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作者:盛文林   |  字数:1807  |  更新时间:2012-08-20 16:59:12  |  分类:

儿童教育

第4章

谥号、帝号、庙号,都是皇帝死后人们对他们的称号。

谥号大约在西周初年就已经出现了。人们根据死去帝王生前的行为事迹,封给他们一个称号,就是谥号。像周文王,周武王中的“文”、“武”就是谥号。不过,除了帝王外,后妃、文武高官,或者有特殊功业的人都可以在死后得到一个谥号。如岳飞死后谥为武穆王。

因为谥号是以生平事迹为依据,所以就有褒、怜、贬的不同含义。如果死去的帝王生前是个建立功业,多行善德的人,常常用武、昭、恭、敬、庄、烈等字眼的美称;如果死去的帝王不行仁政,残暴无义,常用暴、炀、昏等贬称;如果是刚当上皇帝就死了,或是有抱负但没来得及施展就死了,一般给予怀、哀、悼、闵等怜称。

唐代以前皇帝的谥号都比较简单,所以后人就常用来作为这些皇帝的称号,这就是帝号。像汉武帝、晋惠帝、隋炀帝等。

唐以后,谥号开始不断加长,用字越来越多。唐太宗李世民开始的谥号是“文皇帝”,后来改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以后历代都仿效,到清世祖和清高宗时,已经达到二十三个字,如清高宗(乾隆)的谥号是“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斗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像这样多字的谥号,重要的一般都是最后一个字,所以清高宗简称为“纯皇帝”。

谥号越来越长,显然已经不适合做帝号。于是唐代以后逐渐以庙号来称呼前代皇帝,如××祖、××宗。

庙号是怎么回事呢?庙号是皇帝死后受到后世祭祀的庙宇称号,是按嫡传世系编排的。开始时,并不是每一个皇帝死后都能享有这样的“殊荣”,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庙号意味着对已死皇帝政绩行事的评价。这样时间长了,渐渐招致在位皇帝的反对,因为他们不能知道自己死后是否能得到庙号。如果得不到,是有辱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的。在唐代以后,皇帝的庙号制度有了重大改变,变成所有皇帝死后都能得到庙号。开国皇帝称祖,其余称宗。如李渊为唐朝的开国君主,他的庙号是唐高祖,李世民为唐太宗;朱元璋建立了明朝,所以称明太祖,后来朱棣又称成祖,是因为他在“靖难之役”后迁都北京,等于再建了一次明帝国。

为什么古人有名、字、别号的区别?

“名字”这个词,在今天就是单纯指人名,一般的人都只有一个名,即便是曾用名,也还是名。但是,中国古代的人确实是既有“名”、又有“字”,有的人在名、字之外还有别号。人们在阅读古书时,常常见到对一个人有好几种称法。搞清名、字、别号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可以方便阅读。

名,是个人在社会上使用的符号。古代早期的人名一般都很朴素、简单。如夏、商两代的人名孔甲、盘庚、武丁、帝辛等,都与干支相联系。后来人名渐渐复杂,往往具有特定的含义。这时候就产生了“字”。

字,通常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古人名和字的关系,有意义相同的,如东汉张衡字平,衡就是平;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义相同;陆游字务观,观和游也是同义;岳飞字鹏举,飞与鹏举义近。名和字有意义相辅的,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因“乐天”所以能“居易”;关羽字云长,意为展翅入云;赵云字子龙,是“云从龙”的意思。还有名和字意义相反的,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清代作家管同字异之,他们名和字中的“熹”和“晦”、“同”和“异”都是反义词。有的古人名、字是取自古书里的名句或成语。如曹操字孟德,就是出自《荀子》“夫是之谓德操”一句;唐代被尊为“茶神”的陆羽字鸿渐,是出自《周易》“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的句子。

古人的名、字,还常用来表示在家族中的行辈。先秦时,名中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兄弟排行。如孔子名丘字仲尼,仲就是老二;孟姜女就是姜姓的长女。以后人们又逐渐在名、字中使用同样的字或偏旁来表示同辈关系,这种情况现在仍常被人们使用。

号,是人的别称,又叫别号。封建社会中的士大夫特别是文人,喜欢给自己取别号。如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苏轼号东坡居士,郑燮号板桥等。有些人的别号使用率甚至超过本名,如苏东坡、郑板桥、章太炎等都以号闻于世。

因为别号都是自己取的,所以它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志趣情操。如常见的“居士”、“山人”一类就是为了表示对功名利禄的鄙视。诗人陆游自号放翁,就是对权贵们说他不守礼法的回敬与蔑视。

另外还有绰号,一般是别人给取的别号。如人们很熟悉的《水浒》中的一百零八将,都有一个表示他们性格、特长的绰号,为水浒故事增添了不少色彩。此外还有以籍贯地名、官爵谥号代替人名的。如杜甫叫杜工部(官名)、岳飞叫岳武穆(谥号)等,多是后人为表示尊敬或方便而使用的。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