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爱国教育 >丝绸之路的故事 > 第三章:裴矩张掖互市
第三章:裴矩张掖互市
作者:徐艳华   |  字数:1814  |  更新时间:2017-08-22 14:13:16  |  分类:

爱国教育

裴矩(公元548—627年),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原名世矩, 因避唐太宗讳而去世字。幼年时父母相继病故,幸运的是裴矩出身于以 文学传家的世族之家,任北齐中书侍郞的伯父裴让之给了他良好的教导。

裴矩自幼好学上进,见识广阔,

青年时期就已很有名气。在家庭 的影响下,他平时很留心政治,

并进入了仕途。裴矩的一生在北 齐、北周、隋、唐四朝为官,还 一度参加窦建德的农民政权。在 裴矩近八十年的人生中,功过是 非,后人评说不一。但有一件 事,被后人一致认为是最有意义 的事迹,那就是隋场帝时期裴矩 在丝绸之路上的活动,尤其是主 持张掖“互市”。

隋朝政府一方面采取政治和 军事方针,展开对丝绸之路构成极大威胁的主要敌人突厥、吐谷浑的斗 争,拓展西北疆域,建立对西域发展贸易的商镇、军镇;一方面扩大隋 与西域、中亚、波斯的经济联系,积极发展丝路贸易,使隋朝的经济影 响迅速扩展到亚欧大陆广阔区域。

想要发展贸易,抑制突厥的势力是不容忽视的前提。入仕隋朝以后, 备受重用的裴矩发挥了重要作用。裴矩曾出使突厥,以下嫁公主和亲的 策略,联络与隋友好的突利可汗,劝说东突厥都兰可汗放弃与隋敌对的 政策。又使可汗杀死北朝周时嫁到突厥的大义公主,从而扫除了东突厥 最高统治集团内部以大义公主为首的反隋势力。不久,又派兵平定寇边 的西突厥,“破达头可汗于塞外”。启民可汗即位归服隋朝时,裴矩又受 隋炀帝委托去抚慰突厥人。

裴矩不愧是出类拔萃的外交家和战略家,他仅仅运用计谋,而不是 庞大的军事行动,就让突厥实质上分裂为东西两大汗国,这个盛极一时 的草原帝国在内耗中被严重削弱了。这一成就被证明是扎实和持久的, 东西突厥之后再没有统一,并在大部分时间处于敌对状态,很多年之后 唐朝的辉煌胜利便直接得益于裴矩的成就。削弱突厥势力成为了发展丝绸之路贸易的重要保障。

由于裴矩十分熟悉西域各地的情况:在边境问题和国外民族方面成 为隋炀帝的主要顾问,去河西敦促经济的发展自然非他莫属。于是,隋 炀帝派张掖主持“互市”,企图控制与外商的贸易。主持互市的主要任务 为“引致西蕃”,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招商”,吸引西域各国前来与 中国贸易。

为什么选择在张掖进行“互市”活动呢?因为隋朝建国伊始,立即 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其统治地位,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要阻止北方游牧 民族的侵扰,保证丝绸之路的畅通。当时,包括张掖在内的河西地区, 不仅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而且这里是一个汉、突厥、吐谷浑等多民 族聚居区,农耕与游牧交错,民族间的经济贸易十分活跃。作为丝绸之 路上的重要城市,决定了张掖的国际贸易地位,中西政治、经济、文化 的双向交流,这样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张掖成为隋朝国际性贸易名城。

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长期的战乱,对外交往与中西经济交 流也明显减少。为了让西方各国对隋朝经济恢复发展的情况及隋朝政府 对外贸易政策有更多的了解,裴矩一方面给予前来贸易的胡商尽可能多 的商业利益,这样商人们就会互相转告,从而使西域的商人纷纷前来。 另一方面,他还积极向那些来华的西域诸国使臣展示中国的富有,宣扬 中国贸易的广阔前景,使节们回去后把见闻汇报给各国国王,这些统治 者们自然就会以国家形式与中国发展贸易往来。

隋朝大业五年(公元609年),隋炀帝率大军从京都长安浩浩荡荡 地出发到甘肃陇西,西上青海横穿祁连山,到达河西走廊的张掖郡。这 次西巡河西的活动为促进丝绸之路的贸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裴矩在 皇帝西巡前,曾往敦煌,派遣使者赴高昌和伊吾等国,以巨大的商业利 益为条件,劝说这些国家的国君来参加这次盛会。隋炀帝到达张掖之 后,西域二十七个国家君主或使臣纷纷前来朝见,表示与隋朝交好,各 国商人也都云集张掖进行贸易。裴矩的努力加强了中国与西域地区的国 际贸易。

裴矩还是一个不知疲倦的地理学家和人种学家。在履行职责时,裴矩前往今甘肃省的边境贸易站,在那里收集关于亚洲腹地的情报;经过认真 研究,他向皇帝呈献《西域图记》,书中描述了中国西面约四十个“国家” 的特点,同时概略地叙述了通往“西洋”的主要贸易路线,图记中附 有详图。在对待西域问题上,他的政策性建议是使用和平方式代表人物, 即主要是中国的财富和威望,来尽量争取这些民族或尽量影响它们。

从某种意义上说,裴矩的招商活动为隋唐以来丝路贸易的全面繁荣 奠定了坚实的政治经济基础,使数百年来滞缓的丝路贸易从隋唐以后发 生了质的变化。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猜你喜欢