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男生小说 > 历史小说 >大说客苏秦 > 第一章 弱国的苍凉史
第一章 弱国的苍凉史
作者:堰风   |  字数:2779  |  更新时间:2020-01-10 14:43:15  |  分类:

历史小说

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决于苏秦之策。夫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

——《战国策》

“夸父逐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一个清朗幽长的声音从一座用夯土墙堆砌的破旧庭院中传来,春日杲杲,晨风送爽,佝偻古老的银杏树下,瘦弱的少年盘坐在一张方形草席上,手持一捆被磨得脱了线的简册,低头诵读,闻着枝叶夹杂泥土的清香,心驰神往。

“人说夸父不量力,谬误也!”少年迎风而笑,默然念道:“夸父逐日,实为觅水,水乃生命之根本,为生命所需而献身,值也!人活一世,生存为动机,理想为根本,愿作夸父,追寻生命之能量,至死不悔,足矣!”

少年微微一笑,环顾聆听,耳畔似有呜鸣之声,不免放下简册,略有神思,仿佛又闻天际汹涌而来的乱世狂潮,顿时天地变色大梦初醒。少年恍惚看到了一个从天边而来急转如轴的漩涡,眼前暗淡无光如同梦魇,恶风鹤唳,怒水狂涛,雷声、电光、飓风、急雨,霾霃,各种怪异气象交织、纠缠、撕裂、扭曲……

一阵清翠刺耳的鸟鸣像一把寒光四射的青铜锐剑穿破黑暗,天地间霎时完好如初。

少年回神,目光正触及到一团黑不溜秋的物什,原来是一只鹩哥拨开密密匝匝的枝丫,展翅冲向远方。少年目及而去,远方晴空万里,春意正浓。

少年读过《诗经》,里面写道:“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悠悠天地间,芸芸众生,谁与琴瑟,谁与共鸣?

这个少年便是苏秦。

月余之后,春暖花开,他凑钱市集上买了套换洗衣物,带上一藤篓子笨重的书简,雇了辆木纳的老牛木车,吱吱嘎嘎向东南而去。

一望无垠的原野绿意盎然,满天白云清悠,微风拂拭,远处的山峰叠绵起伏,婉约多姿若隐若现。古老的洛阳王城早已远远甩在了背后,前方是通往韩国都城新郑的茫茫官道。

他回头,一排雀鸟往东掠去,似有不舍。

对于一个十七岁的少年而言,大自然恬静的像一座七彩迷宫,可尽情遨游,但也最容易迷途。

迷途否?战国时候,由于国与国之间交流频繁,为了交通便利,各国都把国道修筑得宽敞平坦。龟行在茫无人烟的官道,天地为幕,寂寞当餐,踽踽行之,不知何处为尽头。

身傍是幽幽然古老的一脉洧水,自西阳城山而出,悄然向东南逝去,似乎在娓娓述说遥远的故事:远古时期,黄帝曾在此兴建中华第一个部落有熊氏,有加水即成“洧”,便有了洧水之名。苏秦自然在《溱洧》中读到过此水名:溱与洧,方涣涣兮。

少年苏秦闭起双眼静默了阵,当年孔老夫子逢水必观,观必悟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想必是对他这种背井离乡的落魄士子最好的勉励了。

行过茫茫洧水,远处一组黑压压的队伍雨过春笋般冒出地平线,渐行渐近。很久,终于在一个三岔道口,苏秦的牛车停了下来,此刻黑压压的队伍变成了近在眼前的某国出使团。

有人、有马、有轺车、有纛旗,还有甲士,出使团拐向西道往西面而去。

前方一骑士开路,后面一班持戟甲士紧跟而上,步履姗姗,扬起一团烟尘。中间连着两辆中等青铜轺车缓缓行之,上有蓬盖,蓬布随风飘扬。

前车中央坐着一位长须老者,着粗麻布袍,整个人随着官道的坑坑洼洼显得摇摇晃晃。老者闭目凝神,眉宇间透出一股神秘的深算。

后车中央却坐着一位年轻白净的贵族公子,但满面倦容,精神萎靡,表情僵滞,对外界不闻不问,跟时下奔放的春色截然不入。

苏秦知晓,这支使团刚从新郑西门而出,向西而行,定是韩国出使秦国的使团无疑。再看看那面迎风而展的纛旗,上书有大篆“韩”字。

苏秦虽身处下层,但作为士子,自是对当下列国形势了如指掌。随着秦国商君变法的大成,魏国霸业的谢幕,秦国国力势头渐盛,蠢蠢欲动,已经开始危胁到山东六国的生存。山东六国当然不会无视,前几年魏国公孙衍别出心裁搞了个合纵,硬是把中原五大战国掇合了起来,共同抵制秦国的发展壮大。

谋略虽深,博弈也够新鲜,然行之不易,施之更难,中原诸国地缘形势不同,心怀各胎,搞搞表面形式虚张声势尚可,真要真打实械的斗,到底少了点动力。

事实证明了它的芸花一现,经过一年多的对峙,雷声大雨点小。也因了鬼谷子之言:行事再密,必有衅隙。秦国启用魏人张仪使外交手段利用盟国间相互猜疑等衅隙不断离间打压恩威并重软硬皆施,直至彻底摧毁本就各谋其利勉强凑合的五国合纵。

韩国为中原弱国,又西邻于秦;赵魏实力尚存,勉强可自保;燕国远在北部,秦国不可直击;齐国近临东海,与秦国遥遥相隔。秦国为报复五国攻秦,自然拿毗邻的三晋开刀,而三晋中韩国最弱,自然也伤的最为惨痛。

修鱼之战,魏韩两国损兵折将,死伤无数,被迫割地以求息兵。之后韩国又中了楚国客卿陈轸的圈套,缺少远见的韩王与楚国暗中结好向秦国开战意欲报复,结果楚国缓兵未到,韩国大败于岸门,韩国屈服,只好献出公子仓去秦国为质。

一国的苍凉史至此休止。

公孙衍的个人施展也就此折翅。

五国合纵虽以失败告终,然这是中原人颇为惊世骇俗的一次壮举,一次在弱肉强食的战国时代中所必然形成的有史以来第一次声势浩大的众弱制强的群斗。

这是少年苏秦第一次听到“合纵”这个词,大气磅礴,波澜壮阔,且带着几分神秘。首创五国合纵的实施者公孙衍尽管未曾实现抱负,但少年苏秦仍以英难敬仰之。此刻他怎么也不会想到二十多年后,他也会学着公孙衍再次号召五国合纵抗秦以震惊天下的伟业壮举。

苏秦回神,看了看已从自己身边默然驶过的轺车,辚辚隆隆声中,承载着一个兵败后的弱国多少无奈和苍桑。

年少的公子仓独坐于车上的落寞背影,洒下一片无声的凄楚,与时下奔放青葱的时节交融揉合。

思忖间,新郑已像个庞然大物矗然眼底。

前方即是西门,宽阔的城门,高耸的箭楼,韩旗招展,城楼上甲士穿梭。下面是熙来攘去的人流,商贾名士,剑侠政客,名儒士子,普通百姓,往来奔走,人影摇曳,韩国的新郑依旧是行色匆匆热闹繁华。

苏秦无心留恋这个四百多年古老国都的繁华。

要说繁华,韩国的新郑肯定比不过魏国的大梁,赵国的邯郸,更别说秦国的咸阳,齐国的临淄了。新郑对他而言,也不是陌生之地,离他的家乡洛阳并不算远。新郑只是他出来游历四海第一个驿站而己,他从洛阳雇来的廉价老牛木车终点站便是新郑。

接下来他将在此住上一段时日,恢复旅途劳顿,顺便了解下当地风土人情,山川地理,也了解下韩国当下政坛时事,之后便是继续雇车东行。

进入城中,天已入晚,紧要之事便是找家廉价逆旅投身去处,一天没吃饭,饿得紧慌,也好饱餐一顿,然后睡个大觉。如此细细一忖,浑身倍感轻松。

城中华灯四起,大街上行人仍然川流不息,店铺作坊酒肆茶舍竞相开放,各种醒目招牌,各种嘈杂人声,似乎一天才刚刚伊始。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