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男生小说 > 历史小说 >大说客苏秦 > 第二十二章 淳于髡出题考校(二)
第二十二章 淳于髡出题考校(二)
作者:堰风   |  字数:2586  |  更新时间:2020-01-10 14:43:17  |  分类:

历史小说

髡老捊了捊花白胡,微微睁了睁眼,方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来,慢慢点了回头。

方才钟离子所言跟苏秦其实不相上下,只是苏秦举了些例子打了个比方而己,可以说,苏秦是在为钟离子的回答作解释吧。

“先生乃是洛阳人士?”髡老前额秃亮鬓发稀疏,红光满面神采弈弈,见苏秦来自王畿洛阳,又见眼前这弱冠孺子长相斯文彬彬有礼,谈吐非凡志向高远,料定决非凡夫俗子,未免喜形于色。

“正是。”苏秦肃然拱手道。

“倘若两位将来学有所成,是主张回到故地尽职还是留于他国效力?”髡老又半闭着眼睛问。

钟离子道:“谋天下者谋苍生,争天下者争大道。只要能施展抱负,无论身处哪里,皆无有不可。比如楚人范蠡复越,伍子胥助吴王称霸,卫人鞅兴秦,鲁人公输班凭的一技之长福利天下等等,这些饱学之士无不是为天下谋苍生争大道,开天辟地。君子以惰才苟学为辱,而非以臣事何地为耻。”

“钟离子所言甚是,跟苏秦想的一样。”苏秦看了看钟离子,多年来,恐怕这是他碰到的第一个与他志同道合的人了:“当年吴起任鲁时能抵齐国猛军,任魏时又是屡次破秦,任楚时主持革新,使楚国渐兴。由此可见,能人贤士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一番作为。无论为哪个国家效力,他们都在为国君分忧解难,为天下苍生殚精竭虑,而自己也能实现一世英名万古留芳。”

钟离子暗暗跟苏秦点头示意,偷偷一笑。

髡老以为两个年轻人不谙世事,纵然有些口才,也不过人云我云,拾人牙慧,信口高谈阔论一番罢了,不曾想到两个黄毛孺子竟然引经据典说出了一番自己的真知卓见,让善辩了一世的老学究淳于髡不得不刮目视之。

髡老不想就此罢住,还想继续试探下如今年轻人到底是心浮气躁还是性若行云,便不假思索的脱口而道:“敢问人世间以何为贵?”

上面两个问题钟离子皆是争着抢答,但这一问着实把他给怔了怔,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最无头绪,若抢答的不得体,反而有失颜面。不过他发现苏秦一脸胸有成竹的样子,想必可以替他开个好头。于是侧首看了看他。

苏秦想了片刻,慢慢道:“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五行中讲究以阴制阳,以柔克刚,据此推论,那么人世间倒是以贱反贵,是卑则尊了。”

“苏兄的意思是贱的反而贵,卑的倒是尊,嘿嘿,有意思。”后面半句钟离子本能的压低了声线。

“苏秦愚钝,让尊师见笑了。”苏秦恭敬作揖。

“无访,尔等有何想法,无须有所顾忌,答来便是。”髡老依然默坐不动,像一座神秘莫测的石像。

“苏秦以为人世间最为尊贵的东西皆处在黑暗之中,无声之中,过去之中,未知之中。比如励志行事,当贵在坚持;功成名就,当贵在曾经的一点一滴。就像轻重,有轻才有重;就像静躁,有静方有躁,躁由静生,贵由贱来。普天之下一切‘明摆着’的东西皆是从‘看不到’而来,就像利益,爵禄,金钱,名誉无不从无到有,由衰及盛。故而,眼前得到的实物并不算贵,贵的是当初的一无所有,贵的是昔日的痛苦和磨难,贵的是人之初的性本善,贵的是父母的育养和贤师的教诲、良朋益友的提携以及自我认知与价值信念。”

“苏兄果然高见,小弟佩服!”钟离子没等淳于髡反应,便忍不住夸赞。

“苏秦不敢,还望尊师指教。”

“照先生的贵贱论,那是不是贱为穷僻漏巷,乡野荒谷的百姓是贵,而贵为玉藻黻黼,万人之上的君王倒是贱了?”淳于髡向苏秦发难。

钟离子着实替苏秦的“胆大妄为”捏把汉。

然苏秦却若不其事地道:“认识贵贱乃是为了认清事物的本质,乃至更好的为人处世而不至于本末倒置误人误事误国误民,如同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无论上到国君还是下至民众,皆是贵贱同生,相互对立又相互牵制。美玉是由璞石而来,许多坐立庙堂身居高位的士人也皆是出身贫农,国君无论多么尊贵也得仰仗贫苦出身的谋士大将,当国家陷入危难,尊贵的国君面临的是亡国灭族,忌非贱的连乡野穷巷的百姓都不如?”

髡老本想借此难他一难,谁知苏秦这般有胆识,居然真的毫无顾忌,在他眼里连国君都沦为下贱了。

这边钟离子己额头微汗,心中则佩服不己。

淳老这才坐起身来,居高临下式的向两边看看两个年轻人。有才有志有魄力,淳于髡一生最欣赏的便是这样敢言敢为的年轻人,最可贵的是他对待学子一向是一视同仁,绝不会以出身长相举止轻重论高低,无论出身名门望族地位显赫,还是穷乡僻壤衣衫褴褛,可塑之才,胜于一切。

这淳于髡在齐国德高望重,自臣事先威王以来,便享有国士之誉,天下闻名。威王宣王两代,于稷下学宫治学久矣,曾直面批评宣王好马、好味、好色、“独不好士”而令人敬仰。门下桃李无数,各国的年轻学士无论王家官宦子弟还是士农工商后代不辞万里慕名拜师求学者不计其数。

他执撑稷下学宫多年,尽管门下明珠众多,但眼前这两个少年还是让他惊喜不己。

如今他自觉年事己高,又受齐国恩惠,惟一能报效国家的只有培养贤才,但凡有学子拜访,髡老一律以礼待之,并安排其入学稷下,对他们循循善诱,谆谆教导。稷下学宫在他的整治下,人才辈出,一时达到了巅盛。

所谓“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有教无类啊,髡老思虑片刻,主意便己打定。

淳老巍巍颤颤的踱将阶下,两个年轻人忙起身抠衣趋隅,恭敬的立于一侧。

稍后,闻得淳老中气十足的道:“年轻人要‘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长者对晚辈殷殷期盼之心不绝于耳。

淳于髡虽说为学宫祭酒,但因年老,基本上退居幽宅,每逢学宫名士到访诸子争鸣或齐王驾临商议国事等重大事件才现身,平时学士学子可以自由上门请教理论,甚至齐王有时也会亲自上门求教。

“多谢尊师教诲!”两人道。

“善子——”髡老一声叫,己从幕帐后出来一位策士模样的中年男人,手里端着张漆案,上面放着册简和笔墨。善子至淳于髡左侧,蒲团坐毕,漆案放跟前,竹简平开,持笔蘸墨。

“尔等把姓名贯籍出生年龄、读过哪些书籍、受师何人等信息报来,录入后由善子移交学宫备案。”髡老道。

“是。”俩人便靠近善子一一作了登记。

“尔等明日开始便可入学,须知读书人以礼为本,尊师敬友谦恭虚心,切莫盲目轻率骄横自恃,与同窗学子得坦诚相处行端志笃,相互砌磋,学以至上,切记切记。”髡老不免又叮嘱一番。

“尊师句句切肤,字字锥心,学生当谨记在心。”钟离子道。

“学生记下了。”说完俩人告辞。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