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男生小说 > 历史小说 >末世黎明 > 第三十七章 君宣会
第三十七章 君宣会
作者:老童生   |  字数:3969  |  更新时间:2020-01-10 14:55:52  |  分类:

历史小说

信王府现在很热闹,可以用热火朝天来形容,朱由检找了个空闲又悄悄地回到了“老家”。

他听王承恩汇报过多次,说经过3个月的强化训练,那500名宫女、太监好像获得了新生一样,每天都会精神抖擞的投入到学习、训练和相互辩论探讨中去。

朱由检听后很感兴趣,苦于要解决的事情太多,一时半会没抽出空来过去一探究竟。

王承恩还向朱由检透露了一件大事:王承恩遵照朱由检的意思,打着王承恩他自己的旗号,依这500人为根基,成立了一个组织“君宣会”!

这个组织的宣言就是:效忠皇上,效忠大明,宣扬皇上为大明百姓所作出的种种贡献,为天下百姓排忧解难。

王承恩说,今天下午他们“君宣会”要组织一次每月都要进行一次的总结大会,想问下皇上有没有时间去旁观下。

朱由检同志一听成立的这个以忠于、宣扬自己为目的、王承恩一手操持起来的“君宣会”趋于完善,且今天还要举行总结大会时高兴坏了。这不,一忙完手头的工作,就立马带着王承恩、骆养性及随从一干人,直奔信王府而去。

信王府,王承恩掏出腰牌给执勤锦衣卫验看后,方得以进入王府。

步入王府,朱由检不由得看了王承恩一眼,那意思:这些锦衣卫不是你安排的?怎么不认识你?

见状,心领神会的王承恩赶紧解释了一番,原来,这是骆养性与王承恩一起商议后,制定的一项强制性制度。由于万岁爷对这些人的培训工作格外重视,他们容不得半点疏忽。为安全起见,经商议就制定了一个硬性规定:凡进入或靠近此府邸者,皆以专门定制的腰牌为准,严格做到“认牌不认人”。无腰牌硬闯或在附近转悠,不听劝阻者,皆以盗窃罪犯论处且重罚。目的,就是要这里的所有人员,都要养成一种自觉遵守规矩的习惯。为此,还处罚过一对值守锦衣卫,所以,现在管理很是规范。

听到这里,朱由检那是非常满意,大明帝国现在就是把很多规矩都搞坏了,各行各业任意妄为、随意践踏大明的各项律法。

这样很好,朱由检给与了肯定的答案,表示自己很满意,同时,朱由检可是把这些人当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那“之火”了,就让参与此事的这些人去慢慢的“烈火燎原”去吧。

骆养性很不错!崇祯又对骆养性下了一个肯定的评价。

一进入内院,就被园内的情景震撼了一把,内院的四周插着不少鲜亮的旗子,上书着很多让人一看就感到新颖且冲动的标语。(若要问,标语不是大都写在墙上的吗?干嘛写在旗子上啊?你问我啊,那我告诉你,这是信王府,也就是现在万岁爷的宅子,你敢在墙上乱写乱画?那不是找抽吗?)。

只见随风飘摆的旗子上写着什么:“太监也是男子汉,要做郑和把名传”、什么“女人能顶半边天,试做巾帼花木兰”、还有什么“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就誓不还”、还有什么“团结一心力量大,拳头总比一指强”。

朱由检示意卫士不要出声,先绕着场地把这些标语看了一遍,不由得点点头:像那么回事,做得很到位,朕心甚慰!

看完标语,朱由检又轻声来到一处被当做大礼堂的宽大房间前,带着随员站在房外一棵大树下阴暗处。

放眼望去,只见大殿内人头攒动,声音时大时小,时高时低的,一会传出哄堂大笑,一会有一阵鼓掌,有时还还会出现短暂的寂静。这500多人精神面貌都很好,随时有发言讨论,但却是规矩紧凑的坐在那里,没有满无纪律的感觉。大殿中央还特意留有过道,一看就是训练有素、组织得当的一群人。

观此景,朱由检对此表象还是无比的满意的,回头对着王承恩、骆养性点了点头,以示嘉许。

朱由检决定暂不露面,也示意王承恩他们不要弄出动静来。光看表象还不行,还要看看培训的内容和效果如何。

又一阵的喧闹安静了下来,大堂的“主席”台上站着一个年龄稍大的太监:“大家静一静啦,现在啊,让我们来听听小翠姑娘这一个月来的总结,大家欢迎!”

掌声雷动(这是朱由检再三要求的,鼓掌表示欢迎、鼓励、赞扬、赞同、认同。并且还规定了标准:鼓掌的标准礼仪为:双手置于胸前,用右手掌轻击左手掌或上手同时相击,通常不少于10次,表示鼓励或欢迎。掌声的时间越长,就表示越热情越欢迎。)。

小翠在这热烈的掌声中走到了前台上,“主席台”是一个高于地面30公分的高台,两侧各设有台阶可分两步上下;台前还放了一个经过多方改进的铁皮喇叭已做扩音、传音之用。站到台上的小翠先是行了举了个躬,然后清脆悦耳的声音传出了大殿,让人听着就舒服,朱由检等人屏住呼吸,开始听起了,这有史以来,第一次出现的以“学校”形式组织的,总结大会上的个人总结,小翠的发言如下:

在场的各位会员,这近三个月的经历,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感受到了皇帝陛下为国、民苦心积虑种种所为。

最近一个月来的“深入基层”活动,让我深深的感到,什么叫做“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招”难”了。在皇宫的时候,除了干好自己的事情外,可以说吃穿是不用操心,天家(皇帝一家人)很是很为我们这些小人物考虑,没有让我们为难过。可是,当我自己到皇城的大街体验生活,自己解决吃穿问题的时候,才发现,这时有多么的艰难。虽然,我们的安全不用担心,但吃口饱饭却是这么困难。

还有,不知道你们注意到了没有,大街上好像无家可归的讨饭的人越来越多了,他们往往是一家人一块逃难的,年轻力壮的有之、老人孩子亦有之。

我问过他们为什么不在家种地?他们说去年西北大旱没收成,不得已才一家人出来找口饭吃。

我又问他们,为什么不找衙门?他们说衙门不光不管,还打人,把他们打了出来。

我又问,为什么不想办法解决天旱无水的问题,他们都不理我了,说我是疯子,天不下雨河里都快没水了,往哪里去找水。

小翠的声音婉转悠扬、清澈动听很是能打动人心。她说的这些问题,在场的众人也有很多遇到过,经小翠这么一提醒,很多人都发出了长长的叹息声,让人有种堵堵的感觉。

小翠的声音还在珠圆玉润的传来:“各位会员,皇爷没有说错,这“人定能胜天”、“自己动手,方能丰衣足食”是一定能够办到的,但是有个前提是什么?那就是“团结一心力量大,拳头总比一指强”,皇爷在他的“圣语录”中在就提出了这一观点,不知道众位会员,大家作为“君宣会”的一员,有什么感想啊?”

台下众人先是一片安静,接着那个叫王化吉的小太监,略有感悟,开口说出了一些观点,他认为有这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他们一个家庭或一个小家族集体往外出走讨饭,这说明了他们还是有团结之心的,最起码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团结,所以说团结在一块应该问题不大,只要有领头的人组织好了他们,或者有人告诉正确的引领他们怎么干,那他们就很有可能团结在一块去做好一件事,就如皇爷说的,天旱可以深挖井广积水来解决问题吗。

第二,衙门不为百姓解绝问题,还野蛮的驱赶殴打百姓,这说明了什么?

皇上在“圣语录”中这样说过:当官要为民做主,为民排忧解难办实事;像那些摄威擅势、倒行逆施、残民害物的衙门,老百姓有权利把他打倒。

皇上还在“圣语录”里告诉我们:这样的官吏已经不配做我们大明帝国的人了,他们就和鞑靼和鞑虏一样是豺狼,我们老百姓既可以像对待豺狼一样,来对待他们!

王化吉边说边走到台上,当说到这里的时候,还猛地一下举起了拳头:我们就应该把皇上一心为民的这些话告诉他们,让他们知道该怎么做,决不能让这些蛀虫把大明毁了,不能由着他们败坏皇上的圣明!

此时,小翠这时候已经退到了台下去了,听到这里,不由得举起了小拳头:“打倒他们!”

台下500多人也是突的举起拳头高喊:“打倒他们!要向对待鞑靼和鞑虏般豺狼一样打倒他们!”

站在房外的几人心有余悸的同时望向了皇帝陛下,那意思:他们不会发动群众造反去吧。

朱由检扭头也看看他们了,没做声,而是抬腿大步走进礼堂。

紧随在身后的锦衣卫赶紧传道:“皇上驾到!”

大堂内声音迅速安静了下来,接着听到一阵短促小碎步声响,接着又是“扑通,扑通”的跪倒声,过后又是整齐划一的声音传来:“万岁,万岁,万万岁……。”

此时的王化吉也快步跑下台子,退到一边到跪倒参拜。

朱由检径直走到主席台上,站在话筒前,抬手说道:“平身吧……。”

看着重新肃穆站好的人群,朱由检招了一下手,示意王化吉和小翠到自己身边来,他还是很欣赏这两个小家伙的,很有栽培的潜质,是个可塑之才。

用手轻轻的拍了拍他们两个的肩膀,朱由检很和蔼的口气褒奖道:“你们两个今天讲的这些都很不错,感悟深刻,发人深思,即能发现问题,还能找到根源,非常不错!朕甚微!”

又转身,看向了台下众人:“刚才你们也都喊出了心中所想,很好。朕,可以告诉你们,你们喊出的不光是你们的心声,同时也是如小翠姑娘所说的,皇城大街上那些乞讨的百姓们的心声。同时……。”

说到这里,朱由检用右手轻轻地拍了拍自己的心口,声音开始变得缓慢而沉重:“同时,也道出了,朕的心声呢……!”

台下一阵的寂寞。

“你们的这些言论,有人说犹如造反!”崇祯明显的看到有些人一哆嗦,毕竟还是些小太监、小宫女嘛。

“但是,朕要说的是,这样的衙门,朕!不要!同时,朕还要求你们,走到民间大众当中去,走到这些衙门官老爷当中去,以你们的方式去告诉他们该怎么做,这样的衙门要是还存在,你们可以告诉老百姓,要他们把这些个官老爷们,押解到这北京城里来,朕,要亲自处置他们!还会恕百姓无罪!但同时,你们也要告诫天下的百姓,不能随随便便的拿起武器造反,做反民,犹如陕西王二那般,朕,会对他定斩不赦!”

台下被这气宇轩昂、形象伟岸的皇帝这一席话彻底点燃了,沸腾起来,万岁声不断。

朱由检,不由得想到:看来这三个月的强化驯养没有白费,是该到了让这些“会员”去辅导下基层的时候了。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