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官场财经 >巴菲特教你学投资 > 第1章 ↓
第1章 ↓
作者:张兵   |  字数:31056  |  更新时间:2009-12-11 15:08:06  |  分类:

官场财经

第一节两个世界上最有钱的人的较量

随着福布斯2008全球富豪榜的排名出炉,比尔·盖茨雄居13年的世界首富的位置拱手让给了巴菲特。有人说,这是“资本投机”对“产业扩张”的胜利,因为资本运作的投机利润远远高于产业发展逐步扩张所带来的收入,就算这个世界所有的互联网用户都把钱交给盖茨,其圈钱的速度也不及巴菲特在金融界的资本投机。他们惊叹地说:“有什么实业可以获得如此高速膨胀的暴利呢?”

然而,这正是很多人对巴菲特的解读之误,或者说是颇为迷惑之处。从某种意义上,巴菲特与比尔·盖茨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投资理念和“圈钱”途径。他们之间的较量,更像是全球资本界两种经营方式的比拼和角力。诚然,股票投资带有一定的投机成分,任何一个股票投资者,同时也都是价差获利的投机者。但是巴菲特在财富排行榜上击败盖茨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不但是资本投机市场的圈钱者,同时他还是产业经营的战略投资大师,因为他每选一只股票,就等于投资一家企业。这正是巴菲特在这个时代的伟大之处。

巴菲特取代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

2008年的3月6日,在中国股市陷入新一轮低迷的同时,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了最新的全球富豪榜排名,现年77岁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董事长巴菲特的个人总资产一年内从520亿上升至620亿美元,超过比尔·盖茨和墨西哥电信巨头卡洛斯·斯利姆·埃卢,成为全球新首富,也再次成为了全球金融界和股票投资者议论的热点人物。墨西哥人以600亿美元的个人财富提名次席,而前首富盖茨以580亿美元的身家滑落到第三,让人备感惊讶。

00巴菲特教你学投资第1章巴菲特的投资生涯00这个排行榜向人们传递的最刺激的信息在于,巴菲特打败了连续13年霸占全球首富宝座的盖茨,成为了财富界新的旗手和领航人。而且事实就发生在中国股市陷入低迷的时间段里,这更让我们感到一种不可思议的神奇。巴菲特是如何在股市中获得成功和胜利的,他的投资策略与魔力究竟何在?这一点不仅让刚出茅庐的中国股民备感兴趣,也正是全球股民普遍关心和“偷窥”的秘密!

伯克希尔公司的股价从去年7月到今年的2月11日(福布斯计价日),上升25%,股市东风劲吹,直接推动了巴菲特总财富的增长。而微软公司的股价却从今年的1月31日到2月11日下跌了15%。升跌之间,两人的位置已然互换。虽然不能排除微软宣布收购雅虎带来的股价影响,使得盖茨一时间马失前蹄,但巴菲特几十年如一日的业绩积累所推动的财富增长速度,超越盖茨早已经是指日可待,只不过宣判的权力掌握在时间法官的手中。

在过去的一年中,盖茨的个人总财富只增长了20亿美元,而巴菲特则多出了整整100亿美元,是盖茨的5倍。同时超过盖茨排名第二的墨西哥巨头埃卢,财产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内翻了一番,速度更是快得惊人。也许13在西方真是一个不吉利的数字,盖茨在世界富豪榜的首位恰好待了13年,就被自己的好朋友兼慈善事业的忠诚伙伴巴菲特所超过。

从福布斯的分析可以看到,巴菲特的身价暴涨主要因为旗下公司的股价飙升。他对优质股票投资的执著,价值投资的长线经营理念,终于在今日取得了卓越非凡的成果。放长线钓大鱼,只要鱼足够大,无论线有多长,收获总是丰厚的。财富的经营事实就是如此,没有任何可供统一的形式,无论是产业开发或者资本圈钱,长线或是短线,唯一的判断标准就是利润。反过来,利润的体现形式又是多种多样的,短期投机,长期控股,还有像盖茨这样垄断性质地通过产业技术开发从全球获取源源不断的利润。

我们这本书所要探讨的,便是巴菲特的经营投资方式到底有何不同。他在数字上击败了盖茨,是否意味着也是投资理念的胜利呢?对中国股市现今的状况来说,是否就是一盏迷雾的大海上指航的明灯呢?我们的市场为何不能培养出一个中国的巴菲特?中国的古人说:“大道至简。”真正伟大的智慧,总结出来其实都很简单,很好理解,其所运用的通常都是一些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就像一道极难破解的数学题,当你看到运算过程的时候才发现计算原理是那么的普通。同理,真正高明的投资之道,其实也只需要很少的几个基本原则,简单有效,利于归纳,易于学习。

巴菲特投资法则的独到之处在什么地方,我们如何从他的投资历程以及成长背景中获益,他的投资业绩为何如此出众,他的投资策略有何与众不同之处,特别是作为中国的普通投资者,怎样将巴菲特的投资策略简洁明了地总结出来,运用于中国市场,牛市怎么办,熊市又该怎么办?我想这正是大家研究和学习巴菲特的目的。

资料链接:2008年度全球富豪榜前10名

新首富:巴菲特个人总财富:620亿美元

评析:旗下公司的股价上升25%,在2007年12月时,每股曾达到15万美元,并使巴菲特的身价上升到了650亿美元,随后股价稍有回落。

前首富:比尔·盖茨个人总财富:580亿美元

评析:微软公司宣布以450亿美元的巨资收购雅虎是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这使得微软股价下跌15%。尽管2007年股价有大幅增长,但这一事件仍对盖茨的身价造成了影响,跌下了全球首富的宝座。

排名姓名国籍年龄资产(美元)1沃伦·巴菲特美国77岁620亿2卡洛斯·斯利姆·埃卢墨西哥68岁600亿3比尔·盖茨美国52岁580亿4拉什米·米塔尔印度57岁450亿5穆凯什·阿姆巴尼印度50岁430亿6阿尼尔·阿姆巴尼印度48岁420亿7英瓦尔·坎普拉德瑞典81岁310亿8KP辛格印度76岁300亿9奥莱格德里帕斯卡俄罗斯40岁280亿10卡尔·阿尔布里特德国88岁270亿“假如你给巴菲特1万元,42年后就会变成3600多万元”

有人将巴菲特比喻为“发酵的种子”,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家,自1956年独立创业以来,巴菲特仅仅通过股票投资和企业收购这两种方式就积累了惊人的财富。概而括之,他的生财之道就是控股目标企业,通过企业自身良好的造血和经营能力,推动股价的长期稳定上升和高额的红利,为他带来丰厚的利润。同时,作为股票市场上的投资大师,巴菲特又有着常人所不能及的战略眼光,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数据游戏中犹如闲庭信步,笑傲江湖。他的伯克希尔公司的股票达到每股10万美元,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昂贵的股票。40多年的投资生涯,他以1倍多的优势长期战胜市场,成就了前所未有的投资神话。他不但将数百人带入千万富翁的行列,还造就了更多的百万富翁,仅在他的出生地奥马哈市,就诞生了200名亿万富翁。

换句话说,如果你给巴菲特1万元,42年后就会变成3600多万元。甚至有人说,如果你在巴菲特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就交给他1万美元,成为他公司的股东之一,那么当时光来到21世纪的时候,你的这笔钱已经变成了2亿多美元,成为超级富豪。要知道,在巴菲特26岁刚创业时,筹集到的资金总额不过才105万美元,他自己投入的钱才100美元。1956年他的公司成立,到了1969年,年复合收益率高达295%,远超道琼斯工业指数年复合收益率的73%,整整4倍的优势!当年他解散了合伙公司,开始专心经营他的伯克希尔公司,到2005年,伯克希尔的每股净资产从19美元增长到了59377美元,年复合收益率为215%,同期的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年复合收益率只为103%。数据说明一切,巴菲特就像一个庞大的造钱机器,吞入的每一笔钱,都会以几倍、几十倍乃至成百上千倍的回报从出口源源不断地回赠给投资人。

他因此被称为股神,是不可战胜的奇迹。他在财富的土壤中播散理性的种子,收获疯狂的果实。从1965年到2006年,他的投资收益率为3600多倍。今年的福布斯排行榜出炉后,一位美国财经记者感慨地说:“我敢肯定,当巴菲特退出历史舞台后,他会成为人们心中一座最高大的雕像,未来的美国不会再有人达到这个纪录。”他的欷歔既是对巴菲特投资才华的赞誉和敬佩,也是对未来美国经济的担忧。在他看来,伟大的巴菲特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恰逢其时,赶上了美国经济的黄金时代。就像一根杠杆可以撬起地球,是因为找到了那个伟大的支点。

事实果真如此吗?巴菲特创造如此惊人的业绩难道只是缘于美国经济的坚挺?当然不是,否则全美国就不会只有一个巴菲特,正如全美国就只有一个盖茨一样,他们以不同的投资理念殊途同归,成为同样伟大的人。为什么他可以做到这一切?巴菲特长期坚持的投资法则和基本策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说:“我最喜欢持有一只股票的时间是永远。”长线投资的理念保证了他实质上并不是在炒股,而是在借助股市的力量经营企业。而且他保持着惊人的理性,他给自己总结了三个特点。

反贪:拒绝对金钱的贪婪,否则必将导致上帝的惩罚。巴菲特这样说,也在这样做。“在巨富中死去,将是一种耻辱。”巴菲特也信奉这句话。他从1956年以100美元起家,至今积累了500多亿美元的财富,相当于人民币4000亿,但他在2006年却宣布将把他85%的个人资产全部捐献给慈善事业,大约400亿美元。巴菲特将财富的积敛视为一种游戏,而游戏的最后是必须回赠社会。

反恐:巴菲特建议人们要克服对股市动荡的恐慌心理,牛市并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同样,熊市也只是市场的调整手段,反弹也是必然的。这个规律不可回避。在股票跌到最底的时候,要勇于在最底部吸纳建仓,抓住低价购入的最佳时机。同时,也要敢于果断地抛出。比如巴菲特曾经在一天之内连抛除三支重仓股之外的所有股票,一天损失了接近4亿美元,但这三支重仓股却在最后给他带来了64%的收益。

反动:正如上面讲到的那三支重仓股,巴菲特一直长期持有,决不会因为市场的短期动荡而抛弃这些业绩优秀、业务出色的好公司的股票,从而战胜了市场。这三只股票是华盛顿邮报、大都会美国广播公司和Geico保险公司(政府雇员保险公司)。

巴菲特如此做的原因是基于对经济大势的信任,他认为美国乃至世界经济尽管会不时经历波折,但其大势是不断向上走的,总体趋势发生倒退的概率几乎为零。正像他相信人类的科技发展是绝不会倒退一样。因此,股价的波动只是表面现象,是市场的某种调整或暂时反映出来的数据。而最本质的东西是股票背后的公司,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个问题的核心,只要公司的经营业绩出色,股票价格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其走势肯定是向上涨的。看到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为何巴菲特的投资收益率是如此之高了。他坚持价值投资,肯定市场的总体价值,从而去寻求那些内在价值被市场低估的企业。一旦购入,就坚持做长线,牢握在手,精心经营,等待它的升值。巴菲特最大的优点,还在于他能够从鱼龙混杂的市场信息中做到独立思考、正确思考、逆向思考。在股市中,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就是这个道理,股市中的大部分人都是盲从者,只有像巴菲特一样看透股票的本质,才有可能取得像他一样的成功。

第二节“他满肚子都是挣钱的道儿”

生于股市崩溃期

(1)家族背景

巴菲特说过,他是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者,只对现实感兴趣,从不抱任何幻想,并且喜欢自己目前从事的一切。作为世界公认的股神、投资大师,却对未来缺乏任何充满想象与浪漫色彩的兴趣。不得不说,这与他童年的经历和家族背景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

1930年8月30日,沃伦·巴菲特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玛哈市。那段时间,正是美国股市大崩溃的时期,一些人跳楼了,更多的人则是躲在家里,对未来充满绝望。巴菲特的父亲霍华德·巴菲特就是受害者之一。老巴菲特不仅是当地的共和党议员,还是一名股票经纪人,1929年的股市崩盘之后,老巴菲特不敢给遭受损失的人们打电话,生活就像一夜之间跌入黑暗的深渊。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巴菲特开始了他的童年。母亲在怀孕的时候股灾爆发,父亲是倒了大霉的股票经纪人,巴菲特一出生就与股票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不过颇为戏剧性的是,这种看似可怕的霉运却在巴菲特这里转化成了百战百胜的鸿运,几十年后,这个由惶恐不安的母亲怀抱着的孩子成为了世界上最有钱的富豪和最成功的投资大师,上帝就像跟巴菲特家族开了个天大的玩笑。

17世纪的时候,欧洲掀起了向美国大陆的移民潮,巴菲特家族就是在那时来到了美国。巴菲特的曾祖父约翰·巴菲特身为法国新教徒后裔和毛纺织工匠,是这个家族来到美国的第一人。而祖父西德尼·霍曼·巴菲特则是到达内布拉斯加州的家族第一人,1869年,他在奥马哈市的第十四大街开了个小杂货店,以此维持家庭生活。当时用来进货的工具是一辆由骡子来拉的四轮车,除此之外就是规模并不大的售货架和一间勉强经营的小店了。当家族到了霍华德·巴菲特这一代,却对经营杂货店一点兴趣都没有,而是成为了一名股票经纪人,并在巴菲特一岁的时候成立了一家经纪公司。这个选择对儿子的未来影响有多大,当时的霍华德·巴菲特决然料想不到。

巴菲特的母亲利拉·斯塔尔出生在内布拉斯加州一个偏僻不发达的小镇西点,利拉的父亲是一家周报(卡明县民主报)的老板,但利拉的家境并不好。她还有一个哥哥和两个姐妹,因为母亲身体不佳,利拉从小就担当了很大的家庭责任,保护两个姐妹,协助父亲的工作。因此,利拉很快掌握了印刷方面的技术。在学习的间隙,她去帮报社做印刷工作,每个动作都像熟练的工人。这还远远不够,16岁时,利拉为了挣学费开始寻找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她遇到了霍华德·巴菲特,改变了自己的一生。这段经历颇有传奇性,利拉去内布拉斯加日报应聘找工作,面试的人恰好是霍华德·巴菲特。当他第一眼看到利拉时,就被她不凡的气质所吸引,特别是利拉的幽默、聪明和睿智,更是让他大为倾心。霍华德·巴菲特问她:“你是学什么专业的?”刚刚高中毕业的利拉稍作思考,回答说:“我的专业就是结婚。”霍华德·巴菲特也幽默地说:“这可是一门不切实际的课程。”良好的第一印象让他们打下了爱情的基础,在霍华德·巴菲特大学毕业前夕,他正式向利拉求了婚。当时光来到1925年的圣诞节时,两个人在西点举行了一个简单朴素的婚礼。他们没有多少收入,婚后立刻就去了奥马哈,这个当时内布拉斯加州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并在5年后生下了沃伦·巴菲特。

父母的初次见面和那段经典的对话,被沃伦·巴菲特多次引用,并且写进书里,这是老巴菲特夫妇的幸福见证。

(2)生于股灾的未来股神

关于1929年的美国股市崩溃,巴菲特说过一段非常经典的话:“那是我生命的开始,我内心深处对1929年的股市市场崩溃始终有一种亲切感,但那时的情况可非常不妙。”的确,那是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一次经济大萧条,是股市不成熟期必然会爆发的也是难以预料的一种自我调节现象。经济学家对此不断地感到困惑,到现在依旧找不到解决的办法。联系现在全球包括中国股市的震荡,也许,经济弊病引起的股市危机还将持续下去。

股灾出现之前的美国实际上正陷入全民炒股的疯狂,大都市的街头,小城镇的马路边,到处都是股票推销员,忽悠民众提着钱袋子走进交易大厅。“专业人士”们不厌其烦地向国民讲解着炒股的好处,但却没人提及炒股必然存在的风险。对当时那种情况,事后有人评述说:“整个美国都疯狂了,股票对美国人的吸引力远远超过了欧洲微妙的局势。”美国人的趋利热情和对财富的崇拜沸腾到极点,炒股成为了全民性的投机行为。就在利拉肚子里怀着巴菲特的时候,纽约股市已经涨到了历史最高点,人们觉得没有任何投资比买卖股票更赚钱,钞票就像上帝对他忠实子民的赐予,扔在交易大厅的地板上等着有心人把它们拣回家。然而,当时的绝大多数股民其实都是短线交易,那些专业的投资商们甚至也缺乏长期和理性投资的概念。没有人想到这只是一个终究要破灭的神话,泡沫吹得越大,当它爆裂的时候伤害性也就越强。而且,股市的交易量早已超过了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众多股民采取的办法都是以股票作为抵押,进行信用交易。那么一旦投机者信用度下降,必然就要增加保证金,于是为了拿出这笔资金,就只能抛售更多的股票。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股价下跌,这是恶性循环,而且是由全部美国人参与的经济自杀行为。

0巴菲特教你学投资第1章巴菲特的投资生涯0我们来看看作家G托乌斯和摩根·威特斯在1929年大萧条的内幕一书中描写的疯狂景象:即使最小的工厂,车间也都安放着大黑板,每隔一小时就有专人写上最新的交易行情,向人们兴奋地传播,和交易所的信息同样准确;郊外的农场安装着高音大喇叭,人们随时用它收听电台播报的股市信息,以便及时作出反应,买进或是卖出;出租车司机跟你讨论的话题只有股票,除此之外大概都不感兴趣;去住宾馆的时候连门口的鞋童都会向你介绍当天的热门股票,他们向你殷勤推荐,以期获得你的赞许;地铁乘客投诉车厢内没有安装信息传输设备,导致人们在坐车的时候无法炒股,这真是耽误了人们赚大钱的宝贵时间。

包括霍华德·巴菲特在内,似乎每一名参与股票投资的人都感到美国的明天是美好的,就像一个美妙无比的梦境,它必会永恒地持久下去,不会有醒来的那天。但事实不会依托人们的意志存在,1929年的9月份和10月份,股价开始下降,10月24日那天,出现了规模宏大的抛售狂潮,股市正式崩溃。天一下就塌了,塌得是如此彻底,从高空向地面全力冲刺,像彗星撞上了地球,没有任何的挽回余地,人们目瞪口呆。当天,美国钢铁公司的65万股票以每股179美元出售,可惜无人问津,紧跟着股价迅速下跌。所有的公司股价都像得了传染病,一个接一个地向下狂跌。昨天还被当成金山和银山抱在怀里的股票,瞬间就变成了废纸,即使街上的乞丐,都懒得看它一眼。股灾导致了很多投资者的自杀,包括一些不幸的公司老板,他们大多死在股价信息板前。大量的经纪人破产,跳楼,他们无法面对自己的客户。那些昨天的百万富翁们一觉醒来,已经变成了穷光蛋。贫富之间的转变是如此之快,有些还在大海开着游艇度假的富豪突然接到电话,告知他已经欠下了银行一笔巨额债务,成了比贫民窟的穷人还要悲惨的负债者。股灾就像非洲每年一度的大蝗灾,铺天盖地而来,所到之处面目全非,生气全无。投机者一贫如洗,很多银行也破产了,美国经济宣布瘫痪,整个西方经济都出现了大萧条,波及欧洲与日本,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了水深火热的中国。

一夜之间,遍地穷人。前天还视金钱如粪土,今天就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为了省钱度日,大家想尽了办法,比如灯泡换成了耗电最少的,香烟抽最廉价的,刮胡刀片锈了就磨一磨接着用,衣服穿旧了缝补一下,大人将自己的衣服改小了给孩子穿。更重要的是吃的东西,街上到处是等待救济的人,面包店的窗前挤满了人,通宵排队才能买到几块冰凉的面包。这样的糟糕情况,并不富足的巴菲特家族也无法避免。霍华德·巴菲特受到股灾的打击,躲在家里不敢出门,利拉还曾经因为生活中的过度操劳高烧了很长一段时间,差点要了她的命。家境贫苦,前路未卜,这就是巴菲特出生时的环境。他第一眼看到的世界便是股灾后的萧条景象,到处是人们绝望的眼神,又有谁能够想到这个孩子会为将来的美国带来好运呢?

在他一岁的时候,父亲所在的银行倒闭了,作为股票经纪人的霍华德·巴菲特失业了。由于银行关门大吉,家里的存款也因为没能及时取出来而变成了毫无意义的数字。困境就像人的双腿陷进沼泽地,越挣扎就陷得越深。失去收入来源的霍华德·巴菲特跟人合伙成立一家公司,决定经营证券、市政公司和一些债券的投资。在当时低迷到谷底的股市背景下,结果如何可以想见:业务冷清,收入微薄,举步维艰。但是巴菲特有一对伟大的父母,霍华德·巴菲特从未想过放弃,为了给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他从不将失落的情绪在小巴菲特面前展示。而利拉则一直鼓励着丈夫,为了让他吃得更饱一些,她甚至悄悄减少自己的饮食,保证丈夫获得充足的营养。为了省钱,利拉不再去教堂,每次都可省下29美分。小巴菲特就在这样的困苦生活中渐渐地长大了,人们因为股市崩溃而惊惶失措、无路可逃的眼神,深深地印在了他幼小的心灵里,这些场景在大脑中留下的潜意识,对他将来的影响非常重大。

(3)崩溃的天堂

丘吉尔亲眼目睹

1929年10月24日,是美国人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当时尚未担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正在美国访问,恰好看到了这一幕百年难遇的人间悲剧,后来这天被称为“悲惨星期四”。他根据现场的采访写了一篇报道,发表在每日电讯报上。他说:“这些人抱着几大捆的股票寻求买主,它们已经贬值一半甚至更多了,但无人有勇气接受这些礼物。”其实这已经不是礼物了,更像是魔鬼的催命符,比战场上的炮弹还要让人恐惧。

丘吉尔同时还记录了两位银行家和一位经纪人因为破产自杀的消息。这类事情在那些日子每天都在发生。很多人无法面对现实,只好去死。

金融巨头救市未果

面对糟糕透顶的形式,当时全世界实力最强的美国国家城市银行的总裁查尔斯·米歇尔联合众多大银行家,拼命买进股票,希望能够阻止股价疯狂的下跌。尽管他们付出了数百万美元的巨大数目,但对股灾来说却杯水车薪,犹如飞蛾扑火,没有起到任何的效果。在以往很多的股市危机中,这一招往往会收到显著的效果,可见情势之急,灾难之大。

25年熊市的开始

道琼斯指数是美国经济的晴雨表,也是世界经济的风向标。这次股灾,让美国股市经历了长达25年的熊市。1929年9月3日创下了股票价格的最高顶点,直到1954年才重新达到了这一纪录。

美国国会立法整顿

教训值得总结,也必须总结。美国人铭记了股市危机带来的灾难,意识到证券市场背后存在着大量的机制不健全的问题。股灾过后,国会进行了立法的补救措施,开始从根本上规范美国金融市场,从法律上对证券市场进行严密的管理,制订了很多法律,如证券法(1933年),证券交易法(1934年),持股公司法(1935年),信托契约法(1939年),投资公司法(投资顾问法),(1940年),经过一系列亡羊补牢的措施的实施,最终形成了一个对全美证券市场完善严密的管理网络,为后来股市的复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满肚子都是挣钱的道儿”

说起童年时期的巴菲特,伯克希尔公司的股东欧文·弗斯特举了一个例子:“多数孩子都会心满意足地喝着从机器里倒出来的汽水,只有巴菲特常常捡起汽水机旁被人丢弃的瓶盖,认真地将它们分门别类,数一下瓶盖的个数,看看哪一种牌子的汽水卖得更快。”作为巴菲特早期的投资合伙人,弗斯特对他的成长史可谓知之甚深,是最有发言权的人。只听他这段话,我们眼前就已经浮现出一个满肚子都是挣钱想法的精力旺盛的小孩的形象。

正像他所言,巴菲特自小就对数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和小伙伴一块攀上高楼,俯瞰下面道路上的汽车,拿着本子快速地记下来往车辆的号码牌照。他们做一些比试记忆力的游戏,比如小伙伴读出一些城市的名称,巴菲特紧跟着报出这个城市的人口数量。更有意思的是,他还经常计算报纸上每个字母在文章中出现的次数。他对数字的组合十分着迷,喜欢四处走动,用一个名字叫做金属货币兑换器的玩具兑换零钱。这个过程和拥有金钱的感觉使他深深地沉醉,还有那些好玩的数学计算题,用最快的速度去计算复利的利息,只要是涉及财富数字的计算,他都大为钟情,认为这是一种极为消遣并且前所未有的娱乐方式,这类游戏贯穿他的整个儿童时期。

这些并不能满足他的想象力和勇于尝试创造的天性,还是少年的巴菲特开始做生意了,他的第一宗生意是软饮料。他花25美分买了一个装有六瓶可乐的手提式厚纸板箱,然后每瓶以5美分的价格卖出去。母亲利拉回忆过儿子的此次商业行为,巴菲特也曾在1989年伯克希尔公司的年度报告中写到此事。巴菲特说:“1936年,我从爷爷的杂货店购买可乐,然后在附近兜售,每箱赢利5美分。这种零售方式,使我及时注意到一些产品的商机。”他是5岁的商人,在家外面的过道上摆小摊,卖口香糖,后来又跑到繁华市区卖柠檬汁,挣行人们口袋里的钱。事实上,这种举动的原因并不完全出于兴趣,当时他的父母每天忙于生计,为衣食犯愁,巴菲特因此产生了一个异常坚决的愿望,立志成为一个非常富有的人,让父母安享生活,不再这么辛苦。

有人说,伟大的理想总是植根于良好的品德,而良好的品德又通常产生于儿时对世界的认识。对世界的第一印象通常会决定人的最初理想,对人的一生都会有重大的影响。巴菲特生于股灾之中,因为大环境的影响,家庭生活十分拮据,这对他对自己人生的选择具有很大的影响。他崇拜自己的父亲,立志要从事父亲的职业,在股票市场大展身手。

7岁时,巴菲特在医院接受了盲肠手术,他在纸上写下了很多数字并给护士看,说这些数字就是他将来的财产。虽然护士惊叹之余对眼前这个小孩的雄心壮志表示不屑,但他对自己的理想坚信不疑,用对金钱的梦想支撑着他度过被疾病折磨的痛苦。他自信地说:“我现在没有多少钱,但总有一天我会很富有的,我的照片也会出现在报纸上,记者都会来采访我。”今天,人们忆及此事,只能感慨上帝的神奇,已经为美国提前创造了未来股神的天才头脑。

8岁时,巴菲特开始阅读大量有关财富的书籍,特别是股票方面的知识。其他孩子看到这类书就大感索然无味,扔到一边去玩扑克游戏,而他读得如痴如醉。时间长了,他的股票知识越来越丰富,竟然学会了根据行情绘制价格的升降图表。老巴菲特出门上班时,问孩子们需要什么礼物,有的要漂亮娃娃,有的要好看的丝带,巴菲特索要的礼物是——股票行情机的纸带。他用这些研究股票价格的变化规律,以至于有一天,老巴菲特发现儿子竟然可以用标准普尔指数解释那些晦涩难懂的报价符号了,而他可是从未主动向儿子传授过这些专业知识的。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现在有谁可以在七八岁的年龄了解到这些层面的信息,并且津津有味乐此不疲?我想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看动漫或者互联网上了。

到了9岁,巴菲特在大搞市场调查:他和拉塞尔去街头的苏打水机器旁把瓶盖全部运走,存在自己家的地下室,查清它们的数量。他要知道哪一种饮料的市场销量最大。他和拉塞尔跑到高尔夫球场当球童,每月挣3美元的报酬,这些钱让他兴奋,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同时,他把旧的但还可以再用的高尔夫球杆标上价格让邻居去卖,他从中收取提成。真是绝妙的头脑,从不浪费看似无用的资源。他还在公园里建了高尔夫球亭,尽管赚不到太多的钱,但着实红火了一把。当他10岁的时候,他已经跑到老巴菲特的办公室里,去做些债券及股票表格之类的工作了。

一个被传为经典的故事是,巴菲特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人流,对他的小伙伴说:“要是有办法从他们的身上赚点钱就太棒了,不赚这些人的钱真是很可惜。”他对母亲利拉说:“赚钱,并看着它慢慢地增多,我觉得这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那时他最喜欢看的书是赚到1000美元的1000招,里面全是一些白手起家的故事,用来启发人们去获取财富的智慧,成为经营财富的高手。巴菲特研究这些故事,并想象自己将来的创业景象。他深深地记住了这本书里的一句话:立刻行动,无论选择什么,千万不要等待。

现在明白巴菲特为什么会成功了吗?秘诀在于从不浪费一寸光阴,即使是天真无邪的童年时代。他5岁时就有了发财的梦,而且立刻付诸实施,哪怕只是几美分的收入,也让他欣喜。关键的是,他喜欢看着钱的数量慢慢增加,但是他并不贪恋钱财,没有被钱财绑住灵魂,而是努力去做财富的支配者。巴菲特在自己的遗嘱中把个人财产的99%捐给慈善机构,只留给自己孩子1%,说明他这一生都是将赚钱作为一种排除私念的游戏。他还说:“我希望孩子们有足够的钱去做喜欢的事情,但却不希望他们因为太多的钱而什么都不干,变成一个懒惰的人。”

有心理学家说,每个人在5岁之前都是天才。我们应该去细心发现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尽可能地给他创造条件,开发他的天才,那么孩子一定会渐渐表现出某些超强的特质,成为这个社会需要的人。可惜很多家长没有注意并且加以培养,绝大多数人的“天才”都被扼杀了。幸运的是巴菲特父母没有对他进行约束,而是任他发展,所以巴菲特的成功绝非偶然,而是在小时候就已经打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11岁跃身股海,购买平生第一张股票

1942年4月份,11岁的巴菲特被股票吸引住了,他开始小规模地尝试,以每股38美元的价格,为自己和姐姐分别买进3股城市设施优先股的股票。这笔投资动用了他的全部资产。他在股价升至40美元时抛出,扣除拥金后,赚到了5美元的纯利。更值得人们叹为观止的是,这家城市服务公司的股票在后来几年涨到了200美元,无论偶然还是其他什么原因,都证明了这个11岁男孩投资眼光的准确。而这5美元的收入对他具有巨大的历史意义,让他终生难忘。在接受福布斯的采访时,巴菲特说:“我好像在茫茫黑夜中看到了来自远处的明亮灯光,我在11岁时就对股票非常感兴趣,父亲是股票经纪人,我帮他做资料,看行情,阅读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汲取了大量的知识。嗯,那段经历非常重要。”

在学校里,许多人都把他当做股票专家,连老师也喜欢去他那里挖一些相关的知识。他对股票市场的投资理解得极为透彻,并且总结出了一条至理:永远不要被别人的言论左右。他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就像在20世纪70年代,新闻业的发展前景不乐观,几乎每个人都在抛出股票,巴菲特却大量地购进媒体股。因为他发现了新闻业在现代社会中信息传播的独特优势,这让新闻业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也是关注度最高的热门行业之一。

13岁时,巴菲特成了华盛顿邮报的发行员,成了美国的纳税人。但是巴菲特并不开心,他的学习成绩一般,是个经常惹是生非的“坏孩子”。这全因为他的思路敏捷,思维活跃。后来他在用功学习之余,每天早上要送500份报纸,黎明时分就离开家,十分辛苦,以至于为此曾经病倒在床。当他生病的时候,母亲利拉就替他送报,但是家人从来不会动巴菲特的钱。他的积蓄装在一个小盒子里,每一分都完好无缺地放在那里。家人知道他的心思,对他十分支持。

他的商业头脑此时已经开始展现。他利用送报的时候兜售杂志,聪明的巴菲特还经常给电梯间的女孩免费送报,这样一旦有人要搬走了,女孩就会向他提供消息,以免那些人赖账悄悄跑掉。他把送报做成了大生意,每个月的收入高达175美元。在他14岁的时候,他就用这些送报挣的钱投资了一块40英亩的土地。他的投资意识就像是与生俱来,从小就充斥着他的大脑,似乎每时每刻都有新的主意冒出来,驱使他马上行动,一刻也不迟疑。他和精于修理机械的好朋友唐·丹利在理发店里设置了弹子机,和理发店老板商量好五五分成,这个主意取得了巨大成功,生意兴隆,市场迅速扩大。不过,年轻的巴菲特并没有被利润冲昏头脑。他很冷静,喜欢在较偏僻的地方选择地址,免得被流氓和黑社会分子收取保护费,进而控制他们的生意。

还有比这样更精彩的少年时代吗?1947年,巴菲特中学毕业,成绩优秀,在370人中排名第16。年鉴上对他的评价是:喜欢数学,是一个未来的股票经纪家。这一年他才16岁,还没有成年,已经展露远大的理想和高人一等的才华,而且他已经赚到了5000多美元,精读了超过一百本的商业书籍。在父亲的坚持下,他去了沃顿读书,可是巴菲特对这里十分厌倦,他讨厌那些教授们,认为这些人虽然有着完美的理论知识,但却对如何真正赚钱一无所知。他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到了费城的股票交易所。他的心早就飞到了实战的战场。

他和同学唐·丹利共同出资350美元购买了一辆1928年产的劳斯莱斯轿车,对外出租,每天的租金为35美元。唐·丹利后来成为了蒙桑托公司的技术董事,现在已经退休了。忆及这段往事,他大为感慨,说:“这辆车当时已经是废铜烂铁了,摆在巴尔的摩南郊的废品旧货站,作为交通工具,已经没什么价值。它被叫做女士购物车,前面一个供司机用的折叠坐椅,后面有个双人座椅,但沃伦坚持把它改造一番,于是我们成功了。”

1949年,18岁的巴菲特到了内布拉斯加大学读书,继续深造。但这时的巴菲特只是名义上的学生了,他做着全时的工作,经常打桥牌,却依旧拿到了A级的学业成绩。他的积蓄已经有9800美元,都是通过这种小投资赚来的,这让他的信心更加充足。

他已经迎来了辉煌人生的开始,决心大干一番。

“巴菲特不善于拧螺丝帽,却擅长心算”

唐·丹利对那时候的巴菲特有着高度的评价:“沃伦不善于拧螺丝帽,也不会做任何技术性的工作,但他擅长心算。”

巴菲特的这一特点后来体现在了他的投资生涯中,成为他的成功秘籍,那就是别人永远无法学会的“简单哲学”。面对一座山峰,他总能找到到达山顶的最佳路线,而不是像其他人那样费时费力地拨开灌木和石块,绕很长的圈子。他思考事物的本质,然后找到根本的解决办法,并坚持一直去做。他买便宜货,从股市上买进那些价格远低于其内在价值的股票,长期地持有,直到价格翻倍。他惊人的记忆力和心算能力保证了他可以不借用电脑以及其他的一些股票投资的现代工具。他是投资界的另类,与华尔街整体表现的气质截然相反,似乎格格不入。因为他身上没有现代气息,完全不像个超级富豪。他远离纽约,待在自己的家乡小城奥马哈,房间内只有两样东西:各类年报和报纸资料,电话。他的身边没有成群结队的专业研究人员,他不靠那些烦琐的数据分析下达决策,只是阅读大量的企业年报,从中判断哪些是真正的便宜货,然后买进。

他不需要太复杂的外部措施,在股市从不亏损的能量来源于强大的内心,简单就是他的力量。这些特质早在少年时代就已表现得淋漓尽致。唐·丹利说:“人们都在忙碌着做些具体的工作,他只是站在一边,读商业方面的书给我听。中学毕业前,他已经读了100本商业方面的书籍。有时,他叫我报出20个两位数的数字让他心算,结果是准确无误!”

除了出租劳斯莱斯轿车的生意,年轻的巴菲特和唐·丹利两个人还有别的生意,经营花生自动售货机和弹子机。他们将弹子机生意取名为威尔逊游戏机公司,做得一本正经,十分投入,并且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很有意思。唐·丹利说:“我当时就知道他肯定是一个赢家,因为没人比他精明,他简直就是最精明的美国人。”持有这个评价的并不止唐·丹利一个人,凡是见过巴菲特的,都会产生这种感慨。

早在读小学时,人们就给巴菲特取了一个外号:“不洗澡的巴菲特”,以此来比喻他的特立独行,他的身上始终体现着一种孤独和我行我素的气质,但他和同学们的关系处得非常好,可谓融洽至极。这种性格让人感到诧异,老早就感觉到这个孩子是个可塑之才,早晚会成大器。他和姐姐多丽丝去西点军校附近的农场过暑假,是因为父亲希望巴菲特能在那里明白努力工作的重要性,但是效果适得其反,巴菲特并不认同智慧和知识需要像在农场里辛苦地犁地耕田一样获取。他对繁重的体力劳动一点兴趣都没有,却利用这段时间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农场的布莱恩特夫人说:“他的姐姐做得很认真,但我从来没见他在农场扶梨耕过田,他倒是读了很多的书。与我见到的人相比,他太安静了,是个勤于思考的人。”

有人后来这样评价巴菲特:“他是一个靠自己的努力成功的人,不过,他的成功不会归功于任何人。”巴菲特喜欢靠思索解决问题,他自身就具有一切非凡能力,并不指望一部冷冰冰的机器可以办成多么关键的事。不能够拧螺丝帽,不代表他不具备足够的恒心和毅力。比如当很多年轻人在打篮球的时候,巴菲特却利用这段时间读完了华尔街时报,他把朋友们约出来打球,自己却躲到一边读报,直到累了才加入体育游戏。

“他惜时如金,并且明白自己想做什么,怎么做,所以他成功了。”人们说。

唐·丹利回忆了当年巴菲特给他写信,讨论如何为他手中的钱进行投资的事。唐·丹利继承了父母早逝后留下来的6000美元,他们要合伙做点事情。当时是1951年,唐·丹利说:“巴菲特与众不同,可是说实话,我并不知道他能走到今天这一步,站得这么高。”不过,时光来到1961年的时候,他下定决心把25000美元投进了巴菲特的合伙公司,又购买了伯克希尔股票,从来没有抛售过任何一股。直到今天,他每天都上网查看伯克希尔公司的股票价格,长期持有了30多年的时间,却一股也没有抛售。他说:“它目前的价格对我来说没有任何意义,但我将坚持每天至少查看它一次,在某种程度上,我渴望重温巴菲特合伙公司的美好时光。”这是他对巴菲特的信任,也是对他独特的思维能力和他们的友情的认可。

巴菲特成为了美国神话一般的人物,他不同凡响,无论是财富,还是价值信念,做事风格,都为人津津乐道。历史上同时代的大富豪,比如像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钢铁大王卡内基,后来的软件大王比尔·盖茨,他们的财富都是来自一个产品或者某项发明,继而垄断一个行业,而巴菲特则是纯粹的投资,对股票和企业的投资。他不是从头做起,更像是中途介入,把前景看好的“半成品”加工成质量上乘的“畅销品”,并因此成为了美国投资业和企业的公共导师。

他从小养成的独特思维在其中功不可没。四十多年的投资生涯,他没有用过财务杠杆,没有投机取巧(尽管他是股票投资者),没有遭遇过大的风险,甚至也没有哪年亏损。他一直保持良好的态势,没人可以与他相比,不,没人可以接近他。在很多专家和投资人看来,这就像个奇迹,因为太不可思议了。于是有人将他的著作视为圣经,将他说的每一句话都当成投资宝典,牢记在心。

然而,也许刚刚被他在财富排行榜超过的比尔·盖茨最有资格总结巴菲特:“虽然沃伦有大量的格言值得铭记,但只将这些格言记在心里是远远不够的。”的确,巴菲特最过人之处,还是在于他的行动能力,因为他在11岁就已经买了平生第一只股票。

第三节“股神”是这样炼成的

100美元起家的公司

巴菲特现在有几百亿美元的资产,但是谁能想到他刚起家时的投入成本只有100美元?100美元,这就是传奇股神腾飞的起点。

1956年,巴菲特组建了自己的合伙人公司,总资金为105万美元,作为总合伙人的他投入了100美元。当时,他是带着14万美元的个人资本回到家乡奥马哈的,这个合伙人公司也是一帮从小玩到大的朋友一起筹建。从这时起,他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努力目标——巴菲特有限公司。事实上,这个公司的股利政策有点奇怪,巴菲特尽管投入最少,却可以支配除去股东4%的年利润后的全部公司资产,这里面有75%归合伙人,属于巴菲特的是25%。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合伙人对他信任有加,那时已经认定巴菲特将带领他们创造一片光明的未来。公司成立后,业务马上不断地成长,吸纳的新的资金也越来越多,合伙人也越来越多,很快就走上了正规。但是巴菲特唯一拥有的东西就是自信,在庞大的美国金融市场面前,他的过去几乎是一片空白,没有作为独立操作者的辉煌业绩,哪怕是一次成功的规模较大的经历也没有。可是,所有的合伙人都决定让他自由运用客户的资金,因为巴菲特的才华需要对公司的权利的绝对支配和控制,巴菲特不希望有人来干涉他在股票投资方面作出的任何一条决策,以保证自己的想法可以彻底地实施。他说:“民主是一件伟大的事情,但在投资决策方面却是一个例外。”

公司成立当年的夏天,巴菲特在奥马哈见到了他最崇拜的格雷厄姆,两人做了一次深谈,随后格雷厄姆答应向这个合伙人公司投资12万美元。按现在的话说,这是“权威”对“新人”的肯定。那时,巴菲特的公司还没有正式的办公地点,他只是将自己的起居室改成了办公室,有点像家庭办公的“个体户”的味道,一切都是刚刚开始,如同一张白纸,在这方面,他似乎不想冒险,更不想张扬。但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巴菲特熟读一张张公司报表,研究每一种股票和债券,把它们的特点牢记在心,并且选出廉价股票,找到投资切入点。

他没有浪费时间,第一个五年,他取得的年均收益增长率为29%,五年的累计收益增长为251%,同期的道琼斯指数的增长才为743%。有这样高的效益,公司的资本迅速扩张,到1962年时,已经达到720万美元。巴菲特用六年的时间就成了百万富翁,这时他才在奥马哈的凯特威广场一个14层的办公楼里找了一间办公室。公司的第二个五年,也就是1966年,巴菲特合伙公司再一次取得了29%的年均收益增长率,到这时,公司总资产已经暴增至4400万美元,公司合伙人的投资额则上升了7042%,是道琼斯赢利的六倍,也就是说投入到巴菲特这里的每10美元,已经变成了804万美元。

就是在公司成立十周年的时候,巴菲特拥有了685万美元的个人资产。这一年他仅35岁。他决定关闭合伙公司,将其变为一个新的账户重新开始。巴菲特说:“那是一个新的台阶,我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我应该看到潜伏的危机,如果不作出改变,增长将会变得缓慢,难以找到突破口。”他指的是合伙人公司这种体制显露出来的弊端,由于不断地有新的合伙人加入,已经超过了规定的99个人的上限,这大大地影响了公司的决策效率。另一方面,此时华尔街股市进入了少有的大牛市,随着计算机的大量应用,格雷厄姆学说被投资者广泛接受,巴菲特的投资方法遇到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威胁越来越大。

巴菲特不得不对自己的投资业务进行特别的保密措施,但只有这样是不够的,关键要转变经营方式。当时的大牛市在突破1000点后,巴菲特与格雷厄姆再一次会面,讨论股市将来的趋势。最后的结果是,巴菲特在1969年决定对合伙人公司进行清算。他对自己的合伙人们提供的建议是:把收益变现,或者继续投资。

1969年,他的个人财富已经达到了2500万美元,他的投资组合与道琼斯指数74%的增长率相比,投资收益率远远高出10倍。比如拿出1万美元进行投资,随着道琼斯指数的增长13年,总利润会有15万美元,而如果投入巴菲特合伙公司,在扣除掉巴菲特应得的份额后,获得的利润竟然还高达15万美元。在当时,这是一个100分的奇迹。

拜师于著名投资学家本杰明·格雷厄姆

作为“证券分析”理论的创立者,格雷厄姆提出要注重企业内在价值的发现,抛弃短期的投机行为,这一理念深受巴菲特的推崇,在投资理念上,他师从于格雷厄姆的学术精华,并把它广泛用于实践,而且还有突破。

格雷厄姆说:“对于理性的投资,精神态度比技巧更重要。”他的观点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金融从业者,他的作品被投资者奉为圣经,而他本人则被称为华尔街教父。但是相比他的得意门生巴菲特,格雷厄姆在我们国内并不怎么为人所知。人们往往只记住了他理论上的徒弟、新晋成为世界首富的巴菲特,而忽视了他这个事实上的价值投资理论的创建者。早在70多年前,格雷厄姆就与人合著了有价证券分析,这本书奠定了他的“财务分析之父”的地位,在此之前全球金融界尚缺乏现代的财务概念。而在微观的基本分析方面,他则成为巴菲特、彼得·林奇等股票巨头的启蒙宗师,这一点无人置疑。

提及格雷厄姆,巴菲特说:“在很多人的罗盘上,格雷厄姆就是到达北极的唯一的指航针。”只有格雷厄姆的理念出现之后,全球的投资者们才开始逐渐进入了理性投资,并且学会了专业的财务分析。

格雷厄姆的有价证券分析出现时,资本主义世界刚刚经历了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作为对此现象深刻反思的产物,格雷厄姆在书中对有价证券这一行业创立了一整套卓有成效的理论。这是他被奉为华尔街圣经的由来。1942年,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人问世,这是针对普通投资者所写的简明易懂的投资指南,书中列举了大量的生动实例,而且简单扼要,直指投资的核心问题。这本书的出版,在更大的范围内奠定了格雷厄姆作为全美和全世界的证券分析家以及投资理论家的地位,受到了大量的金融专业人士的赞赏和推崇。巴菲特就是在此时决定终生追随格雷厄姆,他毅然决定选择去哥伦比亚大学就读,以便向这位理论上的恩师请教更多的问题。即使在巴菲特成名后,也曾把这本书作为经典教材向奥马哈大学的学生们推荐。

聪明的投资人对人们讲清楚了投资与投机的区别。在书中,格雷厄姆用两则股市寓言故事向读者详细阐述这一道理,一是“市场先生”,二是“旅鼠投资”。格雷厄姆认为,股票是企业的一部分,它的价值始终应和整个企业的价值相呼应,他还十分生动地讲述了价值投资的核心观念之一“安全空间”的概念,不仅提供了实际的操作原则,而且在哲学的高度思考市场,抓住了市场向前进的根本因素,并鼓励有识之士搭乘这辆市场快车。

巴菲特在研究生毕业之后,回到老家做股票经纪人,又过了3年,巴菲特终于得到了去格雷厄姆公司工作的机会。在那里,他向格雷厄姆学到了很多实际的操作经验,一直到1956年,格雷厄姆准备退出江湖时,巴菲特决心回到老家集资创业。至此,他运用格雷厄姆传授的价值投资策略,一步步在市场中进行实践,取得了极其显著的效果,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他的操作收益远超大盘走势,他长期战胜了市场。巴菲特说:“在大师的门下学习几个小时,远远胜过自己苦苦摸索10年。”他坦承地认为自己的投资成就,是格雷厄姆的智慧之树结出的果实,是老师的理论与他的市场操作结合的产物,水到渠成,而自己不过是跟从了格雷厄姆发现的市场规律和正确的投资法则。

巴菲特从格雷厄姆那里学到的最关键的投资秘诀便是价值投资策略,他说:“格雷厄姆传授给我的一点也不复杂,任何一个普通人都能学会。”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价值投资策略的三不原则:

第一、不需要高智商。

第二、不需要高等数学。

第三、不需要高学历。

巴菲特说:“智商高的人未必就能击败智商低的人,而且我从来没发现高等数学在投资中有什么作用,你只要懂得小学的算术就足够用的了。”他在精通了格雷厄姆的理论之后,心有同感地发现大学里教授的很多专业理论其实无法在实践中生存,这样的错误知识,接受得越多,对人对己的害处也就越大。对于真正的投资来说,只要掌握最基本的理论和原则就可以了。他师从格雷厄姆,认真研究和实践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理念,从中总结出了三个基本策略:

第一、不看股票看公司。

“用经营公司的态度去投资股票才是最明智的。”这是格雷厄姆的名言。巴菲特赞同这一点。就像人们买房子,股票好比房产证,是这座房子的产权证明,但人们真正想买的,其实不是房产证,而是房产证后面代表的这套房子。同理,股票是一家公司的股权证明,而投资者只拿到一个股权证明是毫无意义,只有股票背后的公司,才能真正给你带来收益。先有公司,后有股票,炒股其实就是在通过股票投资公司,公司价值多少钱,往往就决定了股票值多少钱,尽管有短期的波动,但这对大势没什么影响。

巴菲特说:“在投资中,我们应该分析不是股票,而是公司,我们要把自己看成是公司分析师,而不是市场和证券分析师,我们投资者的经济命运,最终就取决于我们拥有的公司的经济命运。”正像格雷厄姆教导他的,巴菲特很少去关注股票行情,而是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分析公司的基本面上。所以,当记者问巴菲特每天都干些什么时,他回答说他的工作就是阅读,看上市公司的资料,看它们的年度财务报表,去了解公司本身的业务和财务等基本的信息,以决定是否具备投资价值。

第二、不看价格看价值。

估算公司的内在价值,是决定它是否具备投资价值的必备工作。这是巴菲特从格雷厄姆那里学到的价值投资理念的第二点。为了能够看清公司的真正本质,巴菲特有意地将自己与股市隔绝,不去看股价,并且想办法让自己看不到股价,以便排除干扰。巴菲特说:“这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投资者,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冷静地作出理性的投资决策。”他牢记格雷厄姆的教诲,关注公司的内在价值,以价值决定价格,以价值判断价格。其实以前的巴菲特也对技术分析有所沉迷,希望可以用技术和数据的分析来预测股价的走势,但看到格雷厄姆的“市场先生”的故事后,他恍然大悟:“短期的股价波动根本无法预测的,而长期的波动则是完全可以预测,那就是,价格最终会回归于它真实的价值。”

第三、不做投机做投资。

巴菲特说:“关键是利用市场,而不是被市场利用。”根据格雷厄姆的理论,投机者虽会一时得利,但终将被市场利用,要战胜市场,只有充分去了解一家公司,比市场更加准确地评估出公司的真正价值,这才是投资者应该做的事情。对此巴菲特说过一句名言:“市场是你的仆人,而不是你的向导。”

投机者为市场所制,成为市场的仆人,只有理性的投资者才有可能战胜市场,成为驾驭市场的成功者。根据价格的高低涨跌来判断是否进行股票买卖的短期行为,就是投机。格雷厄姆对巴菲特说:“股价的短期波动既然是无法预测的,那么做差价的投机行为是根本不可能长期赚钱、成为长期赢家的。”那么如何区分投资与投机?巴菲特同样在格雷厄姆那里找到了答案:投资是一种通过认真分析和研究,有指望保本并且能获得满意收益的行为,不满足这些条件的行为就是投机。这是格雷厄姆价值投资的根本定义。

巴菲特继而进一步总结了价值投资的本质:寻找股票价格与公司内在价值之间的差距。他说:“当市场过于低估某一只股票的价值时,就是你低价买入的好机会,千万不要错过。”

他学到了格雷厄姆的理论精华,但他与恩师也有着根本的区别。因为经历过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格雷厄姆具有根深蒂固的广泛的怀疑态度,所以他不相信任何财务报表以外的东西,对于亲自去了解企业的基本信息,格雷厄姆也不认为这有什么益处。并且,格雷厄姆对未来从不抱有任何主观的幻想,对于公司的成长性,他持有强烈的成见,小心翼翼。但是巴菲特不同,相比格雷厄姆,巴菲特的优点在于他高尚的信任品质。他信任公司的成长性,同样也信任那些公司的管理层,放权给他们,这说明他在向格雷厄姆的学习过程中,认识到了人和成长的重要性。在对权威的学习过程中,巴菲特采取了接受与摒弃的两种方式,吸取好的理论,放弃错误的原则。这一点是我们中国股民要看到的,不要以为权威讲的东西就百分百正确,要根据现实与自身情况灵活把握,不要生搬硬套。

同时,巴菲特的投资法则又建立在格雷厄姆的理论基础之上:买便宜货,长期持有。他在低于内在价值的价格上把一些好公司的股票买进,非常信任地将公司授权给那些优秀的管理层。几十年来,他取得了惊人的成功。这说明他既学会了格雷厄姆的优点,又避免了格雷厄姆的缺点。他学会了调查,相信调查,注重深入地去了解公司。巴菲特认为:证券市场不是投资的主阵地,公司和消费市场才是投资者该去的地方。

除此之外,巴菲特又学会了品牌投资策略,从而找到了他从小就希望的复利赚钱的途径,以较高的稳定的年复利润和大量的现金流来带动公司的业绩,创造高额的回报。他是聪明的人,却又具备给予市场支持和信任的质朴本性。相比格雷厄姆,巴菲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偷偷蚕食波士顿环球和华盛顿邮报

巴菲特蚕食波士顿环球、华盛顿邮报的策略和过程,一直被投资者奉为经典案例。尤其巴菲特说的那句话:“拥有一家名牌报刊,就好比拥有了一座收费的桥梁,任何过客都必须留下买路钱。”无疑,这是一棵产量巨大稳如泰山的摇钱树,每个投资者都对实力派的媒体股保持着足够的兴趣,都想像巴菲特一样取得非凡的成功。

1972年,巴菲特盯上了报刊业。1973年,他就开始在股市上偷偷地吃进波士顿环球和华盛顿邮报的股票。之前他已经进行了相当详细的研究,确定了新闻业诱人的前景,尽管那时很多人都对新闻股票避之不及。巴菲特的介入让这两家报纸的总裁如坐针毡,生怕会取代他们的控股地位,但是巴菲特采取了一种循序渐进、柔和吃进的操作手段,打消了这两家管理层的疑虑,最终投资成功。

以华盛顿邮报为例,巴菲特入股之后使得它利润大增,每年平均增长率竟然达到了35%。10年之后,巴菲特投入的1000万美元变成了2亿,大获成功。他与华盛顿邮报可以说是有着一生的情缘,因为他早期的资本很多都是来自于为华盛顿邮报的送报所得。那是巴菲特的历史中第一批的资本积累,尽管那些金额在今天看来微不足道。他是一个相当勤奋的报童,而且后来还认识邮报的董事会主席凯瑟琳·格雷厄姆,参与了公司股票的上市。有这么一段经历,他对这家报纸的前景了如指掌,曾对朋友说:“我知道华盛顿邮报肯定会超过星报的。”

华盛顿邮报创建于1877年,到了1933年,这家报纸濒临破产,被凯瑟琳·格雷厄姆的父亲尤金·梅耶以80多万美元的价格买下。当时,报纸长期亏损,名气不高,经营困难,不过经过尤金10年的努力,改善了邮报的整体情况,经营走上了正轨。后来的继任者是菲利普·格雷厄姆,也就是凯瑟琳的丈夫,邮报更上一个台阶,进一步提高了知名度。但是到了1963年,菲利普因为精神病自杀了,凯瑟琳接手了华盛顿邮报的控股权,艰难地进行管理。后来,凯瑟琳回忆说:“那时的我别无选择,尽管我可以把它出售,但我不能放弃和丈夫一手建造起来的家业,把它交给别人是不可思议的。”

正因为这样,巴菲特对华盛顿邮报的收购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对方极高的警惕心。他选择的切入点也是恰是时候,1971年,邮报公开发表了五角大楼有关于越南战争的绝密文件,随后在1972年到1974年,邮报报道了水门事件丑闻,从而名声大噪。而巴菲特的第一次进入是1973年,那是股票市场严重下跌的初期,邮报公司的股价从最初650美元的发行价格,降至每股4美元,“买便宜货”的巴菲特策略派上了用场,他购买了价值1062万美元的股票,占华盛顿邮报公司全部B股的12%,全部股票总额的1/10,从而成为了邮报股份公司除格雷厄姆家族之外的第二大股东。每股4美元,意味着大约8000万美元的公司账面价值,其内在价值约有4亿美元。事实证明他选对了吃进时机,到了1981年,华盛顿邮报的市场资本总额已经到了4亿美元。它的内在价值是巴菲特出价的4倍。巴菲特后来说:“我之所以愿意以如此之高的价格来购买华盛顿邮报,是因为人们当时对这个行业还没有什么热情。”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关注别人不感兴趣的好事情,他就是这么做的。

巴菲特对于媒体新闻类资产的兴趣,在这一次收购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巴菲特并不仅仅去追求未来的现金流量,并不只是想从报刊业获得大量利润,而是源于他对新闻业毫无杂念的兴趣。他喜欢报纸,对报纸有感情。在生活中,他和很多高级记者是好朋友,交往密切,并且满怀真诚。对此巴菲特说:“如果当初我没有选择商业,我大概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记者。”

凯瑟琳面对收购表现得很紧张,她对巴菲特的投资持有极大的疑虑和担心。巴菲特给她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的诚意,他说他将不会危及格雷厄姆家族的地位。这个事实是很容易说清楚的,因为凯瑟琳可以通过她手中的A股股票控制公司的主要经营。在他收购之后的两年,股价持续下降,巴菲特的投资总额从1973年的1000万美元降到1974的800万美元。他的蚕食是缓慢的,而且华盛顿邮报的股票价格在1976年一直低于他的收购价格,到现在,他对邮报的投资价值总额超过了10亿美元。这一特殊策略值得我们研究。

后来在回忆录中,凯瑟琳讲到了她与巴菲特的第二次见面,这是在那一封信之后。巴菲特再次向她表示,自己绝不会干涉华盛顿邮报的具体内部事务,他会给予管理层绝对的经营自由。然后两人到华盛顿共进晚餐,参观了华盛顿邮报公司总部。经此一事,他们成了好朋友,巴菲特也成了她的商业顾问。这是一种超越商业关系的深厚的友情。1974年,巴菲特就成了邮报公司的董事,主持财务委员会的工作。凯瑟琳说:“和他在一起,你永远会感到有趣和愉快。”她被巴菲特的诚意和对投资的深刻理解所折服。

巴菲特收购成功之后,一直就职于华盛顿邮报的董事会,一直到1986年伯克希尔以517亿美元帮助凯普城公司(大都会)收购了美国广播公司,他才辞去了这一职务。双方合并之后,成立了新的传媒巨人凯普城(大都会)/美国广播公司,巴菲特应邀成为了新公司董事会的领导人。

巴菲特曾说,他对华盛顿邮报的投资,是他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一次投资。整个收购过程所展现的他的投资艺术,更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巴菲特捡起1分钱——下一个10亿美元的开始

20世纪80年代的某一天,巴菲特在电梯的地板上捡起了1分钱,所有人都惊讶不已,大富豪还在乎这1分钱吗?但是巴菲特微笑着说:“这是下一个10亿美元的开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钱能生钱,不管是1分钱还是上千万元,都可以通过合理的操作获得满意的回报。而巴菲特,就是那个点石成金的人。作为华尔街奇才,股民心中的股神,战无不胜的投资大师,他一生的投资理念总结出来其实就是八个字:低位买进,长期持有。在这个基础之上,他以超低的成本换来了丰厚的回报。就像在20世纪60年代他收购伯克希尔公司时,它只是一个即将破产的纺织厂。现在,伯克希尔是全球最大的上市公司之一。

巴菲特从一个报童做起,白手起家,直到成为今天的世界首富,创下了无数的奇迹。人们对他的投资历史一直兴趣蜚然,渴望从他身上学到些一步登天的诀窍,甚至去竞拍与他共进午餐的机会。和巴菲特一块吃顿饭的收费超过了比尔·盖茨。他公认的可以让人发家致富的能力,以及朴实的传奇魅力,赢得了所有人的仰望。有一个名叫帕波莱的中标者为此支付了65万美元,他说自己是巴菲特理财方式的忠实信徒,但是他争取这个机会的主要目标显然不只是为了结识名人,而是作为一项对自己未来的投资。至于这些人从这顿饭中得到的答案是否让他们满意,那就另当别论了。因为巴菲特从不告诉任何人应该如何具体投资某一只股票,他只是说:“做投资者,不做投机者。”这句话是不是代表了巴菲特对于人们寄希望一顿丰盛的晚餐就能得到投资圣典的行为的否定呢?

我们怎么样来衡量巴菲特的成功?作为财富的制造者,他是优秀的,是这个世界最成功的投资者之一。正像上面的小故事说的,给他1分钱,或许他就能带来下一个10亿美元。财富的成长无疑让人兴奋,巴菲特就具备这种能力。如果我们深入其中,在他几十年的投资生涯中细细挖掘,我们会发现财富的滚动只是一些数字的叠加,他展示给我们的投资哲学,他对待金钱“求而不贪”的超然态度,更值得倡导。

来看他是如何将100美元变成620亿美元的:

1941年,11岁的巴菲特购买了自己的第一张股票,赚到了5美元。这个年龄的孩子,大多数都还在玩过家家的游戏。

1947年,他到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财务和商业管理。两年后,他抛弃了那些只会讲些空头理论的教授,转而进入哥伦比业大学,从师于著名投资学理论家本杰明·格雷厄姆。这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转变,他从反投机的格雷厄姆那里学到了价值投资的理念,并且对这一理念的正确坚信不疑。

1950年,著名的哈佛大学拒绝了这位未来股神的入学申请。十几年后,哈佛大学想必后悔得肠子都青了。

1951年,21岁的巴菲特以A的最高成绩学成毕业。

1956年,经过一番准备,巴菲特的合伙人公司成立,总投入资金105千美元,其中只有100美元属于巴菲特,但他在公司拥有绝对的权威,支配每一分钱的使用。

1957年,巴菲特掌管的资金达到了30万美元,到了年底,这个数字变成了50万。钱开始生钱。

1962年,这个数字又变成了720万美元,这里面有100万美元是巴菲特的个人资产。

1964年,合伙人公司的总资本涨到2200万美元,巴菲特的个人财富是400万美元。短短八年,火箭一样的速度,空前快速的扩张。

1966年,美国股市大牛,股票飞涨,人们都在拥入股市。巴菲特却感到了不安,因为他很难再找到符合标准的廉价股票。“在别人贪婪时变得恐惧。”巴菲特的这一特质凸显无疑。

1967年,巴菲特掌管的资金额达到了6500万美元。

1968年,合伙人公司的股票创造了历史上的最好成绩,增长率为59%,而道琼斯指数的增长率仅为9%。这使得巴菲特的个人资产达到了2500万美元,而合伙人公司的资本首次过亿——104亿美元。

1968年,看似最美好的时光来临了,巴菲特却解散了合伙人公司。

1969年,随后的事实验证了巴菲特的预感,股灾发生了,每种股票的价格都下降了50%甚至更多。

1970—1974年,这四年之间的美国股市毫无生气,经济低增长,通货膨胀持续上升,然而,巴菲特却看到了即将滚滚而来的财源。“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巴菲特发现了太多的便宜股票,他又开始进市。

1972年,巴菲特对报刊业产生了兴趣,他比喻说:“一家名牌报刊就像一座收费的桥梁,谁过都得留下买路钱。”

1973年,他以蚕食的方式开始收购华盛顿邮报和波士顿环球。此时,正是这两家报刊最困难的时候。而在10年后,巴菲特投入华盛顿邮报的1000万美元变成了两个亿。

1980年,巴菲特买进了可口可乐7%的股份,每股单价1096美元,总金额为12亿美元。

1985年,可口可乐的股票单价涨到了515美元,翻了5倍。巴菲特再次大获成功。

1992年,巴菲特以每股74美元的价格购入435万股美国通用动力公司的股票,这是一家高科技国防工业公司。当年底,该公司股价就升到了113美元。与此同时,巴菲特拥有的32亿美元的股值也升至491美元。

1994年,伯克希尔公司已经不再是一家濒临破产的纺织厂,而是拥有230亿美元的工业王国,是巴菲特旗下的空前庞大的投资金融集团。

在此之前的30年间,巴菲特的股票平均的年增值率为2677%,比道琼斯指数高出了17个百分点。也就是说,你在30年前向巴菲特的公司投资10000美元,到1994年的回报将是1130万美元。选择巴菲特,就是坐上了发财的火箭,拥有一根可以点石成金的手指。

2000年,巴菲特坦诚公布,伯克希尔公司的纯收益率在1999年下降了45%,A股价格下跌20%,是整个90年代的唯一的一次下跌。同时期,伯克希尔的利润增长为05%,远远低于标准普尔21%的增长,这是自从1980以来近20年中的首次落后。

2006年,伯克希尔公司创下经营佳绩,利润增长为292%,赢利达到了1102亿美元,远高于2005年同期的853亿美元。其中每股的赢利为7144美元,高于去年的5338美元。截止到2006年,伯克希尔公司净资产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14%,同期的标准普尔500指数成分公司的年均增长率仅为104%。数据再次证明了巴菲特的巨大成功。

2007年3月1日,伯克希尔公司A股的股价上涨了410美元,收盘价为1066万美元,创下了世界第一股价。

2008年的3月6日,新一期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公布,巴菲特超过了霸占王座13年的前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成为全球财富界的新王者。

人们对他有各种的评价,有褒有贬,有抑有扬,但有一点是统一的,没有人否认他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家。他并不依赖实业或是制造业,而是依靠股票和外汇市场的投资成为名列前茅的世界级富翁。他的价值投资理论引领了全球理性的投资风潮,堪称一代宗师。

巴菲特说,价值投资无非就是三点:把股票看成很多微型的商业单元;把市场波动看成朋友而非敌人;购买股票的价格应低于所能承受的价位。他说:“利润有时候是来自对朋友的愚忠,并不一定是好事。”告诫人们要看清繁荣景象的下面隐藏的危险。价值投资并不复杂,原理非常简单,但巴菲特同时也承认,能够长期坚持并不容易,重要的是要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去,直到你跟这个市场告别。

他成功了,是因为他坚持了。理性的坚持的光辉,对美国和全球经济趋势的宏观判断,让巴菲特的成功史变成了一段传奇。

上面我们列举了伯克希尔公司大致的成长史,从数据的增长看,这个金融投资帝国的扩张速度有些惊人,但是事实是,作为最成功的国际投资集团,它的总部却只有138人,其中那独特的08个是每周只工作四天的会计师。这样的事情令人难以置信,但却实实在在地存在。巴菲特在伯克希尔的办公室里,只有两部电话和一大堆的报表,这是他常用的通信工具和工作方式。早到1995年时,伯克希尔公司就通过企业收购接收了11000名新员工,可是公司的总部只增加了一名新雇员,从11人变成了12人。有人开玩笑地说:“这没必要疯狂,在所有的世界级企业中,伯克希尔是最迟拥有传真机的大公司。”

巴菲特就是靠这样小小的团队创造了很多奇迹,他举例说:“2000年,我们处理了与8个企业收购活动有关的全部细节,编制了大量的纳税申请表,厚达4896页,顺利举办了一场门票数量为25000张的股东年会,还把支票准确地送到了股东所指定的3660家慈善机构。”他在办公室里阅读年报,和经理们、朋友及经纪人保持联系。对于来信,他认真地阅读,非常喜爱这种交流方式。这是工作中的巴菲特让人尊敬的一面,他从不忽视任何一条信息,哪怕这是千里之外的一位普通投资者写给他的圣诞节贺卡,他都会怀着感谢的心情郑重地将它放在合适的地方。

价值投资理念成功的秘密在什么地方?巴菲特说:“我们喜欢简单的企业。”伯克希尔公司控制着众多可以获取巨额利润的企业,但没有哪家从事复杂的研究和开发工作。这已经成为巴菲特选择企业的最重要的标准:简单永恒。一切都要显示出可视的前景,能够让他看清在市场上整个销售和获利的过程,他不喜欢那些模糊而且容易让人判断出错的企业,哪怕它的潜力同样巨大。所以,巴菲特对那些拥有大型工厂、技术变化很快的企业退避三舍,尽量远离它们。

作为全球富豪榜排名第一的有钱人,巴菲特的生活到底怎么样?你听他怎么说:“我的西服是旧的,钱包是旧的,汽车也是旧的,从1958年以来,我一直住在一栋旧房子里。”他的钱包里只放着1000美元左右,在很多人看来,他的生活比一些工薪阶级还要节俭,他是名副其实的超级大富翁中的“山林隐士”。

时至今日,巴菲特仍旧亲自出任伯克希尔公司的董事长和首席执席官,旗下的联邦快递、可口可乐等大公司的股票仍在不断增值,扩张还没有结束,这说明巴菲特的财富增长速度并没有放缓。50多年的投资生涯,巴菲特将数百人带入了千万富翁的行列,成为百万富翁的更是数不胜数,这样的投资传奇难以复制。巴菲特火到了什么程度?他一年一度致股东的信,都成为了全世界传阅最广的来自CEO的信件;他即将购买或者抛售某只股票的传言,不管是真是假,都会引起股价的大跌或者上涨。人们开始研究他,分析他,试图从他身上找到他点石成金的指挥棒。

不过,巴菲特似乎一直在向人们重复他那个唯一的道理:寻找被市场严重低估的股票,就可以了。挑选价值股,是投资成功的基本保证。但是巴菲特说:“如果不懂,就永远不做。”他希望人们不要盲目投资,要看清所要投资的股票的性质,要选择自己了解的行业。几乎所有的投资者都认为“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以便分散风险,但巴菲特却建议人们“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然后小心地看好它”。如何理解呢?巴菲特说,一个人一生中真正值得投资也就四到五只股票,一旦找到,就需要集中资金大量买入,注意力要集中在几家公司身上,如果投资组合太过分散,反而会分身乏术,容易陷入被动。

巴菲特集中投入的股票,基本上都是一些优秀的具备长期成长性的世界级大公司,比如可口可乐,麦当劳,花旗银行,美国运通,迪士尼和吉列刀片等。

道理看似简单,但未必人人都可复制,这正是巴菲特的过人之处。他说:“只有在潮水退去的时候,你才能知道谁没有穿裤衩。”没有人可以预测未来,他希望每个人都能保持理性的投资思维。

2006年6月25日,巴菲特宣布将捐出370亿美元的私人财富投向慈善事业。人到晚年的股神开始回报社会,这笔巨额善款分别给了巴菲特家族的基金会以及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创建的慈善基金会。这么一大笔巨款,也是美国至今为止出现过的最大的一笔私人慈善捐赠。这条新闻当时新起了全球的轰动,因为捐赠额占到了巴菲特全部财产的大约60%。

他在写给梅林达·盖茨基金会的信中说,他将捐出1000万股的伯克希尔公司B股的股票,市值约300亿美元。这个决定让盖茨基金会感到受宠若惊,发表声明向巴菲特表示特别的感谢。这是巴菲特与比尔·盖茨另类的联手,他们携手一致,希望可以解决全球面临的最具挑战性的不平等问题。

2007年10月24日,巴菲特造访了中国大连,出席伯克希尔公司旗下IMC国际金属切削(大连)有限公司一个2000万美元项目的落成典礼。这是巴菲特首次进军海外,购入一家总部不在美国的企业,也是他在中国投资的第一家实体。此前,巴菲特曾通过股票收购成为了中石油第二大股东,但在中石油股价正处沸点时,他却意外地平仓出局。不过巴菲特很快感到后悔,他认为很难再找到中石油这样的投资机会,过早减持是他的一次失误。但是巴菲特同时表达了对中国A股市场的担忧。中国的经济正在高速发展,巴菲特承认这一点,认为中国经济仍然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但他同时从微观的方面对中国股市进行了评估。

巴菲特说:“投资者要留意中国股市的急升,市场目前过热。人们应该考虑用什么价钱去购买,而不应该兴奋过度,因为每个国家的股市都会有一天要走到极端,就像美国的高科技热潮。当很多人对股市趋之若鹜,报章头版只刊载股市消息的时候,就是应该冷静的时候了。”他对在中国内地的A股市场能否物色到优质的吸纳目标表示了怀疑,“中国的股市可能还有小量的价格便宜的股票,但要点石成金相当困难,所以投资者对大市要持审慎态度”。

就在巴菲特的这番冷静的告诫不到3个月,中国股市便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迷,再次证明了巴菲特的眼光之敏锐,对问题根源的把握之准确。

如今,巴菲特仍然走在“下一个10亿美元”的路上。他的传奇还将继续下去。

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巴菲特说:“投资的秘诀在于,看到别人贪心时感到害怕,看到别人害怕时要感到贪心。”他告诫大家,在投资中要战胜人性贪婪和恐惧的弱点,敢于“人弃时我取,人取时我弃”,这种逆势而为的投资策略能够保证自己长期站到冷静理性的极少数的那一阵营中。

1968年,巴菲特第一次碰到大牛市,他的选择是退出股市。尽管当时美国股市的气氛近乎疯狂,日均交易量高达1300万股,比1967年的最高纪录还要高出30%,但是巴菲特却敏感地意识到了潜伏的危机,这种丧失理智的股价攀爬绝不可能持久,一定会重重地摔落下去。最后他拿定了主意,解散他的合伙人公司,以便规避风险,避免所得的赢利付诸东流。在牛市的高潮中,他发布了退出宣言:“我无法适应这种市场环境,同时我也不希望试图去参加一种我不理解的游戏,而使自己像样的业绩遭到损害。”事实证明他是对的,1970年,股市大跌,人们纷纷逃散,闻“股”色变,但这时,巴菲特却又进场了,因为他看到了可以让他接受的价格,看到了那些暂受伤害的优秀股票。现在中国股市大跌,人们又像患了恐惧症一样四散而逃,作为中国的理性投资者,此时你们怎么选择呢?是跟着一起恐惧丧失机会,还是像巴菲特一样,在别人恐惧时贪婪,抓住天赐良机?

到了1972年,巴菲特碰到的第二次大牛市,他作出的决定是卖出大部分股票。他“见好就收”,抢在价格波动之前,保住已得利益,能够如此果断,又一次证明了他所讲的投资秘诀是百试不爽。当时,所有的投资基金都集中到一群市值规模大和声名显赫的成长股上,像宝丽来、柯达和雅芳等,它们的平均市盈率上涨到了惊人的80倍。巴菲特的苦恼在于股价太高,他难以买到价格合理的股票。故而,他大量抛售,只保留了16%的资金投放在股票市场,其余的84%都去投资债券。他的判断如此精确,1973年,股价大幅下跌,道琼斯指数不断回落,整个市场都摇摇欲坠。在别人贪心时,巴菲特再一次用自己的“恐惧”战胜了市场。

随后的1974年是罕见的股市低迷期,道琼斯指数从1000点跌到了500多点,几乎每一只股票的市盈率都是个位数,人们都在纷纷抛售,想尽一切办法逃离,没有人愿意继续持有股票。在市场的悲观声中,人们听到的却是巴菲特的高声欢呼,他再次进场,当别人“恐惧”时,他用他的“贪心”表达了对股票上扬趋势的信任。他对福布斯的记者说:“我感觉我就像一个好色的小伙子到了女儿国,投资的机会来了!”这是理性的欢呼!

他不仅坚持这种“热则退市,冷则进市”的逆向投资原则,而且在对待高科技股票的态度,也体现出了自己高人一等的判断和近乎神奇的固执。从1995年到1999年的几年间,美国股市上涨了近150%,又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牛市,这其中最大的推动力来自于网络和高科技股票的迅猛上涨。大部分的投资者都涌向了这一类股票,巴菲特却拒绝投资,他坚决地继续去持有美国运通、可口可乐和吉列等传统行业公司的股票,并不因为别人的贪心而贪心,相反,他对高科技行业产生并表达了看不懂的“恐惧”。1999年,巴菲特败给了市场,亏损20%,是他在40多年的投资生涯中业绩最差的一年。面对股东的指责,巴菲特不为所动,他作出了后来被奉为经典的分析:“尽管这一年的经营业绩十分令人失望,我们仍然相信这些公司拥有十分出众的竞争优势,而且这种优势能够长期持续保持,而这种特质,是取得长期良好投资业绩的保证。……尽管我们也同意高科技公司提供的产品与股票将会改变整个社会的这种普遍观点,但在投资中我们根本无法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我们没有能力判断出,在高科技行业中,到底哪些公司拥有真正长期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早在1986年,巴菲特就已经清楚地表达了他对大牛市的看法,其中包括他上述对高科技股的这一论述观点:“没什么比参加一场牛市更令人振奋,在牛市中公司股东得到的回报变得与公司本身缓慢增长的业绩完全脱节,看上去那是暴利。然而不幸的是,股票价格绝对不可能无限期地超出公司本身的价值。实际上由于股票持有者频繁地买进卖出以及他们承担的投资管理成本,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他们总体的投资回报必定低于他们所拥有的上市公司的业绩。如果美国公司总体上实现约12%的年净资产收益,那么投资者最终的收益必定低得多。牛市能使数学定律暗淡无光,但却不能废除它们。”

这正是他拒绝在牛市陷得太深的原因,也正是基于这一点,跌到谷点的熊市往往令他兴奋。时间到了2000年,事实再次证明巴菲特是正确的,他的原则不容置疑。美国股市从2000年到2003年连续三年大跌,累计跌幅超过了一半,同期的巴菲特公司的业绩却上涨了30%以上。1999年他暂时败给了市场,但四年后的结果表明,他还是长期战胜了市场。

巴菲特说:“大牛市不可能一直持续,过高的股价最终必然回归于价值。”这是他与众不同的投资信条,他始终以股价与公司内在价值的对比作为参考。就像温度,正午时,室外温度达到40度,说明已经远远超过了室内温度,到达了极限,这时再企盼它继续上升是不现实的,过了正午它马上就会下降。而在夜间的凌晨时分,室外温度往往只有十度甚至更底,已经低到了谷底,这时再感到恐慌就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因为随着太阳的出来,它马上就会上升。

如果你不打算持股10年,那么10分钟也不该拥有

巴菲特告诫投资者:“若你不打算持有一只股票达10年以上,那么你当初根本就不要买进。”只有树立投资的信心,抱着长期投资的态度,坚持到底才会取得成功。其中,耐心和毅力非常重要。

1987年的10月19日,美国股市大跌,史称“黑色星期一”,大盘当日暴跌了508点,跌幅达226%以上。这又是一场抛售浪潮,数不清的人扔掉手中的股票,逃离股市,和以往的任何一次股灾的情景一样,人们涨则逢拥而至,跌则哄散而逃。巴菲特管理的伯克希尔公司在这次大跌中损失了近35亿美元的市值,但是巴菲特却没有丝毫的惊慌失措,仍然跟平常一样平静地待在办公室看资料和下属公司的年报。他的员工们发现,巴菲特可能是股市崩溃那天唯一的不去关注股市行情的投资管理者,他镇定得让人不敢置信。他只从办公室出来了一次,对员工们说:“股价下跌对公司没有什么影响,大家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了。”能够冷静到如此的地步,恐怕全世界也只有巴菲特可以做到,可以拥有如此坦然的心境。

随后大盘便开始反弹,不仅将暴跌的点数补了回来,全年还上涨了5%。那些匆忙逃离的人们后悔得要撞墙。巴菲特当年的赢利高达20%,而接下来的两年,美国股市上涨了48%,巴菲特赚了64%。他大幅度地战胜了市场,无论这个市场在短期内是跌还是涨,长期持股的巴菲特成为了最终的赢家,那些投机者却已换了一波又一波。因为不管是牛市还是熊市,对于手中的几只重仓股,巴菲特一直持有。他在乎的不是股价,而是公司面对的实际市场。比如华盛顿邮报,巴菲特1973年买入,到现在已经持有了35年,当时投资的一千万美元,如今已变成了接近16亿美元,整整上涨了153倍。他的投资时间之长,让那些痴迷于短线操作和抱有赌博心态的人为之汗颜。但是只有这样做,才能获得最稳定的利润。巴菲特还将华盛顿邮报列为永久持股,他说:“不管市场如何高估他们的价值,我将永远不会卖出。”中国有首歌唱道: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巴菲特与他看中的企业和股票同甘共苦,最终他看到了那道最灿烂的彩虹。

巴菲特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将一个具备优秀潜力的企业不断地从小做到大,陪伴着这个企业不断地壮大,然后跟着发大财。正如巴菲特说过的这句名言,我们要对看好的股票坚决地持有,并且在下跌的时候买进,不轻言放弃。如果没有持有10年的勇气,那么就算只投资10分钟,也没什么意义。正因如此,巴菲特才被美国财富杂志于1999年评为“20世纪80大投资大师”之首,称他为“当代最伟大的投资者。”

再回头看看我们中国股民,当股市巨幅震荡时,有多少人可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呢?大部分人的心情都随着股市行情大涨大跌,巨大的心理落差让人们很容易就作出愚蠢的决定。于是赌博性质的投机就出现了。缺乏理性成熟的心态,对市场没有长期的判断,导致中国股市难以诞生像巴菲特这样伟大的投资家。

巴菲特的这一成功秘诀告诉我们,投资其实很简单,找到好公司,然后长期持有它。要长期战胜市场,并不在于是否能够预测股市会跌会涨,关键在于你持有股票的上市公司是不是一家非常优秀的好公司。对值得信赖的好公司长期投资,战胜通胀和指数是极有可能的,而且也是投资成功的王者之道。在长期内,复利可以战胜一切,这比短暂数天的投机成功来得伟大。长期持有,与喜欢的公司终生相伴,获得双赢,是巴菲特一直倡导的投资哲学。,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