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儿童教育 >论语中的智慧名言故事 > 第一章 道德篇
第一章 道德篇
作者:刘加临   |  字数:11647  |  更新时间:2015-03-18 13:34:35  |  分类:

儿童教育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

在论语中,孔子主张一套自己的道德观,仁,是孔子道德观的核心。孔子其思想以“仁”核心,以为“仁”即“爱人”。

在本章中,收录了表现孔子道德观的典型语录,通过解读这些有哲理的语言,你能深刻地体会到孔子内心深处的“道”,内心深处的“德”。

杀身成仁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孔子说:“志善之士,仁爱之人不会为了求生而伤害仁义之道。反而为了维护仁义之道,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

人们经常说“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就来自孔子说的这句原文,而“舍生取义”见孟子·告子上:“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一艘轮船在海上航行中遭遇风暴即将沉没,船上的旅客们争先恐后地逃生。这时,一位哲学家发现船上装载的一头猪在窝里悠闲自在,满不在乎,浑然不觉。于是哲学家深有感触地说:“这才是真正的智者呀。”这个故事的真正含义在于让人们不要过于被生命的死亡恐惧所牵累,而要享受一种超越的生活。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文天祥作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毛主席题词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人生中生死问题总是无法逃避的——“自古艰难唯一死”。一个人如果认识到这一步,那他也就获得了一种对于生活本身的超越性理解,也就算是真正想得开了,变得从容而不是患得患失了。他会坦然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遭遇,细细体会生活的乐趣。这是一种打开的贯通了的人生智慧和人生境界。

孔子始终认为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去实现仁者的境界,即爱人、爱物。人性就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来。当一个人真正能够理解、尊重、诚爱他人,善待万物的时候,那么他就真正实现了一个人的人性,承担了他的人生使命。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价值和责任。

相反,猪就没有这方面的使命。猪有猪的活法,狗有狗的活法,人有人的活法。至于各种生活琐事,行动坐卧走那是所有生物共同的特点。如果一个人只停留在这方面的追求上,那就很难与猪狗分得清楚了,不是吗?所以孔子反复强调人要有仁德,有人性,才好做人。就人而言,人的意义就在于人的活法——人生使命的完成,道德修养的成就,而不是他的寿命长短、饭量大小、经济收入、服装新潮与否。为人即便是死,也要成就自己的人生使命,维护仁道,这就叫: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岳飞

历史上有许多名臣名将、仁人志士都是为了维护这个仁道而不畏生死!就他们自身而言,虽然结局各个不同,却是都完成了其人生使命,成就了仁道。这是他们作为人的意义所在。

岳飞幼年丧父,由母亲养育成人。传说其母曾在他的背上刺“精忠报国”四个字,让他铭记国仇家恨。

公元1124年,21岁的岳飞从军,为宗泽部下,屡建战功,曾经以寡敌众,以八百岳家军大破一万五千金兵,声名大噪。

公元1126年,靖康之变,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1134年,岳飞首次伐金,收复襄阳、信阳等六郡。1136年再次北伐,占伊阳、洛阳,后因孤军作战而被迫撤回鄂州。岳飞在这次北伐中壮志未酬,写下千古名篇满江红。

满江红

公元1140年春,金兀术南侵,岳飞出兵大破金兵,收复郑州、洛阳,兵临朱仙镇(今河南开封南20千米),直迫金国首府汴京。岳家军士气高昂,高喊“直捣黄龙”。主和派秦桧向宋高宗献计,连发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岳飞退兵前,长叹:“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

结果岳飞的北伐因为政治原因而失败。之后岳飞父子被秦桧以谋反罪名予以逮捕审讯,由于找不到证据而无审讯结果,最终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于1142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除夕之夜,在杭州大理寺风波亭被赐死。

岳飞虽然被杀害了,但他的精忠报国的业绩是不可磨灭的。正是他,表达了被压迫民族的要求,坚持崇高的民族气节,在处境危难的条件下,坚持了抗金的正义斗争,并指导爱护人民的抗金力量,联合抗金军民一道,保住了南宋半壁河山,使南宋免遭金统治者的蹂躏,从而保住了高度发展的中国封建经济和文化,并使之得以继续向前发展,不愧是千古流芳的爱国英雄。

在现代社会,自然不用像古代一样,动不动就得用自己宝贵的性命来捍理卫道。但当出现危险的时候,你能不能依据你平常的素质修养,做出见义勇为的行为呢?用力所能及的行为来真正诠释“杀人成仁”的道理。

真正的志士仁人,为了“仁义之道”,会有“虽千万矣,我独往”的勇气和决心。他们所维护的,是天地之正气,人间之正道,他们才是真正无愧无悔无怨的“英雄”。

君子不可罔

宰予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论语·雍也

宰予问道:“有仁德的人,告诉他井里掉下了一位仁人,他会不会跟着下去呢?”孔子道:“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君子可以叫他远远走开不再回来,却不可以陷害他;可以欺骗他,却不可以愚弄他。”

“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孔子在这里告诫宰予,作为正人君子,正确的做人原则是:你可以不喜欢,不认同我,那么你拒我于门外、赶走我都没问题,但如果构罪陷害,我就不能接受;你对我心有不诚,欺骗于我,我也没办法,但如果戏耍、愚弄我,我坚决不能接受。其实孔子的中心意思是,作为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可以杀,但不可以辱。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难免会遇到被“陷”、被“罔”的情况。

晏子将要出使楚国。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门的旁边开了一个小洞请晏子进去。晏子不进去,说:“出使到狗国的人从狗洞进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国来,不应该从这个洞进去。”于是,迎接宾客的人带晏子改从大门进去。

晏子拜见楚王。楚王说:“齐国没有人可派吗?竟派你做使臣。”晏子回答说:“齐国的都城临淄有七千五百户人家,人们一起张开袖子,天就阴暗下来;一起挥洒汗水,就会汇成大雨;街上行人肩膀靠着肩膀,脚尖碰脚后跟,怎么能说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会派你当使臣呢?”晏子回答说:“齐国派遣使臣,要根据不同的对象,贤能的人被派遣出使到贤能的国王那里去,不肖的人被派遣出使到不肖的国王那里去。我晏婴是最不肖的人,所以只好出使到楚国来了。”

晏子

楚王赏赐晏子喝酒。当酒喝到尽兴的时候,两个差吏绑着一个人来见楚王。楚王说:“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差吏回答说:“是齐国人,犯了偷盗的罪。”楚王看着晏子说:“齐国人都爱偷盗吗?”晏子离开座位郑重地回答说:“我听说,橘子树长在淮河以南结出的果实就是柑橘,长在淮河以北结出的果实就是酸枳,橘和枳仅仅叶子相似,它们的果实味道却不同。这是因为水土不同的原因。现在百姓生活在齐国不偷盗,来到楚国就偷盗,莫不是楚国的水土使人喜欢偷盗?”楚王听了苦笑着说:“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换个角度想一下,如果你是晏婴,你会怎么办?当然,当面对类似晏子所遇到的情况时,你可以避其锋芒、委曲求全,这样,你得到了安全,失去的是骨气,是失去成为“君子”的资格和做人的原则。还是让我们记住孔子的话:“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相信,你在遇上这种情况时,做得会比晏婴更好。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子贡问道:“有一句话可用来终身奉行的吗?”

孔子说:“大概只有‘恕’吧!自己所不想要的一切,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论语分二十篇,其中的颜渊、卫灵公主要讲述了孔子对“仁”和“恕”的解释。在论语·颜渊里,当仲弓向孔子问什么是仁时,孔子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向仲弓推荐。

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孔子作为终身奉行的座右铭推荐给他的高才生子贡。人们遇事常说“将心比心”,又说“人心都是肉长的”。这实际上正是在推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

问题在于,世道人心,每每是反其道而行之。一般人恰好是自己不想做的事就让别人去做;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就巴不得卖给别人。相反,自己想做的事,自己钟爱的东西,就不那么愿意与别人分享了。所以,不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是“己所不欲,千方百计施于人”。而“己所欲,勿施于人”之所以会如此,其基本原因在于凡事都很少为他人着想,而是为自己着想,说到底还是一个“私”字在作怪。

刘备像

三国时期,吕布当初同刘备很要好,后来发生了矛盾。吕布就让名士袁涣写信去骂刘备,袁涣不屑于干这种差事。吕布几次要求他都没有用,恼火起来用刀架在袁涣的脖子上说,再不写就杀了他。袁涣坦然而笑道:“我只听说以德羞人的,没有听说以辱骂折磨人的。如果说刘备是君子,就不会由于将军的辱骂而感到羞耻;如果他是小人,就一定会用同样的办法来回报你,那么辱骂就会落到你的头上。而且,我说不准哪一天也会为刘备效力,也会像今天给将军效力一样。假若我一离开将军,就来辱骂你,你觉得行不行呢?”吕布听了这一通话后,想想就罢休了。

吕布像

这个故事说的是吕布不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而碰壁,下面说的故事主角虽然只是一个县令,却是深深领悟这八字真言,活学活用。

战国时,梁国与楚国交界,两国在边境上各设界亭,亭卒们也都在各自的地界里种了西瓜。梁亭的亭卒勤劳,锄草浇水,瓜秧长势极好,而楚亭的亭卒懒惰,对瓜事很少过问,瓜秧又瘦又弱,与对面瓜田的长势简直不能相比。楚人死要面子,在一个无月之夜,偷跑过去把梁亭的瓜秧全给扯断了。梁亭的人第二天发现后,气愤难平,报告县令宋就,说我们也过去把他们的瓜秧扯断好了。宋就听了以后,对梁亭的人说:“楚亭的人这样做当然是很卑鄙的,可是,我们明明不愿他们扯断我们的瓜秧,那么为什么再反过去扯断人家的瓜秧?别人不对,我们再跟着学,那就太狭隘了。你们听我的话,从今天起,每天晚上去给他们的瓜秧浇水,让他们的瓜秧长得好,而且,你们这样做,一定不可以让他们知道。”

梁亭的人听了宋就的话后觉得有道理,于是就照办了。楚亭的人发现自己的瓜秧长势一天好似一天,仔细观察,发现每天早上地都被人浇过了,而且是梁亭的人在黑夜里悄悄为他们浇的。楚国的边县县令听到亭卒们的报告后,感到非常惭愧又非常敬佩,于是把这事报告给了楚王。楚王听说后,也感于梁国人修边睦邻的诚心,特备重礼送梁王,既以示自责,也以示酬谢,结果这一对敌国成了友邻。

吕布虽然勇猛善战,号称“三国武将第一人”,但他的个人修养和道德水平,甚至还不如一个小小的县令,所以最后才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这就是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惨痛教训。

现代社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个基本态度,它讲的是一个普遍的价值观。我们都不喜欢朋友利用我们,那我们也不要去利用朋友;我们都讨厌别人说谎,那我们也不要说谎;我们不喜欢别人批评我们,我们也不要妄自批评人家;我们不喜欢朋友看轻我们,我们也不要看轻朋友。

只有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才能与人和睦相处,才不致在不对的时间,不对的场合,表错情、会错意,用心地对待每个人,用心去了解每位朋友的想法和喜好,才是避免犯错,赢得真诚友谊。

人无信则不立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孔子说:“做一个人,却不讲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

中国人自古就有:言必行,行必果;人无信不立的警句。

讲信用,守信义,是立身处世之道,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和情操,它既体现了对人的尊敬,也表现了对己的尊重。一个守信用的民族,才能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守信用的国家,才能为国际所信赖。孔子很早就把诚信提到了“民无信不立”的高度。

曾子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儒家思想就是孔子通过曾子传给孔子嫡孙子思,再传给孟轲,形成孔孟之道的,所以,曾子被儒家尊为“宗圣”。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小儿子哭闹着要跟着去。曾妻戏哄儿子说:“好乖乖,你别哭,你在家里等着,妈妈回来杀猪炒肉给你吃。”儿子听说有肉吃,便答应不随母亲去了。

曾子的妻子从街上回来,只见曾子拿着绳子在捆猪,旁边还放着一把雪亮的尖刀,正准备杀猪呢!曾子的妻子一见慌了,赶快制止曾子说:“我刚才是同孩子说着玩的,并不是真的要杀猪呀!你怎么当真了?”

曾子

曾子语重心长地对妻子说:“你要知道孩子是欺骗不得的。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只会学父母的样子听父母的教训。今天你要是这样欺骗了孩子,就等于教他说假话和骗别人。再说,今天你要这样欺骗孩子,孩子觉得母亲的话不可靠,以后你再讲什么话,他就不会相信了,对孩子进行教育也就困难了,你说这猪该不该杀?”

曾妻听了丈夫的一席话,后悔自己不该和孩子开玩笑,更不该欺骗孩子。既然答应杀猪给孩子吃肉,就该说到做到,取信于孩子。于是她和丈夫一起动手磨刀杀猪为孩子烧了一锅香喷喷的猪肉。儿子一边吃肉,一边向父母投去了信任和感激的目光。

从此之后,“曾子杀猪”的寓言就流传了开来。它告诉我们:不管是对谁,都要说话算数、一言九鼎,即使是对自己的孩子。

“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孔子认为,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在论语书中,信的含义有两种:一是信任,即取得别人的信任;二是对人讲信用。孔子将“信用”看得很重要,孔子说这话是有感而发的,想必是看到许多言而无信的人最终无法立足于社会,才从反面教材中总结出了这句训言,以警醒大家。但不守信用的人实在是太普遍了,即使是孔子的弟子中也有这样的人。

孔子的弟子公冶长能够听懂鸟语。一天,一只鹞鹰落在他窗口呜叫,他听懂了鹞鹰在说:冶长冶长,南边有死獐,你吃它的肉,我吃它的肠!公冶长跟着鹞鹰去,果然发现了獐,但他却独吞了獐。过几天,鹞鹰又来告诉公冶长死獐的消息,公冶长拔腿就出了门,不久就看见前面一堆人,中间隐隐约约躺着什么。公冶长唯恐被人抢去死獐,急呼:诸公休得动手!那是我打死的!众人立即闪开。这下公冶长傻眼了:地上躺着的,是一个死人。公治长急忙申辩,但无济于事,人们七手八脚把他扭送到了公堂。

同样是孔子的弟子,“曾子杀猪”,留给人们的是诚实守信,妇孺无欺的美名,而公冶长呢,言而无信,不仅遭受鹞鹰的捉弄,还引来了官司。这么一比较,明明是守信用的人得到了好处。但现在很多人,都被背信弃义所带来的那一点蝇头小利蒙昏了头,好像“不骗白不骗”似的。殊不知,信誉是无价之宝。经济的损失,将来可以赚回来;而信誉的损失,就难以弥补了。现代商业时代越来越讲究信用,没有信用的人或商家,是无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得到一席容身之地的,更别提发展了。

当今社会,做人也好,处世也好,为政也好,经商也好,言而有信是关键所在,人无信不立,我们反对那种“言过其实”、“信口开河”的许诺,我们更反对“言而无信”、“背信弃义”的丑行。让我们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带动大家,来反击那些在市场行为中不守诚信的人吧!

事父母,劳而不怨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论语·里仁

孔子说:“侍奉父母的时候,如果发现父母言行有什么不妥之处,要委婉地进行劝说,如果父母不肯听从的话,那也应当保持恭敬之心,不要违背父母的意愿来顺从自己的意思。如果父母让自己去做不妥之事,那也要尽力为之,不要对父母有所怨言。

俗语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其实也不尽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圣贤也会犯错,何况普通人?父母也不一定完全对,但无论父母所做的一切,出发点还是为你好,为你考虑,他们绝对没有害你的意思。

生活中,我们常会和父母意见不一致。这是很正常的,每个人对同一个问题的理解都会出现差异,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即使是子女和父母。于是矛盾产生了,代沟也就产生了。那么,在这个时候,这种情况下,怎么孝顺父母呢?

孔子认为,当我们与父母意见相左时,可以陈述自己的见解,但不要固执己见,父母听你的劝告最好,不听也不必较真。父母说让你干什么你能干就去干,不能干也别直接就推辞,那会伤了老人家的心,这才是真正的“孝”。

作为为人之本,孝贯穿于人类生活中,而理解与宽容则是尽孝的一贯精神。一个不能理解父母,只是固执己见的人是难以真正对父母尽孝的。因为他和父母生活在两个相互隔绝的心灵世界中,这是很尴尬、很悲哀的一件事。而要想真正理解父母还在于善于接受父母的意见,实现他们的心愿。至于这么做是否经济划算已是次要的了,别忘了,孝的根本就在于取悦父母,而我们在父母身心愉悦的过程中,自己也获得了一种人生价值的实现和心灵的满足。孝的意义也由此得以体现出来。

其实,家庭中的许多争吵以及由此带来的成员之间的冷漠,都是由缺乏相互间的理解和承受、过于固执自我所造成的,而其最终结果必然是相互伤害。所以孝顺父母一定要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学会理解他们的想法。

孝顺,孝顺,顺从有时便是孝。所以孔子讲“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当然,前提在于不违背“仁”与“礼”的标准——盲目顺从有时会让子女的生活蒙上阴影,这也肯定不是父母所期望看到的。当儿女与父母发生冲突时经常口不择言,其实,即便是父母的错,为人子女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同父母争辩,而不应与父母致气。

康熙

小说康熙大帝里有一个情节:皇十四子顶撞了父亲,老康熙气得急火攻心,拔剑要砍杀这个忤逆的儿子。这时候,大臣张廷玉抱住了康熙,对皇十四子喊道:“你还不快跑?”皇十四子醒悟了,一溜烟赶紧跑了……

“跑”,在这个时候就是儒家所提倡的至孝。在这样的非常环境下,还有别的选择比“跑”更具有智慧、更符合人情的吗?在父亲失去理智的时候,“跑”能够让父亲避免犯更大的错误,也显示出一种退让之道的大智慧,更是“孝”的真谛。

孔子的贤弟子曾参,就因为不知道跑,被孔子批评。有一次,曾参的父亲觉得他有过失,就拿着手上的杖打他的头。结果一打,大概是打中要害,曾参就昏过去了。孔子针对这一件事情说,这是曾子的错。为什么?你昏迷了,万一你死了,你不是害了父亲让他背有杀人的罪名吗?

在当代社会,一些在“糖罐”中成长的孩子,却忘了自己的“糖罐”是从何而来,更忘了父母也会有年迈需要照顾的一天,似乎自己的一切都天经地义,一切都会有父母来照料。殊不知,看到一天天成长起来的孩子,父母也会在内心寻找一种依托和港湾。

孝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是其他美德的基础,所谓“百善孝为先”,“乌鸦反哺,羔羊跪乳,不孝父母,禽兽不如”,在赡养父母这个问题上,多想想当初父母是如何含辛茹苦把你拉扯成人的,再想想你希望你的孩子以后怎么对待你,牢记孔子说的话——“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你就应该知道自己怎么做了!

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孔子说:“早上悟得真理,就是当晚死去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曾经说过:“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朝闻道,夕死可矣!”正是这种探索真理,献身真理的态度和精神。

夏明翰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真理比生命更重要,自然可以“朝闻道,夕死可矣”!

绝对的理想主义者是能够做到死而无憾的。

孔子的目标、原则经过深思熟虑形成之后,始终没有动摇过。他坚定的原则性,完全可以沿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三句话来形容。孔子曾做过大司寇,得到过季恒子的重用,如果孔子放弃原则,与季恒子同流合污,完全可以获得荣华富贵。但是他弃高位如敝屣,毅然地走上了周游列国寻找理想的路。在那颠沛流离的日子里,他受到多次威胁利诱,每次都以必胜的信念、积极乐观的精神克服了困难。一次又一次地碰壁,使孔子明白了自己的思想不能在当时实现,他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坚定地为之努力奋斗着。

颜渊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他最理解孔子,他说:“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痛?不容然后见君子!”天下人见识浅陋,理解孔子的人少,能追随孔子的寥若晨星,这对于孔子的形象丝毫无损,更因此显示出孔子的高风亮节。孔子的信心和实践的勇气来自对自己事业合于仁道的信念,不能凭己之力实现,也要尽自己的一份光和热来照彻后世,启迪后人。孔子是一个终其一生的积极的实行家。他的精神熏陶出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国魂。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文天祥以死殉国,不做元朝宰相,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那样掷地有声的诗句;张居正在写与侄子的信中表白出自己以身许国的心志;林则徐不计个人荣辱,抗击洋人,历经磨难,死而无憾……这些历代名臣都有一颗为国家天下负责到底的心,故能如此坦然地对待荣辱生死。

文天祥

与孔子的人生观不同的是接舆、长沮、桀溺等消极避世的隐士。隐士不是不关心国家天下大事,而是太过于关心,以至在时代已无可挽救时走开了,把自己置于事外。他们以另外的方式希望国家太平,希望老百姓过好日子。做隐士的人多信奉道家,以“因应顺势”为自己立身处世的原则。对儒家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气概,他们是不以为然的,以为这样无法真正对社会有所贡献;隐士以为天下滔滔,时代到了末路,你不可能兼济天下,只有来个独善其身,保存实力,以期世风改良而有为于天下。所以他们把孔子周游列国,在不可为之世推行仁道看作是不明智之举,因为这可能行仁政不成,反遭杀身之祸,既不能平天下,造福于黎民,反而空耗了社会精英,少了将来的忠臣,这样只身不能抵挡滔天洪流,倒不如待潮退浪落,风平浪静时再扬帆远行。隐士们对孔子或惋惜或讽劝,正是出于这个理由。

孔子以为为人就须行仁,就得立于世间,为人类尽力,这是人之为人的责任,不可逃避。世事纷乱,纲常败坏,百姓涂炭,如果做隐士逃避时代,只显示出没有面对现实的勇气,无仁人之心,把自己混同于鸟兽。人是一个社会产物,不与社会接触,忘了社会秩序和形态,已不是真正的人了。况且,做个“避世之士”干净地抛弃这个时代,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只有肩负起恢复社会秩序的责任,以天下兴亡为己任,这才符合人之义。孔子乐意忍受磨难和别人的误解,为明知不可为之事、把自己贡献给国家天下,行的是仁人之义。

孔子乐于自我牺牲,孜孜不倦地行仁道,可以为我们立身处世做一很好的借鉴。为了自己的理想,永不惰怠,永不止息,敢于面对严峻的现实,勇敢地接受挑战。

德不孤,必有邻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品德,是一个很大的词,也是一个很小的词。说它大,是因为非三言两语能说清楚;说它小,是因为它就在我们的一言一语、一行一止中。以孔子为首的儒家十分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并将它看成是立身为人的首务。

尚书开卷赞帝尧“克明峻德”,说他能够自我修明品德;大学开卷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说人能自明其德,是人道的根本;中庸则以“尊德性”为“道问学”的纲领,让人先存心于道体之大。这都强调了自身品德修养的重要。

论语也是如此,孔子同样强调品德的重要性,他说:“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论语·宪问第十四)千里马不是以其力量被人称道的,而是因为它优秀的品德被人喜爱啊。什么是德?所谓德,就是能够舍弃自己已经得到的东西,给予需要的人。品德,使我们从容立于世间。

我们从事自身的品德修养从何着手呢?孔子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第一,修己以敬。敬,对人对外而言是尊敬、尊重,对己对内而言是态度端正严肃,接物不苟且,处事不敷衍,大致相当于现代职场的“认真”二字。认真学习,认真办事,认真做人,是品德修养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态度。只有时时抱着认真的态度,才能学有所成、业有所就,如果凡事视同儿戏而全不在意,则学不到真正的知识,也无从造就一个大器之才。“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第二,不听传言。

孔子说:“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在孔子看来,听信过路人的谣言并渲染传播这种行为是有德行的人所唾弃的。

第三,不念旧恶。

“不念旧恶”语出孔子说:“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伯夷、叔齐是谁?史记里面有他们二人的传记。

伯夷叔齐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要立叔齐为国君,等到父亲死了,叔齐要把君位让给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遗命啊!”于是逃走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也逃走了。国人只好拥立孤竹君的次子。这时,伯夷、叔齐听说西伯侯姬昌能够很好地赡养老人,就想何不去投奔他呢!可是到了那里,西伯侯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追尊姬昌为文王,并把他的木质灵牌载在兵车上,向东方进兵去讨伐殷纣。伯夷、叔齐勒住武王的马缰谏诤说:“父亲死了不葬,就发动战争,能说是孝顺吗?作为臣子去杀害君主,能说是仁义吗?”武王身边的随从人员要杀掉他们。太公吕尚说:“这是有节义的人啊。”于是搀扶着他们离去。等到武王平定了商纣的暴乱,天下都归顺了周朝,可是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耻辱的事情,他们坚持仁义,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上,靠采摘野菜充饥。到了快要饿死的时候,作了一首歌,那歌词是:“登上那西山啊,采摘那里的薇菜。以暴臣换暴君啊,竟认识不到那是错误。神农、虞、夏的太平盛世转眼消失了,哪里才是我们的归宿?唉呀,只有死啊,命运是这样的不济!”于是饿死在首阳山。

伯夷、叔齐宽容了周文王、周武王父子的行为,不念旧恶,是君子的做法,所以得到孔子的赞赏。

人类发展至今,不知死了多少万亿人了,连大大小小的皇帝宰相,数量也差不多可与河里的鱼鳖相等,都是到这个世界上来走一遭,一眨眼也就都过去了。无可否认,孔子身上的一部分,也随着历史成为了过去,但是他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思想材料。打开论语,有关如何为人的论述可直接继承并给我们指导的比比皆是。这些理论现在已经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民族性格,成为我们当代精神文明的黄金储备,而孔子关于如何培养良好品德的思想,更富有启发意义,是我们当代道德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理论前提。

君子成人之美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颜渊

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则与此相反。”

成人之美的确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它需要有宽广的心胸,助人为乐的精神。对于患得患失、一切都要算计自己能得到多少好处的人来说,是很难做到成人之美的。

这里还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情况是,自己好也成全别人好,自己富也成全别人富,自己能做什么也成全别人能做什么,有钱大家赚,有快乐大家分享。这种成人之美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一般人要做到虽然也不容易,但还不算太难。只要心胸宽广一点儿的人就能做到。

另一种情况是,自己活得并不好,一贫如洗,两袖清风,还能够成全别人好,成全别人发财,就像有一首歌儿所唱的那样,只要你过得比我好。这就太不容易了,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得到的。

尤其是在商品经济时代,商场犹如没有硝烟的战场,竞争激烈。成人之美就更是一种难得的品质了。对于许多人来说,不成人之恶,设下陷阱让人往里跳就很不错了,哪里还敢苛求什么成人之美的高尚风格呢?

成人之美,就是帮助别人做成或实现其愿望。西厢记里的红娘,同情和促进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事发遭难,仍仗义执言,促成有情人终成眷属。水浒传里的武松,不平于蒋门神霸占施恩的快活林酒店,行侠仗义,挺身而出,“醉打蒋门神”,夺回快活林。这些古代的故事,都可算得上是成人之美的壮举。

苏秦

每个人的成功,都需要别人的帮助,苏秦、张仪本是要好的同学,苏秦深知张仪的学问在自己之上,可是,苏秦却先成功了,做了大国的宰相,张仪则依然落魄,来投靠苏秦。谁知,竟遭到苏秦无数奚落,于是决心单身赴秦,自找出路。苏秦暗中派人沿途照料,补给张仪之所需,直到张仪出任秦相,才明白苏秦当初的用意,张仪感激不尽。这种办法,是为了不使张仪依赖苏秦而埋没他的才干。这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可谓用心良苦,成全能者。在电影张铁匠的罗曼史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张铁匠的妻子腊月在濒临饿死的绝境中,被贫穷善良的农民刘忍搭救。在那以后的日子里,腊月母子与刘忍相依为命,组成了一个“新家”。后来,传说早已死去的张铁匠找上门来了,正当铁匠夫妻忧心忡忡、左右为难之时,刘忍得知来人正是腊月的丈夫,便主动带上铁匠的儿子来认亲爹,让他们全家团聚,而自己悄悄离开北山……

人,都有七情六欲。可是,当自己的幸福以别人的痛苦为前提时,他们却自愿地放弃自己的幸福,这就是他们的高尚精神之所在。

“成人之美”的事,在今天的社会到处都有,如主动替友人值班,使其安心地去会女友;尽力帮助友人复习功课,掌握知识,使其早日榜上有名;主动帮助一时经济拮据的友人,使其免除后顾之忧等。

总之,大凡是好事情,好愿望,你伸出热情的手,予以大力帮助,使之功成事就,都可以说是“成人之美”的“君子”行为,都是得人心、受欢迎的。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