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职场励志 >管人很重要,用人更重要 > 第二章 好的领导者必须是一个造梦大师
第二章 好的领导者必须是一个造梦大师
作者:王剑   |  字数:14263  |  更新时间:2014-05-30 15:46:40  |  分类:

职场励志

企业发展离不开美好的愿景和伟大的蓝图,离不开宏伟的目标和合理的计划。管理者应该把企业的愿景和蓝图告诉员工,把自己的梦想,把企业的梦想和目标传达给员工,与员工一同分享,以激发员工无限的斗志和工作激情。要让员工看到企业是充满希望的,这样员工才会有希望。同时,管理者要帮员工进行职业规划,让员工不再迷茫,而是每天都有奔头。在这种情况下,员工才会积极进取,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1好的领导者必须是一个造梦大师

有人说,优秀的领导人需要“两把火”,一把火燃烧自己,让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激情;一把火燃烧团队,激励别人,使整个团队都保持专注。古往今来,所有伟大的领导者都是优秀的造梦大师,他们不但自身保持激情和斗志,还善于帮员工造梦,以激励员工。

什么是“造梦”呢?它主要表现为帮员工树立愿景和目标,让员工明确自己的职业奋斗方向,使员工告别浑浑噩噩的工作状态,每天都为自己的梦想和目标而努力,这样他们才能充实地工作和生活,才能拥有一个充满希望的前程。

庆盛控股集团在短短的3年时间内,净利润翻了好几番,这种惊人的速度,可以说在同行都是难得一见的。每个“庆盛人”的脸上都流露出发自内心的自信、乐观和激情,他们和公司一起实现了脱胎换骨。庆盛的管理秘方是什么呢?答案是:梦想激励法。

每个庆盛的领导者,都是一个优秀的造梦大师。他们利用梦想成就自己的同时,也成就了一个个普通的员工,使他们在自己的职业旅途上不断进步,不断取得更多的成就。王绍伟就是梦想激励的受益者之一,年仅30岁的他已经是庆盛控股集团的人力资源部经理。如今,他也是一位颇具能力和经验的管理者,但是谁也不知道,他刚进公司时,只是一位基层的机修工。

王绍伟是一名中专毕业生,1998年刚来到庆盛控股集团时,是一名小小的机修工。作为一名外来建设者,王绍伟当时的想法很简单,他只想踏踏实实地工作,并没有想到日后有多大的晋升空间。由于在工作中表现出色,王绍伟在1999年做了值班长,2002年他成为车间主任,2005年被调到企业管理部工作。再在不久的后来,他成了庆盛控股集团的人力资源部经理。

王绍伟表示,他之所以有今天与公司领导者的帮助分不开,因为领导者一直在帮他“造梦”,鼓励他实现梦想。在王绍伟看来,他的传奇晋升在公司并不少见,王绍伟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他大学毕业后在公司工作三年,如今已经是公司的办公室主任,比起许多还在基层打拼的同学,他已经算得上是相当不错了。

王绍伟非常清楚自己成功的原因,他说,从进公司的第一天起,公司就为员工培训“梦想”,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对人生充满美好的期待。在培训结束后,公司还帮他一步步实现了梦想,并让他有了新的梦想。

与抽象的梦想相比,具体的、可以实现的目标对员工更有激励作用。身为管理者,在帮员工制造梦想的同时,更应该将梦想具体化,为员工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激励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去努力,将目标变成美好的现实。

成立于2000年的某高科技公司,主要为电脑的软硬件服务。公司创立仅两年,公司的全年销售额就突破了1000万大关,在当地已经威风八面。这家公司之所以发展迅速,与公司老板的经营管理理念是分不开的。

老板是一个优秀的执行者,也是一个充满浪漫气息的人,他喜欢“做梦”,还喜欢为员工造梦。他经常和员工谈论梦想,鼓励大家树立目标并为之努力。他将梦想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短期的目标,第二阶段是中期的愿景,第三阶段是长期的理想。为此,公司有时候还会特意召开管理会议,在大会上,老板动员每位管理者说出自己的梦想,然后让大家一起讨论如何才能实现这个梦想。与此同时,老板也鼓励他们唤起部属的梦想,帮部属树立具体的目标。

有的下属会说:“我的目标是在两个月内挣到10万元钱。”有的下属说:“我的愿望是和爱人去巴黎旅游。”有的下属说:“我的目标是两个月内买一款最高端的笔记本。”每次听完大家的目标或梦想,老板都会组织一个讨论会,他说:“大家的梦想很好,但首先要确认一下,能否在短期内实现,为实现这个目标,你们计划怎样做?”

通过引导和激励,老板将公司每个月、每个季度的营销目标分解到各个部门,每个部门在各自目标的激励下,在部门领导的统帅下,各个部门奋发向上。当大家完成目标时,公司会给予相应的奖励,超过目标的额度越大,所获得的奖励越多。有时候,公司结合各部门的目标完成状况,组织各部门员工外出旅游,这很好地激励了大家,使全体员工充满激情地对待工作。

一个健康的企业应该有自己的企业梦想,一个伟大的企业,应该帮员工创造梦想,并激励员工实现自己的梦想。如果管理者能让每个员工在梦想和目标的指引下去工作,那么企业将充满希望。如果你的员工在你的企业没有梦想,没有目标,只是为了赚钱,那么他就不可能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就不可能迸发出激情、释放出潜能,员工的执行力、企业的效益就难以获得保障。所以,好的领导人必须是造梦大师,是目标激励大师。

2没有希望,员工就会炒你的鱿鱼

在楚汉争霸中,有一个“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相信看过楚汉传奇的人都有印象,这个故事具体情节是这样的:

刘邦率军到了南郑,拜萧何为丞相,曹参、樊哙、周勃等为将军,准备养精蓄锐,再和项羽决一死战。但是他手下的士兵思乡心切,每天都有士兵逃走。刘邦为此很着急,一天,有人来报:“丞相逃走了。”

刘邦一听,顿时急坏了。要知道,萧何可是刘邦的左膀右臂。可是到了第二天早晨,萧何回来了。刘邦见他之后,又高兴又生气,责问道:“听说你逃跑了?怎么回事?”

萧何说:“我怎么会逃走呢?我是去追韩信了。”

韩信是淮阴人,项梁起兵之后,路过淮阴,韩信就投奔了他,可是他在楚营里没有得到重用,只当个小兵。韩信多次向项羽献计献策,可项羽都自大地不肯采纳。最后,韩信失望地离开了项羽,转而投靠刘邦。那么,既然投奔了刘邦,韩信为何还要逃走呢?究其原因,同样是没有得到刘邦的重用,韩信感觉很失望,所以才会出逃。

但是萧何识才,他知道韩信是难得的将才,最后在他的力荐下,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当然,后来在韩信的辅佐下,刘邦最终打败了项羽,夺得了天下。

没有希望,韩信也会选择逃亡。当人才得不到重用,聪明才智没有平台展现时,人才会感到没有希望;当企业制度陈腐,起不到惩恶扬善,反倒是惩善扬恶时,人才也会感到没有希望;当企业管理者平庸无能,狂妄自大时,人才也会感到没有希望。你是怎样的管理者呢?你能给员工希望吗?

身为企业管理者,你不妨经常扪心自问:“我能不能服人?我能不能给人希望?我能不能识别人才?能不能让人才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当你在做出决策、出台某项制度时,不妨问一下自己:“我的这项决定会浇灭员工的希望,还是会点燃员工的希望呢?”如果你经常这样反思自己,思考自己的决策是否明智,那么久而久之,你就会更多地考虑你的决策对员工造成的影响,从而使你的领袖能力增强,使你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拿破仑曾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一定不是好士兵。”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种进取的愿望。都希望不断地获得提升。在企业中,每个员工都希望得到更多的赏识和器重,获得更多的晋升机会。尤其是那些优秀的人才、高级人才,他们十分看重事业上的成就感,渴望获得赏识,渴望获得晋升的机会。如果一个有能力的员工,在公司工作3年,依然还是普通职员,那么他就会感到没有希望,最终他会选择离开公司,去寻找让他感到有希望的公司。

行为科学家赫茨伯格曾经指出,工资、工作条件、工作环境等因素属于“保健因素”,激励作用不是特别强大,而职位提升、工作成就、自我实现等因素,是真正的激励因素。所以,管理者非常有必要建立合理的晋升制度,为员工的职业发展铺平道路,只要员工努力,就能获得相应的晋升。这样,员工就会看到希望,就会充满激情和干劲。当然,如果你发现员工有特别的才能,破格提拔也是可以的,这样可以极大地鼓舞人心。

在日本索尼公司,有一套明确的内部晋升制度,这套制度是由索尼公司的创始人盛田昭夫亲自建立的。盛田昭夫喜欢与员工聊天,还鼓励员工为公司的发展提出建议。有一次,盛田昭夫与员工一起吃饭时,发现有个年轻的员工郁郁寡欢、满腹心事。于是,盛田昭夫主动坐到这名员工对面,亲切地和他聊了起来。在盛田昭夫的引导和鼓励下,这名员工终于说出了不开心的原因。

“我毕业于东京大学,有一份待遇十分优厚的工作。进入索尼之前,对索尼公司崇拜得发狂。当时,我认为进入索尼是我一生的最佳选择。但是,我发现我不是在为索尼工作,而是在为科长干活。坦率地说,我这位科长是个无能之辈,更可悲的是,我所有的行动与建议都要得到课长批准。我自己的一些小发明与改进,科长不仅不支持,还挖苦我异想天开、有野心。我现在对在索尼的工作失去了兴趣,也很后悔自己放弃了那份优厚的工作来到这里!”年轻员工如是说。

盛田昭夫听了这番话,顿时震惊了,他想:公司肯定还有类似的问题,管理者应该关心员工的苦恼,了解员工的处境,让员工对公司有希望,而不能堵塞员工的上进之路。于是,盛田昭夫决定进行人事改革。

后来,索尼公司规定:每周出版一次内部小报,刊登公司各部门的“求人广告”,员工如果觉得在原来的职位上工作不开心,可以自由且秘密地前去应聘,他们的上司没有权力劝阻。另外,公司规定:每隔两年就让员工调换一次工作,对于那些能力突出、精力旺盛的员工,不应该让他们被动地等待提拔,而应该主动晋升他们,让他们有机会施展才华。

每个人才都渴望得到领导者的重视,得到公司的认可,得到职位上的晋升机会。这就要求管理者擦亮眼睛,用心去发现人才。如果你无法发现人才,那么赶紧制定一套可行的人才晋升机制,让有能力的员工在这套制度的保护下,从团队成员中脱颖而出。这样,才能留住优秀的人才,企业长久发展才有希望。

除了晋升能让员工看到希望,管理者还可以从授权、物质奖励、人文关怀等方面下手,表达对员工的认可和肯定,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这样,也可以激发他们为企业效力的积极性。

3与员工分享公司的愿景,向员工描绘蓝图

每一个伟大的公司都有一个看似遥不可及的愿景,比如:

阿里巴巴的愿景是:让所有的商人都用阿里巴巴;

联想集团的愿景是:未来的联想应该是高科技的联想、服务的联想、国际化的联想;

麦当劳的愿景是:控制全球食品服务业;

索尼公司的愿景是:为包括我们的股东、顾客、员工,乃至商业伙伴在内的所有人提供创造和实现他们美好梦想的机会;

IBM的愿景是:无论是一小步,还是一大步,都要带动人类的进步;

通用机器(GE)的愿景是:使世界更光明;

微软公司的愿景:计算机进入家庭,放在每一张桌子上,使用微软的软件;

福特公司的愿景是:汽车要进入家庭;

迪斯尼公司的愿景是:成为全球的超级娱乐公司;

苹果电脑公司的愿景是:让每人拥有一台计算机;

……

这些愿景看似很难实现,但是却能给员工带来强烈的使命感,使他们充满奋斗的信念。如果企业没有这个愿景,就会像在一个没有终点的跑道上赛跑,不知道自己到底要追求什么。

马克·利普顿的愿景引领成长中,这样写道:“愿景可以团结人,愿景可以激励人,愿景是拨开迷雾指明航向的灯塔,愿景是困难时期或不断变化时代的方向舵,愿景是可用于竞争的有力武器,愿景能够建立起一个命运共同体。”

如果说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愿景的核心,那么共同的愿景就是团队的灵魂。共同的愿景可以把个人的愿望与团队的愿望结合为一体,充分激发个人对事业的追求,使每个个体都能为超出个人利益至上的目标去奋斗。

愿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有巨大的作用,归纳出来有这样几点:

(1)指导作用。愿景可以指导企业有意图、有秩序地变革活动,使所有活动都指向有期望的结果,把无效的执行降到最低,提高团队的绩效。

(2)激励作用。愿景是企业在变革创新过程中克服困难的强大动力,当员工明白企业的愿景与核心价值观之后,了解公司未来的前景之后,他们就会对企业产生信心,激发出个人的满足感,从而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努力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3)凝聚作用。企业的愿景可以吸引那些与企业有相同价值的员工,同时排斥那些与企业愿景不同的人,从而加强企业的凝聚力。

(4)警示作用。愿景可以指出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帮助企业看到未来可能遇到的困难,这样有利于企业及早做出谋划,未雨绸缪。

身为企业管理者,有义务、有责任与员工分享企业的愿景,帮助员工深入地了解企业的愿景。你可以在公司的会议上清楚地表达公司的愿景,锁定企业发展的方向,争取获得每个员工的支持,并让大家把企业的愿景当成自己个人的愿景。

在这一点上,惠普公司的执行总裁路·普莱特就做得很好。一位哈佛教授曾这样评价惠普公司的执行总裁路·普莱特:“他说话从不大声,也不是个外向的人,但是他不断地和员工沟通企业的愿景,而他内敛的表达方式,让他的很多同事不仅了解,而且支持他的想法。”

当然,你不可能让100%的员工都认同企业的愿景,但是没关系,只要大多数人认同就可以了。对于那些不认同企业愿景的人,可以通过对企业愿景的不断分解,来影响他们改变观念,让他们认同你的企业愿景。

4帮助员工进行职业规划,鼓励员工创造更大的成绩

人生需要方向,事业需要规划。在这个社会,应该说绝大部分人不甘于平庸,不甘于原地踏步,他们希望自己的人生不断地丰富精彩起来。在职业发展上,很多有进取心的员工都希望有一个明确的职业规划,可现实是,很多人茫然地“混迹”在公司,“混迹”在自己的岗位上,他们找不到方向,感觉事业上失去了动力。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你有必要重视员工的职业规划问题。也许有些管理者会说:“我招聘员工过来是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他们的职业规划与我们无关,如果我们去重视每个员工的职业规划,我们哪有时间和精力管理企业?”

这话听起来颇为有道理,但细想一下:员工如果没有职业规划,职业前景一片茫然,没有目标和动力,他们会在你的公司长久地效力吗?可能性微乎其微,即便员工长期效力于你的公司,他们也可能是抱着“就这样吧,混下去吧”的心态对待工作。也就说,当员工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时,他们就会迷茫,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并且很有可能频繁地跳槽,你是留不住他们的。

对企业发展而言,如果留不住人才,尤其是那些优秀的人才,那么企业的发展就会充满诸多变数。要知道,优秀的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如果基石不稳固,企业大厦怎么能牢牢矗立于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呢?

某公司的部门经理辞职了,公司需要从团队内部选一名合适的人担任此职位。这件事让老板十分烦恼,因为他选出了两名候选人,其中老赵在公司工作时间很长,属于第一批老员工。无论是从资历上,还是从工作能力上,他都非常优秀。如果让老赵做部门经理,大家会心服口服,工作将会顺利地开展。因为在员工的心目中,这个经理也是非老赵莫属。

小韩到公司仅一年多,表现也十分出色,其个人素质、业务能力,在员工中都有突出的表现,更可贵的是,他是一位可塑性十分强、接受新事物能力很强的员工,他的知识结构、管理素质、性格等各方面也符合部门经理的岗位要求。

面对两名出色的候选人,老板左右为难,思前想后不知道该提拔谁。最后,他通过竞选的方式来考核他们的综合素质,结果,在考核中,小韩胜出,并顺利当上了部门经理。

虽然老赵表面上表示服气,但是从他之后的工作表现上,他明显对这次竞选失败感到失望,他的工作积极性大不如从前。每次老板找他谈话,他都表示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也会努力。但是两个月后,他毅然选择了辞职。老板最后一次挽留他,问他为什么要辞职时,他给出的回答是:“我找不到努力的方向,看不到自己的职业前途。”

自从老赵辞职之后,公司在短时间内出现了一阵“员工辞职旋风”,大家表示:老赵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对公司做了很大的贡献,却没有获得晋升,他们从这件事上感觉到在公司没有希望。

可以说,员工找不到努力的方向,看不到自己的职业前途,这是目前职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大多数管理者并未意识到自己在这其中肩负的责任,没有意识到有什么必要帮助员工进行职业规划。即使当员工辞职时说“我找不到方向,我看不到自己的职业前途”时,他们也无法认识到员工需要一个清晰的职业规划。

在上面的案例中,老赵辞职的根本原因也不是没有被提拔为部门经理,而是他找不到努力的方向,感觉不到职业的前途。试想一下,一个在公司效力多年的老员工,基本上到了一个职业瓶颈期。这时老板如果经常与老赵谈话,和他探讨职业规划,并明确告诉他:下一步公司会如何提拔他,为此他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自我完善,以便更好地胜任这个职位。那么,老赵就会清楚自己要干什么,明白自己的职业前途在哪,也会觉得在公司工作是有上升空间的。即便这次没有提拔他担任部门经理,他也不会感到沮丧,因为他知道:只要自己朝哪个方向努力,就会获得怎样的职业成绩,这样一来,他会充满希望地去努力工作。

身为管理者,如果消除不了员工的失望情绪,驱散不了员工心头的迷茫,那么员工的工作热情就会逐渐降低,直至离开公司。这就需要管理者帮员工找到职业的方向,帮他们做好职业规划。为此,首先要让员工有职业规划的意识,让员工明白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并指导他们如何去规划。其次,他们帮助员工、指导员工完善他的职业规划。这是帮员工成长的重要方式之一。

比如,当你发现公司的某员工适合做客户服务工作时,把他调换到客服部,对他进行培养,并告诉他:“你做客服有独特的优势,你好好锻炼半年,公司将根据你的表现,决定是否提拔你做客服部经理。”当你发现某员工技术过硬,管理能力很强时,你也可以培养他,然后把他提拔为执行经理。这是在帮助员工明确职业方向,帮助员工不断变得优秀起来。在这方面,谷歌公司有独特的职业规划五步法,相信对你会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第一步:根据员工当前所在的职位特点以及职责评估,找出适合员工的努力方向和晋升路径。

第二步:把员工的绩效与晋升的关系列出来。比如,如果员工在考核中获得了五个“优”,工资就能升两级;行政职位升一级。如果员工在考核中不达标,公司会给他改善的建议。

第三步:结合员工的能力与素质进行规划。在帮助员工进行职业规划时,必须考虑员工的能力与素质,因为不同的职位所需要的员工的核心能力是不同的。员工有哪方面的优势,就让他从事与他优势相关性最大的工作,这便于员工扬长避短、最大化发挥优势。

第四步:确定发展和晋升的方式。晋升有多种方式,不同岗位的晋升方式是不同的,需要在岗位说明书中明确指出。

第五步:指出需要改善之处。职业生涯规划不单单是帮员工确定下一个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更重要的是,指出员工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帮助员工改善,这样有助于员工进步。

5营造舒适的工作环境,让员工创造性地工作

健康优雅的工作环境,对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员工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的美好追求,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舒适的环境中,员工往往会感到心情愉悦,并容易保持高效的工作状态。

在一家民营企业的办公楼大院里,有一个约占大院面积一半的人工湖,水非常清澈,而且是流动的。水中养了很多观赏鱼。人工湖的周围是绿草坪,还有松柏、桃树和翠竹。办公楼的窗户是整块的玻璃,没有墙壁阻隔视线。员工可以在工作的间隙,把视线转移到窗外的大院,欣赏院内的风景,让繁忙的身心得到片刻的放松。如果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你会感觉身心愉悦吗?反之,如果在下面这种环境中工作,你的感受会怎样呢?

某公司的办公大厅设置在暗间里,四面都是墙壁,根本见不到阳光。进入公司就要开灯,而屋顶的灯光非常昏暗。在里面待上几分钟,人就会感到压抑和憋闷。员工们说,由于灯光太昏暗,看东西久了,眼睛会发痛,进而会目眩,工作效率没法提高。

当环境令人压抑时,员工的精神状态无法兴奋起来,思想和行动都会变得萎靡和迟缓,这样很难创造性地工作。身为管理者,如果你无法理解员工对舒适环境的渴望,你也可以扪心自问:在环境糟糕的环境中,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千万不要为了节省一点成本,就忽视办公环境的营造。

一般来说,舒适的环境最起码要满足这两点:

第一,环境要健康、清洁、卫生,如果办公环境中垃圾横飞,地上满是废纸、办公桌上脏乱不堪,墙上还有许多口水印、口香糖,试问,在这样的办公室你会觉得舒服吗?

第二,环境要舒适,比如,自然光线、空气流通、绿色植物等等。当然,如果室外还有绿色景观,比如,大片绿色草坪或繁茂的树林等,那是最好不过了。

创造一个舒适的办公环境,体现了公司对员工的尊重、关心和爱护,这是公司人性化的体现之一。这种环境不仅仅指空间上的环境,还包括心理上的、精神上平等的氛围,这种环境相对于空间环境,对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影响更大。

微软公司云集了许多优秀的人才。比尔·盖茨为了让他们更好地发挥聪明才智,营造了一种没有等级隔阂的文化氛围。在微软公司,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室或房间,在每个办公室里,都可以透过窗户眺望外面的风景。每个办公室的大小都差不多,比尔·盖茨的办公室也不比大家的办公室大多少。每个员工都有权按照自己的想法布置和装饰自己的办公室,其他人没有权力干涉。

在办公室里,你想坐在哪个位置呢?对此,微软公司没有硬性的规定,而是让员工自由地挑选。如果某个办公室多人都想要,那么将会通过抽签的办法来决定。如果第一次员工没有选到中意的办公室,下一次他还有机会选,直到满意为止。

微软公司尊重每个员工的隐私,每个办公室都有门。这种做法让员工感受到了平等与尊重,大家都很舒心。

微软的总部大楼在西雅图,办公大楼主要是玻璃和钢材结构,地上铺着地毯,天花板上散发着柔和的灯光。但是在办公大楼内,你找不到一个时钟。因为微软提倡大家凭良心上班下班,如果你不愿意来上班,你可以在家里办公,只要你能按期按质完成工作任务,没有人强迫你加班,如果你愿意加班,完全可以加班。西雅图的天气多为阴天,晴天较少,每当风和日丽的日子,员工就会在公司外面散心。

微软公司营造了一种无等级隔阂的办公环境,让每个在这里的员工,都能感受到尊重与平等,这有利于大家平等地沟通与交流,对增强企业凝聚力、加强团队合作是非常有益的。在这种自由宽松的工作氛围中,员工可以自由地创新,自发地工作。正是靠着别出心裁的人性化的办公环境和管理制度,微软才能吸引一大批富有创造力的人才,并且让这些人才心甘情愿地留在微软。

微软的做法告诉我们:舒适的环境不仅体现在视觉上、感觉上,更表现在心理上。有些企业的做法与微软的做法截然相反,他们的工作环境中处处充满了对员工的不信任和监控,让员工没有任何隐私和自由,使员工感受不到尊重。比如,某公司办公大厅的天花板上,安装了8只“电子眼”,随时监视着员工的一举一动,这让员工感觉很压抑、很不舒服。

员工小黄说,自从有了“电子眼”,她就常常感觉有一双眼睛在看着自己,感觉后背脊发凉。她在座位上不敢再“开小差”,不敢再偷偷挖鼻孔、看新闻,然而,她的思想却经常“开小差”,工作效率并没有比以前高。和小黄的感觉一样,8只“电子眼”让办公室的很多员工感觉到压力,有人甚至萌生了辞职的念头。

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只想问一问公司的管理者:“如果你经常被摄像头监视着,你的一举一动都被‘公开化’,你没有任何隐私,没有任何自由,你会作何感想?”

6大目标分成小目标,让员工每天都有奔头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组织三组人员,让他们沿着公路往前走,去往10公里外的庄园。但是三组人员对相关的信息了解程度不一样。

第一组人员不知道庄园的名字,也不知道距自己出发的地方有多远,他们只被告知跟着向导走。第二组人员知道去哪个庄园,也知道有10公里远,但是路边没有路程牌,他们只能凭经验判断自己走了多远,距目的地还有多远。第三组人员最幸运,他们知道庄园的名字,也知道那个庄园离出发地有10公里远,并且路边有路程牌,只要看指示,就知道自己离庄园有多远。

那么,接下来会出现怎样的状况呢?

第一组人员刚走出两三公里,就有人就开始叫苦,走到一半时,有些人几乎开始愤怒了,他们大声地抱怨:为什么要大家走这么远?什么时候才能走到?有的人甚至坐在路边,用行动表示抗议。最后,人们情绪低落,队伍七零八落,溃不成军。

第二组人员走了一半,有人开始叫苦。很多人都想知道他们已经走了多远,经验丰富的人说:“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当他们走了四分之三的路程时,大家的情绪开始低落,觉得疲惫不堪。他们感觉前面还有很漫长的路,当有人说“快到了”时,大家又振奋起来。

第三组人员一边走,一边哼着小曲。每看到一个里程碑时,他们就知道自己离目的地近了一段。他们的情绪一直很高涨,当他们走了七八公里时,有些人确实感到累了,但是他们没有叫苦,因为他们知道还有两三公里就到了,胜利就在前方,于是他们继续有说有笑地往前走。在快到目的地时,大家居然情绪高涨起来,反而加快了速度。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当我们的行动有明确的目标,并且目标被划分为多个小目标时,我们就可以不断地把自己的行动与目标进行对照,从而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还需做怎样的努力。这样,我们就会自觉地克服困难,努力实现目标。

在企业中,管理者是团队的领头羊,主要任务是统一全体成员的意见和行动,并为大家确立目标,提供行动的方向。如果管理者善于制定明确的目标,并把大目标划分为多个小目标,让每个员工都负责完成相应的目标,那么,每个员工都能在目标的激励下,迸发出强烈的工作热情,最终实现团队的大目标。

很多时候,员工之所以感到茫然,感到没有奔头,其实往往是因为没有方向感和目标感。因此,管理者必须给员工提供准确的方向和目标。具体来说,就是把团队的大目标分解为多个小目标,让每个员工都负责相应的小目标,让他们知道该做什么。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员工就不会轻易迷茫了。

然而,有些管理者做到了第一步,却忽视了第二步。他们让员工明白团队的大目标,却没有将大目标分解开来。员工只知道公司要做什么,却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这样一来,员工就会被大目标吓到,在执行中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畏难情结,最后引发心理学上所说的“目标恐惧症”,继而使人产生中途放弃的念头,这就叫“半途效应”。

关于半途效应,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1952年7月4日清晨,34岁的塞罗·温克从加利福尼亚海岸以西21英里的卡塔林纳岛上跳入太平洋,开始向加州海岸游去。如果她成功了,将是第一个游过这个海峡的女人。那天早晨,雾气很大,海水冰冷,冻得塞罗全身发麻。在游了15个小时之后,她已经筋疲力尽,于是产生了放弃的念头。

随行人员叫她不要放弃,说离加州海岸很近了,但是她放眼望去,除了看到浓雾,什么也看不到。于是,她还是放弃了。当人们把她拉上船时,行驶没多久,就达到了加州海岸。原来,当时她上船的地方离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事后塞罗显得十分懊悔,她说:“说实在的,我不是为自己找借口,如果当时我看见陆地,也许我能坚持下来。”

两个月后,塞罗再次横渡这个海峡。与上次不同,她把整个距离划分为8个小分段,设置标志物,每到一个标志物,她就知道自己离目标还有多远,最后,她顺利地达到了目的地,并且这个成绩比男子的记录还快了大约两小时。

从这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将大目标划分成小目标,所产生的激励作用有多大。

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的职责就是确定目标、划分目标、分派任务,与其让一帮员工完成一个宏大的目标,不如把宏大的目标划分开,让每个员工负责一个目标。分解大目标的意义就是在告诉员工:“你完全有能力完成这个目标。”“胜任”是对员工最好的激励,或者说激励的本质在于让员工感到自己能够胜任。这才是完美的激励,这样的管理者才是高明的激励大师,而不是口若悬河的鼓动家。

松下幸之助有一条重要的经营策略,那就是不断提出新的发展目标,让员工有目标感,他经常找员工畅谈对未来的设想,并由此制定具体的目标。1955年,他宣布了自己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用5年的时间,把松下电器公司从一个效益为220亿日元的公司,发展成一个效益为800亿日元的公司。

与此同时,他将这个大目标划分到每一年,即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全体成员每一年要达成怎样的目标。之后,再把每一年的目标落实到每个员工身上,让每个员工肩负起自己的责任。他还承诺,如果能实现这个目标,那么大家将享受到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同的薪资待遇。

5年之后,松下先生的“五年计划”实现了,他对员工的薪资承诺也兑现了。从此,员工士气大振,大家与松下先生一起,筑起了松下电器的王国。

在一个具有超强目标感的管理者的带领下,员工工作的动力就很容易被激发出来。反之,如果管理者是一个没有规划,没有目标感的人,大家都在混沌中工作,那么员工的情绪就会一落千丈,团队就会变成一盘散沙。

阿里巴巴公司的创始人马云曾经说过:“不要让你的员工为你干活,而让我们的员工为我们的目标干活,共同努力,团结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下面,要比团结在一个企业家周围容易得多。所以,首先要说服大家认同共同的理想,而不是让大家来为你干活。”很显然,松下幸之助就是这么做的。

7不要神化自己,偶尔暴露一下自己的缺点

俗话说:“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管理企业,在与员工打交道的过程中,很多领导者往往竭力掩饰自身的种种缺陷与弱点,以顾全脸面,在下属面前树立一个“高大全”的形象,把自己神化成“不食人间烟火”“不与员工同流”的光辉形象。

殊不知,掩饰自身缺点、刻意美化形象很容易在领导者与员工之间制造一条心理鸿沟,使员工对领导者产生一种距离感,员工甚至会这样看待领导者:你不是很牛吗?我偏不服你、不配合你,看你还能牛多久?这样一来,团队凝聚力就无从谈起,团队战斗力就难以体现。

其实,与其刻意神化自己,不如适当暴露自己的缺点,让员工知道你也是普通人,而不是神;让员工知道,你也有不足,你也需要他们的支持和帮助;让员工知道,你其实很谦虚,你希望向他们学习。如此一来,你的个人魅力就一下子增强了,你的领导力也会变得强大起来。这一点在著名的NBA球星迈克尔·乔丹身上表现得特别典型。

众所周知,迈克尔·乔丹被誉为“世界篮坛巨人”,他的成就至今无人能及。乔丹在球队里是毫无争议的领袖,在广大球迷以及很多队友眼中,他被神化成无所不能的球星。可是乔丹不这么认为,他意识到如果要想芝加哥公牛队连续夺得总冠军,就必须推倒“乔丹偶像”这一形象,以证明公牛队不是他一个人的球队,而是整个团队的球队。

乔丹的队友斯科蒂·皮蓬也是NBA中的一名超级球星,当人们狂热地追捧乔丹时,皮蓬的心理无疑会受到不良的影响。毕竟,一山难容二虎,为了打造一个有凝聚力的团队,乔丹主动向皮蓬暴露了自己的缺点,指出了皮蓬的优点,激发了皮蓬的自信心。

在一次训练中,乔丹主动与皮蓬聊了起来,他问皮蓬:“咱俩的3分球谁的更好?”

皮蓬说:“那还用说,当然是你。”

“不,是你!”乔丹肯定地说,“虽然我投3分的命中率比你高一点,可是你投3分的动作比我要规范、自然得多,在这方面,你的天赋远胜过我,相信以后你还会做得更好,而我投3分是个弱点,以后必须改善一下。”

接着,乔丹说:“我扣篮的时候习惯性地用右手,即便是左手扣篮,也会习惯性地用右手帮一下。我左手扣篮能力不好,这是我的一个重大的缺陷,而你呢,左右手都能扣篮,甚至左手扣篮比右手还要好一些。”

这些细节皮蓬从来都没发现,通过这次对话,皮蓬对乔丹有了更多的敬佩,他明白自己与乔丹相比有哪些优势。从此以后,在乔丹的鼓励下,皮蓬的团队协作意识越来越强,在球场上表现得越来越好,和乔丹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融洽。正因为如此,NBA的历史上才会有“公牛王朝”。

领导者主动暴露弱点,毫无保留地向他人展示真实的自我,这体现出领导者的坦荡和谦逊。这样做可以让团队成员明白,领导者虽然优秀,但并非完美的,也有缺点和不足,需要支持和帮助。暴露了缺点和不足,可以向团队成员表明:你是一个真实的、可接近的人,而不是一个无所不能的神。

一位经理在管理上非常有才能,但他的缺点是性格火暴,当下属犯错时,他就会不顾情面地一顿猛“批”。为此,下属们都不太愿意接近他,甚至有些怕他。后来,在一次部门会议上,他动情地说:“我这人,从小就是‘牛’脾气,发起神经来就会让别人难堪。我下决心改了十几年,还是没改掉。今后,如果我‘牛’气上来了,拜托大家用力顶回去,谁帮我改掉了‘牛’气,我就把我的年终奖给他。”从那以后,大家再也不把他的牛脾气放在心上,相反,大家经常在他发作的时候,笑嘻嘻地和他开玩笑:“经理,我们看到了一头发疯的牛。”

领导者身上如果有缺点,改又改不过来,与其一味地回避、遮掩,还不如坦率地自我揭发、自我曝光。这样,下属反而觉得你为人坦诚,觉得你平易近人。

每个团队的领导者都希望自己手下都是精兵强将,这样大家才能助你的事业不断飞跃,你才能获得更大的提升空间。因此,你不妨借鉴一下乔丹的做法,主动暴露自己的缺陷和不足,肯定别人的闪光点,或者出点小洋相,表明自己不是一个高高在上、十全十美的人,这样不但可以使你变得更容易接近,有时候还会使别人不与你为敌。

有一位记者去拜访一位企业家,目的是获得有关他的一些丑闻。因此,他带着一连串的质问气势汹汹而来。简单地寒暄之后,这位企业家对记者说:“时间还很充足,我们可以慢慢聊。”这种从容不迫的姿态让记者大感意外。

片刻之后,秘书端来咖啡,这位企业家端起咖啡喝了一口,立即惊慌失措地把咖啡放下来,嘴里嚷道:“啊!好烫啊!”咖啡洒了一桌子。等秘书收拾好之后,企业家拿了一支香烟放入嘴里,但是记者发现,企业家居然从过滤嘴一头点火。于是他赶紧提醒道:“先生,你的香烟拿倒了。”企业家听到提醒,才慌忙地把香烟拿好,不料又将烟灰缸碰翻在地。

在商界中叱咤风云的企业家,居然出了一连串的洋相,让记者大感意外。不知不觉中,记者原来的那种挑战情绪完全消失了,甚至觉得企业家也不过如此。其实,这些都是企业家刻意安排的,他就是想以此弱化记者的挑战情绪——他的目的达到了。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领导人物总是“高大全”的印象,如果领导人物能主动暴露自己的缺点,就很容易消除普通人对领导人物的仰视姿态,甚至会对领导人物产生一种亲近感。因此,身为领导人,你应该让部下看清你也是一个普通人,这对融洽部属关系、团结部下会有很好的效果。

在企业界,职位越高的人往往越容易相信自己比别人更重要,或者更聪明。SGS汤普生微电子公司的总裁比尔·马尼拉曾经说过:“当务之急是我们应该把自己从职位、头衔以及过去的成见中抽身出来。从新的角度去看,其实每个人都是领导者。”而约翰·罗宾逊更明确地说:“我们应该提醒自己,除了拥有显赫的头衔之外,其实他跟其他同事和部属之间毫无区别。”

约翰·罗宾逊回忆道:“我30岁出头就当上了银行总裁,那时觉得自己实在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可是每次我回家时,宝宝的尿片湿了,我还是得帮他换尿片。我忽然间回到了现实,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并得以保持自我平衡,免于自我膨胀。”

这些优秀的成功人士都在提醒我们:身为企业的领导者,有必要把自己视为一个普通人,一个与员工毫无区别的普通人,而不要自以为是,高高在上,甚至刻意地神化自己。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有亲和力的领导者。

当然,在暴露自身弱点的时候,要有所选择,对于那些致命的缺点,永远不要暴露,刻意被暴露出来的弱点,应该是那些无关紧要的缺点;或者挑选从某种意义上可被视为优点的“弱点”来暴露。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