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男生小说 > 奇幻小说 >神仙美女奇缘录 > 第12回   天蓬元帅游广州 城管与小贩武斗(1)
第12回   天蓬元帅游广州 城管与小贩武斗(1)
作者:刚刚好   |  字数:3060  |  更新时间:2012-11-26 15:43:38  |  分类:

奇幻小说

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且说“莫害人”倒下,那些地痞流氓也如“树倒猢狲散”,自然走的走,散的散,不再纠合在一起为祸乡里。各位乡亲都奔走相告,家家户户都高高兴兴地烧起鞭炮,像过节一样热闹。

南方电视台,收到“报料”(报料:粤语,在这里的意思是新闻线索),话英德发生械斗,石场老板逃跑。就赶去采访,在众村民口中得知“莫害人”平日为非作歹,鱼肉乡里,奴役民工,都义愤填膺,继续深入采访,众村民口中得知一名叫“朱悟能”的青年,虎胆英雄,义搏云天,为民除害的感人事迹。虽然未能采访到八戒,但是南方电视台今日一线封面故事依然将这一事件作为头条报道,八戒赤手空拳勇斗群贼,解放民工,为民除害的英雄事迹被广为传诵。于是“朱悟能”这个名字再次成为新闻热点,风头不让“西安朱悟能”。

且说,八戒与民工道别,离开石场后。又打听了去广州的方向,八戒化身一团彩云,向广州而去,一路无事,眨眼之间,八戒已经来到广州。广州的繁华热闹,对于身在佛门,终日清灯相伴,素食苦行的八戒来说这里简直就是一个花花世界!为了体验凡间的文明,八戒也学着普通人一样坐巴士搭地铁乘渡轮,从东到西,由南往北,尽情地在这个令他陌生而又兴奋的城市游玩。

广州的热闹繁华,高楼大厦装修豪华,遍地开花!马路上人来车往,井然有序。只是车太多人太密,喧嚣而繁忙。天生就爱热闹的八戒在北京路、天河城广场等广州著名的地点兜兜转转,只见人潮如鲫,挨肩接背。路上行人大多衣着光鲜时髦,先生小姐或悠悠闲闲,或步履匆匆。八戒在广州各处游玩了一圈,算是开了眼界:见识了装修豪华的商厦超市,影院公园、银行,甚至是美容店洗脚洗头屋。八戒兴致勃勃,意犹未尽,几乎乐不思蜀。

不知不觉,八戒又来到了珠江边白鹅潭,已是夜幕渐黑,华灯初上。两岸不断变幻的广告灯箱,霓红灯饰,还有高楼顶上的射向夜空的各色光柱,把夜晚的广州点缀得格外美丽,加上江面凉风习习,装饰华丽的游船穿梭往来,岸上的人们或悠闲散步,或三五成群,随着音乐翩翩起舞。总之一片升平,八戒仿如置身于人间仙景。不由得感叹:广州真是比天庭要美丽繁华百倍,这里真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难怪我龙姑娘如此出众!东土的凡间更是要远胜西土凡间不止千倍,记得当年如来率领俺老猪及众弟子在西天下凡,在西土(今印度)由南往北走了一趟,所到之处,不是赤地千里,就是洪水泛滥!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灾民流离失所,哀鸿遍野!于是佛祖只对众弟子说了一句:“众生皆苦!”就率领众弟子返回天上。

原来,八戒当年所到的地方就是现今印度的“德干高原”以及恒河下游的“加尔各答”等地,那高原是个沙漠,而到了恒河下游又正值泛滥的时候,所以八戒看到这样的景像就不足为奇了。也许有人会问:为何“慈悲为怀”的佛祖不对灾民出手相救呢?原因就是起源于尼泊尔的佛教虽然在天竺(印度)盛行了很长时间,但现在印度的佛教已经衰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印度人改信“印度教”。所以佛祖认为印度人不再是他的子民,受到上天的惩罚是他们的报应。

在英德出来到现在,短短两天八戒就几乎等于走过了广东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时光:在英德见过那些几乎是家徒四壁的贫穷农民低矮阴暗的用泥砖砌成的房屋,认识过最朴实,社会最低层的民工,问路时顺便坐过的震耳欲聋的农用手扶拖拉机;见识过金碧辉煌的商场广厦,也见识过开奔驰宝马,挥金似土的富贵人家,在广州坐过最现代化的地铁,仿佛从落后原始离先进文明只有一步之遥!但这一步,对于身处落后山村的人来说,不知要多少代人才能跨越呢?

闲话休提,言归正传。八戒找了一家宾馆休息了一宿之后,第二天又继续他的旅程。一路无事,游游玩玩。八戒来到了广州的康王路,发现这里有一间“华林寺”。八戒心想,自古只是“深山藏古寺”,没有想到在这个繁华的“花花世界”,居然还会有这样一座寺庙,于是就进去看过究竟。

八戒所到的这座“华林寺”,讲起来就颇有来头,传说6世纪20年代,梁武帝普通年间(公元520公元527年)也就是在古诗中“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南北朝时代里,当时这下九路一带是浪涛喧哗、水天一线的古海岸。为了传播佛教,天竺国王三子达摩禅师远渡重洋,经过漫漫三年的艰辛航行,终于在6世纪20年代抵达广州城,达摩禅师在绣衣坊码头登陆上岸,那时的“佛禅登陆”场面一定颇为壮观。

禅宗始祖达摩来华后,人们便在绣衣坊附近建造传教建筑,名名为“西来庵”。今下九路的西来正街、西来西街、西来东街等街巷名称都是为纪念达摩禅师传教命名的,也都与“西来庵”名字有关。风神萧疏的佛祖达摩从印度东来,在西来庵传教佛经,广播衣钵,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创立起了重大开山启蒙作用,后世信徒尊奉达摩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始祖,因而称其当年登陆地为“西来初地”,庵称“西来庵”。

千百年间,老广州城的多教并存、相荣互映、熙祥共盛的局面,昭示了南粤热土兼容并蓄的海阔胸怀。各种宗教在这羊城落地生根,都有着可供今人溯根问祖的美妙当初。而更有聪慧的岭南学人由衷叹说:“与其道粤民众敬仰达摩禅师与六祖慧能,还不如说他们更熟悉由他们所衍生的典故遗迹。”

此庵历隋唐宋元明清诸代,传灯不绝。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宗符禅师首建大雄宝殿,次建楼阁堂庑寮室,并改西来庵为"华林寺"。寺内僧侣云集,香火旺盛,成为当时广州佛教四大丛林之一。

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该寺住持祗园和尚奉诏开始建立五百罗汉堂,坐北向南,水磨青砖墙,花岗石墙脚,硬山顶,灰塑瓦脊,碌灰筒,檐口为琉璃勾头,平面呈田字形,面阔31米,进深44米,内有4个天井采光,使深广1364平方米的殿堂依然明亮开朗。除供奉三宝佛外,还陈列神态各异的泥塑500尊罗汉像。

五百罗汉金身灿然,形像姿态,神情性格,无一雷同,或静坐禅观,或游戏谈论,举手投足间足见人物性格,可谓巧夺天工。五百罗汉堂前,有建于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的七层高的汉白玉石舍利塔,其造型精致,巧夺天工,在广州已是独一无二的了。

至今华林寺仍香火鼎盛,真正手捻佛珠、口诵经文的善男信女虽已寥寥,但每到初一、十五等民间传统的大节喜日,仍有相当多的都市人怀揣一颗祈福祝佑的平常心,在寺庙里烧香磕头,诵唱经文,过一过心灵的礼拜日,享受一番俗世尘喧中的洁净之灵怀。寺内的五百罗冲排排端坐,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环踞庙宇廊中气势静穆压俗,在无声散透出的佛灵威慑力中又显具了人情练达的悲悯观相。这是粤人津津乐数的家珍殿宝,它是繁嚣俗尘中的一片禅荫,一方净土,在出世超凡的玄奥之气里蕴淀了日久天长的沁脾沉香和人情百味。

话说八戒走入华林寺,看见前方有一大堂只见堂门前两旁各立有一个高达殿檐、手执金刚杵、面容威猛的金刚力士镇守着山门。殿门上方高悬“五百罗汉堂”石额。两旁石柱刻有一副对联:“证菩提心现应真相,登欢喜地得自在观。”进入殿门,只见一尊笑口常开且大腹便便的弥勒佛在迎候着您。佛的背后是寺院护法神将韦驮大将军。殿堂北端供奉着三尊大佛:释迦牟尼佛祖居中,兹师佛立在左边,阿弥陀佛在右边。殿堂的西墙供奉着全身地藏王。殿堂东墙供奉的是一尊木雕的千手千眼观音立像,与地藏王相对。

五百罗汉堂殿门向南,由殿门至北端的三宝佛像,为南北中轴线。东西两边是回廊,在高1米多的基座上供奉着五百罗汉。

殿堂庄严肃目,香烟燎绕;堂中善男信女皆双手合十,虔诚跪拜。

八戒见佛祖在上,不敢怠慢,连忙肃整衣观,上前去磕头参拜,口称:弟子悟能参见师尊,我佛慈悲,普渡众生,阿尼佗佛,善哉善哉!磕了头,奉过香火。又起来对众罗汉拱手作揖:见过各位师兄,悟能这厢有礼了。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