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职场励志 >大生意人给年轻人最有价值的218条经商哲学 > 第十一章 一流企业靠制度,二流企业靠人才
第十一章 一流企业靠制度,二流企业靠人才
作者:金龙   |  字数:11018  |  更新时间:2015-02-28 14:19:09  |  分类:

职场励志

146一流企业靠制度,二流企业靠人才

常听闻一句老话,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打江山靠的是人才,守江山的关键在于治理,而治理的关键则在于制度。如果企业没有科学合理的制度,主要靠“人治”,企业或许可以繁荣一时,但是很难繁荣一世。许多百年老店、大型的跨国公司告诉我们,靠制度管理的公司才能持久地发展下去,人才只是必不可少的因素,而制度才是真正的“老板”。

华盛顿之所以伟大,关键就在于他带领美国人民缔造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并且让每个美国人都遵守这部宪法,虽然华盛顿早已不在人世,但是美国人还是按照这部宪法在做事,一直沿用至今。制度衍生的是秩序,而秩序让一切简化、条理化。可见,制度才是真正的权力拥有者。

从前有7个人住在一起,每天大家都要分一锅粥。痛苦的是粥的分量不够,而每个人都想多吃点,因此,关于如何分粥的问题,大家争论不休。一开始,他们决定每天都通过抓阄选出分粥的人,于是每天只有分粥的人是饱的。

后来,他们觉得这种办法不好,于是推出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出来分粥。有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其他6个人开始挖空心思讨好这个德高望重的人,把整个小团体搞得乌烟瘴气。再后来,大家决定选出由3人组成的分粥委员会以及4人的评选委员会,结果分粥委员会成员经常相互攻击、相互扯皮,等把粥吃到嘴里时已经凉了。最后,大家终于想出一个公平的办法:每个人轮流一天来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后,自己再去挑。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那碗粥,每个人都会努力分得平均。如果分得不平均,最后自己只能拿到最少的那碗粥,也只能怨自己。自从实行这个分粥规则之后,大家才停止了抱怨和争吵。

一个仅仅由7个人所组成的团队,都会因为一个小小的分粥问题而产生巨大的分歧,由此可见,假如制度、规则不合理,团队将永无宁日,连人心都不稳了,又谈何进步?唯有制定公平、合理的制度、规则,才能让大家信服,大家才会遵守制度和规则,企业才有希望获得发展。

俗话说:“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当企业经历了创业的艰难期之后,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管理者们就应该开始意识到:用创业时的管人管事的老套方法来管理企业已经行不通了,新的阶段需要调整的还有方式方法。因此他们都迫切地需要一个公平合理的企业制度来规范企业,请记住,优秀的企业制度,才是成就伟大公司的保障。

147制度化:用铁的纪律约束每一个员工

作为一个管理者,你是否有时会感到焦头烂额呢?由于员工不规则的操作,或细枝末节上的琐事,你是否会烦恼呢?其实,要想消除这一切烦恼,你只需要一个完善合理的制度。它就像一把锋利的剑,可以为你斩断一切纷扰。合理的制度可以使企业纷繁复杂的事务处理起来变得简单,你再也不需要在琐事上投入大量宝贵的时间。在如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企业的外部环境时刻都在发生变化,因此,企业的制度也应该与时俱进,跟随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适时地进行调整,使其更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这样才能保证企业获得长足的发展。

杜邦公司创立于1802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寿命最长的企业之一。它的长寿与杜邦家族不断进行制度调整、改革、创新有直接的关系。

在杜邦公司的发展早期,公司的管理明显带有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公司所有事务都由创始人亨利·杜邦一人说了算。这种管理模式持续了39年,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当亨利卸任之后,杜邦公司由于缺少优秀的制度,马上陷入了混乱。由于继承人管理经验不足,公司效益迅速衰退,公司差一点就倒闭了。

面对危机,杜邦公司废除了单人决策的管理模式,制定了集团式的管理模式。杜邦家族成员不再事必躬亲,而是让执行委员用制度去管理公司。这样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促进了公司的发展。在杜邦公司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公司不断结合客观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和完善公司制度,这是杜邦公司获得持久发展的重要原因。

从最初的个人英雄主义,到后来的用制度管理公司,这是杜邦公司的一大进步。在杜邦家族的历史上,不乏响当当的大人物。但是,200多年过去了,有多少人还记得他们?但是杜邦的员工却在公司制度的规范下,持续不断地前赴后继,为公司做贡献。这说明打造一个伟大的企业离不开优秀的制度。

其实,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用制度管理公司、并不断创新和完善制度,都是企业“定江山”的法宝。身为管理者,一定要认识到完善合理的制度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完善的制度体现了公平,维护了正义,使员工获得一视同仁的对待,这样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员工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益就会大大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也会水涨船高。完善合理的制度维护了公平与正义,使员工感到制度是对事不对人的,这样他们更愿意遵守制度、自觉地维护制度。有了公平合理的制度,管理者再也不用因人为管理造成的不公平而烦恼。

148人性有弱点,制度是最好的老板

在一些企业,很多员工怕老板,尤其是犯错误的员工。他们为什么怕老板呢?因为老板似乎有生杀予夺的大权,决定着他们的前途和命运。员工怕老板是好事儿吗?当然不是。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员工很害怕老板,他的工作就无法轻松起来,尤其是在与老板沟通时就会显得谨小慎微、唯唯诺诺,这同样不利于工作。员工什么都不怕行不行?当然也不行。因为如果员工什么都不怕,那他就会无法无天,做事就没了规矩。那么,让员工怕什么呢?怕制度,只有让他怕制度,而不是怕老板,才能在人性化和制度化之间找到平衡点,才有利于企业的运作。

万科集团的网站上写有这样一段话:“良好的制度也是产生利润的生产要素。万科反对黑箱操作,提倡信息资源共享,沟通顺畅。公司鼓励相互之间坦诚地交流、友善地沟通。万科对内平等,对外开放,致力于建设‘阳光照亮的体制’。”这正是万科重视企业制度的真实写照。

冯仑认为,一个公司要想取得真正的进步,靠人的力量是不行的,因为那样只能换来一时的效益,并不能带来长久地发展。只有靠制度的力量才能使公司获得真正的进步。只有把精力用在制订公司战略和不断完善推进战略实施的制度上,企业才能获得真正的进步。

企业的管理者在建立起持续创造财富的制度后,就应该淡化个人的作用。因为企业有了好的机制,无论是选拔人还是淘汰人,都会按部就班地进行。这条法则在房地产企业同样适用。王石现在把大部分时间花在登山、做公益事业上,但万科并没有因此停下前进的步伐。对此,王石解释说:“这与万科的制度化、专业化运作是分不开的。当公司渡过创业阶段后,个人英雄主义必须让位给企业的制度化管理。”当组织强大的时候,制度的作用就越来越明显。它能够使企业得到很好的管理,让企业不断地创造财富,也从而解放了企业的管理者。“王石对万科的贡献,在于他不厌其烦地建造了终于可以自动行驶的‘万科牌汽车’。管理在于细节、在于耐心、在于持久,这一点,万科人做到了,所以万科创造了我们不可比拟的成功。”冯仑说道。

正因为万科有一套非常完善的制度,王石才有时间去爬山、旅游、参加各种活动。冯仑说:“万科的董事长不忙,为什么不忙?因为它制度的力量最强大,它定制度,它创造制度,它培训人。制度在管事,员工在创造绩效,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在冯仑看来,建立制度不难,难在坚持执行制度。建立制度其实并不难,就是把大量经常发生的事情用标准化的行为模式进行管理,然后用来训练员工,让他们放弃个人立场,对制度负责。如果是大量发生的、经常的行为,就要把它按照一种取向进行标准化,然后用这个标准化的行为去训练员工,让他们对制度产生崇拜。

149管人要用制度说话,“人治”不如“法治”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常常是“人治”重于“法治”,往往是重人不重制度,大小事情都由领导说了算,没有太多的规章可以遵循。人治一般都是根据人的主观意志做出的抉择,存在主观随意的风险,因此,在公司的管理方法上,不应该采取“人治”,以防止出现管理问题上的漏洞。

一个公司能够获得长久发展的关键,在于有完善的纪律和制度保障。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都离不开制度的约束。企业内的员工都必须遵守既定的规章制度,任何人都没有超越制度的权利。

实行“法治”,可以让企业的工作运转有序,让员工的行为有度,也可以为管理者提供有章可循的管理方式。同时,制度就是规矩,国内外著名的企业都高度重视“法治”,都有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和执法机制。

公司内部的管理者,在维护制度面前,从来不会讲究“人情”,无论任何人因为任何原因违反了制度规定,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有的人说东芝公司的规定有些不近人情,但是,也正是因为有这么严格的要求,其电子产品的造型和外观十分完美,令人爱不释手,公司才能在行业内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企业和社会一样,是一种关于人的组织。因为人的复杂性、多样性,所以要求企业要有一套用于约束、规范、整合人的制度,而不能单纯只依靠人来管人。现代的企业,要想求发展,必须创造出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绝不能再把传统的“人情”放在第一位。

管理者需要对员工进行长期的职业道德教育:只有遵守制度,按制度办事才能得到利益,如有违反,便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这样做,是要不断地落实制度的执行力,让其发挥效力,实现公司与员工利益的双赢。

150建立制度的人,绝不能凌驾于制度之上

俗话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企业管理也是如此。实际上,领导者违背公平原则,在公事裁决上破坏企业的规章制度,不仅会损伤自己的领导形象,还会失去下属的信任与拥戴。

作为建立制度的人,管理者一定要带头遵守,绝不能凭借特权而凌驾于制度之上。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管理者总会给自己的“违章”找理由,以至于上梁不正下梁歪,整个企业没人把制度当回事,原本详细而严谨的条款就这样成了“摆设”。没有制度的约束,企业自然会陷入混乱状态,其生产效率也必定会随之降低。

作为联想集团的一名高层管理者,柳传志曾定下“迟到就罚站一分钟”的制度,作为建立制度的人,柳传志本人也迟到过,但他并没有借助特权而凌驾于制度之上,而是主动遵守。联想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功,与他严谨的管理作风是分不开的。

该制度起源于一次会议,由于每次会议总有人迟到,柳传志为此十分恼火,便规定“开会如果有人迟到,就罚站一分钟!”这一举措效果十分显著,上午10点开会,时间还不到,参会人员就基本到齐了,谁知刚准备开会,门开了,原来是柳传志的老上级迟到了。

对于这样的突发状况,柳传志也皱起了眉头,如果就这样算了,那么规定就白定了,但让老上级罚站确实很对不起老人家。权衡利弊得失之后,他一狠心让老领导在会议室门口站了一分钟。不久后,柳传志参加联想高层领导人会议,谁知电梯出现故障,他竟然被困其中,这直接导致了他开会迟到的尴尬结局。

在众多下属面前承认错误并罚站,这实在是一件丢脸的事。但柳传志知道公平很重要,如果自己带头打破了这种公平,丢的可就不是面子而是威信了,所以他没有做任何解释,而是自觉地站到会议室门口,罚站1分钟。

越是建立制度的人,越不能凌驾于制度之上。上行则下效,只有管理者带头遵守制度,员工才能重视制度,并切身体会到制度的威严,反之,员工们则会对上司权力高于制度的做法产生不满,并产生逆反的情绪。

每个企业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管理制度,但并不是每个管理者都能够严格执行,这就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差距。对于管理者而言,制定规章制度并不难,难得是能否以身作则把制度执行好、贯彻好。在执行“法令”的过程中,只有时刻维护“一视同仁”的公平原则,才能依靠制度,打下一片江山。

151管理,就是用好的制度取代不好的制度

制度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企业的发展阶段不同,外部的市场竞争环境不同,管理制度也要有所不同。作为管理者,职责之一就是用好的制度取代不好的制度。俗话说:“制度不完善,麻烦就不断。”这种说法并非危言耸听,如果我们总是满足于已有的制度,而不懂得根据时代变化去完善它,那么,必然会在不知不觉中落后于竞争对手。

有一部分管理人员,错误地以为完善的制度是可以一劳永逸的,他们花大力气打造一套所谓的“完美”制度,而后便一头扎进去,盲目地贯彻执行。殊不知,市场是瞬间万变的,客户需求也会发生变化,如果企业制度不能与市场、与客户相契合,那还不如没有制度。

老陈是某冰箱的业务经理,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五一,公司决定给消费者让利,以促进终端销售,高层管理人员经过反复协商,最终确定了促销方案,即消费者买冰箱,便可以获赠一只电火锅。

在促销期间,作为业务经理的老陈,接到不少消费者的投诉,不少客户都对不给包装袋的行为表达了抱怨,为了一个免费的赠品,还要自己掏腰包买包装袋,心里很憋气。公司并没有专门关于赠品的管理规定,对于赠品的包装问题,常常是员工按照个人意愿来解决,所以免不了与客户发生争执。

尽管企业制度已经算得上完善,但客户的需求在变,所以制度也要跟着完善。为了减少消费者的投诉,老陈将这件事反馈给了分公司总经理。几个高层管理一碰头,立马传达指令:所有赠品均提供包装,销售员不得因此而与客户发生争执,违背规定者,将给予严厉警告。

果不其然,消费者关于赠品问题的投诉少了很多。促销活动结束后,总经理将这条指令写进了公司的规章制度。此后,再也没有发生过因赠品包装而引发投诉的现象,该品牌的冰箱市场口碑也越来越好。

随着企业的成长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企业制度进行修补、完善或调整是十分必要的。试想,如果固守原来的制度,且对新出现的问题不予理会,肯定会被消费者所唾弃,被市场所淘汰。

对制度进行适当地修补、调整,并不会破坏制度建设的稳定性和权威性,反而会有利于企业的成长。作为管理者,我们要时刻准备用更好的制度取代原来的旧制度。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往往懂得审时度势,他们依据周围环境以及企业自身的变化不断完善制度,这才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152制度是创造一切财富的机器

蒙牛集团创始人牛根生说:“一项事业能不能成功,关键靠制度设计。”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得以生存和有序运转的必要条件。有了规章制度,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企业的各项工作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企业才能高速有效地运转。没有制度,就没有正常的生产和管理,企业就会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因此,制度也是企业盈利的保证。

“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的公司无法运转。人人都向往自由,但是,肆无忌惮的自由就会产生严重的危害。个人的行为只有得到合理的约束,才能产生正能量。企业制度限制了员工的绝对自由,却保证了员工行为的积极性。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良好的制度,能够规范公司的日常管理,统一员工的行为,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企业制度一经建立,就必须严格执行。如此,企业制度的积极作用才能够发挥出来。企业领导必须以身作则,为员工树立遵纪守法的榜样;员工要积极配合管理者工作,自觉遵守企业制度;监督工作自然必不可少,同事之间要互相监督,上下级之间更要相互监督。

顺美服装自1992年起,连续15年评为北京市著名商标。顺美服装有限公司的成功,得益于它详细、全面、可行性强的公司制度——顺美员工行为规范。这份规范历经两年才修订出台,包括公司概况、员工如何在集体中生活、如何工作及应有的礼仪礼貌等各方面的内容,是顺美员工的行为基本准则。它不仅教人以经商之道、办事之道,还教人做人之道和处世之道。正是这套具体细致的制度使顺美服装有限公司的大小事务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顺美服装有限公司的巨大成功引得众多私营公司和中外合资公司竞相学习。

纵观成功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制度高于技术,制度是创造一切财富的工具,更是第一生产力,现代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归根到底是制度的优势。

制度是实现目的的手段,更是创造财富的手段。没有合理科学的制度,或者有了制度却不执行,员工的行为就得不到约束,公司的生产经营就无法正常进行,盈利目标就无法实现。所以,要想经营好一家公司,先得制定并执行好相应的制度。

153建立人性化的制度,让管理更具生命力

现实企业管理中,有不少管理者过于死板,在执行制度时,只会一味钻牛角,不懂变通,反倒给员工们留下了“冷酷无情”的印象。试问,有谁会对冷血的上司掏心掏肺呢?所以说,过于严酷的管理并不可取。

通常来说,过于苛刻的制度,会让员工们内心不安,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大家的工作,而不是给员工制造麻烦。所以管理者在建立制度时,一定要尽量人性化,这样才能消除员工们的不安,让管理更具有生命力。一个明智的管理者,能在权限的许可范围内让制度活起来,从而改善上下级之间的紧张关系,进而实现队伍的和谐与团结。

只讲制度不讲感情,容易伤了员工的心;而只讲感情不讲制度,企业又会陷入混乱的管理状态。管理者在处理公司事宜时,必须一视同仁。不能因为亲疏关系有所偏颇,也不能依据功劳大小而尺度不一。如果对某人从轻处理,或者对某人处罚过重,管理者在员工中的威信就会减弱,就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和发展。但是,制度不能成为对员工冷漠的借口。管理者在执行制度时,要充分考虑员工的情绪,给员工以足够的尊重和关爱,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给员工以帮助。

GE公司的前任总裁雷杰·H·琼斯,曾在公司直属的一家企业做主管。某天,琼斯巡视产线时,发现有一位员工在睡觉。琼斯推了他好几下,他才醒来。员工双眼布满血丝,神情恍惚,按照生产部门制度,在工作时间睡觉是要记过处分的。琼斯叫来生产线组长,给这位员工记了过。当产线组长准备批评员工时,琼斯拉住了他。他为员工批了半天假,让员工回去好好休息,又找来与该员工关系要好的人了解情况。

原来该员工的妻子出了车祸,他在家里要照顾妻子,还要照顾孩子,根本没时间休息。了解到这个情况之后,琼斯向人事管理部门申请让该员工带薪休假。琼斯的做法赢得了员工的赞赏和信任,生活和工作上出现问题,他们都愿意去征求琼斯的意见。而琼斯的号召总能得到积极的响应,车间的生产效率不断提高。

琼斯既处罚了犯错的员工,维护了公司制度的权威性,又为员工解决了实际困难,体现了对员工的尊重。严格执行公司制度,并不意味着不讲人情,成功的管理者在一碗水端平的同时,还会充分考虑到人情世故。

赏罚分明可以鼓舞士气,尊重员工可以提高企业的凝聚力,成功的管理者都明白这个道理。在快速发展的企业,老板都会严格地约束员工的日常行为,但其公司氛围却轻松和谐,主要原因在于老板在铁面无私的同时,还有一颗火热的心。

154有了制度不执行,比没有制度还糟糕

制度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先决条件。但是,有了良好的制度,并不等于企业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在制度的执行和遵守上出现差错,比没有制度还要糟糕。在执行制度上出现问题,会给员工造成“制度是一纸空文”的心理,严重影响企业的日常管理;在遵守制度上出现问题,员工就会错误不断,公司也会因此蒙受巨大的损失。因此,管理者必须十分注重制度的执行和遵守。

定制度容易,执行制度难,让每个人都遵守制度更难。如果想让公司制度切实发挥它的作用,管理者必须严格执行制度,坚决按照制度办事,绝不能偏听偏信,杜绝息事宁人的想法;员工必须对公司制度绝对服从,不能钻制度的空子,也不能得过且过。

没有制度很可怕,有了制度不执行就更可怕。有时候,公司的很多事情并不坏在制度上,而是坏在对制度的执行上。某造纸厂生产车间发生了严重的火灾,几十万的成品和原材料化为灰烬,数十名员工被大火吞噬,葬送了宝贵的生命。事后,心力交瘁的厂长做了深刻反省,他将这场大火的起因归结于所有人对制度的轻视。

该生产车间在改组之后,有许多插座空闲下来。有时车间工人在工作时间手机没电了,就会用它们来充电。这些插座是建厂之初安装的,大部分都已经老化,很容易出现故障。公司就制定一条纪律:严禁使用车间的插座。然而,长时间来车间插座没有出现任何问题,管理层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慢慢地,有些胆大的员工开始在加班的时候用电饭煲煮夜宵。一天夜班,某产线组长应大家要求,为大家煮方便面当夜宵。长时间的连续使用,电饭煲劣质的电线胶皮开始融化,随后插座喷出火星。电饭煲旁边放置的成品,被火星喷到之后迅速燃烧,造成了这场重大生产事故。

倘若该造纸厂的管理人员在制度制定之初就严格执行,员工就不会在车间大肆用电,这场事故也就不会发生。管理企业离不开良好的制度。若不能严格执行制度,再好的制度也会变成危险的毒药。

企业执行力的大小,是衡量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把制度束之高阁,让制度成为一纸空文,只会助长我行我素、任性妄为的不良作风,长此以往,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就会涣散,竞争力就会减弱。只有按制度办事,制度的威慑力才能呈现出来,违反制度的人才能够从中吸取教训,其他人才会引以为戒。

155用制度告诉员工,努力了就会得到回报

员工与企业其实是个共同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员工的努力工作,能够换来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的发展壮大,会为员工提供更多、更好的机会。树立员工与企业利益共享的理念,是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如果说领导者是企业的头脑,资金是企业的血液,硬件设施是企业的骨骼,那么,员工就是企业的细胞。细胞老化企业就会衰弱,而企业停止呼吸,细胞就会坏死。所以,员工与企业相辅相成、休戚相关。要想让企业与员工达成这种共识,就需要用制度来说话。

首先,管理者要制定健全科学的薪资制度。薪资制度要与员工表现相联系,奖励先进,惩罚落后。合理地分配不同职位薪资水平,拉开适度的差距,有利于激起员工的进取心。其次,管理者要设计符合员工需要的福利项目。福利项目设计得好,不仅能够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还能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第三,管理者应注重对员工的培训,给员工成长发展的空间。对优秀的员工进行培训和提升,有助于其他员工见贤思齐。

世界电信巨头爱立信能从一个只拥有10名雇员的小公司发展成为今天的世界电信巨头,与其注重对员工的价值进行开发、使员工与企业的利益一致的做法是分不开的。

爱立信从成立开始,就始终保持着飞速发展的势头,然而规模的不断扩大,致使其出现了规模管理的难题。为了解决难题,爱立信高层创立了成功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管理者注重对员工的创新力、管控力的开发,因此设立了合理的奖励制度和内部提升制度。

爱立信的每一位员工,都认为自己是企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们也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公司就会给予相应的回报。所以,他们在工作中总能保持充分积极性,主动地完成任务、达成目标。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中,爱立信充分开发和利用了每一位员工的潜力,从而实现了从雄踞国内到进军国际的飞跃。

制定合理的制度,给每一位员工以足够的关心和重视,让其个人福利与公司效益密切联系,员工工作积极性就会提高。如果优秀的员工得不到奖励和提升,所有员工的薪资水平差距不大,有困难的员工得不到关怀和帮助,员工对公司的感情就会淡薄,就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好的管理者总能通过制度体现对员工的关怀,让员工看到有努力就有回报,从而积极工作,为公司创造财富。

156制度是木板,老板才是填补木板的胶

如今,绝大多数企业都制定了十分详细的规章制度,但却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制度与员工脱节,结果反倒成了“里外两张皮”。制度的管理对象是员工,只有与员工紧密地黏合在一起,才能起到辅助管理的效果。通俗地说,制度就好比一块木板,老板就是填补木板的胶,只有将制度与员工黏合在一起,企业才能从中受益。

有些老板,表面上十分重视公司的制度建设,内心却对制度十分排斥,这样,原有的制度便成了挂在墙上的摆设。这种情况在民营企业尤其多见,要知道,制度是死的,没有老板在制度与员工之间进行调和,是不可能起到什么作用的。

日本伊藤洋货行的老板伊藤,就是一个善于填补“制度木板”的管理界大亨。在伊藤看来,制度是一个公司的底线,而自己的职责就是:在守住底线的前提下把制度贯彻好、实行好。

由“东食公司”跳槽到伊藤洋货行的岸信一雄,是伊藤手下的得力干将。过去的数十年里,一雄将食品部的业绩提高了数十倍,伊藤洋货行也因此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一雄在经营销售方面的观念十分新潮,他注重开拓,注重交际,在管理上则坚持对下属放任自流,这与伊藤的做事方法迥然不同。

在经营管理理念上,伊藤是典型的保守派,他对下属的要求很严格,很少会与那些批发商、零售商们应酬交际,正是这种观念上的差异,让伊藤和一雄产生了较大的分歧。为此,伊藤劝说一雄改变工作态度,并按照公司制度办事,但一雄理直气壮地回答道:“一切都这么好,说明这路线没错,为什么要改?”

制度是木板,而作为老板的伊藤,则很难把公司制度与下属很好地黏合在一起。随着两人的分歧越来越大,一雄的做法离企业的制度也渐行渐远。为了维护秩序和纪律,作为董事长的伊藤,最终决定解雇岸信一雄。

尽管大部分时候,老板需要充当制度与员工之间的黏合剂角色,但这并不是说,所有员工都能很好地与公司制度融为一体。而对于那些经过劝阻仍然一意孤行、坚持与制度背道而驰的员工,哪怕是和一雄一样战功赫赫的元老,也要敢于下狠心,果断将其清除出队伍,否则必然贻害无穷。

157制度要严谨,切忌朝令夕改

韩非子曾经说过:“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泽;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烹饪一条小鱼,如果翻动过于频繁,都会让它破碎不堪;更何况治理国家,如果总是频繁地更换法令,又有哪个百姓会信服呢?其实,不管是治国,还是管理企业,都必须要有一定的“法令”,作为管理者,一定要保证“法令”的稳定性,否则就会失去其原有的威严,令下属和员工们变得茫然不堪。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一旦公司制度朝令夕改,员工必然会对领导的威严产生质疑,不仅会认为“领导说话不算数”,还会把上下级之间仅有的那点信任消磨殆尽。所以,管理者要想维持团队的安定团结,在制定和执行制度上一定要严谨,切忌朝令夕改。

郭锋是一家小公司的人事主管,为了调动员工们的积极性,上司授意他设计一套奖励实行办法,并将这件事情全权交给他负责。接到任务的郭锋十分兴奋,要知道,他在人事管理上,可是标准的“菜鸟”,现在居然有机会设计奖励实行办法,不管是从提升工作能力上来看,还是从自己在公司发展的前途来看,这都是一个好机会。

为了设计出合理的奖励办法,郭锋查询了大量公司案例以及资料等,经过仔细斟酌,最终制定了一项人文关怀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制度,凡是连续一季度工作考评都为优的员工可额外获得1000元奖金,此外圣诞节等重大节日每位员工都会有一份小礼物。

然而令郭锋失望的是,该奖励制度已经连续实行一个季度了,大家的工作热情没有丝毫提高,反而增加了人事开支,这令他郁闷不已,看来这个制度似乎并不合大家的心意。于是,郭锋便试图修改奖励规定。平时的工作太忙了,或许大家想要的不是奖金而是假期,紧接着他就把物质奖励改成了长短不同的休假。

在短短的半年里,公司的奖金制度就改了两次,这让大家颇有微词,结果工作效率不但没有提高半分,反倒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实际上,再好的制度,如果总是改来改去,也难以逃脱“形同虚设”的命运。

所以,企业管理者一定要保证制度的严谨性,一旦确定了就不要轻易修改,以免令员工对规章产生质疑,影响了“法令”的威严。此外,在完善制度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保护制度的延续性,杜绝“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情况发生。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