而且对吃更是情有独钟。

孔子对吃很讲究,以至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他还很注重食物的卫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也就是过了食用期限的肉绝对不吃。

古人认为,“医食同源”。这就表明,我国古代的学者,早就对饮食与医药二者之间的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有着明确而科学的认识。因此,保健养生之道与食疗之术,既是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是祖国医学宝库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对于饮食与养生之道二者的关系,康熙帝曾经说过:“节饮食,谨起居,实却病之良方也。”他不仅这样主张,而且自己也身体力行。因此,他认为主要不是靠医药,靠服什么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而是靠饮食起居有序、有节、有度,来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并使之延年益寿。

俗常之人往往把饮食仅仅当成“吃喝”,放纵口腹之欲。孔子论述了饮食的方法和规矩,而且把食与寝上升到人的养生修性的高度。

确实如此,再高再深的修行不都应该从吃、睡这样的小事做起。

虽为良医,愿人无病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论语·颜渊

孔子说:“审理诉讼案件,我同别人一样能做好,但内心总是希望这些事情不再发生!”

孔子这里的感慨是希望通过教化,提升人们的修养,减少案件的发生。这无疑是以天下人为念的崇高博大的情怀。

过去在药铺里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副对联:但求世上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这句话包含的悲天悯人、宽厚无私的情怀是很让人感动的。自己虽然是良医,却祈求别人不生病,这是何等高尚的境界啊!

过去山东潍县(今潍坊)是个多灾多难的地方,经常发生水灾、旱灾。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郑板桥)在当地任县令七年,就有五年发生灾情。在他刚到任那一年,潍县发生水灾,十室九空,饿殍满地,其景象惨不忍睹。郑板桥据实上报,请求朝廷开仓赈灾,可朝廷迟迟不准。在危急时刻,郑板桥毅然开仓放粮,他说:“不能等了,救命要紧。朝廷若有怪罪,就惩办我一个人好了。”这样灾民很快得救了。

郑板桥心中总想着人民。他深知“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古训,做任何事,他首先想到的是人民。他招民工修整水淹后的道路城池,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救济灾区壮男;同时责令大户在城乡施粥救济老弱饥民,不准商人囤积居奇;他自己带头捐出官俸,并刻下“恨不得填满了普天饥债”的图章。他开仓借粮时有秋后还粮的借条,到秋粮收获时,灾民歉收,他当众将借条烧掉,劝人们放心,努力生产,来年交足田赋。由于他的这些举措,使无数灾民解决倒悬之危。

为了老百姓,他得罪了一些富户,特别在整顿盐务时,更是触动了富商大贾的私利。潍县濒临莱州湾,盛产海盐,长期以来,官商勾结,欺行霸市,哄抬盐价,贱进贵卖,缺斤少两,以次充好。郑板桥针对这些弊端,严令禁止。因此,一些富人对他造谣毁谤,匿名上告。1752年,潍县又发大灾,郑板桥申报朝廷赈灾,上司怒其多次冒犯,又加上听信谗言,于是不但不准,反给他记大过处分,钦命罢官,削职为民。

离开潍县时,百姓倾城相送。郑板桥为官十多年,并无私藏,只是雇了三头毛驴,一头自骑,两头分托图书行李,由一个差丁引路,凄凉地向老家走去。临别他为当地人民画竹题诗:“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枝,秋风江上作鱼竿。”

郑板桥

郑板桥为官,不以自己的才情作为晋升的手段,也不以此卖弄,而是用在为民谋福上。这种宽厚无私的精神才是人格的最高境界。

传说著名高僧一灯大师藏有一盏“人生之灯”,这盏灯在当时非常有名,有很多人一直想得到这件宝物。这可不是一盏普通的灯。这盏灯,灯芯镶有一颗500年之久的硕大夜明珠,这颗夜明珠晶莹剔透,光彩照人。

据说,得此灯者,经珠光普照,便可超凡脱俗、超越自我、品性高洁,得世人尊重。有三个弟子跪拜求教怎样才能得到这个稀世珍宝。

一灯大师听后哈哈大笑,他对三个弟子讲:“世人无数,可分三品:时常损人利己者,心灵落满灰尘,眼中多有丑恶,此乃人中下品;偶尔损人利己,心灵稍有微尘,恰似白璧微瑕,不掩其辉,此乃人中中品;终生不损人利己者,心如明镜,纯净洁白,为世人所敬,此乃人中上品。人心本是水晶之体,容不得半点尘埃。所谓‘人生之灯’就是一颗干净的心灵。”

人世间最宝贵的不是珍宝,而是一颗宽厚无私、品行高尚的心灵,那是纵有千金也不能买到的稀世珍品。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