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作者:盛文林   |  字数:1865  |  更新时间:2012-08-20 16:59:24  |  分类:

社科心理

第3章

为什么日本人喜爱穿和服?说起日本人,人们往往会联想起和服。确实,和服是日本民族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尽管目前的日本社会已趋向欧化,但和服仍在日常生活中为人们所喜爱。

和服在飞鸟时代(593~709年)以前的上古时代,日本人最初穿的是一种叫“贯头衣”的原始服装。这种衣服的样子,据《三国志·倭人传》的记载,是“作衣如单被,穿其中央,贯头衣之”。后来受到大陆北方游牧民族服饰的影响,又流行过上衣下装分开的胡服。从飞鸟时代末期开始,日本通过遣隋使、遣唐使积极引进先进的中国文化,统治阶级中盛行仿效我国唐代服制的唐服,而一般民众仍以胡服为主。日本是个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国家,从大陆传入的胡服和唐服虽然也经过改造,但终究都不太适应日本的风土。大约在奈良时代(710~794年),日本人民在融会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以肥大舒适的祷裙和腰两侧开口通风的上衣为主要形式的民族服装,这就是和服的雏型。在此后数百年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和服又结合环境、气候、风土和民族审美习惯等因素不断改进,经历了日本文化史上所谓的“国风化”演变过程,终于形成了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服饰文化。

与我们熟悉的茶道、花道、剑道、柔道、琴道等一样,和服文化被日本人概括为“装道”,其要点在于:第一,重要的场合或仪式以及传统节令中,必须穿特定式样的和服,如新娘穿“白无垢”,中年妇女穿“留袖”,少女穿“振袖”,老年男性穿“纹付”等。第二,讲究复杂的穿用方法,如妇女和服在最里面穿“腰卷”(贴身衬裙),其次穿“襦袢”(贴身汗衫),然后穿“长襦袢”(和服长衫),外面穿“长着”(长和服),然后系“带下”(细带),再缠上腰带,在腰背上打出式样繁多、名称优美的花结。第三,注重和服穿着的配套,如祷(裙裤)套在长着的下部,木屐或草屐必不可少。男人要迈稳健的外八字步,女人要走急速的内八字步。一般比较正式的和服还须在长着外罩上一件“羽织”(外衣),上流社会的人物往往还把代表家族的“家纹”印在羽织上以标榜自己的门第。除此之外,日本的传统工艺美术和表演艺术的发展也和和服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正因为和服与日本的民族传统有如此密切的联系,所以它在现代仍被视为民族文化的象征而得到保存并振兴。人们不仅在传统的礼仪活动和某些特定的场合要以穿着和服来表示隆重,而且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也喜欢穿上宽大舒适的和服,浸润于传统的氛围中以放松自己的身心。

牛仔裤是怎样成为一种时尚的?1976年秋天,第39届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的竞选进入白热化阶段。富有戏剧性的场面是民主党候选人詹姆士·厄尔·卡特穿着一条牛仔裤出现在公众面前,那几颗装在腰部和臀部上的铜钉铁扣,从电视荧屏上看起来格外耀眼夺目,恰好与西装笔挺的在职总统福特的形象构成鲜明的对照。卡特如此穿着是为了加强他“是属于人民的人”的形象,因为当时牛仔裤正成为美国社会的时尚。结果卡特大获成功,成为新一任的白宫主人。

给卡特带来幸运的牛仔裤其实并非由美国西部的牛仔所发明,也不是因为他们喜欢穿着而著名。1850年时,正值美国淘金热方兴未艾,许多人离乡背井来到西部地区寻找发财的机会。一个名叫勒维·斯特劳斯的德国移民经过长途跋涉,来到淘金者的必经之路——旧金山,开了家经营帐篷布的店铺。可是,布店生意冷冷清清,无人问津,于是斯特劳斯改变主意,决定把仓库里的帐篷布全部做成裤子出售。用这种布做的裤子结实耐穿,深受淘金者的喜爱,大家纷纷前来购买,原先门可罗雀的店铺一下子门庭若市。随着生意的兴隆,斯特劳斯又把他哥哥叫来合伙。接着,一个名叫雅克·诺伯的人给他俩写信,自称他能使他们做的裤子锦上添花,这就是在裤子的腰部和臀部钉上几颗铜扣。斯特劳斯兄弟立即花钱买下这个小发明的专利。也许是这一别具一格的小装饰使其与普通的工装裤区别开来,也许淘金者相信那几颗金光熠熠的小扣儿会带来好运气,牛仔裤的销路因此激增,而且逐渐流行到其他社会阶层。但是,牛仔裤真正成为一种时尚却是在它问世100年以后,这依赖于美国人崇拜明星的心态。20世纪50年代,著名影星詹姆斯·迪安和马龙·白兰度穿着这种裤子主演了《伊甸园的东方》和《野种》两部影片后,牛仔裤立即成为年轻人的时髦穿着。到了60年代,牛仔裤又进一步成为区别人们政治观点的标志。反对越南战争和提倡妇女解放的人都喜欢穿着这种裤子上街游行,裤管口破旧不堪,最好还带有丝缕。为了迎合这些人的胃口,牛仔裤生产商们想方设法地把裤料搞脏搞旧以后再做成裤子出售,包括放在石头上搓洗或用坚硬的刷子洗刷,直到蓝色的布料泛白。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